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六五章 妙不论古今
目录:重生之围棋梦| 作者:七死八活| 类别:历史军事
“小强来了,我正要找你。△¢頂點小說,”
“方老。。。”
就在李小强和张大记者还在闲聊的时候,方老走进了张大记者的办公室。见到方老,李小强本来很高兴,等到听完方老进来后说过的事情后,李小强却高兴不起来。
“小强,我要退休了,这次是真的退休。唉,本来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不过我现在真的是已经做不动。我现在已经老眼昏花,感觉自己的头脑也已经不太灵光,我虽然很喜欢做各种各样的考证工作,但现在确实是有心无力。小强和小张,以后对中国古棋的研究,只能靠你们年轻人了。”
李小强听了默默无语。严格来说,方老其实早就过了退休年龄。只是因为他这辈子遇到了李小强,他的事业好像才出现了“第二春”。以方老为主,李小强等人配合完成的“中国古棋研究”,到现在已经被公认为是对中国古棋研究最系统,最全面,也可能是最客观的一部著作。
因为这部著作,方老在学术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虽然在这之前,方老已经是研究中国古棋的专家,但是到现在,他已经被认为是这个领域的权威。就在前段时间,方老得了一场大病,而“中国古棋研究”在“围棋”杂志上连载这么多年后,也终于到了结束的这一天。
“这个系列文章结束了,但是对中国古棋的研究不能停止。而且对于杂志社来说,这块阵地更不能丢。我这次过来,就是想和你们两位商量一下明年的选题。看看能不能把这个研究继续下去?小张,你先来说说看,看看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没有。”
听到方老这么说,李小强心里就笑。在真实历史中,“围棋”杂志到这个时候差不多都要停刊了。而在现在,“围棋”杂志不仅还活着。看上去活得还比较滋润。
对于一本杂志来说,尤其是那种专业性杂志,当它和同类杂志竞争的时候,有时候不能求大求全,最重要的是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
很显然,对于现在的“围棋”杂志来说,对中古棋的研究就是它最大特色。和京城的“围棋天地”或者和日韩其他同类围棋杂志相比,可以说“围棋”杂志在其他任何一个版块都没有任何一点优势。围棋杂志社内部显然也意识到这点,因此坚持自己的特色,方老所说“阵地不能丢”。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
对于“选题”这种东西,由于李小强是外人,在这个时候自然不好说什么。不过张大记者不同,他不仅是申城报业集团的正式员工,而且有小道消息说,张大记者很快就要成为“围棋”杂志社的副主编。对于这个问题,他显然也有过考虑。
“方老,您来得正好,我这正好有一个想法。您帮我参谋一下看看能不能行得通。。。”
等听过张大记者的想法后,方老开怀大笑:
“好,小张你这个想法好,等你这个专题做出来。我相信我们的读者肯定爱看。”
张大记者想出的办法,其实一种投机取巧的办法。曾经的“中国古棋研究”,就在在那单纯研究中国古棋。虽然这个研究很系统,也算是比较有深度。但是这个系列文章并没有提及现代围棋。
张大记者的想法就是:想办法将中国古棋和现代围棋联系起来,他准备的具体做法,就是从现代棋战中挑选一些实战例子来和古谱做一个对比。
“小强。我这个专题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妙不论古今---李小强妙手集”。明年12期杂志,我准备做一个你个人的妙手专辑,然后通过你的妙手,来阐述中古棋的思想,你认为怎么样?”
那还能怎么样?张大记者都准备这样做了,李小强还能反对吗?于是李小强翻翻白眼:“随便你了,不过你倒是写文章时用心点就是。不然到时候出现什么纰漏,丢我的脸还是小事,影响到你们杂志社的声誉那就麻烦了。”
张大记者呵呵笑道:“不会的,肯定不会的。既然是做你的妙手集嘛,你难道还跑得了?在杂志上连载之前难道你不用看?再说了。。。”这个时候张大记者又把目光转向方老:“。。。方老虽然已经退休,但是我随时也可以请您把关不是?”
