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舆论造势
目录:1989红色攻略| 作者:步枪| 类别:历史军事
看最快更新
李路之所以希望有和奔驰合作的机会,起初的原因是想获得奔驰卡车并且生产它们。
为什么李路那么看重奔驰卡车,根源却是在他重生前的一次偶然。当时他还在特种部队,一次演习中,他亲眼看见国防军中数量极少的奔驰卡车拉着拖曳式重炮在泥泞的野外上轻轻松松地越野。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的军卡,一样的马力拉着一样重的东西,却频频发生意外,不是陷车就是机械故障,而且都还是出厂两三年的新车。奔驰卡车却是使用了将近二十年。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奔驰卡车的质量的确是过得硬。
这个印象就深深地印在了李路的脑子里,以至于重生后,看到军卡他就想起这件事。
直到杰克获得了斯堪尼亚卡车的技术,他这个想法才慢慢淡下来。
现在,奔驰的人却找上门来想要进行合作,倒是让李路不得不考虑,要不要答应,如果答应,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合作。他没有去调查奔驰为什么会找上远海公司,那根本不需要调查——肯定是奔驰从郑大钧或者一些知道自己背景却不是很清楚的人那里得知,远海公司有着深厚的内地大人物背景。
唯一的问题是,奔驰怎么现在就有进军内地的想法了,或者说,历史上本来如此,只是李路不曾了解。
李晓萍遵照李路的意思,和奔驰本港的人进行了初步的接触,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奔驰无意在内地建立合资工厂。李路不觉意外,历史上奔驰直到十几年后才开始在内地建立合资工厂。
于是,李路便失去了对奔驰的兴趣。他看上奔驰的本意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技术和培养工人。没有合资工厂,一切都无从谈起。在本港逗留了两天,也没什么事情需要处理的,郑大钧等人也不知道他来。李路就安安心心地两天都待在房间里。
确切地说两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和妖精般迷人的李晓萍频频发生战斗。到李路准备离开本港的时候,李晓萍已经没有办法正常走路了,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
也许她需要购买一些补肾药品吃一吃。
李路正要离开本港,远海公司的经理人却向李晓萍汇报,说奔驰的人想得到和李先生见面的机会。李路当即就知道,奔驰的人知道李晓萍不是远海公司的真正老板,所以才说“李先生”而不是“李小姐”。
不过,李路并不打算给他们这个机会,自顾走了,只是交代李晓萍全权处理这个事情。这两天,李晓萍已经很清楚李路的条件了,所以只要按照李路的指示去做就行。反正李路对和奔驰的合作已经不是当初那么迫切和必须了。
回到首都,李路和翟小静温存了几天,假期就结束了。翟小静调回了总部医院,以后和心上人相处的时候会越来越多。翟小静经常往李家老宅跑,照顾小李麦,俨然把自己当成老李家的第三代女主人了。李路为此很欣慰。
而李路的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平静的时期。他现在的正式职务是总长办公室特别参谋。他这个特别体现在,他没有具体负责的工作,但是什么工作他都需要去做,当需要他的时候。
说起来,李路的工作重点还是在于特种作战部队。101大队结束了在卫藏的任务后返回,李路便频频地往101大队驻地跑,指导他们的训练。同时,李路并没有停止自己的研究工作。他本身有这方面的知识是一回事,他做不做研究又是另外一回事。总不能什么都不学习,完了就表现出逆天的知识来,那岂不是会被当成怪物。
总的来说,在总部机关这段相对空闲的时间里,李路做的最多的,是对特种作战的理论上的研究,然后把研究成果写成文章发表出去。他深知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扩大影响范围。
他要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掀起舆论的大讨论。
李路在《国防军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论特种作战》的长篇论文,连载了整整五期,将近三万字的巨作。
李路首先在论文中阐述了特种作战的具体含义和特点。在第一期里,李路着重强调了特种作战这种作战方式,并不仅仅限于陆军。后世陆海空三军都有自己的特种部队,这点无疑证明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具体到“特种兵”这个兵种来说,它是陆海空军数十个兵种当中最新的一个,又是最不容易被人理解的一个。
