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空中飞舞的背篓
目录:苗乡轶事| 作者:冬虫草552| 类别:都市言情
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龙逸峰和肖静保持着暧昧的亲密关系,但是由于肖静的坚持,两人始终不敢突破最后的底线。不过就在二人有过亲密的第二晚,龙逸峰已经成功地和肖静咱在一个起跑线上,再也不限于三点式的接触了。
周五,是学生最兴奋的日子,因为马上将要迎来两天的自由时光。边远山区的初中不必城市学校,没有那么多的课外补习班,所以在这两天里,学生们基本上就是像放牛一样的自由了。对于住校生而言,这两天的周末假期就是回家补给粮食和帮助家里干农活的日子。虽然家里人口众多,龙逸峰也步例外,如果学校没有特别的事情,每周还是必须回家的。
正好这周五正是镇上赶集的日子,龙逸峰和堂哥二人上完课以后,简单地收拾一下东西就往家里赶。从镇上去玉马塘要走两个小时左右的山路,其中有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基本是羊肠小道,荒无人烟的。前一段路虽然相对好走,但是也不过因为周边寨子多,路比较宽一些而已,并没有通车。作为长期有人行走的路段,这段叫生屯沟的地方,顺着一条小溪而上,可以走到龙逸峰他们村。在下游到中游这一段,小溪两岸错落住着十来个村落。每逢赶集的时候,村民们总是要早早挑着一担担满满农作物到镇上去卖,换得的钱也要满满地挑一担回来。有的卖化肥,有的买粮食,也有买各种农具之类的。
一般情况下,早上去赶集的时候村民们都着急把物资拿到镇上去卖一个好价钱,很少有在中午休息比较长时间的。而下午物资卖出去,该采办的物资也采办好,人就轻松了下来。往往走走停停,较远的地方要休息好几个回。这样长期下来,好几个有水有树的平地成为大家固定休息的地方。到后来,有的村民也在这里做起了小买卖,买点烟酒、瓜子、糖之类的小吃。赶集回来的人,一般都会在这附近找一个地方坐下来,家长里短地聊天,有的三五个一组,有的高谈阔论,很是热闹。有的聊得高兴或者遇到一段时日不见的便宜,还会拉扯着到小店那里去喝两盅,花钱不多,就是五毛到一块不等,然后配上一两颗糖或者饼干。东西不多,花钱也少,但是代表一种热情。那些人缘好的,每赶一场下来,就要喝好几次甚至十多次。因此,一路上去,喝高的人也很多。当然,能有人请客喝酒,那是一种面子。没有人请或者根本就不请人的,那别人背地里会说这个人没有朋友,或者说太吝啬。这样以来,这个场我请你,下次遇到我请你,小店的生意也是非常红火的。
龙逸峰和同班的堂兄每次回家的时候,一般是不在路上休息的,但是赶场天除外。因为在休息的地方不仅仅是休息那么简单,还可以在那里听到很多故事和有趣的轶事,也可以看看在那里摆地摊的算命先生帮别人算上一挂,还是能学到不少东西的。
照例,二人到了人口聚集最多的下门村枫木坪找个人多的地方坐下来,听大人们谈论各种话题。今天人很多,算命的,喝酒的,带小孩的,非常热闹。突然,不知道那位村民突然叫起来:
看,那边有两个背篓飞起来啦,还打架呢。
背篓飞起来了!这可是大新闻,所以听到叫喊的人都站起来,往一边看去。之间田野上,两个背篓临空飞起,并像两只对峙的公鸡,缠斗在一起。地面上散落一地东西,有两个妇女哎呦呦地直叫唤,估计是背篓的主人。这是哪里来的两个师傅在斗法呢。人群中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到,其实也许就是苗家巫师或者巫婆在斗法。巫师在苗族中又被成为“巴对熊”,巫婆又叫“草鬼婆”。不过这位有经验的村民比较圆滑,怕得罪了不知道躲在那里的巫师或者草鬼婆。
