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正面相遇
目录:回到北宋当土豪| 作者:苏晨沫| 类别:历史军事
周毅握紧了手中的长剑,虽然这把剑到现在还没杀过人。他总觉得这剑上面要是沾上了人的鲜血自己还要随身带着的话那肯定会永远失眠下去的。要知道第一次杀人的时候她可是好几天都没睡着,睡着了还做噩梦。说到底,还是心理素质不过硬啊。
但是他总是觉得自己过不了自己那一关,可能是受到的教育不同吧,在周毅所在的那个时代的那种教育,他只能呵呵,有时候看动物世界觉得自己学的还不如电视里面的猎狗学怎么捕食,好歹学了那个之后还饿不死,越算是一技之长。
他也不强迫自己了,既然自己不适应的事情,那为什么一定要逼迫自己去适应呢,那不是很自己过不去吗?
就在他胡思乱想之间,紧闭着的城门突然之间就打开了,那些在城里面被杀得丢盔弃甲的叛军们抵挡不住宋军正面对抗的压力,弃城逃跑了。但是他们却刚好撞在了周毅的枪口上。
周毅依旧站在那里没动,只是手中的宝剑高高举起,这是进攻的信号。他对早已经排列好队形的弓箭手们说道:“给我射他们一脸憔悴!”
那些仓皇出逃的叛军遇上了严正以待的军队,虽然这样的军队才刚刚训练不长的时间,但是以逸待劳对付这些人也已经足够了,更何况弓箭还是无差别攻击,谁上谁倒霉,那么多目标连瞄准都省略了。
弓箭闪着寒光往这些人身上招呼,周毅在队伍的最后面,对于他来说这样的场面看着都不舒服。好歹都是华夏人。这样自相残杀真的有意义吗?周毅觉得如果对面是大和族的话自己肯定会第一个冲上去。
一个时辰。仅仅是一个时辰,周毅他们面前堆积起来的尸体就已经有半个人的高度,几乎将城门洞都堵死了,其他的城门也都是这样的情况,叛军在城市中连出城都做不到。
内有宋军追杀,外有宋军堵截,现在大家总算是知道什么叫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一时间哀声遍地。多少人跪着求着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往外面移动,争取得到宽大处理。
对于这些人,周毅还是动了恻隐之心,将他们浑身上下都扒光了之后就让他们离开了,不远处就是山林,他们或许可以进去,至于其他的周毅就管不上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进城之后一个半时辰,方一山终于还是选择投降了。失去了城墙的阻挡,农民军的战斗力本来就和正规军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再加上人数还比对方少,不输才怪呢。
对于方一山,童贯毫无怜悯之心,这也算是造反的始作俑者,再加上他是大宋的逃兵,不管按照法律还是按照身份,都应该被杀,对于这样的人,周毅也不会选择同情。
最终,方一山的头颅被切下来,用绳子悬挂的城门外面,按照童贯的说法说是要暴晒三天,这对于对尸体几位尊重的时代来说绝对是酷刑,要是谁敢这么做,仇家必须会将他追杀到不死不休。
所以方腊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直接气得吐了血,不顾任何人的劝阻,率军往歙州的方向而来。
而宋军势如破竹也给那些想要造反的人以巨大的威慑力,号称百万的造反队伍仅仅是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就已经分崩离析,最为强大的方腊军被连破两城,其他的解散的解散投诚的投诚,总之最后的结果都是销声匿迹。
其实宋朝造反并不激烈,感觉大家都是反着玩的,不爽了就反,你要是来打了我就散了,就这么回事。不像后来的明朝,那造反真的是造得轰轰烈烈,各种神人轮番登场,而且还都有当皇帝的野心,不管是李自成张献忠还是吴三桂耿精忠之流,都死了命地反,最终明朝元气大伤,被满清鞑子乘虚而入。
北宋这样一个在唐文明基础上发展的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并非是轻武的朝代。相反而是一个在历代中最重武备的朝代。其武备在国家经济中占的比重,几可和穷兵赎武的前苏联相比。
但是很可惜,大宋为了维持一百六十多万军队的消耗,允许军队经商,却最终品尝到了这样做带来的严重后果。简单点来说,就是这些兵都去经商去了,结果没当好商人,战斗力还下降成了渣。
因为这个原因,宋军的军队战斗力才底下,而不是所谓的重文轻武,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军队的国家如果还算是重文轻武的话,那请问要怎么才算是重武?
