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8章 星河影摇三军动(十五)
目录:1875我来自未来| 作者:堂皇的荒唐| 类别:都市言情
【188】星河影摇三军动(十五)
济南大捷的消息传回根据地,山东人民公社士气大振,一张张印刷着祝贺报捷的文章的报纸被迅速印制送往各地。
早帆青年干部训练班虽然离开了姚梵和马克思,但依然在运转,姚梵留下了一张张作为青年干部结业证明的马列主义考卷,不把考卷做到90分以上,是不给结业的,这逼着前来投奔的知识分子必须把一本本教材背的滚瓜烂熟。
黄云天目前一面负责《人民日报》出版工作,一面作为早帆青年干部训练班的教员,忙得不亦乐乎。
“黄先生,今天23号了,姚主席拿下济南后,大军已经渡过黄河了吧?”
黄云天对军事一窍不通,但眼下黄金莺是姚梵的妻子,黄金莺的哥哥黄金山进入了山东公社的商业贸易区委员会工作,他自己又是报社编辑和干校教师,黄家已经被捆绑在了姚梵的政权之上,因此众人觉得他有内幕消息也是很正常的。
黄云天摇摇头:“我的确不知,但主席15日发兵,22日拿下济南,23号就,渡河,恐怕没这么快吧?”
教室里一个名叫闻国贞的学生说道:“我看姚主席以往出兵,都是讲究兵贵神速,这次一定也是如此。”
另一名从烟台赶来潍坊干校投学的青年说:“大军北伐,粮草先行,北上山高路远,我觉得要慢慢的攻打,这才稳妥。”
一个穿着65式绿军装的军转培训干部道:“姚主席用兵如神,我们何必在这里瞎操心,我只想赶紧把数学科目毕业证明拿到手,就差这一课,考完就能毕业了。”
“我也是,只差数学一课了。”另一个青年道。
黄云天学着姚梵的动作,对对教室下面压压手,说:“上课了,上课了,这些东西课后议论,不要占用上课时间。我来讲一下昨天布置得几道数学应用题……”
教室里纷纷的议论顿时安静下来了。
……………………
山东根据地内,各个实行了土改的村庄从发下来的《人民日报》上得知攻下济南的消息后,纷纷敲锣打鼓,庆贺山东公社的胜利。
虽然眼下旱情在持续,但所有完成了土改,打了土豪分了田地的村镇里的百姓,手里都或多或少的分到了粮食,由于姚梵早就警告说今年大旱,要百姓早作准备,节约粮食,因此各家各户都省吃俭用,积极备荒。甚至有人家提前准备,摘取榆树叶子晒干磨粉,混进自家的口粮来吃。
山东公社的十个打井队在各个村庄中马不停蹄的工作,虽然辛苦,却一刻都不敢停下。眼看着天干无雨,老百姓的灌溉用水全部靠肩扛手抬,从远处水源地挑水,打井工作更加变得急迫起来。
……………………
得知济南被攻下,烟台的英国人迅速的把消息报告给了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威妥玛1842年就跟随英军到了中国,在中国呆了三十多年,还担任过香港法庭的广东话翻译,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
威妥玛眼下正在北京,就英国人马嘉理在云南被杀导致的“马嘉理事件”与清政府周旋,山东的乱局一直就在他眼皮子底下蔓延。可是威妥玛一点都不慌,根据他的了解,这次山东的叛乱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中又裹挟了一批来自欧洲的激进的共产主义分子。
山东有什么工业?有什么资产阶级?这必然又是一次农民起义,以威妥玛对中国的了解,这批人无非就是另一个太平天国。
威妥玛根本不相信这些人能闹出多大的乱子,以这些农民的操性,占的地盘越大,抢的钱粮越多,内部就越是动乱和腐败。
而且这些泥腿子很识相,居然在拿下整个山东半岛之后,没有对烟台这个通商口岸动用任何强硬的手段,反而是派来了几个精通生意的伙计,以一种商业谈判的方式和烟台的各国商行和驻在公使接触,单方面的许诺,说烟台可以“马照跑,舞照跳。”革命军只是负责烟台的海防和治安。而且海关关税也和清政府时期一样,不作任何调整。这让烟台的各国商行与驻在公使都觉得,这些剔着光头的革命军似乎并不是特别野蛮,很好打交道。
虽然威妥玛相信这个所谓的“山东公社”不会是个大乱子,早晚会被清政府残酷的剿灭,但威妥玛相信一点,那就是山东的乱子闹得越大越好。
从1875年二月爆发马嘉理事件,这事情越闹越僵,已经演变成外交事件,威妥玛根据英国政府的指示,希望逼迫清政府签下一个新的不平等条约,但是威妥玛和清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谈判始终没有进展,英国人和英国人谈判,始终有种拳打棉花不着力的感觉。
