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祸水东引
目录:位面商人在明末| 作者:屠神龙| 类别:都市言情
这愤青什么的,哪个年代都不靠谱啊!王从义心里鄙视:钱龙锡对抗刘白羽?这货被刘白羽喷了都不敢还嘴吧?温体仁,周庭儒和钱龙锡加在一起也不行啊!这几位陷害刘白羽还勾结倭寇?有这个胆子么?陛下都得哄着刘白羽,你们看不出来么?
王从义这次算是把刘白羽彻底看清楚了,丫根本就不是什么老实人,你要真是老实人,上书一封给陛下,陛下还能不给你这个面子么?找一个替死鬼给德川幕府送过去不就完了,就是一封信的事情啊!
结果呢,你丫倒好,直接把自己绑了,然后戴着高帽子和纸牌子游街——你是煽动闹事呢,是煽动闹事呢,还是煽动闹事呢!?
虽然不奇怪自己这位老师为啥把这件事往大了搞,王从义却是知道这事自己必须来软的,否则皇帝扛不住刘白羽,非把自己当做替罪羔羊不可!自己招谁惹谁了?
想到这里,王从义急忙走上前去,声泪俱下的抱住了刘白羽,也不管刘白羽比自己小二十多岁了,直挺挺的跪下:
“老师,这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锁拿你!是谁,我立刻把他捉来给老师你发落!”你是影帝,咱演技也不差啊!王从义心里得意的想到.
“圣旨就是圣旨,你也不用为难了,我去进京对陛下诉说冤屈就是了,魏忠贤都倒了,我就不相信几个阉党余孽就能变天!!!”
尼玛!王从义立刻就不敢接话了,他是官场老油子了,自然知道刘白羽这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了:老子要发威了,直接对崇祯开炮,不交出几个我满意的人来,扣上阉党余孽的帽子,我不算完!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啊!王从义身为山东巡抚,一向是自视很高的,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天官,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就是个小小小人物,真正的大人物打仗,随意碰一下都能让自己身败名裂啊!
让刘白羽进京自然是不可能的,这货十有**是去逼宫的,借助清扫阉党余孽的名义孤立架空皇帝都可能,就崇祯那性子,真出现这种事,不把自己吃了才怪!
王从义想到这里,立刻看了看跟着起哄的同僚们,心里把这些坑爹货草泥马了一万遍,反正法不责众,你们一起闹事,这事情我一个人扛?
刘白羽看了这位怨毒的目光,却是极为隐秘的冷笑了一下,立刻就有几个县官站了出来,一个个都是一脸的愤青相:
“抚台大人,你是青山居士的学生,老师有难,学生焉能置之不理,我等要联络天下的读书人以及各地的同僚,一起和老师到天子那里说个明白!”
尼玛!身为官员你们不知道**对主官的杀伤力么?!我平时对你们不薄吧,至于这么对付我么?王从义死的心都有了,这大明朝的维稳工作一样很重要的,平时十几个秀才闹事,不管有理没理,那都是主官的天大丑闻,这回倒好,几百读书人外加官员一起闹事,我可怎么活呢!
王从义左看看右看看,还真找到了自己有可能的援军——正是卸任的首辅叶向高,急忙凑上前去:
“叶老大人,求您劝一下老师,这实在是……”
“这实在是太不像话了,简直骇人听闻!”叶向高气的是须发都直立起来:
“内阁都是一群猪么?什么东西都敢联署!青山居士身为帝师,礼部尚书,就是有罪,也该会同有司,允许本人辩论…..这倒好,直接抄家!”
“除了几个野蛮胡人建立的伪朝,哪有这样不讲规矩的事情!?夏桀商纣都没做过啊!”叶向高连连质问……
“这……”王从义算是彻底语了,本来以为叶向高是来劝架的,结果这位直接冲锋在前了,只好解释道:
“叶老大人,您老有所不知,日本使者说的是刘福荣,朝廷里哪里知道这刘福荣就是老师罢了!”
“呸!王从义,你这个不知廉耻的货色,既然朝廷不知实情,你为何不上奏朝廷!这是乱命,不知道么?”叶向高质问道!
