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八六章 中华新政(二)
目录:时空走私1859| 作者:庄不易| 类别:历史军事
应当说,这一次的政体改革,别看李永吉也亲自参与进来,而且还有不少洋派的年轻人一起帮着参谋,但说白了依旧是一个相当不成熟的怪胎。?顶?点?小说 ..cOM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套新的官僚体系,是李永吉结合了后世中国的红色中国政体,加西方的三权分立,加传统中国的封建传统,最终糅合出来的一个四不像,比如那个内务府跟内务委员制度,怎么看怎么觉得怪异。
虽然是个四不像,不过实际上这套政体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因为这套体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皇帝牢牢的把控住了财权跟兵权,其他权力则尽量下放。
其实一个帝国的治理,归根结底不过两点:一是税收,既通过收税来维系整个帝国的正常运转;第二是维稳,也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比如暴力机关,来保证帝国的运转别出太大纰漏。
其他一切的一切,比如政府制度啊,军队形势啊,外交政策之类的,都是围绕着两点在运作,所以只要这两点能够得到保证,制度适合与否都没关系,正如李永吉自己说的,不合适再改就是了。
虽说税收跟维稳是最关键的两个点,但在李永吉有金手指,可以购买现代物资的情况下,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一个问题,那就是财政问题。
那么,中华帝国的财政状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呢?答案是相当不错,甚至不错的有些畸形!
中华帝国是个新生的政权,目前还没有统治全中国,拥有的地盘不过是江苏全部,浙江北部,安徽大部,山东全部,河北东北部以及北京天津地区的京津地区。
虽说地盘也算不小。但因为大部分地盘都是新打下来的,所以还没有开始正式的收税,所以中华帝国的税负实际上就只有江苏全部、浙江北部这几个地方,也就是俗称的江南地区。
另外,中华帝国政府的收入,目前主要有四个,一个就是海关税,一个是土地税,一个是奢侈税,最后一个是商业税。
在这里面。因为土地税本身很低,加上主要用于教育补贴,暂时可以不算在内,所以真正可以进入政府运作的税,就只有海关税、奢侈税与商业税这三样。
先说海关税。
前文说过,中华帝国对外出口的贸易额,目前是每个月达到了两百二十万两银子,且以每个月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在迅速递增。
这里面,阿司匹林跟海落因的药品贸易就占了四分之一。不锈钢以及其他现代制品又占了四分之一,苏州利用现代机器生产的高档丝绸占了四分之一,只有剩下的四分之一,才是茶叶、瓷器等传统贸易品。
当然。真正数量最大的,还是传统贸易品,至于前面四分之三的物资,大都是量少价高。全部是当奢侈品算的。
至于进口,前江南政府从国外进口的大宗物资主要是鸦片、棉花跟稻米,翡翠类玉石虽然不断递增。但还不占主流,算起来平均每个月的进口额都在八十万两银子左右,其中鸦片贸易占了大半。
至于进口额的递增速度,平均每个月只有百分之三左右,跟出口额相比是微乎其微。
必须要说明,这个贸易量,几乎全部出自江南地区,具体说几乎都是苏州、上海、无锡、常熟这几个城市的产出,其他新地方的产能还没开始爆呢。
前江南政府,现在的中华帝国,对外贸易的海关税一直是双向收费,也就是出口要收税,进口也要收税,收税的额度各有不同。
在出口税方面,总体还算优惠,比如拜耳制药的药品税收高达百分之十五,而传统的瓷器茶叶则是免税,所以平均下来的税收额度是百分之七。
也就是说,每个月出口的税收,就有大概15.4万两银子。
在进口税方面,鸦片税收虽然比较大,但棉花跟稻米税收还算正常,平均下来的税收是百分之十。
算起来,每个月进口的税收,是8万两银子。
以上是正税,再加上船舶吨位税,每个月大概有3万两银子。
这样一算,每个月只靠收海关税,就只有26.4万两,少的简直可怜到家,比以前清政府的时候还要低。
再算奢侈税。
奢侈税主要是指裹脚税、大户税、小妾税、抽大烟税之类传统陋习的税收,得益于江南地区在精武军统治时期受灾较小,大户较多,所以每个月大概能收130万两银子左右,且这个增长额度是不断减少的,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那些传统陋习。
最后就是商业税,由于实行低税收政策,这里的商业税主要是指印花税,每个月的印花税大概在50万两左右。
这样看,似乎江南政府每个月的收入不过才两百多万两,虽然还在高速递增,但跟以前清朝统治时期一比,相差并不大,因为在满清时代,比如咸丰初年,江浙地区的税收,一年就已经超过两千万两银子了。
看起来没问题,但仔细想来却问题多多。
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就在于,江南地区一向富庶,就算去掉那些新奇药品不锈钢制品之类的东西,光靠传统的丝绸出口以及茶叶出口,也不可能贸易额那么少吧?更何况鸦..片贸易额也不可能这么少,要不然也不会在鸦..片战争后的十年间,就让清国损失1.5亿两白银!