于是威妥玛动用关系,让清国把谈判人选换成了李鸿章。威妥玛喜欢和李鸿章谈判,这个清国大官很聪明,也很理智,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理智的过了头,以至于分不清外交恐吓与实际威胁,当他见到强硬的外国人和外国势力,在连续的威逼之下,他总以为别人的恐吓会成为事实,于是很容易就妥协和让步。
威妥玛觉得,这大概是因为自己来自英国,一个随时能把清国的外衣剥光,用皮鞭痛抽一顿的国家,并且从鸦片战争以来,英国已经这么做过几次了。
在得到济南被攻陷的消息后,威妥玛提出和李鸿章当面谈判,一次性解决“马嘉理事件”,他的态度比起之前更加强硬了。而这一次李鸿章的态度从之前的尽量拖延,变得焦虑而无措,终于答应停止尝试试下磋商,进行正式谈判。
于是威妥玛和李鸿章在天津进行了正式谈判,为期五天的谈判之后,历史上的《烟台条约》提前签订了,只是名称变成了《滇案条约》,内容和历史上原本发生的烟台条约几乎完全一样:“一、清政府道歉、赔款、惩处马嘉理事件中的当地官员;二、英国的商人、官员和探路队可以从四川、甘肃、云南、印度各个方向进入西藏,清政府要在沿途妥善照料和保护;三、扩大英国治外法权,英国人在通商口岸殖民地以外的中国内陆地区犯罪也要交给英国官员审理;四、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作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长江上多个港口停泊商船和装卸货物;五、今后洋货在中国内陆运输贩卖均不再缴纳厘金;六、……………………七、……………………”
对于各个条款中,威妥玛对于取消厘金非常满意,要知道以前一箱鸦片要缴纳30两进口税和80两厘金,如今不再缴纳厘金,这意味着销往中国内陆的鸦片将有更加便宜的价格,销量和利润必然猛增,其他商品也是如此,免除厘金,意味着大清国的厘金这一最后的隐藏关税手段也被废除,洋货必将畅通无阻的销往全中国。英国商人们必将欢欣鼓舞,他威妥玛也将成为这些商人心目中的英雄。根据利益均沾原则,其他列强也将继续从英国的这次敲诈胜利中分一杯羹。
这份条约与历史上的烟台条约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清政府在赔偿20万两白银的同时,英国和其他享有利益均沾的列强有义务组织一支最少一千人规模的军队,协助清政府围剿山东的叛乱。另外清政府还将向英国采购一批新式步枪和火炮,用于武装八个营的新军,由英国教官负责在天津培训这批新军。
当这份条约在上海的报纸上公布之后,报纸很快被送到了青岛,姚梵很快从电报中获悉了条约内容。
“我去年买了个表!”姚梵望着翻译完成的电文,怒骂道。
5月23日,姚梵带领第一集团军司令部和总参谋部赶到济南。第一件事就是怒冲冲的赶往巡抚衙门,会见被监禁中的丁宝桢。
丁宝桢听说姚梵在后堂等他,不急不忙的整理好衣冠,从被拘押的厢房中走了出来。
“故人难相问,寒宅独可亲。”丁宝桢一边走,脑子里莫名的冒出一句诗。他摇了摇头,把心思放在如何与姚梵对话上面。
丁宝桢的形容憔悴,这两天他翻看“姚梵的著作”还有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越看越是心惊肉跳,除了满纸的“革命”“战斗”“铁血”“摧毁”等等激烈的字眼,
姚鹏根据《列宁选集》整理出的《姚梵选集》第一部,与其说是一篇篇文章,不如说是对列宁原文的一段段摘录,经过文字上的编辑修改,拼凑出的一篇篇作品。但是对于这个时代而言,这种思想上的激烈冲击犹如原子弹一般威力无比,丁宝桢尽管彻夜不停的翻阅,但依然没时间看全这些书籍,不过他已经完全被这种思想威力彻底震惊了!这种暴烈的、毫不妥协的革命思想让丁宝桢在苦苦思索之后,发现其中的逻辑性无可挑剔,要想依靠教条的说教在逻辑上驳倒对方基本不可能,儒家本就不擅长严密的西方哲学逻辑,而经过满清篡改的奴隶化儒学更是唯心。
丁宝桢冥思苦想之下,放弃了驳倒姚梵的打算,他明白,像姚梵这样一个造反居然还自备一套完整理论的危险人物,完全是古往今来任何政权的天敌,这样的人完全不可能妥协,他们和所反对的政权之间的关系必然是水火不容的。G
济南大捷的消息传回根据地,山东人民公社士气大振,一张张印刷着祝贺报捷的文章的报纸被迅速印制送往各地。
早帆青年干部训练班虽然离开了姚梵和马克思,但依然在运转,姚梵留下了一张张作为青年干部结业证明的马列主义考卷,不把考卷做到90分以上,是不给结业的,这逼着前来投奔的知识分子必须把一本本教材背的滚瓜烂熟。
黄云天目前一面负责《人民日报》出版工作,一面作为早帆青年干部训练班的教员,忙得不亦乐乎。
“黄先生,今天23号了,姚主席拿下济南后,大军已经渡过黄河了吧?”
