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节慈禧对龙谦的态度
目录:蒙山军| 作者:wanglong| 类别:历史军事
山东举办招商会,吸引大批苏浙商人赴鲁并达成多项多种合作协议的消息被新成立的商部报给了慈禧。
在充满了水果香味的寝殿里,慈禧将折子看了两遍。援笔想批示点什么,最终只是写了三个字:知道了。
不能否认,慈禧随意写下的这三个字笔力遒劲,间架合理,堪称书法精品。不过,诸事烦神的太后老佛爷却没有心情去欣赏自己的字迹。
最近一年里山东的消息很多,慈禧也一如既往地加以留意。自第五镇成立以来,关于山东,关于龙谦的各种消息就铺天盖地。
绝大多数都是上奏龙谦不法行为的:私结外邦,大肆购买军火扩充实力;剪辩易服,藐视祖制,居心叵测;吞并巡防营,将其整编为自己的私军;拉拢山东官吏,架空上峰,图谋甚大……甚至有说龙谦与革命党秘密勾结。
也有为龙谦请功摆好的,比如奕劻就多次说龙谦实心任事,不负圣恩。湖光的张之洞也对山东实业的兴起赞不绝口。还有赞扬龙谦在山东兴办教育成效显著的,不过。这类表扬的折子不多。
能够将折子递到慈禧御案前的,都是相当一级的大臣。她所御览并连看两遍的,是山东巡抚杨士骧就山东招商会的奏报,在这份奏报中,杨士骧罗列了龙谦的种种不法迹象,建议朝廷采取剥夺其军权,将其调出山东,最好将其安排在户部或者商部任职。
调龙谦来京?慈禧陷入了沉思。
山东确确实实在发生着巨变。这个慈禧一清二楚。要将山东这几年的变化讲清楚,慈禧在梳理了一阵思路后觉得不是件容易的事。
先说剿匪。山东的响马是出了名的,连纵横关东,根本不将官府放在眼里的关东胡子也算是山东响马的余脉。当初赵舒翘的小妾就被山东的响马绑了票,案子甚至惊动了朝廷……想到死于个庚子年的赵舒翘,慈禧莫名地一阵心悸。赵舒翘其实是被洋人联手逼死的!那是个能干的汉臣,对自己也算忠心耿耿,主张武力对抗洋人也算不得错。可是仗打输了,总得哄着洋人啊。其实,冤死的也不止他赵展如一人……慈禧想到了庚子年的那场大乱。不由得就想到了自己逃难路上的恓惶。跟着就想到了龙谦。她忽然觉得自己真是老了,标志就是总是喜欢回忆过去的人的事。
但周馥硬是敢奏报山东已经剿灭了成股的响马!起初不太信,但年初铁良陪奕劻视察第五镇后回来说,山东剿匪成绩巨大确是事实。不敢说成股的响马全部剿灭。但著名的匪患的确消除了。他借视察驻扎各地的第五镇部队。顺便询问了当地的治安情况,市面上很太平,行脚客商从南到北。一路通行无阻。另一个证明来自洋人,英国公使和德国公使都对外务部赞扬过山东的治安。洋人们总想往内地跑,又怕死,山东剿灭匪患,对于洋人当然是喜讯。
周馥是文人,剿匪的成绩当然要记在龙谦的头上。为此,朝廷曾行文各省,要求他们以山东为榜样,克期剿灭境内的匪患。
再说财政,慈禧倒不理会山东清理厘金,整顿税务等事务。她记住的是山东是唯一主动要求多向朝廷解款的省份。一年多交户部好几百万银子!在慈禧眼里,这份功劳可比剿匪大多了。马关条约,庚子赔款,财政问题向山一样压在朝廷肩上,也就是压在自己肩上。都知道伸手朝朝廷要钱,不晓得有多少人在骂户部,但谁能主动向朝廷解款?只有山东!当初周馥给自己的折子可是明明白白地讲明了这是龙谦的建议!当初派周馥去主政山东,很多人反对。但慈禧觉得自己选对了人。龙谦知道为朝廷解忧是他不忘自己对他的简拔之恩,但周馥不掩人之功更是君子之风。后来两江总督出缺,多少人在争,自己硬是点了周馥,和他这份折子有很大的关系。
龙谦编练新军也不含糊。铁良一直提防着汉人掌军,对袁世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当初派他去山东点验第五镇,慈禧知道他就是去挑刺的。但铁良回来说第五镇确是精兵,不过不是朝廷之福。后一句姑且不论,依着铁良的看法,第五镇硬是被龙谦靠着一支响马底子练成了!整顿巡防营也做的不错,据新任巡抚杨士骧奏报,山东整顿后的巡防营共计兵员9200人,编为二十一个营头,分驻各地,承担了地方治安之责。而原先的统计,吃军饷的巡防营竟然超过了两万人!裁减一半有余而地方平静安宁,无论如何不能说是掌军的提督干得不好。
