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惊现赵帅锅!
目录: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作者:终南道| 类别:历史军事
滹沱河是一条位于冀州北部自西向东流淌的河流,战国时被称为呼沦水,秦时则被称为厚池河,到了东汉则称为滹沱河。
八月九日这天,有一支大军卷起漫天尘土,从北方呼啸而来,饮马于滹沱河畔。
沿着河流北岸地势平坦的地方,密密麻麻地扎起了许多的营寨,居中那处最大的营盘内悬挂着一面书有“公孙”二字的将旗,迎着秋日的河风招展飘荡,猎猎作响。
这里,便是奋武将军、蓟侯公孙瓒的中军大营。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后世河北迁安)人。他家本为当地贵族,只因母亲地位卑贱,所以年轻时只在郡中当了一名小吏。后来,也不知道他是得了怎样的机缘,竟然拜了当世大儒卢植在缑氏山中读书,这样也算是抱上了一根大腿。
说起来,公孙瓒年轻时也是帅锅一枚,不仅容貌俊美,而且声音洪亮,机智善辩。在他给本郡刘太守当书佐时,便甚是讨喜,等他给卢植当学生时,待遇也比后来的刘大耳朵强了不少。
有了卢植这位名师充当革命的“引路人”,公孙瓒很快便被举为孝廉,接着担任了辽东属国长史。接下来,公孙瓒便开始跟鲜卑人的长期作战,一路军功累积下来,升为涿令,迁骑都尉、中郎将,封都亭侯。等到董卓独霸洛阳之后,在表刘虞为太傅和襄贲侯的同时,也顺道将公孙瓒表为奋武将军和蓟侯。
有汉以来,立下军功者越来越多,授予官职的难度也是日益加大,到了后来便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具体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定式,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的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
须知,汉朝武官的级别只有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仅为中郎将。
当初卢植、皇甫嵩和朱儁三位朝中大佬领兵平定黄巾之乱时,也不过是被朝廷授予了中郎将的职位。
所以,从董卓这一系列封赏中不难嗅出一种阴谋的味道。公孙瓒原本受刘虞的节制,董卓虽然给刘虞封了太傅这样一个三公的高职,却没有给他封一个可以带兵的将军职务,反倒是将他的手下公孙瓒升为了杂号将军。
如此一来,刘虞与公孙瓒的关系就有些理不清楚了。
刘虞如今最主要的官职是太傅,问题是他被公孙瓒、韩馥、袁绍以及张杨等军阀阻挡了去长安上任的道路,所以这个职位也就是个虚职,根本做不得数。
幸好刘虞只要一天不离开幽州,就没人敢像袁绍对付韩馥那样明着来抢幽州牧这个职位,不然刘和跟他这个当爹的可就无家可归了。
幽州目前的局势,实际上是公孙瓒占据了辽西郡、右北平郡和渔阳郡的南部以及广阳郡、涿郡大部,而刘虞借助于乌桓和右匈奴诸部的支持,占据了上谷郡、代郡和渔阳郡、广阳郡的北部。至于远在辽东的公孙度家族,则是稳稳地占据着乐浪郡、辽东郡、玄菟郡和辽东属国。
若论地盘,公孙度占了幽州大半,然后公孙瓒占了剩下一半的五分之三,而刘虞只控制着靠近长城以北和并州的几个郡。
公孙瓒和刘虞在对待北方游牧民族的态度上分歧很大,刘虞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少数民族,而公孙瓒则主张武力剿杀,坚决镇压。
前段时间,公孙瓒在卢龙塞以北与鲜卑人大战一场,获得了不小的胜利,暂时算是震慑住了白檀至白狼一带的游牧民族。正当公孙瓒率军返回令支一带休整的时候,袁绍派出的使者许攸忽然来到。
许攸对公孙瓒说:“欣闻将军北击鲜卑贼寇获得大胜,如今兵马雄壮,士气如虹,若是能率军南下,则冀州可下矣!”
公孙瓒有些迟疑地说道:“冀州乃韩馥所有,其麾下兵多粮足,岂可一战而下?”
