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崛起之双向穿越 第二章 发财了(中)

第二章 发财了(中)

目录:崛起之双向穿越| 作者:透明后盖| 类别:历史军事

    汉口是武汉三镇之一,分别隔长江和汉江与武昌、汉阳相望,有“九省通衢”之称,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首。1858年,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外商蜂拥而入,汉口逐渐成为开放型的国际性城市。民国的汉口已经是中国内陆最大的城市。

    这个时期的汉口享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工业繁荣,航运贸易发达,金融业昌盛,新兴教育体制成型,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沿着长江一线,英法德俄日租界从西南向东北依次排列,哥特式、洛可可式、巴洛克式等欧式建筑一应俱全。现在,英国俄国德国的租界已经收回,变成了3个特别行政区,只留下法国和日本的租借没有收回。

    李云飞站在1928年的汉口土地上,他现在站在的地方是江汉路。江汉路的东侧是就是原来的英租界,刚刚收回来不久,现在的第三特别行政区。在武汉人看来,江汉路不仅是租界与华界的分野,更是高档生活圈的中心,一向以高档、豪华、整洁、美观而闻名。由于中西文化的相互碰撞、融合和渗透,形成了汉口城区西洋式高大建筑与中西结合式门面,中资与洋资银行商号,新兴的公司与传统的店铺,国货与洋货并行一街、绝无仅有的街市景观。从江边开始,沿江汉路西侧(即华界)看过来,一幢幢风格迥异的“争气楼”(华商、华人所建中西合璧式楼宇),一座座设施齐全的娱乐场所、高档旅馆和豪华餐厅,一间间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名老字号、店铺,都带有中西文化融合渗透的色彩与痕迹。

    而以前的租界可不是任何人都能随意进入的,在遍布洋行和外资银行修建的高大西式建筑的英租界里,包着头巾、随身带着棒子的阿三巡捕,见着那些穿的不好的人乱闯租界,就是一顿乱棒。

    如今漫步宽敞的沿江大道,看着宽敞的江面已经不是外国人的专利了,普通国人如今也能享受江边的美景了。

    不过李云飞不是来看景色的,确认时间和地点的任务在街边随便看了下报纸就解决了。他现在只剩下发财的任务了。为了发财,李云飞可是花钱买了一串珍珠项链。项链的珍珠可是真的,绝对不是塑料颗粒渡了一层珍珠贝粉末的假货。

    他打算找家当铺,将这串珍珠项链给当掉,这样他就有钱了。租界区可没有大当铺,李云飞选择了走向原来的华界范围。

    两个小时后,李云飞发现他的发财大计进行的十分的不顺利。因为逛了这么长时间,逛了几条街道了,但是他居然没有发现有当铺。这是个什么怪情况?一个民国城市没当铺,这怎么可能啊。为什么会出现没有当铺这种诡异的现象啊,这个到底是啥情况啊。

    不明白状况的李云飞只能启动后备计划了。他走进路边的一所钟表行。柜台大量陈设的还是粗笨的座钟,只有几块手表装在精美的盒子里面。李云飞知道为什么手表少的原因,现在国内根本没有生产手表的能力,只能生产那种笨重而且不太准的座钟。

    国产手表要新中国建立后才能生产。目前全世界的手表产量远没有后世那么巨大,而且现在还没有到大萧条时期,手表在国外也都很畅销,中国进口的数量并不多。不仅数量少而且价格高。汉口又身处内陆就更少了。所以数量众多的还是已经能现在中国能生产的座钟。

    李云飞接着又逛了几家钟表店,情况也都大抵如此。而且顺便找了几家问了下手表的价格,自动的都是400多大洋,手动的也要300多大洋一只。李云飞心里有谱了,自己的这几只手表不愁卖了。

    于是李云飞先去了江汉路上的亨达利钟表行。说起汉口亨达利,就不得不说说他的老板陈文生。

    1910年,曾在上海美华利钟表店当学徒的浙江人陈文生来到汉口,在德商礼和洋行经营的太平洋表行当推销员。由于一战爆发,德商撤走,临走时将太平洋表行卖给了陈文生。从此,陈文生开设汉口亨达利钟表行。

    1915年陈文生在汉口河街四官殿处开设了中国人自己的汉口亨达利钟表行,并经上海亨达利总行认可,加入联号经营。几年后陈文生又将该店搬迁到江汉路五福裏口。

    1922年,陈文生用3000两银子租得浙江兴业银行汉口中山大道铺面开设亨达利店。陈文生启用技术高超的技师王锦堂管理日常业务,正是在王锦堂当家的这段时间,亨达利钟表店开始名声大噪。后来,陈文生的长子陈芝章接手亨达利,也学习父亲的经验,请王锦堂的儿子,高级技师王明镜辅佐。