黄云天对军事一窍不通,但眼下黄金莺是姚梵的妻子,黄金莺的哥哥黄金山进入了山东公社的商业贸易区委员会工作,他自己又是报社编辑和干校教师,黄家已经被捆绑在了姚梵的政权之上,因此众人觉得他有内幕消息也是很正常的。
黄云天摇摇头:“我的确不知,但主席15日发兵,22日拿下济南,23号就,渡河,恐怕没这么快吧?”
教室里一个名叫闻国贞的学生说道:“我看姚主席以往出兵,都是讲究兵贵神速,这次一定也是如此。”
另一名从烟台赶来潍坊干校投学的青年说:“大军北伐,粮草先行,北上山高路远,我觉得要慢慢的攻打,这才稳妥。”
一个穿着65式绿军装的军转培训干部道:“姚主席用兵如神,我们何必在这里瞎操心,我只想赶紧把数学科目毕业证明拿到手,就差这一课,考完就能毕业了。”
“我也是,只差数学一课了。”另一个青年道。
黄云天学着姚梵的动作,对对教室下面压压手,说:“上课了,上课了,这些东西课后议论,不要占用上课时间。我来讲一下昨天布置得几道数学应用题……”
教室里纷纷的议论顿时安静下来了。
……………………
山东根据地内,各个实行了土改的村庄从发下来的《人民日报》上得知攻下济南的消息后,纷纷敲锣打鼓,庆贺山东公社的胜利。
虽然眼下旱情在持续,但所有完成了土改,打了土豪分了田地的村镇里的百姓,手里都或多或少的分到了粮食,由于姚梵早就警告说今年大旱,要百姓早作准备,节约粮食,因此各家各户都省吃俭用,积极备荒。甚至有人家提前准备,摘取榆树叶子晒干磨粉,混进自家的口粮来吃。
山东公社的十个打井队在各个村庄中马不停蹄的工作,虽然辛苦,却一刻都不敢停下。眼看着天干无雨,老百姓的灌溉用水全部靠肩扛手抬,从远处水源地挑水,打井工作更加变得急迫起来。
……………………
得知济南被攻下,烟台的英国人迅速的把消息报告给了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威妥玛1842年就跟随英军到了中国,在中国呆了三十多年,还担任过香港法庭的广东话翻译,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
威妥玛眼下正在北京,就英国人马嘉理在云南被杀导致的“马嘉理事件”与清政府周旋,山东的乱局一直就在他眼皮子底下蔓延。可是威妥玛一点都不慌,根据他的了解,这次山东的叛乱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中又裹挟了一批来自欧洲的激进的共产主义分子。
山东有什么工业?有什么资产阶级?这必然又是一次农民起义,以威妥玛对中国的了解,这批人无非就是另一个太平天国。
威妥玛根本不相信这些人能闹出多大的乱子,以这些农民的操性,占的地盘越大,抢的钱粮越多,内部就越是动乱和腐败。
而且这些泥腿子很识相,居然在拿下整个山东半岛之后,没有对烟台这个通商口岸动用任何强硬的手段,反而是派来了几个精通生意的伙计,以一种商业谈判的方式和烟台的各国商行和驻在公使接触,单方面的许诺,说烟台可以“马照跑,舞照跳。”革命军只是负责烟台的海防和治安。而且海关关税也和清政府时期一样,不作任何调整。这让烟台的各国商行与驻在公使都觉得,这些剔着光头的革命军似乎并不是特别野蛮,很好打交道。
虽然威妥玛相信这个所谓的“山东公社”不会是个大乱子,早晚会被清政府残酷的剿灭,但威妥玛相信一点,那就是山东的乱子闹得越大越好。
从1875年二月爆发马嘉理事件,这事情越闹越僵,已经演变成外交事件,威妥玛根据英国政府的指示,希望逼迫清政府签下一个新的不平等条约,但是威妥玛和清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谈判始终没有进展,英国人和英国人谈判,始终有种拳打棉花不着力的感觉。
于是威妥玛动用关系,让清国把谈判人选换成了李鸿章。威妥玛喜欢和李鸿章谈判,这个清国大官很聪明,也很理智,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理智的过了头,以至于分不清外交恐吓与实际威胁,当他见到强硬的外国人和外国势力,在连续的威逼之下,他总以为别人的恐吓会成为事实,于是很容易就妥协和让步。
