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清变样了
目录:中华苍穹| 作者:鹏之飞翔| 类别:历史军事
清国对荷兰宣战了。清国对荷兰宣战了?清国对荷兰宣战了!
法国人迷茫彷徨,清国人这是在干什么?俄国人目瞪口呆,清国刚刚和他们打完这就要打荷兰,清国人想干什么?美国人浑身颤抖,清国这么干意味着什么?德国人手足无措,清国这么干,那以后是要继续支持清国人还是要限制清国人呢?……
世界各国都被清国突如其来的宣战搞的不知所措,荷兰已经老了,仅凭荷兰在远东那可有可无的还是木质远东舰队,不可能是清国的对手。荷兰陆军也不是能击败俄国哥萨克骑兵的清国陆军的对手,更不用说那里遍地的华人还能为清军提供情报和各种支援。清国的宣战诏书已经正式递交给荷兰公使,这就意味着荷兰人在远东的势力将被清国人所清扫。
清荷战争中的荷兰人败局已定,但荷兰必竟也代表着白人。清国对荷兰宣战无疑与给所有白人当面一耳光,什么时候黄种人也敢挑战白种人了?白人们感到自己被黄种人羞辱了。
南中国海周边除清英两国外,还有西班牙和法国,但是他们的远东舰队无论总吨位、火炮数量还是舰支能力都不是清国人的对手。因为清国借着南下为英国人寻找失踪的财宝的机会,将太平洋舰队和南洋舰队全部放入南中国海。这样一来,清国在南中国海就拥有三艘战列舰、五艘重巡洋舰、四艘轻巡洋舰和多达10艘的驱逐舰。这么庞大的一股海上力量,就算是面对实力最强的英国远东舰队也有一战的实力。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英国身上,做为世界霸主的英国的反应,就成了其它各国的风向标。
英国的反应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恼羞成怒。运回国的财宝半路被海盗截走了就已经很让人生气了,结果这么多国家在片海上既然搜寻不到任何线索这就恼火了。可你清国偏偏在这个时候对白人宣战。这不打大英帝国的脸吗?这如何不怒。于是英国政府一纸电文传到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手上,让他责令清国舰队必需现在、立刻、马上撤出印度尼西亚。
欧格纳其实刚刚得知清国对荷兰宣战后就已经是震惊万分,当天下午就进宫面见光绪。在严厉指责清国破坏和平的时同。就已经提出过这个要求。但是光绪回答却让他无法返驳。
“对于对荷兰宣战之事,朕也很遗憾。可是朕已经在两天亲自前正式的对荷兰公使提出过抗议。并且也给于明言其后果自负。欧格纳先生也知道结果,大清被荷兰给忽视了。所以朕为了保护清国海外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只能出此下策。清国刚刚才结束与俄国的纠纷、朕才刚刚平定国内的乱局。其实这时候的大清是最希望和平的。”
抗议也抗议过了,时间也给了,最后的底线也说明了,结果却被人给忽视了。这要是放在英国,开战是必然的。无论欧格纳怎么说,光绪就一幅公事公办的外交辞令。欧格纳说多了光绪还不高兴。开战的是荷兰人又不是你们英国人,你一英国驻华公使比人家荷兰公使还着急干嘛。没办法,欧格纳提议由英国远东舰队来调停此次战争。身为大英帝国有义务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
光绪大加赞扬了欧格纳这种天下为公的思想,同时表明不需要英国远东舰队来调停,只要荷兰政府声明他们治下的华人将享受国民待遇就可以了。清国在接收到这份声明后将立刻撤回印度尼西亚所有兵力。
欧格纳很满意的回去,他将这次谈话的结果发报回国,却没想到得到的却是国内的斥责。国民待遇?难道要黄种人享受同白种人一样的待遇?欧格纳大呼上当,他被光绪的外交辞令给骗了。
内心愤怒但表面平静的欧格纳选择了正规的外交程序,在太和殿上欧格纳向光绪问道:“‘天朝弃民,不惜背祖宗庐墓。出洋谋利,朝廷概不闻问’。这是贵国的乾隆皇帝在1740年说过的,清国一向要准循祖训。难道陛下忘记了吗?”