比如说,清政府早于1858年就被迫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准许外商在通商口岸销售鸦片﹐并以“寓禁于征”为名,同意以“洋药”名目缴税﹐每百斤纳税银30两﹐从此鸦片竟成为合法的进口商品。
从那以后,鸦片输入量随之剧增﹐仅仅1858~1859年的鸦片进口量,就超过60000担!而这个数目的二分之一,都是在上海交易的!
清代的一担,是100旧制斤,约等于现代的60公斤,那么算6万担。就是360万公斤,600万旧制斤,去掉一半,就是180万公斤,300万旧制斤鸦片!
鸦片的到港进口价格,是一斤一两,一百斤一百两,纳税三十两,也就是说清朝过去一年光购买鸦片的数额,就高达600万两银子!
那么上海地区因为一直受创较小。鸦.片贸易一直没有受到大的打击,甚至还有提升。
根据统计,只算1860年2月份到1860年8月份这6个月的时间里,上海港就先后进口了两万担鸦片!如果按照旧制,折合白银来算,那就是两百万两银子!
但是,因为李永吉的崛起,用经济的手段大力打击鸦片贸易,又以李永吉直属商号的名义直接统一收购。所以鸦片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一斤5钱银子的价格,下降了一半。
也就是说,那半个月的时间,江南地区正常到港的。被统计下来的鸦片支出,最少是一百万两银子!
那么,这支出哪里去了?就算按照三分的税收算,起码要三十万两的海关税啊。怎么会那么少?
先别急,这里面就牵扯到内幕了,更确切的说。是牵扯到李永吉直属企业的事情了。
没错,这个内幕就在于政府的这些进出口数据,针对的是照章纳税的普通中小洋商跟中国商人,真正的大宗贸易,是不走海关的,是以一种更优惠的免税贸易状态在交易,对象也都是大洋行,比如怡和洋行。
别的不说,就说跟怡和洋行这一家的鸦片贸易跟药品贸易吧。
只算1860年2月份到1860年8月份这六个月,拜耳药业跟怡和洋行的直接交易量,就超过了三千万两白银!
这其中,拜耳药业直接跟怡和洋行进口鸦*片的进口采购额是六百万两银子,出口药品的销售额则是两千四百万两银子,加起来正好三千万两银子!
总起来算,只是拜耳药业一家公司,在六个月的时间里,出口阿司匹林跟海落因这两种药品的销售额就超过六千万两银子,进口鸦片的采购额则高达一千万两银子。
这个数额还只是初步统计,实质上主要的数据是后三个月出现的,一开始的数额还比较小,是在后三个月,尤其是后两个月开始爆发的。
如无意外,简单说就是欧美如果不能仿制出这两种万能药,那么拜耳药业这种爆发式的增长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一统欧美的医药界。
戴梦得珠宝也不可小瞧,同样是1860年2月到1860年8月这六个月的时间,光出口养殖珍珠一项的销售额就高达1000万两银子,其他像不锈钢制品,铝制品,还有人造钻石,欧泊等,则超过3000万两银子,至于进口的翡翠制品,则不过800万两银子。
另外,中信钱庄跟外商套购黄金的活动也不可小看,时至今日,已经先后利用大量涌入的白银,套购了超过200吨的黄金,几乎把日本金的出口数目掏了个空。
所有这些贸易,都是不交税的,是直接公司对洋行,也不经过政府的统计,全都算是李永吉的私人公司利润。
很显然,考虑到李永吉获得这些东西的成本,比如阿司匹林,平均十片才四分钱,往外卖呢,拜尔公司的出厂价就直接一英镑十片,到英国本地的零售价,则是2英镑10片!
