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长沙王 16
目录: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 作者:钢指戒| 类别:历史军事
这边王戎、刘琨失意出京,那边李含春风得意进京来。
河间王颙表李含为河南尹,得到朝廷批准。
这样李含就第二次作为西北军阀的代表来京述职,此次再进京城,李含感叹良多。
李含出身秦州,家门寒微(注意,这里“寒微”也是庄园主),苦读经书,年轻时就在地方上名气很大。
皇甫商出身秦州第一望族,与李含年龄相仿,妒忌其才华,利用家族势力影响州官,竟封李含做了守郡的“门亭长”,一看大门的“头”。后来郭奕来当刺史,郭奕即刘琨的舅舅,为人公正,让李含做了他的幕僚,从此李含才华显露,竟有一飞冲天之势,从一个小幕僚成为幕僚之首。郭奕的姨夫是贾充,自己又有才华,晋武帝时就被任为尚书。李含随郭奕进京,又被卫瓘推荐为秦王郎中令。秦王是惠帝唯一的同母弟,武帝嫡子,是大晋将来名正言顺的执政者。李含成为他的首辅,自然威风八面,这个位子,官虽不大,但前途似锦,馋倒了多少名士。李含被称为张华第二,张华就是从秘书做到丞相。
可是好景不长,秦王柬在公元291年就死了,才三十一岁。因其无子,后事由李含主办。秦王葬礼极端隆重而复杂。事后群臣、名士抓住一点小的差错,狠整李含,把李含从正四品一口气贬为秦城邸阁督,一个不入品的守粮草的士卒之长。
还是王戎上书,怎么能让四品大员去做士卒之长,这不太侮辱士族了,宁可开除他,也不应降为此职,最后改为贬李含为七品县令。
赵王伦执政,孙秀与李含有相同的遭遇,把他推荐给河间王颙,成为河间王主谋。
李含这第三次进京可就志得意满,威风凛凛了。一想到到了之后,就能顶替王衍的河南尹之职,李含好似已经看到名士们的一张张苦瓜脸。
李含不觉得笑出声来,对身后的僚佐问道:“你们谁能说出‘倒行暴施’这个词的出处?”
众人不说,就是有一两个知道的,也不会说。很明显,领导要表演才华了。
李含高声说:“汉武帝宠臣主父偃,有人劝他不要‘太横矣’,他说自己游学四十年,父亲不要他,兄弟朋友不理他,我苦日子过的太长了。‘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这位为了成功名,即使被五口大锅煮了,他也在所不惜的“主儿”,四十多岁大胆去京城碰碰运气。主父偃到达京城后开始也不顺。最后主父偃在京城落到一个什么程度呢?谁也不待见他,带来的钱也花完了,就是主父偃已经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了。主父偃最后只剩下一条路,铤而走险。他那个铤而走险就是他给汉武帝写了一道奏章,这个奏章非常奇特,按照《史记》的记载,是朝呈暮见,早上呈报上去晚上汉武帝就召见他了。这就是主父偃的机遇了,这个奏章究竟是什么内容《史记》记载得不详,说奏章一共写了九条,其中八条是关于法律的,其中有一条是关于对匈奴作战的,这个对匈奴作战的还是主父偃不同意对匈奴作战的,最主要内容就是他不同意对匈奴作战。而这个意见刚好和汉武帝的意见相反,但是汉武帝并没有因言废人啊,汉武帝没有因为他的意见和自己的意见不对而生气,反而召见了他。
靠上书直谏,从平民一下子成为汉武帝宠臣。他有权之后,看谁不顺眼就告谁,弄得亲王、大臣都怕他,亲王都被他搞死了两个。有一次他要回家一趟,兄弟、亲朋到千里之外来迎他,他竟叫人往地下扔了“五百金”,所谓“散金断交”,不再来往。
李含想起了主父偃的故事,看来他是非常羡慕主父偃的快意恩仇,倒行暴施。
有个幕僚听了很担忧,大着胆子说:“可是,他死得真惨!就在那次因公外出后,群臣都来告他,武帝不得已把主父偃杀了。”
“人家不是说了吗,只要风光一时,就是被五口锅煮了也痛快么。”李含不满意的说。
李含风风光光的来到京城,果然有很多名士来接他。可是没几天,他就笑不出来了,而且紧张的不得了。
李含进入工作状态之后,对长沙王执政以后各种政策作了个细致的总汇分析,不禁大惊失色。暗叫,这个长沙王不简单啊。
首先,其重用羊玄之(皇后之父),就是不想废立太子;
其拉拢皇甫兄弟,在河间王身后作为牵制;
其拉拢王浚、苟晞,一北一南制约成都王颖。
其与丞相司马越联盟,以司马越堂弟司马虓镇许昌,督豫州;以司马越二弟司马腾镇太原,督并州。
