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九十四章,提尔皮兹的野望(一)
目录:1855美国大亨| 作者:奶瓶战斗机| 类别:都市言情
1898年11月,史高治又很难得的离开了鸭堡,陪同一个德国人去参观了摩根-麦克唐纳造船厂。这个能让史高治屈尊陪同的人当然不简单,他就是德国的海军大臣提尔皮兹。
提尔皮兹在后来的历史上,被称作是德国公海舰队之父,庞大的公海舰队就是在提尔皮兹担任海军大臣的期间建设起来的。当然,也就是在他的时期,德国和英国搞起了无畏舰竞赛,使得德国和英国正式翻脸,为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最后站到了英国人这边,但是至少目前,美国和德国的关系还很不错,因为两国在在很多国际问题上,尤其在自由贸易的问题上都有着相同或者是相近的观点。当然,最为新兴的工业国家,虽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时候很多,但是合作的机会也不是没有,比如说德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国,其实是有很多的弱点的,除了缺乏足够大的国外市场之外,还有一个大缺陷就是缺乏原材料了。
作为工业大国,德国缺少一系列重要的原材料,比如石油,比如橡胶。就以船只为例,在这个时空里的美国船只,因■↑为史高治的缘故,都已经在使用重油锅炉了,虽然单单算燃料价格,重油的价格还是要比煤炭更高,但是考虑到重油的燃烧值更高,所以使用重油锅炉的船只航程更远,而且燃料舱也更小。而且重油的加注是机械化的,需要的工人也更少,不像燃煤锅炉,需要一大堆的工人人工往炉膛里面加煤。再加上在可维护性方面,重油锅炉也好过燃煤锅炉,所以综合算起来,无论是性能还是成本,相比燃煤锅炉,重油锅炉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现在全球新建的船只大多数都装上了重油锅炉。但是德国却很奇怪,德国人的商船,尤其是出口的商船,都用上了先进的重油锅炉,但是自己用的商船,甚至是军舰却还在使用燃煤锅炉。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因为德国没有石油,担心一旦发生战争,得不到石油供给。
至于橡胶,那同样是极度重要,没有这个东西,汽车什么的就完全是笑话。还有各种稀有金属,德国都相当稀缺。而在获得古巴之后,美国就相当于占据了整个的南美市场,以及南美的原材料产地。比如古巴的世界最大的镍矿,虽然表面上的老板是古巴人,但是通过控股一转弯之后,就是麦克唐纳。因而德国人在采购橡胶呀,稀有金属呀什么的时候,经常就需要找到美国来。所以两国的经济来往还是不少的。
不过提尔皮兹到美国来可不是为了买这些东西的,而是为了在造舰技术上相互交流,这样一来,自然就要和拥有美国最大的造船厂的摩根和史高治打交道了。
摩根当然知道,虽然德国人不会向美国大规模订购军舰,最多不过是订购一些部件而已。但是他也明白,如果德国人开始大规模加强海军,那么英国绝对也会开始大规模加强海军的,而英国人的做法绝对也会刺激到美国政府的,然后美国也会跟着爆海军,然后整个世界都跟跟上,然后——这画面太美……
不过摩根虽然喜欢船,但是在技术上其实并不太懂,尤其是涉及到海军的玩意儿。所以虽然在船厂拥有高于史高治的股份,但是接待提尔皮兹的事情还是要由史高治出面的。
“海军大臣阁下,您看,这就是摩根-麦克唐纳造船厂最大的一个干船坞了。上面的那个龙门吊一次可以起吊超过五百吨的物品,是目前美国最大的龙门吊了。”史高治指着一个大龙门吊对提尔皮兹说,“有了这个,造船的效率就能大大的提升了。啊,大臣阁下,前面是我们的船型展厅,您要不要进去看看?”
