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章、尽屠公孙
目录:汉魏文魁| 作者:赤军| 类别:历史军事
一行人夤夜离开襄平,出城不远,阳仪便匆匆来见公孙康,说万一是勋看穿了咱们的打算,预先遣军埋伏在南下大道之上,则吾等危矣——必须先遣人到前面去探探路啊。:3w.
公孙康说公量所言有理,那么你看派谁前往才好呢?阳仪一拱手:“韩之昱智谋多端,为人警醒,乃可先发。”
公孙康沉吟少顷,点一点:“如此,吾遣十骑随之昱往探可也。”
其实阳仪这主意就是韩耀提出来的,其目的不言而喻,为了抽空跑路——若能及时投入是勋军中,通报公孙康南逃的消息,必为大功一件也。于是时候不大,韩耀便在十名公孙氏心腹骑兵的护卫下,脱离大队,快马奔向东方,先去探查前途道路是否通畅。
按照韩耀的想法,咱们一路跑到天亮,必然要找个地方歇一歇马力,然后我把骑兵全都撒开去四处侦察,自己便可趁机遁走。可是他没有想到,天色将明未明之时,十一骑还在疾奔,眼瞧着接近了南通番汗的大路,突然前方马蹄声响,密林中瞬间冲出数十骑来,毡帽皮裘,全都是乌丸兵。
这不用问啊,定然是勋已经料到了公孙康将会南下,故此遣乌丸先断其路。韩耀见状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既然是使君已有预案,那自己的功劳难免大打折扣;喜的是就此终于可以得脱樊笼,归入正途啦。
部下询问该怎么办,咱们人少,对方人多。倘若对战是凶多吉少啊。韩耀说还怎么办。汝等赶紧打马返回。警告主公,乐浪不可去也,我在此间阻住这些乌丸!说着话抽出腰间玉具剑来,一副拼死护主、与敌协亡的耿耿忠臣嘴脸。
有几名骑兵还要留下来帮助韩耀阻敌,却被韩耀斥喝道:“汝等皆百战之士,必要还护主公,若吾则死不足惜。吾料左近尚有幽州兵马,汝等可分道而退。但有一人得以返回警示主公,则吾死而无恨矣!”说着话,双腿一磕马腹,便直朝对面直冲过去。
眼瞧着逐渐奔近,对面乌丸兵已经拉开了弓箭指着他,大声喝问身份——其中多为胡音,但还夹杂着几句生涩的汉话,这使韩耀大为放心——而身后的那些辽东骑兵也皆拨马而去,于是韩之昱高举双手,大叫道:“吾非辽东之臣。乃是使君所遣之间也,可引吾去见是使君。有重要军情相报!”
话音才落,便听得脑后松弦声响,随即劲风袭来,一支利箭正从他后颈穿入,直透喉结。韩之昱连叫都叫不出声来,便大睁着双眼,颓然从马背上跌落在地,扑腾了几下,很快断了气。他口眼尚自不闭,真是死不瞑目。
射杀韩耀的,乃是跟随他前来的一名公孙部曲。当日公孙度曾说韩耀是奸细,虽然公孙康并未深信,却也多少留了个心眼,此番探查前路,便即秘密嘱托几名心腹,说倘若韩参军有不轨之举动,汝等杀之可也,勿再留为我家之祸。所以韩耀一介文士,挺着柄装饰性的长剑,前言不搭后语地说要去阻挡追兵,那几名部曲本能地就起了疑心,于是留下一人,隐藏在灌木丛后面,暗窥动静。等韩耀喊出那不打自招的话来,那人便毫不留情,瞄准了一箭毙命。
乌丸兵也不管韩耀的尸体,自去搜杀公孙部曲,但就中仍有两人得以逃脱,不顾马力疲惫,匆匆赶回来禀报公孙康——不过他们都不是射杀韩耀之人,故而光说前路受阻,有乌丸兵遮道,韩参军遣吾等速归相报。
公孙康闻言又惊又恐,这时候也顾不是询问韩耀的死活了,急召阳仪前来商议。阳仪想起韩耀提过的三策,忙道:“既然南路不通,只得转而向北,乐浪难去,唯投高句丽而已。”谁想公孙康一摆手:“高句丽不可往也!”
