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晶圆厂
目录:电子重生| 作者:周硕| 类别:都市言情
“佐藤……爱?”小野大浦愣了愣,不明所以的摇头道:“不,我的内子名字是长泽梓。”
“哦哦,抱歉,呵呵。”周硕不知所谓的傻笑了一下,看来实在是用梗太老,大家都没什么激情呢。
“不知道小野桑为什么突然想要移民中国?”
小野大浦唉声叹气道:“哎,还不是国内突然出来了流言,说是我偷了日本企业的技术,然后来帮助中国企业。东芝陶瓷发现事情败露,就把我抛出来当替罪羊。现在不仅业内很多公司都发起了对我的讨伐,更有不少右翼人士天天在我家附近出没。我父母甚至是我的未婚妻,对此都非常苦恼。”
周硕挑了挑眉头,在小野大浦没有注意到的角落里,嘴角忍不住向上翘了翘。这些所谓的流言当然是他指使日本方面流传出去的,小野大浦在任上屡屡推行耗资巨大的品管措施,若非周硕生财有道说不定还真的要被活活拖垮。
他的这点小九九,周硕焉能不知?索性断掉他的后路,让他死心塌地在泛翰集团发展最好。只不过他也没想到,区区流言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威力。
“恐怕要让小野桑失望了。”周硕遗憾的摇头道:“中国的移民政策非常谨慎,即使条件满足也不是那么容易申请的。不过如果是在中国置业,只要居住满一年就可以了。这样吧,在此之前,集团先出资为你租赁一处高档住宅。等你一年期满正好可以在集团新建的沿河别墅区购买一栋。”
“这,好吧。”小野大浦失望的点了点头。他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才向周硕提出来的。
只是没想到周硕根本没有促成此事的能量,别说是一个品管经理了。就是比尔盖茨想要加入中国国籍,按照规定他都说不定是不够资格的。每一个外籍人员加入中国国籍,据说都要公、安部部长亲自签署文件。周硕也就是在绣城算得上是有点关系,公、安部门朝那边开他都不知道,怎么可能把这件事情认下来。
泛翰晶圆厂的厂内环境和这个年代的渤海省内工厂完全不同,这倒并不是说老国企不在意厂内环境。实际上但凡效益好的国企,莫不是喜欢把工厂收拾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但这个年代的国企整体风格仍然是延续苏联的那种粗犷气质。
如果说对于以往的企业来说,环境只是工厂的点缀。工厂仍然是工厂的风格。那么晶圆厂的环境看起来就更像是一所园林式的大学,对环境的追求是有着现实意义的。现代化的半导体工业,本来就是号称最像实验室的工厂。
一方面优美的环境能够增加高科技人才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大量的绿化也能显著的减少空气尘埃和其他声、光、电等污染,德国英飞凌晶圆厂甚至就修建在森林里。别以为这些都是无所谓的因素,晶圆厂生产出来的单晶硅锭纯度高达11个9,这样的高品质从何而来?就是从这样无数的细节里,一点、一点的排除了所有可能对品质有干扰的因素。
今天若非是周硕亲自来,厂区里是根本不允许有汽车驶入的。所有人都要乘坐没有污染的电瓶车。当然更好的是骑自行车或者走路。不过晶圆厂本身面积太大,这样大的太阳下走路可实在是要了亲命了。
整个晶圆厂由高大的钢结构熔炼车间,和一栋附属的办公楼组成。办公楼并非只是管理人员的工作场所,每一块单晶硅锭被生产出来之后。都要经过详尽的分析和测验,然后才能确定它的品质。整个品管、质检、储存等工序,也都要在这栋附属办公楼中完成。
周硕将汽车在距离办公楼尚且有段距离的地方停了下来。这里再往前就是他也不能开车过去了。从停车场旁边换乘了电瓶车,这才到了办公楼前面。
晶圆厂的办公楼一共有五层。外面是由单向的玻璃幕墙组成。随着厂区随处可见的视觉指示牌,他找到了办公楼的大门。
刘刚和姚稻他们的电瓶车。也紧随在他的身后开了过来。
“周儿,先去休息室缓缓,喝口水?”刘刚从电瓶车上跳下来,帮他在大门前的安防系统上刷了一下卡。
“不了,先去车间吧。”周硕心急的摇头道:“这次自产单晶炉的试生产,对我们的下一阶段发展战略影响很大。不亲眼见证一下,我心里不踏实啊。”
刘刚刷过了卡,大门发出滴的一声,自动向两侧划开。他听到周硕的话,点了点头说道:“也好,那咱们就先去车间吧。”
