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后方形势
目录:逆流伐清| 作者:样样稀松| 类别:历史军事
试探!朱永兴确实有这样的目的,但事情竟如此不起波澜,倒有婿乎他的意料.其实这也很正常,象他这样的宗室王,纳妃可不是随便的事情,也不由他作主,那是要请示朝廷旨意的.而梦珠和龙儿,按照官方的认定,不过是侍妾,身份使然,即便有人看出了朱永兴的心思,也不能没有根据便拿以后要如何如何说事.
而沉默则表示认同,朱永兴便是这样以为的,以后呢,再翻旧账,也没有了合适的说辞.大事情分解,一个个小事情看似不重要,但步步退让,便落入了朱永兴的算计之中.
原理相似,思路相仿,也适用于政治,军事.吴三桂是怎么被步步逼出云南的,朱永兴是如何成为领导核心的,永历皇帝在人们心中的念想是怎么逐渐淡漠的?
"为一女子花费如此心思?殿下,还,还真是情深意重啊!"已经是两省总督的宗守义似是不满,又似是感慨地叹了口气,将朱永兴的书信珍重地放入书匣.
"患难夫妻嘛,殿下仁厚,名分总是要给的."鲁国公祁三升不以为意地笑道:"殿下思虑周详,我等可不必担心."
宗守义也不好再说什么,便把话题转到了湄公,河仙两省的发展上,首先是做出军事调整,以应对南阮被击败后的中南新形势.
"占城国不肯让出所占的地盘,却又难以独力抵挡北郑,要借我军之力,已是第三次求恳了."宗守义带着鄙夷的神情轻轻摇头,"殿下之意是派兵,能扶则扶.不能扶则占之,不使北郑能直接侵扰湄公省."
祁三升暗自盘算了一下,说道:"目前可抽调三千兵丁,等到海南的降兵全部迁来并安顿好.怕是要半年吧?这半年.便暂缓向真腊的蚕食.总督以为如何?"
宗守义不置可否,沉吟半晌.试探着问道:"大批广南的难民是否可组织起来?不与安南北郑作战,打真腊兵应该可以吧?"
"只怕人心难以短期归附."祁三升颇有疑虑地说道:"垦荒安家倒无问题,可要发放武器并加以训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那便只能先疏散分置人口.再给晋王拔去一些,使其不能抱团坐大."宗守义有些肉痛地叹了口气,地盘少时发愁人多田少,开拓占地时又愁人少劳力少.
"那猛山克族若能出动精壮,再有先期到达的海南降兵,向南的占地便不会延误."祁三升若有所思地说道:"给广南难民政策,垦荒十亩留一亩或两亩.这样有兵护卫.有人开垦,两不耽误."
"便给两亩,等汉语通熟,入了大明国籍后.再补三亩."宗守义大方地一摆手,说道:"种稻米,种甘蔗,种棉花,开垦出来的土地越多,物资越充裕.大陆战事越打越大,咱们做不了别的,只能在物资上为殿下分忧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祁三升掩饰不住钦佩,赞赏道:"殿下谋划深远,这湄公,河仙两省一年三四熟,足以支撑国内大战."
"国内这词不妥,倒好象咱们这里不是大明国土似的."宗守义笑着打趣道:"殿下一视同仁,咱们可别见外啊!"
"呵呵,总督大人说得极是."祁三升瞟了一眼屋角的自鸣钟,笑道:"这时间差不多了,总督大人可是和我同去高府,喝宜川伯儿子的满月酒."
"同去,同去."宗守义笑得踌,说道:"宜川伯有后了,这可是地道的湄河省人,喜事啊!若是咱们不去,倒好象瞧不起他娶的那个异族侍妾似的."
"总督大人也失言喽!"祁三升反过来取笑宗守义,说道:"入了大明籍,那便是大明人,何来异族之说?"
"对,对,是明人,不是异族."宗守义呵呵一笑,伸手相请,两人谦让着出门而去.
如今的西贡已经大变了样子,各国商馆林立,街道宽敞,已经显出了繁荣之象.人种各异,行于路上,又透出开放之风.只要环境安定,百姓能吃饱穿暖,便有心也有力去建设,加上招商引资的帮助,西贡乃至湄公,河仙两省都在快速地发展.
