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暗斗篇
目录:从陈桥到崖山| 作者:梦中宋韵55| 类别:历史军事
宋神宗还在病重,新一轮政治游戏就已开演!谁来当下一任皇帝?是在谁的推举下产生的?这是封建时代最大的一票买卖!多少人血贯瞳仁的盯着呢!能实施的当然只有2个人:尚书左仆射、首相王珪;尚书右仆射、次相蔡确!这2人分工很明确:王珪保的是宋神宗的儿子,蔡确想的是宋神宗的弟弟。要问为什么不齐心协力保一个人呢?因各自都想独吞这封建时代的最大一票买卖!
重点说蔡确。这位蔡先生前半生在新旧两派间摇摆,现在暂时算是新党领袖。由于非常果断,敢下手,敢说话,对比“三旨相公”王珪来说,手下能人就多了很多。给他出主意的人就更多了。其中有个叫邢恕的最合他胃口,出的主意让他心驰神往…至于原因嘛?出身决定一切。他走过的路和蔡确非常像,先当反对派的学生,老师是司马光、程颢,捞足学分。再做王安石的信徒,找到好工作…有共同语言啊!
邢恕深信富贵险中求。针对眼前局面,他提醒蔡确:虽皇帝有儿子,但都太小了。大宋朝是有兄终弟及这一传统的,这一次很有可能再次上演!理由有两点。1神宗两个弟弟:赵颢36岁,赵頵30岁,都是最好的年华。2他们和神宗是同父同母的,那位母亲就非常的不一般了,很有当年杜老太后的影子…
更何况这两位皇弟非常有心,自从宋神宗病了后。总在皇宫里出没,甚至夜里都不回家。尤其是雍王赵颢,这位弟弟最特殊。最得高太后宠爱!当年连王安石都敢惹,还敢和皇帝哥哥吵嘴,逼得宋神宗吼出“换你当皇上”的话。这样的人,很有当皇帝的潜质…
蔡确一听,心潮澎湃。嗯!这人我喜欢。就选他了!不过你选了人家,人家同意没?这是要确定的!于是邢恕出马,找到最关键那一点——高家!此时此刻。大宋朝最神秘、最有实权的家族不再姓赵,而姓高!
邢恕看得很准,只要取得了高家的同意。赵颢就肯定一步登天。到时就算他本人不同意都没办法,要你当,你就当,不当都不成!
为新皇帝铺路、扶新皇帝上路。想想都让人兴奋!某天。邢恕经精确计算,找到高太后2个娘家侄子高公绘、高公纪在满城游走、寻欢作乐状态中的机会。太好了!邢恕来了一个非常风雅的邀请——我家桃树开花了,请两位雅士过府观赏…
高氏兄弟欣然上路,进门后发现根本没什么桃花,只有邢恕那笑得像朵盛开的菊花一样的老脸。他很兴奋地说出了打算,满心以为会搏得心有灵犀的微笑…没想到下一瞬间高家人就都不见了,只留给他一句话“你想害死我们全家啊”到这时,邢先生才回过点味来:高家是什么身份?就算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没必要由你这小小京官来牵鼻子走吧?
正中南墙,邢恕却毫不在意。他立即上报蔡确。马上调整主攻方向:转头支持皇子!同时为毁尸灭迹,即刻散播谣言说雍王赵颢图谋帝位,蓄意造反…可怜的赵颢,没和蔡确集团有半点联系,就被连续利用了两次…
可支持皇子的队伍太挤了,帝国首相王珪挡在路上,这老东西要怎么消放?难道要排名在他后边、当个副手吗?绝不!关键时刻,邢恕脑子快速运转,想出一非常高明的办法。哪怕最先是由王珪拥立的皇子,哪怕王珪是群臣之首,也要把头功抢到手!
