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正文 三百七十章: 最后一战(一)

正文 三百七十章: 最后一战(一)

目录: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作者:调理陈豆| 类别:历史军事

    完颜兀术在手绘地图的前面站了很久,摇了摇头,苦笑了一声。

    从距离上看,襄阳六郡和鄂州最近,也最为方便。可那边是岳家军的驻地,形同禁区,完颜兀术想都不敢想。

    从兵力的数量看,楚州淮东线的驻军数量最少,似乎最容易拿下。

    可再仔细看,淮东线宋军的主帅是韩世忠,而且在淮东线的作战不单是陆战,还有江淮水战。

    一想到在水面上与韩世忠相遇,完颜兀术寒毛倒竖,连打了几个冷颤。

    左右两路都不行,那中间的淮西路呢?

    这里是张俊的辖区了。多年来,相互之间知根知底,与岳飞和韩世忠相比,这已经算是目前唯一的软柿子了。

    可问题在于,经过了半年前的那场战争,张俊的麾下又无端端多了两支部队---杨沂中的御林军和刘锜的八字军。

    杨沂中的御林军还好说一点,刘锜的八字军可是一支鬼军,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让对手失去战斗里,完颜兀术在顺昌府一役中的印象尤深。

    这种情况,你让完颜兀术如何选择?

    ......

    考量再三,完颜兀术最终还是决定把战场放在了淮西一线。

    刘锜虽勇,他毕竟只是一员部将,而淮西军的主帅却是让完颜兀术非常放心的逃跑司令官张俊。

    与其对上狮子带领的羊群,还不如对上绵羊带领的狮子群。这可能就是完颜兀术做出选择的理论依据。

    ......

    绍兴十一年正月,完颜兀术率领五太子阿鲁补、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镇国大将军韩常等心腹大将。带着号称十三万的大军。迂回避开了由岳家军驻守的湖北、京西战场。进攻寿春府,准备从寿春渡过淮河。

    正月十九日,天寒地冻,金兵迅速越过淝水,进攻寿春;在没遇到什么有力抵抗的情况下,金兵当天就攻破了城池。

    在这之后,两淮地区仍旧保持一片平静,唯一的变化是在几条主要的官道上。每隔几个时辰就飞奔着一匹狂跑的快马。

    这些快马有个名堂,叫做“流星马斥候”,是淮西战区司令官张俊大人在他的辖区内用来观察敌情和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的工具。

    作为南宋资格最老的大将,张俊的做派最为老派和经典;他严格执行着遥控指挥的光荣传统---留在后方做决策,打死也不上前线,

    而这一回,张俊就把辖区交给了部下姚端,主力军队驻扎在长江南岸的建康,他本人则停留在首都临安,既可以沉醉在西湖的旖旎风光里。又能够随时和皇帝保持着近距离的接触,学习最新的政策。观察刚出现的动向,与皇帝身边的红人保持着良好而密切的合作关系。

    如此这般,才是一个军方高级干部所应有的工作生活风范!

    那么一但金军杀来,辖区空虚怎么办?

    不用急。张俊麾下有着数量庞大的“流星马斥候”群,这些流星马斥候可以迅速把最新战报传到江南,然后由他把战报组织编辑一番过后,再上报给皇帝,由高宗皇帝或者枢密院负责处理。

    之后呢,如何抵挡金兵?

    按照正常的组织程序,当然先要召开军事会议,虚心听取朝中的专家(武将)和非专家(文官)们的意见,细致周密地制定作战计划,然后再一步步调动军队,安排好战前的各种准备工作,等等。

    简单总结一下,张司令的工作特点就是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细致而且踏实,让人无可挑剔。

    这种做法当然会导致效率的地下,尤其是在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怎可能容许你去磨磨蹭蹭,思考再三。

    但是,长期的军旅逃亡生涯让张俊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胜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手中要有兵,而且还要讨得皇帝和朝廷的信任。

    张俊的这种做法,十几年来一帆风顺,可最近遇上了一点小麻烦:其他几支野战军的功劳太多了,尤其是岳家军的这次北伐,把女真人给揍狠了;相比之下,自己的淮西军团毫无寸进,脸上无光啊。

    因为这个缘故,张司令早早就向高宗皇帝和枢密院讨要来刘锜和他的八字军,如今正好派上了用场。

    ......

