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见所闻
目录:我的明朝生涯| 作者:千斤顶| 类别:历史军事
五里寨原有人口一万多,但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已经变成一个拥有人口近六万的大型城镇。
这六万人中,其中三万多人是十八到四十岁的壮劳力,一万多人是可以做事的老人,妇女。还有一些十岁到十五岁可以做事的小孩。而且这些人大部分也都在五寨堡各地农场和工厂做事。这年头可没有什么雇佣童工之说,只要能填饱肚子,人们什么都会做。
除了在五里寨定居的六万人外,还有约一万多外地的流民和民户在帽子山等各处的厂矿做事。如果将五里寨比作一个大农场,大工厂的话,里面就是些稳定的工人,他们每月有固定的薪水和粮食,每日还有伙食,相当于后世大工厂的包吃包住。
这数万人已经形成一个很大的市场,而且还是比较有消费力的市场。特别是现在五里寨还处于生产阶段,除了粮食意外,布匹、青菜、肉食等物资都显得不足,这些都需要向外界购买,因此这一年多来,已经吸引了诸多商人前来。
商人向来以消息灵通而闻名,山西的晋商尤为突出,特别是那些手眼灵通,感觉敏锐的大商人,立刻就察觉到了五里寨的商机,这些人如同闻到了血腥味的狼一般不断地向五里寨内涌来,在五里寨各处建房设店,流寓定居。如今,五里寨周围平日里原本不值一文的土地已经象坐了火箭般一天一个价格的往上窜。
但是最令这些商贾无奈的是,对此早有预料的岳阳竟然早就预料到一般,早在一年前就把周围数十里的土地用白菜价买了下来,到了现在这些地价早已价比黄金,那些闻讯而来的商人只得含泪用高价从岳阳手中买下这些土地。
如今的五里寨最繁华的三条大街上,更是每隔几天就有一家晋商的新店开门营业,琳琅满目的商业街道使得五里寨以一天一个样的速度变化着。粮食、棉花、食盐、布匹、煤炭、竹木、茶叶、桐油、生漆、药材、曲酒等各种物资汇集在此贸易,让五里寨越来越热闹。
如今的五里寨可谓处处是商机。只要你愿意干就不用发愁饿肚子。无论是种菜、扫大街还是到工厂干活,这些工作都能让你填饱肚子,加上五里寨连续的丰收,更是吸引了不少的粮商纷纷前来。
卢象升几人越走越是吃惊,五里寨如今的情形也只是比太原、大同等重镇稍逊一筹而已,而这只是在短短两年时间造成的变化,这对于习惯了用时间来沉淀的大明的人来说是非常震撼的。
当卢象升走到一条小巷时,周围传来了一片叫卖声,他们定眼一看,前面全都是卖蔬菜、肉食和粮食的地方。
看到这里卢象升快步上前走到一名卖菜的的老妇人跟前问道:“这位大娘。您的菜怎么卖呢。”
看到卢象升身上的衣服和身后站着的几名随从,这名老夫人脸上笑开了花:“好让这位官人知道,这里的韭菜每斤一文钱,青菜一斤三文钱,大蒜每三个一文钱,茴子白每斤二文钱。”
“哦,这菜还是挺便宜啊!”卢象升和身旁的杨廷麟对视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神色。
“那是,官人若是不信您到周围瞧瞧。就属老身这里的菜最新鲜价钱最便宜,老身在这里买菜了几十年,从不缺斤少两,周围的乡亲都是知道的。”这名老妇人很是骄傲的回答。
卢象升又看了看这名老夫人身上的衣裳。很明显是新裁剪的,再看到她脸上的并没有自己一路上普遍见到的那些面带菜色的流民和农户,心中暗暗点了点头又问道:“大娘,这五里寨这两年变化可真大啊。您的日子比起应该应该好了许多吧?”
“可不是嘛。”说到这里,这位老妇人脸上尽是骄傲之色,“说起来啊。这五里寨这两年的变化老身是看在眼里的,那得多亏了岳大人啊。往年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大伙除了饿肚子就是整天想着法的去挖野菜、树皮充饥,自打前年岳大人弄来了良种,修了水渠,挖水井之后,那粮食一个劲的疯长,今年不就得了大丰收了吗?那些农户的家里的粮食都堆得满满的,这样的情形老身以往做梦都不敢想啊。”
在老妇人的唠叨声中卢象升等人继续向前行走……
卢象等人走到最为繁华的东大街时发现了颇为有趣的一幕,一辆看起来颇为光鲜的马车行驶在大街的中央,和一辆迎面而来的看起来挺破旧的马车眼看就要相撞,幸亏避让及时这才没有出事。
而那辆破旧马车的车夫竟然停了下来指着那辆光鲜马车训斥道:“哪来的土包子,连走路都不会,没听说过靠右行驶吗?”