“实在是是圣旨催逼太紧,我才和老师商量的……”王从义心里把诸位阁老草泥马了一万遍,皇上岁数小不懂事,你们也跟着胡闹-----事先问一下这刘福荣是谁会死啊?会死啊!
当然,王从义想当然的忘记了,历朝历代如果处理一个县的土豪,皇帝和内阁一起决定,根本不用计较这个土豪是谁!毕竟中国很大的,如果处理一个县的土豪,皇帝和内阁都要调查此人的详细资料,社会关系----那干脆就什么也别干了……
不过叶向高的话却给王从义了一个启发-----只要稳住自己的这位便宜老师,皇帝和内阁知道了刘福荣就是刘白羽,给自己的这位便宜老师认错也就完了……
“老师,我定然和朝廷里的奸佞不死不休,联合山东的读书人和官员为您辩白冤屈!还请你稍安勿躁,今上乃是圣明天子,必然不能让几个奸臣一手遮天!”
王从义也是想开了,什么时代不都是办事难,坏事容易,当官难,当民闹容易么?那我也加入民闹,反正有叶向高这个首辅顶着,自己一个小小的巡抚算个毛!?
而且这事说穿了也是皇帝和内阁理亏,自己压下去就是大功一件,怕什么啊.
“这件事于公是倭国国王想趁着大明边事不断,借机再兴倭寇,只怕这狼子野心的倭寇和建州也有勾结……”
反正这年代读书人读八股都读傻了,根本不知道日本特色的幕府是什么东西,大明朝的公文都把丰臣秀吉说成是日本国王,刘白羽顺嘴忽悠,这些热血上头的学生和官员哪里知道?
至于什么狼子野心的倭寇和建州也有勾结云云,那正是文初期常见的桥段,现在虽然不顾德川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硬要这么编的会被喷出小白文,不过订阅似乎相当可以,所以还是有人写……既然二十一世纪的人都这么好忽悠,那明末的人就不用说了…….
刘白羽这话说的很合读书人的胃口,毕竟年轻人就好这口,四方都是野心勃勃的蛮夷,这蛮夷们都是野人,都是一样的,都想图谋我大明的大好江山,而且倭寇几十年前还到处闹腾呢,趁着大明和建州交战,卷土重来那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么
王从义却是差点吓尿了,他是官场老手,刘白羽说的弦外之音是很清楚的——丫这是借题发挥,要给朝廷里那个不长眼和自己作对的阁老一个秦桧的帽子啊!似乎还有点想对日本出兵的意思???
自己的这位便宜老师脑子里都是什么啊,别说日本是太祖爷亲口说的不征之国,就说这远隔大洋的,也不好打呀,蒙元虽强,不也是败在神风之下了么…..
王从义感觉自己今天倒霉透了,似乎一切都往这最坏的方向发展,不过自己也没啥好办法,只能拿太祖爷当挡箭牌了……
“老师说的是,这日本得寸进尺,实在是极为可恶,只是这日本是太祖爷亲口说的不征之国,而且这远隔大洋的……”王从义旁敲侧击的提醒刘白羽,您可千万别往大了搞啊!
“是啊,这日本是太祖爷亲口说的不征之国,远隔大洋的也不好打,兵凶战危的……”刘白羽终于正常了点,似乎听进去了点好话.
“老师说的是,派一个使者申斥即可,这日本虽然狼子野心,毕竟和建州不一样,也是推崇儒学的,老师以语言斥责,大义载我,日本定然……”自己的这位便宜老师似乎精神终于正常了,王从义小心翼翼的说道……
“这日本是太祖爷亲口说的不征之国,加上建州虎视眈眈,所以就是沿海百姓被倭寇杀了十几万,我大明不能兵发日本,对吧?”
这……说的是事实没错,怎么听起来这么难听?王从义心里就有了不详的预感哪成想刘白羽下一句却是脑洞大开,让王从义气的说不出话来……
“既然大明朝不能打击倭寇,我刘白羽自己组建团练好了……”
尼玛!您知不知道你的两万名为护庄队的铁甲军已经很扎眼了?你还组建团练?来五万名为团练的铁甲军,您想改朝换代啊?