就不说对比了,1英镑含金7.322克,所以这里面的利润,大家都懂得。
海落因虽然成本略高,不过10斤鸦片能够生产1斤海落因,而10斤鸦片不过5两银子,算上人工以及机器成本,不过7两银子,而生产出的一斤高纯海落因呢,往往要掺别的东西加以中和,海落因成品大概等于是3斤。
这3斤往外卖呢,拜耳药业的出口价,是卖到300英镑,也就是100英镑1斤低纯的海落因!
别看贵,但疗效又快又好,所以基本供不应求,而且实际上那1斤掺假海落因运到外面去,聪明的洋商很快就学会继续掺东西进去。1斤变10斤往外卖就算有良心了,1斤变100斤的也很正常。
这种1变10的低纯度海落因,英国的零售价是一磅海落因粉末卖50英镑!
就为了运输中国的药物以及珍珠之类的奢侈品,英法美等国已经开始组织专门的快速帆船,也就是吨位不大,但速度超快那种。
用这种船的运输速度多快呢?这么说吧,正常情况下,大型蒸汽轮船从中国到英国本土要五个月,用这种快速帆船,从中国到英国本土只要三个月不到。半年一个来回!
从中国到美国也差不多,正常来说要五个半月,大概六个月,但如果是快速帆船,三个半月就可以从上海抵达纽约!
此外,除去这些利用时空交易的超暴利交易外,像大宗的茶叶啊、瓷器啊、丝绸啊之类的,其实也不是走正常海关的,而是李永吉下属的商号。比如精武商行,直接以优惠价格从各地收购,然后再直接跟外商交易,期间也是不交关税的。这里面的贸易额,半年时间也已经突破了千万毛收入的大关。
简单说,只有那些残羹剩饭,才被中国各大商人收取。然后跟那些新来乍到的中小洋商交易,那些自然要缴税。
简而言之一句话,现在中华帝国的情况。是李永吉个人有钱的冒泡,但中华帝国的财政收入却很低,在李永吉个人不放弃这些利润的情况下,中华帝国的确是有些难堪。
或者说,如果不养军队,中华帝国自然是还算富裕,但如果养国防军跟民兵,再加上还得养官僚,以每个月两百万两银子的收入,的确有些吃不消。
“我理解你的难处,老哥。”面对李永昌的诉苦,李永吉摇摇头,“但你要知道,目前我还没发放手这些高利润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不用我多解释吧?”
“微臣知道。”李永昌也是知道李永吉瞎掰的那个全灵教的事情,所以点点头,“但是,就算按照陛下您说的,发行国债,您有全面认购,可时间一长,这政府负债累累,这也不是个事儿啊。”
“负债累累不怕。”李永吉笑道,“其实中华帝国的产能还没爆发出来呢,像工业啊农业之类的,完全都没算上呢。工业不说,暂时不多,但农业可是大有可为。”
“可我们不是不收农税么?”李永昌忽然道。
“是不收农税,但我们要监督农产品交易啊。”李永吉道,“农业部下面有粮食局,按照我们的规定,农户所有的农产品买卖,必须在粮食局的监督下进行,必须用粮食局的度量衡,不经过粮食局的粮食买卖一概非法,要受到严惩。
而通过粮食局的买卖呢,粮食局要从收购方中按照比例收取一定的收入当作监督费,也就是印花税,这印花税可是有两成,不少了。
换言之,我们是控制流通,再从流通领域中,按照商业税的模式收农业税。
现在不好说,因为我们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粮食已经收过去了,但等到了明年,这个农业的印花税就大有可为了。”
“好吧,就算如此,但一年撑死也就一两千万。”李永昌摇摇头,“还是填不起这个无底洞啊。”
“商业跟工业上贡献的税会越来越多的。”李永吉道,“你看,以后所有饭馆都要交卫生许可费,交治安管理费,消防费,工商许可费,妓院之类的还得交高档消费税。这些税收的额度不大,对单一的小商户来说压力不大,但积少成多,加起来也是很可观的。此外呢,我们以后还有增值税,个人所得税,总之只要经济越繁荣,政府的税收就越高。
所以说,只要政府不垮台,欠多少钱都不怕,一次五年期的国债不行,可以继续发下一期的国债,继续欠嘛,这叫赤字财政!