能坐得起那么光鲜马车的人自然也不是善茬,被人骂了自然不会服气,赶车的马夫把车停了下来回骂道:“爷爷我赶了这么多年车,从未见过什么靠右走的。你要是想讹人就直说,爷爷我不怕你!”
另外一名车夫打量了对方一眼,冷笑道:“呵呵……好大的口气,等街上的巡捕来了有你好看的,希望你到时候还能这般硬气。”
“来啊,爷爷我倒要看看谁敢动我家老爷!”
两人就这么吵了起来,两辆马车就这么停在大街上对骂,自然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国人好看热闹的天性立刻在这一瞬间显现了出来,不到几分钟的时间里就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一群人。
看到这样的情形,杨廷麟等人不禁好奇心大起,卢象升指着前方笑道:“伯祥,咱们也去凑凑热闹如何啊?”
杨廷麟微微一笑道:“大人既有此意,愚弟又岂有不从之理!”
“走!”
卢象升把手一挥,几个人顿时也凑了上去,卢象升仗着身高力大,很快就从层层的人群里杀出了一条缝隙挤了进去。
争吵还在继续,很快大街就被马车和围观的人群给堵塞了起来。不到一刻钟,随着几声尖锐的哨声响起,两名身穿黑衣,腰间挎着铁尺的巡捕一边吹着哨子一边跑了过来、
一名年轻的巡捕大声喝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为什么将马车堵在这里,不知道大街上不准停靠马车的吗?”
一名马夫指着另一名同行道:“大人,这辆马车他不但擅自占道行驶,而且还不讲道理,小人跟他说了他还不服气。”
巡捕将目光转向了另一名马夫问道:“是这样吗?”
“这位官差大人,这事明摆着着是这家伙无理取闹,小人走遍了山西,向来都是走在中间的,也没见过谁是要靠右走的。”另一名马夫依旧是一副振振有词的模样。
周围围观的人一听,顿时就嘘声四起,“靠,我当是什么人呢,感情是第一次来五里寨的土包子啊!”
巡捕一听,顿时就明白了事情的始末,他瞪着那名马夫道:“你肯定是第一次来五里寨的,不知道这里的规矩也情有可原。这次我们就不重罚你了,但是你要记住,在这里就要守这里的规矩。五里寨有规定,无论是行人还是马车,行走的时候一定要靠右走,还有,所有的马匹后面都要放一个粪兜,这两条规矩无论是谁都要遵守,谁若敢违反的第一次罚银十文,第二次罚银一百文钱,第三次就得到衙门接受教育并处以劳役,你明白吗?”
“什么?还有这种规定……”这名车夫和车上的人顿时就焉了,原本他以为是巡捕在吓唬自己,但看到周围人那鄙夷的目光后他立刻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真的,最后只有老老实实的掏出十文钱后灰溜溜的走了。
众人散去后,卢象升看着那名马夫的背影若有所思,良久才对杨廷麟说道:“伯祥,看来这五里寨很不简单啊。”
“嗯……确实很有意思。”杨廷麟点头道:“粗看五里寨这条规矩很是有些荒谬,但细想后却发现无论是行人还是马车都要靠右走,这就避免了行人拥挤相撞踩踏的可能,而在马匹后面装上粪兜这就可以让街道更加清洁,光是这两条小小的规定就不简单啊。”
卢象升赞道:“嗯,伯祥说得对,俗话说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别看这两条规矩不起眼,但却是很有深意啊。早就听闻这岳阳善于练兵,没想到这五里寨也被他搞得如同兵营一般守规矩,这可真是难得啊。”
看着早不绝口的卢象升,杨廷麟不禁笑道:“大人,莫非您还想巡视一下那岳阳的麾下士卒不成?”
“嗯,自然是要巡视的。”卢象升的眼中闪烁着一丝丝精芒,“圣上既然将三晋之地的安危交给了本官,岳阳身为北路游击自然也归本官统辖,他手下既然有八千劲旅,本官若是视而不见岂不是大罪。”
说到这里,卢象升把把手一摆:“走,咱们到应州城去会会这位明威将军!”