这事太重大,蔡确亲自出马了,他找到两个帮手:1门下侍郎章惇。章惇副宰相位高权重、坚毅强悍,与之联手胜算大增。尤其是章惇忠于宋神宗,无论如何都会选皇子继位。更妙的是由于苏轼的原因,章惇很讨厌王珪,前几天还骂过架。
2蔡确悄悄找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大宋朝历史的转折点!宋朝的转折点在徽宗朝。而宋徽宗之所以堕落,原因在蔡京。没这人,徽宗就算不能保持最开始时的清明俊杰,也绝不会迅速地让国家万劫不复…研究蔡京,可清楚知道北宋末年的官场,可从他一路波折、几起几伏的人生里看到北宋从神宗起至徽宗止的官场文化,从而找出中国人一直存在的思想、生活里的痼疾。
简化掉他的一切繁琐履历,蔡京的官场之路走得充满了幸运,同时也注满了苦难。1070年,23岁的他从老家福建兴化仙游和弟弟蔡卞进京赶考,中了进士。第一个赏识他的人是当年的主考官王珪。第二个人是王安石。蔡氏兄弟之才在某些方面绝不在苏氏兄弟之下。如书法、政治才能。尤其是早慧、品质出众的蔡卞。当时是1070年,王安石主持改革,是朝廷第一权臣,他一眼就看中了蔡卞,把女儿嫁给了他。蔡京几乎在仕途开始的第一瞬间就和宰相挂上了勾,这比考中了状元还让人惊异。只不过王安石是与众不同的,他对蔡氏兄弟要求很严格——别想在京城里当驸马爷,你们还年轻,都到基层去锻炼吧…
终王安石当政的9年时间里,二蔡奔走在边远州县之间,与高官厚禄无缘。不过这竟有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王安石罢相后,不管新党还是旧党,都对蔡京兄弟很有好感,认为他们有操守、淡泊名利,和邓绾、吕惠卿等趋炎附势之徒截然不同!
有了这样的官场评价,再加上王安石的关系,神宗皇帝对蔡氏兄弟也很有好感。元丰初年,蔡卞当上了起居舍人、蔡京当上了中书舍人。几年后,当神宗病危时,蔡京已是开封府尹、首都市长,职权很大了。蔡确想对付首相,直接找到了他。很多复杂内幕都转化成两句话。
确“我们支持皇六子赵佣”京“好”
确“我们对付王珪”京“好”
确“明天早朝,我和章惇一起向王珪摊牌。你带人守在政事堂窗外。他敢反抗,你杀了他”蔡京有一极短暂的停顿“好”仍如此回答。
上面的交谈有点古怪,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如蔡确为什么会去找蔡京呢?从关系上讲,王珪是蔡京的座师,是官场上非常牢固的嫡系关系。连当年太祖赵匡胤都非常头疼,弄出个殿试来亲自当老师,拆散这种官场裙带。为什么蔡确视而不见?很简单。有更牢固的关系!
北宋历史上姓蔡的高官很多,如蔡确、蔡襄、蔡京、蔡卞。其实他们是亲戚,非常近的血缘。蔡确和蔡襄是同一个爷爷。他们曾祖和蔡京兄弟的曾祖是亲兄弟。一笔写不出两个蔡字,与这个比,什么座师也没用!
可还有第二个异常的地方——蔡京太乖了?无论蔡确说什么,他都满口答应。其听话程度。别说兄弟。就连上下级都很少有这样痛快。说来这就是蔡京的苦难,同时也是他的特色了。纵观蔡京一生,他没根基、没靠山,从帝国最偏远小地方考出来,就连王安石看上的也是他的弟弟蔡卞。这样的出身,想往上爬的话,只好委曲求全!蔡京非常清楚这一点,从最开始时就半点锋芒都不露。和每一个人打交道。都透出足够的热情和周到。久而久之,他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官场存活方式——零拒绝…
这是个非常罕见的特例。俗话说人无钢骨,安身不牢,不论家庭里还是社会上,男人要有脾气,女人更要有脾气,不然每个人都会欺负你。一句话:不善于说“不”的人,是没地位、更得不到地位的人!那么蔡京前途会是怎样的呢?会成为一团任人揉搓的面团吗?这些要拭目以待。现在要记住的就是他的特色——零拒绝。
可零拒绝也得有个尺度吧?看看蔡确要他干的事,那是要他去到皇宫深处的政事堂里砍当朝首相!真要这么办了,别管王珪是不是能砍死,也不管雍王赵颢上台,还是皇子登基,蔡京本人都是铁定的死路一条!明摆着是个火坑,蔡京怎就一口答应了呢?