不过王从义心里吐糟,嘴上还得哄着,毕竟大明卫所兵的德行自己是知道的,刘白羽有的是钱,又不断收拢流民,只怕现在手下的流民已经接近百万,流民里面青壮年又是绝大多数,爆出十几万战兵那都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所以王从义某种意义上还觉得刘白羽身为大儒还是个好事,毕竟大儒么,就是造反,也得走王莽的人望路线不是,只要不是血淋淋的改朝换代,那就是老朱家自己的事情,和自己也没啥关系…….
想到这里,王从义把心一横,反正刘白羽既然说出来要上书,就是不想和朝廷撕破脸,既然皇帝和内阁都在他面前硬不起来,自己出来做出头鸟干什么呢?
王从义顺着这个思路忽然想到,其实刘白羽闹得厉害还真未必是什么坏事,毕竟反过来说,就是自己处置得当,没有让刘白羽把怒气化作实际行动不是?其实很多事情,不在于你把事情办好没有,而是看你会不会作秀了……
把皮球踢回去不就得了么?至于皇帝和内阁么,自己惹得漏子,你们自己扛去呗,和我关…….
王从义想到这里,立刻把刘白羽的白纸帽子和纸牌子拿掉,声泪俱下的表示愿意和老师一起上奏朝廷,清除和倭寇勾结的奸党,请求朝廷允许刘白羽组建团练,讨伐倭寇等等……
王从义为首的山东官僚们没事,北京的皇帝和内阁乐子可就大了,刘白羽再次发挥了他奏折海的风格,直接给了皇帝近百奏折,直接就把崇祯皇帝是彻底打晕了……
“王从义这个家伙,他就不能把事情回报给我么,非要冒冒失失的拿人——捅出一个天大的篓子!”崇祯皇帝差点没气死,对于刘白羽这个便宜老师,自己老老实实的被他喷,就是不愿意招惹他,结果这回倒好,一个倭国使者的破事居然又把此人刺激了!?
你娃太嫩了呀,温体仁和周庭儒对望了一眼,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这些地方官出手之前那个不会看一看对象的背1景身份,给出对方求援的时间?毕竟这文官士绅在科举体制下都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我的陛下你真的以为王从义会冒冒失失的捉刘白羽,只怕是托刘白羽调查刘福荣身份的时候,被刘白羽借助此事发难的吧?甚至有可能事实是刘福荣给刘白羽通风报信,双方一起演出的双簧也很可能呢……..
钱龙锡倒是想告诉崇祯皇帝真相,只是想了想又咽下去了,他是知道崇祯皇帝脾气的,这位出身藩王,没受过正常的皇帝教育,很多事情不知道轻重缓急——你告诉他真相,他把你视为亲信,然后就希望你去帮他做这件难事,而如果你做不好,那立刻就是把对你的信任化作怨毒——说句不好听的,十足的孩子心性……
想到这里,钱龙锡把自己的话又憋了回去,刘白羽其实同样给了自己一封措词强硬的信,里面对钱龙锡要启用袁崇焕,排斥毛文龙之事是破口大骂——以至于钱龙锡都不敢拿出来,因为以刘白羽身为大儒的地位,就是骂人也得引经据典不是,这封信中倒好,直接问候了钱龙锡全家的各种器官——气的钱龙锡都有做稻草人诅咒刘白羽的念头了,还不能说,因为刘白羽直接模仿小混混骂街——哪有人相信青山居士这当时大儒会如此粗俗,只能认为是钱龙锡脑子有病,造一封假信都造不好……
当然,作为内阁次辅的钱龙锡还是有点感激刘白羽的,毕竟刘白羽对自己是私信里骂街,没有在士林里骂,否则自己非名誉扫地不可,还内阁次辅?只怕回家都不得安宁……
想到这里,钱龙锡就浑身发冷,既然刘白羽人前还算给自己面子,那有些事情,该看不到的还是看不到吧,反正温体仁和周庭儒都不说话,自己当这个出头鸟干什么???