说罢,他从身后的一名随从手中接过马缰,跳上了战马朝着来路小跑而去……(未完待续。。)
这六万人中,其中三万多人是十八到四十岁的壮劳力,一万多人是可以做事的老人,妇女。还有一些十岁到十五岁可以做事的小孩。而且这些人大部分也都在五寨堡各地农场和工厂做事。这年头可没有什么雇佣童工之说,只要能填饱肚子,人们什么都会做。
除了在五里寨定居的六万人外,还有约一万多外地的流民和民户在帽子山等各处的厂矿做事。如果将五里寨比作一个大农场,大工厂的话,里面就是些稳定的工人,他们每月有固定的薪水和粮食,每日还有伙食,相当于后世大工厂的包吃包住。
这数万人已经形成一个很大的市场,而且还是比较有消费力的市场。特别是现在五里寨还处于生产阶段,除了粮食意外,布匹、青菜、肉食等物资都显得不足,这些都需要向外界购买,因此这一年多来,已经吸引了诸多商人前来。
商人向来以消息灵通而闻名,山西的晋商尤为突出,特别是那些手眼灵通,感觉敏锐的大商人,立刻就察觉到了五里寨的商机,这些人如同闻到了血腥味的狼一般不断地向五里寨内涌来,在五里寨各处建房设店,流寓定居。如今,五里寨周围平日里原本不值一文的土地已经象坐了火箭般一天一个价格的往上窜。
但是最令这些商贾无奈的是,对此早有预料的岳阳竟然早就预料到一般,早在一年前就把周围数十里的土地用白菜价买了下来,到了现在这些地价早已价比黄金,那些闻讯而来的商人只得含泪用高价从岳阳手中买下这些土地。
如今的五里寨最繁华的三条大街上,更是每隔几天就有一家晋商的新店开门营业,琳琅满目的商业街道使得五里寨以一天一个样的速度变化着。粮食、棉花、食盐、布匹、煤炭、竹木、茶叶、桐油、生漆、药材、曲酒等各种物资汇集在此贸易,让五里寨越来越热闹。
如今的五里寨可谓处处是商机。只要你愿意干就不用发愁饿肚子。无论是种菜、扫大街还是到工厂干活,这些工作都能让你填饱肚子,加上五里寨连续的丰收,更是吸引了不少的粮商纷纷前来。
卢象升几人越走越是吃惊,五里寨如今的情形也只是比太原、大同等重镇稍逊一筹而已,而这只是在短短两年时间造成的变化,这对于习惯了用时间来沉淀的大明的人来说是非常震撼的。
当卢象升走到一条小巷时,周围传来了一片叫卖声,他们定眼一看,前面全都是卖蔬菜、肉食和粮食的地方。
看到这里卢象升快步上前走到一名卖菜的的老妇人跟前问道:“这位大娘。您的菜怎么卖呢。”
看到卢象升身上的衣服和身后站着的几名随从,这名老夫人脸上笑开了花:“好让这位官人知道,这里的韭菜每斤一文钱,青菜一斤三文钱,大蒜每三个一文钱,茴子白每斤二文钱。”
“哦,这菜还是挺便宜啊!”卢象升和身旁的杨廷麟对视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神色。
“那是,官人若是不信您到周围瞧瞧。就属老身这里的菜最新鲜价钱最便宜,老身在这里买菜了几十年,从不缺斤少两,周围的乡亲都是知道的。”这名老妇人很是骄傲的回答。
卢象升又看了看这名老夫人身上的衣裳。很明显是新裁剪的,再看到她脸上的并没有自己一路上普遍见到的那些面带菜色的流民和农户,心中暗暗点了点头又问道:“大娘,这五里寨这两年变化可真大啊。您的日子比起应该应该好了许多吧?”
“可不是嘛。”说到这里,这位老妇人脸上尽是骄傲之色,“说起来啊。这五里寨这两年的变化老身是看在眼里的,那得多亏了岳大人啊。往年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大伙除了饿肚子就是整天想着法的去挖野菜、树皮充饥,自打前年岳大人弄来了良种,修了水渠,挖水井之后,那粮食一个劲的疯长,今年不就得了大丰收了吗?那些农户的家里的粮食都堆得满满的,这样的情形老身以往做梦都不敢想啊。”
在老妇人的唠叨声中卢象升等人继续向前行走……
卢象等人走到最为繁华的东大街时发现了颇为有趣的一幕,一辆看起来颇为光鲜的马车行驶在大街的中央,和一辆迎面而来的看起来挺破旧的马车眼看就要相撞,幸亏避让及时这才没有出事。
而那辆破旧马车的车夫竟然停了下来指着那辆光鲜马车训斥道:“哪来的土包子,连走路都不会,没听说过靠右行驶吗?”