他招呼了一声,身后的几个中层就四散而去了。刘刚和姚稻引领着周硕和刘侃,向着办公楼的深处走去。
穿过办公楼宽敞的大厅,在走廊里走了十多分钟,四个人这才到了一扇大门前。刘刚又是拿出自己胸前的身份卡在安防系统上划了一下,推开大门里面竟然是一个换衣间。
“进入车间必须进行全身除尘,以及穿着防尘服。”刘刚指着柜子里放着的一套防尘服,笑着说道:“还好现在不是冬天,不然穿着厚外套再去穿这玩意可是老遭罪了。”
“那工作人员冬天怎么办?”周硕从柜子里取出一套防尘服,他前世可是没少穿过这东西。它简直就是一个全身用的避、孕、套,把人装进去之后除了口、鼻、眼,保证没有一丝一毫遗漏的地方。
“有员工衣柜,可以把外套存起来嘛。不过这里不是员工入口,也就没有做那么多的准备。”刘刚他边说边利落的把防尘服穿好,可见平常是没少来这里。
周硕动作也很利索,换衣间里的四个人除了刘侃,显然对防尘服都不怎么陌生。
好不容易等刘侃换好了防尘服,刘刚打开换衣间另一端的一道铁门。让周硕和刘侃都进去了之后,他才和姚稻也进去然后把门密封好,开启了风浴除尘装置。
这里实际上是一道风浴除尘走廊,装置开启之后顿时从头顶上吹下来一阵狂风,然后从众人脚下再吸走。
除尘过程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通道另一端的大门旁,指示灯亮起了绿色才停止下来。
刘刚打开这道门,晶圆厂的熔炼车间总算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绿色的环氧树脂地坪几乎是一望无际,高举架的宽阔空间里面单晶炉如同一根根战舰的桅杆一般,高高的耸立着。
“你们这洁净室的标准有a级了吧?生产单晶硅锭需要这么高的级别吗?”刘侃有些惊讶的声音在他的口罩里穿了出来,显得有些瓮声瓮气。
周硕看了小野大浦一眼,200mm的单晶硅锭当然不是必须要a级洁净室的。不过他还是同意了小野大浦的这个要求,200mm也就是六英寸单晶硅锭或许不需要这种级别的洁净室,但后面还有八英寸、十二英寸甚至是十六英寸的单晶硅锭需要不断的投入研发、生产,中国的底子薄,总不能到时候再去临时抱佛脚。
“也算是提前预习吧,我们不排除以后可能会上芯片生产线的可能。”周硕笑眯眯的解释道。
四个人出现的入口,距离单晶炉的生产区还有一段距离。一段楼梯从二层伸了下来,显然是通往车间的办公区。
见到管理人员入口有人进入,从楼上顿时跑下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刘经理、姚厂长,这位……是周校长吧?”来人连忙向周硕伸出手来。
“你认识我?”周硕打量着眼前的小伙子,虽然防尘服遮住了他的面庞,但从眼神中仍然能够看到他散发出来的勃勃英气。
“我就在您家隔壁,呵呵。”小伙子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不过我可从来没有向别人说过。”
“我家又不是什么军事机密,说了也不怕。”周硕摆了摆手,笑道:“你怎么称呼?这还是我第一次来,怎么样带我参观一下车间?”
“我叫方大远,你请这边来。”方大远指着远处的单晶炉阵列说道:“目前正在进行自产单晶炉的第一次批量试生产,一百台单晶炉现在有八十台正在运行。预计再有五个小时,第一批就到点儿了。”
“怎么还有二十台没有进行测试?”周硕好奇的问道。
方大远干脆的边走边说道:“我们是进行的分批测试,一个批次五台,会调整一部分参数之后观察和其他参数效果的异同。接下来四个小时,这二十台单晶炉也会投入生产。”
方大远作为第一批和姚稻参加单晶炉装配的华光厂工人,可以说是从头到尾参加了这些单晶炉的自产攻关,周硕提出的问题根本对他毫无难度。经过半年多的摸爬滚打,这个原来华光厂的一线机修工人,俨然已经是单晶炉的专家了。
他们也许没有显赫的学历和丰富的工作履历,出身只是高中、技校,甚至是老工厂里面师徒传帮带的产物。然而正是无数这个年代的中国工人,凭借自己坚强不息的精神,通过自学和刻苦钻研,奋力的追赶着这个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未完待续。。)
“哦哦,抱歉,呵呵。”周硕不知所谓的傻笑了一下,看来实在是用梗太老,大家都没什么激情呢。
“不知道小野桑为什么突然想要移民中国?”