警察?大清国的真正意义上的警察出自袁世凯的北洋,最早诞生于天津。但是山东似乎搞的更好,便是杨士骧也承认山东省警察制度很是完善了,由于警察队伍的建立,地方上安静了很多。最近山东开始用警察来登记户口,清查藏匿的人口了。出于政治上的敏锐,慈禧对此极为赞赏。让军机处行文表彰了山东。
值得称赞的是警察与军队分属两个系统。龙谦这个提督是指挥不了警察的,这点就比北洋做的好!做的光明正大!现在执掌直隶警务大权的赵秉均便是袁世凯的私人,直隶的警察队伍其实就是袁世凯的另一支部队。对于这点,慈禧洞若观火。但山东就不是这样,总数已达3000余人的警察队伍却实实在在地掌握在各级官府手中,龙谦这个山东提督从不过问警务之事。这个事实,就连杨士骧也不否认。
山东还是第一个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省份。抛开对教育的认识,慈禧很是惊讶山东竟然敢向朝廷提出如此雄心勃勃的计划——建立大学、中学和小学三级教育体系。大学方面。除掉山东大学堂之外,还要筹措一所师范大学和一所工业大学。中级教育方面,五年内在各县建立至少一所中级学校,总计150所。小学教育,十年内在各乡镇普及不收费的小学校,总计不下千所。大学和中学也就罢了,小学竟然不收费?山东的财力到了这种地步?
最为关键的当然是工业了,山东方面总是用实业称之。这个巨大的成果连慈禧也感到惊讶。身处深宫的慈禧对于数字不甚敏感,但充斥皇宫、颐和园的新奇玩意儿大多来自山东,从家具、纸张、服装、玻璃器皿。林林总总。数不胜数。安放在寝殿的一架红木摇椅就是山东的孝敬。这张椅子很得慈禧的喜欢,几乎每天都要坐上去摇上半个时辰。自己的妹夫,醇亲王那里这类东西更多,对山东的新鲜玩意儿也更为喜爱。每次醇王福晋进宫都会唠叨半天。自己这个妹妹过于小家子气。光是注意到那些小玩意了。要知道山东实业中。军械、钢铁、电力和西药才是最厉害的。从曾国藩起,办洋务办了几十年,总想着造出坚船利炮不受洋人的欺辱。但谁知道钢铁才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搞了多少年?搞出了多少生铁和钢?沂州的钢厂才几年工夫?产量据说已经超过了五万吨!据龙谦的奏报,今年或许不行,明年肯定能将产量提升到十万吨!十万吨是什么概念?日本的八幡制铁所是其国内最大的钢厂了,原料还是买自湖北大冶铁矿呢,年产不过十万多一点!假以时日,山东必将是大清朝最大的钢铁基地!不过,若论条件,沂州肯定不如大冶,至少铁矿石差得多。但是,自李鸿章后号称洋务第一人的盛宣怀吹了半天牛皮,在钢铁一事上至今毫无建树。至于张之洞,老了,失去了之前的锐气,怕是做不成什么事了。
而山东的军械更是了不得。火炸药不必说了,子弹、炮弹甚至步枪也不是大惊喜,这些东西金陵制造局、汉阳枪炮厂都可以造,但山东方面已经可以造大炮了!机器、技术全部来自德国,为什么德国人如此甘心提供设备技术?慈禧心中疑惑不已。对于这一点,龙谦是解释过的,根由是技术交换。山东方面拿他们设计的新式武器换取德国的机器和技术。山东竟然能设计出令德国人感兴趣并愿意用机器技术来交换的东西?慈禧不太信。但第五镇的枪炮子弹基本上全是自己解决的,这一点龙谦可没有吹牛。慈禧始终记得当时陛辞时龙谦对自己的承诺,现在看来,他确实做到了,做的比他说的还要多,还要好。
龙谦确实立了不少功劳。但对于慈禧,还不足以成为宠信他的基础。作为大清国执掌权柄四十年的统治者,慈禧用人自然有自己的原则。上位者最核心的权力就是用人权,其余都是附属。怎么用人?一部二十四史,还有专门写给皇帝看的《资治通鉴》,其实就是讲了一件事,如何用人!什么德与才,都是表象。司马光说,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与其用小人,不若用庸人。实在是书生之见!就慈禧的理解,用人之道,一是平衡,二是忠诚。才能只能排在第三位!
