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七八章 登基大典(二)
目录:时空走私1859| 作者:庄不易| 类别:历史军事
国号、年号、国旗、国歌这些东西都定了,基本大的方向也就没问题了,其他宪法之类的东西,实际上跟登基大典没有绝对关系,完全可以登基之后再重新商量。
登基大典实际上就是个仪式,就是个向世人宣告一个消息,那就是老子当皇帝了,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了,你们都要听话的意思,是确立名分,就跟搞结婚仪式一样的道理。
当然,如果国家成立久了,制度健全了,那么登基大典肯定就要更复杂,不过开国皇帝么,这些事情就一切从简,一切都可以自己说了算。
如果时间宽裕,自然还可以进一步的讨论细节,比如以后的国家宪法怎么搞,政府架构怎么弄,官员品级怎么评等等,但这都不是一天两天能搞清楚的,也不是一两个人能说完的,必须开会讨论,比如立宪会议之类的东西,所以在这种只有四天时间就要登基的时刻,是绝对不会再费力气玩这些的。
也就是说,只要确定了国号跟年号,理论上就可以搞登基大典,所以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登基大典怎么搞,仪式怎么安排。
本来李永昌为了这个仪式,是想复古的,玩唐朝李世民等级那一套,所以他提前做了不少功课,招了不少老学究,还查了不少典籍,甚至还找了不少苏州的优伶艺人,捣鼓出了一套《秦王破阵乐》,并打算把这个乐曲当作登基大典的背景音乐。
这可不是个容易事,真正的《秦王破阵乐》其实早就遗失,眼下的这一套,其实是苏州、常州等地的曲艺优伶们集思广益,根据典籍里的记载,重新制作的一套东西,打着《秦王破阵乐》的旗号而已。
其实李永昌召集艺人搞歌舞这件事,在江南地区的娱乐界甚至民间早就不是新闻,也就是李永吉平时太忙,从来不关心这些,才不知道这个事情。
既然自己哥哥这么上心,李永吉也就不推辞,打算先提前听听这个《秦王破阵乐曲》效果如何。
似乎早有准备,当李永吉提出想要听一听这个曲的时候,李永昌很快就叫人去准备,然后没用一顿饭的功夫,就过来说准备好了。
本来李永吉还没多少期待,就当听个稀罕,但真正一听却发觉不是那么回事,人家这个乐曲相当好听!
那《秦王破阵舞》的曲调,完全就是一副慷慨激昂的军乐,除了大鼓,梆子,还有编钟、尺八、笛子等乐器,古风古味的一点也不比现代音乐差多少。
李永吉一听这曲子,忽然恍然有一种回到以前的出租屋,然后没日没夜打《全面战争之幕府将军》的感觉,听起来还真是有一种振奋激昂的感觉,并不是软绵绵的无病呻吟。
当然,这曲子好归好,但受限于技术跟知识积累,跟现代音乐还是没法比,比如《故宫的记忆》这首曲子,就比这个好太多,也更适合当登基大典的背景音乐,毕竟本身这首曲子就有一种堂皇大气的中国风。
所以,李永吉最终还是决定继续用《故宫的记忆》当登基大典的背景音乐,这首曲子么,可以当庆典结束后的余兴节目。
定了乐曲之后,李永吉看到李永昌还想继续搞什么万人膜拜那一套,就知道不能继续听他的了,终归还是要按照自己的,不对,是按照张信达的方案来更好,起码他更能接受。
略微一想,李永吉就屏退其他人,只留下李永昌跟自己,然后在对方奇怪的眼神中,从怀中掏出了一台平板电脑。
“这,这是何物?”果然,第一次见到这东西的李永昌立刻就好奇的不行,再怎么说,他其实也不过才二十五岁不到,还是个好奇心旺盛的好青年。
“这叫平板电脑……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的登基大典早有人给我做过策划,我觉得你应该看一看。”
李永吉说完,就在李永昌的惊呼声中,打开了平板电脑,又经过一番解释,这才在对方的持续惊叹中,调出了一款动态视频,放给李永昌看。