“乾隆懂个屁。难道你认为朕跟他一样蠢。乾隆他们是天朝弃民,现在朕说那些都是中国在海外的游子。朕从来都不曾忘记南洋的华人也是中国人,做为中国政府就必需要对海外国人提供力所能及的保护。”光绪说的异常坚决,也异常豪迈:“朕到想请问公使先生,贵国民离开国家到我大清经商,那是不是英国的弃民呀。”
欧格纳拥有也忘不了光绪在说完最后一句话时那昙花一现的笑容,那笑容的背后代表着光绪希望欧格纳回答:是。这样光绪就可以毫无顾及的公开抢劫在清的英国人,欧格纳相信光绪会这么干的。因为自从南洋财宝消失案发生后,英国驻华的各大银行外都多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中国人。
欧格纳当然不敢说答说是。他说的是:“请陛下注意用词,这会激怒大英帝国的。”
光绪大声说道:“可荷兰人这是蔑视我大清。这是对我大清的羞辱。”
说完也不等欧格纳反应过来,光绪却又接着说道:“中国打了五千年的仗了。所以中国人不喜欢战争。但却不害怕战争。我们不会去占领一寸的荷兰人的土地,也不求华人能享受等同于荷兰人待遇,但荷兰人必需要保证南洋的华人至少要和当地土人一个待遇吧。如果不能,那大清就只能找同意这个条件的人来代替荷兰。朕想,法国或是德国他们也许能做好。”
说完却走下龙椅,在靠近欧格纳小声的说了一句:“你也别忘了,大清有四万万人。”说完穿门而出。
四万万!欧格纳心里咯噔一下。这比整个大英帝国治下的民众都多,曾经敢和清国开战,那是利用了清国内部本来就岌岌可危的满汉之争。如今的清国在这位皇帝的带领下,已经团结在一起了。真要打全面战争……欧格纳已经不敢想下去了。至于荷兰人,如果清国真的不会占领南洋的土地。那还是还给荷兰人好。不然真让法国或是德国接手那片岛屿,那大英帝国将受到全面的挑战。
“陛下,请稍等……”欧格纳急忙想拉住离开的光绪。
“欧格纳先生。我想皇上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南洋的华人至少要和当地土人同样待遇,如果荷兰人不能答应。那大清只能去找法国或是德国了。”伍廷芳出手拦住欧格纳。
做为皇帝已经对此事件做出了最终的裁决,定立了最后的底线,那具体的谈判事宜自然就由有大臣来操作。一番攀谈下来,伍廷芳反强调清国无意南洋的土地:待遇,南洋的华人必需获得和当地土人同样的待遇。谈话中伍廷芳悄悄改变了用词,从皇上的必需要保证变到了他的必需获得。
欧格纳很满意清国的表态,却对于伍廷芳的必需获得一词却不同意。因为保证是变动等待的,而获得是主动取得到的。再说欧格纳必竟是英国公使。他还不作荷兰的主,所以他需要时间去向英国政府说明,并知会荷兰政府。欧格纳没想到的是,他前脚才走出清国外交部的大门,唐绍仪后脚就宴请了法德两国公使。
欧格纳回到公使馆内,抓起一个瓷器就要摔在地上。但想想又算了,虽然这是仿品,但必竟是清国皇帝赏赐下来的东西,只能气得大骂议会的那群傻蛋。只是大清什么时候变的有胆子跟洋人开战了?
