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一九章 夏末攻势
目录:时空走私1859| 作者:庄不易| 类别:历史军事
李永吉这次回青浦县的时候比较高调,特意摆出提督的阵仗,又是鸣锣开道,又是举着回避肃静的牌子,不但部队官兵夹道警戒,县城的衙役也提前站班,帮着维持秩序。顶-点-小说 WWW.WX. COM
这么做,当然不是李永吉想耍威风,纯粹是施压,是给那个据说不知为何优越感很强的赵不群,还有薛焕、李鸿藻这几个人施压,所以说,他的这个阵仗完全没有摆在青浦县城里,而是摆在青浦军校里。
再之后就简单了,李永吉先去跟还在关禁闭李鸿藻的要了圣旨跟行头,然后自己穿上黄马褂,戴了双眼花翎,这才全套行头的出去跟赵不群见了下面。
别说,这个阵仗还真管用,至少赵不群一下子就矮了三节,再也不像一开始那样趾高气扬,动不动以提督大人的恩师自居了。
简单的跟这个赵不群叙了下旧,茶还没喝完一杯呢,忽然外面就急急忙忙窜进来一个小兵,开口就是十万火急,张嘴就是紧急军情。再之后,李永吉装模作样拿过小兵手中的紧急军情看了看,先是诧异,然后就一脸的大惊失色,这才对赵不群摇摇头,说什么军务在身,改日再聚,恩师请自便。再再然后呢,不等对方说什么不妨事之类的客套话,李永吉就匆忙跟着那个小兵出了房门,一边走还一边叫唤着“来人”,看起来真的很像那么回事儿似的。
等李永吉出了房门,赵不群才反应了过来,看着依旧滚烫的茶水,他忽然叹了口气,好像真正明白了点什么。
这当然是演戏,到了李永吉这个地步,就算军情再紧急,也不至于夸张成这个样子。这完全是为了演给赵不群看的。
这个主意是王韬出的,原本李永吉不想这样,甚至还觉得多此一举。不过在王韬看来,这个事情却相当重要,必须要认真对待。
因为赵不群再怎么微不足道,毕竟也曾经是李永吉的启蒙恩师,或者说是发迹之前的唯一恩师,而中国人一向讲究尊师重道,如今他第一次亲自登门拜访自己的学生,如果李永吉一点也不管。那别人都会说李永吉的不是。
如今李永吉随着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正在开始自己说服自己的去接受李永吉,但如果你还是摆出一副什么都无所谓,或者藐视一切礼法的姿态,那这个大好局面就要丧失了。
中国人一向讲求做事先做人,就是说不管你做了多少大事好事,如果你个人品德不行,那就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对。因此。像这种尊师重道的事情,一个弄不好,就会成为李永吉个人的一个重大污点,这比什么藐视朝廷。图谋造反之类的罪名要重的多,因为这直接关系你的人品,关系到你的道德修养,关系到你的气度。
大家能接受一个造反的人。却无法接受一个不尊师重道的人,因此,对赵不群这样的人。不能来蛮横,就得顺着来。
赵不群不是要过来跟你讲尊师么?那好,我就跟你讲官威,就是要用你的品级,你的威风,利用朝廷的大义去压他,让对方自己知难而退,让他自惭形秽,要让对方自己产生差距感。
如果李永吉以提督之身摆出尊师重道,不忘旧情的态度,他还是不知道进退,死赖着不走,或者到处指手画脚的话,那就不是李永吉的问题,而是他的问题了,到时候再发动舆论攻势,别人就会说他趋炎附势,而不是李永吉不重情谊。
实话说,李永吉对这种逻辑其实还是有些不能理解,不过重生到现在,他也知道这个时代的很多事情不能按照现代的法则去做,那么既然身为本时空同为读书人的王韬这么说,那就姑且信他一回,先这么做看看吧。
效果貌似还不错,至少这次之后,赵不群再也没有过来纠缠,并基本消失在了李永吉的视线范围内。
就这样,薛焕的杀手锏就无声无息的失去了作用,薛焕也再不能通过赵不群来对李永吉进行什么小动作,尽管如此,李永吉还是对薛焕相当客气,并没有把他怎么着,依旧是该怎么还怎么。