李永吉在平板电脑上播放的动态视频,其实是个动画短片,里面的人物跟布景等全部都是动画、还有真人解说,并附带字幕,当然了,字幕都是繁体字。
在动态视频中,全方位的演示了一番登基大典的安排与流程,不但有整体效果动画,还有分解动画,比如其中的卫兵、仕女,大臣等不同人的服装怎么穿,造型怎么做,走位怎么走等等,都有详细的说明。
根据这上面的做法,所有人,包括李永吉这个皇帝本身,都必须严格按照流程走,也就是掐着时间走到指定位置,然后掐着时间做出相关动作,比如叩拜、欢呼等流程,都是有规矩的,不能乱来。
而在什么时间播放什么音乐,什么时间鸣放礼炮,放多少礼炮,什么时候鸣枪,鸣多少枪,也都有规定。
别看分解很麻烦,但效果图出来却不错,简单奢华堂皇大气,做一个登基大典完全足够,甚至连李永昌自己都充满了期待。
“我看这个不错。”看完之后,李永昌叹了口气,“就照这个来吧,比我多安排好多了。不过,这些服装啊马车啊什么的,我们根本没提前准备啊。”
“放心,道具什么的我早都准备好了。”李永吉笑了笑,“你只需要把人召集过来,我们提前彩排个两三次就行。嗯,让你召集的就是各方文官大臣,到时候我们自然会安排礼仪官,教他们怎么走位,至于造型问题也不用担心,我自己有造型师,全权负责了。”
的确,李永吉真的有自己的造型师,这个造型师就是他的贴身女仆之一的丽丽,她平时最喜欢打扮,经常学习李永吉带来的现代礼仪跟造型,并在那些少年亲卫团以及女仆中试验,时间一长,也成了此道高手。
当然了,丽丽虽然喜欢打扮,但一开始不过是本能跟天性,也不可能有目的的去学这些东西,更不会这些,她之所以能成为此中高手,实在是李永吉看她对这方面有点爱好跟天分,觉得以后应该有点规矩跟体面,所以就找张信达提前搞了一套不伦不类的华礼,并做一部部的真人示范视频,然后让丽丽去学。
所谓的华礼,其实就是包括坐姿、行姿等一系列人在不同场合不同状态下的仪态,其中女人怎么做,男人怎么做,在什么场合怎么做等等,都有要求。
虽然要求很多,但如果跟古代的礼仪比,那就大大的简化了,因为华礼中不讲究下跪,更多的是玩鞠躬,没错,就是跟现代日本一样,上下级之间不再玩下跪,只是玩鞠躬跟拱手礼,算是进步了半级。
根据要求,同辈、同僚之间都是抱拳拱手礼,晚辈对长辈,那就是鞠躬加拱手礼。
如果是面对上司,平时的场合就是拱手礼,正式场合就只双手贴大腿外侧进行鞠躬,阶级差越大,鞠躬的幅度越大。其中只有面对皇帝的时候,无论什么身份,都必须是九十度鞠躬,其他时候都不需要九十度弯腰,也就是说九十度弯腰是最高礼节,也只能对皇帝行这个礼。
拱手礼是普通人跟文职之间,算是行古风,但军官之间就是必须行现代军礼,哪怕对军官之外的体系也一样。
下跪礼也保持下来,但只有在重要的庆典面对皇帝,或者特殊节日祭拜先人的时候,才可以行下跪礼,平时严禁下跪,没有特殊原因的当众私自下跪,或者除皇帝之外有人强迫他人下跪的情况,都属于犯罪。
之所以这么搞,就是为了逐步废除下跪礼,李永吉不记得从哪儿看到一个文章,说下跪行为跟鞠躬还不同,其实是打断了民族的气节与脊骨,只有全民不跪,全民养成仰头挺身的习惯,才能潜移默化的改变那种胆小怕事的思想,变的更有攻击性。
虽然这个说法未必准确,不过李永吉本人来说的确比较讨厌下跪,这可能跟他现代人的思维有关,所以干脆就准备以法律的形势定下规矩,那就是除了特殊情况,对特殊人,比如对皇帝,对死去的先人,或者拍戏搞活动等等,其他情况下都不准随意下跪。
换言之,男儿膝下有黄金以后就不再是个俗称,而是真正要实行,因为一旦没有原因的私下向另外一个人当众下跪,被看到了,或者被举报了,那就要罚款,罚款数目视乎情节严重程度而定,最低是一两银子,最高则是一万两。
一旦有强迫他人下跪的,则强迫者要被逮捕,被强迫者如果心甘情愿,没有去告官,那么也要入罪。
这也就是说,哪怕你是忠心耿耿,自己乐意给主人下跪也不行,或者说你只能自己偷偷下跪,如果被人发现,举报了,那么双方都有罪。
这么搞的原因,是李永吉看明白了,不玩强制措施,以中国人此时的特性,根本就什么也做不好,中国人就是认强制这俩字,你要不强制,什么经都能给你念坏了。