许攸于是呈上袁绍写给公孙瓒的亲笔书信,公孙瓒看完之后,心动不已。
公孙瓒于是找来帐下谋士关靖以及拜把子兄弟刘纬台、李移子、乐何当等人商议南下攻打冀州之事。
关靖为公孙瓒军中长史,为人胆小势利,其实并无远谋,不过对公孙瓒倒是十分的忠心。刘纬台是个卜数师,也就是那种装神弄鬼算卦占卜的家伙,李移子当初是个卖布的商贩,而乐何当则是走南闯北的商贾。
也不知公孙瓒当初是怎么想的,居然跟刘纬台、李移子和乐何当三人结成了义兄弟,并且自号为伯,谓其余三人为仲叔季。公孙瓒这三个把兄弟,这些年因为依附于他,个个都敛聚了多达亿万的财富,为了巩固几家的关系,他们之间还结成了儿女亲家。譬如,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便娶了李移子的女儿为妻。
公孙瓒常常拿刘邦麾下商人出身的猛将灌婴来比自己的把兄弟们,却不知道李移子、乐何当这种商贩出身的家伙,除了会捞钱之外,哪里有人家灌婴能征善战的半分本事!
却说关靖和刘纬台听了公孙瓒的打算之后,纷纷表示支持,因为他们知道公孙瓒只要带兵南下,这大发其财的机会就来了。
为了坚定公孙瓒的南下决心,刘纬台还假模式样地当众为公孙瓒卜了卦,声称“大利南方,出师可昌!”
公孙瓒本来就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如今有了这些鸟人的怂恿,于是当即答应了袁绍联合出兵的请求,立即点齐两万骑兵,带着手下将领严纲、邹丹、王门等人一路南下,却留下从弟公孙越、公孙范和部将田楷、单经等人统兵三万留守老巢。
公孙瓒亲率两万大军从令支一路疾驰,仅用了十天时间便行军千里,赶到了滹沱河畔。这种惊人的速度,也只有骑兵部队方可达到。
幽州和辽东地区向来出产良马,公孙瓒这些年跟鲜卑人、乌桓人和南匈奴等游牧民族转圈地打架,还时不时从刘虞手里抢些东西,所以攒下了一笔相当令人眼红的家当。
公孙瓒这次南下带来的这两万骑兵,若论战斗力,绝对是整个黄河以北最强横的一支,假如当初丁原没有带着人马南渡黄河进入洛阳,那么英勇善战的并州骑兵或许还可与公孙瓒这支幽州骑兵一较高下。
如果非要比较一下的话,天下骑兵如今能压过公孙瓒这一支的便只有董卓麾下的西凉骑兵了。董卓麾下有一员猛到没边的牛人,那就是飞将吕布,有这货担任先锋大将,天下骑兵无人可挡其锋锐。
公孙瓒这次南下,将他压箱底的三千“白马义从”也带来了!