在欧格纳看来,清国庞大的人口和丰富的资源。只要和清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局势,清国完全可以成为既印度之后成为大英帝国王冠上的第二颗明珠。因此,在他的努力下英国商人在华的投资和收益已经开始大幅增加。清国集中的全国之力用了仅仅二年的时间就已经全线贯通从北京到广州的铁路。而且因为南北货运量的骤然增加,清国已经开始与各国原承建商讨论开建复线的提议。结果,因为一个军舰转售事件,沪湘铁路的修筑权被清国人报复般的交给了德国人。江南本来应该是英国的势力范围被强行塞进了一个德国,而广州到交趾的铁路的开建,又让法国人把触手伸了过来。结果政府不但没有调整对华政策,反而要强行关闭在上海英国租界内的总是宣传英国又做干了什么的《时务报》报馆。人家报馆非要开在英租界吗?没看人家在华界内直接包了数个院子,一个班的皇家卫兵为人家站岗。结果呢?清国直接和德国签下了大鹏湾租借协议。现在愿意走进英租界的华人越来越少,英国商人的工厂招工越来越难。就连在英国在华银行有存款的华人都会在走出大门后遭到莫明其妙的殴打,直到他们取出存款存到大清银行里面才完。虽然被打的人一分钱也没有被抢走。但英国在华银行的存款越来越少,如果不是清国对外贸易还需要从英国在华银行进行资金交易的话。也许英国在华银行就要以直接关门了。
为了日本如此得罪大清这值得吗?地区平衡政策是没错,可日本是能够平衡清国吗?大英帝国用自己的实力切断了清国采购新军舰的通道,使得日本新的舰队是要比清国海军更强大,可是议会难道看不到,失去朝鲜的日本只能冒着被搜查的风险从清国高价走私粮食。日本以为有一支强大的舰队就可以为所欲为,难道英国政府也蠢到了这个地步了吗?连吃都吃不饱的日本人去挑战清国,笑话都不是这么说的。
欧格纳很烦躁,其实光绪也很烦躁,他已经在慈宁宫站了一上午了。一大早下了朝就吓了一跳,从来不出颐和园的慈禧既然和慈惠到了慈宁宫,还让光绪到慈宁宫问话。说是就一个问题,高宗仁皇帝到了光绪这里怎么就成了蠢货?但这个问题却衍伸出关于祖训、祖宗,以及南洋华人的地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世界局势和国家对外渗透的总体战略且不能说也不能讲,就是讲了也不是这两个没走出过宫院门墙的老太太能明白的。只能把抢荷兰的金库这事摆出来,结果老太太们不乐意了,你已经是大清皇帝富有四海了还差这点小钱。光绪没办法解释清楚,一上午啥事没干,腿都站软了。
为了避免下午继续遭到老太太们的抨击,光绪用完午膳转头出了宫。
大学堂可以没有英国人那样的烦恼,虽然对于朝廷又租界出了一块土地不满,却更加激发了学子们图强国势的**。举行完毕业典礼的学子们今夜将度过他们在大学堂内的最后一晚,明日天亮后他们将各赴前程。大考后被选定为官史的将去史部报道,然后接受任命前往各地任职。没有入选的不是留在大学堂内教书,也会回到家中开始接管家族生意,再不济的各大商家也需要他们的专业知识。这是第一界正规毕业的学子,扎实的知识功底不仅为自己打开了良好的前景,也让各地官商为争他们打破了头。
