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 万寿节诞(三)
目录:重生之我是慈禧| 作者:因顾惜朝| 类别:历史军事
</br>
许多人都有个存在心里不敢说出来的感觉:寿辰召医,大非吉兆。 还有些人无心看戏了——他们心中有出“戏”,正要开始,病骨支离的皇帝,抛下一群年轻貌美的妃嫔和一个六岁的孤儿,一瞑不逝,大政付托何人来代掌?是眼前跋扈的权臣,还是京里英发的亲王?这势如水火的一亲一贵,可能够捐弃前嫌,同心协力来辅保幼主?还有那储秀宫巾帼不让须眉的皇后?倘或不能,那么钩心斗角,明枪暗箭的争夺,令人惊心动魄的程度,不知要超过此刻戏台上多少倍!
然而戏台上的出将入相,一朝天子一朝臣,究不过是优伶面目,台下的这出“戏”唱了起来,可就不知几人得意,几人失意?自觉切身荣辱祸福有关的一些人,不但无心看戏,而且也必须早早设法去打听消息。
就连唱戏的梨园子弟都被惊动了,那个扮着巨灵神,脸上画着四个眼睛的大花脸拉住几个猢狲、几个龙套在后台转角那里瞧瞧嘀咕,“你们瞧见了没有,这样大好的日子,寿辰召太医,绝非吉兆啊!弄不好这演的冬瓜豆腐,可比台上的戏精彩多了。”
“可不是吗!”演着托塔天王的老生连忙接话,“抛下一大堆年轻貌美的嫔妃,和一个六岁的儿童,要真是大事出,这可怎么办,这大政可托付何人啊。”
。。。。
皇后刚刚从重华宫的大戏台回来,因是皇帝的圣诞,所以宫里也摆了好生热闹的场面,皇后有些怏怏,这是自入宫以来,第一次在皇帝的寿诞时节没有陪皇帝在一块。所幸宫中的太妃太嫔等人都要热闹,特别是最爱听戏,皇后不欲扫兴,硬是坐到了戏散了才回宫。安德海奉上了绣着金凤的热毛巾。杏贞接过来,擦了擦脸上的汗渍。看着烛台上点着的红烛,发了会呆,又问安德海,“小安子。今个给皇上的寿礼总到了吧?”
杏贞手书一百个寿字命人送到热河,这是最难得的心意,“娘娘,算好时辰,就是昨个到的,必然耽误不了的。”
“那就好,也不知道皇上如何。大阿哥好不好。”杏贞放下毛巾,“德龄最近怎么没消息回来?”这可真是奇怪了,德龄如今可是伺候在皇帝跟前的。
“最近几日都明发上谕呢,娘娘别担心。”安德海劝慰皇后,“承恩公和贞定夫人明个说要进宫朝见娘娘,您看?”
“外命妇还有那些?”杏贞点点头,问道。
“李巡抚的夫人也想进宫朝见。”
“恩,让帆儿也进宫。”杏贞准备把几个宣扬武力,此次大战有着赫赫战功的将领夫人都请进来,之前报到行在去有关战士将领酬功的折子一直没有批复,皇后也不能多催,只好对着这些人安抚罢了。
一阵夏风猛地吹进殿里,哗啦一声,卷起了层层帷幔,红烛在风中凌乱,险些就要被吹灭。
、。、、、
等着皇帝确切消息的这些人中,有一个就是曹毓瑛,恭亲王虽然不能亲自热河,可曹毓瑛是过来打探消息了,皇帝也颇为赏识曹毓瑛,但奉旨入座听戏,不可擅离,他是个极深沉的人,既然一时无法脱身去打听,便索性不谈那些无根的揣测之词,所以他心里最热,表面却最冷静。看完了戏,曹毓瑛一回家就吩咐门上,除了李太医以外,其余的访客,一律挡驾。到了晚上,一个人在后院里纳凉,看看夜深,并无消息,正待归寝,门上一盏纱灯,引着一位客人走了进来,正是李德立。
曹毓瑛赶紧披了件长衫来肃客,先请宽衣,李德立匆匆答道:“不必了。我还要赶进宫去当差。”
这一说,是特地抽空来送紧要消息。曹毓瑛等听差伺候了茶水,随即挥一挥手,让所有的下人都回避。
于是李德立忧形于色地低声说道:“上头的病不妙!”
