正文 第653章 石油革命
目录:重生之第二帝国| 作者:幽泠秋月| 类别:历史军事
1917年3月,位于科威特的第一期油田项目宣告竣工,正式开始投入运营。∧↗顶∧↗点∧↗小∧↗说,.£.co≡m在钻井机昼夜不停的开采下,每天可实现超过1500吨原油的量产。平均每一周,都有一艘大型油轮远涉重洋开进波斯湾;在将上万立方米的油库装得满满当当之后,便绕过阿拉伯半岛,经苏伊士运河直航中欧。
随着煤钢时代逐渐走向终点,石油作为新兴能源的重要性已然日益凸显;身为拥有后世记忆的穿越者,清英也无疑是未雨绸缪,为本土严重贫油的德国开辟了稳定的石油来源。大战刚结束不久,他便以霍亨索伦家族继承人的身份,组织了数支队伍到已属德国治下的科威特进行石油资源勘探。虽然他不知道历史上科威特的油田具体处在哪些位置,但由于这个弹丸小国蕴藏了超过1100亿桶石油的惊人数目,在这片领土上找到石油的概率无疑是极高的了!
在清英的刻意搜寻之下,深埋地底数亿年的石油也终于再度见到了阳光。勘探队欣喜若狂地向柏林发回电报,称他们找到了一片“流动粘稠的黑色海河”。罗马尼亚境内的油田和这里相比,完全就是乡野水塘和浩淼湖泊之间的区别,如果德国能将这一地区的资源完全利用起来,那么国内就将再无石油缺口可言!
大喜过望的威廉当即筹集了大量的资金,用以在当地建立起一本万利的石油开采基地。由于清英是借家族之手组织起的这几支勘探队,因此霍亨索伦便毫无悬念的捷足先登,从政府势力和容克巨头的竞争环伺中取得了对科威特石油开采的绝对主导权。而清英之所以选择通过家族之手来达成这一目的。还是出于尽可能的巩固皇权的考虑:石油这个命脉产业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对国内那些容克巨头们形成实力上的优势和根源上的限制。
尽管这个时期的石油价格还远没有后世那么高昂。但随着内燃机时代的逐渐来临,日益增加的石油需求,也必将使得这一领域将成为极为生金的熏灼行业。当前,德国的年均石油消耗已经从战前的320万吨激增至450万吨,且还在随着化工、机械、汽车、军舰等领域的发展而不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威廉显然不会因当前在科威特所取得的这点成绩而满足。第一期工程投产之后,规模更甚数倍的二期项目也随之破土动工:预计到1920年。科威特的原油年产量就将突破300万吨大关,并由此成为德国石油供给的核心支柱。
除了最具效力的科威特之外,位于西非沿海的尼日利亚、和高加索地区的巴库也是理想的石油来源。前者的储量虽然只有科威特的三分之一,但其总量仍旧是十分丰厚;后者更是欧洲传统的石油基地,在委内瑞拉的油田被开采之前一度占到了世界石油产量的60%以上。清英准备在尼日利亚也展开石油勘探,并对邓尼金统治下的巴库油田以还债的名义实施一定程度的接管——时至今日,德国已经向这个在俄国的代理人提供了大量的军火、俘虏、粮食等各种物资,令其用巴库油田的产出来抵债也是无可厚非。而这种分散的石油来源,能使得德国在这一领域拥有更大的弹性,不至于被敌方势力破坏掉一处就陷入整体瘫痪的状态。
有了充足的石油来源之后。德国便可将以内燃机为核心的工业革命成果放心大胆的推向国家的各个领域了。在农业上,德国可将拖拉机大规模的应用到耕作当中。并由此推动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和高效化。届时,德国的农业必将会随着拖拉机大规模应用所带来的集群生产而出现迅猛的上扬,其国内产量较战前提升一个档次几乎没有任何压力;而凭借着乌克兰的黑土地,德国不仅能实现粮食再也不向美国进口的自给自足,成为农产品的输出国也是不在话下。
而那些从传统手工耕种中解放出来的农民,则会被因殖民地市场需求而亟需扩大生产的工厂企业所雇佣,并由此进入城市成为工人;而他们将在新的劳动中,促使德国的工业产值迎来一个全新的高速增长。实际上,随着内燃机时代的不断推进,各种新的岗位需求本身就将如雨后春笋一般从土中接连冒出;而农业的机械化也工业的发展趋势之相辅相成,并最终在良性的循环当中螺旋飞速发展。40多年前,统一之后的德国也正是因为农业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为根基,才让这个国度在短短三十年里走完了当初英国一百多年才实现的伟大历程,并最终超越后者,成为了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和工业中心!