公孙度临终前要儿子放弃襄平,暂退以避是勋的锋芒,寻机再举,首先提出的便是南投乐浪。然而公孙度也说了,倘若此事为是勋预先料到或临时侦知,恐怕你走不通,那没办法,只好走第二条道路。当时公孙康也问:“莫非往投高句丽乎?”公孙度朝他一瞪眼:“岂不念昔日袁氏兄弟耶?!”
如今公孙兄弟落到昔日袁氏兄弟一般的败逃下场,倒真可谓天道轮回,丝毫不爽,而两者逃出根据地,往投别家的情势也是相近的。今天的高句丽,就好比是昔日的辽东公孙氏,一方面足以割据自雄,另方面却都畏惧中央政权的全力进攻——就这方面考虑,高句丽还比不上公孙氏,别说中央政权了,就连与公孙家连年相攻,高句丽都是败多胜少,唯一的长处,就是距离足够遥远,朝廷或许无意前往征讨。
所以高句丽王肯定想啊,我天高皇帝远,朝廷未必会来打我,但要是我收留了公孙父子,那就难说啦。既然如此,何不斩二公孙以献朝廷?乃可保我藩国得安也。而且就如同当日公孙度忌惮二袁一般,高句丽王也肯定忌惮公孙兄弟,随便放你们入国?谁知道你们会不会妄图鸠占鹊巢啊!
当日公孙,对袁家没有阴影,而如今的高句丽,才被辽东击败不久,表面上虽然平等和睦,其实每受公孙氏的驱策,心里不但有阴影,还有仇恨呢。寄望于他们收留你,保护你,那不是很渺茫的事情吗?
故此公孙度安排儿子,说万一南路不通,你就只有北投鲜卑一条道路可走。
这一方面,鲜卑族不算大汉朝的正式臣僚,自从檀石槐组建了东部鲜卑大联盟以后,各部时降时叛,汉朝也只有羁縻而已,根本就管不到他们。所以实际上,鲜卑之于汉朝,乃是敌国。敌国之间收降纳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另方面。鲜卑欲南下牧马久矣,只是找不到合适的“带路党”罢了,你们兄弟过去,便可为陈豨、卢芳也,他们定然收留。而且如今联盟瓦解,各部争雄,正当我辽东以北,势力最大的乃是素利、弥加二部。联合以敌西方的柯比能。既有二部在彼,汝兄弟乃可从中斡旋、取利,以期卷土重来。
公孙度既然已有所教诲,所以公孙康从来就没想过要往投高句丽。当下将父亲的遗言向阳仪合盘托出,阳公量不禁悲恸道:“先主若在,吾等何至于此!”你瞧公孙度那是多么敏锐的眼光,多么稳妥的谋划,咱们可谁都比不上啊!
公孙康安慰阳仪:“公量勿颓唐也,异日折冲胡种之间,渔利二部。都仰公量。”你是个政争的高手,将来我兄弟能否在鲜卑站稳脚跟。进而谋取利益,那就全都得靠你啦,还请赶紧振作起来。
一行转道北上不提。且说翌晨襄平城内群僚发现公孙兄弟和阳仪全都不见了踪影,莫不大惊失色,张敞、王建等商议了好半天,终于还是决定派遣使者前往是勋军中,俯首称降——这连主子都跑路了,咱们还硬撑个什么劲儿啊。
使者到来的时候,正赶上秦谊遣人还报,说果然在大梁水中游以南发现了公孙康的踪迹,只可惜对方见机得快,及时转向,朝北方遁去,吾等追之不及。是勋关照他们继续封堵南下之路,正不必深追。
转过头来跟逄纪、诸葛亮商议,说看起来公孙兄弟确实逃了,但为我军所阻,不得南下,因而北遁——他们会跑哪儿去呢?咱们有可能追得上吗?
