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票号之议
目录:借天改明| 作者:叫天| 类别:历史军事
在卢象升出海的时候,在京师某条街上,一个洪亮的声音在商贾背后响起:“大哥,你去哪里?”
商贾不用回头,就知道是自己的结拜兄弟在问自己。他当即转头一看,果然是壮汉。
“那被票号坑了的苦主前去都察院告顺天府了,我过去看看这事如何处理。”商贾笑了一下说道,然后继续往前走。
壮汉人高马大,几步就追上了商贾,和商贾一起走,一边发表自己的看法道:“幸亏我是小本生意,又不用外出进货,否则我都可能被坑。依我之见,这种害人的东西,朝廷封了得了。”
商贾听了面色有点不渝,侧头看了壮汉一眼,教训道:“那你哥哥外出的时候,让哥哥我背着银子出门?”
壮汉一听,倒是忘记了自己大哥是做大生意的,他连忙陪着笑脸道:“哪里,哪里,大哥,不是有那个大明九思宝钞么,这个携带也很方便。”
“大明九思宝钞的最高面额是多少?”商贾见壮汉还以他自己那小本生意为标杆,不由反问道。
“大概是十两,不过我没见过。”壮汉听了顺口答道。
“你那一头猪都没十两,当然没见过了。我呢,你让我背多少九思宝钞出门,安全不安全?”商贾一边加快了脚步一边训着壮汉。
壮汉一听,才想起自己大哥可是替京师贵人做买卖的,那可是大生意,远非自己的小本买卖可比。
自己和大哥混熟了,倒忘记了这点,一直以为他和二哥一样。想到这里,不由得有点惭愧,大哥这是和他们折节交往啊。
壮汉当即一拍自己的脑门道:“大哥瞧我这记性,都说长得人高马大脑子就不够使,还真是说小弟我呢!”
商贾见三弟倒是很快认错,态度不错,就换了笑容说道:“这也不能怪你,是你的格局不够。如果你想要有出息的,不如出去闯闯,见见大世面,别整天待在京师一角杀个猪就过一辈子了。”
壮汉一听,沉默了,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真得如大哥所说,杀个猪过一辈子么?
两人都没有再说话,一时沉默了下来,只管埋头赶路。
他们离都察院所在并不是很远,走了没多久,就听到前面人声鼎沸。
转过街角,眼前的场景豁然在目。
那些苦主把都察院新近开设的举报处围了个水泄不通,有御史正在和他们沟通,衙役则把那些好事的围观者隔离了开来。
两人被眼前的场景所吸引,来得晚了走不进去,就拉着外围的一个好事者问道:“这位兄弟,这事情如何了?”
这些好事的围观者,都有一颗八卦的心,一听有人问他,也不管认识不认识,就热情洋溢地介绍了起来。
“这些苦主告顺天府不作为,这么多天了还找不到那些该死的晋商,一定要都察院为他们做主,给他们一个交代,否则今天开始就要在这里绝食了。”
商贾一听,今天看来还是不死不休了,他又问道:“那这都察院的举报处如何反应?”