“怎么?不是说闹了一阵肚子,没事了吗?”
“晚上又发作了,一连泻了四五次,泄泻最伤人,何况是虚极了的?唉,讳疾忌医,只不过半天的耽误,弄得元气大伤。”李德立又把早些时候说给德龄的话又复述了一遍。
曹毓瑛想一想,明白了他的话,皇帝讳疾,不肯召医,又不忌生冷油腻,以致再度泄泻,但是:“夏天闹肚子,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病啊?”
“别人没有什么了不得,搁在虚痨的人身上,就不是这么说了。须知寿命之本,积精自刚。内经有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味者五谷之味也,补以味而节其劳,则积贮积富,大命不倾。所以治上头的病,一直以温补为主,用‘小建中汤’,加人参,附子,建其中气,庶可饮食增而津液旺,充血生精,渐复真阴之不足。于今数月之功,毁于一旦。”李德立说到这里,连连顿足,望空长叹:“天命如此,夫复何言?”
听这话,看这神气,皇帝的病,竟是出乎意料的严重,曹毓瑛通前彻后想了一遍,为了确实了解情况,他这样问道:“卓轩,岐黄一道,我是外行。请你打个比方行不行?”
“好比一座风雨茅庐,牵萝补屋,苦苦遮盖,只待坏天气过了,好作抽梁换柱之计,谁知无端一阵狂风,把个茅草顶都掀掉了!你看,今后如何措手?”
“那么,”曹毓瑛的声音低得仅仅能让对方听见:“还有多少日子呢?”
李德立沉吟了一会答道:“想必你还记得,我曾说过一句话,只要‘平平安安度过盛夏,一到秋凉,定有起色。’”话已经很明白了,皇帝怕度不过盛夏。曹毓瑛极深沉地点一点头,未再开口。
“琢翁,我告辞了,还要赶到宫里去。”
“辛苦,辛苦!”曹毓瑛拱手答道,“我也不留你了。等你稍闲了,我奉屈小酌。”
“我先谢谢!”李德立迟疑了一下又说:“琢翁,‘大事’一出,头一个就是我倒霉,那时还要请多关顾!”说着随手就请了一个安。
许多人都有个存在心里不敢说出来的感觉:寿辰召医,大非吉兆。 还有些人无心看戏了——他们心中有出“戏”,正要开始,病骨支离的皇帝,抛下一群年轻貌美的妃嫔和一个六岁的孤儿,一瞑不逝,大政付托何人来代掌?是眼前跋扈的权臣,还是京里英发的亲王?这势如水火的一亲一贵,可能够捐弃前嫌,同心协力来辅保幼主?还有那储秀宫巾帼不让须眉的皇后?倘或不能,那么钩心斗角,明枪暗箭的争夺,令人惊心动魄的程度,不知要超过此刻戏台上多少倍!
然而戏台上的出将入相,一朝天子一朝臣,究不过是优伶面目,台下的这出“戏”唱了起来,可就不知几人得意,几人失意?自觉切身荣辱祸福有关的一些人,不但无心看戏,而且也必须早早设法去打听消息。
就连唱戏的梨园子弟都被惊动了,那个扮着巨灵神,脸上画着四个眼睛的大花脸拉住几个猢狲、几个龙套在后台转角那里瞧瞧嘀咕,“你们瞧见了没有,这样大好的日子,寿辰召太医,绝非吉兆啊!弄不好这演的冬瓜豆腐,可比台上的戏精彩多了。”
“可不是吗!”演着托塔天王的老生连忙接话,“抛下一大堆年轻貌美的嫔妃,和一个六岁的儿童,要真是大事出,这可怎么办,这大政可托付何人啊。”
。。。。
皇后刚刚从重华宫的大戏台回来,因是皇帝的圣诞,所以宫里也摆了好生热闹的场面,皇后有些怏怏,这是自入宫以来,第一次在皇帝的寿诞时节没有陪皇帝在一块。所幸宫中的太妃太嫔等人都要热闹,特别是最爱听戏,皇后不欲扫兴,硬是坐到了戏散了才回宫。安德海奉上了绣着金凤的热毛巾。杏贞接过来,擦了擦脸上的汗渍。看着烛台上点着的红烛,发了会呆,又问安德海,“小安子。今个给皇上的寿礼总到了吧?”