平衡是维护统治的关键。只有让朝廷处于平衡状态,最高统治者才会安全,江山才会稳固。自洪杨之乱起,满臣势力越来越弱,权柄,尤其是地方上的权柄越来越落入汉臣之手。现在北洋一支独大,慈禧日夜思虑的就是制约袁世凯这个北洋领袖。所以才默许铁良、良弼等人对袁世凯的攻讦。龙谦与袁世凯有隙,好啊,正是这样,才让龙谦编组第五镇并兼任山东提督。一个第五镇不足以制衡北洋四镇(第一镇是旗兵),那就再组建两个,计划已经拟好了,两江编一个,湖光编一个。日俄之战起,袁世凯奏报山东不需驻扎一镇之兵,建议将第五镇全部或者其中一个协调直隶,驻扎山海关以防万一。安的什么心?他为什么不将他的嫡系部队调到北方以加强京师的防御力量?所以决不能答应。
现在杨士骧也上奏,认为龙谦在山东势力深厚。实非朝廷之福。建议将龙谦调入中枢,鉴于他深通经济之道,人才难得,任职户部或者商部都极为妥当。至于第五镇,杨士骧建议将第五镇与直隶新军的某一镇换防。换防?让袁世凯接管已经成了气候的山东军械工厂?简直是居心叵测。
杨士骧是袁世凯的人,他们越是这样急着赶走龙谦,越不能让他们如愿。汉臣带兵是危险的,但最具威胁的袁世凯的兵权没有解除,龙谦就不宜轻动。
李鸿章死后,汉臣没有了明显的领袖。耿直的刘坤一死了。清流领袖张之洞年迈。袁世凯越来越成为汉臣的旗帜。有一个执掌兵权的龙谦驻扎山东,对朝廷总体上是有利的。这就是平衡。龙谦当然是汉臣,而且是出身不明的汉臣,但他是孤臣!他交结的是什么人?之前是荣禄。现在是奕劻。都是满洲权贵。除掉他们俩。慈禧还没有听说龙谦跟其他实权派来往。这就好,慈禧希望的就是这样。
忠臣是皇室最需要的。但忠诚于谁?社稷?国家?都是虚的,只有忠诚于最高统治者的才是忠臣。龙谦眼里只有自己。这就对了。龙谦虽然好久未来京了,但最少每月会上一道折子,汇报他的任职情况。他那里出的新奇东西,第一批总会送到宫里。年节,特别是自己的生辰,龙谦的礼是比较重的,也就仅次于袁世凯了。这些还都是小事,证明龙谦忠心自己的是最新的一道密折,龙谦在折子中对于立宪之议提出了忧虑。认为立宪就是要向自己分权,建议自己予以拒绝。可叹满朝文武,看清这一点的真不多。
至于能力,他在山东的所作所为足以证明是个能臣了。杨士骧说人才难得,算是说对了。慈禧有时候会在朝议上拿龙谦说事,假如各地都想山东那样实心为朝廷分忧,该有多好?但是地方大员们能干的真不多,总是哭诉缺钱,缺粮,就是不去想办法!山东条件好吗?一条黄河,给山东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但龙谦竟然动用巡防营大肆加固河堤!据山东地方上的奏报,经过大规模的加固,今年断然不会再发生决口之事了!