白马义从是公孙瓒在长期与北地各族胡人对战的过程中组建的一支精于骑射的精锐骑兵,这些士兵个个身手高超,作战勇猛。因为公孙瓒酷爱白马,同时也可能是出于炫耀和耍酷的心思,总之这支部队配备的是清一色的白毛战马。
这支部队死忠于公孙瓒,每逢大战之前,便会齐声高喊:“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于是,白马义从由此而得名。
白马义从是典型的轻骑兵部队,有着强大的机动力和射程优势。公孙瓒正是依靠这支轻骑部队而长期威震塞外,让匈奴人和鲜卑人这样骁勇善战的轻骑“世家”都闻风而逃,足见白马义从在当时是何等的牛逼和威风!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这三千白马义从之中,有一位年仅二十三岁的屯长,他身材高大而修长,至少超过了八尺,面容清秀俊朗,言语很少却目光锐利。只见他骑着一匹雄健的白色骏马,右手提一根长逾一丈四尺的亮银长枪,驻马在滹沱河畔向南眺望,看上去是那般的气宇轩昂、威风凛凛,令人觉得眼前一亮。
这位统领着一百名白马义从的屯长,名为赵云,乃冀州常山真定人氏。
今年初,赵云受常山郡的百姓推举,率领着本郡的义从郡兵投奔了公孙瓒。公孙瓒当时问赵云说:“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声名显赫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
赵云回答说:“如今天下大乱,我也不知道谁是明主,但是百姓们却有倒悬之危,冀州百姓商议讨论,觉得应该让我带着手足们追随能够施行仁政的主公,所以说这次我来投效,并非个人刻意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
赵云这话说的有些硬朗,并没有直接承认公孙瓒就是明主,但后面却暗示公孙瓒比袁绍能够施行仁政,这让公孙瓒听了之后生气也不是,高兴也不是。
有感于赵云的投效,公孙瓒便将赵云安排在了白马义从当中,给了一个屯长的职务。屯长,也就相当于后世的连长……
巧的是,刘备此时正好带着拜把兄弟关羽和张飞混在公孙瓒这里,因为当初刘备曾拜在卢植门下求学,算得上是公孙瓒的师弟,所以公孙瓒碍于情面,给了刘备一个别部司马的职务。
所谓的别部司马,听着很牛逼,实际上所率兵士的数目各随时宜,并不固定。也就是说,只要公孙瓒乐意,他可以分给刘备成千上万的兵马,若是公孙瓒不高兴,刘备就只能带着自己的私兵混日子。
当时大耳朵无意之间见到赵云,心里喜欢的不得了,明着暗着跟赵云套近乎,拉拢的意图十分明显。赵云虽然觉得刘备待自己热情,但也知道他如今效忠的主子是公孙瓒,所以尽量避免与刘备私下见面,以免惹得公孙瓒不喜。
这次南下,公孙瓒并没有带上刘备,而是让他受田楷节制,作为预备部队,在战事发生变化时听令南下支援。
因为公孙瓒这样的布置,所以刘和这次便没有机会见到刘大耳朵和他身侧的那两尊绝代杀神了。
不过,有大帅锅赵云随军前来,刘和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ps:赵云说:再不收藏,再不投推荐票,我就回真定老家种田去!
八月九日这天,有一支大军卷起漫天尘土,从北方呼啸而来,饮马于滹沱河畔。
沿着河流北岸地势平坦的地方,密密麻麻地扎起了许多的营寨,居中那处最大的营盘内悬挂着一面书有“公孙”二字的将旗,迎着秋日的河风招展飘荡,猎猎作响。
这里,便是奋武将军、蓟侯公孙瓒的中军大营。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后世河北迁安)人。他家本为当地贵族,只因母亲地位卑贱,所以年轻时只在郡中当了一名小吏。后来,也不知道他是得了怎样的机缘,竟然拜了当世大儒卢植在缑氏山中读书,这样也算是抱上了一根大腿。
说起来,公孙瓒年轻时也是帅锅一枚,不仅容貌俊美,而且声音洪亮,机智善辩。在他给本郡刘太守当书佐时,便甚是讨喜,等他给卢植当学生时,待遇也比后来的刘大耳朵强了不少。