    先岳家军一步从顺昌府撤兵回朝之后,刘锜凭军功荣升为淮北宣抚使判官,带着八字军驻扎在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并被归列到张俊的麾下调遣

    虽然在内心里,刘锜非常看不起张俊,甚至不明白朝廷为什么任命这个胆小怕事而又贪财好色的小人来做司令官;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张俊的令箭一到,刘锜也不得不立马开往前线。

    刘锜和他的两万八字军再一次孤军奋进、逆锋而上,成为阻挡金兵南侵宋朝的第一道屏障。

    正月二十五日,也就是接到命令之后的仅仅两天内,他到了淮西重镇庐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合肥,驻兵城外。

    庐州知府是刘锜在顺昌大捷中的最佳拍档、枢密直学士陈规,只不过,陈规刚刚病逝;而城中只留下宣抚司统制官闵师古和他那两千多名士兵,守城的擂木、滚石之类的守城器械奇缺,官吏军民四散奔逃。

    庐州作为淮西第一重镇,它城墙的高度、厚度、以及保养情况等都比顺昌府要强,城防设施也更加完备,从理论上说,刘锜会背倚坚城,创造出比顺昌之战时更辉煌的战绩。

    所以,张司令原先的想法是,让刘锜和他的两万八字军在庐州和完颜兀术的十三万金兵周旋死拼到底。假如刘锜能够再次取胜,最大的功劳还是落在他张俊的头上;如果刘锜败了,那也只是损失了他的一些外围的力量,影响不大,刘锜最起码能帮他争取一些时间。

    那刘锜呢,他又做出怎样的一个决定?

    刘锜在庐州城内仔细地巡视了一周,良久,叹息道:“城不足守也。”

    说完之后,刘锜连夜整军,连同城中闵师古的部队一起南撤,一直退到巢县东南方一个名叫东关的地方,那里依山傍水,形势坚固,可以结寨自保。

    刘锜弃城退守是有道理的。

    在顺昌大捷中,刘琦取胜的基础有三个:天气的闷热、适合下毒的环境、和整整六天的准备时间。

    而在庐州,这三个条件都不存在,战斗的准备时间甚至连一天都不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刘锜不撤难道还要等死不成?

    只不过,刘锜的弃城撤兵打破了张俊原先的小算盘,彻底激怒了这位以逃跑著称的司令官大人。

    ......

    庐州很快就被攻破了,连同其周边的无为军、和州等州郡都受到波及。

    至此,战争刚刚爆发还不到十天的时间,因为无兵驻守的原因,淮西大部分地区已经沦陷到完颜兀术的手中,甚至连长江防线都在金兵的威胁之下。

    高宗皇帝慌了。不管他的宰相有什么承诺,他都必须得保证长江防线的安全,有了这个才有谈判的筹码,才有他平静幸福的生活。

    于是乎,高宗皇帝严令张俊立即从临安滚到前线去,一边派出杨沂中率禁军渡江作战,之后心里仍然没底,习惯性地向鄂州求援。

    高宗在《御札》中,要岳飞亲自率军渡江攻击金兵,保证领袖的安全。

    “比以金贼侵犯淮西,已在庐州,张俊、杨沂中、刘錡见并力与贼相拒。已亲札喻卿,乘此机会,提兵合击,必成大功,副卿素志。卿可星夜倍道来江州,或从蕲、黄绕出其后,腹背击贼。机会在此,朝夕须报,再遗亲札,想宜体悉。”

    岳飞收到命令之后,感觉一阵阵的头晕。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如今在淮西战区之内,淮西宣抚使张俊有兵八万人,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有兵三万人,淮北宣抚判官刘锜有兵二万人,全部加起来是实打实的十三万兵力,已经超过了岳家军,远非金兵所号称的十三万可比。

    这是建炎南渡以后,南宋官兵第一次以优势兵力与金军作战;虽说张俊很软,杨沂中很少爷,但有刘锜在,怎么也能保证长江安全吧。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最佳的对策,应该趁着金兵后方空虚之际,批亢捣虚、围魏救赵,出兵从鄂州直取汴京和洛阳,截断金兵的后路。

    这样一来,岳飞在北面,张俊、刘锜、杨沂中三部在南边,形成合围之势,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全歼完颜兀术所统率的主力金兵。

    一战定江山,这比收复开封府更加直接有效。

    岳飞把这个战略意图写成奏章,急报临安府。

    高宗皇帝以更快的速度发来了回复,上面用一大堆的安抚赞美和殷切希望的词语,而其中重点只有一个:

    “备悉卿意,然事有轻重,今江、浙驻跸,贼马近在淮西,势所当先。”

    这句话说得有些文绉绉的,翻译城现代的白话文,大致如下:

    “现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全都聚集在江浙一带,现在金兵已经杀到了淮西,岳飞你就不要闹什么幺蛾子了,快来救我吧”

    。(未完待续。。)

    ps:  谢谢靓女007大大、vela2003大大、hans2006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