张之洞说直隶乃国之要害之地,大学堂学子必需由他先选。刘坤一说东北资源丰富乃龙兴之地是重工业发展的要地,万万马虎不得。现在他们就坐在史部,为谁先选人吵得不可开交。这二位都是老臣得罪不起的主,做为新竟官员的严复必竟是皇上的心复重臣,自然有一些小手段。可他现在坐在军机处,向当朝总理李鸿章状告即将上任的广州巡府黎元洪暴打他一事。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黎元洪还只是广甲舰的二副。黄海海战中坐舰被日舰击沉,黎投海遇救,即得清廷官吏之青睐始,也在此时进入了光绪的眼中。原为备送南洋侯差的黎元洪被光绪一旨支到广州给南洋舰队修港口去了。在任之时,多劝两广总督谭钟麟兴工业。广州叛乱之时,他也因处理得当(实际是运送截获英国财宝得当)被光绪越级提拔为广东巡府,如今即将上任。严复虽已实领两江,但官位还是江苏巡府代领两江衔。到不是光绪忘了,而是李鸿章认为如此升任严复会至骄傲自满,有捧杀之嫌。所以在得到两广总督谭钟麟兴的支持下,黎元洪因为被严复截走了学子开打了。
除了这些人,云贵川三省总督、湖广总督等人都纷纷上折要兴办工业,要求史部派员任职。面前的折子很厚了,李鸿章现在满脑子官司,曾经数千年都按部就搬的大清朝已经变样了。经历甲午中日战争和丙申中俄战争的清国,从两场胜利中获得了太多的信心,加上皇上自己都在开办实业,引得天下跟风。加上皇上以造船业的刻意引导,十年洋务还比不过这两年发展,他已经看不懂这天下了。而皇上面对他递上的折子上看都不看,就丢回给他处理,还说他这个总理怎么这点事也干不好。对于国内的这种变化,光绪还是乐见的。虽然再小心的引导工业布局,必竟国家还是太大、人才太小,难免会出来重复投资错误投资的情况出现。光绪认为这也是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必然的过程,现在国家有外部资金输血,这点学费交得起。
是皇上要抛弃他了吗?可当李鸿章动用总理之权强行进行学子分配引得各地督抚不满时,皇上却在朝堂上公然支持他:“这是总理权限范围之事,既然总理已经决断朕不再干涉。”还当堂指责他曾经‘三千里外欲封侯’的气魄哪去了。
不是他李鸿章没了当年的气魄,而是大清在皇上的带领下,已经全变了。大清变的烟囱耸立,大清变的机车轰鸣,大清变的敢跟洋人宣战,大清变的不再像大清了。未完待续
法国人迷茫彷徨,清国人这是在干什么?俄国人目瞪口呆,清国刚刚和他们打完这就要打荷兰,清国人想干什么?美国人浑身颤抖,清国这么干意味着什么?德国人手足无措,清国这么干,那以后是要继续支持清国人还是要限制清国人呢?……
世界各国都被清国突如其来的宣战搞的不知所措,荷兰已经老了,仅凭荷兰在远东那可有可无的还是木质远东舰队,不可能是清国的对手。荷兰陆军也不是能击败俄国哥萨克骑兵的清国陆军的对手,更不用说那里遍地的华人还能为清军提供情报和各种支援。清国的宣战诏书已经正式递交给荷兰公使,这就意味着荷兰人在远东的势力将被清国人所清扫。
清荷战争中的荷兰人败局已定,但荷兰必竟也代表着白人。清国对荷兰宣战无疑与给所有白人当面一耳光,什么时候黄种人也敢挑战白种人了?白人们感到自己被黄种人羞辱了。
南中国海周边除清英两国外,还有西班牙和法国,但是他们的远东舰队无论总吨位、火炮数量还是舰支能力都不是清国人的对手。因为清国借着南下为英国人寻找失踪的财宝的机会,将太平洋舰队和南洋舰队全部放入南中国海。这样一来,清国在南中国海就拥有三艘战列舰、五艘重巡洋舰、四艘轻巡洋舰和多达10艘的驱逐舰。这么庞大的一股海上力量,就算是面对实力最强的英国远东舰队也有一战的实力。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英国身上,做为世界霸主的英国的反应,就成了其它各国的风向标。
英国的反应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恼羞成怒。运回国的财宝半路被海盗截走了就已经很让人生气了,结果这么多国家在片海上既然搜寻不到任何线索这就恼火了。可你清国偏偏在这个时候对白人宣战。这不打大英帝国的脸吗?这如何不怒。于是英国政府一纸电文传到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手上,让他责令清国舰队必需现在、立刻、马上撤出印度尼西亚。