有了卢植这位名师充当革命的“引路人”,公孙瓒很快便被举为孝廉,接着担任了辽东属国长史。接下来,公孙瓒便开始跟鲜卑人的长期作战,一路军功累积下来,升为涿令,迁骑都尉、中郎将,封都亭侯。等到董卓独霸洛阳之后,在表刘虞为太傅和襄贲侯的同时,也顺道将公孙瓒表为奋武将军和蓟侯。
有汉以来,立下军功者越来越多,授予官职的难度也是日益加大,到了后来便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具体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定式,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的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
须知,汉朝武官的级别只有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仅为中郎将。
当初卢植、皇甫嵩和朱儁三位朝中大佬领兵平定黄巾之乱时,也不过是被朝廷授予了中郎将的职位。
所以,从董卓这一系列封赏中不难嗅出一种阴谋的味道。公孙瓒原本受刘虞的节制,董卓虽然给刘虞封了太傅这样一个三公的高职,却没有给他封一个可以带兵的将军职务,反倒是将他的手下公孙瓒升为了杂号将军。
如此一来,刘虞与公孙瓒的关系就有些理不清楚了。
刘虞如今最主要的官职是太傅,问题是他被公孙瓒、韩馥、袁绍以及张杨等军阀阻挡了去长安上任的道路,所以这个职位也就是个虚职,根本做不得数。
幸好刘虞只要一天不离开幽州,就没人敢像袁绍对付韩馥那样明着来抢幽州牧这个职位,不然刘和跟他这个当爹的可就无家可归了。
幽州目前的局势,实际上是公孙瓒占据了辽西郡、右北平郡和渔阳郡的南部以及广阳郡、涿郡大部,而刘虞借助于乌桓和右匈奴诸部的支持,占据了上谷郡、代郡和渔阳郡、广阳郡的北部。至于远在辽东的公孙度家族,则是稳稳地占据着乐浪郡、辽东郡、玄菟郡和辽东属国。
若论地盘,公孙度占了幽州大半,然后公孙瓒占了剩下一半的五分之三,而刘虞只控制着靠近长城以北和并州的几个郡。
公孙瓒和刘虞在对待北方游牧民族的态度上分歧很大,刘虞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少数民族,而公孙瓒则主张武力剿杀,坚决镇压。
前段时间,公孙瓒在卢龙塞以北与鲜卑人大战一场,获得了不小的胜利,暂时算是震慑住了白檀至白狼一带的游牧民族。正当公孙瓒率军返回令支一带休整的时候,袁绍派出的使者许攸忽然来到。
许攸对公孙瓒说:“欣闻将军北击鲜卑贼寇获得大胜,如今兵马雄壮,士气如虹,若是能率军南下,则冀州可下矣!”
公孙瓒有些迟疑地说道:“冀州乃韩馥所有,其麾下兵多粮足,岂可一战而下?”
许攸于是呈上袁绍写给公孙瓒的亲笔书信,公孙瓒看完之后,心动不已。
公孙瓒于是找来帐下谋士关靖以及拜把子兄弟刘纬台、李移子、乐何当等人商议南下攻打冀州之事。
关靖为公孙瓒军中长史,为人胆小势利,其实并无远谋,不过对公孙瓒倒是十分的忠心。刘纬台是个卜数师,也就是那种装神弄鬼算卦占卜的家伙,李移子当初是个卖布的商贩,而乐何当则是走南闯北的商贾。
也不知公孙瓒当初是怎么想的,居然跟刘纬台、李移子和乐何当三人结成了义兄弟,并且自号为伯,谓其余三人为仲叔季。公孙瓒这三个把兄弟,这些年因为依附于他,个个都敛聚了多达亿万的财富,为了巩固几家的关系,他们之间还结成了儿女亲家。譬如,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便娶了李移子的女儿为妻。
公孙瓒常常拿刘邦麾下商人出身的猛将灌婴来比自己的把兄弟们,却不知道李移子、乐何当这种商贩出身的家伙,除了会捞钱之外,哪里有人家灌婴能征善战的半分本事!
却说关靖和刘纬台听了公孙瓒的打算之后,纷纷表示支持,因为他们知道公孙瓒只要带兵南下,这大发其财的机会就来了。
为了坚定公孙瓒的南下决心,刘纬台还假模式样地当众为公孙瓒卜了卦,声称“大利南方,出师可昌!”
