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五章 风雨即来(二)
目录:隋唐之谋国| 作者:我是吃素的| 类别:历史军事
东平郡,杨玄感的郡兵招募并没有停止,随着杨广抵达幽州,注意力转向高丽战役,杨玄感便再次扩大招募郡兵,他也不再向兵部申请,直接招募。虽然经过林子轩的打击,使得杨玄感的实力下降了一大截,但是人家毕竟是大隋顶级豪门世家,有着充足人力和物力,所以很快就恢复了元气。经过这段时间不间断的招募,他的郡兵人数就达到一万五千。
就在两天前,他的几个兄弟都陆陆续续赶到东平郡,连在军中从军的三弟杨玄纵、五弟杨万石也从幽州逃出,而且兄弟二人回来的时候还带回来了近万大军,现正藏身在赵郡随时等候杨玄感的命令。
自己嫡亲兄弟义阳太守杨玄奖手下也有五千郡兵可以支援,还有几个自己父亲的老部下,一直在犹犹豫豫的,可是自从李景被杨广杀了之后,他们迅速改变了立场,积极的向自己靠拢,甚至表示只要他一起兵他们就会率领大军呼应,而这些人手上则掌握着三四万人的兵力。得到这些喜讯之后杨玄感精神大振,认为只要自己一起兵就会随时将杨隋天下推翻。
本来他已经听信了李密的话,暂时的隐忍。可是年底回京城述职的时候,和自己的好友斛斯政的一番深谈,知道杨广二征高丽之后,军中出现大逃亡的现象,斛斯政劝他要抓住这个杨广失去军心民心的时机起事,只要他起事。必能一呼百应,形成天下响应之大势。
杨玄感被斛斯政描述的无限美景给打动了,毅然放弃了李密劝他隐忍的建议。他决定不再隐忍。当然他也不会傻到第一个站出来造反,他要等着元家的消息,然后再视杨广的情况而定。
房间里,杨玄感正和自己手下的虎贲郎将王信商量置办盔甲兵器之事,王信是朝中大将军王仁恭的儿子,奉命来监视杨玄感,不料却反被杨玄感三言两语所拉拢。成为他的心腹,这也是杨玄感最为得意之事,杨广的耳目变成了他的耳目。凭白给他增加了一千军队。而且得到了王信的效忠,那么就等于得到了王仁恭的效忠,要知道王仁恭可是负责洛阳守卫的大将军,得到了王仁恭的效忠之后。他去洛阳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现在杨玄感最发愁便是盔甲兵器不足。他未经兵部批准,擅自招募了万余新郡兵,但兵部也就不会给他配置兵甲,所以这万余人的盔甲成了杨玄感的心腹之患,两人商议了半天,也找不到一个好办法。
这时,书童在门外禀报:“李先生来了。”
听说是李密来了,王信便起身告辞。杨玄感也不挽留,李密是从京城而来。他也正好有很多事要找李密商量。
很快,书童将李密领了进来,李密是去年陪同自己一同进京的,现在才赶回来,几个月不见,李密瘦了一大圈,皮肤也变黑了,看得出,这几个月李密并没有在京城享福。
“几个月不见,贤弟怎会变得如此削瘦?”杨玄感惊讶地笑问道。
李密接过书童递给他的茶,喝了两口,又指指门,示意书童把门关上。
李密这才叹口气道:“这几个月我去南方,又去了陇右,了解到很多情况。”
“情况很严重吗?”杨玄感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肃然问道。
李密点了点头,沉声道:“南方萧氏的后裔正在积极的活动,而且南方的各大世家都或明或暗的支持他。他们的人吗平时隐于各处,一旦有事就迅速召集起来,据我估算,他的人数已发展到十几万人。虽然他们的行动很是隐秘,但是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不露出一点风声的,我不明白为什么朝廷会不知道这件事?”
杨玄感略一思索道:“这么大的事情,南方的地方官吏不敢隐瞒,所以肯定早就已经上报朝廷了,但这个消息恐怕是被虞世基、宇文化及之流给扣下了,所以杨广丝毫不知。
“应该是这样,萧氏在南方根深蒂固,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在念着他们的好,再加上南方各大世家的支持,所以一旦他们爆发起义,声势会很浩大。”
“现在各地造反已经多如牛毛,就算杨广知道了,恐怕也已经顾不过来了。”杨玄感说道。
“南方是他的根基,他肯定会管的,只是朝中有人不希望他管而已,说到底还是关陇和山东士族不希望江左世家渗透到中原来。”李密说道。
杨玄感和所有的北方人一样,看不起南方人,所以对萧氏起不起义并不感兴趣,又问:“那陇右呢,陇右有什么消息?”
