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正赛之期
目录:明末巨盗| 作者:醉酒的男人| 类别:历史军事
() 赵小姐眼见三人又要说翻,赶紧出来打圆场。“依我看,反正咱们现在也凑不够数了,多徐兄一个少徐兄一个,也无关紧要。不如明天咱们便跟唐辙摊牌,他要是同意咱们三个人参加,咱们便搏一把,要是不同意。那样取消比赛的责任便不在我们了。你们看怎么样?”
众人不再说话,于是,比赛的方案便暂时这样定了。
接下来,大家又讨论了一下,明天出场的次序。决定由杨举排第一,俞仁紧跟其后,卢象升排末。
一切准备停当,大家各自回去睡觉。
第二天,刚刚辰时,吴山脚下的空地上,便聚满了人。这些人有序的分了两层,内层多数都是身穿文士服的读书人,比七天前在云间茶楼又多了好几倍,也有少数是穿着绸缎的乡绅。
而外层,人数比内层又多了一两倍。不过,这些人看上去多数都是些没有多少身份地位的普通市民。
俞仁没有想到,一场书生之间的赌约却引来如此多人的关注。他哪里知道,这都是因为东林党在民间的声望太高,他几乎就是普通市民和乡绅们的代表。也因为如此,东林党的支持者中,以各地的乡绅和普通市民为主,这其中,绝大多数又都在东南数省。
究其原由,主要还是东南数省这些年来,商业发展极快,海外贸易发展也很快。可以说,在东南数省,农业已经逐渐沦为了次要地位,而工商业近些年,已经逐渐发展成了社会的主体。
可是,在大明的官场,大家还仍然习惯xìng的将手工业者和商人看作是社会的最低层。在大多数的朝中要员眼里,这些人都是些可有可无的社会阶层。然而,东林党却是其中的异类,他们向来比朝中任何党派都更重视也更关注,这一批新兴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东林党当年的开创者顾宪成和其他七君子中的五人都是南直隶一带的人,他们自小耳渲目眼,看到的尽是东南工商业的繁华,自然而然的便更加的重视。也因为如此,听说东林党的代表要与万松书院比赛,杭州城里的乡绅和小商人、手工业者们,大家都自发的相互传告,要在这一天,到吴山脚下来给东林一些支持。
俞仁简单扫视了一下,全场只怕不下五千人。
这群人围了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空地。在东南角的稍高山坡上,俞仁还看到几个书生用竹杆挑了几个条幅。上面有写:“东林必胜”的;也有写东林党那一幅最有代表xìng的“风声雨声读书声……”的对联的。
而东北角上,较高的地势则被万松书院的一群“粉丝”们给占据了。他们的手里同样握着一大堆的如“万松第一、万松无敌”之类的标语。
俞仁几人早早的便到了地方。却迟迟不见唐辙跟他们那班选手出现。眼见辰时已到,大家正等的有些不耐烦。有人便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是不是万松书院怕输,不敢来了?”
正说着,便听到外围一阵开道的锣声,然后便看到一顶大轿向着场中走来。跟在大轿后面的,正是唐辙等一众万松书院的学子和李显忠跟他的手下家丁。
大轿在场中落下,从里面走出一位四十上下的面白无须的中年人。此人一下轿,一旁的唐辙便赶紧向众人介绍起来。
“各位朋友,非常感谢大家,今天能够来看我们的比赛,感谢大家对我们万松书院的支持。”唐辙很无耻的做了这么个开场白,一下子便把在场的观众都划成了他们万松书院的支持者。
“其实,这只是一个我们万松与东林的小比赛。荣幸的是,我们府学的教授温大人也十分关心此事,因此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特意来给咱们做个见证。下面,就请我们的温大人跟大家说几句。”
这一招还真的是大大的超出了众人的意外,本来只是士子们之间的口头约定的比试,谁也没有想到,居然会引出一个朝中官员到场作证。虽然府学教授,看上去品级并不高,才只比知县高一级。可是,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一向来在士子们的心中极有影响。而这位杭州府的温大人,更是全国府学教授中比较有名望者之人。
就在众人还一片错愕的时候,这位温大人已经站到了场中,向着周围围观的众士子们高声讲了起来:“很荣幸,今天能够为这场由唐才子和杨才子约定的比赛做见证。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的心里一定在想:为什么大家都是文人,比斗不比诗文,却要比武呢?这种文人比武的事,大概还是古今第一次听说。
我首先想说的是:很高兴能够看到咱们士林里,还有像唐才子和杨才子这样文武兼备、六艺皆通,不忘圣人古训的读书人。这一点,是最难得的。现如今的读书人,能够兼顾六艺的人实在太少、太少啦!我大明的百世昌盛,不仅仅需要文人的文治,也需要武备。
自古以来,真正的百世名将,几乎都是文武兼备者。要是我大明的文人都不习武,那将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当下。我想众位也必然有所耳闻了。辽东的女真人已经越闹越凶,而这一次,更是将我大明的当世四大名将几乎一网打尽。
我大明从此再无名将可派,谁来为我们抗敌守边?我们读圣贤书,当谨记圣人教诲,当此之时,朝廷需要我们习武知兵,那么,我们就应该当仁不让。
阳明先生曾说过:明心见xìng。我们的本xìng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为家业兴旺、为国家昌隆。
钱谦益先生讲:经世治用。那么,现在,我们最需要用的是什么?我想也应该是习武知兵。
所以,无论是从阳明先生还是钱先生的观点,我都认为:士子们学武,在当下应该是一件好事。
说了这么多多余的话,下面让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次比赛的具体情况。
本次比赛共分两场。第一场比箭术。双方各出五人,抽签进行一对一的比试,胜三局的一方胜。
第二场原本是马战,可是因为考虑到双方所乘马的优劣不等,为了最好的体现公平,经双方协商,改为步战。双方仍然各出五人。不过,这次是用擂台式。也就是说,只要你不被对方打倒,便可以一直在台上,直到被对方打倒,或者打倒所有的对手。
最后的胜负,由两场的输赢决定,如果双方各胜一场却为平手。
由于本次赌约的赌注有些特殊,在这里,我也顺便再重申一下吧!