别急,蔡京现在的肚子都快乐抽了,他以无比的忍耐力才忍住没笑出声来,平静地把蔡确送走。然后集结人手,携带管制刀具,等着第二天的行动…
第二天,蔡确、章惇率大批手下进入皇宫,与三省六部、枢密院大臣汇合,去神宗寝宫前问疾。在神宗病榻前,大家很安静,退出来后,蔡确把大家领到枢密院的南议事厅里。
在那里,章惇一如既往地凶狠,他看着王珪就来气,吼道:你是拥立皇子呢还是拥立皇子呢?今天你要敢反对,要你人头落地!
大厅里鸦雀无声,大臣们都愣住了,大宋开国以来还从没人在办公场所这样威胁过当朝首相!现在皇上病重,首相丢脸,不是真的要出什么大事了吧?
却见王珪一动不动坐在那儿,像是真被吓傻了,好半天没说出一个字来。其实他是快气晕了,一种被恶搞的快感让他想跳起来骂街,也想仰天大笑真过瘾、太好玩了——他本身拥立的就是皇子,现在蔡确和章惇拿刀逼着他拥立皇子,而这皇子早就确定好了只有皇六子赵佣一人…这是在开玩笑吗?
同样想仰天大笑的还有躲在窗外、带着数十把钢刀的蔡京。以为他真的傻吗?蔡确找到他时,他瞬间就搞清了这个逻辑,所以才答应得那样痛快。带刀就带刀、进宫就进宫,无论如何这事都不会流血,乐得做这人情,把忠心表得鲜血淋淋…
好半天后,王珪终于缓缓说出一句话“上自有子,复何议”这句话出口,章惇立即长出口气,神宗可以瞑目了,皇位没旁落…
蔡确却勃然大怒,这等于向天下公开,皇位是自然传承,根本没什么拥立之人。这半天都白忙活了?正想着再做点什么,章惇已带着他走下一道程序了——大臣们重新进宫,不管神宗还能不能准确的表达意识,得把由皇六子继位的诏书传下来。当天赵煦(赵佣)终于有了皇太子名份,走出皇宫,三位顶级大臣的脸色各自不同…
王珪神色灰败,油尽灯枯,他再也支撑不下去了,2个多月后就将去世…
蔡确咬牙切齿,他怎也没想到老得不能再老、懦弱得不能再懦弱的王珪会在关键时刻精明,一句话就毁了他的美梦…
章惇意气昂扬,他不管事件里有多少内幕,也不管谁有什么想法,重要的是目标达到了。就像是要让他更兴奋些似的,出宫门时他迎头遇上了事件的死对头,雍亲王赵颢。章惇要赢就要赢得嚣张痛快。他迎了上去,大声说“已得旨,立延安郡王为皇太子。你觉得怎样”赵颢马上低头“天下幸甚”章惇哈哈大笑的离去,他相信这才是处理这类事件的最好方式。就是要摆在明面上,让赵颢当众低头、彻底打倒,以后少了别样的心思!
在他身后,蔡确仍贼心不死,他不甘心。这时邢恕又出现了,奸臣的主意真的是很多。他要蔡确向外界宣扬——延安郡王赵煦是蔡确我带人进宫,逼着王珪同意册立的。不管过程怎样、真相怎样,哪怕是谎言,也要不断重复!只要造成了影响,就是功劳!