也就是说,大家见面还是笑哈哈,背后继续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不深入接触,也不深入得罪。当然,这个不得罪主要是薛焕不得罪李永吉,李永吉可是没有丝毫的顾忌。
只有李鸿藻,心情是相当郁闷,不但被无视不说,还平白无故被关了一回,甚至找人说理都没处说。
但是转念一想,他又有些欣慰,因为不管怎么说,李永吉这也算是接了圣旨,而且接旨之后,他还真的要奉旨出兵了,这也算是完成了皇上的交代了。同时也表明一件事,那就是李永吉只是比较跋扈,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造反的意思,对这样的人,只要顺着来,估计就没事儿。
要知道,在出京之前,李鸿藻曾经找人商量过这次行程的一些事,话题就主要集中在李永吉身上,其中甚至谈到了万一对方不奉诏,反而趁机造反怎么办。
结论很简单,如果李永吉造反,他这个钦差肯定要拿来祭旗,这也是为何大家都不爱去当这个钦差的最主要的原因,只不过这个原因大家都没说出口罢了,要不然,宣旨钦差的差事也不会丢给他,要知道在以往,这可是个美差来着。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能保住一命,已经是万幸了,也就是到了这时候,李鸿藻才彻底醒悟过来,并为自己之前的鲁莽感到后悔。
李鸿藻这个人很有意思,之前是一派铁骨铮铮,可一旦认识到错误,或者意识到危险,那也是能屈能伸。被放出来后,他立刻就去主动给李永吉赔不是,姿态放的很低,甚至有些有些献媚了,这让他自己都觉得奇怪,觉得自己怎么可能做出那番动作来。
不管如何。经过这件事之后,新来的钦差大臣跟两江总督算是彻底站到李永吉一边去了,再也不给李永吉添乱子,对于手底下官员的叫苦申诉是完全视而不见。
李永吉呢,似乎也是对这种好意投桃报李,或者说是对圣旨很满意,总之他是真的在接旨之后就发兵救援了,而且一动就是全面发兵,一副兴师动众大打出手的样子。
西历八月二十日的时候,李永吉正式发起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夏末攻势。其攻击之犀利,组织之严密,行动之迅速,都是让世人所瞠目结舌的。
首先,是暂代由第一步兵团扩军而成的第一师统领周达,亲自带领第一师两个主力团又一万随军民兵,开始向常州进发,在这之前,李永吉已经通过无线电明着知会过李秀成。要他让出常州,这样大家还可以继续愉快的做朋友,要不然就正式开片。
李秀成原本还想反悔一次,毕竟常州怎么说也是一座重镇。想继续拖延一下,来个以拖待变,不过当发现周达亲自率领两个团又一万民兵过来之后,终于明白事不可为。毕竟常州此时都是一群残兵败将,根本挡不住对方,这才通过无线电给李永吉发了个明确的回复。然后开始主动退却。
就这样,到八月二十六的时候,常州不战而下,重新回到官兵,或者说精武军的手中,第一路,或者说西路进攻完美结束。
其次是第二路进攻,又称作湖杭战役,或者南路进攻。
湖州的情况跟常州不同,一直还在清军的掌握之下,太平军只是围困住了湖州而已。
围困湖州的太平军将领是谭绍光,他虽然是一名猛将良将,不过他手底下的士兵多是临时征召的青壮,战斗经验有限,打不了硬仗,而湖州守将赵景贤也不是吃素的,再加上华尔的洋枪队也早在半个多月前就赶来救援,因此谭绍光对湖州一直是围而不打。
这种不尴不尬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常州陷落,张威亲率两个主力团骑着自行车到来之后,才算彻底终结。
有感于对方实力强大,自己力不能敌,谭绍光也不做无畏的牺牲,在发现精武军第二师第二团到来之后,就主动撤退,这样一来,湖州之围就算解了。
此后,张威跟洋枪队合并一处,然后直接发兵攻打杭州。
其实这次攻击杭州的行动,原本是没有洋枪队什么事儿的,不过华尔一直在争取,非要跟着去,闹的不行,甚至要求直接跟李永吉通话。
由于洋枪队名义上不属于精武军序列,只接受李永吉私人指挥,所以张威只好同意了华尔的要求,接通了跟李永吉的无线电通话,让华尔亲自跟李永吉回报。