公孙瓒本来就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如今有了这些鸟人的怂恿,于是当即答应了袁绍联合出兵的请求,立即点齐两万骑兵,带着手下将领严纲、邹丹、王门等人一路南下,却留下从弟公孙越、公孙范和部将田楷、单经等人统兵三万留守老巢。
公孙瓒亲率两万大军从令支一路疾驰,仅用了十天时间便行军千里,赶到了滹沱河畔。这种惊人的速度,也只有骑兵部队方可达到。
幽州和辽东地区向来出产良马,公孙瓒这些年跟鲜卑人、乌桓人和南匈奴等游牧民族转圈地打架,还时不时从刘虞手里抢些东西,所以攒下了一笔相当令人眼红的家当。
公孙瓒这次南下带来的这两万骑兵,若论战斗力,绝对是整个黄河以北最强横的一支,假如当初丁原没有带着人马南渡黄河进入洛阳,那么英勇善战的并州骑兵或许还可与公孙瓒这支幽州骑兵一较高下。
如果非要比较一下的话,天下骑兵如今能压过公孙瓒这一支的便只有董卓麾下的西凉骑兵了。董卓麾下有一员猛到没边的牛人,那就是飞将吕布,有这货担任先锋大将,天下骑兵无人可挡其锋锐。
公孙瓒这次南下,将他压箱底的三千“白马义从”也带来了!
白马义从是公孙瓒在长期与北地各族胡人对战的过程中组建的一支精于骑射的精锐骑兵,这些士兵个个身手高超,作战勇猛。因为公孙瓒酷爱白马,同时也可能是出于炫耀和耍酷的心思,总之这支部队配备的是清一色的白毛战马。
这支部队死忠于公孙瓒,每逢大战之前,便会齐声高喊:“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于是,白马义从由此而得名。
白马义从是典型的轻骑兵部队,有着强大的机动力和射程优势。公孙瓒正是依靠这支轻骑部队而长期威震塞外,让匈奴人和鲜卑人这样骁勇善战的轻骑“世家”都闻风而逃,足见白马义从在当时是何等的牛逼和威风!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这三千白马义从之中,有一位年仅二十三岁的屯长,他身材高大而修长,至少超过了八尺,面容清秀俊朗,言语很少却目光锐利。只见他骑着一匹雄健的白色骏马,右手提一根长逾一丈四尺的亮银长枪,驻马在滹沱河畔向南眺望,看上去是那般的气宇轩昂、威风凛凛,令人觉得眼前一亮。
这位统领着一百名白马义从的屯长,名为赵云,乃冀州常山真定人氏。
今年初,赵云受常山郡的百姓推举,率领着本郡的义从郡兵投奔了公孙瓒。公孙瓒当时问赵云说:“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声名显赫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
赵云回答说:“如今天下大乱,我也不知道谁是明主,但是百姓们却有倒悬之危,冀州百姓商议讨论,觉得应该让我带着手足们追随能够施行仁政的主公,所以说这次我来投效,并非个人刻意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
赵云这话说的有些硬朗,并没有直接承认公孙瓒就是明主,但后面却暗示公孙瓒比袁绍能够施行仁政,这让公孙瓒听了之后生气也不是,高兴也不是。
有感于赵云的投效,公孙瓒便将赵云安排在了白马义从当中,给了一个屯长的职务。屯长,也就相当于后世的连长……
巧的是,刘备此时正好带着拜把兄弟关羽和张飞混在公孙瓒这里,因为当初刘备曾拜在卢植门下求学,算得上是公孙瓒的师弟,所以公孙瓒碍于情面,给了刘备一个别部司马的职务。
所谓的别部司马,听着很牛逼,实际上所率兵士的数目各随时宜,并不固定。也就是说,只要公孙瓒乐意,他可以分给刘备成千上万的兵马,若是公孙瓒不高兴,刘备就只能带着自己的私兵混日子。
当时大耳朵无意之间见到赵云,心里喜欢的不得了,明着暗着跟赵云套近乎,拉拢的意图十分明显。赵云虽然觉得刘备待自己热情,但也知道他如今效忠的主子是公孙瓒,所以尽量避免与刘备私下见面,以免惹得公孙瓒不喜。
这次南下,公孙瓒并没有带上刘备,而是让他受田楷节制,作为预备部队,在战事发生变化时听令南下支援。
因为公孙瓒这样的布置,所以刘和这次便没有机会见到刘大耳朵和他身侧的那两尊绝代杀神了。
不过,有大帅锅赵云随军前来,刘和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ps:赵云说:再不收藏,再不投推荐票,我就回真定老家种田去!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帮爹当军阀》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帮爹当军阀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