蔡确照办了,他真的想迈出最后那一步,跨过咫尺之遥的距离,从次相升到首相。为这一步,他脑子乱了…这就是蠢人的悲哀,他忘了是怎样当上的帝国宰相。那不是他的能力、资历,而是宋神宗想亲自掌握朝政,不想被任何手下阻挠,才选了这一届的领导班子。换句话说,他和王珪只是办事员、传达员、御用秘书而已。从这点上说,王珪真的比他强,至少明白自己处境,老老实实地当“三旨相公”(未完待续。。)
重点说蔡确。这位蔡先生前半生在新旧两派间摇摆,现在暂时算是新党领袖。由于非常果断,敢下手,敢说话,对比“三旨相公”王珪来说,手下能人就多了很多。给他出主意的人就更多了。其中有个叫邢恕的最合他胃口,出的主意让他心驰神往…至于原因嘛?出身决定一切。他走过的路和蔡确非常像,先当反对派的学生,老师是司马光、程颢,捞足学分。再做王安石的信徒,找到好工作…有共同语言啊!
邢恕深信富贵险中求。针对眼前局面,他提醒蔡确:虽皇帝有儿子,但都太小了。大宋朝是有兄终弟及这一传统的,这一次很有可能再次上演!理由有两点。1神宗两个弟弟:赵颢36岁,赵頵30岁,都是最好的年华。2他们和神宗是同父同母的,那位母亲就非常的不一般了,很有当年杜老太后的影子…
更何况这两位皇弟非常有心,自从宋神宗病了后。总在皇宫里出没,甚至夜里都不回家。尤其是雍王赵颢,这位弟弟最特殊。最得高太后宠爱!当年连王安石都敢惹,还敢和皇帝哥哥吵嘴,逼得宋神宗吼出“换你当皇上”的话。这样的人,很有当皇帝的潜质…
蔡确一听,心潮澎湃。嗯!这人我喜欢。就选他了!不过你选了人家,人家同意没?这是要确定的!于是邢恕出马,找到最关键那一点——高家!此时此刻。大宋朝最神秘、最有实权的家族不再姓赵,而姓高!
邢恕看得很准,只要取得了高家的同意。赵颢就肯定一步登天。到时就算他本人不同意都没办法,要你当,你就当,不当都不成!
为新皇帝铺路、扶新皇帝上路。想想都让人兴奋!某天。邢恕经精确计算,找到高太后2个娘家侄子高公绘、高公纪在满城游走、寻欢作乐状态中的机会。太好了!邢恕来了一个非常风雅的邀请——我家桃树开花了,请两位雅士过府观赏…
高氏兄弟欣然上路,进门后发现根本没什么桃花,只有邢恕那笑得像朵盛开的菊花一样的老脸。他很兴奋地说出了打算,满心以为会搏得心有灵犀的微笑…没想到下一瞬间高家人就都不见了,只留给他一句话“你想害死我们全家啊”到这时,邢先生才回过点味来:高家是什么身份?就算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没必要由你这小小京官来牵鼻子走吧?
正中南墙,邢恕却毫不在意。他立即上报蔡确。马上调整主攻方向:转头支持皇子!同时为毁尸灭迹,即刻散播谣言说雍王赵颢图谋帝位,蓄意造反…可怜的赵颢,没和蔡确集团有半点联系,就被连续利用了两次…
可支持皇子的队伍太挤了,帝国首相王珪挡在路上,这老东西要怎么消放?难道要排名在他后边、当个副手吗?绝不!关键时刻,邢恕脑子快速运转,想出一非常高明的办法。哪怕最先是由王珪拥立的皇子,哪怕王珪是群臣之首,也要把头功抢到手!