华尔也很珍惜这次机会,开始苦口婆心的劝说李永吉,跟他说为什么想继续跟着精武军攻打杭州。
在华尔看来,之前的湖州之战根本就不能称作战斗,洋枪队过来后就只是跟对方大眼瞪小眼,只是在对峙,根本没打过,这完全不能锻炼队伍。
不过,对峙也有好处,那就是让洋枪队原本越来越懒散的习惯改正了不少,毕竟也是亲临前线,有鉴于此,华尔才要求再接再厉,继续打一场硬仗,经过战火锻炼的洋枪队,才能真正成熟起来。
对华尔的说法,李永吉也觉得有道理,而且据他所知,那只宁波出来的,由法国人、英国人还有印度人组成的叫常捷军的雇佣兵此时也在杭州,让洋枪队去打常捷军,洋人对洋人,怎么看都很有意思,所以也就同意了。
张威第二师两个团跟华尔的洋枪队兵进杭州,也是运气好,居然发现杭州城的城防十分空虚,只有三千太平军加两百洋人的常捷军守卫。
原来,李世贤把杭州打下来之后,自信心爆棚,不知道从哪听说李永吉此刻正在平湖县,身边兵力空虚,就想打一个突击。于是,他留下三千老弱外加常捷军防守杭州,自己亲率两万大军直奔嘉兴平湖,想一下子打死或者活捉李永吉,这样整个精武军就不攻自破。
先不说李世贤得到的消息可靠与否,也不说李永吉早就回了青浦县,单说张威率军来到杭州后,一开始还以为有诈。只是一个劲的立下营寨防守,然后仔细观察对方,寻找对方的漏洞。
要知道,张威的部队没有重炮,强攻杭州这样的城市必然损失惨重,而精武军一向讲究机动与火力,讲究在运动中歼敌,不求一城一池的得失,所以他只是围而不打,务求谨慎。
可是。当听到李世贤的主力在平湖大败的无线电通报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看错了,对方是真的虚弱无力,并不是在使诈。
这下子,张威就不跟你玩客气了,立刻就开炮轰城。
尽管这两个团用的都是82毫米迫击炮,打城墙或许不行,但炸城头上的人还是没问题的。
迫击炮轰炸的同时,精武军的士兵也散开来。不停的用夏普斯步枪向城头射击,让城头上的人根本就不敢露头。
就在这时,华尔挺身而出,亲自带队冲锋。整个洋枪队二百人也在主帅的带动下发一声吼,在精武军强大的火力掩护下,扛着云梯就向护城河冲去。
这些白人水手为主的人倒也生猛,把枪背在身后。肩上扛着云梯,到河边把云梯往护城河一搭,然后就开始铺木板。钉木桩,准备搭建一个简易的浮桥。
期间守军不是没有尝试阻拦,可刚一露头就被护城河边的精武军用夏普斯步枪精准的射中。精武军足足有两个团,七千多人,几乎人手一枪,而且都是兼具射速、精准与射击距离的后装线膛枪,城头上则只有三千老弱太平军,用的都是大刀长矛弓箭,只有那两百不到的常捷军有火器,但用的还是前装枪,无论射程、射速、精准度还是火力密度,压根无法跟精武军比。
也就是说,城头守军反而被精武军的火力完全压制,根本就无法对渡河作业的洋枪队做出什么反应。
眼看这样下去不行,常捷军的人也很没有骨气,看到洋枪队的人已经把浮桥搭好,开始继续扛着云梯嗷嗷叫的冲向城墙后,他们果断竖起了白旗,表示投降了。
最能打的常捷军都投降了,剩下的太平军也没了士气,也跟着扔下武器,投降了事。
杭州就这样陷落,至于李世贤的主力军,则是另外一种遭遇。
李世贤倒是顺利的来到了嘉兴,然后留下一支三千人的兵马看住嘉兴城,自己则率主力直接奔袭平湖县。不过他没有在这里遇到李永吉,他遇到的是在平湖县集训的海军陆战队。
海军陆战队是隶属于海军的陆战部队,主要人员以莫家村等周围几个渔村的村民为主,使用的都是夏普斯步枪,至于这支部队的骨干与教官,则是原先因为种种原因留下的原精武军警卫营的人。
李永吉组建这支部队的初衷,就是加强海军的登陆作战能力,没想到第一场仗不是登陆作战,而是防守反击。
虽然海军陆战队没有什么火炮,只有一些掷弹筒,但夏普斯步枪也是相当优秀的武器,而且这些渔民彪悍异常,加上训练时日还少,所以所谓的防守,其实就是对攻。
面对李世贤的部队,海军陆战队的人直接一窝蜂的呈散兵式的攻过来,然后就地寻找掩体,开始了自由射击。
