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钢铁时代 正文 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音障困局

正文 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音障困局

目录:钢铁时代| 作者:十年残梦| 类别:历史军事

    ♂,

    音障,这是飞机领域遇到的问题,跟地面机动车没有关系,毕竟机动车在地面上,很少有超过500公里以上的时速的,可是在空中,接近音障很容易,要想未来飞机和导弹领域,有足够强悍的,音障就必须要突破,对于音障,甚至是空气动力这些方面,杨元钊在目前情况之下,甚至不如专门研究这个领域的普通工程师,他不可能给予出直接的解决方法,可是后世,二十一世纪,资讯大发达的时代,杨元钊哪怕没有了解基础理论,可是在网络上面,无数的文章和图片,特别是后者,他对于导弹的基本形态,有了一个印象的认知,他根据印象,把比较常见的导弹的形态都给画下来,细长的圆形身体,中部的狭小机翼,还有尾翼,这些都是后世导弹的独特形态。

    为了保证成功率,毕竟后世的先进的经验,并不能够完全的应用到这个时代,毕竟后世导弹不知道走过了多少代,在一步步的研究和深入之中,才形成了后世的体系,好在杨元钊所记录的导弹的样子很多,不少还是大型运载火箭,他这么多年,不停的绘图,对于绘图方面有经验,不过是绘制几个图形,很快就绘制了数十个,都是大体上面的样子,没有明确的标尺,甚至不能够称之为视图。

    这些形态虽然不能够告诉这些专家们,为什么使用这种状态,能够解决音障的问题,却可以帮助他们制作出实物,事实上,在中国科技高速发展,到达了一定深度之后,杨元钊所起到的大部分的作用,就是这个,用后世的经验,实物,图画来指引,给这些科学家启发,有时候灵光一闪,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研究者们,对于杨元钊的作法已经相当的熟悉,他们在这些图形上面寻找灵感,并且比葫芦画瓢,大部分形态都无法起到作用,在按照这些图的样子,制作出来的火箭样品,不但没有起到推进火箭的速度的作用,反而对火箭的速度有巨大的障碍。后世很多的武器,很多的新一代的东西,之所以性能那么出色,原因就在于计算上面,用更先进的算法,用更加出色的计算工具,最终形成的结果,让导弹的灵敏度和威力很大,现在,中国的火箭只是一个雏形,速度还无法发挥出这个威力。

    就跟船的形态一样,后世的军舰,往往是方形船尾,原因很简单,高速航行之下,阻力减小,可是在速度达不到这个程度的前提下,方形反而会加大阻力,比如说保持在18节以下的经济船速的时候,方形尾反而会阻碍速度的提升,浪费动力,故而后世的战舰,大部分都没有采用经济航速,即便在非战争状态下,也很少低于20节的。

    技术领先也不是万能的,好东西必须要在特定的环境之中,才会有好的效果的,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情况之下,反而有不好的影响,后世的很多的导弹的形态,都是在速度3马赫以上的,突出隐身性能和破防性能,现在连基础的都没有做到,最多就是接近了的700公里的音障范畴,跟21世纪的那些超级导弹来说,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更别说这些进阶性能了,只是初步的初级到了音障,甚至连穿越和突破都不可能。

    杨元钊画出了许多的图形,有些是非常先进的,有些是落后的,其中一款最简单的中翼和尾翼,看起来很简单,也很厚重的,似乎是为了增加翼的强度,而不是升力和稳定性,在没有别的选择的情况下,研究员选择了这么一款,也只有这么一款可以选择。

    之前的图,给了研究者启发,并以此引申出来众多的火箭类型,不单单是火箭炮车。科学,就是在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失败之中,逐步的进步的,在充沛的资金的支持下,火箭研究还在继续,任何可能性都可以尝试一下,制作出来,放出去就好了,失败了是积累经验,万一成功了呢?