对于“摩根-麦克唐纳造船厂”的大名,提尔皮兹也是久仰了。他知道,这个船厂的规模虽然不是世界第一,但是在技术上,却几乎可以算是世界第一了。虽然自我感觉良好的英国人不会承认。
最近一些年来,海军的而一些革命性的技术,都是源自于这家造船厂,比如燃气轮机,比如中央背负式火炮。所以提尔皮兹对于这家造船厂自然是相当的有兴趣。
“麦克唐纳先生,我对此非常感兴趣。”提尔皮兹回答说。
一行人一起进入到了船型展厅里面。一进门,就看到在最显眼的位置上摆着一条邮轮的模型。
“这是我们为白星航运公司设计的邮轮的模型。”史高治解释说,“这条船现在还没有铺龙骨。不过一旦建成,就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奇迹。这条船有四万吨重,装有26台锅炉,6台大型的燃气轮机,动力上达到了15万马力,根据我们的计算,这可以让这条奇迹之船达到高达32节左右的速度,将这个时代的一切的其他船只都抛在后面。可惜现在我们还没有这样的船只,要不然……”
“要不然就可以在英国人的眼皮之低下,把人道主义的援助物资送到布尔人手上是不是?”提尔皮兹笑了起来,在布尔战争的问题上,史高治的态度一向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支持布尔人最求独立自由的斗争,而德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也非常明确,那就是一边倒的支持布尔人。所以提尔皮兹才会说出这样的玩笑话来。
“啊,海军大臣阁下,这个可真的不行,您知道这条船摆脱英国人的军舰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无论是速度还是高海况下的适航性能,它都能压倒任何英**舰。只要一眨眼功夫,它就可以跑得连影子都看不到了,但是,它还是干不了给布尔人运输物资的任务,因为它太大了,整个非洲都没有能够让它停靠的码头。”史高治也以开玩笑似的语气回答说,“如果有一天,英国人封锁了丹麦海峡和北海,这条船到是真可以试着穿越英国人的封锁,将那些重要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运输到汉堡去。”
“这怎么可能,”提尔皮兹也笑了,“没人能封锁丹麦海峡,如果有人敢这么干,帝国陆军完全有能力直接接管丹麦海峡。”
“那就更方便了,不是吗?”史高治笑道,“这样一来英国人就只能封锁北海了,然后要穿越他们的封锁的难度就更低了。”
提尔皮兹也笑了,他当然知道史高治的话里面的挑拨的意味,不过如今德意志帝国和英国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挑拨吗?再说了,如果德国永远会和英国友好,永远会做英国的跟班,那他的这个海军大臣还有什么意思?一直以来,德国的军事力量就是个瘸子,它拥有如今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这一点几乎是无可置疑的),以及一个在规模上比丹麦稍微大一点的海军。如果继续这种状态,那皇帝陛下提拔他提尔皮兹来当海军大臣干什么呢?而且作为在德国的极少的海外殖民地干过的人,提尔皮兹也非常明白殖民地在经济上的意义。然而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拿什么去取得殖民地,拿什么去维护海外利益?而如果没有殖民地,没有海外利益,德国国内,甚至欧洲的市场都已经饱和了,经济还怎么发展?到时候恐怕就是一场接一场的经济危机,一场接一场的罢工、起义、革命。
“一个幽灵,**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对这个威胁最有感触的欧洲国家恐怕就是德国了。如今德国发生的罢工的次数和密度,德国的左倾的**团体以及无政府主义团体的力量都明显的超过了产生了《**宣言》和《资本论》的英国,以及以喜欢造反,喜欢革命而出名的法国。有了殖民地,英国人能搞出工联主义这样的玩意儿,但是没有殖民地的德国却几乎没有任何调和国内阶级矛盾的空间。殖民地的有无,对于德国,不是小问题,而是生与死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整个的德国上层实际上早就达成了共识。