说到特种作战,就必须说到特种兵,那么,什么是特种兵呢?很多人都能找出答案来。通俗地说,执行特种作战的兵就是特种兵,特种部队里的兵就是特种兵。这话没错。
李路认为,真正的特种兵必须具备全天候、全地形作战能力,不管他隶属什么军种。隶属谁,那是领导归属问题,具备不具备海陆空作战能力是战斗力程度问题。
在文中,李路对当前各大军区以及海空军计划组建自己的特种部队持欢迎态度,但是他不忘强调,特种部队不在多而在精,隐晦地提出,希望能首先搞清楚“特种部队”,然后再动手去组建。
可以说,头上顶着国防军第一支特种部队缔造者、国防军特战先驱光环的李路,他是有资格说这样的话的。路三哥早在南疆战事中,就两次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他的理念和能力。
洋洋洒洒三万字的论文轰动了军队,甚至被军校收录研究,日后更是列为了理论教材。
李路并未就此停笔,他酝酿中的第二波文章紧接着发表——《未来海军和海洋权益之我见》。又是一篇宏伟巨制。
如果说写特种作战的时候,李路是站在军队的角度和高度去思考问题,那么在写这篇直接指向海军建设的文章的时候,李路更多的是站在一个国家的高度去看待问题,提出建议。
他以西沙海战和金门之战为具体例子,深入剖析了结果迥然的两次以海军为主体的战斗。他没有用很高深的语言文字,而是采取一种直白通俗的方式,把海军的重要性点出来。
“……从日本列岛到马六甲,在可以遇见的未来,华夏将遭到来自帝国主义的围困——我们将遭遇浅海困龙的困境。突破岛链的封锁,保住我们的出洋口,维护海洋权益,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未来的世界必将会是海洋的世界,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全世界。华夏必须奋起直追,加强海军建设,以保证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手里能够掌握着一支可以随着国家利益扩张而扩张的海洋力量……”
“……我国有着长达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有着面积达300万平方海洋国土。我们需要的,绝对不是千百吨级的护卫舰,更不会只需要几千吨级的驱逐舰。我们需要更大更先进的驱护舰,需要能够搭载足够战机的航母,来维护海洋国土的主权利益。倘若现在不重视,十年后,我们将会被别人甩下半个世纪的差距……”
“……我认为,华夏海军应该实行阶段性发展,大致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到2000年我们应该拥有至少6艘6000吨级的搭载垂直发射系统的防空型驱逐舰,6艘通用型导弹驱逐舰,至少12艘4000吨级的导弹护卫舰,以及不少于20艘先进常规潜艇。到第二阶段,也就是2010年前,万吨级的防空驱逐舰以及更多的先进潜艇、国产航母已经加入海军的服役序列,至少在2015年到来之际,完成第二艘航母的下水。到2020年,海军应该至少拥有三个航母战斗群,只有这样,才能基本保证需求……”
在接下来的连载中,李路毫不客气地用几乎是怒斥的文字,批评当局忽略了海军的建设,“泱泱大国居然没有一艘排水量超过3000吨的战舰”。李路直白无误地指出,“有人曲解了老人家‘军队要忍耐,全力发展经济’的意思,军队忍耐并不代表完全停滞不发展,尤其是最需要加快建设的海空军。”。
李路没有任何顾虑地把矛头指向当政的那位,他知道有些问题并不是他造成的,而是历史原因。但是,站在对手的角度,李路不介意把更多的屎盆子扣在那位的脑袋上。
一通令人目瞪口呆的怒斥之后,李路回过头来,从华夏的地理位置、国土资源、自然资源、周边环境等等切入,大斥某些人以“天朝大国”自居,丧失了基本的忧患意识,并且忽略对群众的宣传,任由民间弥漫着自大盲目的思想潮流。然后话锋一转,引出海军的建设。再次强调,一支强大的海军,不仅是保家卫国的必须,还是全世界中华儿女生存的底气,更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之林的地位保障。
李路通俗而煽情的文章,首先引起了军事院校以及地方高校的学员学生的大讨论,然后蔓延到中学、社会。经过各大保持的头条转载,一时间在全军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海权热”,海军一下子成了瞩目的焦点。
李路的目的达到了……
李路之所以希望有和奔驰合作的机会,起初的原因是想获得奔驰卡车并且生产它们。