逄纪说再往北就是玄菟郡啦,地势相对平缓,可通的道路很多,不但难以封堵,估计也追之不上——“若公孙兄弟遁入高句丽,则无忧也,吾在辽东,亦与句丽君臣有所交通,但一书往至,必缚彼来。但恐其往投鲜卑,则难制矣。”
是勋冷笑道:“彼兄弟若欲为中行说,恃胡之力以扰中国,多行不义必自毙也,吾何惧之!”根据原本的历史记载,鲜卑这些年内斗不休,在轲比能最终脱颖而出之前,基本上对中国造不成什么威胁,就连规模比较大的侵扰都没有过一次。是勋相信自己的蝴蝶小翅膀再怎么扑腾,历史再怎么改变,有些大势终究是变不了的,公孙兄弟想要勾引胡骑南下,复夺辽东,起码最近十年里那都是镜花水月。至于十年以后,怎么着天下也该定了——起码北中国该大定了——那还惧汝鲜卑不成么?
话说十年后,那个威震北地的“黄须儿”也该成年了吧。
正当此时,襄平来使求降,是勋当即派于禁率兵入城,自己仍然镇在首山之下,派人带着襄平的降书上山去见公孙模。使者转达是勋的话威胁公孙模,说:“卿若降时,既往不咎;若不降时,辽东姓公孙者,吾必尽屠之也!”
公孙氏那在东北也是大家族,分支无数——其实说起来,公孙度、公孙康这一支就并非主根,到是公孙模距离宗家还稍微近一点儿——少说也有一万多人。是勋说了,你要是不赶紧下山投降,我把姓公孙的都宰了你信不信?直接把你们家族屠灭,一个不留你信不信?
是宏辅终究不是屠夫民贼,又要考虑到儒林的观感,当然不会真这么干,只是口头说说罢了。然而公孙模不敢冒这个险,况且当他得知公孙康兄弟已然弃城而遁之后,也自然地熄了顽抗之心,于是长叹一声,黯然放下武器。
就此辽东粗定。征东护军夏侯渊才刚披星戴月地跑到首山脚下,就听说了这个消息,不禁跺足愤恨——来晚了呀,什么战斗都没能赶上,什么功劳都能抢到,你说我千里迢迢来这一趟是为的啥……早知道便辞去此任,跟主公南下去打刘表了!未完待续。。
公孙康说公量所言有理,那么你看派谁前往才好呢?阳仪一拱手:“韩之昱智谋多端,为人警醒,乃可先发。”
公孙康沉吟少顷,点一点:“如此,吾遣十骑随之昱往探可也。”
其实阳仪这主意就是韩耀提出来的,其目的不言而喻,为了抽空跑路——若能及时投入是勋军中,通报公孙康南逃的消息,必为大功一件也。于是时候不大,韩耀便在十名公孙氏心腹骑兵的护卫下,脱离大队,快马奔向东方,先去探查前途道路是否通畅。
按照韩耀的想法,咱们一路跑到天亮,必然要找个地方歇一歇马力,然后我把骑兵全都撒开去四处侦察,自己便可趁机遁走。可是他没有想到,天色将明未明之时,十一骑还在疾奔,眼瞧着接近了南通番汗的大路,突然前方马蹄声响,密林中瞬间冲出数十骑来,毡帽皮裘,全都是乌丸兵。
这不用问啊,定然是勋已经料到了公孙康将会南下,故此遣乌丸先断其路。韩耀见状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既然是使君已有预案,那自己的功劳难免大打折扣;喜的是就此终于可以得脱樊笼,归入正途啦。
部下询问该怎么办,咱们人少,对方人多。倘若对战是凶多吉少啊。韩耀说还怎么办。汝等赶紧打马返回。警告主公,乐浪不可去也,我在此间阻住这些乌丸!说着话抽出腰间玉具剑来,一副拼死护主、与敌协亡的耿耿忠臣嘴脸。
有几名骑兵还要留下来帮助韩耀阻敌,却被韩耀斥喝道:“汝等皆百战之士,必要还护主公,若吾则死不足惜。吾料左近尚有幽州兵马,汝等可分道而退。但有一人得以返回警示主公,则吾死而无恨矣!”说着话,双腿一磕马腹,便直朝对面直冲过去。
眼瞧着逐渐奔近,对面乌丸兵已经拉开了弓箭指着他,大声喝问身份——其中多为胡音,但还夹杂着几句生涩的汉话,这使韩耀大为放心——而身后的那些辽东骑兵也皆拨马而去,于是韩之昱高举双手,大叫道:“吾非辽东之臣。乃是使君所遣之间也,可引吾去见是使君。有重要军情相报!”