当然了,这些只针对成年人,未成年人不在此例,未成年人也是可以玩跪拜的,这个东西李永吉就不能再强行砍掉了。
至于特殊庆典上保留给皇帝下跪这一条,比如登基大典上,就有百官跪拜这一个仪式。留下这个礼仪,是李永吉跟大家的一个妥协,也是强化自己皇帝权力的一个好方法,毕竟唯一性本身就有很强的暗示心理,再者说,跪拜皇帝如果单纯当作一个传统礼节,也说得过去。
这还都是通俗礼仪,至于更复杂的宫廷礼仪,那就约束到更详细的方方面面,甚至连一个碗要洗多少次都有规定,不过这都是约束仆人的,不是约束李永吉自己的。
这些东西自然都是学的现代日本,比如在日本很多餐馆,碗筷怎么刷,刷多少次,都有要求,甚至碗筷摆放等等也都有明确规定。
李永吉觉得这其实是个好的学习例子,只有什么的偶讲求规矩,才能更加的有秩序,而中国人,不,应该说亚洲人,似乎更偏向于秩序,你给他们太多自由,反而会坏事儿。
虽说学的东西很多都是日本的,但那都是现代日本,跟1860年的日本完全是两码事,要知道1860年的日本天皇还弱,皇室也根本没那么多规矩,民间规矩就更少了,而且此时的日本跟现代日本不同,流行的依旧是下跪,而不是鞠躬,鞠躬那是武士阶层以上的人才能玩的。
总之,张信达让人捣鼓出来的那套改版的中华礼仪简繁都有,雅俗俱存,而这些东西都以视频教学的方式发送过来,再让丽丽去学,去试验,然后进行自我的总结,慢慢也就成了自己的一套内部礼仪体系,尤其是其中的造型,丽丽更是玩了个十之八九。
现在么,按照这个流程,不用丽丽去弄太高深的礼仪安排,只需要让丽丽按照示范流程里的分解视频,给仕女制作造型就行了,至于官员的服饰与造型,都他们自己来搞。
在服饰方面,虽然李永吉是打着复兴中华,复兴汉族的旗号,但他并不认为传统汉服就一定合适,因为传统汉服也好,现代汉服也罢,都太过繁琐,不够利索,所以他规定把服装分为常服跟礼服两种。
常服就是现代版本的唐装,保持立领、箭袖、盘扣、对襟等中华元素之外,也增加了垫肩跟掐腰,外面还增加了四个口袋,换言之,说是唐装,但其实就是中山装,叫唐装不过是打着个旗号而已。
按照规定,民间不论,所有官员在办公期间都必须穿唐装,也就是中山装,不同官员的品级直接从衣服上是看不出来的,只能通过佩戴的胸章来分别。
没错,李永吉打算在官员中也普及胸章制度,胸章会写明你的级别跟官职,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干什么的,又是什么级别的官员。当然,以前的官牌制度也可以保留,但一般不会随意拿出来,只当做名誉类的东西,真正要出示的,是官员的证件。
常服是平时穿的,但如果出现重大礼仪,或者举办酒会之类的场合,就可以穿礼服了。
礼服跟唐装不同,那是完全的汉服款式,但都是经过修改的现代汉服模板,增加了垫肩跟掐腰,一共三层衣服,会显得更加的挺括,修长。
所有的礼服也都是一个样式,都是藏青色打底,添加月白色花纹的宽袍大袖加乌纱帽,这些礼服其实就是现代《新武媚娘传奇》剧组的戏服加以改良的一种服装。
之所以礼服也搞成一个款式,不是说就一定如此,而是暂时李永吉还没给官员定下品级制度,不好根据品级来划分服饰,而登基大典马上就要开始,重新定品级也来不及,不如就干脆官员都穿一种礼服,样子一样的话,整齐划一反而更好看。
也就是说,官员虽然有常服跟礼服之分,但从服饰上已经没法直接看出品级大小了,只能通过胸章或者官牌去分辨,当然了,以后官员的正式级别划分出来之后,礼服肯定是要有一定变化的。
不过就算礼服以后会有所变化,能让人直接从礼服看出品级大小,但李永吉会下一个规定,办公期间或者公众场合下,只准官员穿常服,只有私下场合或者特殊的节日庆典活动中,官员才可以穿礼服。
从这些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李永吉虽然没有放弃汉服,但其实是想把汉服高端化,并只当做汉家的礼仪服装来看,平时还是注重常服,也就是中山装版的唐装。