所以,拥有百万大军的宋朝,只要将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上去了,那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没有之一。所以,赵佶才对周毅的练兵之法那么感兴趣。再加上周毅能赚钱,如果既能让军队强大,又能不为军费担忧,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加完美的事情吗?如此,周毅受宠或许也就能够理解了。
闲言少叙,且说这歙州被宋军收复之后,周毅照旧还是贴什么安民告示,说是明年的税收可以减免等等,同时周毅还派人微服私访,哪个官员比较为非作歹的,就秘密杀死,对外就宣称被叛军消灭了。
这一场战役还是比较惨烈的,宋军伤亡有三万余人,周毅对此腹诽不已,难道三万人死亡还比不过倒塌一段城墙?
将歙州安顿好已经是五天之后了,而周毅也恰好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方腊带军前来的消息。他顿时十分高兴,正愁找不到他呢,没想到他自己就找上门来了,这样的感觉就好比是睡觉了有人送枕头,吃饭了有人送馒头,简直妙不可言啊。
童贯决定就在这歙州守株待兔,等待这一次正主的前来,而这一次方腊亲自前往歙州的消息也牵动了大家的神经,总的来说这一场声势浩大的造反运动就他搞出来的,如果他的部队都被消灭了的话,那这一次轰轰烈烈的全民运动也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因此大家都十分关注。
周毅也严阵以待,这绝对是重头戏啊,而就在这个时候,由王禀、刘镇等分别率领的队伍也前来与童贯大军会合。
王禀,开封人,字正臣。行伍出身。宣和元年,官至婺州观察使,步军都虞候。
刘镇,行伍出身,官至诸卫大将军。
两人各自带来了十万大军,如此,小小一个歙州居然已经聚集了三十万大军!
这个时候的方腊,势力范围已经很大。宣和三年正月,方腊派遣方七佛领兵北伐,一举攻下崇德县,进围杭州东北的秀州,并分兵进入湖州境内。正值王禀率领东路宋军从北而来,方七佛义军迎战,不胜,退守杭州。同时,方腊率领主力南征,相继攻下婺、衢两州。义军别部北上攻克宣州宁国县,进围广德军。史称义军先后攻下六州五十多县,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
王禀是和方腊进行过正面对抗的,因此对于方腊的弱点比在座的人都更加了解。不久之后有消息说方腊亲自率军二十万,已经距离歙州不远,消息一出,所有人尽皆震惊,只不过如此战斗,双方居然投入了超过五十万兵力!
这注定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战斗,童贯没有选择在歙州坐等叛军的到来,而是在斥候兵的带领下,一路迎上了方腊的军队。
周毅主动申请负责后勤工作,理由就是自己强大的算账能力以及自己本来就是个经略安抚使。但是实际上是因为他不敢上前线去冲杀,就是这样,周毅觉得如果自己骑着马冲在最前面和敌人对砍,他会吓得从马上摔下来的。
童贯当然不知道他的想法,如果知道的话绝对会用最强烈的情感来进行鄙视。
行军八十里,斥候前来报告,说方腊军在前面五十里的地方,预计半天之后就可以到达。童贯表示了解,然后率军驻扎,他们现在是在一片山林之中。刚刚过了年,雪还没听,不过这里的雪又没有真定府那样下得大,树上的积雪并不厚,地上也稍微一踩就能够将冰层踩碎。周毅不知道童贯为什么选择在这里驻扎。因为这意味着半天之后宋军和方腊军就要在这里进行遭遇战了。
这些都不是周毅可以控制的,甚至都和他没什么关系,现在他做的是后勤工作,也就是说只要前面打战的不输得太惨,正面战场都轮不到他的那一种。
果然不出所料,到第二天上午的时候,周毅在一阵喧闹声中醒来,有人告诉他说前面宋军和叛军开战了,看那跃跃欲试的样子似乎还想跑到前面去看热闹。
周毅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哥们,老老实实在后面呆着吧,你只不过是一个火头军而已,你知道火头军的职责是什么吗?那就是背黑锅,戴绿帽,看别人打炮,其他的,你就不要去多想了。”(未完待续。。)
但是他总是觉得自己过不了自己那一关,可能是受到的教育不同吧,在周毅所在的那个时代的那种教育,他只能呵呵,有时候看动物世界觉得自己学的还不如电视里面的猎狗学怎么捕食,好歹学了那个之后还饿不死,越算是一技之长。
他也不强迫自己了,既然自己不适应的事情,那为什么一定要逼迫自己去适应呢,那不是很自己过不去吗?