在后世很多人一提到一战,提到德国和英国的造舰竞赛,就习惯性的觉得全是威廉一世这个瘸子胡搞瞎搞,才导致了英国和德国的对立,最后才搞出了世界大战这档子事情。这其实未必正确。威廉一世是有点喜欢胡搞瞎搞,比如说,如果不是他瞎胡闹,俄国未必会被搞得一头倒向了法国。这样的话,德国的形势也许会更好一点。但是和英国闹翻,最后兵戎相见这件事情却绝不是瘸子一个人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别无选择的选择。因为除非击败英国,否则德国就绝无出路。
“我听说你们正在为巴西海军建造一条战列舰,这里有这条船的模型吗?”提尔皮兹问道。
提尔皮兹在后来的历史上,被称作是德国公海舰队之父,庞大的公海舰队就是在提尔皮兹担任海军大臣的期间建设起来的。当然,也就是在他的时期,德国和英国搞起了无畏舰竞赛,使得德国和英国正式翻脸,为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最后站到了英国人这边,但是至少目前,美国和德国的关系还很不错,因为两国在在很多国际问题上,尤其在自由贸易的问题上都有着相同或者是相近的观点。当然,最为新兴的工业国家,虽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时候很多,但是合作的机会也不是没有,比如说德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国,其实是有很多的弱点的,除了缺乏足够大的国外市场之外,还有一个大缺陷就是缺乏原材料了。
作为工业大国,德国缺少一系列重要的原材料,比如石油,比如橡胶。就以船只为例,在这个时空里的美国船只,因■↑为史高治的缘故,都已经在使用重油锅炉了,虽然单单算燃料价格,重油的价格还是要比煤炭更高,但是考虑到重油的燃烧值更高,所以使用重油锅炉的船只航程更远,而且燃料舱也更小。而且重油的加注是机械化的,需要的工人也更少,不像燃煤锅炉,需要一大堆的工人人工往炉膛里面加煤。再加上在可维护性方面,重油锅炉也好过燃煤锅炉,所以综合算起来,无论是性能还是成本,相比燃煤锅炉,重油锅炉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现在全球新建的船只大多数都装上了重油锅炉。但是德国却很奇怪,德国人的商船,尤其是出口的商船,都用上了先进的重油锅炉,但是自己用的商船,甚至是军舰却还在使用燃煤锅炉。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因为德国没有石油,担心一旦发生战争,得不到石油供给。
至于橡胶,那同样是极度重要,没有这个东西,汽车什么的就完全是笑话。还有各种稀有金属,德国都相当稀缺。而在获得古巴之后,美国就相当于占据了整个的南美市场,以及南美的原材料产地。比如古巴的世界最大的镍矿,虽然表面上的老板是古巴人,但是通过控股一转弯之后,就是麦克唐纳。因而德国人在采购橡胶呀,稀有金属呀什么的时候,经常就需要找到美国来。所以两国的经济来往还是不少的。
不过提尔皮兹到美国来可不是为了买这些东西的,而是为了在造舰技术上相互交流,这样一来,自然就要和拥有美国最大的造船厂的摩根和史高治打交道了。
摩根当然知道,虽然德国人不会向美国大规模订购军舰,最多不过是订购一些部件而已。但是他也明白,如果德国人开始大规模加强海军,那么英国绝对也会开始大规模加强海军的,而英国人的做法绝对也会刺激到美国政府的,然后美国也会跟着爆海军,然后整个世界都跟跟上,然后——这画面太美……
不过摩根虽然喜欢船,但是在技术上其实并不太懂,尤其是涉及到海军的玩意儿。所以虽然在船厂拥有高于史高治的股份,但是接待提尔皮兹的事情还是要由史高治出面的。
“海军大臣阁下,您看,这就是摩根-麦克唐纳造船厂最大的一个干船坞了。上面的那个龙门吊一次可以起吊超过五百吨的物品,是目前美国最大的龙门吊了。”史高治指着一个大龙门吊对提尔皮兹说,“有了这个,造船的效率就能大大的提升了。啊,大臣阁下,前面是我们的船型展厅,您要不要进去看看?”