龙逸峰曾经一直以来尤其喜欢听大人们谈论各种奇人轶事,他爷爷也经常在村里和周围的一帮老友聊起这样的事情。他曾经听爷爷讲过,在苗族的区域内,有好多中类似于法师的存在。他太爷爷曾经走过很多地方,认识一个人可以空手借物,即是想要什么就可以要上面。但是这个好像也不是没有代价的任意索取,如果你凭空借了别人的东西,就要用相应的东西去偿还,如果没有还,还要减寿。龙逸峰的太爷爷对这样的法术非常感兴趣,于是那位师傅就对他说:“现在正好前后无人,我就把我的一身本事交给你吧”。龙逸峰的太爷爷常年在各地游走做事,有见识和胆识,也有很多丰富的经验。一听到哪位师傅的这句话,赶紧回答他:“怎么会没有人呢,前前后后都是人。我不要学你的这一手。”据龙逸峰的爷爷介绍,在苗疆,但凡学习一些法术类的东西,是需要“认路”的,所谓“认路”就是要用一些东西去换取你所学的法术。他还列举了很多人的故事,有的“认路”就是怎么怎么个死法,有的干脆减少年龄。如果当天龙逸峰的太爷爷答应哪位师傅的话,那意思就是他断子绝孙的。因为“前前后后都没有人”这句话的隐含的意思就是没有子孙后代,龙逸峰的太爷爷明白了他的含义,所以说到处是人,不要学。如果没有这样及时地去拒绝,那么他就会得到那一身传承,最后绝子绝孙。
“这个太危险了”。龙逸峰看着在空中腾飞翻滚的那两个背篓,不禁想起爷爷说的那些事儿。爷爷还说,会那种学术的属于邪术一类的,他们不像苗族正宗的巫师一般,经过正规的拜师学艺,辛苦训练终究学得一身本事,可以为百姓解决困难,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还能与阴间通话,和鬼神谈判,是苗族的正义使者。
其实,在全国各地巫师情况不一,贵州有苗巫和汉巫之别﹐祭祀时分别用苗话或汉语作法事﹐另有“仙娘”﹑“走阴”﹐自称能知人畜生病由何鬼作祟。“草鬼婆”又叫“蛊婆”,《永绥厅志·卷六》的记录,真蛊婆目如朱砂,肚腹臂背均有红绿青黄条纹;真蛊婆家中没有任何蛛网蚁穴,而该妇人每天要放置一盆水在堂屋中间,趁无人之际将其所放蛊虫吐入盆中食水;真蛊婆能在山里作法,或放竹篙在云为龙舞,或放斗篷在天作鸟飞,不能则是假的。所有的真蛊婆被杀之后,剖开其腹部必定有蛊虫在里面。一般说来,蛊术只在女子中相传,如某蛊妇有女三人,其中必有一女习蛊。也有传给寨中其他女子的,如有女子去蛊婆家中学习女红,被蛊婆相中,就可能暗中施法,突然在某一天毫不经意地对该女子说:“你得了!”该女子回家之后必出现病症,要想治疗此病,非得求助于蛊婆,蛊婆便以学习蛊术为交换条件,不学则病不得愈。因为一切在暗中进行,传授的仪式与咒语,外人无从得其详。
在苗族人民心目中,巫师是驱鬼。沟通阴阳的师傅,属于正义的。所以每当有灾难、疾病或者不顺的时候,都要请巫师来看看。而巫婆纯粹是邪恶的象征,很对人对其又恨又怕。一般用背篓斗法的,大多是巫婆干的事情。据说巫婆的蛊毒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不找一个对象来发泄,开始会两眼发红,继而全身疼痛,生不如死,知道爆体而亡。因此,在场比较有阅历的成年人们,心理都认为这场背篓大战是草鬼婆发泄的一种方式,当然也不排除两个草鬼婆斗法的可能。
大家看着空中正在激烈交织在一起的两个背篓,好奇又感觉到害怕,更不敢随意说话,总担心不小心被或许就在身边的草鬼婆听到,那以后的苦头是够吃的了。
两个背篓在空都对撞了好多下,缠斗了估计有事多分钟部分胜负,最后不约而同掉在地下。人们才零零散散地走开,比较亲密的人都交头接耳地说着悄悄话,兴许在猜测着到底哪位是草鬼婆,为何如此明目张胆地都在一起。要知道,一般情况下,草鬼婆是属于阴暗的势力和群体,谁会这个东西是要被人们疏离的。在解放之前,有的地方甚至请巫师来镇压,把草鬼婆抓起来杀掉。
龙逸峰和堂兄龙海刚二人都很兴奋和好奇。要知道,这样的机会和场面一般是很少见的,特别是现在解放以后,农村逐步开放,关于的草鬼婆的故事很多,也听说很多人中过草鬼婆放出的蛊,但是还真没有见过像今天这样激烈的场面。不同于在以前见过的男巫师表演,这样的邪门激斗有的人一生也没有见到过。
因为有了背篓飞舞的插曲,很多人心中有所忌讳,不愿也不敢在这里做较长时间的逗留,更怕在这里说错话,一个个陆陆续续道别回家了。龙逸峰和堂兄也只好回家,一边高兴地议论着发生的事情,一边回家。