这事太重大,蔡确亲自出马了,他找到两个帮手:1门下侍郎章惇。章惇副宰相位高权重、坚毅强悍,与之联手胜算大增。尤其是章惇忠于宋神宗,无论如何都会选皇子继位。更妙的是由于苏轼的原因,章惇很讨厌王珪,前几天还骂过架。
2蔡确悄悄找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大宋朝历史的转折点!宋朝的转折点在徽宗朝。而宋徽宗之所以堕落,原因在蔡京。没这人,徽宗就算不能保持最开始时的清明俊杰,也绝不会迅速地让国家万劫不复…研究蔡京,可清楚知道北宋末年的官场,可从他一路波折、几起几伏的人生里看到北宋从神宗起至徽宗止的官场文化,从而找出中国人一直存在的思想、生活里的痼疾。
简化掉他的一切繁琐履历,蔡京的官场之路走得充满了幸运,同时也注满了苦难。1070年,23岁的他从老家福建兴化仙游和弟弟蔡卞进京赶考,中了进士。第一个赏识他的人是当年的主考官王珪。第二个人是王安石。蔡氏兄弟之才在某些方面绝不在苏氏兄弟之下。如书法、政治才能。尤其是早慧、品质出众的蔡卞。当时是1070年,王安石主持改革,是朝廷第一权臣,他一眼就看中了蔡卞,把女儿嫁给了他。蔡京几乎在仕途开始的第一瞬间就和宰相挂上了勾,这比考中了状元还让人惊异。只不过王安石是与众不同的,他对蔡氏兄弟要求很严格——别想在京城里当驸马爷,你们还年轻,都到基层去锻炼吧…
终王安石当政的9年时间里,二蔡奔走在边远州县之间,与高官厚禄无缘。不过这竟有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王安石罢相后,不管新党还是旧党,都对蔡京兄弟很有好感,认为他们有操守、淡泊名利,和邓绾、吕惠卿等趋炎附势之徒截然不同!
有了这样的官场评价,再加上王安石的关系,神宗皇帝对蔡氏兄弟也很有好感。元丰初年,蔡卞当上了起居舍人、蔡京当上了中书舍人。几年后,当神宗病危时,蔡京已是开封府尹、首都市长,职权很大了。蔡确想对付首相,直接找到了他。很多复杂内幕都转化成两句话。
确“我们支持皇六子赵佣”京“好”
确“我们对付王珪”京“好”
确“明天早朝,我和章惇一起向王珪摊牌。你带人守在政事堂窗外。他敢反抗,你杀了他”蔡京有一极短暂的停顿“好”仍如此回答。
上面的交谈有点古怪,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如蔡确为什么会去找蔡京呢?从关系上讲,王珪是蔡京的座师,是官场上非常牢固的嫡系关系。连当年太祖赵匡胤都非常头疼,弄出个殿试来亲自当老师,拆散这种官场裙带。为什么蔡确视而不见?很简单。有更牢固的关系!
北宋历史上姓蔡的高官很多,如蔡确、蔡襄、蔡京、蔡卞。其实他们是亲戚,非常近的血缘。蔡确和蔡襄是同一个爷爷。他们曾祖和蔡京兄弟的曾祖是亲兄弟。一笔写不出两个蔡字,与这个比,什么座师也没用!
可还有第二个异常的地方——蔡京太乖了?无论蔡确说什么,他都满口答应。其听话程度。别说兄弟。就连上下级都很少有这样痛快。说来这就是蔡京的苦难,同时也是他的特色了。纵观蔡京一生,他没根基、没靠山,从帝国最偏远小地方考出来,就连王安石看上的也是他的弟弟蔡卞。这样的出身,想往上爬的话,只好委曲求全!蔡京非常清楚这一点,从最开始时就半点锋芒都不露。和每一个人打交道。都透出足够的热情和周到。久而久之,他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官场存活方式——零拒绝…
这是个非常罕见的特例。俗话说人无钢骨,安身不牢,不论家庭里还是社会上,男人要有脾气,女人更要有脾气,不然每个人都会欺负你。一句话:不善于说“不”的人,是没地位、更得不到地位的人!那么蔡京前途会是怎样的呢?会成为一团任人揉搓的面团吗?这些要拭目以待。现在要记住的就是他的特色——零拒绝。
可零拒绝也得有个尺度吧?看看蔡确要他干的事,那是要他去到皇宫深处的政事堂里砍当朝首相!真要这么办了,别管王珪是不是能砍死,也不管雍王赵颢上台,还是皇子登基,蔡京本人都是铁定的死路一条!明摆着是个火坑,蔡京怎就一口答应了呢?