那好事者转头用嘴努了努,然后才道:“一开始说这里是举报文官贪腐之处,并不管办案进度,办事不力者不归这管。苦主死活不答应,一定要给个说法。现在都察院的左都御史都出来了,正在沟通中。”
商贾听得点点头,向这好事者拱手一礼道:“多谢兄弟告知。”
“没事,没事。”好事者回了一句,然后又转头看了起来。
商贾和壮汉也挤在一边,找了个相对较好的位置,开始看这事情的进展到底会如何。
人群中不时有人高喊御史不为民做主,不如趁早滚蛋这种类似的话。
那些衙役想看是谁在喊却又发现不了,上头又不让动粗,只好假装没听到,维持着好事者不让他们拥到近前去就算了。
壮汉的个子高,他没有商贾那么关心苦主和御史的沟通,转头在围观人群中看了起来。
结果还真被他看到了一个喊话的人,让他吃了一惊。
壮汉连忙拍了下商贾的肩膀,把嘴附到商贾的耳边低声说道:“大哥,我看到那日在酒楼遇见的那人了,躲在人群中喊话。”
商贾一听,稍微有点吃惊,顺着壮汉的指点看过去,果然是那日在酒楼的那个。
他连忙示意壮汉别管这个,就当没看到。
过了一会后,都察院左都御史开始激昂慷慨地演讲,表示这事都察院管定理,一定会给百姓一个交代。
左都御史还答应苦主,他马上上本把此事向皇上禀告,不管如何,都会在几天内争取个结果出来。
这事到了这份上,苦主才不甘心地慢慢散去了。
但这些苦主并没有回家,而是分散开了后,就和周边的人诉说左都御史的答复,把这事传得京师百姓全都知道了。
这也让京师百姓都很期待朝廷到底会有一个什么交代,不少百姓都代入了决策者的身份,发表一些可能的看法,把京师的舆论又从中兴侯的婚事上转移开,全都关注到了这件事情上。
当日午后,左都御史整理了资料,就把此事上奏了。
朝廷的效率明显比以往高很多,崇祯皇帝马上召开内阁和六部九卿会议,商讨此事。
崇祯皇帝指着一叠奏章说道:“票号携款潜逃一事,闹得京师沸沸扬扬,百姓怨言很大。朕这里已经收到这么多奏章,都说此事最好能尽快解决。否则事情发展下去,后果可能不堪设想。诸位臣工,对此有何看法?”
这事儿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文华殿内的这些大臣全部都已知晓。
京师的舆论还从来没有这么高度集中过,只要不是那种闭关躲在地窖中写书的人,就肯定都听过。
听到崇祯皇帝这么一说,户部尚书毕自严出列奏道:“陛下,臣也以为此事是应当有个了结,否则还不一定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这不就是崇祯皇帝刚才说得话,毕自严如此重复显然是拍崇祯皇帝的马屁。
“朕听闻现在京师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取缔票号、钱庄,这样就不会再有此事发生;另外一种则是对票号、钱庄加以限制,那毕卿觉得该如何处置呢?”崇祯皇帝问道。
毕自严作为大明的管家,当然知道票号、钱庄存在的意义,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陛下,取缔票号、钱庄不可行。”
崇祯皇帝马上就顺势问道:“那毕卿的意思就是对票号、钱庄加以限制?”
商贾不用回头,就知道是自己的结拜兄弟在问自己。他当即转头一看,果然是壮汉。
“那被票号坑了的苦主前去都察院告顺天府了,我过去看看这事如何处理。”商贾笑了一下说道,然后继续往前走。
壮汉人高马大,几步就追上了商贾,和商贾一起走,一边发表自己的看法道:“幸亏我是小本生意,又不用外出进货,否则我都可能被坑。依我之见,这种害人的东西,朝廷封了得了。”
商贾听了面色有点不渝,侧头看了壮汉一眼,教训道:“那你哥哥外出的时候,让哥哥我背着银子出门?”
壮汉一听,倒是忘记了自己大哥是做大生意的,他连忙陪着笑脸道:“哪里,哪里,大哥,不是有那个大明九思宝钞么,这个携带也很方便。”
“大明九思宝钞的最高面额是多少?”商贾见壮汉还以他自己那小本生意为标杆,不由反问道。
“大概是十两,不过我没见过。”壮汉听了顺口答道。
“你那一头猪都没十两,当然没见过了。我呢,你让我背多少九思宝钞出门,安全不安全?”商贾一边加快了脚步一边训着壮汉。
壮汉一听,才想起自己大哥可是替京师贵人做买卖的,那可是大生意,远非自己的小本买卖可比。
自己和大哥混熟了,倒忘记了这点,一直以为他和二哥一样。想到这里,不由得有点惭愧,大哥这是和他们折节交往啊。
壮汉当即一拍自己的脑门道:“大哥瞧我这记性,都说长得人高马大脑子就不够使,还真是说小弟我呢!”
商贾见三弟倒是很快认错,态度不错,就换了笑容说道:“这也不能怪你,是你的格局不够。如果你想要有出息的,不如出去闯闯,见见大世面,别整天待在京师一角杀个猪就过一辈子了。”
壮汉一听,沉默了,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真得如大哥所说,杀个猪过一辈子么?