小野大浦唉声叹气道:“哎,还不是国内突然出来了流言,说是我偷了日本企业的技术,然后来帮助中国企业。东芝陶瓷发现事情败露,就把我抛出来当替罪羊。现在不仅业内很多公司都发起了对我的讨伐,更有不少右翼人士天天在我家附近出没。我父母甚至是我的未婚妻,对此都非常苦恼。”
周硕挑了挑眉头,在小野大浦没有注意到的角落里,嘴角忍不住向上翘了翘。这些所谓的流言当然是他指使日本方面流传出去的,小野大浦在任上屡屡推行耗资巨大的品管措施,若非周硕生财有道说不定还真的要被活活拖垮。
他的这点小九九,周硕焉能不知?索性断掉他的后路,让他死心塌地在泛翰集团发展最好。只不过他也没想到,区区流言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威力。
“恐怕要让小野桑失望了。”周硕遗憾的摇头道:“中国的移民政策非常谨慎,即使条件满足也不是那么容易申请的。不过如果是在中国置业,只要居住满一年就可以了。这样吧,在此之前,集团先出资为你租赁一处高档住宅。等你一年期满正好可以在集团新建的沿河别墅区购买一栋。”
“这,好吧。”小野大浦失望的点了点头。他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才向周硕提出来的。
只是没想到周硕根本没有促成此事的能量,别说是一个品管经理了。就是比尔盖茨想要加入中国国籍,按照规定他都说不定是不够资格的。每一个外籍人员加入中国国籍,据说都要公、安部部长亲自签署文件。周硕也就是在绣城算得上是有点关系,公、安部门朝那边开他都不知道,怎么可能把这件事情认下来。
泛翰晶圆厂的厂内环境和这个年代的渤海省内工厂完全不同,这倒并不是说老国企不在意厂内环境。实际上但凡效益好的国企,莫不是喜欢把工厂收拾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但这个年代的国企整体风格仍然是延续苏联的那种粗犷气质。
如果说对于以往的企业来说,环境只是工厂的点缀。工厂仍然是工厂的风格。那么晶圆厂的环境看起来就更像是一所园林式的大学,对环境的追求是有着现实意义的。现代化的半导体工业,本来就是号称最像实验室的工厂。
一方面优美的环境能够增加高科技人才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大量的绿化也能显著的减少空气尘埃和其他声、光、电等污染,德国英飞凌晶圆厂甚至就修建在森林里。别以为这些都是无所谓的因素,晶圆厂生产出来的单晶硅锭纯度高达11个9,这样的高品质从何而来?就是从这样无数的细节里,一点、一点的排除了所有可能对品质有干扰的因素。
今天若非是周硕亲自来,厂区里是根本不允许有汽车驶入的。所有人都要乘坐没有污染的电瓶车。当然更好的是骑自行车或者走路。不过晶圆厂本身面积太大,这样大的太阳下走路可实在是要了亲命了。
整个晶圆厂由高大的钢结构熔炼车间,和一栋附属的办公楼组成。办公楼并非只是管理人员的工作场所,每一块单晶硅锭被生产出来之后。都要经过详尽的分析和测验,然后才能确定它的品质。整个品管、质检、储存等工序,也都要在这栋附属办公楼中完成。
周硕将汽车在距离办公楼尚且有段距离的地方停了下来。这里再往前就是他也不能开车过去了。从停车场旁边换乘了电瓶车,这才到了办公楼前面。
晶圆厂的办公楼一共有五层。外面是由单向的玻璃幕墙组成。随着厂区随处可见的视觉指示牌,他找到了办公楼的大门。
刘刚和姚稻他们的电瓶车。也紧随在他的身后开了过来。
“周儿,先去休息室缓缓,喝口水?”刘刚从电瓶车上跳下来,帮他在大门前的安防系统上刷了一下卡。
“不了,先去车间吧。”周硕心急的摇头道:“这次自产单晶炉的试生产,对我们的下一阶段发展战略影响很大。不亲眼见证一下,我心里不踏实啊。”
刘刚刷过了卡,大门发出滴的一声,自动向两侧划开。他听到周硕的话,点了点头说道:“也好,那咱们就先去车间吧。”
他招呼了一声,身后的几个中层就四散而去了。刘刚和姚稻引领着周硕和刘侃,向着办公楼的深处走去。
穿过办公楼宽敞的大厅,在走廊里走了十多分钟,四个人这才到了一扇大门前。刘刚又是拿出自己胸前的身份卡在安防系统上划了一下,推开大门里面竟然是一个换衣间。