如果此次东林一方胜,那么,万松书院的唐辙将与他的三十二位同窗,当众拜入东林门下。如果万松一方胜,那么,杨举及其他参赛的四名东林士子,便要当众发誓,此生永远不得再踏入科场一步。”
说到这儿,温体仁温教授停了一下。他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唐辙,问道:“唐辙,我说的没错吧?”
唐辙点点头。
温体仁又转头看向杨举,“杨举,我讲的赌约没错吧?”
杨举连忙向前走上两步,躬身回答,“温先生讲的不错!”
温体仁这才重新面前大家,大声道,“那么,我现在宣布,第一场比赛正式开始。请双方的五位参赛者上场。”
唐辙听完温体仁的宣布,马上和身后一招手,他早已等的有些不耐烦了。就见万松书院的四人依次而出。他们正是王世基、李显忠、李六、李七。这四人今天穿的都是与唐辙一般的白sè儒衫,倒显的格外统一,衣服的胸口处绣着:“万松书院”四个字。
杨举见对方的人都已出了场,只好硬着头皮向温体仁道,“温先生见谅。我们这一方,暂时只有三人能够参赛,却不知道唐兄能否同意?”杨举说着,将目光移向一旁的唐辙。
唐辙显然有些意外,他没想到杨举本来说的好好的五人,临到参赛了,却变成了三人。他一眼扫过去,见杨举的身后果然只有俞仁和卢象升两人。“为什么?姓吴的两兄弟呢?他们怎么不来?”
众人不再说话,于是,比赛的方案便暂时这样定了。
接下来,大家又讨论了一下,明天出场的次序。决定由杨举排第一,俞仁紧跟其后,卢象升排末。
一切准备停当,大家各自回去睡觉。
第二天,刚刚辰时,吴山脚下的空地上,便聚满了人。这些人有序的分了两层,内层多数都是身穿文士服的读书人,比七天前在云间茶楼又多了好几倍,也有少数是穿着绸缎的乡绅。
而外层,人数比内层又多了一两倍。不过,这些人看上去多数都是些没有多少身份地位的普通市民。
俞仁没有想到,一场书生之间的赌约却引来如此多人的关注。他哪里知道,这都是因为东林党在民间的声望太高,他几乎就是普通市民和乡绅们的代表。也因为如此,东林党的支持者中,以各地的乡绅和普通市民为主,这其中,绝大多数又都在东南数省。
究其原由,主要还是东南数省这些年来,商业发展极快,海外贸易发展也很快。可以说,在东南数省,农业已经逐渐沦为了次要地位,而工商业近些年,已经逐渐发展成了社会的主体。
可是,在大明的官场,大家还仍然习惯xìng的将手工业者和商人看作是社会的最低层。在大多数的朝中要员眼里,这些人都是些可有可无的社会阶层。然而,东林党却是其中的异类,他们向来比朝中任何党派都更重视也更关注,这一批新兴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东林党当年的开创者顾宪成和其他七君子中的五人都是南直隶一带的人,他们自小耳渲目眼,看到的尽是东南工商业的繁华,自然而然的便更加的重视。也因为如此,听说东林党的代表要与万松书院比赛,杭州城里的乡绅和小商人、手工业者们,大家都自发的相互传告,要在这一天,到吴山脚下来给东林一些支持。
俞仁简单扫视了一下,全场只怕不下五千人。
这群人围了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空地。在东南角的稍高山坡上,俞仁还看到几个书生用竹杆挑了几个条幅。上面有写:“东林必胜”的;也有写东林党那一幅最有代表xìng的“风声雨声读书声……”的对联的。
而东北角上,较高的地势则被万松书院的一群“粉丝”们给占据了。他们的手里同样握着一大堆的如“万松第一、万松无敌”之类的标语。
俞仁几人早早的便到了地方。却迟迟不见唐辙跟他们那班选手出现。眼见辰时已到,大家正等的有些不耐烦。有人便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是不是万松书院怕输,不敢来了?”