崇祯皇帝也只是说说罢了,他哪有功夫去处理王从义?甚至和内阁发火都没啥时间了,却是因为刘白羽这厮又发动了奏折攻势,上百封奏折连绵不断的攻击,已经是把崇祯皇帝彻底打晕了……
刘白羽的奏折攻势说的很明白,自己相信崇祯皇帝论如何也做不出直接下旨锁拿帝师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内阁里具体谁是小人出于团结,刘白羽也不准备追究,这日本是太祖爷亲口说的不征之国,大明也不好出面讨伐日本,这些事他都可以理解……
但是……刘白羽表示祖宗家法不可违,但是倭寇这么多年来杀死百姓百万,也不能就这么算了不是,自己愿意倾家荡产,远征日本——顺便请朝廷知会朝鲜,把济州岛借给自己作为攻打日本的跳板…….
当然如果朝廷怕建州趁机拉拢朝鲜,刘白羽请求督师东江,表示不要朝廷一分钱,五年平辽……
督师东江,不要朝廷一分钱,五年平辽,平辽之后怎么办?崇祯皇帝可不知道刘白羽还不想和明朝撕破脸,他作为皇帝,自然是很多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往坏处想的,这青山居士仅仅是占据了山东几个县城,就养出了四万多铁甲军
这要是让刘白羽占据了东北,只怕几年就能武装起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精锐的铁甲军——到那个时候,就是刘白羽不想造反,他手下的人也会硬逼着他穿上龙袍!
而且人家说的也很清楚不要朝廷一分钱——这不就是自家的私兵么?大明朝文官领军,靠的就是文官手里发饷的权力不是?
崇祯皇帝思前想后,觉得这日本是太祖爷亲口说的不征之国不假,不过和惹恼了刘白羽这头怪兽一比,祖宗制度还是先放一放再说为好……能送走这个瘟神,封他一个日本国王又如何?
崇祯有了祸水东引的意思,自然是对刘白羽好言抚慰,对刘白羽脑洞大开的远征日本也是十分支持——只是怕这位大爷再闹事,崇祯皇帝表示自己可以给朝鲜国王写信,暂时出借济州岛,但是毕竟朝鲜有倒像建州的趋势,还听不听自己的,可就难说了……
要说最倒霉的就说朝鲜了,人家招谁惹谁了?刘白羽和德川幕府的屁事关人家什么事???不过么,有句话叫弱国外交——没有力量就是最大的罪恶.
王从义这次算是把刘白羽彻底看清楚了,丫根本就不是什么老实人,你要真是老实人,上书一封给陛下,陛下还能不给你这个面子么?找一个替死鬼给德川幕府送过去不就完了,就是一封信的事情啊!
结果呢,你丫倒好,直接把自己绑了,然后戴着高帽子和纸牌子游街——你是煽动闹事呢,是煽动闹事呢,还是煽动闹事呢!?
虽然不奇怪自己这位老师为啥把这件事往大了搞,王从义却是知道这事自己必须来软的,否则皇帝扛不住刘白羽,非把自己当做替罪羔羊不可!自己招谁惹谁了?
想到这里,王从义急忙走上前去,声泪俱下的抱住了刘白羽,也不管刘白羽比自己小二十多岁了,直挺挺的跪下:
“老师,这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锁拿你!是谁,我立刻把他捉来给老师你发落!”你是影帝,咱演技也不差啊!王从义心里得意的想到.
“圣旨就是圣旨,你也不用为难了,我去进京对陛下诉说冤屈就是了,魏忠贤都倒了,我就不相信几个阉党余孽就能变天!!!”
尼玛!王从义立刻就不敢接话了,他是官场老油子了,自然知道刘白羽这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了:老子要发威了,直接对崇祯开炮,不交出几个我满意的人来,扣上阉党余孽的帽子,我不算完!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啊!王从义身为山东巡抚,一向是自视很高的,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天官,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就是个小小小人物,真正的大人物打仗,随意碰一下都能让自己身败名裂啊!
让刘白羽进京自然是不可能的,这货十有**是去逼宫的,借助清扫阉党余孽的名义孤立架空皇帝都可能,就崇祯那性子,真出现这种事,不把自己吃了才怪!
王从义想到这里,立刻看了看跟着起哄的同僚们,心里把这些坑爹货草泥马了一万遍,反正法不责众,你们一起闹事,这事情我一个人扛?
