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七、昭阳节使(四)
目录:重生之我是慈禧| 作者:因顾惜朝| 类别:历史军事
太后百无聊赖的接过了那个片子,“是谁拿来的?”
“是小安子。”
“他如今倒是架子大了,”太后懒洋洋的说道,“整日不在宫里头,送什么东西,都不自己送过来。”
安茜窃笑,“主子仁慈,底下的人才会在外头安心当差,不然谁有这个胆子呢。”
“说到底好像又是我的功劳了。”太后依旧仰在炕上,慢悠悠的打开了那个片子,“我倒是要瞧瞧这个鬼头闹什么。”
太后就看了一眼,慢慢的坐了起来,“这个小安子,到底是做了一些事儿的,”太后对着安茜点点头,“难怪敢不进宫来。”
安茜笑道,“这才是太后的胸怀呢。”
“别拍马屁了,”太后腾地下了地,“安茜,你说咱们怎么能出城?”
“这,”安茜有些为难,“如今都快入冬了,若是去园子,似乎季节也不对,出宫倒是方便,大不了去先农坛,或者地坛,可若是出城,似乎就有些难为了。”
太后叹道,“这撤帘归政之后,寿康宫可真冷清,内务府大臣呢?今日是谁当值?”
“是英桂。”
“他倒是难得,叫进来吧。”
英桂如今拜兵部满尚书,所以太后说他难得,不一会,英桂到了,他是正黄旗赫舍里氏,亦是荣禄之妻的族叔,到了寿康宫,太后盘膝坐在炕上,“这几日,我准备出宫一趟,你叫人安排好。”
“不知道太后想去哪里。”
“西郊。”
“这……”英桂有些犹豫,“西郊除去园子外,别的地方都是荒芜的紧,太后御驾,不宜居于荒凉之地啊。”
真会睁着眼说瞎话,西郊素来都是园林林立,皇庄连片的地方。怎么会是荒凉呢。太后微笑,“自然是去园子,只是,这些年在圆明园都呆腻了。也想换换地方,听说清漪园不错,只是以前都没去过,去见识一番。”
“清漪园长时间不住人,只怕休整需要时间。请太后让内务府稍作安排。”
“不用了,只是去清漪园逛逛,”太后说道,“还是住在圆明园里吧,去个一两日,再去香山看看英烈祠。耽误不了多少功夫。”
太后说出了英烈祠,英桂也不能再说什么,只能是准备好关防之事,又照会军机内阁并养心殿。
太后摸着手里的如意,看到了安德海的消息。她的兴致颇高,笑眯眯地问英桂,“四川总督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感觉如何?”
“从统率全省到专攻兵事,自然是道途不一,所幸太后皇上器重,臣也只能是万死不能报答圣恩罢了。”
“不用说这些虚的,”太后笑道,“说实话就是,这不是御前奏对。我也只是关心问一下,若是你不愿意,自然也就不用说的。”
“臣不敢,”英桂坐在凳子上微微欠身。脑海里想了一下,组织了话语,“既然太后垂问,臣就直说了。”
“平定洪杨之乱后,地方督抚之精兵尽数收揽于中枢,这是为了防五代藩镇之弊。自然是极好的,只是我潜心观之,丰台大营仍有颇多弊端。”
“你说说看。”太后本来极为得意新军之策,却没想到英桂是这样认为的,他也是南边平定过叛乱的大臣,想来不会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英桂说道,“虽然各部集结于丰台大营,可分歧尤为明显,淮军尽数在火炮营,步兵多是湘人,骑兵自然不用说,满蒙人居多,各有各的地方,各有各的体系,虽然融在一起,可派系之分仍有。”
“有句俗话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叫做‘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这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自然也就有门派了,”太后说道,“就以荣禄论,他可算做哪一边?”