只要国家的经济能发展起来,大河有水小河满,税收也会更着水涨船高,总有一天会完全还清欠款的,当然那时候说不定我们会继续玩赤字……我说的这些,你到底明白了没有?”
“哦,陛下您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政府可以不断的欠钱?不断的花明天甚至后天的钱?寅吃卯粮?”
“就是寅吃卯粮!”李永吉一拍手。“一家一户自然就破产了,但我们是国家,国家是啥?那就是欠了钱可以耍赖!
再说了,真没钱了,以后我们还可以出去抢啊,看看周围,朝鲜,日本,越南,菲律宾……哦。还有俄国,哼哼,都是有钱人啊,抢几次,啥都有了。”
“陛下!”李永昌眉头皱了起来,“轻易动兵,花费巨大,而且祸福难料,这可不是好事儿。”
“哼。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李永吉摆摆手,“要打外国,我肯定不会动用国防军跟国民警卫队,听名字就知道。除非是国战,要不然,欺负朝鲜日本之类的,我的皇家禁卫军足够了。但是打下的利润呢,比如签订不平等条约,国家却可以捞到很多好处。嗯,这个以后再说。”
“哎,好吧。”李永昌也不再劝了,“陛下,既然如此,那臣就把新的官制发下去试运行一下,您看可好?”
“嗯,没错,先发下去,试运行一下,摸着石头过河嘛。”李永吉笑道,“反正要当官,除了我直接提拔任命的以外,就只有考试,要么通过公务员考试,要么内务员考试,更高级的还有司法考试,除此之外一概不认,宁可官位空着,也宁缺毋滥!”
“明白了。”李永昌点了点头,“那么陛下,新的纸币跟银元,还有国债,是由新成立的中华帝国银行一家发行,还是跟中信银行一起联合发行?”
“纸币跟银元的话,还是帝国银行单独发行吧。”李永吉道,“中华帝国银行的定位,是国家银行,隶属于金融部,应该是一个金融管理调控部门,不应该过多参与现实的民间金融行为。
至于中信银行,那是属于我个人的私人银行,由内务府管理而已,当然要参与民间的经营,甚至还要干一些秘密的金融行为,两者性质不同。
所以说,国债的发行,应该是由帝国银行自己说了算,毕竟这是国债,是代表国家的债务,只能是帝国银行发行。
但铸币跟印刷纸币就不一样,虽说铸多少银币,印刷多少纸币,必须是经过统一规划,按说是也归帝国银行管,但是我说过了,中信银行虽然是私人银行,但这是为了方便以后干一些国家不方便出手的事儿,所以必须要取得铸币权跟印币权,因此呢,发钞权就由两家银行联合发行。
嗯,我看这样,发现钞票的事情可以成立一个帝国银行监事会,简称银监会,银监会的成员就是帝国银行跟中信银行,以后还可以加入别的银行,就这么办吧。”
“那这个银监会归谁管呢?帝国银行是金融部的,但中信银行却是内务府的,这个……”
“那就独立运营,隶属于国务院直属特别部门,但内务府跟元老院都要参与监督,就这样。”
“好吧,也只能如此。”李永昌点点头,“那么陛下,您既然觉得上次臣说的国债数目不对,那第一期国债到底应该发多少呢?”