刘白羽看了这位怨毒的目光,却是极为隐秘的冷笑了一下,立刻就有几个县官站了出来,一个个都是一脸的愤青相:
“抚台大人,你是青山居士的学生,老师有难,学生焉能置之不理,我等要联络天下的读书人以及各地的同僚,一起和老师到天子那里说个明白!”
尼玛!身为官员你们不知道**对主官的杀伤力么?!我平时对你们不薄吧,至于这么对付我么?王从义死的心都有了,这大明朝的维稳工作一样很重要的,平时十几个秀才闹事,不管有理没理,那都是主官的天大丑闻,这回倒好,几百读书人外加官员一起闹事,我可怎么活呢!
王从义左看看右看看,还真找到了自己有可能的援军——正是卸任的首辅叶向高,急忙凑上前去:
“叶老大人,求您劝一下老师,这实在是……”
“这实在是太不像话了,简直骇人听闻!”叶向高气的是须发都直立起来:
“内阁都是一群猪么?什么东西都敢联署!青山居士身为帝师,礼部尚书,就是有罪,也该会同有司,允许本人辩论…..这倒好,直接抄家!”
“除了几个野蛮胡人建立的伪朝,哪有这样不讲规矩的事情!?夏桀商纣都没做过啊!”叶向高连连质问……
“这……”王从义算是彻底语了,本来以为叶向高是来劝架的,结果这位直接冲锋在前了,只好解释道:
“叶老大人,您老有所不知,日本使者说的是刘福荣,朝廷里哪里知道这刘福荣就是老师罢了!”
“呸!王从义,你这个不知廉耻的货色,既然朝廷不知实情,你为何不上奏朝廷!这是乱命,不知道么?”叶向高质问道!
“实在是是圣旨催逼太紧,我才和老师商量的……”王从义心里把诸位阁老草泥马了一万遍,皇上岁数小不懂事,你们也跟着胡闹-----事先问一下这刘福荣是谁会死啊?会死啊!
当然,王从义想当然的忘记了,历朝历代如果处理一个县的土豪,皇帝和内阁一起决定,根本不用计较这个土豪是谁!毕竟中国很大的,如果处理一个县的土豪,皇帝和内阁都要调查此人的详细资料,社会关系----那干脆就什么也别干了……
不过叶向高的话却给王从义了一个启发-----只要稳住自己的这位便宜老师,皇帝和内阁知道了刘福荣就是刘白羽,给自己的这位便宜老师认错也就完了……
“老师,我定然和朝廷里的奸佞不死不休,联合山东的读书人和官员为您辩白冤屈!还请你稍安勿躁,今上乃是圣明天子,必然不能让几个奸臣一手遮天!”
王从义也是想开了,什么时代不都是办事难,坏事容易,当官难,当民闹容易么?那我也加入民闹,反正有叶向高这个首辅顶着,自己一个小小的巡抚算个毛!?
而且这事说穿了也是皇帝和内阁理亏,自己压下去就是大功一件,怕什么啊.
“这件事于公是倭国国王想趁着大明边事不断,借机再兴倭寇,只怕这狼子野心的倭寇和建州也有勾结……”
反正这年代读书人读八股都读傻了,根本不知道日本特色的幕府是什么东西,大明朝的公文都把丰臣秀吉说成是日本国王,刘白羽顺嘴忽悠,这些热血上头的学生和官员哪里知道?
至于什么狼子野心的倭寇和建州也有勾结云云,那正是文初期常见的桥段,现在虽然不顾德川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硬要这么编的会被喷出小白文,不过订阅似乎相当可以,所以还是有人写……既然二十一世纪的人都这么好忽悠,那明末的人就不用说了…….
刘白羽这话说的很合读书人的胃口,毕竟年轻人就好这口,四方都是野心勃勃的蛮夷,这蛮夷们都是野人,都是一样的,都想图谋我大明的大好江山,而且倭寇几十年前还到处闹腾呢,趁着大明和建州交战,卷土重来那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么
王从义却是差点吓尿了,他是官场老手,刘白羽说的弦外之音是很清楚的——丫这是借题发挥,要给朝廷里那个不长眼和自己作对的阁老一个秦桧的帽子啊!似乎还有点想对日本出兵的意思???