得力于夏普斯步枪的性能,这种散兵射击效果显著,噼里啪啦一顿响,让还没受过多少防射击训练,依然是聚成一团的李世贤大军混乱无比。再加上掷弹筒也刚好到了最远射击距离,而对方聚成一团,海军陆战队此时也不用管什么准头,只需要用最远距离模式,向着对方投射过去就行
面对火枪的秘籍攒射与掷弹筒的密集轰炸,最应该做的就是散开阵型,或者就地卧倒,但李世贤的这些人以前都是打惯了冷兵器,就算打火器,也是站直了打,从来没卧倒这一说,因此这刚一接仗,混乱中自己就先死伤了三四百。
一下死了这么多人,却根本看不到对方的影子,特别是他们把掷弹筒当成了重炮,害怕的不行,整个队伍的士气一下就落了下来。看到这里,李世贤又下令撤退,队伍就乱哄哄的往后撤,这时候呢,海军陆战队的人看出便宜,自发的开始了冲锋。
李世贤的部队本来就在后撤,看到对方冲锋,心胆局丧,撤退成了溃退,一路被海军陆战队那群渔民好像赶鸭子似的打散,队伍最终十不存一,李世贤自己倒是运气好,趁乱化装成平民逃出去了。
这样一来,第二路的湖杭战役就算是结束了,虽然有点小意外,但就结果而言,却也相当不错,而且战果最显赫。
最后就是第三路,也就是北路进攻了。
就在周达慢悠悠的兵不血刃的收复常州,张威挺进湖州,转进杭州的时候,常熟的王三武也没闲着,趁势发起了一波更加精彩的进攻。
王三武胆子比较大,一次性就兵分两路,一路由江云率领一个主力团的步兵外加三千民兵,大张旗鼓的进攻江阴;另外一路则由王三武亲自率领,由一个团的自行车步兵加一个团的骑兵,在美国人的帮助下,乘商船渡过长江,趁夜奇袭南通。
由于南通守军本就不多,被王三武趁夜间派敢死队用绳索攀城而上,然后里应外合一举而下。此后,他留下一个营看守南通这个重要后路,继续率兵狂飙猛进,七日间连下泰州与扬州,把正在攻打淮安的太平军与常胜军的后路给截断了。
这下子,太平军跟常胜军就着了慌,可是淮安攻略正在紧要关头,眼看就能攻下来,这时候撤退有些可惜了,或者说,主要是常胜军的人不乐意撤退,因为撤退就意味着失败,就意味着不能破城后大抢特抢。
最后太平军主帅李容发跟常胜军首脑戈登一合计,最终还是决定立刻回师打扬州,至于淮安,打下打不下来已经不重要了,后路被断才是要命的。
就这样,十三日后,二百人的常胜军外加两万人的太平军,一路轻装的撤到扬州城下,与以逸待劳的王三武一个主力团加一个骑兵团对峙起来。
对峙期间,白人为主的常胜军还曾经自不量力的试探进攻了一次,结果刚开了两炮,王三武就用迫击炮一顿狂轰滥炸,不但把常胜军仅有的两门6磅炮给炸成了零碎,还顺带炸死炸伤了六十多人,让本来只有两百来人的常胜军损失惨重,差点就没了建制。
这是常胜军成军以来的第一次重大人员损失,就结果而言,比面对张威的常捷军还要倒霉。
眼看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了,常胜军倒是光棍,直接投降了事,太平军就不行了,没有命令的情况下,他们是绝对不敢投降的。
就这样,双方干脆就那么对峙下去,在这过程中,王三武一直掌握着主动,也就是说打或者不打,都是他说了算。
到了这个时候,终于知道前线情况的李秀成坐不住了,连续打电话过来,要求李永吉放李容发一马,并说他已经让出了常州,做人不能不讲信用,你要继续这样,大家以后还能不能继续好好的合作做生意了。
最终,李永吉决定放李容发这支队伍一马,让王三武放开一条路,让李容发等人离开,但必须放下武器,还有一切辎重粮草,人可以走,东西必须留下。
就这样,李永吉三路大军齐出,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重大胜利,可说势如破竹,无可抵挡,而之前太平军辛辛苦苦打出来的气势与优势,也在精武军这次出兵后,彻底的冰消瓦解。
到了这个时候,精武军的力量终于彻底的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只是道听途说跟半信半疑了。(未完待续。。)