李密冷笑一声:“元家已经忍不住了,恐怕等到杨广深入到高丽腹地的时候,就是他们造反的时候,因为那样杨广根本就来不及回援。”
杨玄感听完后有些吃惊的问道:“你.....确定吗?”
李密点点头:“元弘嗣在弘化郡招兵买马,在合水县已是公开的秘密,我估计圣上也知道,所以他才去辽东,就等着元家造反。”
“这么说我们的机会来了。”杨玄感问道。
“不,现在不是时候。”李密否决道。
“为什么?”
“杨广早就已经磨刀霍霍了,就等着先露头的那个呢?所以现在谁当这个出头鸟谁就倒霉,所以明公完全没有必要陪着元家一起死。明公完全可以等到朝廷的主力陷在辽东,元家和朝廷打的两败俱伤的时候在起兵,那才是最合适的时机。”李密劝道。
杨玄感听到李密的话后心中动摇起来,如果真像李密说的这样,杨广在幽州已经准备好屠刀,那自己的确不应该着急起事,完全可以等到最佳的时机在行动,这样对自己是最有利的?
杨玄感本来就不是一个意志很坚定之人,他一直处于一种摇摆之中,先前被李密劝服,结果又被斛斯政说的改变主意,现在李密再一说,他又动摇了。
李密看出了他的犹豫,便笑道:“其实元氏造反,对明公也是一个机会。”
杨玄感精神一振,连忙道:“你说!”
李密取出一张地图,铺在桌上道:“元氏造反,必取关中,明公可借口攻打元务本,进攻黎阳仓,占据黎阳粮仓后,招募饥民从军,那时明公再号召天下共举义旗,我相信天下必成星火燎原之势。”
………
大隋皇帝杨广的车驾过了临榆关后,他立刻做了两件事,一是撤换了临榆关守军,将临榆关守军换成了他的禁军,第二件事便是停止北行,征辽大军并没有北上,而是守在临榆关外,一切消息都被严密封锁。
同时杨广派太仆寺卿杨义臣走辽东道、幽州总管林子轩走襄平道,又命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走水路进攻,三员大将各率数万军队向高丽发动进攻。
这天下午,林子轩率三万大军抵达了隋军设在辽河西岸的后勤重地辽远镇,他随即下令军队就地驻营。
大军驻营一丝不苟,一座座营帐整齐排列,军旗飞扬,外围挖了壕沟,撒上铁蒺藜,辎重车在外围,并插上十余万支长矛将大营团团围住,矛尖对外。
中军大帐前,林子轩注视着一里外黑黝黝的仓库群,那里存放着近百万石粮食和数十万件兵甲。看着这些东西,林子轩心道:这些东西要是全部都属于自己,那该多好呀!自己凭借这些东西完全可以组建起二十万大军。
“主公,在想什么呢?”就在林子轩沉思的时候,郑煌在他们的身后说道。
林子轩指了指一里外的仓库群,道:“在想它们,如果他们完全属于我那该多好呀!”
“是呀!有了这些东西主公争霸天下的路程要缩短好几年。”郑煌也感叹道。
“对了,你过来是不是幽州有什么重大事情传过来?”林子轩问道。
“是,玄龄刚刚传来消息,此次逃亡的大军我们已经秘密接受了十万人,已经全部打散分到各地去了,玄龄的意思是让他们先屯田,然后等到合适的时机再让他们重建天日。”郑煌禀报道。
“就按他们说的办吧!对了你在告诉李司马,让他将这批人暗中组织起来训练,闲时为民,战时为兵。他们都是上好兵员,咱们不能浪费了。”林子轩说道。
“是,属下立刻去办。”郑煌答应了一声之后就走了。
………
临楡关。
杨广的銮驾内,杨广正在向田酚打听最新的消息。
“陛下,元家已经都准备好了,可是他们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行动起来。”田酚道。
“很正常,他们在等着朕像上次一样陷在辽东那个大泥潭里呢?他们得不到朕在辽东和高丽大打出手的消息,他们是不会动手的。”杨广对于国内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的内心猜的很透彻。
“不知陛下怎么处理这件事。”田酚问道。
“他们既然等着朕的消息,那朕就称了他们的心意。你去传旨,明天起驾前往辽东。”杨广道。
“陛下,是不是在考虑考虑。”田酚劝慰道。
“不用再劝了,朕已经决定了。你让人快马通知杨义臣和林子轩,让他们在辽东城下等着朕,朕不到不许他们攻城。”杨广看着田酚道,“另外传召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让他率领五万大军驻守临楡关,告诉他,替朕守好找个门户的同时随时等候朕平叛的圣旨。”