为什么李路那么看重奔驰卡车,根源却是在他重生前的一次偶然。当时他还在特种部队,一次演习中,他亲眼看见国防军中数量极少的奔驰卡车拉着拖曳式重炮在泥泞的野外上轻轻松松地越野。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的军卡,一样的马力拉着一样重的东西,却频频发生意外,不是陷车就是机械故障,而且都还是出厂两三年的新车。奔驰卡车却是使用了将近二十年。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奔驰卡车的质量的确是过得硬。
这个印象就深深地印在了李路的脑子里,以至于重生后,看到军卡他就想起这件事。
直到杰克获得了斯堪尼亚卡车的技术,他这个想法才慢慢淡下来。
现在,奔驰的人却找上门来想要进行合作,倒是让李路不得不考虑,要不要答应,如果答应,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合作。他没有去调查奔驰为什么会找上远海公司,那根本不需要调查——肯定是奔驰从郑大钧或者一些知道自己背景却不是很清楚的人那里得知,远海公司有着深厚的内地大人物背景。
唯一的问题是,奔驰怎么现在就有进军内地的想法了,或者说,历史上本来如此,只是李路不曾了解。
李晓萍遵照李路的意思,和奔驰本港的人进行了初步的接触,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奔驰无意在内地建立合资工厂。李路不觉意外,历史上奔驰直到十几年后才开始在内地建立合资工厂。
于是,李路便失去了对奔驰的兴趣。他看上奔驰的本意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技术和培养工人。没有合资工厂,一切都无从谈起。在本港逗留了两天,也没什么事情需要处理的,郑大钧等人也不知道他来。李路就安安心心地两天都待在房间里。
确切地说两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和妖精般迷人的李晓萍频频发生战斗。到李路准备离开本港的时候,李晓萍已经没有办法正常走路了,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
也许她需要购买一些补肾药品吃一吃。
李路正要离开本港,远海公司的经理人却向李晓萍汇报,说奔驰的人想得到和李先生见面的机会。李路当即就知道,奔驰的人知道李晓萍不是远海公司的真正老板,所以才说“李先生”而不是“李小姐”。
不过,李路并不打算给他们这个机会,自顾走了,只是交代李晓萍全权处理这个事情。这两天,李晓萍已经很清楚李路的条件了,所以只要按照李路的指示去做就行。反正李路对和奔驰的合作已经不是当初那么迫切和必须了。
回到首都,李路和翟小静温存了几天,假期就结束了。翟小静调回了总部医院,以后和心上人相处的时候会越来越多。翟小静经常往李家老宅跑,照顾小李麦,俨然把自己当成老李家的第三代女主人了。李路为此很欣慰。
而李路的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平静的时期。他现在的正式职务是总长办公室特别参谋。他这个特别体现在,他没有具体负责的工作,但是什么工作他都需要去做,当需要他的时候。
说起来,李路的工作重点还是在于特种作战部队。101大队结束了在卫藏的任务后返回,李路便频频地往101大队驻地跑,指导他们的训练。同时,李路并没有停止自己的研究工作。他本身有这方面的知识是一回事,他做不做研究又是另外一回事。总不能什么都不学习,完了就表现出逆天的知识来,那岂不是会被当成怪物。
总的来说,在总部机关这段相对空闲的时间里,李路做的最多的,是对特种作战的理论上的研究,然后把研究成果写成文章发表出去。他深知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扩大影响范围。
他要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掀起舆论的大讨论。
李路在《国防军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论特种作战》的长篇论文,连载了整整五期,将近三万字的巨作。
李路首先在论文中阐述了特种作战的具体含义和特点。在第一期里,李路着重强调了特种作战这种作战方式,并不仅仅限于陆军。后世陆海空三军都有自己的特种部队,这点无疑证明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具体到“特种兵”这个兵种来说,它是陆海空军数十个兵种当中最新的一个,又是最不容易被人理解的一个。
说到特种作战,就必须说到特种兵,那么,什么是特种兵呢?很多人都能找出答案来。通俗地说,执行特种作战的兵就是特种兵,特种部队里的兵就是特种兵。这话没错。