    1937年前,亨达利的月营业额约3万元。武汉沦陷以后,它迁入法租界,月营业额也有1-2万元。抗战结束后亨达利迎来了鼎盛时期,每天可以销售瑞士和美国手表约36只,而当时3只手表就可折合一盎司(1盎司约等于31.1克)黄金,而小黄鱼差不多也是31克多,相当于每天往店里搬12条小黄鱼!

    李云飞走进店铺,王掌柜见有人进店,抬头打量了一下李云飞,只见他一头精神的短发,白白净净的面孔,带着副金丝眼镜,雪白的衬衣,带着领带,左手搭着一件西装,右手提着个金属箱子。下半身是笔挺的西裤和锃亮的皮鞋。一看就是个有钱的公子哥。这种人是老板们的最爱。连忙亲自迎了上来,迎着李云飞来到旁边坐下,吩咐伙计上茶。

    “先生贵姓?”

    “免贵姓李。不知老板贵姓?”

    “哪里敢称老板啊。我们老板姓陈。小老儿姓王,不知李先生光临小店。。。。”

    李云飞一边把箱子打开,边说道:“哦,王掌柜,是这样的。本人刚从海外回来,带了一批手表,这是样品,不知道王掌柜是否对这批货有意。”

    王掌柜见不是顾客上门,反倒是个推销的,尽管有些失望,但是还是看着李云飞从箱子里面取出三个盒子。王掌柜一一打开,里面是李云飞在主时空购买的仿老式国外名表,做工精美。当然价格也不便宜。

    王掌柜对这种手表外观很满意。毕竟现在世界手表产量并不高,而且中国进口的手表也并不多。但是有钱人消费能力还是不错的,加上汉口又在中部地区,运到的手表数量就更加少了,他们汉口亨得利钟表行也要到上海去抢货。今天货自己就上门了。

    “李先生,这货看着不错,不过得请我们的师傅拆开验验货。”

    “没事,尽管验货吧。”

    当时规模大些的钟表店都有自己的修理师傅负责对自己店售出的钟表进行维修。而且亨达利卖的手表比别家店要贵,因为信誉好,又保修,所有的表上柜前要校对,质量不好,走不准的不得上柜。

    很快一个带着放大镜的老师傅拆开了后盖,仔细的看着机芯。然后又对王掌柜嘀咕了几句。

    王掌柜很满意,这三款表居然有两款是自动机芯的。现在自动表要400个大洋呢。手动上弦的只要200多300个大洋。

    “李先生的货色不错,都是精钢机芯的,不知道你的价格是多少?”

    “两款自动表25英镑的价格,另外那款15英镑。王掌柜,你看这个价格怎么样?”

    “李先生,小店本小利薄,没有英镑啊。”

    “不好意思,平时用的都是英镑。那这样吧,换银元吧。汇率就按1:9吧,我吃点亏。”李云飞在装,也是给老板强化自己是从外国回来的。

    王掌柜心算了一下,卖出去至少能达到1倍的利润,不错。“不知道李先生的数量是多少。”

    “这次数量不多,每款只有20只。如果行情不错,我可以再多订购。王掌柜能吃下这次的货么?”

    “这个我要和老板商量一下,李先生请稍等。”说完转身去找老板陈文生商量去了。陈老板很郁闷,这个数量有点麻烦啊。吃下这批货,差不多要花光自己全部的流动资金啊,这样就有风险啊。

    但是不吃下这批货,那他肯定转身就卖给其他店了,1倍的利润就给了别人了啊。可是如果自己拼光流动资金,结果转头李云飞又弄来一批货,那市场饱和可就没那么多的利润了啊。

    于是王掌柜陪着陈文生来见李云飞。

    “不知李先生下批货有多少,什么时候到呢?”