慈禧想来想去,觉得暂时不能动龙谦。一方面,山东如今欣欣向荣的局面是她愿意看到的。龙谦离开山东,第五镇会不会不稳?既然都说山东两大实业集团都出自龙谦之手,会不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调走龙谦,无疑再次壮大了袁世凯的势力。后者更令她感到不安。
但龙谦也不是没有问题。问题在哪里?贪财?好色?贪恋权位?这些都没有明证。尤其是前两条,所有的奏报都证明龙谦既不贪财,也不好色。至于贪恋权位,也没有明显的证据。其实,这些东西如果具备,慈禧反而感到安心。反过来,慈禧就不那么愉快了。答案很简单,一个不满三十岁的年轻人,不贪财,不恋色,对于权位也不那么痴迷,他准备干什么?他要当周公还是王莽?而且,他竟然公开剪辩,虽然上折报告说是为了军队战斗力的需要,但这是不是借口?那根辫子可不是一般的东西啊。
慈禧深思恍惚。刚才想到了立宪,这才是眼下最令她头疼的。逃亡海外的康梁死命地鼓吹,南方的文人们更是热衷其中。就连朝廷中也有很大的声音。似乎立宪就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良方了。为什么立宪?还不是看着自己碍眼?自己有生之年是绝不会让这个不伦不类的东西出现的!龙谦明确表示反对立宪,这点令慈禧感到高兴。想到这里,她最终下了决心,先不动龙谦。等解决了袁世凯的兵权后再说吧。
慈禧的态度很快就被龙谦获悉。他已经料到了会有人打自己的主意,为此也做了最坏的打算。他是不能离开部队的。虽然蒙山军是他一手缔造,在没有建立信仰之前,单靠威望是不足恃的。如果朝廷敢硬来,他不惜制造一场兵变以威胁朝廷。但那样后果难测。如果朝廷决心解决自己,袁世凯一定乐见其成。所以他将面临四个镇的北洋军的进攻,胜负实难预料。现在就竖起反旗,除了山东,特别是鲁南,他并无可靠的根据地,外部也没有借助的力量。依靠革命党?想都不要想。所以,龙谦最希望的就是慈禧再给他几年的时间,也不需要多,只要三年,山东就是自己坚强稳固的根据地。那时候朝廷愿意翻脸,那就开打好了!
招商会一结束,龙谦便给慈禧上了折子。没有多讲招商会的成绩,他一个提督兼统制官,也不宜多谈经济之道。他主要是讲了立宪问题,建议慈禧认清立宪的本质,予以拒绝。
慈禧是什么人?那是个嗜权如命的女人!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权力的!希望自己的这道折子可以打消杨士骧等人的攻讦。这还不算,龙谦还将江云再次派到了北京,带上重金联络李莲英和奕劻,希望他们给自己说句话。
不久,江云通过业已建立的情报系统传回消息,说朝廷并无对山东下手的意思。消息来自李莲英,不是奕劻。慈禧知道奕劻拿了龙谦的不少好处,但没有想到她身边的大总管也与山东有着稳定的联系。
龙谦放了心,将精力转回到军队方面。第五镇的训练要加强,特别是炮兵的训练。上次与德军的演习暴露了炮兵技术的差距,必须迎头赶上了。虽然目前的对手在内不在外,但蒙山军这支自己一手创建的军队可不是仅为了夺取政权的。她的真正的对手不是满清,也不是北洋,而是日本、俄国以及一切阻挠中国复兴的国家。所以,目光要对准列强,对准天下强军才行。
龙谦有时候也会想起那个酷似自己妻子的女孩子。已经很久未见她了。自己不去许府,当然也就见不到许思。俩人的通信已经中断,龙谦曾希望再次接到许思的来信,哪怕只是讨论艺术问题。在与许思通信的时候,会有一种特别的情绪,让他回忆起曾经有过的幸福时光。如果……龙谦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压下了升起的旖旎情绪,许思不是她,自己不会再见到她了,干嘛因为一个偶然的相似就打碎自己已经适应了的生活?(未完待续。。)
在充满了水果香味的寝殿里,慈禧将折子看了两遍。援笔想批示点什么,最终只是写了三个字:知道了。