这么做,当然不是李永吉想耍威风,纯粹是施压,是给那个据说不知为何优越感很强的赵不群,还有薛焕、李鸿藻这几个人施压,所以说,他的这个阵仗完全没有摆在青浦县城里,而是摆在青浦军校里。
再之后就简单了,李永吉先去跟还在关禁闭李鸿藻的要了圣旨跟行头,然后自己穿上黄马褂,戴了双眼花翎,这才全套行头的出去跟赵不群见了下面。
别说,这个阵仗还真管用,至少赵不群一下子就矮了三节,再也不像一开始那样趾高气扬,动不动以提督大人的恩师自居了。
简单的跟这个赵不群叙了下旧,茶还没喝完一杯呢,忽然外面就急急忙忙窜进来一个小兵,开口就是十万火急,张嘴就是紧急军情。再之后,李永吉装模作样拿过小兵手中的紧急军情看了看,先是诧异,然后就一脸的大惊失色,这才对赵不群摇摇头,说什么军务在身,改日再聚,恩师请自便。再再然后呢,不等对方说什么不妨事之类的客套话,李永吉就匆忙跟着那个小兵出了房门,一边走还一边叫唤着“来人”,看起来真的很像那么回事儿似的。
等李永吉出了房门,赵不群才反应了过来,看着依旧滚烫的茶水,他忽然叹了口气,好像真正明白了点什么。
这当然是演戏,到了李永吉这个地步,就算军情再紧急,也不至于夸张成这个样子。这完全是为了演给赵不群看的。
这个主意是王韬出的,原本李永吉不想这样,甚至还觉得多此一举。不过在王韬看来,这个事情却相当重要,必须要认真对待。
因为赵不群再怎么微不足道,毕竟也曾经是李永吉的启蒙恩师,或者说是发迹之前的唯一恩师,而中国人一向讲究尊师重道,如今他第一次亲自登门拜访自己的学生,如果李永吉一点也不管。那别人都会说李永吉的不是。
如今李永吉随着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正在开始自己说服自己的去接受李永吉,但如果你还是摆出一副什么都无所谓,或者藐视一切礼法的姿态,那这个大好局面就要丧失了。
中国人一向讲求做事先做人,就是说不管你做了多少大事好事,如果你个人品德不行,那就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对。因此。像这种尊师重道的事情,一个弄不好,就会成为李永吉个人的一个重大污点,这比什么藐视朝廷。图谋造反之类的罪名要重的多,因为这直接关系你的人品,关系到你的道德修养,关系到你的气度。
大家能接受一个造反的人。却无法接受一个不尊师重道的人,因此,对赵不群这样的人。不能来蛮横,就得顺着来。
赵不群不是要过来跟你讲尊师么?那好,我就跟你讲官威,就是要用你的品级,你的威风,利用朝廷的大义去压他,让对方自己知难而退,让他自惭形秽,要让对方自己产生差距感。
如果李永吉以提督之身摆出尊师重道,不忘旧情的态度,他还是不知道进退,死赖着不走,或者到处指手画脚的话,那就不是李永吉的问题,而是他的问题了,到时候再发动舆论攻势,别人就会说他趋炎附势,而不是李永吉不重情谊。
实话说,李永吉对这种逻辑其实还是有些不能理解,不过重生到现在,他也知道这个时代的很多事情不能按照现代的法则去做,那么既然身为本时空同为读书人的王韬这么说,那就姑且信他一回,先这么做看看吧。
效果貌似还不错,至少这次之后,赵不群再也没有过来纠缠,并基本消失在了李永吉的视线范围内。
就这样,薛焕的杀手锏就无声无息的失去了作用,薛焕也再不能通过赵不群来对李永吉进行什么小动作,尽管如此,李永吉还是对薛焕相当客气,并没有把他怎么着,依旧是该怎么还怎么。
也就是说,大家见面还是笑哈哈,背后继续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不深入接触,也不深入得罪。当然,这个不得罪主要是薛焕不得罪李永吉,李永吉可是没有丝毫的顾忌。
只有李鸿藻,心情是相当郁闷,不但被无视不说,还平白无故被关了一回,甚至找人说理都没处说。