    李云飞心想,主时空那恐怖的生产力,你就是要几万只也只是一个月的量吧。“大概有100只吧,时间嘛,估计得三个月后去了。”

    陈老板觉得还可以,时间足够他卖完这批货了。于是决定吃下来。当然了免不了一翻讨价的事情。但是李云飞咬死了自己汇率已经吃亏了,不能再降了。最终王掌柜只能答应下来。李云飞明天各送10只过来。今天的这3只手表李云飞得到了585枚大洋。

    当李云飞将沉甸甸的的十几封银元装到箱子里才觉得不对劲啊,今天才3只手表都换了这么重的银元,明天30只换的银元是这个的十倍啊,那李云飞可拿不动这么多银元啊,只好让陈老板明天将银元换成金条。

    李云飞一边逛着街道,一边考虑接下来干什么。现在时间接近中午了,他现在也不方便出城去开双向门回主时空,而且明天还要来交货,住在城里肯定方便一些。于是李云飞来到法租界的德明饭店。

    德明饭店(今江汉饭店)位于汉口蔡鄂路口、胜利街与中山大道交接的半岛形地段,是武汉最早的由洋人开办的旅店。1900年,清政府修建京汉铁路,作为这条铁路终点的汉口大智门火车站也同时兴建。法国商人圣保罗于1914年开始在当时法租界内筹办修建一座饭店,并聘请一对犹太人夫妇为饭店总设计师,于1919年才完工建成并开业。因饭店地处京汉铁路终点站,遂据英文(terminus)之意起名“德明”。

    据《湖北省外事志》及《武汉文史资料》等书记载,德明饭店为当时汉口旅馆之冠,多为外国人及高等华人长期包租。蒋介石、程潜等国民政府要员以及胡适,徐悲鸿、齐白石、梅兰芳等社会文化名流也都曾下榻这里。开了一个房间,李云飞来不及欣赏鼎鼎大名的德明饭店的内部陈设,就转身回了主时空。

    午饭后李云飞开始在网上查找为什么他逛了一上午都没有找到当铺的原因。当铺在李云飞的穿越贸易中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就是主时空的珍珠首饰等东西可以通过当铺来换为大洋,而且当铺里面有许多死当的东西,比如古董字画之类的,他可以从这些东西里面买一些回主时空来换成软妹币。这些死当的东西,是经过了当铺供奉的鉴定了的,不容易买到赝品。

    找了一会儿,李云飞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他逛了那么久没发现当铺了。说起来武汉的当铺挺惨的,历史上,武汉典当业,曾两次遭受整体破产的厄运。一次是辛亥革命期间的战火,典当行损失惨重,仅汉阳、汉口两地17家当铺,损失金额计钱340万串,一时间,三镇典当行全部关闭,只有少数“小押铺”在租界生存;一次是去年,宁汉分裂,货币一落千丈的大贬值,赎当人纷纷涌进当铺,以低值钞票赎取当物,三镇所有当铺物品赎取一空,本来值300多万元的物品,眨眼间变成一堆不值几文的废纸。当铺们集体破产,全部关门。只有原经营典当业的人士集合少数资本,设立“代当”。将每日当进物品转送银行抵押。除利息外,还向当户收取脚力费。

    怎么办呢?李云飞的计划中,初期是用珍珠手表在异时空换取大洋,然后用大洋购买田黄鸡血石翡翠古玩等贵重物品,然后将这东西弄到主时空上拍,这样静悄悄的发财。在他的估算中武汉这么大的城市应该有几十家大当铺,这样一圈扫下来,至少能扫到价值几千万上亿软妹币的货物。可是现在计划有些不通啊。没有了当铺,他如果直接跑去买田黄古玩,估计只能买一堆赝品和普通货色。拍卖公司可不收这些东西啊。

    李云飞考虑了半天,症结就在鉴定上。突然他想到了,干脆自己雇佣几个原来当铺的供奉啊。反正当铺关门,他们都失业了,自己花钱雇佣他们就是了。而且他开始以为汉口作为内陆最大城市,号称“东方芝加哥”,是个好地方。但是后面查的资料越多,越觉得这地方不好。现在都1928年6月了,明年就要爆发蒋桂战争了。后面还有中原大战,继而抗日战争。内陆不怎么好混啊。算了,异时空就先放一边吧,现在先考虑主时空的事情。

    李云飞现在有了500多个大洋,要是让李云飞在主时空直接出手大洋。就算按照现在的每个400元的价格,都能有20万。就算不按古董出手,自己把他们熔了卖白银也能有6万元。而投入了,才3只1000元的正经仿古表。这利润至少都是由20倍啊,还上什么班啊。想到这么高的利润,在算算更划算的古董和宝石利润。李云飞觉得自己心脏快飞出来了。

    李云飞决定这次收到的大洋先拿出了100多枚来去古玩市场试试水,先弄点钱再说。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崛起之双向穿越》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崛起之双向穿越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