欧格纳其实刚刚得知清国对荷兰宣战后就已经是震惊万分,当天下午就进宫面见光绪。在严厉指责清国破坏和平的时同。就已经提出过这个要求。但是光绪回答却让他无法返驳。
“对于对荷兰宣战之事,朕也很遗憾。可是朕已经在两天亲自前正式的对荷兰公使提出过抗议。并且也给于明言其后果自负。欧格纳先生也知道结果,大清被荷兰给忽视了。所以朕为了保护清国海外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只能出此下策。清国刚刚才结束与俄国的纠纷、朕才刚刚平定国内的乱局。其实这时候的大清是最希望和平的。”
抗议也抗议过了,时间也给了,最后的底线也说明了,结果却被人给忽视了。这要是放在英国,开战是必然的。无论欧格纳怎么说,光绪就一幅公事公办的外交辞令。欧格纳说多了光绪还不高兴。开战的是荷兰人又不是你们英国人,你一英国驻华公使比人家荷兰公使还着急干嘛。没办法,欧格纳提议由英国远东舰队来调停此次战争。身为大英帝国有义务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
光绪大加赞扬了欧格纳这种天下为公的思想,同时表明不需要英国远东舰队来调停,只要荷兰政府声明他们治下的华人将享受国民待遇就可以了。清国在接收到这份声明后将立刻撤回印度尼西亚所有兵力。
欧格纳很满意的回去,他将这次谈话的结果发报回国,却没想到得到的却是国内的斥责。国民待遇?难道要黄种人享受同白种人一样的待遇?欧格纳大呼上当,他被光绪的外交辞令给骗了。
内心愤怒但表面平静的欧格纳选择了正规的外交程序,在太和殿上欧格纳向光绪问道:“‘天朝弃民,不惜背祖宗庐墓。出洋谋利,朝廷概不闻问’。这是贵国的乾隆皇帝在1740年说过的,清国一向要准循祖训。难道陛下忘记了吗?”
“乾隆懂个屁。难道你认为朕跟他一样蠢。乾隆他们是天朝弃民,现在朕说那些都是中国在海外的游子。朕从来都不曾忘记南洋的华人也是中国人,做为中国政府就必需要对海外国人提供力所能及的保护。”光绪说的异常坚决,也异常豪迈:“朕到想请问公使先生,贵国民离开国家到我大清经商,那是不是英国的弃民呀。”
欧格纳拥有也忘不了光绪在说完最后一句话时那昙花一现的笑容,那笑容的背后代表着光绪希望欧格纳回答:是。这样光绪就可以毫无顾及的公开抢劫在清的英国人,欧格纳相信光绪会这么干的。因为自从南洋财宝消失案发生后,英国驻华的各大银行外都多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中国人。
欧格纳当然不敢说答说是。他说的是:“请陛下注意用词,这会激怒大英帝国的。”
光绪大声说道:“可荷兰人这是蔑视我大清。这是对我大清的羞辱。”
说完也不等欧格纳反应过来,光绪却又接着说道:“中国打了五千年的仗了。所以中国人不喜欢战争。但却不害怕战争。我们不会去占领一寸的荷兰人的土地,也不求华人能享受等同于荷兰人待遇,但荷兰人必需要保证南洋的华人至少要和当地土人一个待遇吧。如果不能,那大清就只能找同意这个条件的人来代替荷兰。朕想,法国或是德国他们也许能做好。”
说完却走下龙椅,在靠近欧格纳小声的说了一句:“你也别忘了,大清有四万万人。”说完穿门而出。