不能否认,慈禧随意写下的这三个字笔力遒劲,间架合理,堪称书法精品。不过,诸事烦神的太后老佛爷却没有心情去欣赏自己的字迹。
最近一年里山东的消息很多,慈禧也一如既往地加以留意。自第五镇成立以来,关于山东,关于龙谦的各种消息就铺天盖地。
绝大多数都是上奏龙谦不法行为的:私结外邦,大肆购买军火扩充实力;剪辩易服,藐视祖制,居心叵测;吞并巡防营,将其整编为自己的私军;拉拢山东官吏,架空上峰,图谋甚大……甚至有说龙谦与革命党秘密勾结。
也有为龙谦请功摆好的,比如奕劻就多次说龙谦实心任事,不负圣恩。湖光的张之洞也对山东实业的兴起赞不绝口。还有赞扬龙谦在山东兴办教育成效显著的,不过。这类表扬的折子不多。
能够将折子递到慈禧御案前的,都是相当一级的大臣。她所御览并连看两遍的,是山东巡抚杨士骧就山东招商会的奏报,在这份奏报中,杨士骧罗列了龙谦的种种不法迹象,建议朝廷采取剥夺其军权,将其调出山东,最好将其安排在户部或者商部任职。
调龙谦来京?慈禧陷入了沉思。
山东确确实实在发生着巨变。这个慈禧一清二楚。要将山东这几年的变化讲清楚,慈禧在梳理了一阵思路后觉得不是件容易的事。
先说剿匪。山东的响马是出了名的,连纵横关东,根本不将官府放在眼里的关东胡子也算是山东响马的余脉。当初赵舒翘的小妾就被山东的响马绑了票,案子甚至惊动了朝廷……想到死于个庚子年的赵舒翘,慈禧莫名地一阵心悸。赵舒翘其实是被洋人联手逼死的!那是个能干的汉臣,对自己也算忠心耿耿,主张武力对抗洋人也算不得错。可是仗打输了,总得哄着洋人啊。其实,冤死的也不止他赵展如一人……慈禧想到了庚子年的那场大乱。不由得就想到了自己逃难路上的恓惶。跟着就想到了龙谦。她忽然觉得自己真是老了,标志就是总是喜欢回忆过去的人的事。
但周馥硬是敢奏报山东已经剿灭了成股的响马!起初不太信,但年初铁良陪奕劻视察第五镇后回来说,山东剿匪成绩巨大确是事实。不敢说成股的响马全部剿灭。但著名的匪患的确消除了。他借视察驻扎各地的第五镇部队。顺便询问了当地的治安情况,市面上很太平,行脚客商从南到北。一路通行无阻。另一个证明来自洋人,英国公使和德国公使都对外务部赞扬过山东的治安。洋人们总想往内地跑,又怕死,山东剿灭匪患,对于洋人当然是喜讯。
周馥是文人,剿匪的成绩当然要记在龙谦的头上。为此,朝廷曾行文各省,要求他们以山东为榜样,克期剿灭境内的匪患。
再说财政,慈禧倒不理会山东清理厘金,整顿税务等事务。她记住的是山东是唯一主动要求多向朝廷解款的省份。一年多交户部好几百万银子!在慈禧眼里,这份功劳可比剿匪大多了。马关条约,庚子赔款,财政问题向山一样压在朝廷肩上,也就是压在自己肩上。都知道伸手朝朝廷要钱,不晓得有多少人在骂户部,但谁能主动向朝廷解款?只有山东!当初周馥给自己的折子可是明明白白地讲明了这是龙谦的建议!当初派周馥去主政山东,很多人反对。但慈禧觉得自己选对了人。龙谦知道为朝廷解忧是他不忘自己对他的简拔之恩,但周馥不掩人之功更是君子之风。后来两江总督出缺,多少人在争,自己硬是点了周馥,和他这份折子有很大的关系。
龙谦编练新军也不含糊。铁良一直提防着汉人掌军,对袁世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当初派他去山东点验第五镇,慈禧知道他就是去挑刺的。但铁良回来说第五镇确是精兵,不过不是朝廷之福。后一句姑且不论,依着铁良的看法,第五镇硬是被龙谦靠着一支响马底子练成了!整顿巡防营也做的不错,据新任巡抚杨士骧奏报,山东整顿后的巡防营共计兵员9200人,编为二十一个营头,分驻各地,承担了地方治安之责。而原先的统计,吃军饷的巡防营竟然超过了两万人!裁减一半有余而地方平静安宁,无论如何不能说是掌军的提督干得不好。
