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连夜开军议,烛下得奇谋
目录:九州河山皆华夏| 作者:春天的胡杨林| 类别:历史军事
城外明军大营,军议连夜召开,湖广镇各将悉数到齐。
襄阳城破的消息一公布,诸将顿时一片哗然,镇定下来之后又是各抒己见,有言战,也有言撤军的。
言战,乃是认为此番北征耗力颇多,备受瞩目。便好似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可知难便退、虎头蛇尾,以至于挫伤己方士气,令心念汉家正统的天下人寒心。
言撤军的,无非是因为敌军援兵已到,形势已然逆转,再打下去也不过是空劳无益罢了。倒不如见好便收,至少此次北征的目的之一——震慑湖北清军并消耗其实力已经达到,即便撤军也并非是无功而返。
军议之上众说纷沓,不过最终的决定权还在庞岳手上。
从心里来说,庞岳也是不希望就此罢手的。虽然正如那些建议撤军的将领所言,北征的目的至少已经达到了一部分。可他又怎会满足于既定的这一部分?出兵伊始,他的预定目标便是借此机会在湖北打开局面。如今撤军回湖南倒是不失稳妥,可如此一来,一切也都回到了原点,下一个出头之日又待何时?
放眼当前,天下已被鞑虏侵占十之六七,毫无疑问的敌强我弱。而满洲鞑子的胃口却远远没有满足,时刻不忘南下。若是湖广镇乃至所有大明官军在这样的形势下还以一味消极保守的策略应敌,敌不动我亦不动,敌动我再动。那等到满洲鞑子彻底稳定统治之后,结果将可想而知。
而此时的湖北,纳入清廷管制不过一年多。正是明军大有所为之际。湖广镇此时南撤,也就等于给了满洲鞑子修养生息、稳固统治的时间。这显然并非庞岳所愿。
并且,通过召开军议,庞岳发现支持再战的部下还是大有人在,自己并非孤家寡人,这便令他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故而在最后拍板确定了继续迎敌的总体方针,并对其中的利害关系进行了一番阐述。算是暂且统一了众人的思想。
之后,庞岳又派人请来高一功、党守素等忠贞营主要将官,将当前的新情况说明。高一功等人听闻襄阳失守。起初也是颇为震惊,但见湖广镇诸将意志统一,庞岳本人似乎也是心意已决,便也没有表达什么异议。表示愿与湖广镇共进退。
等到军议结束。夜空中的启明星已是若隐若现,庞岳却依旧睡意全无,从案上的一摞文册中抽出了参谋司之前呈上的一系列作战预案,再次细细审阅。
关于襄阳失守,参谋司当时也曾做过这一最坏的打算,并草拟了两套预案供庞岳参考。只不过当时庞岳认为襄阳失守的可能性不太大,匆匆翻看了一遍便暂且放到了一边。现在看来,到了该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两份预案很快看完。第一份中规中矩,看上去并无不妥。却也没什么出众之处。可是这第二份……庞岳直起了身子,目不转睛地又看了一遍,一字一句也不放过。
“胆大包天”,最终庞岳只能这样形容这第二套预案。
风险固然有,并且还不小,可一旦成功,也必然能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参谋司真是越来越能耐了,庞岳心道。不管这是某个人大胆的提议,还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参谋司如今的策划水平都在不断出乎着他的意料。
拿着那份胆大包天的预案沉思半晌,庞岳脸上的愁云终于渐渐消散,目光也越发地坚定。战场本就为凶险万分之地,如何能保证事事稳若泰山?与其无功而返,倒不如放手一搏。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踱到帐门口,看着已经泛出鱼肚白的夜空,他长舒了一口气。
“卫远!”
“大帅有何吩咐?”在不远处带队值哨的卫远几步走了过来。
“之前你说的那个书生什么来历?来找我做什么?”心情好了些之后,庞岳想起了此事。虽然依旧很忙,但他还是决定抽点空见上一见。毕竟如今的湖广镇依旧很缺知识分子,若有人来投奔又岂能拒之于千里之外?
“他什么都没说,只是要求见大帅。”
“那好吧,去把他请来,态度要好些。”
“是。”
没过多久,卫远便跑了回来,满脸的苦笑:“大帅,那厮怕是要登鼻子上脸了。属下过去请他时,他尚在酣睡,被叫醒后居然说他还没睡够,还说大帅进行了半夜的军议,想必也累了。不如互不打扰,等上半个时辰再行会见也不迟。”
庞岳也不禁哑然失笑:“这倒是个有意思的人,只是希望他的本事能配得上他的脾气才好。既然如此,那就等半个时辰再过去请他吧。”
吩咐完了卫远,庞岳索性也回到帐中眯了一会儿。
……
“在下常德府陈英,见过庞帅!”