在军事上,充足的石油所带来的益处同样是难以估计。从1915年开工的首批条约重巡“汉诺威”级起,德国海军新造的一线战舰就全面摆脱了燃煤锅炉,而改用包括造价在内的各项性能均凌驾其上的燃油锅炉,作为军舰的动力源泉。而原本烧煤的主力舰,如今也在一帮感到守得青天见明月的国会议员们的嚷嚷之下,有了更换动力的初步提案。华盛顿条约虽然对换炮和增强装甲的改装做了明确的限定,但却并没有涉及到动力的条款。
对于这一过于激进的观点,清英自然不会去予以关注了。在他的心中,早就为公海舰队主力舰规划好了理想的改装方案:国王级和巴伐利亚级将从15年后陆续实施防空和火力的升级,而动力系统的翻新则随之一道进行。到那个时候,将有更加优越的动力可以被装备上舰;如果德国在动力系统上的发展一切顺利的话,那么这两级舰艇在改装过后功率翻倍都不会有太大的压力。至于其余9艘舰艇,清英则准备让它们在25年的服役期满之后就光荣退役。这些一战型主力舰的先天不足已经限定了它们在未来战争当中的用途,与其像意大利人那样花大把的钱去魔改渣渣老舰、最终却还是不堪大用,倒不如再造新船来得更具价值。
在空军领域,充足的石油则意味着轻质航空燃油的足量供应,而这无疑也会让德国空军较历史上的实力出现一个大幅度的飞跃。历史上第三帝国的空中战败除了决策失误和机型淆乱之外,其燃料不足的问题可谓是最直接的因素:大量造好的飞机因燃油匮乏只能在地上趴窝,而年轻飞行员也因为没有足够的飞行时间来进行训练,并直接导致了在实战中给对方送菜。不过在这一位面,这一悲剧性的情况无疑是再不会发生了。清英已经让西克特统领下的空军,和提尔皮茨下属的海军航空兵大幅增加后备机组的规模,并提升他们训练的时间,从而用航空燃油烧出一批砥柱中流的飞行中坚。一旦日后国家有召,这些人员就将作为德国战车上最锋锐的龙骑枪尖。
至于霍亨索伦皇权的保证——由军官团所统率的陆军,清英自然是要为其打造出一支所向披靡的钢铁洪流了。虽然随着这场欧洲大战的胜利,使得德国陆军所面临的压力变得前所未有的轻微,但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国陆军仍旧需要承担无可替代的使命。只有德国的战争力量对周边邻国形成了不可抗拒的绝对优势,那么曾经为敌的法国和朝三暮四的意大利,才会在巨大的压力下遵循德国的秩序和意志,不敢生出丝毫的投靠美英的悖逆。这一点在驾驭奥匈、土耳其两个盟友,以及在威慑东方的苏俄上也起着同样的效用。而德国在中欧陆地上的维持强势,也能从战争成本的层面遏制住英国可能在战后滋生出的对德复仇思潮:在欧洲大陆力量已经严重失衡的情况下,英国这只离岸平衡手再怎么施力也只能是徒劳的举动。
为了最大程度的追求战斗性能,清英果断将坦克的研究方向转到了柴油机动力上。相比于传统的汽油机,柴油机的输出马力更大,对于坦克这种重型车辆来说最为适用;此外,柴油所具备的不易被点燃的特点,也使得其安全性相比于一打就着的汽油机有着明显的优势;二战苏联坦克之所以敢于将副油箱挂在车外,也正是利用了柴油在稳定性上的优点。历史上的第三帝国坦克之所以会采用汽油机,实际上也是出于缺乏原油的万般无奈:煤炭液化的过程中只能产生汽油,不能产生柴油,而从仅有的那一点原油中提炼出的柴油又要供养狼群部队,根本不足以满足装甲集群的需求。然而在今天,这一切都已不再会成为德国的阻碍。
此外,从原有建制里组建起精锐的机械化部队的这一精编过程,也有助于德国陆军对军官团进行梳理,从而将这一国之重器牢牢掌握在霍亨索伦的手中。(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toprock的月票支持~~~
随着煤钢时代逐渐走向终点,石油作为新兴能源的重要性已然日益凸显;身为拥有后世记忆的穿越者,清英也无疑是未雨绸缪,为本土严重贫油的德国开辟了稳定的石油来源。大战刚结束不久,他便以霍亨索伦家族继承人的身份,组织了数支队伍到已属德国治下的科威特进行石油资源勘探。虽然他不知道历史上科威特的油田具体处在哪些位置,但由于这个弹丸小国蕴藏了超过1100亿桶石油的惊人数目,在这片领土上找到石油的概率无疑是极高的了!