四万万!欧格纳心里咯噔一下。这比整个大英帝国治下的民众都多,曾经敢和清国开战,那是利用了清国内部本来就岌岌可危的满汉之争。如今的清国在这位皇帝的带领下,已经团结在一起了。真要打全面战争……欧格纳已经不敢想下去了。至于荷兰人,如果清国真的不会占领南洋的土地。那还是还给荷兰人好。不然真让法国或是德国接手那片岛屿,那大英帝国将受到全面的挑战。
“陛下,请稍等……”欧格纳急忙想拉住离开的光绪。
“欧格纳先生。我想皇上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南洋的华人至少要和当地土人同样待遇,如果荷兰人不能答应。那大清只能去找法国或是德国了。”伍廷芳出手拦住欧格纳。
做为皇帝已经对此事件做出了最终的裁决,定立了最后的底线,那具体的谈判事宜自然就由有大臣来操作。一番攀谈下来,伍廷芳反强调清国无意南洋的土地:待遇,南洋的华人必需获得和当地土人同样的待遇。谈话中伍廷芳悄悄改变了用词,从皇上的必需要保证变到了他的必需获得。
欧格纳很满意清国的表态,却对于伍廷芳的必需获得一词却不同意。因为保证是变动等待的,而获得是主动取得到的。再说欧格纳必竟是英国公使。他还不作荷兰的主,所以他需要时间去向英国政府说明,并知会荷兰政府。欧格纳没想到的是,他前脚才走出清国外交部的大门,唐绍仪后脚就宴请了法德两国公使。
欧格纳回到公使馆内,抓起一个瓷器就要摔在地上。但想想又算了,虽然这是仿品,但必竟是清国皇帝赏赐下来的东西,只能气得大骂议会的那群傻蛋。只是大清什么时候变的有胆子跟洋人开战了?
在欧格纳看来,清国庞大的人口和丰富的资源。只要和清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局势,清国完全可以成为既印度之后成为大英帝国王冠上的第二颗明珠。因此,在他的努力下英国商人在华的投资和收益已经开始大幅增加。清国集中的全国之力用了仅仅二年的时间就已经全线贯通从北京到广州的铁路。而且因为南北货运量的骤然增加,清国已经开始与各国原承建商讨论开建复线的提议。结果,因为一个军舰转售事件,沪湘铁路的修筑权被清国人报复般的交给了德国人。江南本来应该是英国的势力范围被强行塞进了一个德国,而广州到交趾的铁路的开建,又让法国人把触手伸了过来。结果政府不但没有调整对华政策,反而要强行关闭在上海英国租界内的总是宣传英国又做干了什么的《时务报》报馆。人家报馆非要开在英租界吗?没看人家在华界内直接包了数个院子,一个班的皇家卫兵为人家站岗。结果呢?清国直接和德国签下了大鹏湾租借协议。现在愿意走进英租界的华人越来越少,英国商人的工厂招工越来越难。就连在英国在华银行有存款的华人都会在走出大门后遭到莫明其妙的殴打,直到他们取出存款存到大清银行里面才完。虽然被打的人一分钱也没有被抢走。但英国在华银行的存款越来越少,如果不是清国对外贸易还需要从英国在华银行进行资金交易的话。也许英国在华银行就要以直接关门了。
为了日本如此得罪大清这值得吗?地区平衡政策是没错,可日本是能够平衡清国吗?大英帝国用自己的实力切断了清国采购新军舰的通道,使得日本新的舰队是要比清国海军更强大,可是议会难道看不到,失去朝鲜的日本只能冒着被搜查的风险从清国高价走私粮食。日本以为有一支强大的舰队就可以为所欲为,难道英国政府也蠢到了这个地步了吗?连吃都吃不饱的日本人去挑战清国,笑话都不是这么说的。
欧格纳很烦躁,其实光绪也很烦躁,他已经在慈宁宫站了一上午了。一大早下了朝就吓了一跳,从来不出颐和园的慈禧既然和慈惠到了慈宁宫,还让光绪到慈宁宫问话。说是就一个问题,高宗仁皇帝到了光绪这里怎么就成了蠢货?但这个问题却衍伸出关于祖训、祖宗,以及南洋华人的地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世界局势和国家对外渗透的总体战略且不能说也不能讲,就是讲了也不是这两个没走出过宫院门墙的老太太能明白的。只能把抢荷兰的金库这事摆出来,结果老太太们不乐意了,你已经是大清皇帝富有四海了还差这点小钱。光绪没办法解释清楚,一上午啥事没干,腿都站软了。
