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威廉的忧虑
目录: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 作者:自由有多远| 类别:历史军事
意大利的解体不仅宣告了作为地中海最强舰队之一的意大利海军的消失,而且也使发端于1888年的法意两国的关税大战以半岛地区全面的自由贸易画上了终止符。
法国人意图在教皇国建立关税同盟的愿望终究没有达成,《特里亚农条约》明确规定了泛意大利地区的自由贸易原则。
解体前,意大利王国是一个拥有近3000万人口的巨大的统一的市场,意大利人虽然不如西欧和美国富足,但是却远胜亚洲、非洲等文明以外的地区,因此意大利市场历来是作为邻国的法国工业界所垂涎的。
不过,1890年代,维多利亚年代最为辉煌的岁月,依然是英国工业品畅销全世界的年代。
大英帝国的纺织品、钢铁、机械和煤炭作为最有竞争力的四大基础产业每年为大不列颠带来超过一亿五千万英镑的海外贸易收入。
法国在基础工业方面远远逊色于英国,法国的煤炭主要从英国进口,这也使其难以大规模发展钢铁工业。至于机械制造,法国不仅落后于英国,而且也略微落后于比利时和德国。
法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乃是丝织品和奢侈品制造,以及高档食品,不过这些商品在比较贫困的意大利市场不大,而且意大利地区本身也是丝织品的输出地。
所以,在无法形成关税同盟的情况下,意大利地区和法国的贸易额并没有随着关税战的结束而取得显著增长,倒是经威尼斯输入的德国工业品更多的出现在了亚平宁半岛。
1892年以前,由于蒂罗尔还没有并入德国,所以德国工业品很难行销到意大利地区。
当这一局面改变后,又因为意大利为追求贸易平衡而不愿给于德国和英国相同的关税税率,所以在工业品的竞争方面,德国明显处于下风。
《特里亚农条约》签署后,威尼斯-伦巴第虽然并未和德国组建关税同盟,但是当德国的工业品和来自英国的同类商品处于公平的竞争条件下,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而且,这种成就随着德国工业的飞速发展而不断壮大。
以后的十几年中,亚平宁半岛成为英德国际贸易竞争的最主要战场。
1908年当来自德国的廉价煤炭和钢铁决定性的击败英国商品,独占意大利市场的时候,英国政府终于调整了其贸易政策——这宣告了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的终点,更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远因。
——《19世纪欧洲经济史》拉萨尔-费耶柏林大学出版社1944年版
1893年3月,瓦德西正式被威廉任命为普鲁士首相。
伯爵的声望随着1891年战争的胜利而获得巨大的提升,即便在政治界,普鲁士保守党普遍认为一位出身容克家庭的强有力的执行者是彻底解决当下一切问题——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的关键。
不过,瓦德西在军队已经拥有了巨大的权力的情况下,进一步被委任为首相多少出乎政治评论家们的预料,此前人们普遍估计,谢林首相的过渡内阁结束后,将由一位自由派的资深的经济界人士来出任首相。
威廉确实曾经考虑过组建一个学者型的内阁,但是一方面,他担心内阁的执行力不够强,使得帝国层面的政策和立法难以推行;另一方面,他是出于对战争的恐惧。
作为穿越者,这个世界上只有威廉知道德国在一战中被全世界围殴而惨败收场,当他十分精巧的在欧洲大陆打着擦边球的时候,内心却是充满了对海峡对岸——那位阴险的海神之子的恐惧。
法德两国虽然达成和解,但是现阶段,让两国结成牢固的同盟却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在欧洲,德国唯一可靠的盟友依然只有哈布斯堡治下的中欧大家庭——和历史上别无二致。
不过,此时此刻,在外人看来,威廉的担心是十分多余的。
此时的英德关系依然良好,两国彼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伙伴,经济上更多的是互补而非竞争。加上两国王室十分密切的亲戚关系和血缘上的接近,在一般的德国人中间普遍认为英国或许不会那么可靠——这是其优越的地缘位置决定的——但是绝对不会与德国为敌。
就德国决策层的普遍观点来看,依然继承了来自俾斯麦时期的思想:英国想要在大陆有所作为则只能依赖德国,当唐宁街有意或者无意在此事上犯糊涂的时候,我们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使其清醒。
所以,意大利战争结束后,赫伯特坚定的认为,英德关系依然在确定的轨道中运行。德国在特里亚农会议前期和会议期间所表现出的灵活性,以及和英国方面务实合作的态度应该得到对方的感激,至少不是反感。
威廉虽然不能确信这种看法是危险的,但是为了让自己更为安心,他最后还是决定由瓦德西出任首相。这也是后者的夙愿。
在担任总参谋长期间,瓦德西对于军队的改革主要是来自装备和战术的革新,这和其强大执行力以及灵活的办事手段是分不开的。
当俾斯麦意外身死之时,他亦曾多次托人向威廉表示出强烈的接班意愿,不过以威廉当时自身的情况,这必然是不允许的。
瓦德西曾坦言,他对于作战指挥和运筹帷幄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他相信,当战争越来越成为一门科学,一切的天才都会淹没在如钟表般精确的行军和战术进程中。
不过,战争终究是人的主观行为,充满了偶然因素。1891年战争中也确实反应了这一点,期间施里芬伯爵对于战略层面的判断力明显更为敏锐和准确。
威廉相信,具备卓越的执行力和政治手腕的瓦德西将会从容的面对来自议会以及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而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的促进德国国内稳定和保持经济上的快速发展。