李路认为,真正的特种兵必须具备全天候、全地形作战能力,不管他隶属什么军种。隶属谁,那是领导归属问题,具备不具备海陆空作战能力是战斗力程度问题。
在文中,李路对当前各大军区以及海空军计划组建自己的特种部队持欢迎态度,但是他不忘强调,特种部队不在多而在精,隐晦地提出,希望能首先搞清楚“特种部队”,然后再动手去组建。
可以说,头上顶着国防军第一支特种部队缔造者、国防军特战先驱光环的李路,他是有资格说这样的话的。路三哥早在南疆战事中,就两次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他的理念和能力。
洋洋洒洒三万字的论文轰动了军队,甚至被军校收录研究,日后更是列为了理论教材。
李路并未就此停笔,他酝酿中的第二波文章紧接着发表——《未来海军和海洋权益之我见》。又是一篇宏伟巨制。
如果说写特种作战的时候,李路是站在军队的角度和高度去思考问题,那么在写这篇直接指向海军建设的文章的时候,李路更多的是站在一个国家的高度去看待问题,提出建议。
他以西沙海战和金门之战为具体例子,深入剖析了结果迥然的两次以海军为主体的战斗。他没有用很高深的语言文字,而是采取一种直白通俗的方式,把海军的重要性点出来。
“……从日本列岛到马六甲,在可以遇见的未来,华夏将遭到来自帝国主义的围困——我们将遭遇浅海困龙的困境。突破岛链的封锁,保住我们的出洋口,维护海洋权益,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未来的世界必将会是海洋的世界,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全世界。华夏必须奋起直追,加强海军建设,以保证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手里能够掌握着一支可以随着国家利益扩张而扩张的海洋力量……”
“……我国有着长达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有着面积达300万平方海洋国土。我们需要的,绝对不是千百吨级的护卫舰,更不会只需要几千吨级的驱逐舰。我们需要更大更先进的驱护舰,需要能够搭载足够战机的航母,来维护海洋国土的主权利益。倘若现在不重视,十年后,我们将会被别人甩下半个世纪的差距……”
“……我认为,华夏海军应该实行阶段性发展,大致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到2000年我们应该拥有至少6艘6000吨级的搭载垂直发射系统的防空型驱逐舰,6艘通用型导弹驱逐舰,至少12艘4000吨级的导弹护卫舰,以及不少于20艘先进常规潜艇。到第二阶段,也就是2010年前,万吨级的防空驱逐舰以及更多的先进潜艇、国产航母已经加入海军的服役序列,至少在2015年到来之际,完成第二艘航母的下水。到2020年,海军应该至少拥有三个航母战斗群,只有这样,才能基本保证需求……”
在接下来的连载中,李路毫不客气地用几乎是怒斥的文字,批评当局忽略了海军的建设,“泱泱大国居然没有一艘排水量超过3000吨的战舰”。李路直白无误地指出,“有人曲解了老人家‘军队要忍耐,全力发展经济’的意思,军队忍耐并不代表完全停滞不发展,尤其是最需要加快建设的海空军。”。
李路没有任何顾虑地把矛头指向当政的那位,他知道有些问题并不是他造成的,而是历史原因。但是,站在对手的角度,李路不介意把更多的屎盆子扣在那位的脑袋上。
一通令人目瞪口呆的怒斥之后,李路回过头来,从华夏的地理位置、国土资源、自然资源、周边环境等等切入,大斥某些人以“天朝大国”自居,丧失了基本的忧患意识,并且忽略对群众的宣传,任由民间弥漫着自大盲目的思想潮流。然后话锋一转,引出海军的建设。再次强调,一支强大的海军,不仅是保家卫国的必须,还是全世界中华儿女生存的底气,更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之林的地位保障。
李路通俗而煽情的文章,首先引起了军事院校以及地方高校的学员学生的大讨论,然后蔓延到中学、社会。经过各大保持的头条转载,一时间在全军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海权热”,海军一下子成了瞩目的焦点。
李路的目的达到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1989红色攻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1989红色攻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