能坐得起那么光鲜马车的人自然也不是善茬,被人骂了自然不会服气,赶车的马夫把车停了下来回骂道:“爷爷我赶了这么多年车,从未见过什么靠右走的。你要是想讹人就直说,爷爷我不怕你!”
另外一名车夫打量了对方一眼,冷笑道:“呵呵……好大的口气,等街上的巡捕来了有你好看的,希望你到时候还能这般硬气。”
“来啊,爷爷我倒要看看谁敢动我家老爷!”
两人就这么吵了起来,两辆马车就这么停在大街上对骂,自然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国人好看热闹的天性立刻在这一瞬间显现了出来,不到几分钟的时间里就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一群人。
看到这样的情形,杨廷麟等人不禁好奇心大起,卢象升指着前方笑道:“伯祥,咱们也去凑凑热闹如何啊?”
杨廷麟微微一笑道:“大人既有此意,愚弟又岂有不从之理!”
“走!”
卢象升把手一挥,几个人顿时也凑了上去,卢象升仗着身高力大,很快就从层层的人群里杀出了一条缝隙挤了进去。
争吵还在继续,很快大街就被马车和围观的人群给堵塞了起来。不到一刻钟,随着几声尖锐的哨声响起,两名身穿黑衣,腰间挎着铁尺的巡捕一边吹着哨子一边跑了过来、
一名年轻的巡捕大声喝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为什么将马车堵在这里,不知道大街上不准停靠马车的吗?”
一名马夫指着另一名同行道:“大人,这辆马车他不但擅自占道行驶,而且还不讲道理,小人跟他说了他还不服气。”
巡捕将目光转向了另一名马夫问道:“是这样吗?”
“这位官差大人,这事明摆着着是这家伙无理取闹,小人走遍了山西,向来都是走在中间的,也没见过谁是要靠右走的。”另一名马夫依旧是一副振振有词的模样。
周围围观的人一听,顿时就嘘声四起,“靠,我当是什么人呢,感情是第一次来五里寨的土包子啊!”
巡捕一听,顿时就明白了事情的始末,他瞪着那名马夫道:“你肯定是第一次来五里寨的,不知道这里的规矩也情有可原。这次我们就不重罚你了,但是你要记住,在这里就要守这里的规矩。五里寨有规定,无论是行人还是马车,行走的时候一定要靠右走,还有,所有的马匹后面都要放一个粪兜,这两条规矩无论是谁都要遵守,谁若敢违反的第一次罚银十文,第二次罚银一百文钱,第三次就得到衙门接受教育并处以劳役,你明白吗?”
“什么?还有这种规定……”这名车夫和车上的人顿时就焉了,原本他以为是巡捕在吓唬自己,但看到周围人那鄙夷的目光后他立刻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真的,最后只有老老实实的掏出十文钱后灰溜溜的走了。
众人散去后,卢象升看着那名马夫的背影若有所思,良久才对杨廷麟说道:“伯祥,看来这五里寨很不简单啊。”
“嗯……确实很有意思。”杨廷麟点头道:“粗看五里寨这条规矩很是有些荒谬,但细想后却发现无论是行人还是马车都要靠右走,这就避免了行人拥挤相撞踩踏的可能,而在马匹后面装上粪兜这就可以让街道更加清洁,光是这两条小小的规定就不简单啊。”
卢象升赞道:“嗯,伯祥说得对,俗话说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别看这两条规矩不起眼,但却是很有深意啊。早就听闻这岳阳善于练兵,没想到这五里寨也被他搞得如同兵营一般守规矩,这可真是难得啊。”
看着早不绝口的卢象升,杨廷麟不禁笑道:“大人,莫非您还想巡视一下那岳阳的麾下士卒不成?”
“嗯,自然是要巡视的。”卢象升的眼中闪烁着一丝丝精芒,“圣上既然将三晋之地的安危交给了本官,岳阳身为北路游击自然也归本官统辖,他手下既然有八千劲旅,本官若是视而不见岂不是大罪。”
说到这里,卢象升把把手一摆:“走,咱们到应州城去会会这位明威将军!”
说罢,他从身后的一名随从手中接过马缰,跳上了战马朝着来路小跑而去……(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明朝生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明朝生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