“荣禄若非有湘军之中历练的经历,如今怕也担不起丰台大营的职责,”英桂说道,“若非有大战,素日自然是看不出来,若有大战,怕有推诿或者争功之忧。”
“这话是没错,只是十二镇成立许久,这各门派还是有着,我为安定地方之心,也不欲做大动作,军中山头林立,自然不是一件好事,说到底,还是因为新军不新,只是新瓶装旧酒而已,希望这德国教官来了,能有些不一样的进展。”
“是,此外还有讲武堂之事,我观讲武堂所学之课程,除去诸多军事典籍之外,缺少圣人宣教点化之言,微臣斗胆说一句,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怕是说的时候太少。”
没有思想和精神的军队只能叫做散兵游勇,英桂这话说中了要害,“臣以为,十二镇之兵,各有派系,究其原因,还是有各为其主之意,昔日各部分别入新疆平叛,耗时许久,这里头也有这个缘故,本朝之新军,较之历朝历代,均有不同之处,”英桂咳嗽了一声,“除去原本京中的余部,其他的都是地方组建的团练,原本就是混杂不一,这人心自然也就不同。”
英桂差点就要说出各为其主的话儿来了,“恩?”太后挑起了眉毛,“这话有道理,你准备怎么做?”
“讲武堂之中,军事上的事儿,自然有诸多教官会处置妥当,无需兵部插手,”英桂淡然说道,这话里自然也有怨念,有清一代,什么时候兵部不能管兵了。
“若是如今各地团练还在,我怕你这兵部什么都管不上了。”太后心里默默想道,另外一个时空里不就是这样?地方军权不去,日益做大,晚清出名的大臣也就是督抚了,朝中诸部大臣一概是庸庸碌碌默默无闻,这是为何?无他,手里无权耳!
那里轮得到英桂还在这里侃侃而谈,最后北洋出身的军阀袁大头更是篡了大清朝。
“只是这教化宣传之事,臣以为,兵部责无旁贷。”英桂说到最后,还是狐狸尾巴露出来了,“臣以为兵部亦可派遣郎中官等入直讲武堂和丰台大营,以协助之。”英桂最后话题一转,肃穆了起来,“臣并非诟病他人,只是如今丰台大营这统属不清,将来恐生事端!”(未完待续。)
...
...
“是小安子。”
“他如今倒是架子大了,”太后懒洋洋的说道,“整日不在宫里头,送什么东西,都不自己送过来。”
安茜窃笑,“主子仁慈,底下的人才会在外头安心当差,不然谁有这个胆子呢。”
“说到底好像又是我的功劳了。”太后依旧仰在炕上,慢悠悠的打开了那个片子,“我倒是要瞧瞧这个鬼头闹什么。”
太后就看了一眼,慢慢的坐了起来,“这个小安子,到底是做了一些事儿的,”太后对着安茜点点头,“难怪敢不进宫来。”
安茜笑道,“这才是太后的胸怀呢。”
“别拍马屁了,”太后腾地下了地,“安茜,你说咱们怎么能出城?”
“这,”安茜有些为难,“如今都快入冬了,若是去园子,似乎季节也不对,出宫倒是方便,大不了去先农坛,或者地坛,可若是出城,似乎就有些难为了。”
太后叹道,“这撤帘归政之后,寿康宫可真冷清,内务府大臣呢?今日是谁当值?”
“是英桂。”
“他倒是难得,叫进来吧。”
英桂如今拜兵部满尚书,所以太后说他难得,不一会,英桂到了,他是正黄旗赫舍里氏,亦是荣禄之妻的族叔,到了寿康宫,太后盘膝坐在炕上,“这几日,我准备出宫一趟,你叫人安排好。”
“不知道太后想去哪里。”
“西郊。”
“这……”英桂有些犹豫,“西郊除去园子外,别的地方都是荒芜的紧,太后御驾,不宜居于荒凉之地啊。”
真会睁着眼说瞎话,西郊素来都是园林林立,皇庄连片的地方。怎么会是荒凉呢。太后微笑,“自然是去园子,只是,这些年在圆明园都呆腻了。也想换换地方,听说清漪园不错,只是以前都没去过,去见识一番。”
“清漪园长时间不住人,只怕休整需要时间。请太后让内务府稍作安排。”
“不用了,只是去清漪园逛逛,”太后说道,“还是住在圆明园里吧,去个一两日,再去香山看看英烈祠。耽误不了多少功夫。”
太后说出了英烈祠,英桂也不能再说什么,只能是准备好关防之事,又照会军机内阁并养心殿。
太后摸着手里的如意,看到了安德海的消息。她的兴致颇高,笑眯眯地问英桂,“四川总督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感觉如何?”