警察?大清国的真正意义上的警察出自袁世凯的北洋,最早诞生于天津。但是山东似乎搞的更好,便是杨士骧也承认山东省警察制度很是完善了,由于警察队伍的建立,地方上安静了很多。最近山东开始用警察来登记户口,清查藏匿的人口了。出于政治上的敏锐,慈禧对此极为赞赏。让军机处行文表彰了山东。
值得称赞的是警察与军队分属两个系统。龙谦这个提督是指挥不了警察的,这点就比北洋做的好!做的光明正大!现在执掌直隶警务大权的赵秉均便是袁世凯的私人,直隶的警察队伍其实就是袁世凯的另一支部队。对于这点,慈禧洞若观火。但山东就不是这样,总数已达3000余人的警察队伍却实实在在地掌握在各级官府手中,龙谦这个山东提督从不过问警务之事。这个事实,就连杨士骧也不否认。
山东还是第一个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省份。抛开对教育的认识,慈禧很是惊讶山东竟然敢向朝廷提出如此雄心勃勃的计划——建立大学、中学和小学三级教育体系。大学方面。除掉山东大学堂之外,还要筹措一所师范大学和一所工业大学。中级教育方面,五年内在各县建立至少一所中级学校,总计150所。小学教育,十年内在各乡镇普及不收费的小学校,总计不下千所。大学和中学也就罢了,小学竟然不收费?山东的财力到了这种地步?
最为关键的当然是工业了,山东方面总是用实业称之。这个巨大的成果连慈禧也感到惊讶。身处深宫的慈禧对于数字不甚敏感,但充斥皇宫、颐和园的新奇玩意儿大多来自山东,从家具、纸张、服装、玻璃器皿。林林总总。数不胜数。安放在寝殿的一架红木摇椅就是山东的孝敬。这张椅子很得慈禧的喜欢,几乎每天都要坐上去摇上半个时辰。自己的妹夫,醇亲王那里这类东西更多,对山东的新鲜玩意儿也更为喜爱。每次醇王福晋进宫都会唠叨半天。自己这个妹妹过于小家子气。光是注意到那些小玩意了。要知道山东实业中。军械、钢铁、电力和西药才是最厉害的。从曾国藩起,办洋务办了几十年,总想着造出坚船利炮不受洋人的欺辱。但谁知道钢铁才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搞了多少年?搞出了多少生铁和钢?沂州的钢厂才几年工夫?产量据说已经超过了五万吨!据龙谦的奏报,今年或许不行,明年肯定能将产量提升到十万吨!十万吨是什么概念?日本的八幡制铁所是其国内最大的钢厂了,原料还是买自湖北大冶铁矿呢,年产不过十万多一点!假以时日,山东必将是大清朝最大的钢铁基地!不过,若论条件,沂州肯定不如大冶,至少铁矿石差得多。但是,自李鸿章后号称洋务第一人的盛宣怀吹了半天牛皮,在钢铁一事上至今毫无建树。至于张之洞,老了,失去了之前的锐气,怕是做不成什么事了。
而山东的军械更是了不得。火炸药不必说了,子弹、炮弹甚至步枪也不是大惊喜,这些东西金陵制造局、汉阳枪炮厂都可以造,但山东方面已经可以造大炮了!机器、技术全部来自德国,为什么德国人如此甘心提供设备技术?慈禧心中疑惑不已。对于这一点,龙谦是解释过的,根由是技术交换。山东方面拿他们设计的新式武器换取德国的机器和技术。山东竟然能设计出令德国人感兴趣并愿意用机器技术来交换的东西?慈禧不太信。但第五镇的枪炮子弹基本上全是自己解决的,这一点龙谦可没有吹牛。慈禧始终记得当时陛辞时龙谦对自己的承诺,现在看来,他确实做到了,做的比他说的还要多,还要好。
龙谦确实立了不少功劳。但对于慈禧,还不足以成为宠信他的基础。作为大清国执掌权柄四十年的统治者,慈禧用人自然有自己的原则。上位者最核心的权力就是用人权,其余都是附属。怎么用人?一部二十四史,还有专门写给皇帝看的《资治通鉴》,其实就是讲了一件事,如何用人!什么德与才,都是表象。司马光说,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与其用小人,不若用庸人。实在是书生之见!就慈禧的理解,用人之道,一是平衡,二是忠诚。才能只能排在第三位!