    谁都知道,成功的可能性很少,可是这一次,弄好了之后,不但成功了,性能非常的出色,稳定性提升了很多,飞行姿态更加的平稳,空气的阻力在减小,射程也提升了不少,整体威力当然上升了几个档次。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突破音障的问题,让所有人都不知所措,甚至连高速飞行的物体不可能超过700公里每小时这句话传出,就跟历史上一样,不同的是,他们遭遇到的问题更加的突然,也更加的前卫,如果不是杨元钊给出的绘图,说不定要困扰中国一二十年,历史上,从音障在二战之前出现,一直到二战之后还没有解决,还是在冷战时期,美苏疯狂的在武器装备上面投入,在庞大投入和机缘巧合之下,才解决了音障。

    这一次,杨元钊用后世的经验,就解决了问题,第一次试验,因为稍稍有些保守,速度只是固定在200米每秒,也就是720公里每小时的样子,这大概是音障的入门级,接下来,有不断的加大速度。

    任何的研究有实物就好办了,根据实物进行的研究,并且分析为什么会这样,算是极大促进了空气动力学,特别是音障方面的进步,对于音障的运行方式,大体上面的影响,以及突破了音障之后,所产生的变化进行了逐一的纪录和研究,杨元钊画出来的图形,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增加了尾翼之后,一款更加成熟的火箭炮出现了。

    由于这一款火箭炮的加工不太容易,是一个3管并列的形态,不是之前演习之中的12管,没有考虑到动力方面的问题,减少了火箭发动机的功率和液态燃料的量,射程从60公里的额降低到了45公里,但是精确性却提升太多了,经过了仔细的测算,最终的结果的预计可以达到280米,甚至是160米。

    之前500米,再怎么的努力覆盖,总有疏漏的地方,这也是火箭炮最大的问题,可是缩小一半,到了280米的时候,基本上覆盖就足够均匀了,至于160米,只要超过120门火箭炮,几乎是全覆盖,攻击的密度有了,威力也会有。

    之所以取得这么惊人的效果,原因很简单的,没有尾翼的火箭,飞行姿态难以保证,会有大量的误差,稍稍一个偏差,火箭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可是经过了尾翼他的添加之后,稳定性大增的,一定程度上面增加的精确度。

    这还是采用低密度装载燃料的前提下,如果按照之前的标准,向其中装入足够多的燃料的话,射程突破60公里,甚至是80公里,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借助着空气动力学上面的积累,中国制作出了精准的火箭炮,就这一点来说,就足以让人振奋了,最关键的死,逐步的掌握了大量的数据之后,特别是在尾翼的设计上,既要保证稳定性,又要保证射程,其实尾翼的增加,不完全减少射程,一定程度上利用,增加升力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增加射程,只要调整角度问题就可以了,加上火箭发动机和的燃料,这些都是材料领域的事情,如果把这些方面都给解决好,火箭的射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面,还可以提升一些的。

    一个尾翼仿佛是一个新的天地,跟之前就完全不同了,尾翼的出现,让火箭动力跟飞机动力有些结合在一起,可以巡航的发射,甚至是更高的的导弹,也开始研制,平流层之中的,借助着平流稳定,可以很大程度上面,减少燃料的消耗,而且更大的火箭,甚至是巨型火箭也在立项。

    后世的火箭,已经飞上了月球,飞出了大气层,杨元钊虽然没有打算提前把卫星给弄出来,必要的技术储备还是要的,火箭的基本研制成功,那么导弹和火箭这两者都需要进行下去,火箭是他们的根基。

    杨元钊还创举一样的提出了三层火箭的形势的,借助三级火箭,分离和加强,提供足够的推力,形成更加巨大的射程,以解决单独的火箭,不停的增大,所产生气动力和燃料不足的问题,脱离的机体,会让运行时候的总体的重量会更加的轻盈,相应的速度会更快。

    至于液态燃料,杨元钊也不知道,只有从高分子材料上面做准备,从石油的萃取物之中,找到能量更高的,借助着石油化工方面的推进,分离组合出更加强大能量的推进材料,火箭发动机,跟飞机发动机,从这里上面,就走上了完全的不同,不再考虑稳定性和持续性上面,更多的体现在爆发性上面,只要能够坚持在火箭的射程,只要火箭的速度够快,可能60公里只用几分钟的时间的,如果说支持几百小时,几千小时,甚至是上万小时的东西不容易弄出来,可是弄出来个十分钟的东西,只要保证在十分钟之内,能够承受高温和超强动力的,这个作为火箭的材料没问题。(未 完待续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钢铁时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钢铁时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