“把关谈不上,如果我退休后你能经常来看我,那我肯定求之不得。”方老乐呵呵的说道。
谈完正事后,今天的方老显得谈兴很高。几个人又聊了几句闲话,方老突然对李小强和张大记者抛出了一个问题。问题既然是方老问出来的,那自然就和中古棋有关:
“在中古棋中,黄,范,施自然是排在前3位,这个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么谁能排在第4位呢?这个好像就没有定论了。那么你们认为呢?小强和小张都来说说,在你们心目中,哪位棋手能在中古棋中排第4?”
听到这个问题之后李小强就笑了。的确,围棋是一种很难量化的东西,正如现代围棋一样,无论你把哪位棋手排在第1,都会引起很大的争议。中古棋同样是这样,如果说哪位棋手能够排在第1?那还真的不好说。不过把黄龙士,范西屏,施襄夏3位棋圣级人物排在前3,这个应该没有什么争议。至于谁能排在第4嘛。。。
“程兰如,我认为应该是程兰如排在第4。”李小强还没有开口,张大记者率先给出了答案。的确,看来经过这么多年,张大记者也算是对中古棋有所了解。虽然比不上方老这样的专家,起码不是以前那样的半吊子。听到张大记者给出这个答案,李小强对明年的“妙不论古今”稍微放下一些心。
张大记者选择程兰如,这虽然未必是正确答案,但作为“清四家”之一,程兰如前辈确实棋艺高强,是公认仅次于黄,范,施这3位棋圣级人物的中古棋国手。不仅如此。程兰如还有一个特点,他不仅是围棋国手,他的中国象棋水平也极高,据说也达到了“国手”水平。这就相当不简单了。虽然说棋类游戏很多都想通,一般下一种棋厉害,玩另一种棋也不会差到哪去。但两种棋都能达到“国手”水平那还真不简单。
据李小强所知,像程兰如这种国手级别的“双枪将”,古往今来可能也就只有两位,一位是他,而另外一位。就是民国年间到解放初的一位董性棋手。
“那么小强你呢?你又认为哪位棋手能排第4?”
“谁排第4我说不好,不过我可以列出一个候选人名单吧。我认为能排在中古棋第4的,过百龄,周东候,程兰如,周小松这4位应该是最有力的候选人。”
听到李小强给出了这个答案后,张大记者笑骂道:
“小强你这个家伙,你现在是越来越圆滑了。”
“呵呵,我这不是圆滑。我是真不知道到底谁能排第4。所以我只能列出一个候选人名单,方老您说是不是。。。”
不料方老看过李小强列出的候选人名单,他好像并不满意。
“小强,我感觉你这份名单中。好像漏了一个人吧?”
漏了一个人?李小强自我感觉自己这份名单还是比较公平客观的。
“那方老您认为还要添上谁?”
“徐星友。”
徐星友?李小强差点没笑出声来,那个中年学棋,黄龙士能让他3子的徐星友?虽然他后面也位列“国手”,不过在李小强心目中。反正他是不怎么认同徐星友的水平的。
“小强你别笑,我知道你不怎么认同徐星友的水平。不过你必须承认,如果只论名气的话。除了黄,范施3位以外,中古棋中也就徐星友的名气最大吧。他凭什么就不能排第4?”