这样做自然好处多多,首先一点就是可以增加效率。
或许说了,换个衣服怎么会增加效率?这个可不是说笑,有研究表明,穿复杂的古代衣服去办公,效率就是不如中山装跟西装这样的衣服。
再说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服装简洁化是大趋势,后世中国为啥没复兴起汉服来,除了意识形态还有习惯等原因,最重要的就是现代服装更简洁方便,更能适应快节奏的生活。
除了效率,其次一点就是增加民族融合性。要知道,汉族的服饰其实民族特性也相当明显,如果官服全都是汉服,很多其他民族要融入就困难点,至少会视觉化。相反,如果搞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服饰,以国服跟国家名义推广,就会容易的多。
在不久的将来,李永吉所领导的中华帝国必然不会只有这么一点地方,必然会向外扩张,必然会有大量其他民族收容进来,到时候也必然会有外族人当官,如果还是搞汉服,这些少数民族估计就有情绪化了。
相反,如果一视同仁,汉人也穿新的名叫唐装的国服,那情况会好一点,至少能自圆其说。
说真的,如果按照李永吉的本意,他是主张全面中山装化,不玩礼服那一套,还是张信达非要搞常服礼服那些东西,说什么药保留中华元素,再加上张信达早就搞好了,还定制了很多衣服,不好抹了他的面子,才要了下来。
总之,李永吉现在服装道具等一应物资俱全,还有完整的策划案,接下来需要的,就是让演员,不对,是让手下都赶过来配合着做个彩排,然后在四天后正式的登基大典上,面对众多百姓跟外宾,根据要求走一遍仪式就完了。
说是这么说,实际搞起来肯定复杂要命,至少不会轻松多少就是了,再加上还得赶去苏州忙彩排,因此这四天多的时间里,李永吉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估计是没工夫偷懒了。1152
登基大典实际上就是个仪式,就是个向世人宣告一个消息,那就是老子当皇帝了,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了,你们都要听话的意思,是确立名分,就跟搞结婚仪式一样的道理。
当然,如果国家成立久了,制度健全了,那么登基大典肯定就要更复杂,不过开国皇帝么,这些事情就一切从简,一切都可以自己说了算。
如果时间宽裕,自然还可以进一步的讨论细节,比如以后的国家宪法怎么搞,政府架构怎么弄,官员品级怎么评等等,但这都不是一天两天能搞清楚的,也不是一两个人能说完的,必须开会讨论,比如立宪会议之类的东西,所以在这种只有四天时间就要登基的时刻,是绝对不会再费力气玩这些的。
也就是说,只要确定了国号跟年号,理论上就可以搞登基大典,所以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登基大典怎么搞,仪式怎么安排。
本来李永昌为了这个仪式,是想复古的,玩唐朝李世民等级那一套,所以他提前做了不少功课,招了不少老学究,还查了不少典籍,甚至还找了不少苏州的优伶艺人,捣鼓出了一套《秦王破阵乐》,并打算把这个乐曲当作登基大典的背景音乐。
这可不是个容易事,真正的《秦王破阵乐》其实早就遗失,眼下的这一套,其实是苏州、常州等地的曲艺优伶们集思广益,根据典籍里的记载,重新制作的一套东西,打着《秦王破阵乐》的旗号而已。
其实李永昌召集艺人搞歌舞这件事,在江南地区的娱乐界甚至民间早就不是新闻,也就是李永吉平时太忙,从来不关心这些,才不知道这个事情。
既然自己哥哥这么上心,李永吉也就不推辞,打算先提前听听这个《秦王破阵乐曲》效果如何。
似乎早有准备,当李永吉提出想要听一听这个曲的时候,李永昌很快就叫人去准备,然后没用一顿饭的功夫,就过来说准备好了。
本来李永吉还没多少期待,就当听个稀罕,但真正一听却发觉不是那么回事,人家这个乐曲相当好听!