“进入车间必须进行全身除尘,以及穿着防尘服。”刘刚指着柜子里放着的一套防尘服,笑着说道:“还好现在不是冬天,不然穿着厚外套再去穿这玩意可是老遭罪了。”
“那工作人员冬天怎么办?”周硕从柜子里取出一套防尘服,他前世可是没少穿过这东西。它简直就是一个全身用的避、孕、套,把人装进去之后除了口、鼻、眼,保证没有一丝一毫遗漏的地方。
“有员工衣柜,可以把外套存起来嘛。不过这里不是员工入口,也就没有做那么多的准备。”刘刚他边说边利落的把防尘服穿好,可见平常是没少来这里。
周硕动作也很利索,换衣间里的四个人除了刘侃,显然对防尘服都不怎么陌生。
好不容易等刘侃换好了防尘服,刘刚打开换衣间另一端的一道铁门。让周硕和刘侃都进去了之后,他才和姚稻也进去然后把门密封好,开启了风浴除尘装置。
这里实际上是一道风浴除尘走廊,装置开启之后顿时从头顶上吹下来一阵狂风,然后从众人脚下再吸走。
除尘过程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通道另一端的大门旁,指示灯亮起了绿色才停止下来。
刘刚打开这道门,晶圆厂的熔炼车间总算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绿色的环氧树脂地坪几乎是一望无际,高举架的宽阔空间里面单晶炉如同一根根战舰的桅杆一般,高高的耸立着。
“你们这洁净室的标准有a级了吧?生产单晶硅锭需要这么高的级别吗?”刘侃有些惊讶的声音在他的口罩里穿了出来,显得有些瓮声瓮气。
周硕看了小野大浦一眼,200mm的单晶硅锭当然不是必须要a级洁净室的。不过他还是同意了小野大浦的这个要求,200mm也就是六英寸单晶硅锭或许不需要这种级别的洁净室,但后面还有八英寸、十二英寸甚至是十六英寸的单晶硅锭需要不断的投入研发、生产,中国的底子薄,总不能到时候再去临时抱佛脚。
“也算是提前预习吧,我们不排除以后可能会上芯片生产线的可能。”周硕笑眯眯的解释道。
四个人出现的入口,距离单晶炉的生产区还有一段距离。一段楼梯从二层伸了下来,显然是通往车间的办公区。
见到管理人员入口有人进入,从楼上顿时跑下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刘经理、姚厂长,这位……是周校长吧?”来人连忙向周硕伸出手来。
“你认识我?”周硕打量着眼前的小伙子,虽然防尘服遮住了他的面庞,但从眼神中仍然能够看到他散发出来的勃勃英气。
“我就在您家隔壁,呵呵。”小伙子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不过我可从来没有向别人说过。”
“我家又不是什么军事机密,说了也不怕。”周硕摆了摆手,笑道:“你怎么称呼?这还是我第一次来,怎么样带我参观一下车间?”
“我叫方大远,你请这边来。”方大远指着远处的单晶炉阵列说道:“目前正在进行自产单晶炉的第一次批量试生产,一百台单晶炉现在有八十台正在运行。预计再有五个小时,第一批就到点儿了。”
“怎么还有二十台没有进行测试?”周硕好奇的问道。
方大远干脆的边走边说道:“我们是进行的分批测试,一个批次五台,会调整一部分参数之后观察和其他参数效果的异同。接下来四个小时,这二十台单晶炉也会投入生产。”
方大远作为第一批和姚稻参加单晶炉装配的华光厂工人,可以说是从头到尾参加了这些单晶炉的自产攻关,周硕提出的问题根本对他毫无难度。经过半年多的摸爬滚打,这个原来华光厂的一线机修工人,俨然已经是单晶炉的专家了。
他们也许没有显赫的学历和丰富的工作履历,出身只是高中、技校,甚至是老工厂里面师徒传帮带的产物。然而正是无数这个年代的中国工人,凭借自己坚强不息的精神,通过自学和刻苦钻研,奋力的追赶着这个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电子重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电子重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