“喏。”田酚道。(未完待续。。)
就在两天前,他的几个兄弟都陆陆续续赶到东平郡,连在军中从军的三弟杨玄纵、五弟杨万石也从幽州逃出,而且兄弟二人回来的时候还带回来了近万大军,现正藏身在赵郡随时等候杨玄感的命令。
自己嫡亲兄弟义阳太守杨玄奖手下也有五千郡兵可以支援,还有几个自己父亲的老部下,一直在犹犹豫豫的,可是自从李景被杨广杀了之后,他们迅速改变了立场,积极的向自己靠拢,甚至表示只要他一起兵他们就会率领大军呼应,而这些人手上则掌握着三四万人的兵力。得到这些喜讯之后杨玄感精神大振,认为只要自己一起兵就会随时将杨隋天下推翻。
本来他已经听信了李密的话,暂时的隐忍。可是年底回京城述职的时候,和自己的好友斛斯政的一番深谈,知道杨广二征高丽之后,军中出现大逃亡的现象,斛斯政劝他要抓住这个杨广失去军心民心的时机起事,只要他起事。必能一呼百应,形成天下响应之大势。
杨玄感被斛斯政描述的无限美景给打动了,毅然放弃了李密劝他隐忍的建议。他决定不再隐忍。当然他也不会傻到第一个站出来造反,他要等着元家的消息,然后再视杨广的情况而定。
房间里,杨玄感正和自己手下的虎贲郎将王信商量置办盔甲兵器之事,王信是朝中大将军王仁恭的儿子,奉命来监视杨玄感,不料却反被杨玄感三言两语所拉拢。成为他的心腹,这也是杨玄感最为得意之事,杨广的耳目变成了他的耳目。凭白给他增加了一千军队。而且得到了王信的效忠,那么就等于得到了王仁恭的效忠,要知道王仁恭可是负责洛阳守卫的大将军,得到了王仁恭的效忠之后。他去洛阳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现在杨玄感最发愁便是盔甲兵器不足。他未经兵部批准,擅自招募了万余新郡兵,但兵部也就不会给他配置兵甲,所以这万余人的盔甲成了杨玄感的心腹之患,两人商议了半天,也找不到一个好办法。
这时,书童在门外禀报:“李先生来了。”
听说是李密来了,王信便起身告辞。杨玄感也不挽留,李密是从京城而来。他也正好有很多事要找李密商量。
很快,书童将李密领了进来,李密是去年陪同自己一同进京的,现在才赶回来,几个月不见,李密瘦了一大圈,皮肤也变黑了,看得出,这几个月李密并没有在京城享福。
“几个月不见,贤弟怎会变得如此削瘦?”杨玄感惊讶地笑问道。
李密接过书童递给他的茶,喝了两口,又指指门,示意书童把门关上。
李密这才叹口气道:“这几个月我去南方,又去了陇右,了解到很多情况。”
“情况很严重吗?”杨玄感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肃然问道。
李密点了点头,沉声道:“南方萧氏的后裔正在积极的活动,而且南方的各大世家都或明或暗的支持他。他们的人吗平时隐于各处,一旦有事就迅速召集起来,据我估算,他的人数已发展到十几万人。虽然他们的行动很是隐秘,但是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不露出一点风声的,我不明白为什么朝廷会不知道这件事?”
杨玄感略一思索道:“这么大的事情,南方的地方官吏不敢隐瞒,所以肯定早就已经上报朝廷了,但这个消息恐怕是被虞世基、宇文化及之流给扣下了,所以杨广丝毫不知。
“应该是这样,萧氏在南方根深蒂固,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在念着他们的好,再加上南方各大世家的支持,所以一旦他们爆发起义,声势会很浩大。”
“现在各地造反已经多如牛毛,就算杨广知道了,恐怕也已经顾不过来了。”杨玄感说道。
“南方是他的根基,他肯定会管的,只是朝中有人不希望他管而已,说到底还是关陇和山东士族不希望江左世家渗透到中原来。”李密说道。
杨玄感和所有的北方人一样,看不起南方人,所以对萧氏起不起义并不感兴趣,又问:“那陇右呢,陇右有什么消息?”
李密冷笑一声:“元家已经忍不住了,恐怕等到杨广深入到高丽腹地的时候,就是他们造反的时候,因为那样杨广根本就来不及回援。”
杨玄感听完后有些吃惊的问道:“你.....确定吗?”