那《秦王破阵舞》的曲调,完全就是一副慷慨激昂的军乐,除了大鼓,梆子,还有编钟、尺八、笛子等乐器,古风古味的一点也不比现代音乐差多少。
李永吉一听这曲子,忽然恍然有一种回到以前的出租屋,然后没日没夜打《全面战争之幕府将军》的感觉,听起来还真是有一种振奋激昂的感觉,并不是软绵绵的无病呻吟。
当然,这曲子好归好,但受限于技术跟知识积累,跟现代音乐还是没法比,比如《故宫的记忆》这首曲子,就比这个好太多,也更适合当登基大典的背景音乐,毕竟本身这首曲子就有一种堂皇大气的中国风。
所以,李永吉最终还是决定继续用《故宫的记忆》当登基大典的背景音乐,这首曲子么,可以当庆典结束后的余兴节目。
定了乐曲之后,李永吉看到李永昌还想继续搞什么万人膜拜那一套,就知道不能继续听他的了,终归还是要按照自己的,不对,是按照张信达的方案来更好,起码他更能接受。
略微一想,李永吉就屏退其他人,只留下李永昌跟自己,然后在对方奇怪的眼神中,从怀中掏出了一台平板电脑。
“这,这是何物?”果然,第一次见到这东西的李永昌立刻就好奇的不行,再怎么说,他其实也不过才二十五岁不到,还是个好奇心旺盛的好青年。
“这叫平板电脑……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的登基大典早有人给我做过策划,我觉得你应该看一看。”
李永吉说完,就在李永昌的惊呼声中,打开了平板电脑,又经过一番解释,这才在对方的持续惊叹中,调出了一款动态视频,放给李永昌看。
李永吉在平板电脑上播放的动态视频,其实是个动画短片,里面的人物跟布景等全部都是动画、还有真人解说,并附带字幕,当然了,字幕都是繁体字。
在动态视频中,全方位的演示了一番登基大典的安排与流程,不但有整体效果动画,还有分解动画,比如其中的卫兵、仕女,大臣等不同人的服装怎么穿,造型怎么做,走位怎么走等等,都有详细的说明。
根据这上面的做法,所有人,包括李永吉这个皇帝本身,都必须严格按照流程走,也就是掐着时间走到指定位置,然后掐着时间做出相关动作,比如叩拜、欢呼等流程,都是有规矩的,不能乱来。
而在什么时间播放什么音乐,什么时间鸣放礼炮,放多少礼炮,什么时候鸣枪,鸣多少枪,也都有规定。
别看分解很麻烦,但效果图出来却不错,简单奢华堂皇大气,做一个登基大典完全足够,甚至连李永昌自己都充满了期待。
“我看这个不错。”看完之后,李永昌叹了口气,“就照这个来吧,比我多安排好多了。不过,这些服装啊马车啊什么的,我们根本没提前准备啊。”
“放心,道具什么的我早都准备好了。”李永吉笑了笑,“你只需要把人召集过来,我们提前彩排个两三次就行。嗯,让你召集的就是各方文官大臣,到时候我们自然会安排礼仪官,教他们怎么走位,至于造型问题也不用担心,我自己有造型师,全权负责了。”
的确,李永吉真的有自己的造型师,这个造型师就是他的贴身女仆之一的丽丽,她平时最喜欢打扮,经常学习李永吉带来的现代礼仪跟造型,并在那些少年亲卫团以及女仆中试验,时间一长,也成了此道高手。
当然了,丽丽虽然喜欢打扮,但一开始不过是本能跟天性,也不可能有目的的去学这些东西,更不会这些,她之所以能成为此中高手,实在是李永吉看她对这方面有点爱好跟天分,觉得以后应该有点规矩跟体面,所以就找张信达提前搞了一套不伦不类的华礼,并做一部部的真人示范视频,然后让丽丽去学。
所谓的华礼,其实就是包括坐姿、行姿等一系列人在不同场合不同状态下的仪态,其中女人怎么做,男人怎么做,在什么场合怎么做等等,都有要求。
虽然要求很多,但如果跟古代的礼仪比,那就大大的简化了,因为华礼中不讲究下跪,更多的是玩鞠躬,没错,就是跟现代日本一样,上下级之间不再玩下跪,只是玩鞠躬跟拱手礼,算是进步了半级。
根据要求,同辈、同僚之间都是抱拳拱手礼,晚辈对长辈,那就是鞠躬加拱手礼。
如果是面对上司,平时的场合就是拱手礼,正式场合就只双手贴大腿外侧进行鞠躬,阶级差越大,鞠躬的幅度越大。其中只有面对皇帝的时候,无论什么身份,都必须是九十度鞠躬,其他时候都不需要九十度弯腰,也就是说九十度弯腰是最高礼节,也只能对皇帝行这个礼。