话音才落,便听得脑后松弦声响,随即劲风袭来,一支利箭正从他后颈穿入,直透喉结。韩之昱连叫都叫不出声来,便大睁着双眼,颓然从马背上跌落在地,扑腾了几下,很快断了气。他口眼尚自不闭,真是死不瞑目。
射杀韩耀的,乃是跟随他前来的一名公孙部曲。当日公孙度曾说韩耀是奸细,虽然公孙康并未深信,却也多少留了个心眼,此番探查前路,便即秘密嘱托几名心腹,说倘若韩参军有不轨之举动,汝等杀之可也,勿再留为我家之祸。所以韩耀一介文士,挺着柄装饰性的长剑,前言不搭后语地说要去阻挡追兵,那几名部曲本能地就起了疑心,于是留下一人,隐藏在灌木丛后面,暗窥动静。等韩耀喊出那不打自招的话来,那人便毫不留情,瞄准了一箭毙命。
乌丸兵也不管韩耀的尸体,自去搜杀公孙部曲,但就中仍有两人得以逃脱,不顾马力疲惫,匆匆赶回来禀报公孙康——不过他们都不是射杀韩耀之人,故而光说前路受阻,有乌丸兵遮道,韩参军遣吾等速归相报。
公孙康闻言又惊又恐,这时候也顾不是询问韩耀的死活了,急召阳仪前来商议。阳仪想起韩耀提过的三策,忙道:“既然南路不通,只得转而向北,乐浪难去,唯投高句丽而已。”谁想公孙康一摆手:“高句丽不可往也!”
公孙度临终前要儿子放弃襄平,暂退以避是勋的锋芒,寻机再举,首先提出的便是南投乐浪。然而公孙度也说了,倘若此事为是勋预先料到或临时侦知,恐怕你走不通,那没办法,只好走第二条道路。当时公孙康也问:“莫非往投高句丽乎?”公孙度朝他一瞪眼:“岂不念昔日袁氏兄弟耶?!”
如今公孙兄弟落到昔日袁氏兄弟一般的败逃下场,倒真可谓天道轮回,丝毫不爽,而两者逃出根据地,往投别家的情势也是相近的。今天的高句丽,就好比是昔日的辽东公孙氏,一方面足以割据自雄,另方面却都畏惧中央政权的全力进攻——就这方面考虑,高句丽还比不上公孙氏,别说中央政权了,就连与公孙家连年相攻,高句丽都是败多胜少,唯一的长处,就是距离足够遥远,朝廷或许无意前往征讨。
所以高句丽王肯定想啊,我天高皇帝远,朝廷未必会来打我,但要是我收留了公孙父子,那就难说啦。既然如此,何不斩二公孙以献朝廷?乃可保我藩国得安也。而且就如同当日公孙度忌惮二袁一般,高句丽王也肯定忌惮公孙兄弟,随便放你们入国?谁知道你们会不会妄图鸠占鹊巢啊!
当日公孙,对袁家没有阴影,而如今的高句丽,才被辽东击败不久,表面上虽然平等和睦,其实每受公孙氏的驱策,心里不但有阴影,还有仇恨呢。寄望于他们收留你,保护你,那不是很渺茫的事情吗?