李小强仔细想了一下,等他想通后呵呵一笑,他也终于理解方老今天为什么要提徐星友了。
在中古棋中,徐星友的名气确实很大。他的名气为什么大呢?李小强认为原因有两个。第1个原因,是他和黄龙士下完“血泪篇”后做过一件事。那时候黄龙士已经不知所踪,而徐星友开始游历京城。一班闲极无聊的达官贵人又如获至宝,徐星友取代前人,成了他们的座上客。对徐星友来说,京城只意味著更多的对手和机会,其棋艺则有了个更广大的发展天地。进京不久,徐星友就听说一位高丽使者,自称棋弈天下第一,徐星友前去会棋,结果一连赢了他好几局,从此声价更高。
要怎么说呢?如果说唐代顾师言的“镇神头”是中国古棋有记载的第1次“抗日”记录。那么徐星友,他应该就是有记载的中国围棋“抗韩”第1人。虽然在有记载的历史中,徐星友对手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来。但不能小看这件事。这件事对徐星友影响不小,因为“抗韩”成功后,徐星友在当时获得了一个官职。
李小强一直认为,徐星友能够号称称霸棋坛40多年,应该和他的棋力没有多少关系,和这件事情的关系可能更大。可以设想一下,徐星友既然有了“官身”,那么那个年代的其他棋手,自然也不方便向他挑战。既然无人挑战,自然就成就了徐星友称霸棋坛40多年的赫赫威名,让他拥有诺大名气。
当然,让徐星友声名远扬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如果说把徐星友排在中古棋的“国手”行列,他的水平应该值得商榷。那么他的另外一个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
徐星友的名气,可以说绝大部分来自于他写下的那部巨著“兼山堂弈谱”。
“兼山堂弈谱”是一部棋评,是中古棋中著名的棋评。李小强甚至认为,就算把古往今来所有的棋评书摆在一块,“兼山堂弈谱”应该都可以排进前3。
这本书共选清初至康熙后期过百龄,周懒予、盛大有、周东候,黄龙士、徐星友、,梁魏今、谢友玉、吴来仪、娄子恩、黄稼书等名手六十二局棋谱。每局都有详细评述。徐星友结合了自己一生的对局经验,对各盘各局的得失作了认真的研究分析,对各家名手的棋风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徐星友的总结很客观,他这本书受到历代国手推崇。如果说徐星友的棋评有什么特点的话,那么用一个字就可以形容:“正”!徐星友将中古棋中的“正”诠释得淋漓尽致。正如后辈国手施襄夏评价此棋谱所说的:
“徐著《兼山堂谱》,诚弈学大宗,所论正兵、大意皆可法。。。。”
虽然说下围棋讲究的是“正奇结合”,但徐星友用一部“兼山堂弈谱”,就将围棋中的“正”诠释得那么好,这已经是他了不起的地方,也是他对围棋做出的贡献。
在早些年的日本棋坛,他们对黄龙士等人的评价不怎么高,相反对徐星友倒是青睐有加。现在应该知道原因了吧?因为徐星友的“正”,恰恰很对日本那些“本格流”的胃口。
李小强知道,今天方老提到徐星友,他并不是说给自己听的,他是说给张大记者听的。他是想告诉张大记者,如果想对围棋有所贡献,那还是真不一定非要棋力高强。如果能留下一部经典著作,那也足够扬名立万。
比如就像徐星友。还比如。。。
这个时候李小强突然想起了梅泽由香里。
结束这次聊天后,1996年很快过去。1997年元旦前夕,国内最后一项围棋比赛结束。马小飞以3比1的比分战胜常韧圣,卫冕“名人”头衔。这样一来,目前的国内棋坛依然呈现双雄并立态势。
时间到了1997年元月,这时候国内第一个围棋赛事“天元战”开始打响。不过在这个时候,李小强依然没有棋下。因为他作为“天元”头衔保持着,他只需要静候挑战者的产生。
在“天元赛”开赛的第1天就出现了大冷门。国内等级分第1人马小飞输棋了,他再次无缘向李小强挑战。这次击败他的,是他的徒弟罗神猪。
虽然一盘棋什么不了什么,但现在谁都看得出来,和李小强同龄的其他年轻棋手正在迅速成长。虽然他们暂时也许动摇不了马小飞和李小强的地位。但是他们正在影响着中国围棋的版图。
不过在这个时候,李小强并没有把这一切放在心上。
因为在这个时候,一个全新的世界大赛,首届“三星杯”已经到来。
1997年元月上旬,李小强和马小飞常韧圣等人奔赴韩国汉城,开始了新的世界大赛征程。(未完待续。)
ps: 眼见追兵越来越近,继续求月票啊!