就在他胡思乱想之间,紧闭着的城门突然之间就打开了,那些在城里面被杀得丢盔弃甲的叛军们抵挡不住宋军正面对抗的压力,弃城逃跑了。但是他们却刚好撞在了周毅的枪口上。
周毅依旧站在那里没动,只是手中的宝剑高高举起,这是进攻的信号。他对早已经排列好队形的弓箭手们说道:“给我射他们一脸憔悴!”
那些仓皇出逃的叛军遇上了严正以待的军队,虽然这样的军队才刚刚训练不长的时间,但是以逸待劳对付这些人也已经足够了,更何况弓箭还是无差别攻击,谁上谁倒霉,那么多目标连瞄准都省略了。
弓箭闪着寒光往这些人身上招呼,周毅在队伍的最后面,对于他来说这样的场面看着都不舒服。好歹都是华夏人。这样自相残杀真的有意义吗?周毅觉得如果对面是大和族的话自己肯定会第一个冲上去。
一个时辰。仅仅是一个时辰,周毅他们面前堆积起来的尸体就已经有半个人的高度,几乎将城门洞都堵死了,其他的城门也都是这样的情况,叛军在城市中连出城都做不到。
内有宋军追杀,外有宋军堵截,现在大家总算是知道什么叫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一时间哀声遍地。多少人跪着求着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往外面移动,争取得到宽大处理。
对于这些人,周毅还是动了恻隐之心,将他们浑身上下都扒光了之后就让他们离开了,不远处就是山林,他们或许可以进去,至于其他的周毅就管不上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进城之后一个半时辰,方一山终于还是选择投降了。失去了城墙的阻挡,农民军的战斗力本来就和正规军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再加上人数还比对方少,不输才怪呢。
对于方一山,童贯毫无怜悯之心,这也算是造反的始作俑者,再加上他是大宋的逃兵,不管按照法律还是按照身份,都应该被杀,对于这样的人,周毅也不会选择同情。
最终,方一山的头颅被切下来,用绳子悬挂的城门外面,按照童贯的说法说是要暴晒三天,这对于对尸体几位尊重的时代来说绝对是酷刑,要是谁敢这么做,仇家必须会将他追杀到不死不休。
所以方腊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直接气得吐了血,不顾任何人的劝阻,率军往歙州的方向而来。
而宋军势如破竹也给那些想要造反的人以巨大的威慑力,号称百万的造反队伍仅仅是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就已经分崩离析,最为强大的方腊军被连破两城,其他的解散的解散投诚的投诚,总之最后的结果都是销声匿迹。
其实宋朝造反并不激烈,感觉大家都是反着玩的,不爽了就反,你要是来打了我就散了,就这么回事。不像后来的明朝,那造反真的是造得轰轰烈烈,各种神人轮番登场,而且还都有当皇帝的野心,不管是李自成张献忠还是吴三桂耿精忠之流,都死了命地反,最终明朝元气大伤,被满清鞑子乘虚而入。
北宋这样一个在唐文明基础上发展的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并非是轻武的朝代。相反而是一个在历代中最重武备的朝代。其武备在国家经济中占的比重,几可和穷兵赎武的前苏联相比。
但是很可惜,大宋为了维持一百六十多万军队的消耗,允许军队经商,却最终品尝到了这样做带来的严重后果。简单点来说,就是这些兵都去经商去了,结果没当好商人,战斗力还下降成了渣。
因为这个原因,宋军的军队战斗力才底下,而不是所谓的重文轻武,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军队的国家如果还算是重文轻武的话,那请问要怎么才算是重武?