平衡是维护统治的关键。只有让朝廷处于平衡状态,最高统治者才会安全,江山才会稳固。自洪杨之乱起,满臣势力越来越弱,权柄,尤其是地方上的权柄越来越落入汉臣之手。现在北洋一支独大,慈禧日夜思虑的就是制约袁世凯这个北洋领袖。所以才默许铁良、良弼等人对袁世凯的攻讦。龙谦与袁世凯有隙,好啊,正是这样,才让龙谦编组第五镇并兼任山东提督。一个第五镇不足以制衡北洋四镇(第一镇是旗兵),那就再组建两个,计划已经拟好了,两江编一个,湖光编一个。日俄之战起,袁世凯奏报山东不需驻扎一镇之兵,建议将第五镇全部或者其中一个协调直隶,驻扎山海关以防万一。安的什么心?他为什么不将他的嫡系部队调到北方以加强京师的防御力量?所以决不能答应。
现在杨士骧也上奏,认为龙谦在山东势力深厚。实非朝廷之福。建议将龙谦调入中枢,鉴于他深通经济之道,人才难得,任职户部或者商部都极为妥当。至于第五镇,杨士骧建议将第五镇与直隶新军的某一镇换防。换防?让袁世凯接管已经成了气候的山东军械工厂?简直是居心叵测。
杨士骧是袁世凯的人,他们越是这样急着赶走龙谦,越不能让他们如愿。汉臣带兵是危险的,但最具威胁的袁世凯的兵权没有解除,龙谦就不宜轻动。
李鸿章死后,汉臣没有了明显的领袖。耿直的刘坤一死了。清流领袖张之洞年迈。袁世凯越来越成为汉臣的旗帜。有一个执掌兵权的龙谦驻扎山东,对朝廷总体上是有利的。这就是平衡。龙谦当然是汉臣,而且是出身不明的汉臣,但他是孤臣!他交结的是什么人?之前是荣禄。现在是奕劻。都是满洲权贵。除掉他们俩。慈禧还没有听说龙谦跟其他实权派来往。这就好,慈禧希望的就是这样。
忠臣是皇室最需要的。但忠诚于谁?社稷?国家?都是虚的,只有忠诚于最高统治者的才是忠臣。龙谦眼里只有自己。这就对了。龙谦虽然好久未来京了,但最少每月会上一道折子,汇报他的任职情况。他那里出的新奇东西,第一批总会送到宫里。年节,特别是自己的生辰,龙谦的礼是比较重的,也就仅次于袁世凯了。这些还都是小事,证明龙谦忠心自己的是最新的一道密折,龙谦在折子中对于立宪之议提出了忧虑。认为立宪就是要向自己分权,建议自己予以拒绝。可叹满朝文武,看清这一点的真不多。
至于能力,他在山东的所作所为足以证明是个能臣了。杨士骧说人才难得,算是说对了。慈禧有时候会在朝议上拿龙谦说事,假如各地都想山东那样实心为朝廷分忧,该有多好?但是地方大员们能干的真不多,总是哭诉缺钱,缺粮,就是不去想办法!山东条件好吗?一条黄河,给山东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但龙谦竟然动用巡防营大肆加固河堤!据山东地方上的奏报,经过大规模的加固,今年断然不会再发生决口之事了!