除此之外,威廉的心中还有一个伟大的计划,他相信一个军人出身的首相在关键时刻不会让他失望。
法国人意图在教皇国建立关税同盟的愿望终究没有达成,《特里亚农条约》明确规定了泛意大利地区的自由贸易原则。
解体前,意大利王国是一个拥有近3000万人口的巨大的统一的市场,意大利人虽然不如西欧和美国富足,但是却远胜亚洲、非洲等文明以外的地区,因此意大利市场历来是作为邻国的法国工业界所垂涎的。
不过,1890年代,维多利亚年代最为辉煌的岁月,依然是英国工业品畅销全世界的年代。
大英帝国的纺织品、钢铁、机械和煤炭作为最有竞争力的四大基础产业每年为大不列颠带来超过一亿五千万英镑的海外贸易收入。
法国在基础工业方面远远逊色于英国,法国的煤炭主要从英国进口,这也使其难以大规模发展钢铁工业。至于机械制造,法国不仅落后于英国,而且也略微落后于比利时和德国。
法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乃是丝织品和奢侈品制造,以及高档食品,不过这些商品在比较贫困的意大利市场不大,而且意大利地区本身也是丝织品的输出地。
所以,在无法形成关税同盟的情况下,意大利地区和法国的贸易额并没有随着关税战的结束而取得显著增长,倒是经威尼斯输入的德国工业品更多的出现在了亚平宁半岛。
1892年以前,由于蒂罗尔还没有并入德国,所以德国工业品很难行销到意大利地区。
当这一局面改变后,又因为意大利为追求贸易平衡而不愿给于德国和英国相同的关税税率,所以在工业品的竞争方面,德国明显处于下风。
《特里亚农条约》签署后,威尼斯-伦巴第虽然并未和德国组建关税同盟,但是当德国的工业品和来自英国的同类商品处于公平的竞争条件下,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而且,这种成就随着德国工业的飞速发展而不断壮大。
以后的十几年中,亚平宁半岛成为英德国际贸易竞争的最主要战场。
1908年当来自德国的廉价煤炭和钢铁决定性的击败英国商品,独占意大利市场的时候,英国政府终于调整了其贸易政策——这宣告了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的终点,更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远因。
——《19世纪欧洲经济史》拉萨尔-费耶柏林大学出版社1944年版
1893年3月,瓦德西正式被威廉任命为普鲁士首相。
伯爵的声望随着1891年战争的胜利而获得巨大的提升,即便在政治界,普鲁士保守党普遍认为一位出身容克家庭的强有力的执行者是彻底解决当下一切问题——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的关键。
不过,瓦德西在军队已经拥有了巨大的权力的情况下,进一步被委任为首相多少出乎政治评论家们的预料,此前人们普遍估计,谢林首相的过渡内阁结束后,将由一位自由派的资深的经济界人士来出任首相。
威廉确实曾经考虑过组建一个学者型的内阁,但是一方面,他担心内阁的执行力不够强,使得帝国层面的政策和立法难以推行;另一方面,他是出于对战争的恐惧。
作为穿越者,这个世界上只有威廉知道德国在一战中被全世界围殴而惨败收场,当他十分精巧的在欧洲大陆打着擦边球的时候,内心却是充满了对海峡对岸——那位阴险的海神之子的恐惧。
法德两国虽然达成和解,但是现阶段,让两国结成牢固的同盟却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在欧洲,德国唯一可靠的盟友依然只有哈布斯堡治下的中欧大家庭——和历史上别无二致。
不过,此时此刻,在外人看来,威廉的担心是十分多余的。
此时的英德关系依然良好,两国彼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伙伴,经济上更多的是互补而非竞争。加上两国王室十分密切的亲戚关系和血缘上的接近,在一般的德国人中间普遍认为英国或许不会那么可靠——这是其优越的地缘位置决定的——但是绝对不会与德国为敌。
就德国决策层的普遍观点来看,依然继承了来自俾斯麦时期的思想:英国想要在大陆有所作为则只能依赖德国,当唐宁街有意或者无意在此事上犯糊涂的时候,我们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使其清醒。
所以,意大利战争结束后,赫伯特坚定的认为,英德关系依然在确定的轨道中运行。德国在特里亚农会议前期和会议期间所表现出的灵活性,以及和英国方面务实合作的态度应该得到对方的感激,至少不是反感。
威廉虽然不能确信这种看法是危险的,但是为了让自己更为安心,他最后还是决定由瓦德西出任首相。这也是后者的夙愿。
在担任总参谋长期间,瓦德西对于军队的改革主要是来自装备和战术的革新,这和其强大执行力以及灵活的办事手段是分不开的。
当俾斯麦意外身死之时,他亦曾多次托人向威廉表示出强烈的接班意愿,不过以威廉当时自身的情况,这必然是不允许的。
瓦德西曾坦言,他对于作战指挥和运筹帷幄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他相信,当战争越来越成为一门科学,一切的天才都会淹没在如钟表般精确的行军和战术进程中。
不过,战争终究是人的主观行为,充满了偶然因素。1891年战争中也确实反应了这一点,期间施里芬伯爵对于战略层面的判断力明显更为敏锐和准确。
威廉相信,具备卓越的执行力和政治手腕的瓦德西将会从容的面对来自议会以及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而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的促进德国国内稳定和保持经济上的快速发展。
除此之外,威廉的心中还有一个伟大的计划,他相信一个军人出身的首相在关键时刻不会让他失望。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