拜托拜托。
“方老。。。”
就在李小强和张大记者还在闲聊的时候,方老走进了张大记者的办公室。见到方老,李小强本来很高兴,等到听完方老进来后说过的事情后,李小强却高兴不起来。
“小强,我要退休了,这次是真的退休。唉,本来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不过我现在真的是已经做不动。我现在已经老眼昏花,感觉自己的头脑也已经不太灵光,我虽然很喜欢做各种各样的考证工作,但现在确实是有心无力。小强和小张,以后对中国古棋的研究,只能靠你们年轻人了。”
李小强听了默默无语。严格来说,方老其实早就过了退休年龄。只是因为他这辈子遇到了李小强,他的事业好像才出现了“第二春”。以方老为主,李小强等人配合完成的“中国古棋研究”,到现在已经被公认为是对中国古棋研究最系统,最全面,也可能是最客观的一部著作。
因为这部著作,方老在学术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虽然在这之前,方老已经是研究中国古棋的专家,但是到现在,他已经被认为是这个领域的权威。就在前段时间,方老得了一场大病,而“中国古棋研究”在“围棋”杂志上连载这么多年后,也终于到了结束的这一天。
“这个系列文章结束了,但是对中国古棋的研究不能停止。而且对于杂志社来说,这块阵地更不能丢。我这次过来,就是想和你们两位商量一下明年的选题。看看能不能把这个研究继续下去?小张,你先来说说看,看看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没有。”
听到方老这么说,李小强心里就笑。在真实历史中,“围棋”杂志到这个时候差不多都要停刊了。而在现在,“围棋”杂志不仅还活着。看上去活得还比较滋润。
对于一本杂志来说,尤其是那种专业性杂志,当它和同类杂志竞争的时候,有时候不能求大求全,最重要的是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
很显然,对于现在的“围棋”杂志来说,对中古棋的研究就是它最大特色。和京城的“围棋天地”或者和日韩其他同类围棋杂志相比,可以说“围棋”杂志在其他任何一个版块都没有任何一点优势。围棋杂志社内部显然也意识到这点,因此坚持自己的特色,方老所说“阵地不能丢”。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
对于“选题”这种东西,由于李小强是外人,在这个时候自然不好说什么。不过张大记者不同,他不仅是申城报业集团的正式员工,而且有小道消息说,张大记者很快就要成为“围棋”杂志社的副主编。对于这个问题,他显然也有过考虑。
“方老,您来得正好,我这正好有一个想法。您帮我参谋一下看看能不能行得通。。。”
等听过张大记者的想法后,方老开怀大笑:
“好,小张你这个想法好,等你这个专题做出来。我相信我们的读者肯定爱看。”
张大记者想出的办法,其实一种投机取巧的办法。曾经的“中国古棋研究”,就在在那单纯研究中国古棋。虽然这个研究很系统,也算是比较有深度。但是这个系列文章并没有提及现代围棋。
张大记者的想法就是:想办法将中国古棋和现代围棋联系起来,他准备的具体做法,就是从现代棋战中挑选一些实战例子来和古谱做一个对比。
“小强。我这个专题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妙不论古今---李小强妙手集”。明年12期杂志,我准备做一个你个人的妙手专辑,然后通过你的妙手,来阐述中古棋的思想,你认为怎么样?”
那还能怎么样?张大记者都准备这样做了,李小强还能反对吗?于是李小强翻翻白眼:“随便你了,不过你倒是写文章时用心点就是。不然到时候出现什么纰漏,丢我的脸还是小事,影响到你们杂志社的声誉那就麻烦了。”
张大记者呵呵笑道:“不会的,肯定不会的。既然是做你的妙手集嘛,你难道还跑得了?在杂志上连载之前难道你不用看?再说了。。。”这个时候张大记者又把目光转向方老:“。。。方老虽然已经退休,但是我随时也可以请您把关不是?”