慈禧想来想去,觉得暂时不能动龙谦。一方面,山东如今欣欣向荣的局面是她愿意看到的。龙谦离开山东,第五镇会不会不稳?既然都说山东两大实业集团都出自龙谦之手,会不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调走龙谦,无疑再次壮大了袁世凯的势力。后者更令她感到不安。
但龙谦也不是没有问题。问题在哪里?贪财?好色?贪恋权位?这些都没有明证。尤其是前两条,所有的奏报都证明龙谦既不贪财,也不好色。至于贪恋权位,也没有明显的证据。其实,这些东西如果具备,慈禧反而感到安心。反过来,慈禧就不那么愉快了。答案很简单,一个不满三十岁的年轻人,不贪财,不恋色,对于权位也不那么痴迷,他准备干什么?他要当周公还是王莽?而且,他竟然公开剪辩,虽然上折报告说是为了军队战斗力的需要,但这是不是借口?那根辫子可不是一般的东西啊。
慈禧深思恍惚。刚才想到了立宪,这才是眼下最令她头疼的。逃亡海外的康梁死命地鼓吹,南方的文人们更是热衷其中。就连朝廷中也有很大的声音。似乎立宪就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良方了。为什么立宪?还不是看着自己碍眼?自己有生之年是绝不会让这个不伦不类的东西出现的!龙谦明确表示反对立宪,这点令慈禧感到高兴。想到这里,她最终下了决心,先不动龙谦。等解决了袁世凯的兵权后再说吧。
慈禧的态度很快就被龙谦获悉。他已经料到了会有人打自己的主意,为此也做了最坏的打算。他是不能离开部队的。虽然蒙山军是他一手缔造,在没有建立信仰之前,单靠威望是不足恃的。如果朝廷敢硬来,他不惜制造一场兵变以威胁朝廷。但那样后果难测。如果朝廷决心解决自己,袁世凯一定乐见其成。所以他将面临四个镇的北洋军的进攻,胜负实难预料。现在就竖起反旗,除了山东,特别是鲁南,他并无可靠的根据地,外部也没有借助的力量。依靠革命党?想都不要想。所以,龙谦最希望的就是慈禧再给他几年的时间,也不需要多,只要三年,山东就是自己坚强稳固的根据地。那时候朝廷愿意翻脸,那就开打好了!
招商会一结束,龙谦便给慈禧上了折子。没有多讲招商会的成绩,他一个提督兼统制官,也不宜多谈经济之道。他主要是讲了立宪问题,建议慈禧认清立宪的本质,予以拒绝。
慈禧是什么人?那是个嗜权如命的女人!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权力的!希望自己的这道折子可以打消杨士骧等人的攻讦。这还不算,龙谦还将江云再次派到了北京,带上重金联络李莲英和奕劻,希望他们给自己说句话。
不久,江云通过业已建立的情报系统传回消息,说朝廷并无对山东下手的意思。消息来自李莲英,不是奕劻。慈禧知道奕劻拿了龙谦的不少好处,但没有想到她身边的大总管也与山东有着稳定的联系。
龙谦放了心,将精力转回到军队方面。第五镇的训练要加强,特别是炮兵的训练。上次与德军的演习暴露了炮兵技术的差距,必须迎头赶上了。虽然目前的对手在内不在外,但蒙山军这支自己一手创建的军队可不是仅为了夺取政权的。她的真正的对手不是满清,也不是北洋,而是日本、俄国以及一切阻挠中国复兴的国家。所以,目光要对准列强,对准天下强军才行。
龙谦有时候也会想起那个酷似自己妻子的女孩子。已经很久未见她了。自己不去许府,当然也就见不到许思。俩人的通信已经中断,龙谦曾希望再次接到许思的来信,哪怕只是讨论艺术问题。在与许思通信的时候,会有一种特别的情绪,让他回忆起曾经有过的幸福时光。如果……龙谦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压下了升起的旖旎情绪,许思不是她,自己不会再见到她了,干嘛因为一个偶然的相似就打碎自己已经适应了的生活?(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蒙山军》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蒙山军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