土地肥沃,水量充沛,气候适宜,一年三四熟的收成,湄公,河仙两省正按照朱永兴的设想,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粮食基地,为抗清战争提供着力量.而国籍制度,以及入籍之后所一视同仁的优惠政策,则在很大程度上消弥了各民族的隔阂,并使其他民族有了学汉字,说汉语的热情.
没有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一个民族则丢掉了最重要的东西,或是被同化,或是消逝于历史的长河.而大明国籍对民族的区分很苛刻,除了国内已存在的以外,象真腊,广南的各民族,入籍之后统称"明人",连民族的称呼都取消了.
一面宽柔,一面苛刻,可谓是胡萝卜加大棒.目的很简单,忘掉原来的民族,只记得自己是大明国民便够了.
而一方面向湄河两省填充汉人,比如因沿海迁界而逃出或有意迁移的,还有海南的降兵及家属;另一方面又把他族百姓迁往四川安家落户,以保持本地区汉人数量不致落于劣势.一进一出,既能保证对本地的统治,又能使四川得到人口劳力,尽快.[,!]地恢复生气.
当然,东征的顺利一下子使湄河两省吸收大陆移民的速度放慢了下来.毕竟,故土难离,既然已经被明军从苦海中解救,有信心的便不再愿意背井离乡,去海外之地安家了.虽然朱永兴等人已经把湄公,河仙,以及占领安南的地方视为大明领土,但在普通百姓的心中还不是这样认同.
广南国阮氏的失败,对于湄公,河仙两省两说,却是实力增强的一个机会.占城国在授意下,允许大批广南国难民借道进入湄河两省,明军又用船只趁乱将顺化炮厂的设备,成品,半成品,原料等悉数运回,军工能力跃上了一个台阶.
与英国合作的船厂也制造出了近海战船,再加上战败前来投奔的广南国的舰船,一支小型舰队也已组建成形.简单地说,凭借海陆两军,湄河两省已经具有了独力支撑的能力,朱永兴可以不必担心要抽调国内军力来援助两省了.
当然,对于北郑的胜利,朱永兴也心存着警惕.下一阶段,便是要加强北方安南占领区的军事实力,并且在南方扶持占城,对北郑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朱永兴的计划是在夺取江南后,再一举解决中南地区仅存的尚能对明军构成些威胁的北郑势力.
而北郑终于击败了宿敌南阮,却因为所占地域的关系,暴露出了致命的弱点.中南半岛地域狭长,对于拥有强大水师的明军来说,便可以两栖登陆,将驻防的北郑军队拦腰切成数段.朱永兴倒是挺希望能亲手导演一出类似于仁川登陆的好戏,在军事历史上写上浓重的一笔.
但事实证明,他似乎有些多虑了.北郑取得胜利后,并未气势汹汹,甚至对明军扶持的占城国也没有逼迫过紧.几番谈判试探后,虽然双方没有达成一致,北郑也就默认了占城国对原广南国一些地区的占领,有将扩张的矛头转向真腊的态势.而对南明,北郑则依然恭顺,还送来了不少的财物,感谢明朝在郑阮战争中的帮助.
是被打怕了,还是在隐忍?朱永兴有些不太确定,但财物却是照单全收.说起来,明军打击南阮水师,也确实对北郑帮助甚大.
相比于北郑的知情识趣,已经亡国的南阮却有些不识好歹.
"脑子进水了.复国,复个屁国."朱永兴本来想安抚一下原广南国国王阮福濒,使那些阮氏王公贵族安心居住在海南,起到那种类似于富豪移民的作用,能够利用他们携来的大量金银财物,没想到却是一出申包胥哭秦庭的戏码.
机要室的几位对视一下,自动过滤掉岷王爷的粗口.
查如龙轻咳了一声,笑道:"殿下不必气恼,晾一段时间,他们就该有所觉悟了.收留他们,主要是安抚那些广南国难民.至于财物,他们难道不知道坐吃山空的道理?让商团的人多去游说,早晚会答应下来."
朱永兴点了点头,也觉得这么失态有损形象.沉吟了半晌,稳定了下情绪,开口说道:"让人看着他们,不要他们胡乱走动,老实呆在海南.嗯,还有北郑方面的情报,也要多加刺探.那个郑根,不简单,有点本事呢!"