别急,蔡京现在的肚子都快乐抽了,他以无比的忍耐力才忍住没笑出声来,平静地把蔡确送走。然后集结人手,携带管制刀具,等着第二天的行动…
第二天,蔡确、章惇率大批手下进入皇宫,与三省六部、枢密院大臣汇合,去神宗寝宫前问疾。在神宗病榻前,大家很安静,退出来后,蔡确把大家领到枢密院的南议事厅里。
在那里,章惇一如既往地凶狠,他看着王珪就来气,吼道:你是拥立皇子呢还是拥立皇子呢?今天你要敢反对,要你人头落地!
大厅里鸦雀无声,大臣们都愣住了,大宋开国以来还从没人在办公场所这样威胁过当朝首相!现在皇上病重,首相丢脸,不是真的要出什么大事了吧?
却见王珪一动不动坐在那儿,像是真被吓傻了,好半天没说出一个字来。其实他是快气晕了,一种被恶搞的快感让他想跳起来骂街,也想仰天大笑真过瘾、太好玩了——他本身拥立的就是皇子,现在蔡确和章惇拿刀逼着他拥立皇子,而这皇子早就确定好了只有皇六子赵佣一人…这是在开玩笑吗?
同样想仰天大笑的还有躲在窗外、带着数十把钢刀的蔡京。以为他真的傻吗?蔡确找到他时,他瞬间就搞清了这个逻辑,所以才答应得那样痛快。带刀就带刀、进宫就进宫,无论如何这事都不会流血,乐得做这人情,把忠心表得鲜血淋淋…
好半天后,王珪终于缓缓说出一句话“上自有子,复何议”这句话出口,章惇立即长出口气,神宗可以瞑目了,皇位没旁落…
蔡确却勃然大怒,这等于向天下公开,皇位是自然传承,根本没什么拥立之人。这半天都白忙活了?正想着再做点什么,章惇已带着他走下一道程序了——大臣们重新进宫,不管神宗还能不能准确的表达意识,得把由皇六子继位的诏书传下来。当天赵煦(赵佣)终于有了皇太子名份,走出皇宫,三位顶级大臣的脸色各自不同…
王珪神色灰败,油尽灯枯,他再也支撑不下去了,2个多月后就将去世…
蔡确咬牙切齿,他怎也没想到老得不能再老、懦弱得不能再懦弱的王珪会在关键时刻精明,一句话就毁了他的美梦…
章惇意气昂扬,他不管事件里有多少内幕,也不管谁有什么想法,重要的是目标达到了。就像是要让他更兴奋些似的,出宫门时他迎头遇上了事件的死对头,雍亲王赵颢。章惇要赢就要赢得嚣张痛快。他迎了上去,大声说“已得旨,立延安郡王为皇太子。你觉得怎样”赵颢马上低头“天下幸甚”章惇哈哈大笑的离去,他相信这才是处理这类事件的最好方式。就是要摆在明面上,让赵颢当众低头、彻底打倒,以后少了别样的心思!
在他身后,蔡确仍贼心不死,他不甘心。这时邢恕又出现了,奸臣的主意真的是很多。他要蔡确向外界宣扬——延安郡王赵煦是蔡确我带人进宫,逼着王珪同意册立的。不管过程怎样、真相怎样,哪怕是谎言,也要不断重复!只要造成了影响,就是功劳!
蔡确照办了,他真的想迈出最后那一步,跨过咫尺之遥的距离,从次相升到首相。为这一步,他脑子乱了…这就是蠢人的悲哀,他忘了是怎样当上的帝国宰相。那不是他的能力、资历,而是宋神宗想亲自掌握朝政,不想被任何手下阻挠,才选了这一届的领导班子。换句话说,他和王珪只是办事员、传达员、御用秘书而已。从这点上说,王珪真的比他强,至少明白自己处境,老老实实地当“三旨相公”(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从陈桥到崖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从陈桥到崖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