自己的这位便宜老师脑子里都是什么啊,别说日本是太祖爷亲口说的不征之国,就说这远隔大洋的,也不好打呀,蒙元虽强,不也是败在神风之下了么…..
王从义感觉自己今天倒霉透了,似乎一切都往这最坏的方向发展,不过自己也没啥好办法,只能拿太祖爷当挡箭牌了……
“老师说的是,这日本得寸进尺,实在是极为可恶,只是这日本是太祖爷亲口说的不征之国,而且这远隔大洋的……”王从义旁敲侧击的提醒刘白羽,您可千万别往大了搞啊!
“是啊,这日本是太祖爷亲口说的不征之国,远隔大洋的也不好打,兵凶战危的……”刘白羽终于正常了点,似乎听进去了点好话.
“老师说的是,派一个使者申斥即可,这日本虽然狼子野心,毕竟和建州不一样,也是推崇儒学的,老师以语言斥责,大义载我,日本定然……”自己的这位便宜老师似乎精神终于正常了,王从义小心翼翼的说道……
“这日本是太祖爷亲口说的不征之国,加上建州虎视眈眈,所以就是沿海百姓被倭寇杀了十几万,我大明不能兵发日本,对吧?”
这……说的是事实没错,怎么听起来这么难听?王从义心里就有了不详的预感哪成想刘白羽下一句却是脑洞大开,让王从义气的说不出话来……
“既然大明朝不能打击倭寇,我刘白羽自己组建团练好了……”
尼玛!您知不知道你的两万名为护庄队的铁甲军已经很扎眼了?你还组建团练?来五万名为团练的铁甲军,您想改朝换代啊?
不过王从义心里吐糟,嘴上还得哄着,毕竟大明卫所兵的德行自己是知道的,刘白羽有的是钱,又不断收拢流民,只怕现在手下的流民已经接近百万,流民里面青壮年又是绝大多数,爆出十几万战兵那都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所以王从义某种意义上还觉得刘白羽身为大儒还是个好事,毕竟大儒么,就是造反,也得走王莽的人望路线不是,只要不是血淋淋的改朝换代,那就是老朱家自己的事情,和自己也没啥关系…….
想到这里,王从义把心一横,反正刘白羽既然说出来要上书,就是不想和朝廷撕破脸,既然皇帝和内阁都在他面前硬不起来,自己出来做出头鸟干什么呢?
王从义顺着这个思路忽然想到,其实刘白羽闹得厉害还真未必是什么坏事,毕竟反过来说,就是自己处置得当,没有让刘白羽把怒气化作实际行动不是?其实很多事情,不在于你把事情办好没有,而是看你会不会作秀了……
把皮球踢回去不就得了么?至于皇帝和内阁么,自己惹得漏子,你们自己扛去呗,和我关…….
王从义想到这里,立刻把刘白羽的白纸帽子和纸牌子拿掉,声泪俱下的表示愿意和老师一起上奏朝廷,清除和倭寇勾结的奸党,请求朝廷允许刘白羽组建团练,讨伐倭寇等等……
王从义为首的山东官僚们没事,北京的皇帝和内阁乐子可就大了,刘白羽再次发挥了他奏折海的风格,直接给了皇帝近百奏折,直接就把崇祯皇帝是彻底打晕了……
“王从义这个家伙,他就不能把事情回报给我么,非要冒冒失失的拿人——捅出一个天大的篓子!”崇祯皇帝差点没气死,对于刘白羽这个便宜老师,自己老老实实的被他喷,就是不愿意招惹他,结果这回倒好,一个倭国使者的破事居然又把此人刺激了!?
你娃太嫩了呀,温体仁和周庭儒对望了一眼,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这些地方官出手之前那个不会看一看对象的背1景身份,给出对方求援的时间?毕竟这文官士绅在科举体制下都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我的陛下你真的以为王从义会冒冒失失的捉刘白羽,只怕是托刘白羽调查刘福荣身份的时候,被刘白羽借助此事发难的吧?甚至有可能事实是刘福荣给刘白羽通风报信,双方一起演出的双簧也很可能呢……..