所以,拥有百万大军的宋朝,只要将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上去了,那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没有之一。所以,赵佶才对周毅的练兵之法那么感兴趣。再加上周毅能赚钱,如果既能让军队强大,又能不为军费担忧,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加完美的事情吗?如此,周毅受宠或许也就能够理解了。
闲言少叙,且说这歙州被宋军收复之后,周毅照旧还是贴什么安民告示,说是明年的税收可以减免等等,同时周毅还派人微服私访,哪个官员比较为非作歹的,就秘密杀死,对外就宣称被叛军消灭了。
这一场战役还是比较惨烈的,宋军伤亡有三万余人,周毅对此腹诽不已,难道三万人死亡还比不过倒塌一段城墙?
将歙州安顿好已经是五天之后了,而周毅也恰好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方腊带军前来的消息。他顿时十分高兴,正愁找不到他呢,没想到他自己就找上门来了,这样的感觉就好比是睡觉了有人送枕头,吃饭了有人送馒头,简直妙不可言啊。
童贯决定就在这歙州守株待兔,等待这一次正主的前来,而这一次方腊亲自前往歙州的消息也牵动了大家的神经,总的来说这一场声势浩大的造反运动就他搞出来的,如果他的部队都被消灭了的话,那这一次轰轰烈烈的全民运动也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因此大家都十分关注。
周毅也严阵以待,这绝对是重头戏啊,而就在这个时候,由王禀、刘镇等分别率领的队伍也前来与童贯大军会合。
王禀,开封人,字正臣。行伍出身。宣和元年,官至婺州观察使,步军都虞候。
刘镇,行伍出身,官至诸卫大将军。
两人各自带来了十万大军,如此,小小一个歙州居然已经聚集了三十万大军!
这个时候的方腊,势力范围已经很大。宣和三年正月,方腊派遣方七佛领兵北伐,一举攻下崇德县,进围杭州东北的秀州,并分兵进入湖州境内。正值王禀率领东路宋军从北而来,方七佛义军迎战,不胜,退守杭州。同时,方腊率领主力南征,相继攻下婺、衢两州。义军别部北上攻克宣州宁国县,进围广德军。史称义军先后攻下六州五十多县,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
王禀是和方腊进行过正面对抗的,因此对于方腊的弱点比在座的人都更加了解。不久之后有消息说方腊亲自率军二十万,已经距离歙州不远,消息一出,所有人尽皆震惊,只不过如此战斗,双方居然投入了超过五十万兵力!
这注定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战斗,童贯没有选择在歙州坐等叛军的到来,而是在斥候兵的带领下,一路迎上了方腊的军队。
周毅主动申请负责后勤工作,理由就是自己强大的算账能力以及自己本来就是个经略安抚使。但是实际上是因为他不敢上前线去冲杀,就是这样,周毅觉得如果自己骑着马冲在最前面和敌人对砍,他会吓得从马上摔下来的。
童贯当然不知道他的想法,如果知道的话绝对会用最强烈的情感来进行鄙视。
行军八十里,斥候前来报告,说方腊军在前面五十里的地方,预计半天之后就可以到达。童贯表示了解,然后率军驻扎,他们现在是在一片山林之中。刚刚过了年,雪还没听,不过这里的雪又没有真定府那样下得大,树上的积雪并不厚,地上也稍微一踩就能够将冰层踩碎。周毅不知道童贯为什么选择在这里驻扎。因为这意味着半天之后宋军和方腊军就要在这里进行遭遇战了。
这些都不是周毅可以控制的,甚至都和他没什么关系,现在他做的是后勤工作,也就是说只要前面打战的不输得太惨,正面战场都轮不到他的那一种。
果然不出所料,到第二天上午的时候,周毅在一阵喧闹声中醒来,有人告诉他说前面宋军和叛军开战了,看那跃跃欲试的样子似乎还想跑到前面去看热闹。
周毅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哥们,老老实实在后面呆着吧,你只不过是一个火头军而已,你知道火头军的职责是什么吗?那就是背黑锅,戴绿帽,看别人打炮,其他的,你就不要去多想了。”(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回到北宋当土豪》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回到北宋当土豪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