但是转念一想,他又有些欣慰,因为不管怎么说,李永吉这也算是接了圣旨,而且接旨之后,他还真的要奉旨出兵了,这也算是完成了皇上的交代了。同时也表明一件事,那就是李永吉只是比较跋扈,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造反的意思,对这样的人,只要顺着来,估计就没事儿。
要知道,在出京之前,李鸿藻曾经找人商量过这次行程的一些事,话题就主要集中在李永吉身上,其中甚至谈到了万一对方不奉诏,反而趁机造反怎么办。
结论很简单,如果李永吉造反,他这个钦差肯定要拿来祭旗,这也是为何大家都不爱去当这个钦差的最主要的原因,只不过这个原因大家都没说出口罢了,要不然,宣旨钦差的差事也不会丢给他,要知道在以往,这可是个美差来着。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能保住一命,已经是万幸了,也就是到了这时候,李鸿藻才彻底醒悟过来,并为自己之前的鲁莽感到后悔。
李鸿藻这个人很有意思,之前是一派铁骨铮铮,可一旦认识到错误,或者意识到危险,那也是能屈能伸。被放出来后,他立刻就去主动给李永吉赔不是,姿态放的很低,甚至有些有些献媚了,这让他自己都觉得奇怪,觉得自己怎么可能做出那番动作来。
不管如何。经过这件事之后,新来的钦差大臣跟两江总督算是彻底站到李永吉一边去了,再也不给李永吉添乱子,对于手底下官员的叫苦申诉是完全视而不见。
李永吉呢,似乎也是对这种好意投桃报李,或者说是对圣旨很满意,总之他是真的在接旨之后就发兵救援了,而且一动就是全面发兵,一副兴师动众大打出手的样子。
西历八月二十日的时候,李永吉正式发起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夏末攻势。其攻击之犀利,组织之严密,行动之迅速,都是让世人所瞠目结舌的。
首先,是暂代由第一步兵团扩军而成的第一师统领周达,亲自带领第一师两个主力团又一万随军民兵,开始向常州进发,在这之前,李永吉已经通过无线电明着知会过李秀成。要他让出常州,这样大家还可以继续愉快的做朋友,要不然就正式开片。
李秀成原本还想反悔一次,毕竟常州怎么说也是一座重镇。想继续拖延一下,来个以拖待变,不过当发现周达亲自率领两个团又一万民兵过来之后,终于明白事不可为。毕竟常州此时都是一群残兵败将,根本挡不住对方,这才通过无线电给李永吉发了个明确的回复。然后开始主动退却。
就这样,到八月二十六的时候,常州不战而下,重新回到官兵,或者说精武军的手中,第一路,或者说西路进攻完美结束。
其次是第二路进攻,又称作湖杭战役,或者南路进攻。
湖州的情况跟常州不同,一直还在清军的掌握之下,太平军只是围困住了湖州而已。
围困湖州的太平军将领是谭绍光,他虽然是一名猛将良将,不过他手底下的士兵多是临时征召的青壮,战斗经验有限,打不了硬仗,而湖州守将赵景贤也不是吃素的,再加上华尔的洋枪队也早在半个多月前就赶来救援,因此谭绍光对湖州一直是围而不打。
这种不尴不尬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常州陷落,张威亲率两个主力团骑着自行车到来之后,才算彻底终结。
有感于对方实力强大,自己力不能敌,谭绍光也不做无畏的牺牲,在发现精武军第二师第二团到来之后,就主动撤退,这样一来,湖州之围就算解了。
此后,张威跟洋枪队合并一处,然后直接发兵攻打杭州。
其实这次攻击杭州的行动,原本是没有洋枪队什么事儿的,不过华尔一直在争取,非要跟着去,闹的不行,甚至要求直接跟李永吉通话。
由于洋枪队名义上不属于精武军序列,只接受李永吉私人指挥,所以张威只好同意了华尔的要求,接通了跟李永吉的无线电通话,让华尔亲自跟李永吉回报。
华尔也很珍惜这次机会,开始苦口婆心的劝说李永吉,跟他说为什么想继续跟着精武军攻打杭州。
在华尔看来,之前的湖州之战根本就不能称作战斗,洋枪队过来后就只是跟对方大眼瞪小眼,只是在对峙,根本没打过,这完全不能锻炼队伍。