“把关谈不上,如果我退休后你能经常来看我,那我肯定求之不得。”方老乐呵呵的说道。
谈完正事后,今天的方老显得谈兴很高。几个人又聊了几句闲话,方老突然对李小强和张大记者抛出了一个问题。问题既然是方老问出来的,那自然就和中古棋有关:
“在中古棋中,黄,范,施自然是排在前3位,这个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么谁能排在第4位呢?这个好像就没有定论了。那么你们认为呢?小强和小张都来说说,在你们心目中,哪位棋手能在中古棋中排第4?”
听到这个问题之后李小强就笑了。的确,围棋是一种很难量化的东西,正如现代围棋一样,无论你把哪位棋手排在第1,都会引起很大的争议。中古棋同样是这样,如果说哪位棋手能够排在第1?那还真的不好说。不过把黄龙士,范西屏,施襄夏3位棋圣级人物排在前3,这个应该没有什么争议。至于谁能排在第4嘛。。。
“程兰如,我认为应该是程兰如排在第4。”李小强还没有开口,张大记者率先给出了答案。的确,看来经过这么多年,张大记者也算是对中古棋有所了解。虽然比不上方老这样的专家,起码不是以前那样的半吊子。听到张大记者给出这个答案,李小强对明年的“妙不论古今”稍微放下一些心。
张大记者选择程兰如,这虽然未必是正确答案,但作为“清四家”之一,程兰如前辈确实棋艺高强,是公认仅次于黄,范,施这3位棋圣级人物的中古棋国手。不仅如此。程兰如还有一个特点,他不仅是围棋国手,他的中国象棋水平也极高,据说也达到了“国手”水平。这就相当不简单了。虽然说棋类游戏很多都想通,一般下一种棋厉害,玩另一种棋也不会差到哪去。但两种棋都能达到“国手”水平那还真不简单。
据李小强所知,像程兰如这种国手级别的“双枪将”,古往今来可能也就只有两位,一位是他,而另外一位。就是民国年间到解放初的一位董性棋手。
“那么小强你呢?你又认为哪位棋手能排第4?”
“谁排第4我说不好,不过我可以列出一个候选人名单吧。我认为能排在中古棋第4的,过百龄,周东候,程兰如,周小松这4位应该是最有力的候选人。”
听到李小强给出了这个答案后,张大记者笑骂道:
“小强你这个家伙,你现在是越来越圆滑了。”
“呵呵,我这不是圆滑。我是真不知道到底谁能排第4。所以我只能列出一个候选人名单,方老您说是不是。。。”
不料方老看过李小强列出的候选人名单,他好像并不满意。
“小强,我感觉你这份名单中。好像漏了一个人吧?”
漏了一个人?李小强自我感觉自己这份名单还是比较公平客观的。
“那方老您认为还要添上谁?”
“徐星友。”
徐星友?李小强差点没笑出声来,那个中年学棋,黄龙士能让他3子的徐星友?虽然他后面也位列“国手”,不过在李小强心目中。反正他是不怎么认同徐星友的水平的。
“小强你别笑,我知道你不怎么认同徐星友的水平。不过你必须承认,如果只论名气的话。除了黄,范施3位以外,中古棋中也就徐星友的名气最大吧。他凭什么就不能排第4?”