为了避免下午继续遭到老太太们的抨击,光绪用完午膳转头出了宫。
大学堂可以没有英国人那样的烦恼,虽然对于朝廷又租界出了一块土地不满,却更加激发了学子们图强国势的**。举行完毕业典礼的学子们今夜将度过他们在大学堂内的最后一晚,明日天亮后他们将各赴前程。大考后被选定为官史的将去史部报道,然后接受任命前往各地任职。没有入选的不是留在大学堂内教书,也会回到家中开始接管家族生意,再不济的各大商家也需要他们的专业知识。这是第一界正规毕业的学子,扎实的知识功底不仅为自己打开了良好的前景,也让各地官商为争他们打破了头。
张之洞说直隶乃国之要害之地,大学堂学子必需由他先选。刘坤一说东北资源丰富乃龙兴之地是重工业发展的要地,万万马虎不得。现在他们就坐在史部,为谁先选人吵得不可开交。这二位都是老臣得罪不起的主,做为新竟官员的严复必竟是皇上的心复重臣,自然有一些小手段。可他现在坐在军机处,向当朝总理李鸿章状告即将上任的广州巡府黎元洪暴打他一事。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黎元洪还只是广甲舰的二副。黄海海战中坐舰被日舰击沉,黎投海遇救,即得清廷官吏之青睐始,也在此时进入了光绪的眼中。原为备送南洋侯差的黎元洪被光绪一旨支到广州给南洋舰队修港口去了。在任之时,多劝两广总督谭钟麟兴工业。广州叛乱之时,他也因处理得当(实际是运送截获英国财宝得当)被光绪越级提拔为广东巡府,如今即将上任。严复虽已实领两江,但官位还是江苏巡府代领两江衔。到不是光绪忘了,而是李鸿章认为如此升任严复会至骄傲自满,有捧杀之嫌。所以在得到两广总督谭钟麟兴的支持下,黎元洪因为被严复截走了学子开打了。
除了这些人,云贵川三省总督、湖广总督等人都纷纷上折要兴办工业,要求史部派员任职。面前的折子很厚了,李鸿章现在满脑子官司,曾经数千年都按部就搬的大清朝已经变样了。经历甲午中日战争和丙申中俄战争的清国,从两场胜利中获得了太多的信心,加上皇上自己都在开办实业,引得天下跟风。加上皇上以造船业的刻意引导,十年洋务还比不过这两年发展,他已经看不懂这天下了。而皇上面对他递上的折子上看都不看,就丢回给他处理,还说他这个总理怎么这点事也干不好。对于国内的这种变化,光绪还是乐见的。虽然再小心的引导工业布局,必竟国家还是太大、人才太小,难免会出来重复投资错误投资的情况出现。光绪认为这也是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必然的过程,现在国家有外部资金输血,这点学费交得起。
是皇上要抛弃他了吗?可当李鸿章动用总理之权强行进行学子分配引得各地督抚不满时,皇上却在朝堂上公然支持他:“这是总理权限范围之事,既然总理已经决断朕不再干涉。”还当堂指责他曾经‘三千里外欲封侯’的气魄哪去了。
不是他李鸿章没了当年的气魄,而是大清在皇上的带领下,已经全变了。大清变的烟囱耸立,大清变的机车轰鸣,大清变的敢跟洋人宣战,大清变的不再像大清了。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中华苍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中华苍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