不过,对峙也有好处,那就是让洋枪队原本越来越懒散的习惯改正了不少,毕竟也是亲临前线,有鉴于此,华尔才要求再接再厉,继续打一场硬仗,经过战火锻炼的洋枪队,才能真正成熟起来。
对华尔的说法,李永吉也觉得有道理,而且据他所知,那只宁波出来的,由法国人、英国人还有印度人组成的叫常捷军的雇佣兵此时也在杭州,让洋枪队去打常捷军,洋人对洋人,怎么看都很有意思,所以也就同意了。
张威第二师两个团跟华尔的洋枪队兵进杭州,也是运气好,居然发现杭州城的城防十分空虚,只有三千太平军加两百洋人的常捷军守卫。
原来,李世贤把杭州打下来之后,自信心爆棚,不知道从哪听说李永吉此刻正在平湖县,身边兵力空虚,就想打一个突击。于是,他留下三千老弱外加常捷军防守杭州,自己亲率两万大军直奔嘉兴平湖,想一下子打死或者活捉李永吉,这样整个精武军就不攻自破。
先不说李世贤得到的消息可靠与否,也不说李永吉早就回了青浦县,单说张威率军来到杭州后,一开始还以为有诈。只是一个劲的立下营寨防守,然后仔细观察对方,寻找对方的漏洞。
要知道,张威的部队没有重炮,强攻杭州这样的城市必然损失惨重,而精武军一向讲究机动与火力,讲究在运动中歼敌,不求一城一池的得失,所以他只是围而不打,务求谨慎。
可是。当听到李世贤的主力在平湖大败的无线电通报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看错了,对方是真的虚弱无力,并不是在使诈。
这下子,张威就不跟你玩客气了,立刻就开炮轰城。
尽管这两个团用的都是82毫米迫击炮,打城墙或许不行,但炸城头上的人还是没问题的。
迫击炮轰炸的同时,精武军的士兵也散开来。不停的用夏普斯步枪向城头射击,让城头上的人根本就不敢露头。
就在这时,华尔挺身而出,亲自带队冲锋。整个洋枪队二百人也在主帅的带动下发一声吼,在精武军强大的火力掩护下,扛着云梯就向护城河冲去。
这些白人水手为主的人倒也生猛,把枪背在身后。肩上扛着云梯,到河边把云梯往护城河一搭,然后就开始铺木板。钉木桩,准备搭建一个简易的浮桥。
期间守军不是没有尝试阻拦,可刚一露头就被护城河边的精武军用夏普斯步枪精准的射中。精武军足足有两个团,七千多人,几乎人手一枪,而且都是兼具射速、精准与射击距离的后装线膛枪,城头上则只有三千老弱太平军,用的都是大刀长矛弓箭,只有那两百不到的常捷军有火器,但用的还是前装枪,无论射程、射速、精准度还是火力密度,压根无法跟精武军比。
也就是说,城头守军反而被精武军的火力完全压制,根本就无法对渡河作业的洋枪队做出什么反应。
眼看这样下去不行,常捷军的人也很没有骨气,看到洋枪队的人已经把浮桥搭好,开始继续扛着云梯嗷嗷叫的冲向城墙后,他们果断竖起了白旗,表示投降了。
最能打的常捷军都投降了,剩下的太平军也没了士气,也跟着扔下武器,投降了事。
杭州就这样陷落,至于李世贤的主力军,则是另外一种遭遇。
李世贤倒是顺利的来到了嘉兴,然后留下一支三千人的兵马看住嘉兴城,自己则率主力直接奔袭平湖县。不过他没有在这里遇到李永吉,他遇到的是在平湖县集训的海军陆战队。
海军陆战队是隶属于海军的陆战部队,主要人员以莫家村等周围几个渔村的村民为主,使用的都是夏普斯步枪,至于这支部队的骨干与教官,则是原先因为种种原因留下的原精武军警卫营的人。
李永吉组建这支部队的初衷,就是加强海军的登陆作战能力,没想到第一场仗不是登陆作战,而是防守反击。
虽然海军陆战队没有什么火炮,只有一些掷弹筒,但夏普斯步枪也是相当优秀的武器,而且这些渔民彪悍异常,加上训练时日还少,所以所谓的防守,其实就是对攻。
面对李世贤的部队,海军陆战队的人直接一窝蜂的呈散兵式的攻过来,然后就地寻找掩体,开始了自由射击。
得力于夏普斯步枪的性能,这种散兵射击效果显著,噼里啪啦一顿响,让还没受过多少防射击训练,依然是聚成一团的李世贤大军混乱无比。再加上掷弹筒也刚好到了最远射击距离,而对方聚成一团,海军陆战队此时也不用管什么准头,只需要用最远距离模式,向着对方投射过去就行