“先生不必多礼,请坐吧。案上有茶,先生也请自便。”庞岳一边说,一边也在打量着这个颇有些个性的书生。
只见此人约摸三十多岁,面色黝黑,体格瘦小,可谓其貌不扬。穿的衣服也有些破旧,显得颇为寒酸。不过看得出来,他是个爱干净的人,发髻梳理得一丝不苟,周身上下也拾掇得极为得体。尽管是刚起床,一双眼睛依旧是炯炯有神,让人看不透深浅,毫无睡眼惺忪的感觉。
听了庞岳的话,这陈英也不客气,自己动手倒了碗茶一饮而尽,抿了抿嘴唇,呵呵笑道:“西湖龙井,当世好茶。不过,庞帅肩负重任,军务繁忙,即便有此等上品在身旁,怕是也难有余暇细细品味,不免有些可惜了。”
说完又斟满一碗,这回却不再是刚才那般牛饮,转而细细品味。
“先生对茶道也有深究吗?”
“深究不敢当,正好在下当年游历至杭州府,曾有幸得饮,这一晃已有十余年了。今日在庞帅处复饮此茶,心中念及旧事,着实可惜、可叹。”
“不知先生所言可惜为何?可叹又为何?”
“可惜当年的人间天堂已尽染胡虏腥膳,可叹当今的大明君臣仍在妄想效仿南宋故事。呵呵,殊不知如今的清虏早已不是当初那群鼠目寸光的化外蛮夷,可容不得他们将这春秋大梦一直做下去。”
庞岳故作正色道:“先生也是读书之人,在背后妄议人君岂合圣人之道?”
陈英仰头大笑几声,道:“在下虽读过几本书,却也未曾去考过皇明的功名。今日斗胆前来打扰庞帅,也并非是想与庞帅切磋为臣之道,而是有一件薄礼相送。”
庞岳也不禁笑道:“我与先生非亲非故,何以初次见面便收受礼物?罢了,先生不妨说来,我也好回礼。”
陈英放下茶碗,轻描淡写道:“无它,荆州、武昌、汉阳诸城,再加上罗绣锦、尚可喜二贼的首级,仅此而已。”
庞岳一愣,随即的反应便是想大声地笑出来,可最终还是忍住了:“先生怕是误会了,此地乃是军营,可不是茶栏酒肆。”
“在下也未曾将庞帅与一般听众混同。”陈英丝毫不以为意,依旧笑吟吟道。可是看他的眼神,分明不像是在胡言乱语。
庞岳不禁又打量了眼前这个口气颇大的文士几眼,最后看了看案上的机械钟,发现离士卒起床时间还有一会儿,终究还是保持了耐性,可语气中却是难免地带上了几丝戏谑:“先生当真是大方之人!这份厚礼我自然是求之不得,却不知先生准备如何相送?”
陈英却不急着回答,慢条斯里地端起茶碗又抿了几口,方才娓娓道来。
不得不说,此时的庞岳是抱着一种听故事消遣的心态来听陈英的阐述的,对其真实性与可行性并不抱太大希望。在前世,拜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文学作品所赐,庞岳也曾有过较深的谋士情节,对书中的那些轻摇羽扇便令千军万马灰飞烟灭的谋主深感佩服。可到了如今这个时代自己领兵之后,他却发现并非那么回事,一场战役的成败,主要还是取决于军队自身实力。像传说中的诸葛亮那种总能做到画龙点睛乃至逆天改命的奇人,或许也有,但至少他是未曾遇到过。
因此,庞岳在一开始便下了决定。反正现在时间尚早,不如就听听这书生到底有何高见。只要他说的不是太离谱,哪怕是漏洞百出的纸上谈兵,自己也会礼数周全地留下他,毕竟眼下正是用人之际。现在把姿态放低,是为了日后能有更多人才来投。
但有些事总会出乎人的意料。
随着陈英的叙述,庞岳的态度逐渐地由无所谓到正视,再到震惊。
所震惊的不为其它,而是因为眼前这位貌不起眼的书生竟然提出了与参谋司第二份预案相差无几的战术构想。
庞岳按捺住心中的惊愕,继续听,不料越听越无法平静。
参谋司的第二份预案仅仅是着眼于荆州周边,而陈英却在轻描淡写间描绘出了一个基于整个湖北的布局。若此方案付诸实现,这湖广的天怕是也要为之一变。
而这却又仅仅是出自一个未曾执掌兵事的书生之口,试问这又怎能不令人称奇?
布衣敝履,参知百万雄兵。难道世上果真还有这等奇人在?