故此公孙度安排儿子,说万一南路不通,你就只有北投鲜卑一条道路可走。
这一方面,鲜卑族不算大汉朝的正式臣僚,自从檀石槐组建了东部鲜卑大联盟以后,各部时降时叛,汉朝也只有羁縻而已,根本就管不到他们。所以实际上,鲜卑之于汉朝,乃是敌国。敌国之间收降纳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另方面。鲜卑欲南下牧马久矣,只是找不到合适的“带路党”罢了,你们兄弟过去,便可为陈豨、卢芳也,他们定然收留。而且如今联盟瓦解,各部争雄,正当我辽东以北,势力最大的乃是素利、弥加二部。联合以敌西方的柯比能。既有二部在彼,汝兄弟乃可从中斡旋、取利,以期卷土重来。
公孙度既然已有所教诲,所以公孙康从来就没想过要往投高句丽。当下将父亲的遗言向阳仪合盘托出,阳公量不禁悲恸道:“先主若在,吾等何至于此!”你瞧公孙度那是多么敏锐的眼光,多么稳妥的谋划,咱们可谁都比不上啊!
公孙康安慰阳仪:“公量勿颓唐也,异日折冲胡种之间,渔利二部。都仰公量。”你是个政争的高手,将来我兄弟能否在鲜卑站稳脚跟。进而谋取利益,那就全都得靠你啦,还请赶紧振作起来。
一行转道北上不提。且说翌晨襄平城内群僚发现公孙兄弟和阳仪全都不见了踪影,莫不大惊失色,张敞、王建等商议了好半天,终于还是决定派遣使者前往是勋军中,俯首称降——这连主子都跑路了,咱们还硬撑个什么劲儿啊。
使者到来的时候,正赶上秦谊遣人还报,说果然在大梁水中游以南发现了公孙康的踪迹,只可惜对方见机得快,及时转向,朝北方遁去,吾等追之不及。是勋关照他们继续封堵南下之路,正不必深追。
转过头来跟逄纪、诸葛亮商议,说看起来公孙兄弟确实逃了,但为我军所阻,不得南下,因而北遁——他们会跑哪儿去呢?咱们有可能追得上吗?
逄纪说再往北就是玄菟郡啦,地势相对平缓,可通的道路很多,不但难以封堵,估计也追之不上——“若公孙兄弟遁入高句丽,则无忧也,吾在辽东,亦与句丽君臣有所交通,但一书往至,必缚彼来。但恐其往投鲜卑,则难制矣。”
是勋冷笑道:“彼兄弟若欲为中行说,恃胡之力以扰中国,多行不义必自毙也,吾何惧之!”根据原本的历史记载,鲜卑这些年内斗不休,在轲比能最终脱颖而出之前,基本上对中国造不成什么威胁,就连规模比较大的侵扰都没有过一次。是勋相信自己的蝴蝶小翅膀再怎么扑腾,历史再怎么改变,有些大势终究是变不了的,公孙兄弟想要勾引胡骑南下,复夺辽东,起码最近十年里那都是镜花水月。至于十年以后,怎么着天下也该定了——起码北中国该大定了——那还惧汝鲜卑不成么?
话说十年后,那个威震北地的“黄须儿”也该成年了吧。
正当此时,襄平来使求降,是勋当即派于禁率兵入城,自己仍然镇在首山之下,派人带着襄平的降书上山去见公孙模。使者转达是勋的话威胁公孙模,说:“卿若降时,既往不咎;若不降时,辽东姓公孙者,吾必尽屠之也!”
公孙氏那在东北也是大家族,分支无数——其实说起来,公孙度、公孙康这一支就并非主根,到是公孙模距离宗家还稍微近一点儿——少说也有一万多人。是勋说了,你要是不赶紧下山投降,我把姓公孙的都宰了你信不信?直接把你们家族屠灭,一个不留你信不信?
是宏辅终究不是屠夫民贼,又要考虑到儒林的观感,当然不会真这么干,只是口头说说罢了。然而公孙模不敢冒这个险,况且当他得知公孙康兄弟已然弃城而遁之后,也自然地熄了顽抗之心,于是长叹一声,黯然放下武器。
就此辽东粗定。征东护军夏侯渊才刚披星戴月地跑到首山脚下,就听说了这个消息,不禁跺足愤恨——来晚了呀,什么战斗都没能赶上,什么功劳都能抢到,你说我千里迢迢来这一趟是为的啥……早知道便辞去此任,跟主公南下去打刘表了!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魏文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魏文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