在清英的刻意搜寻之下,深埋地底数亿年的石油也终于再度见到了阳光。勘探队欣喜若狂地向柏林发回电报,称他们找到了一片“流动粘稠的黑色海河”。罗马尼亚境内的油田和这里相比,完全就是乡野水塘和浩淼湖泊之间的区别,如果德国能将这一地区的资源完全利用起来,那么国内就将再无石油缺口可言!
大喜过望的威廉当即筹集了大量的资金,用以在当地建立起一本万利的石油开采基地。由于清英是借家族之手组织起的这几支勘探队,因此霍亨索伦便毫无悬念的捷足先登,从政府势力和容克巨头的竞争环伺中取得了对科威特石油开采的绝对主导权。而清英之所以选择通过家族之手来达成这一目的。还是出于尽可能的巩固皇权的考虑:石油这个命脉产业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对国内那些容克巨头们形成实力上的优势和根源上的限制。
尽管这个时期的石油价格还远没有后世那么高昂。但随着内燃机时代的逐渐来临,日益增加的石油需求,也必将使得这一领域将成为极为生金的熏灼行业。当前,德国的年均石油消耗已经从战前的320万吨激增至450万吨,且还在随着化工、机械、汽车、军舰等领域的发展而不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威廉显然不会因当前在科威特所取得的这点成绩而满足。第一期工程投产之后,规模更甚数倍的二期项目也随之破土动工:预计到1920年。科威特的原油年产量就将突破300万吨大关,并由此成为德国石油供给的核心支柱。
除了最具效力的科威特之外,位于西非沿海的尼日利亚、和高加索地区的巴库也是理想的石油来源。前者的储量虽然只有科威特的三分之一,但其总量仍旧是十分丰厚;后者更是欧洲传统的石油基地,在委内瑞拉的油田被开采之前一度占到了世界石油产量的60%以上。清英准备在尼日利亚也展开石油勘探,并对邓尼金统治下的巴库油田以还债的名义实施一定程度的接管——时至今日,德国已经向这个在俄国的代理人提供了大量的军火、俘虏、粮食等各种物资,令其用巴库油田的产出来抵债也是无可厚非。而这种分散的石油来源,能使得德国在这一领域拥有更大的弹性,不至于被敌方势力破坏掉一处就陷入整体瘫痪的状态。
有了充足的石油来源之后。德国便可将以内燃机为核心的工业革命成果放心大胆的推向国家的各个领域了。在农业上,德国可将拖拉机大规模的应用到耕作当中。并由此推动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和高效化。届时,德国的农业必将会随着拖拉机大规模应用所带来的集群生产而出现迅猛的上扬,其国内产量较战前提升一个档次几乎没有任何压力;而凭借着乌克兰的黑土地,德国不仅能实现粮食再也不向美国进口的自给自足,成为农产品的输出国也是不在话下。
而那些从传统手工耕种中解放出来的农民,则会被因殖民地市场需求而亟需扩大生产的工厂企业所雇佣,并由此进入城市成为工人;而他们将在新的劳动中,促使德国的工业产值迎来一个全新的高速增长。实际上,随着内燃机时代的不断推进,各种新的岗位需求本身就将如雨后春笋一般从土中接连冒出;而农业的机械化也工业的发展趋势之相辅相成,并最终在良性的循环当中螺旋飞速发展。40多年前,统一之后的德国也正是因为农业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为根基,才让这个国度在短短三十年里走完了当初英国一百多年才实现的伟大历程,并最终超越后者,成为了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和工业中心!