长沙王的安排井井有条,可谓煞费苦心,这一切安排都是以压制二王(成都、河间)为目的。
河间王颙表李含为河南尹,得到朝廷批准。
这样李含就第二次作为西北军阀的代表来京述职,此次再进京城,李含感叹良多。
李含出身秦州,家门寒微(注意,这里“寒微”也是庄园主),苦读经书,年轻时就在地方上名气很大。
皇甫商出身秦州第一望族,与李含年龄相仿,妒忌其才华,利用家族势力影响州官,竟封李含做了守郡的“门亭长”,一看大门的“头”。后来郭奕来当刺史,郭奕即刘琨的舅舅,为人公正,让李含做了他的幕僚,从此李含才华显露,竟有一飞冲天之势,从一个小幕僚成为幕僚之首。郭奕的姨夫是贾充,自己又有才华,晋武帝时就被任为尚书。李含随郭奕进京,又被卫瓘推荐为秦王郎中令。秦王是惠帝唯一的同母弟,武帝嫡子,是大晋将来名正言顺的执政者。李含成为他的首辅,自然威风八面,这个位子,官虽不大,但前途似锦,馋倒了多少名士。李含被称为张华第二,张华就是从秘书做到丞相。
可是好景不长,秦王柬在公元291年就死了,才三十一岁。因其无子,后事由李含主办。秦王葬礼极端隆重而复杂。事后群臣、名士抓住一点小的差错,狠整李含,把李含从正四品一口气贬为秦城邸阁督,一个不入品的守粮草的士卒之长。
还是王戎上书,怎么能让四品大员去做士卒之长,这不太侮辱士族了,宁可开除他,也不应降为此职,最后改为贬李含为七品县令。
赵王伦执政,孙秀与李含有相同的遭遇,把他推荐给河间王颙,成为河间王主谋。
李含这第三次进京可就志得意满,威风凛凛了。一想到到了之后,就能顶替王衍的河南尹之职,李含好似已经看到名士们的一张张苦瓜脸。
李含不觉得笑出声来,对身后的僚佐问道:“你们谁能说出‘倒行暴施’这个词的出处?”
众人不说,就是有一两个知道的,也不会说。很明显,领导要表演才华了。
李含高声说:“汉武帝宠臣主父偃,有人劝他不要‘太横矣’,他说自己游学四十年,父亲不要他,兄弟朋友不理他,我苦日子过的太长了。‘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这位为了成功名,即使被五口大锅煮了,他也在所不惜的“主儿”,四十多岁大胆去京城碰碰运气。主父偃到达京城后开始也不顺。最后主父偃在京城落到一个什么程度呢?谁也不待见他,带来的钱也花完了,就是主父偃已经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了。主父偃最后只剩下一条路,铤而走险。他那个铤而走险就是他给汉武帝写了一道奏章,这个奏章非常奇特,按照《史记》的记载,是朝呈暮见,早上呈报上去晚上汉武帝就召见他了。这就是主父偃的机遇了,这个奏章究竟是什么内容《史记》记载得不详,说奏章一共写了九条,其中八条是关于法律的,其中有一条是关于对匈奴作战的,这个对匈奴作战的还是主父偃不同意对匈奴作战的,最主要内容就是他不同意对匈奴作战。而这个意见刚好和汉武帝的意见相反,但是汉武帝并没有因言废人啊,汉武帝没有因为他的意见和自己的意见不对而生气,反而召见了他。
靠上书直谏,从平民一下子成为汉武帝宠臣。他有权之后,看谁不顺眼就告谁,弄得亲王、大臣都怕他,亲王都被他搞死了两个。有一次他要回家一趟,兄弟、亲朋到千里之外来迎他,他竟叫人往地下扔了“五百金”,所谓“散金断交”,不再来往。
李含想起了主父偃的故事,看来他是非常羡慕主父偃的快意恩仇,倒行暴施。
有个幕僚听了很担忧,大着胆子说:“可是,他死得真惨!就在那次因公外出后,群臣都来告他,武帝不得已把主父偃杀了。”
“人家不是说了吗,只要风光一时,就是被五口锅煮了也痛快么。”李含不满意的说。
李含风风光光的来到京城,果然有很多名士来接他。可是没几天,他就笑不出来了,而且紧张的不得了。
李含进入工作状态之后,对长沙王执政以后各种政策作了个细致的总汇分析,不禁大惊失色。暗叫,这个长沙王不简单啊。
首先,其重用羊玄之(皇后之父),就是不想废立太子;
其拉拢皇甫兄弟,在河间王身后作为牵制;
其拉拢王浚、苟晞,一北一南制约成都王颖。
其与丞相司马越联盟,以司马越堂弟司马虓镇许昌,督豫州;以司马越二弟司马腾镇太原,督并州。
长沙王的安排井井有条,可谓煞费苦心,这一切安排都是以压制二王(成都、河间)为目的。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