"殿下,如果水师能腾出手来,索性灭了安南,省得分散精力."查如龙提着建议,倒有几分让朱永兴开心起来的意味.
"水师———呵呵."朱永兴笑了两声,不由得把目光移注到墙上的地图上,陷入沉思,久久无语.
而沉默则表示认同,朱永兴便是这样以为的,以后呢,再翻旧账,也没有了合适的说辞.大事情分解,一个个小事情看似不重要,但步步退让,便落入了朱永兴的算计之中.
原理相似,思路相仿,也适用于政治,军事.吴三桂是怎么被步步逼出云南的,朱永兴是如何成为领导核心的,永历皇帝在人们心中的念想是怎么逐渐淡漠的?
"为一女子花费如此心思?殿下,还,还真是情深意重啊!"已经是两省总督的宗守义似是不满,又似是感慨地叹了口气,将朱永兴的书信珍重地放入书匣.
"患难夫妻嘛,殿下仁厚,名分总是要给的."鲁国公祁三升不以为意地笑道:"殿下思虑周详,我等可不必担心."
宗守义也不好再说什么,便把话题转到了湄公,河仙两省的发展上,首先是做出军事调整,以应对南阮被击败后的中南新形势.
"占城国不肯让出所占的地盘,却又难以独力抵挡北郑,要借我军之力,已是第三次求恳了."宗守义带着鄙夷的神情轻轻摇头,"殿下之意是派兵,能扶则扶.不能扶则占之,不使北郑能直接侵扰湄公省."
祁三升暗自盘算了一下,说道:"目前可抽调三千兵丁,等到海南的降兵全部迁来并安顿好.怕是要半年吧?这半年.便暂缓向真腊的蚕食.总督以为如何?"
宗守义不置可否,沉吟半晌.试探着问道:"大批广南的难民是否可组织起来?不与安南北郑作战,打真腊兵应该可以吧?"
"只怕人心难以短期归附."祁三升颇有疑虑地说道:"垦荒安家倒无问题,可要发放武器并加以训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那便只能先疏散分置人口.再给晋王拔去一些,使其不能抱团坐大."宗守义有些肉痛地叹了口气,地盘少时发愁人多田少,开拓占地时又愁人少劳力少.
"那猛山克族若能出动精壮,再有先期到达的海南降兵,向南的占地便不会延误."祁三升若有所思地说道:"给广南难民政策,垦荒十亩留一亩或两亩.这样有兵护卫.有人开垦,两不耽误."
"便给两亩,等汉语通熟,入了大明国籍后.再补三亩."宗守义大方地一摆手,说道:"种稻米,种甘蔗,种棉花,开垦出来的土地越多,物资越充裕.大陆战事越打越大,咱们做不了别的,只能在物资上为殿下分忧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祁三升掩饰不住钦佩,赞赏道:"殿下谋划深远,这湄公,河仙两省一年三四熟,足以支撑国内大战."
"国内这词不妥,倒好象咱们这里不是大明国土似的."宗守义笑着打趣道:"殿下一视同仁,咱们可别见外啊!"
"呵呵,总督大人说得极是."祁三升瞟了一眼屋角的自鸣钟,笑道:"这时间差不多了,总督大人可是和我同去高府,喝宜川伯儿子的满月酒."
"同去,同去."宗守义笑得踌,说道:"宜川伯有后了,这可是地道的湄河省人,喜事啊!若是咱们不去,倒好象瞧不起他娶的那个异族侍妾似的."
"总督大人也失言喽!"祁三升反过来取笑宗守义,说道:"入了大明籍,那便是大明人,何来异族之说?"
"对,对,是明人,不是异族."宗守义呵呵一笑,伸手相请,两人谦让着出门而去.
如今的西贡已经大变了样子,各国商馆林立,街道宽敞,已经显出了繁荣之象.人种各异,行于路上,又透出开放之风.只要环境安定,百姓能吃饱穿暖,便有心也有力去建设,加上招商引资的帮助,西贡乃至湄公,河仙两省都在快速地发展.
土地肥沃,水量充沛,气候适宜,一年三四熟的收成,湄公,河仙两省正按照朱永兴的设想,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粮食基地,为抗清战争提供着力量.而国籍制度,以及入籍之后所一视同仁的优惠政策,则在很大程度上消弥了各民族的隔阂,并使其他民族有了学汉字,说汉语的热情.