正说着,便听到外围一阵开道的锣声,然后便看到一顶大轿向着场中走来。跟在大轿后面的,正是唐辙等一众万松书院的学子和李显忠跟他的手下家丁。
大轿在场中落下,从里面走出一位四十上下的面白无须的中年人。此人一下轿,一旁的唐辙便赶紧向众人介绍起来。
“各位朋友,非常感谢大家,今天能够来看我们的比赛,感谢大家对我们万松书院的支持。”唐辙很无耻的做了这么个开场白,一下子便把在场的观众都划成了他们万松书院的支持者。
“其实,这只是一个我们万松与东林的小比赛。荣幸的是,我们府学的教授温大人也十分关心此事,因此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特意来给咱们做个见证。下面,就请我们的温大人跟大家说几句。”
这一招还真的是大大的超出了众人的意外,本来只是士子们之间的口头约定的比试,谁也没有想到,居然会引出一个朝中官员到场作证。虽然府学教授,看上去品级并不高,才只比知县高一级。可是,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一向来在士子们的心中极有影响。而这位杭州府的温大人,更是全国府学教授中比较有名望者之人。
就在众人还一片错愕的时候,这位温大人已经站到了场中,向着周围围观的众士子们高声讲了起来:“很荣幸,今天能够为这场由唐才子和杨才子约定的比赛做见证。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的心里一定在想:为什么大家都是文人,比斗不比诗文,却要比武呢?这种文人比武的事,大概还是古今第一次听说。
我首先想说的是:很高兴能够看到咱们士林里,还有像唐才子和杨才子这样文武兼备、六艺皆通,不忘圣人古训的读书人。这一点,是最难得的。现如今的读书人,能够兼顾六艺的人实在太少、太少啦!我大明的百世昌盛,不仅仅需要文人的文治,也需要武备。
自古以来,真正的百世名将,几乎都是文武兼备者。要是我大明的文人都不习武,那将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当下。我想众位也必然有所耳闻了。辽东的女真人已经越闹越凶,而这一次,更是将我大明的当世四大名将几乎一网打尽。
我大明从此再无名将可派,谁来为我们抗敌守边?我们读圣贤书,当谨记圣人教诲,当此之时,朝廷需要我们习武知兵,那么,我们就应该当仁不让。
阳明先生曾说过:明心见xìng。我们的本xìng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为家业兴旺、为国家昌隆。
钱谦益先生讲:经世治用。那么,现在,我们最需要用的是什么?我想也应该是习武知兵。
所以,无论是从阳明先生还是钱先生的观点,我都认为:士子们学武,在当下应该是一件好事。
说了这么多多余的话,下面让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次比赛的具体情况。
本次比赛共分两场。第一场比箭术。双方各出五人,抽签进行一对一的比试,胜三局的一方胜。
第二场原本是马战,可是因为考虑到双方所乘马的优劣不等,为了最好的体现公平,经双方协商,改为步战。双方仍然各出五人。不过,这次是用擂台式。也就是说,只要你不被对方打倒,便可以一直在台上,直到被对方打倒,或者打倒所有的对手。
最后的胜负,由两场的输赢决定,如果双方各胜一场却为平手。
由于本次赌约的赌注有些特殊,在这里,我也顺便再重申一下吧!
如果此次东林一方胜,那么,万松书院的唐辙将与他的三十二位同窗,当众拜入东林门下。如果万松一方胜,那么,杨举及其他参赛的四名东林士子,便要当众发誓,此生永远不得再踏入科场一步。”
说到这儿,温体仁温教授停了一下。他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唐辙,问道:“唐辙,我说的没错吧?”
唐辙点点头。
温体仁又转头看向杨举,“杨举,我讲的赌约没错吧?”
杨举连忙向前走上两步,躬身回答,“温先生讲的不错!”
温体仁这才重新面前大家,大声道,“那么,我现在宣布,第一场比赛正式开始。请双方的五位参赛者上场。”
唐辙听完温体仁的宣布,马上和身后一招手,他早已等的有些不耐烦了。就见万松书院的四人依次而出。他们正是王世基、李显忠、李六、李七。这四人今天穿的都是与唐辙一般的白sè儒衫,倒显的格外统一,衣服的胸口处绣着:“万松书院”四个字。
杨举见对方的人都已出了场,只好硬着头皮向温体仁道,“温先生见谅。我们这一方,暂时只有三人能够参赛,却不知道唐兄能否同意?”杨举说着,将目光移向一旁的唐辙。
唐辙显然有些意外,他没想到杨举本来说的好好的五人,临到参赛了,却变成了三人。他一眼扫过去,见杨举的身后果然只有俞仁和卢象升两人。“为什么?姓吴的两兄弟呢?他们怎么不来?”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巨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巨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