李小强仔细想了一下,等他想通后呵呵一笑,他也终于理解方老今天为什么要提徐星友了。
在中古棋中,徐星友的名气确实很大。他的名气为什么大呢?李小强认为原因有两个。第1个原因,是他和黄龙士下完“血泪篇”后做过一件事。那时候黄龙士已经不知所踪,而徐星友开始游历京城。一班闲极无聊的达官贵人又如获至宝,徐星友取代前人,成了他们的座上客。对徐星友来说,京城只意味著更多的对手和机会,其棋艺则有了个更广大的发展天地。进京不久,徐星友就听说一位高丽使者,自称棋弈天下第一,徐星友前去会棋,结果一连赢了他好几局,从此声价更高。
要怎么说呢?如果说唐代顾师言的“镇神头”是中国古棋有记载的第1次“抗日”记录。那么徐星友,他应该就是有记载的中国围棋“抗韩”第1人。虽然在有记载的历史中,徐星友对手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来。但不能小看这件事。这件事对徐星友影响不小,因为“抗韩”成功后,徐星友在当时获得了一个官职。
李小强一直认为,徐星友能够号称称霸棋坛40多年,应该和他的棋力没有多少关系,和这件事情的关系可能更大。可以设想一下,徐星友既然有了“官身”,那么那个年代的其他棋手,自然也不方便向他挑战。既然无人挑战,自然就成就了徐星友称霸棋坛40多年的赫赫威名,让他拥有诺大名气。
当然,让徐星友声名远扬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如果说把徐星友排在中古棋的“国手”行列,他的水平应该值得商榷。那么他的另外一个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
徐星友的名气,可以说绝大部分来自于他写下的那部巨著“兼山堂弈谱”。
“兼山堂弈谱”是一部棋评,是中古棋中著名的棋评。李小强甚至认为,就算把古往今来所有的棋评书摆在一块,“兼山堂弈谱”应该都可以排进前3。
这本书共选清初至康熙后期过百龄,周懒予、盛大有、周东候,黄龙士、徐星友、,梁魏今、谢友玉、吴来仪、娄子恩、黄稼书等名手六十二局棋谱。每局都有详细评述。徐星友结合了自己一生的对局经验,对各盘各局的得失作了认真的研究分析,对各家名手的棋风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徐星友的总结很客观,他这本书受到历代国手推崇。如果说徐星友的棋评有什么特点的话,那么用一个字就可以形容:“正”!徐星友将中古棋中的“正”诠释得淋漓尽致。正如后辈国手施襄夏评价此棋谱所说的:
“徐著《兼山堂谱》,诚弈学大宗,所论正兵、大意皆可法。。。。”
虽然说下围棋讲究的是“正奇结合”,但徐星友用一部“兼山堂弈谱”,就将围棋中的“正”诠释得那么好,这已经是他了不起的地方,也是他对围棋做出的贡献。
在早些年的日本棋坛,他们对黄龙士等人的评价不怎么高,相反对徐星友倒是青睐有加。现在应该知道原因了吧?因为徐星友的“正”,恰恰很对日本那些“本格流”的胃口。
李小强知道,今天方老提到徐星友,他并不是说给自己听的,他是说给张大记者听的。他是想告诉张大记者,如果想对围棋有所贡献,那还是真不一定非要棋力高强。如果能留下一部经典著作,那也足够扬名立万。
比如就像徐星友。还比如。。。
这个时候李小强突然想起了梅泽由香里。
结束这次聊天后,1996年很快过去。1997年元旦前夕,国内最后一项围棋比赛结束。马小飞以3比1的比分战胜常韧圣,卫冕“名人”头衔。这样一来,目前的国内棋坛依然呈现双雄并立态势。
时间到了1997年元月,这时候国内第一个围棋赛事“天元战”开始打响。不过在这个时候,李小强依然没有棋下。因为他作为“天元”头衔保持着,他只需要静候挑战者的产生。
在“天元赛”开赛的第1天就出现了大冷门。国内等级分第1人马小飞输棋了,他再次无缘向李小强挑战。这次击败他的,是他的徒弟罗神猪。
虽然一盘棋什么不了什么,但现在谁都看得出来,和李小强同龄的其他年轻棋手正在迅速成长。虽然他们暂时也许动摇不了马小飞和李小强的地位。但是他们正在影响着中国围棋的版图。
不过在这个时候,李小强并没有把这一切放在心上。
因为在这个时候,一个全新的世界大赛,首届“三星杯”已经到来。
1997年元月上旬,李小强和马小飞常韧圣等人奔赴韩国汉城,开始了新的世界大赛征程。(未完待续。)
ps: 眼见追兵越来越近,继续求月票啊!
拜托拜托。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围棋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围棋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