拱手礼是普通人跟文职之间,算是行古风,但军官之间就是必须行现代军礼,哪怕对军官之外的体系也一样。
下跪礼也保持下来,但只有在重要的庆典面对皇帝,或者特殊节日祭拜先人的时候,才可以行下跪礼,平时严禁下跪,没有特殊原因的当众私自下跪,或者除皇帝之外有人强迫他人下跪的情况,都属于犯罪。
之所以这么搞,就是为了逐步废除下跪礼,李永吉不记得从哪儿看到一个文章,说下跪行为跟鞠躬还不同,其实是打断了民族的气节与脊骨,只有全民不跪,全民养成仰头挺身的习惯,才能潜移默化的改变那种胆小怕事的思想,变的更有攻击性。
虽然这个说法未必准确,不过李永吉本人来说的确比较讨厌下跪,这可能跟他现代人的思维有关,所以干脆就准备以法律的形势定下规矩,那就是除了特殊情况,对特殊人,比如对皇帝,对死去的先人,或者拍戏搞活动等等,其他情况下都不准随意下跪。
换言之,男儿膝下有黄金以后就不再是个俗称,而是真正要实行,因为一旦没有原因的私下向另外一个人当众下跪,被看到了,或者被举报了,那就要罚款,罚款数目视乎情节严重程度而定,最低是一两银子,最高则是一万两。
一旦有强迫他人下跪的,则强迫者要被逮捕,被强迫者如果心甘情愿,没有去告官,那么也要入罪。
这也就是说,哪怕你是忠心耿耿,自己乐意给主人下跪也不行,或者说你只能自己偷偷下跪,如果被人发现,举报了,那么双方都有罪。
这么搞的原因,是李永吉看明白了,不玩强制措施,以中国人此时的特性,根本就什么也做不好,中国人就是认强制这俩字,你要不强制,什么经都能给你念坏了。
当然了,这些只针对成年人,未成年人不在此例,未成年人也是可以玩跪拜的,这个东西李永吉就不能再强行砍掉了。
至于特殊庆典上保留给皇帝下跪这一条,比如登基大典上,就有百官跪拜这一个仪式。留下这个礼仪,是李永吉跟大家的一个妥协,也是强化自己皇帝权力的一个好方法,毕竟唯一性本身就有很强的暗示心理,再者说,跪拜皇帝如果单纯当作一个传统礼节,也说得过去。
这还都是通俗礼仪,至于更复杂的宫廷礼仪,那就约束到更详细的方方面面,甚至连一个碗要洗多少次都有规定,不过这都是约束仆人的,不是约束李永吉自己的。
这些东西自然都是学的现代日本,比如在日本很多餐馆,碗筷怎么刷,刷多少次,都有要求,甚至碗筷摆放等等也都有明确规定。
李永吉觉得这其实是个好的学习例子,只有什么的偶讲求规矩,才能更加的有秩序,而中国人,不,应该说亚洲人,似乎更偏向于秩序,你给他们太多自由,反而会坏事儿。
虽说学的东西很多都是日本的,但那都是现代日本,跟1860年的日本完全是两码事,要知道1860年的日本天皇还弱,皇室也根本没那么多规矩,民间规矩就更少了,而且此时的日本跟现代日本不同,流行的依旧是下跪,而不是鞠躬,鞠躬那是武士阶层以上的人才能玩的。
总之,张信达让人捣鼓出来的那套改版的中华礼仪简繁都有,雅俗俱存,而这些东西都以视频教学的方式发送过来,再让丽丽去学,去试验,然后进行自我的总结,慢慢也就成了自己的一套内部礼仪体系,尤其是其中的造型,丽丽更是玩了个十之八九。
现在么,按照这个流程,不用丽丽去弄太高深的礼仪安排,只需要让丽丽按照示范流程里的分解视频,给仕女制作造型就行了,至于官员的服饰与造型,都他们自己来搞。
在服饰方面,虽然李永吉是打着复兴中华,复兴汉族的旗号,但他并不认为传统汉服就一定合适,因为传统汉服也好,现代汉服也罢,都太过繁琐,不够利索,所以他规定把服装分为常服跟礼服两种。
常服就是现代版本的唐装,保持立领、箭袖、盘扣、对襟等中华元素之外,也增加了垫肩跟掐腰,外面还增加了四个口袋,换言之,说是唐装,但其实就是中山装,叫唐装不过是打着个旗号而已。
按照规定,民间不论,所有官员在办公期间都必须穿唐装,也就是中山装,不同官员的品级直接从衣服上是看不出来的,只能通过佩戴的胸章来分别。