两人都没有再说话,一时沉默了下来,只管埋头赶路。
他们离都察院所在并不是很远,走了没多久,就听到前面人声鼎沸。
转过街角,眼前的场景豁然在目。
那些苦主把都察院新近开设的举报处围了个水泄不通,有御史正在和他们沟通,衙役则把那些好事的围观者隔离了开来。
两人被眼前的场景所吸引,来得晚了走不进去,就拉着外围的一个好事者问道:“这位兄弟,这事情如何了?”
这些好事的围观者,都有一颗八卦的心,一听有人问他,也不管认识不认识,就热情洋溢地介绍了起来。
“这些苦主告顺天府不作为,这么多天了还找不到那些该死的晋商,一定要都察院为他们做主,给他们一个交代,否则今天开始就要在这里绝食了。”
商贾一听,今天看来还是不死不休了,他又问道:“那这都察院的举报处如何反应?”
那好事者转头用嘴努了努,然后才道:“一开始说这里是举报文官贪腐之处,并不管办案进度,办事不力者不归这管。苦主死活不答应,一定要给个说法。现在都察院的左都御史都出来了,正在沟通中。”
商贾听得点点头,向这好事者拱手一礼道:“多谢兄弟告知。”
“没事,没事。”好事者回了一句,然后又转头看了起来。
商贾和壮汉也挤在一边,找了个相对较好的位置,开始看这事情的进展到底会如何。
人群中不时有人高喊御史不为民做主,不如趁早滚蛋这种类似的话。
那些衙役想看是谁在喊却又发现不了,上头又不让动粗,只好假装没听到,维持着好事者不让他们拥到近前去就算了。
壮汉的个子高,他没有商贾那么关心苦主和御史的沟通,转头在围观人群中看了起来。
结果还真被他看到了一个喊话的人,让他吃了一惊。
壮汉连忙拍了下商贾的肩膀,把嘴附到商贾的耳边低声说道:“大哥,我看到那日在酒楼遇见的那人了,躲在人群中喊话。”
商贾一听,稍微有点吃惊,顺着壮汉的指点看过去,果然是那日在酒楼的那个。
他连忙示意壮汉别管这个,就当没看到。
过了一会后,都察院左都御史开始激昂慷慨地演讲,表示这事都察院管定理,一定会给百姓一个交代。
左都御史还答应苦主,他马上上本把此事向皇上禀告,不管如何,都会在几天内争取个结果出来。
这事到了这份上,苦主才不甘心地慢慢散去了。
但这些苦主并没有回家,而是分散开了后,就和周边的人诉说左都御史的答复,把这事传得京师百姓全都知道了。
这也让京师百姓都很期待朝廷到底会有一个什么交代,不少百姓都代入了决策者的身份,发表一些可能的看法,把京师的舆论又从中兴侯的婚事上转移开,全都关注到了这件事情上。
当日午后,左都御史整理了资料,就把此事上奏了。
朝廷的效率明显比以往高很多,崇祯皇帝马上召开内阁和六部九卿会议,商讨此事。
崇祯皇帝指着一叠奏章说道:“票号携款潜逃一事,闹得京师沸沸扬扬,百姓怨言很大。朕这里已经收到这么多奏章,都说此事最好能尽快解决。否则事情发展下去,后果可能不堪设想。诸位臣工,对此有何看法?”
这事儿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文华殿内的这些大臣全部都已知晓。
京师的舆论还从来没有这么高度集中过,只要不是那种闭关躲在地窖中写书的人,就肯定都听过。
听到崇祯皇帝这么一说,户部尚书毕自严出列奏道:“陛下,臣也以为此事是应当有个了结,否则还不一定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这不就是崇祯皇帝刚才说得话,毕自严如此重复显然是拍崇祯皇帝的马屁。
“朕听闻现在京师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取缔票号、钱庄,这样就不会再有此事发生;另外一种则是对票号、钱庄加以限制,那毕卿觉得该如何处置呢?”崇祯皇帝问道。
毕自严作为大明的管家,当然知道票号、钱庄存在的意义,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陛下,取缔票号、钱庄不可行。”
崇祯皇帝马上就顺势问道:“那毕卿的意思就是对票号、钱庄加以限制?”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借天改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借天改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