周五,是学生最兴奋的日子,因为马上将要迎来两天的自由时光。边远山区的初中不必城市学校,没有那么多的课外补习班,所以在这两天里,学生们基本上就是像放牛一样的自由了。对于住校生而言,这两天的周末假期就是回家补给粮食和帮助家里干农活的日子。虽然家里人口众多,龙逸峰也步例外,如果学校没有特别的事情,每周还是必须回家的。
正好这周五正是镇上赶集的日子,龙逸峰和堂哥二人上完课以后,简单地收拾一下东西就往家里赶。从镇上去玉马塘要走两个小时左右的山路,其中有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基本是羊肠小道,荒无人烟的。前一段路虽然相对好走,但是也不过因为周边寨子多,路比较宽一些而已,并没有通车。作为长期有人行走的路段,这段叫生屯沟的地方,顺着一条小溪而上,可以走到龙逸峰他们村。在下游到中游这一段,小溪两岸错落住着十来个村落。每逢赶集的时候,村民们总是要早早挑着一担担满满农作物到镇上去卖,换得的钱也要满满地挑一担回来。有的卖化肥,有的买粮食,也有买各种农具之类的。
一般情况下,早上去赶集的时候村民们都着急把物资拿到镇上去卖一个好价钱,很少有在中午休息比较长时间的。而下午物资卖出去,该采办的物资也采办好,人就轻松了下来。往往走走停停,较远的地方要休息好几个回。这样长期下来,好几个有水有树的平地成为大家固定休息的地方。到后来,有的村民也在这里做起了小买卖,买点烟酒、瓜子、糖之类的小吃。赶集回来的人,一般都会在这附近找一个地方坐下来,家长里短地聊天,有的三五个一组,有的高谈阔论,很是热闹。有的聊得高兴或者遇到一段时日不见的便宜,还会拉扯着到小店那里去喝两盅,花钱不多,就是五毛到一块不等,然后配上一两颗糖或者饼干。东西不多,花钱也少,但是代表一种热情。那些人缘好的,每赶一场下来,就要喝好几次甚至十多次。因此,一路上去,喝高的人也很多。当然,能有人请客喝酒,那是一种面子。没有人请或者根本就不请人的,那别人背地里会说这个人没有朋友,或者说太吝啬。这样以来,这个场我请你,下次遇到我请你,小店的生意也是非常红火的。
龙逸峰和同班的堂兄每次回家的时候,一般是不在路上休息的,但是赶场天除外。因为在休息的地方不仅仅是休息那么简单,还可以在那里听到很多故事和有趣的轶事,也可以看看在那里摆地摊的算命先生帮别人算上一挂,还是能学到不少东西的。
照例,二人到了人口聚集最多的下门村枫木坪找个人多的地方坐下来,听大人们谈论各种话题。今天人很多,算命的,喝酒的,带小孩的,非常热闹。突然,不知道那位村民突然叫起来:
看,那边有两个背篓飞起来啦,还打架呢。
背篓飞起来了!这可是大新闻,所以听到叫喊的人都站起来,往一边看去。之间田野上,两个背篓临空飞起,并像两只对峙的公鸡,缠斗在一起。地面上散落一地东西,有两个妇女哎呦呦地直叫唤,估计是背篓的主人。这是哪里来的两个师傅在斗法呢。人群中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到,其实也许就是苗家巫师或者巫婆在斗法。巫师在苗族中又被成为“巴对熊”,巫婆又叫“草鬼婆”。不过这位有经验的村民比较圆滑,怕得罪了不知道躲在那里的巫师或者草鬼婆。
龙逸峰曾经一直以来尤其喜欢听大人们谈论各种奇人轶事,他爷爷也经常在村里和周围的一帮老友聊起这样的事情。他曾经听爷爷讲过,在苗族的区域内,有好多中类似于法师的存在。他太爷爷曾经走过很多地方,认识一个人可以空手借物,即是想要什么就可以要上面。但是这个好像也不是没有代价的任意索取,如果你凭空借了别人的东西,就要用相应的东西去偿还,如果没有还,还要减寿。龙逸峰的太爷爷对这样的法术非常感兴趣,于是那位师傅就对他说:“现在正好前后无人,我就把我的一身本事交给你吧”。龙逸峰的太爷爷常年在各地游走做事,有见识和胆识,也有很多丰富的经验。一听到哪位师傅的这句话,赶紧回答他:“怎么会没有人呢,前前后后都是人。我不要学你的这一手。”据龙逸峰的爷爷介绍,在苗疆,但凡学习一些法术类的东西,是需要“认路”的,所谓“认路”就是要用一些东西去换取你所学的法术。他还列举了很多人的故事,有的“认路”就是怎么怎么个死法,有的干脆减少年龄。如果当天龙逸峰的太爷爷答应哪位师傅的话,那意思就是他断子绝孙的。因为“前前后后都没有人”这句话的隐含的意思就是没有子孙后代,龙逸峰的太爷爷明白了他的含义,所以说到处是人,不要学。如果没有这样及时地去拒绝,那么他就会得到那一身传承,最后绝子绝孙。