没错,李永吉打算在官员中也普及胸章制度,胸章会写明你的级别跟官职,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干什么的,又是什么级别的官员。当然,以前的官牌制度也可以保留,但一般不会随意拿出来,只当做名誉类的东西,真正要出示的,是官员的证件。
常服是平时穿的,但如果出现重大礼仪,或者举办酒会之类的场合,就可以穿礼服了。
礼服跟唐装不同,那是完全的汉服款式,但都是经过修改的现代汉服模板,增加了垫肩跟掐腰,一共三层衣服,会显得更加的挺括,修长。
所有的礼服也都是一个样式,都是藏青色打底,添加月白色花纹的宽袍大袖加乌纱帽,这些礼服其实就是现代《新武媚娘传奇》剧组的戏服加以改良的一种服装。
之所以礼服也搞成一个款式,不是说就一定如此,而是暂时李永吉还没给官员定下品级制度,不好根据品级来划分服饰,而登基大典马上就要开始,重新定品级也来不及,不如就干脆官员都穿一种礼服,样子一样的话,整齐划一反而更好看。
也就是说,官员虽然有常服跟礼服之分,但从服饰上已经没法直接看出品级大小了,只能通过胸章或者官牌去分辨,当然了,以后官员的正式级别划分出来之后,礼服肯定是要有一定变化的。
不过就算礼服以后会有所变化,能让人直接从礼服看出品级大小,但李永吉会下一个规定,办公期间或者公众场合下,只准官员穿常服,只有私下场合或者特殊的节日庆典活动中,官员才可以穿礼服。
从这些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李永吉虽然没有放弃汉服,但其实是想把汉服高端化,并只当做汉家的礼仪服装来看,平时还是注重常服,也就是中山装版的唐装。
这样做自然好处多多,首先一点就是可以增加效率。
或许说了,换个衣服怎么会增加效率?这个可不是说笑,有研究表明,穿复杂的古代衣服去办公,效率就是不如中山装跟西装这样的衣服。
再说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服装简洁化是大趋势,后世中国为啥没复兴起汉服来,除了意识形态还有习惯等原因,最重要的就是现代服装更简洁方便,更能适应快节奏的生活。
除了效率,其次一点就是增加民族融合性。要知道,汉族的服饰其实民族特性也相当明显,如果官服全都是汉服,很多其他民族要融入就困难点,至少会视觉化。相反,如果搞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服饰,以国服跟国家名义推广,就会容易的多。
在不久的将来,李永吉所领导的中华帝国必然不会只有这么一点地方,必然会向外扩张,必然会有大量其他民族收容进来,到时候也必然会有外族人当官,如果还是搞汉服,这些少数民族估计就有情绪化了。
相反,如果一视同仁,汉人也穿新的名叫唐装的国服,那情况会好一点,至少能自圆其说。
说真的,如果按照李永吉的本意,他是主张全面中山装化,不玩礼服那一套,还是张信达非要搞常服礼服那些东西,说什么药保留中华元素,再加上张信达早就搞好了,还定制了很多衣服,不好抹了他的面子,才要了下来。
总之,李永吉现在服装道具等一应物资俱全,还有完整的策划案,接下来需要的,就是让演员,不对,是让手下都赶过来配合着做个彩排,然后在四天后正式的登基大典上,面对众多百姓跟外宾,根据要求走一遍仪式就完了。
说是这么说,实际搞起来肯定复杂要命,至少不会轻松多少就是了,再加上还得赶去苏州忙彩排,因此这四天多的时间里,李永吉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估计是没工夫偷懒了。1152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时空走私1859》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时空走私1859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