“先发行三千万五年期国债。”李永吉道,“我自己认购一半,剩下的一半对外公开发行,外国人也可以买,利息么,五年期国债就按百分之五算。”
“百分之五?太高了吧?”李永昌吓了一跳,“咱们的利息可是按年算的,如果是这样,借3000万,一年就要付出150万利息,五年后我们岂不是要还3750万?五年就要还750万啊,太高了。”
“卧槽,这还高?”李永吉无语的摇摇头,“那你说多少合适?必须要容易让人有利可图,肯下决心买才行。”
“让我说,百分之三就很高了。”李永昌道,“如果利率是百分之三,老百姓肯定感兴趣,毕竟一年就赚百分之三啊,等于一百两银子,一年后就多了三两,很赚了。再说了,咱这是国家债务,正如陛下所说,只要国家不灭,就不会欠债不还,所以老百姓肯定感兴趣。”
“好吧,那就百分之三。”李永吉耸了耸肩,“只要能卖出去就行。”
“那纸钞跟银元我们发多少呢?”李永昌问。
“发多少啊。”李永吉琢磨了下,“我们现在手中有多少白银储备?我说白银!”
“白银的话,主要在中信银行的银库,现在一共存有八千万两白银,两千万元的银元。”
“这样啊,先保守点,银元发行五千万元,纸钞在银元的基础上乘以五,发两亿五千万元。”李永吉道,“所有发行都以公务采购的形式发,这下子,你不就有钱了?”
“五千万银元还好说,但,但两亿五千万也太,太离谱了。”李永昌张大了嘴巴,“这么虚高,会出问题的!”
“出毛的问题!”李永吉撇撇嘴,“我没发十亿就已经是够谨慎了,其实发五十亿都没问题。”
的确,要是按照一般的贵金属准备金的储备原则,银行如果保守点,通常都是按照准备金一比十来发行钞票的,一比一百的也比比皆是。
也就是说,有一的准备金,就可以发行十甚至一百的钞票进入流通领域,而不必担心倒逼危险。
实际上准备金并不一定是贵金属,这个主要看信用。
之所以世界上通用黄金白银,那是因为这些贵金属已经用了几千年,人类早就对这类贵金属形成了固有的信任,这种信任是超脱了国家概念的,所以在国家信用没有完全大行其道的时候,国际上都是实行金本位或者白银本位。
十九世纪中期是列强的时代,列强们实行的大都是金本位,因此世界上流行的是金本位。
但在中国来说,老百姓也认可白银,所以白银当准备金完全没问题。
白银这东西李永吉有的是,不说通过贸易进来的大量白银,必要时刻,李永吉自己从现代社会也可以弄来大量白银,毕竟白银在现代社会早就不是流通货币,而是普通工业品。
“没事儿,尽情的发,钱一多,经济受到刺激,立刻就活起来了,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李永吉挥了挥手,“照我估计,以咱们现在的发展势头,发出去三亿恐怕还不够呢。这钱一花下去,不但你有钱可花了,整个社会也会有好处,嗯,就这么做……当然,国债还是要照常发的,那是两码事,别弄混了。”
“这,这……”李永昌有些哆嗦,“陛下,能行么?这不是儿戏啊!这可是三亿啊!
我们的帝国华元,虽然一元银币只有七钱银,但却当一两银子花的,更不用说纸币了,完全是纸片一张……也就是说,我们发三亿,就是三亿两银子!而这三亿钱是可以直接去银行兑换银子的,我们这么多钱出去,万一,万一他们都要跟我们换银子,我们,我们……”
“尽管放心,不可能所有人都来银行换银子的,银子毕竟不好用,而且银行换银子也有定额,不可能一天之中无限发,这就给了我们充分的准备时间,更何况我们还有权力,可以随时行政干预。再说你这三亿也不是一次性发,是一点一点一批一批发,能有啥问题?”李永吉撇撇嘴,“总之出了问题有我,我别的没有,就是有银子!”(未完待续。。)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套新的官僚体系,是李永吉结合了后世中国的红色中国政体,加西方的三权分立,加传统中国的封建传统,最终糅合出来的一个四不像,比如那个内务府跟内务委员制度,怎么看怎么觉得怪异。
虽然是个四不像,不过实际上这套政体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因为这套体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皇帝牢牢的把控住了财权跟兵权,其他权力则尽量下放。
其实一个帝国的治理,归根结底不过两点:一是税收,既通过收税来维系整个帝国的正常运转;第二是维稳,也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比如暴力机关,来保证帝国的运转别出太大纰漏。
其他一切的一切,比如政府制度啊,军队形势啊,外交政策之类的,都是围绕着两点在运作,所以只要这两点能够得到保证,制度适合与否都没关系,正如李永吉自己说的,不合适再改就是了。
虽说税收跟维稳是最关键的两个点,但在李永吉有金手指,可以购买现代物资的情况下,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一个问题,那就是财政问题。
那么,中华帝国的财政状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呢?答案是相当不错,甚至不错的有些畸形!