杏贞手书一百个寿字命人送到热河,这是最难得的心意,“娘娘,算好时辰,就是昨个到的,必然耽误不了的。”
“那就好,也不知道皇上如何。大阿哥好不好。”杏贞放下毛巾,“德龄最近怎么没消息回来?”这可真是奇怪了,德龄如今可是伺候在皇帝跟前的。
“最近几日都明发上谕呢,娘娘别担心。”安德海劝慰皇后,“承恩公和贞定夫人明个说要进宫朝见娘娘,您看?”
“外命妇还有那些?”杏贞点点头,问道。
“李巡抚的夫人也想进宫朝见。”
“恩,让帆儿也进宫。”杏贞准备把几个宣扬武力,此次大战有着赫赫战功的将领夫人都请进来,之前报到行在去有关战士将领酬功的折子一直没有批复,皇后也不能多催,只好对着这些人安抚罢了。
一阵夏风猛地吹进殿里,哗啦一声,卷起了层层帷幔,红烛在风中凌乱,险些就要被吹灭。
、。、、、
等着皇帝确切消息的这些人中,有一个就是曹毓瑛,恭亲王虽然不能亲自热河,可曹毓瑛是过来打探消息了,皇帝也颇为赏识曹毓瑛,但奉旨入座听戏,不可擅离,他是个极深沉的人,既然一时无法脱身去打听,便索性不谈那些无根的揣测之词,所以他心里最热,表面却最冷静。看完了戏,曹毓瑛一回家就吩咐门上,除了李太医以外,其余的访客,一律挡驾。到了晚上,一个人在后院里纳凉,看看夜深,并无消息,正待归寝,门上一盏纱灯,引着一位客人走了进来,正是李德立。
曹毓瑛赶紧披了件长衫来肃客,先请宽衣,李德立匆匆答道:“不必了。我还要赶进宫去当差。”
这一说,是特地抽空来送紧要消息。曹毓瑛等听差伺候了茶水,随即挥一挥手,让所有的下人都回避。
于是李德立忧形于色地低声说道:“上头的病不妙!”
“怎么?不是说闹了一阵肚子,没事了吗?”
“晚上又发作了,一连泻了四五次,泄泻最伤人,何况是虚极了的?唉,讳疾忌医,只不过半天的耽误,弄得元气大伤。”李德立又把早些时候说给德龄的话又复述了一遍。
曹毓瑛想一想,明白了他的话,皇帝讳疾,不肯召医,又不忌生冷油腻,以致再度泄泻,但是:“夏天闹肚子,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病啊?”
“别人没有什么了不得,搁在虚痨的人身上,就不是这么说了。须知寿命之本,积精自刚。内经有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味者五谷之味也,补以味而节其劳,则积贮积富,大命不倾。所以治上头的病,一直以温补为主,用‘小建中汤’,加人参,附子,建其中气,庶可饮食增而津液旺,充血生精,渐复真阴之不足。于今数月之功,毁于一旦。”李德立说到这里,连连顿足,望空长叹:“天命如此,夫复何言?”
听这话,看这神气,皇帝的病,竟是出乎意料的严重,曹毓瑛通前彻后想了一遍,为了确实了解情况,他这样问道:“卓轩,岐黄一道,我是外行。请你打个比方行不行?”
“好比一座风雨茅庐,牵萝补屋,苦苦遮盖,只待坏天气过了,好作抽梁换柱之计,谁知无端一阵狂风,把个茅草顶都掀掉了!你看,今后如何措手?”
“那么,”曹毓瑛的声音低得仅仅能让对方听见:“还有多少日子呢?”
李德立沉吟了一会答道:“想必你还记得,我曾说过一句话,只要‘平平安安度过盛夏,一到秋凉,定有起色。’”话已经很明白了,皇帝怕度不过盛夏。曹毓瑛极深沉地点一点头,未再开口。
“琢翁,我告辞了,还要赶到宫里去。”
“辛苦,辛苦!”曹毓瑛拱手答道,“我也不留你了。等你稍闲了,我奉屈小酌。”
“我先谢谢!”李德立迟疑了一下又说:“琢翁,‘大事’一出,头一个就是我倒霉,那时还要请多关顾!”说着随手就请了一个安。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我是慈禧》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我是慈禧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