没有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一个民族则丢掉了最重要的东西,或是被同化,或是消逝于历史的长河.而大明国籍对民族的区分很苛刻,除了国内已存在的以外,象真腊,广南的各民族,入籍之后统称"明人",连民族的称呼都取消了.
一面宽柔,一面苛刻,可谓是胡萝卜加大棒.目的很简单,忘掉原来的民族,只记得自己是大明国民便够了.
而一方面向湄河两省填充汉人,比如因沿海迁界而逃出或有意迁移的,还有海南的降兵及家属;另一方面又把他族百姓迁往四川安家落户,以保持本地区汉人数量不致落于劣势.一进一出,既能保证对本地的统治,又能使四川得到人口劳力,尽快.[,!]地恢复生气.
当然,东征的顺利一下子使湄河两省吸收大陆移民的速度放慢了下来.毕竟,故土难离,既然已经被明军从苦海中解救,有信心的便不再愿意背井离乡,去海外之地安家了.虽然朱永兴等人已经把湄公,河仙,以及占领安南的地方视为大明领土,但在普通百姓的心中还不是这样认同.
广南国阮氏的失败,对于湄公,河仙两省两说,却是实力增强的一个机会.占城国在授意下,允许大批广南国难民借道进入湄河两省,明军又用船只趁乱将顺化炮厂的设备,成品,半成品,原料等悉数运回,军工能力跃上了一个台阶.
与英国合作的船厂也制造出了近海战船,再加上战败前来投奔的广南国的舰船,一支小型舰队也已组建成形.简单地说,凭借海陆两军,湄河两省已经具有了独力支撑的能力,朱永兴可以不必担心要抽调国内军力来援助两省了.
当然,对于北郑的胜利,朱永兴也心存着警惕.下一阶段,便是要加强北方安南占领区的军事实力,并且在南方扶持占城,对北郑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朱永兴的计划是在夺取江南后,再一举解决中南地区仅存的尚能对明军构成些威胁的北郑势力.
而北郑终于击败了宿敌南阮,却因为所占地域的关系,暴露出了致命的弱点.中南半岛地域狭长,对于拥有强大水师的明军来说,便可以两栖登陆,将驻防的北郑军队拦腰切成数段.朱永兴倒是挺希望能亲手导演一出类似于仁川登陆的好戏,在军事历史上写上浓重的一笔.
但事实证明,他似乎有些多虑了.北郑取得胜利后,并未气势汹汹,甚至对明军扶持的占城国也没有逼迫过紧.几番谈判试探后,虽然双方没有达成一致,北郑也就默认了占城国对原广南国一些地区的占领,有将扩张的矛头转向真腊的态势.而对南明,北郑则依然恭顺,还送来了不少的财物,感谢明朝在郑阮战争中的帮助.
是被打怕了,还是在隐忍?朱永兴有些不太确定,但财物却是照单全收.说起来,明军打击南阮水师,也确实对北郑帮助甚大.
相比于北郑的知情识趣,已经亡国的南阮却有些不识好歹.
"脑子进水了.复国,复个屁国."朱永兴本来想安抚一下原广南国国王阮福濒,使那些阮氏王公贵族安心居住在海南,起到那种类似于富豪移民的作用,能够利用他们携来的大量金银财物,没想到却是一出申包胥哭秦庭的戏码.
机要室的几位对视一下,自动过滤掉岷王爷的粗口.
查如龙轻咳了一声,笑道:"殿下不必气恼,晾一段时间,他们就该有所觉悟了.收留他们,主要是安抚那些广南国难民.至于财物,他们难道不知道坐吃山空的道理?让商团的人多去游说,早晚会答应下来."
朱永兴点了点头,也觉得这么失态有损形象.沉吟了半晌,稳定了下情绪,开口说道:"让人看着他们,不要他们胡乱走动,老实呆在海南.嗯,还有北郑方面的情报,也要多加刺探.那个郑根,不简单,有点本事呢!"
"殿下,如果水师能腾出手来,索性灭了安南,省得分散精力."查如龙提着建议,倒有几分让朱永兴开心起来的意味.
"水师———呵呵."朱永兴笑了两声,不由得把目光移注到墙上的地图上,陷入沉思,久久无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逆流伐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逆流伐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