听罢,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庞岳站起身,端端正正行了一礼:“多谢先生教我,庞某方才多有失礼,还望先生海涵。”(未完待续。。)
襄阳城破的消息一公布,诸将顿时一片哗然,镇定下来之后又是各抒己见,有言战,也有言撤军的。
言战,乃是认为此番北征耗力颇多,备受瞩目。便好似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可知难便退、虎头蛇尾,以至于挫伤己方士气,令心念汉家正统的天下人寒心。
言撤军的,无非是因为敌军援兵已到,形势已然逆转,再打下去也不过是空劳无益罢了。倒不如见好便收,至少此次北征的目的之一——震慑湖北清军并消耗其实力已经达到,即便撤军也并非是无功而返。
军议之上众说纷沓,不过最终的决定权还在庞岳手上。
从心里来说,庞岳也是不希望就此罢手的。虽然正如那些建议撤军的将领所言,北征的目的至少已经达到了一部分。可他又怎会满足于既定的这一部分?出兵伊始,他的预定目标便是借此机会在湖北打开局面。如今撤军回湖南倒是不失稳妥,可如此一来,一切也都回到了原点,下一个出头之日又待何时?
放眼当前,天下已被鞑虏侵占十之六七,毫无疑问的敌强我弱。而满洲鞑子的胃口却远远没有满足,时刻不忘南下。若是湖广镇乃至所有大明官军在这样的形势下还以一味消极保守的策略应敌,敌不动我亦不动,敌动我再动。那等到满洲鞑子彻底稳定统治之后,结果将可想而知。
而此时的湖北,纳入清廷管制不过一年多。正是明军大有所为之际。湖广镇此时南撤,也就等于给了满洲鞑子修养生息、稳固统治的时间。这显然并非庞岳所愿。
并且,通过召开军议,庞岳发现支持再战的部下还是大有人在,自己并非孤家寡人,这便令他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故而在最后拍板确定了继续迎敌的总体方针,并对其中的利害关系进行了一番阐述。算是暂且统一了众人的思想。
之后,庞岳又派人请来高一功、党守素等忠贞营主要将官,将当前的新情况说明。高一功等人听闻襄阳失守。起初也是颇为震惊,但见湖广镇诸将意志统一,庞岳本人似乎也是心意已决,便也没有表达什么异议。表示愿与湖广镇共进退。
等到军议结束。夜空中的启明星已是若隐若现,庞岳却依旧睡意全无,从案上的一摞文册中抽出了参谋司之前呈上的一系列作战预案,再次细细审阅。
关于襄阳失守,参谋司当时也曾做过这一最坏的打算,并草拟了两套预案供庞岳参考。只不过当时庞岳认为襄阳失守的可能性不太大,匆匆翻看了一遍便暂且放到了一边。现在看来,到了该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两份预案很快看完。第一份中规中矩,看上去并无不妥。却也没什么出众之处。可是这第二份……庞岳直起了身子,目不转睛地又看了一遍,一字一句也不放过。
“胆大包天”,最终庞岳只能这样形容这第二套预案。
风险固然有,并且还不小,可一旦成功,也必然能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参谋司真是越来越能耐了,庞岳心道。不管这是某个人大胆的提议,还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参谋司如今的策划水平都在不断出乎着他的意料。
拿着那份胆大包天的预案沉思半晌,庞岳脸上的愁云终于渐渐消散,目光也越发地坚定。战场本就为凶险万分之地,如何能保证事事稳若泰山?与其无功而返,倒不如放手一搏。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踱到帐门口,看着已经泛出鱼肚白的夜空,他长舒了一口气。
“卫远!”
“大帅有何吩咐?”在不远处带队值哨的卫远几步走了过来。
“之前你说的那个书生什么来历?来找我做什么?”心情好了些之后,庞岳想起了此事。虽然依旧很忙,但他还是决定抽点空见上一见。毕竟如今的湖广镇依旧很缺知识分子,若有人来投奔又岂能拒之于千里之外?
“他什么都没说,只是要求见大帅。”
“那好吧,去把他请来,态度要好些。”
“是。”
没过多久,卫远便跑了回来,满脸的苦笑:“大帅,那厮怕是要登鼻子上脸了。属下过去请他时,他尚在酣睡,被叫醒后居然说他还没睡够,还说大帅进行了半夜的军议,想必也累了。不如互不打扰,等上半个时辰再行会见也不迟。”
庞岳也不禁哑然失笑:“这倒是个有意思的人,只是希望他的本事能配得上他的脾气才好。既然如此,那就等半个时辰再过去请他吧。”
吩咐完了卫远,庞岳索性也回到帐中眯了一会儿。
……
“在下常德府陈英,见过庞帅!”