在军事上,充足的石油所带来的益处同样是难以估计。从1915年开工的首批条约重巡“汉诺威”级起,德国海军新造的一线战舰就全面摆脱了燃煤锅炉,而改用包括造价在内的各项性能均凌驾其上的燃油锅炉,作为军舰的动力源泉。而原本烧煤的主力舰,如今也在一帮感到守得青天见明月的国会议员们的嚷嚷之下,有了更换动力的初步提案。华盛顿条约虽然对换炮和增强装甲的改装做了明确的限定,但却并没有涉及到动力的条款。
对于这一过于激进的观点,清英自然不会去予以关注了。在他的心中,早就为公海舰队主力舰规划好了理想的改装方案:国王级和巴伐利亚级将从15年后陆续实施防空和火力的升级,而动力系统的翻新则随之一道进行。到那个时候,将有更加优越的动力可以被装备上舰;如果德国在动力系统上的发展一切顺利的话,那么这两级舰艇在改装过后功率翻倍都不会有太大的压力。至于其余9艘舰艇,清英则准备让它们在25年的服役期满之后就光荣退役。这些一战型主力舰的先天不足已经限定了它们在未来战争当中的用途,与其像意大利人那样花大把的钱去魔改渣渣老舰、最终却还是不堪大用,倒不如再造新船来得更具价值。
在空军领域,充足的石油则意味着轻质航空燃油的足量供应,而这无疑也会让德国空军较历史上的实力出现一个大幅度的飞跃。历史上第三帝国的空中战败除了决策失误和机型淆乱之外,其燃料不足的问题可谓是最直接的因素:大量造好的飞机因燃油匮乏只能在地上趴窝,而年轻飞行员也因为没有足够的飞行时间来进行训练,并直接导致了在实战中给对方送菜。不过在这一位面,这一悲剧性的情况无疑是再不会发生了。清英已经让西克特统领下的空军,和提尔皮茨下属的海军航空兵大幅增加后备机组的规模,并提升他们训练的时间,从而用航空燃油烧出一批砥柱中流的飞行中坚。一旦日后国家有召,这些人员就将作为德国战车上最锋锐的龙骑枪尖。
至于霍亨索伦皇权的保证——由军官团所统率的陆军,清英自然是要为其打造出一支所向披靡的钢铁洪流了。虽然随着这场欧洲大战的胜利,使得德国陆军所面临的压力变得前所未有的轻微,但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国陆军仍旧需要承担无可替代的使命。只有德国的战争力量对周边邻国形成了不可抗拒的绝对优势,那么曾经为敌的法国和朝三暮四的意大利,才会在巨大的压力下遵循德国的秩序和意志,不敢生出丝毫的投靠美英的悖逆。这一点在驾驭奥匈、土耳其两个盟友,以及在威慑东方的苏俄上也起着同样的效用。而德国在中欧陆地上的维持强势,也能从战争成本的层面遏制住英国可能在战后滋生出的对德复仇思潮:在欧洲大陆力量已经严重失衡的情况下,英国这只离岸平衡手再怎么施力也只能是徒劳的举动。
为了最大程度的追求战斗性能,清英果断将坦克的研究方向转到了柴油机动力上。相比于传统的汽油机,柴油机的输出马力更大,对于坦克这种重型车辆来说最为适用;此外,柴油所具备的不易被点燃的特点,也使得其安全性相比于一打就着的汽油机有着明显的优势;二战苏联坦克之所以敢于将副油箱挂在车外,也正是利用了柴油在稳定性上的优点。历史上的第三帝国坦克之所以会采用汽油机,实际上也是出于缺乏原油的万般无奈:煤炭液化的过程中只能产生汽油,不能产生柴油,而从仅有的那一点原油中提炼出的柴油又要供养狼群部队,根本不足以满足装甲集群的需求。然而在今天,这一切都已不再会成为德国的阻碍。
此外,从原有建制里组建起精锐的机械化部队的这一精编过程,也有助于德国陆军对军官团进行梳理,从而将这一国之重器牢牢掌握在霍亨索伦的手中。(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toprock的月票支持~~~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第二帝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第二帝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