“从统率全省到专攻兵事,自然是道途不一,所幸太后皇上器重,臣也只能是万死不能报答圣恩罢了。”
“不用说这些虚的,”太后笑道,“说实话就是,这不是御前奏对。我也只是关心问一下,若是你不愿意,自然也就不用说的。”
“臣不敢,”英桂坐在凳子上微微欠身。脑海里想了一下,组织了话语,“既然太后垂问,臣就直说了。”
“平定洪杨之乱后,地方督抚之精兵尽数收揽于中枢,这是为了防五代藩镇之弊。自然是极好的,只是我潜心观之,丰台大营仍有颇多弊端。”
“你说说看。”太后本来极为得意新军之策,却没想到英桂是这样认为的,他也是南边平定过叛乱的大臣,想来不会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英桂说道,“虽然各部集结于丰台大营,可分歧尤为明显,淮军尽数在火炮营,步兵多是湘人,骑兵自然不用说,满蒙人居多,各有各的地方,各有各的体系,虽然融在一起,可派系之分仍有。”
“有句俗话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叫做‘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这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自然也就有门派了,”太后说道,“就以荣禄论,他可算做哪一边?”
“荣禄若非有湘军之中历练的经历,如今怕也担不起丰台大营的职责,”英桂说道,“若非有大战,素日自然是看不出来,若有大战,怕有推诿或者争功之忧。”
“这话是没错,只是十二镇成立许久,这各门派还是有着,我为安定地方之心,也不欲做大动作,军中山头林立,自然不是一件好事,说到底,还是因为新军不新,只是新瓶装旧酒而已,希望这德国教官来了,能有些不一样的进展。”
“是,此外还有讲武堂之事,我观讲武堂所学之课程,除去诸多军事典籍之外,缺少圣人宣教点化之言,微臣斗胆说一句,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怕是说的时候太少。”
没有思想和精神的军队只能叫做散兵游勇,英桂这话说中了要害,“臣以为,十二镇之兵,各有派系,究其原因,还是有各为其主之意,昔日各部分别入新疆平叛,耗时许久,这里头也有这个缘故,本朝之新军,较之历朝历代,均有不同之处,”英桂咳嗽了一声,“除去原本京中的余部,其他的都是地方组建的团练,原本就是混杂不一,这人心自然也就不同。”
英桂差点就要说出各为其主的话儿来了,“恩?”太后挑起了眉毛,“这话有道理,你准备怎么做?”
“讲武堂之中,军事上的事儿,自然有诸多教官会处置妥当,无需兵部插手,”英桂淡然说道,这话里自然也有怨念,有清一代,什么时候兵部不能管兵了。
“若是如今各地团练还在,我怕你这兵部什么都管不上了。”太后心里默默想道,另外一个时空里不就是这样?地方军权不去,日益做大,晚清出名的大臣也就是督抚了,朝中诸部大臣一概是庸庸碌碌默默无闻,这是为何?无他,手里无权耳!
那里轮得到英桂还在这里侃侃而谈,最后北洋出身的军阀袁大头更是篡了大清朝。
“只是这教化宣传之事,臣以为,兵部责无旁贷。”英桂说到最后,还是狐狸尾巴露出来了,“臣以为兵部亦可派遣郎中官等入直讲武堂和丰台大营,以协助之。”英桂最后话题一转,肃穆了起来,“臣并非诟病他人,只是如今丰台大营这统属不清,将来恐生事端!”(未完待续。)
...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我是慈禧》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我是慈禧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