“这个太危险了”。龙逸峰看着在空中腾飞翻滚的那两个背篓,不禁想起爷爷说的那些事儿。爷爷还说,会那种学术的属于邪术一类的,他们不像苗族正宗的巫师一般,经过正规的拜师学艺,辛苦训练终究学得一身本事,可以为百姓解决困难,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还能与阴间通话,和鬼神谈判,是苗族的正义使者。
其实,在全国各地巫师情况不一,贵州有苗巫和汉巫之别﹐祭祀时分别用苗话或汉语作法事﹐另有“仙娘”﹑“走阴”﹐自称能知人畜生病由何鬼作祟。“草鬼婆”又叫“蛊婆”,《永绥厅志·卷六》的记录,真蛊婆目如朱砂,肚腹臂背均有红绿青黄条纹;真蛊婆家中没有任何蛛网蚁穴,而该妇人每天要放置一盆水在堂屋中间,趁无人之际将其所放蛊虫吐入盆中食水;真蛊婆能在山里作法,或放竹篙在云为龙舞,或放斗篷在天作鸟飞,不能则是假的。所有的真蛊婆被杀之后,剖开其腹部必定有蛊虫在里面。一般说来,蛊术只在女子中相传,如某蛊妇有女三人,其中必有一女习蛊。也有传给寨中其他女子的,如有女子去蛊婆家中学习女红,被蛊婆相中,就可能暗中施法,突然在某一天毫不经意地对该女子说:“你得了!”该女子回家之后必出现病症,要想治疗此病,非得求助于蛊婆,蛊婆便以学习蛊术为交换条件,不学则病不得愈。因为一切在暗中进行,传授的仪式与咒语,外人无从得其详。
在苗族人民心目中,巫师是驱鬼。沟通阴阳的师傅,属于正义的。所以每当有灾难、疾病或者不顺的时候,都要请巫师来看看。而巫婆纯粹是邪恶的象征,很对人对其又恨又怕。一般用背篓斗法的,大多是巫婆干的事情。据说巫婆的蛊毒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不找一个对象来发泄,开始会两眼发红,继而全身疼痛,生不如死,知道爆体而亡。因此,在场比较有阅历的成年人们,心理都认为这场背篓大战是草鬼婆发泄的一种方式,当然也不排除两个草鬼婆斗法的可能。
大家看着空中正在激烈交织在一起的两个背篓,好奇又感觉到害怕,更不敢随意说话,总担心不小心被或许就在身边的草鬼婆听到,那以后的苦头是够吃的了。
两个背篓在空都对撞了好多下,缠斗了估计有事多分钟部分胜负,最后不约而同掉在地下。人们才零零散散地走开,比较亲密的人都交头接耳地说着悄悄话,兴许在猜测着到底哪位是草鬼婆,为何如此明目张胆地都在一起。要知道,一般情况下,草鬼婆是属于阴暗的势力和群体,谁会这个东西是要被人们疏离的。在解放之前,有的地方甚至请巫师来镇压,把草鬼婆抓起来杀掉。
龙逸峰和堂兄龙海刚二人都很兴奋和好奇。要知道,这样的机会和场面一般是很少见的,特别是现在解放以后,农村逐步开放,关于的草鬼婆的故事很多,也听说很多人中过草鬼婆放出的蛊,但是还真没有见过像今天这样激烈的场面。不同于在以前见过的男巫师表演,这样的邪门激斗有的人一生也没有见到过。
因为有了背篓飞舞的插曲,很多人心中有所忌讳,不愿也不敢在这里做较长时间的逗留,更怕在这里说错话,一个个陆陆续续道别回家了。龙逸峰和堂兄也只好回家,一边高兴地议论着发生的事情,一边回家。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苗乡轶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苗乡轶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