“先生不必多礼,请坐吧。案上有茶,先生也请自便。”庞岳一边说,一边也在打量着这个颇有些个性的书生。
只见此人约摸三十多岁,面色黝黑,体格瘦小,可谓其貌不扬。穿的衣服也有些破旧,显得颇为寒酸。不过看得出来,他是个爱干净的人,发髻梳理得一丝不苟,周身上下也拾掇得极为得体。尽管是刚起床,一双眼睛依旧是炯炯有神,让人看不透深浅,毫无睡眼惺忪的感觉。
听了庞岳的话,这陈英也不客气,自己动手倒了碗茶一饮而尽,抿了抿嘴唇,呵呵笑道:“西湖龙井,当世好茶。不过,庞帅肩负重任,军务繁忙,即便有此等上品在身旁,怕是也难有余暇细细品味,不免有些可惜了。”
说完又斟满一碗,这回却不再是刚才那般牛饮,转而细细品味。
“先生对茶道也有深究吗?”
“深究不敢当,正好在下当年游历至杭州府,曾有幸得饮,这一晃已有十余年了。今日在庞帅处复饮此茶,心中念及旧事,着实可惜、可叹。”
“不知先生所言可惜为何?可叹又为何?”
“可惜当年的人间天堂已尽染胡虏腥膳,可叹当今的大明君臣仍在妄想效仿南宋故事。呵呵,殊不知如今的清虏早已不是当初那群鼠目寸光的化外蛮夷,可容不得他们将这春秋大梦一直做下去。”
庞岳故作正色道:“先生也是读书之人,在背后妄议人君岂合圣人之道?”
陈英仰头大笑几声,道:“在下虽读过几本书,却也未曾去考过皇明的功名。今日斗胆前来打扰庞帅,也并非是想与庞帅切磋为臣之道,而是有一件薄礼相送。”
庞岳也不禁笑道:“我与先生非亲非故,何以初次见面便收受礼物?罢了,先生不妨说来,我也好回礼。”
陈英放下茶碗,轻描淡写道:“无它,荆州、武昌、汉阳诸城,再加上罗绣锦、尚可喜二贼的首级,仅此而已。”
庞岳一愣,随即的反应便是想大声地笑出来,可最终还是忍住了:“先生怕是误会了,此地乃是军营,可不是茶栏酒肆。”
“在下也未曾将庞帅与一般听众混同。”陈英丝毫不以为意,依旧笑吟吟道。可是看他的眼神,分明不像是在胡言乱语。
庞岳不禁又打量了眼前这个口气颇大的文士几眼,最后看了看案上的机械钟,发现离士卒起床时间还有一会儿,终究还是保持了耐性,可语气中却是难免地带上了几丝戏谑:“先生当真是大方之人!这份厚礼我自然是求之不得,却不知先生准备如何相送?”
陈英却不急着回答,慢条斯里地端起茶碗又抿了几口,方才娓娓道来。
不得不说,此时的庞岳是抱着一种听故事消遣的心态来听陈英的阐述的,对其真实性与可行性并不抱太大希望。在前世,拜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文学作品所赐,庞岳也曾有过较深的谋士情节,对书中的那些轻摇羽扇便令千军万马灰飞烟灭的谋主深感佩服。可到了如今这个时代自己领兵之后,他却发现并非那么回事,一场战役的成败,主要还是取决于军队自身实力。像传说中的诸葛亮那种总能做到画龙点睛乃至逆天改命的奇人,或许也有,但至少他是未曾遇到过。
因此,庞岳在一开始便下了决定。反正现在时间尚早,不如就听听这书生到底有何高见。只要他说的不是太离谱,哪怕是漏洞百出的纸上谈兵,自己也会礼数周全地留下他,毕竟眼下正是用人之际。现在把姿态放低,是为了日后能有更多人才来投。
但有些事总会出乎人的意料。
随着陈英的叙述,庞岳的态度逐渐地由无所谓到正视,再到震惊。
所震惊的不为其它,而是因为眼前这位貌不起眼的书生竟然提出了与参谋司第二份预案相差无几的战术构想。
庞岳按捺住心中的惊愕,继续听,不料越听越无法平静。
参谋司的第二份预案仅仅是着眼于荆州周边,而陈英却在轻描淡写间描绘出了一个基于整个湖北的布局。若此方案付诸实现,这湖广的天怕是也要为之一变。
而这却又仅仅是出自一个未曾执掌兵事的书生之口,试问这又怎能不令人称奇?
布衣敝履,参知百万雄兵。难道世上果真还有这等奇人在?
听罢,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庞岳站起身,端端正正行了一礼:“多谢先生教我,庞某方才多有失礼,还望先生海涵。”(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九州河山皆华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九州河山皆华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