李密点点头:“元弘嗣在弘化郡招兵买马,在合水县已是公开的秘密,我估计圣上也知道,所以他才去辽东,就等着元家造反。”
“这么说我们的机会来了。”杨玄感问道。
“不,现在不是时候。”李密否决道。
“为什么?”
“杨广早就已经磨刀霍霍了,就等着先露头的那个呢?所以现在谁当这个出头鸟谁就倒霉,所以明公完全没有必要陪着元家一起死。明公完全可以等到朝廷的主力陷在辽东,元家和朝廷打的两败俱伤的时候在起兵,那才是最合适的时机。”李密劝道。
杨玄感听到李密的话后心中动摇起来,如果真像李密说的这样,杨广在幽州已经准备好屠刀,那自己的确不应该着急起事,完全可以等到最佳的时机在行动,这样对自己是最有利的?
杨玄感本来就不是一个意志很坚定之人,他一直处于一种摇摆之中,先前被李密劝服,结果又被斛斯政说的改变主意,现在李密再一说,他又动摇了。
李密看出了他的犹豫,便笑道:“其实元氏造反,对明公也是一个机会。”
杨玄感精神一振,连忙道:“你说!”
李密取出一张地图,铺在桌上道:“元氏造反,必取关中,明公可借口攻打元务本,进攻黎阳仓,占据黎阳粮仓后,招募饥民从军,那时明公再号召天下共举义旗,我相信天下必成星火燎原之势。”
………
大隋皇帝杨广的车驾过了临榆关后,他立刻做了两件事,一是撤换了临榆关守军,将临榆关守军换成了他的禁军,第二件事便是停止北行,征辽大军并没有北上,而是守在临榆关外,一切消息都被严密封锁。
同时杨广派太仆寺卿杨义臣走辽东道、幽州总管林子轩走襄平道,又命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走水路进攻,三员大将各率数万军队向高丽发动进攻。
这天下午,林子轩率三万大军抵达了隋军设在辽河西岸的后勤重地辽远镇,他随即下令军队就地驻营。
大军驻营一丝不苟,一座座营帐整齐排列,军旗飞扬,外围挖了壕沟,撒上铁蒺藜,辎重车在外围,并插上十余万支长矛将大营团团围住,矛尖对外。
中军大帐前,林子轩注视着一里外黑黝黝的仓库群,那里存放着近百万石粮食和数十万件兵甲。看着这些东西,林子轩心道:这些东西要是全部都属于自己,那该多好呀!自己凭借这些东西完全可以组建起二十万大军。
“主公,在想什么呢?”就在林子轩沉思的时候,郑煌在他们的身后说道。
林子轩指了指一里外的仓库群,道:“在想它们,如果他们完全属于我那该多好呀!”
“是呀!有了这些东西主公争霸天下的路程要缩短好几年。”郑煌也感叹道。
“对了,你过来是不是幽州有什么重大事情传过来?”林子轩问道。
“是,玄龄刚刚传来消息,此次逃亡的大军我们已经秘密接受了十万人,已经全部打散分到各地去了,玄龄的意思是让他们先屯田,然后等到合适的时机再让他们重建天日。”郑煌禀报道。
“就按他们说的办吧!对了你在告诉李司马,让他将这批人暗中组织起来训练,闲时为民,战时为兵。他们都是上好兵员,咱们不能浪费了。”林子轩说道。
“是,属下立刻去办。”郑煌答应了一声之后就走了。
………
临楡关。
杨广的銮驾内,杨广正在向田酚打听最新的消息。
“陛下,元家已经都准备好了,可是他们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行动起来。”田酚道。
“很正常,他们在等着朕像上次一样陷在辽东那个大泥潭里呢?他们得不到朕在辽东和高丽大打出手的消息,他们是不会动手的。”杨广对于国内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的内心猜的很透彻。
“不知陛下怎么处理这件事。”田酚问道。
“他们既然等着朕的消息,那朕就称了他们的心意。你去传旨,明天起驾前往辽东。”杨广道。
“陛下,是不是在考虑考虑。”田酚劝慰道。
“不用再劝了,朕已经决定了。你让人快马通知杨义臣和林子轩,让他们在辽东城下等着朕,朕不到不许他们攻城。”杨广看着田酚道,“另外传召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让他率领五万大军驻守临楡关,告诉他,替朕守好找个门户的同时随时等候朕平叛的圣旨。”
“喏。”田酚道。(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隋唐之谋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隋唐之谋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