面对火枪的秘籍攒射与掷弹筒的密集轰炸,最应该做的就是散开阵型,或者就地卧倒,但李世贤的这些人以前都是打惯了冷兵器,就算打火器,也是站直了打,从来没卧倒这一说,因此这刚一接仗,混乱中自己就先死伤了三四百。
一下死了这么多人,却根本看不到对方的影子,特别是他们把掷弹筒当成了重炮,害怕的不行,整个队伍的士气一下就落了下来。看到这里,李世贤又下令撤退,队伍就乱哄哄的往后撤,这时候呢,海军陆战队的人看出便宜,自发的开始了冲锋。
李世贤的部队本来就在后撤,看到对方冲锋,心胆局丧,撤退成了溃退,一路被海军陆战队那群渔民好像赶鸭子似的打散,队伍最终十不存一,李世贤自己倒是运气好,趁乱化装成平民逃出去了。
这样一来,第二路的湖杭战役就算是结束了,虽然有点小意外,但就结果而言,却也相当不错,而且战果最显赫。
最后就是第三路,也就是北路进攻了。
就在周达慢悠悠的兵不血刃的收复常州,张威挺进湖州,转进杭州的时候,常熟的王三武也没闲着,趁势发起了一波更加精彩的进攻。
王三武胆子比较大,一次性就兵分两路,一路由江云率领一个主力团的步兵外加三千民兵,大张旗鼓的进攻江阴;另外一路则由王三武亲自率领,由一个团的自行车步兵加一个团的骑兵,在美国人的帮助下,乘商船渡过长江,趁夜奇袭南通。
由于南通守军本就不多,被王三武趁夜间派敢死队用绳索攀城而上,然后里应外合一举而下。此后,他留下一个营看守南通这个重要后路,继续率兵狂飙猛进,七日间连下泰州与扬州,把正在攻打淮安的太平军与常胜军的后路给截断了。
这下子,太平军跟常胜军就着了慌,可是淮安攻略正在紧要关头,眼看就能攻下来,这时候撤退有些可惜了,或者说,主要是常胜军的人不乐意撤退,因为撤退就意味着失败,就意味着不能破城后大抢特抢。
最后太平军主帅李容发跟常胜军首脑戈登一合计,最终还是决定立刻回师打扬州,至于淮安,打下打不下来已经不重要了,后路被断才是要命的。
就这样,十三日后,二百人的常胜军外加两万人的太平军,一路轻装的撤到扬州城下,与以逸待劳的王三武一个主力团加一个骑兵团对峙起来。
对峙期间,白人为主的常胜军还曾经自不量力的试探进攻了一次,结果刚开了两炮,王三武就用迫击炮一顿狂轰滥炸,不但把常胜军仅有的两门6磅炮给炸成了零碎,还顺带炸死炸伤了六十多人,让本来只有两百来人的常胜军损失惨重,差点就没了建制。
这是常胜军成军以来的第一次重大人员损失,就结果而言,比面对张威的常捷军还要倒霉。
眼看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了,常胜军倒是光棍,直接投降了事,太平军就不行了,没有命令的情况下,他们是绝对不敢投降的。
就这样,双方干脆就那么对峙下去,在这过程中,王三武一直掌握着主动,也就是说打或者不打,都是他说了算。
到了这个时候,终于知道前线情况的李秀成坐不住了,连续打电话过来,要求李永吉放李容发一马,并说他已经让出了常州,做人不能不讲信用,你要继续这样,大家以后还能不能继续好好的合作做生意了。
最终,李永吉决定放李容发这支队伍一马,让王三武放开一条路,让李容发等人离开,但必须放下武器,还有一切辎重粮草,人可以走,东西必须留下。
就这样,李永吉三路大军齐出,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重大胜利,可说势如破竹,无可抵挡,而之前太平军辛辛苦苦打出来的气势与优势,也在精武军这次出兵后,彻底的冰消瓦解。
到了这个时候,精武军的力量终于彻底的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只是道听途说跟半信半疑了。(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时空走私1859》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时空走私1859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