对于“摩根-麦克唐纳造船厂”的大名,提尔皮兹也是久仰了。他知道,这个船厂的规模虽然不是世界第一,但是在技术上,却几乎可以算是世界第一了。虽然自我感觉良好的英国人不会承认。
最近一些年来,海军的而一些革命性的技术,都是源自于这家造船厂,比如燃气轮机,比如中央背负式火炮。所以提尔皮兹对于这家造船厂自然是相当的有兴趣。
“麦克唐纳先生,我对此非常感兴趣。”提尔皮兹回答说。
一行人一起进入到了船型展厅里面。一进门,就看到在最显眼的位置上摆着一条邮轮的模型。
“这是我们为白星航运公司设计的邮轮的模型。”史高治解释说,“这条船现在还没有铺龙骨。不过一旦建成,就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奇迹。这条船有四万吨重,装有26台锅炉,6台大型的燃气轮机,动力上达到了15万马力,根据我们的计算,这可以让这条奇迹之船达到高达32节左右的速度,将这个时代的一切的其他船只都抛在后面。可惜现在我们还没有这样的船只,要不然……”
“要不然就可以在英国人的眼皮之低下,把人道主义的援助物资送到布尔人手上是不是?”提尔皮兹笑了起来,在布尔战争的问题上,史高治的态度一向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支持布尔人最求独立自由的斗争,而德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也非常明确,那就是一边倒的支持布尔人。所以提尔皮兹才会说出这样的玩笑话来。
“啊,海军大臣阁下,这个可真的不行,您知道这条船摆脱英国人的军舰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无论是速度还是高海况下的适航性能,它都能压倒任何英**舰。只要一眨眼功夫,它就可以跑得连影子都看不到了,但是,它还是干不了给布尔人运输物资的任务,因为它太大了,整个非洲都没有能够让它停靠的码头。”史高治也以开玩笑似的语气回答说,“如果有一天,英国人封锁了丹麦海峡和北海,这条船到是真可以试着穿越英国人的封锁,将那些重要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运输到汉堡去。”
“这怎么可能,”提尔皮兹也笑了,“没人能封锁丹麦海峡,如果有人敢这么干,帝国陆军完全有能力直接接管丹麦海峡。”
“那就更方便了,不是吗?”史高治笑道,“这样一来英国人就只能封锁北海了,然后要穿越他们的封锁的难度就更低了。”
提尔皮兹也笑了,他当然知道史高治的话里面的挑拨的意味,不过如今德意志帝国和英国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挑拨吗?再说了,如果德国永远会和英国友好,永远会做英国的跟班,那他的这个海军大臣还有什么意思?一直以来,德国的军事力量就是个瘸子,它拥有如今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这一点几乎是无可置疑的),以及一个在规模上比丹麦稍微大一点的海军。如果继续这种状态,那皇帝陛下提拔他提尔皮兹来当海军大臣干什么呢?而且作为在德国的极少的海外殖民地干过的人,提尔皮兹也非常明白殖民地在经济上的意义。然而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拿什么去取得殖民地,拿什么去维护海外利益?而如果没有殖民地,没有海外利益,德国国内,甚至欧洲的市场都已经饱和了,经济还怎么发展?到时候恐怕就是一场接一场的经济危机,一场接一场的罢工、起义、革命。
“一个幽灵,**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对这个威胁最有感触的欧洲国家恐怕就是德国了。如今德国发生的罢工的次数和密度,德国的左倾的**团体以及无政府主义团体的力量都明显的超过了产生了《**宣言》和《资本论》的英国,以及以喜欢造反,喜欢革命而出名的法国。有了殖民地,英国人能搞出工联主义这样的玩意儿,但是没有殖民地的德国却几乎没有任何调和国内阶级矛盾的空间。殖民地的有无,对于德国,不是小问题,而是生与死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整个的德国上层实际上早就达成了共识。
在后世很多人一提到一战,提到德国和英国的造舰竞赛,就习惯性的觉得全是威廉一世这个瘸子胡搞瞎搞,才导致了英国和德国的对立,最后才搞出了世界大战这档子事情。这其实未必正确。威廉一世是有点喜欢胡搞瞎搞,比如说,如果不是他瞎胡闹,俄国未必会被搞得一头倒向了法国。这样的话,德国的形势也许会更好一点。但是和英国闹翻,最后兵戎相见这件事情却绝不是瘸子一个人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别无选择的选择。因为除非击败英国,否则德国就绝无出路。
“我听说你们正在为巴西海军建造一条战列舰,这里有这条船的模型吗?”提尔皮兹问道。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1855美国大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1855美国大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