威妥玛觉得,这大概是因为自己来自英国,一个随时能把清国的外衣剥光,用皮鞭痛抽一顿的国家,并且从鸦片战争以来,英国已经这么做过几次了。
在得到济南被攻陷的消息后,威妥玛提出和李鸿章当面谈判,一次性解决“马嘉理事件”,他的态度比起之前更加强硬了。而这一次李鸿章的态度从之前的尽量拖延,变得焦虑而无措,终于答应停止尝试试下磋商,进行正式谈判。
于是威妥玛和李鸿章在天津进行了正式谈判,为期五天的谈判之后,历史上的《烟台条约》提前签订了,只是名称变成了《滇案条约》,内容和历史上原本发生的烟台条约几乎完全一样:“一、清政府道歉、赔款、惩处马嘉理事件中的当地官员;二、英国的商人、官员和探路队可以从四川、甘肃、云南、印度各个方向进入西藏,清政府要在沿途妥善照料和保护;三、扩大英国治外法权,英国人在通商口岸殖民地以外的中国内陆地区犯罪也要交给英国官员审理;四、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作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长江上多个港口停泊商船和装卸货物;五、今后洋货在中国内陆运输贩卖均不再缴纳厘金;六、……………………七、……………………”
对于各个条款中,威妥玛对于取消厘金非常满意,要知道以前一箱鸦片要缴纳30两进口税和80两厘金,如今不再缴纳厘金,这意味着销往中国内陆的鸦片将有更加便宜的价格,销量和利润必然猛增,其他商品也是如此,免除厘金,意味着大清国的厘金这一最后的隐藏关税手段也被废除,洋货必将畅通无阻的销往全中国。英国商人们必将欢欣鼓舞,他威妥玛也将成为这些商人心目中的英雄。根据利益均沾原则,其他列强也将继续从英国的这次敲诈胜利中分一杯羹。
这份条约与历史上的烟台条约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清政府在赔偿20万两白银的同时,英国和其他享有利益均沾的列强有义务组织一支最少一千人规模的军队,协助清政府围剿山东的叛乱。另外清政府还将向英国采购一批新式步枪和火炮,用于武装八个营的新军,由英国教官负责在天津培训这批新军。
当这份条约在上海的报纸上公布之后,报纸很快被送到了青岛,姚梵很快从电报中获悉了条约内容。
“我去年买了个表!”姚梵望着翻译完成的电文,怒骂道。
5月23日,姚梵带领第一集团军司令部和总参谋部赶到济南。第一件事就是怒冲冲的赶往巡抚衙门,会见被监禁中的丁宝桢。
丁宝桢听说姚梵在后堂等他,不急不忙的整理好衣冠,从被拘押的厢房中走了出来。
“故人难相问,寒宅独可亲。”丁宝桢一边走,脑子里莫名的冒出一句诗。他摇了摇头,把心思放在如何与姚梵对话上面。
丁宝桢的形容憔悴,这两天他翻看“姚梵的著作”还有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越看越是心惊肉跳,除了满纸的“革命”“战斗”“铁血”“摧毁”等等激烈的字眼,
姚鹏根据《列宁选集》整理出的《姚梵选集》第一部,与其说是一篇篇文章,不如说是对列宁原文的一段段摘录,经过文字上的编辑修改,拼凑出的一篇篇作品。但是对于这个时代而言,这种思想上的激烈冲击犹如原子弹一般威力无比,丁宝桢尽管彻夜不停的翻阅,但依然没时间看全这些书籍,不过他已经完全被这种思想威力彻底震惊了!这种暴烈的、毫不妥协的革命思想让丁宝桢在苦苦思索之后,发现其中的逻辑性无可挑剔,要想依靠教条的说教在逻辑上驳倒对方基本不可能,儒家本就不擅长严密的西方哲学逻辑,而经过满清篡改的奴隶化儒学更是唯心。
丁宝桢冥思苦想之下,放弃了驳倒姚梵的打算,他明白,像姚梵这样一个造反居然还自备一套完整理论的危险人物,完全是古往今来任何政权的天敌,这样的人完全不可能妥协,他们和所反对的政权之间的关系必然是水火不容的。G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1875我来自未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1875我来自未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