钱龙锡倒是想告诉崇祯皇帝真相,只是想了想又咽下去了,他是知道崇祯皇帝脾气的,这位出身藩王,没受过正常的皇帝教育,很多事情不知道轻重缓急——你告诉他真相,他把你视为亲信,然后就希望你去帮他做这件难事,而如果你做不好,那立刻就是把对你的信任化作怨毒——说句不好听的,十足的孩子心性……
想到这里,钱龙锡把自己的话又憋了回去,刘白羽其实同样给了自己一封措词强硬的信,里面对钱龙锡要启用袁崇焕,排斥毛文龙之事是破口大骂——以至于钱龙锡都不敢拿出来,因为以刘白羽身为大儒的地位,就是骂人也得引经据典不是,这封信中倒好,直接问候了钱龙锡全家的各种器官——气的钱龙锡都有做稻草人诅咒刘白羽的念头了,还不能说,因为刘白羽直接模仿小混混骂街——哪有人相信青山居士这当时大儒会如此粗俗,只能认为是钱龙锡脑子有病,造一封假信都造不好……
当然,作为内阁次辅的钱龙锡还是有点感激刘白羽的,毕竟刘白羽对自己是私信里骂街,没有在士林里骂,否则自己非名誉扫地不可,还内阁次辅?只怕回家都不得安宁……
想到这里,钱龙锡就浑身发冷,既然刘白羽人前还算给自己面子,那有些事情,该看不到的还是看不到吧,反正温体仁和周庭儒都不说话,自己当这个出头鸟干什么???
崇祯皇帝也只是说说罢了,他哪有功夫去处理王从义?甚至和内阁发火都没啥时间了,却是因为刘白羽这厮又发动了奏折攻势,上百封奏折连绵不断的攻击,已经是把崇祯皇帝彻底打晕了……
刘白羽的奏折攻势说的很明白,自己相信崇祯皇帝论如何也做不出直接下旨锁拿帝师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内阁里具体谁是小人出于团结,刘白羽也不准备追究,这日本是太祖爷亲口说的不征之国,大明也不好出面讨伐日本,这些事他都可以理解……
但是……刘白羽表示祖宗家法不可违,但是倭寇这么多年来杀死百姓百万,也不能就这么算了不是,自己愿意倾家荡产,远征日本——顺便请朝廷知会朝鲜,把济州岛借给自己作为攻打日本的跳板…….
当然如果朝廷怕建州趁机拉拢朝鲜,刘白羽请求督师东江,表示不要朝廷一分钱,五年平辽……
督师东江,不要朝廷一分钱,五年平辽,平辽之后怎么办?崇祯皇帝可不知道刘白羽还不想和明朝撕破脸,他作为皇帝,自然是很多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往坏处想的,这青山居士仅仅是占据了山东几个县城,就养出了四万多铁甲军
这要是让刘白羽占据了东北,只怕几年就能武装起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精锐的铁甲军——到那个时候,就是刘白羽不想造反,他手下的人也会硬逼着他穿上龙袍!
而且人家说的也很清楚不要朝廷一分钱——这不就是自家的私兵么?大明朝文官领军,靠的就是文官手里发饷的权力不是?
崇祯皇帝思前想后,觉得这日本是太祖爷亲口说的不征之国不假,不过和惹恼了刘白羽这头怪兽一比,祖宗制度还是先放一放再说为好……能送走这个瘟神,封他一个日本国王又如何?
崇祯有了祸水东引的意思,自然是对刘白羽好言抚慰,对刘白羽脑洞大开的远征日本也是十分支持——只是怕这位大爷再闹事,崇祯皇帝表示自己可以给朝鲜国王写信,暂时出借济州岛,但是毕竟朝鲜有倒像建州的趋势,还听不听自己的,可就难说了……
要说最倒霉的就说朝鲜了,人家招谁惹谁了?刘白羽和德川幕府的屁事关人家什么事???不过么,有句话叫弱国外交——没有力量就是最大的罪恶.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位面商人在明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位面商人在明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