中华帝国是个新生的政权,目前还没有统治全中国,拥有的地盘不过是江苏全部,浙江北部,安徽大部,山东全部,河北东北部以及北京天津地区的京津地区。
虽说地盘也算不小。但因为大部分地盘都是新打下来的,所以还没有开始正式的收税,所以中华帝国的税负实际上就只有江苏全部、浙江北部这几个地方,也就是俗称的江南地区。
另外,中华帝国政府的收入,目前主要有四个,一个就是海关税,一个是土地税,一个是奢侈税,最后一个是商业税。
在这里面。因为土地税本身很低,加上主要用于教育补贴,暂时可以不算在内,所以真正可以进入政府运作的税,就只有海关税、奢侈税与商业税这三样。
先说海关税。
前文说过,中华帝国对外出口的贸易额,目前是每个月达到了两百二十万两银子,且以每个月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在迅速递增。
这里面,阿司匹林跟海落因的药品贸易就占了四分之一。不锈钢以及其他现代制品又占了四分之一,苏州利用现代机器生产的高档丝绸占了四分之一,只有剩下的四分之一,才是茶叶、瓷器等传统贸易品。
当然。真正数量最大的,还是传统贸易品,至于前面四分之三的物资,大都是量少价高。全部是当奢侈品算的。
至于进口,前江南政府从国外进口的大宗物资主要是鸦片、棉花跟稻米,翡翠类玉石虽然不断递增。但还不占主流,算起来平均每个月的进口额都在八十万两银子左右,其中鸦片贸易占了大半。
至于进口额的递增速度,平均每个月只有百分之三左右,跟出口额相比是微乎其微。
必须要说明,这个贸易量,几乎全部出自江南地区,具体说几乎都是苏州、上海、无锡、常熟这几个城市的产出,其他新地方的产能还没开始爆呢。
前江南政府,现在的中华帝国,对外贸易的海关税一直是双向收费,也就是出口要收税,进口也要收税,收税的额度各有不同。
在出口税方面,总体还算优惠,比如拜耳制药的药品税收高达百分之十五,而传统的瓷器茶叶则是免税,所以平均下来的税收额度是百分之七。
也就是说,每个月出口的税收,就有大概15.4万两银子。
在进口税方面,鸦片税收虽然比较大,但棉花跟稻米税收还算正常,平均下来的税收是百分之十。
算起来,每个月进口的税收,是8万两银子。
以上是正税,再加上船舶吨位税,每个月大概有3万两银子。
这样一算,每个月只靠收海关税,就只有26.4万两,少的简直可怜到家,比以前清政府的时候还要低。
再算奢侈税。
奢侈税主要是指裹脚税、大户税、小妾税、抽大烟税之类传统陋习的税收,得益于江南地区在精武军统治时期受灾较小,大户较多,所以每个月大概能收130万两银子左右,且这个增长额度是不断减少的,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那些传统陋习。
最后就是商业税,由于实行低税收政策,这里的商业税主要是指印花税,每个月的印花税大概在50万两左右。
这样看,似乎江南政府每个月的收入不过才两百多万两,虽然还在高速递增,但跟以前清朝统治时期一比,相差并不大,因为在满清时代,比如咸丰初年,江浙地区的税收,一年就已经超过两千万两银子了。
看起来没问题,但仔细想来却问题多多。
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就在于,江南地区一向富庶,就算去掉那些新奇药品不锈钢制品之类的东西,光靠传统的丝绸出口以及茶叶出口,也不可能贸易额那么少吧?更何况鸦..片贸易额也不可能这么少,要不然也不会在鸦..片战争后的十年间,就让清国损失1.5亿两白银!
比如说,清政府早于1858年就被迫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准许外商在通商口岸销售鸦片﹐并以“寓禁于征”为名,同意以“洋药”名目缴税﹐每百斤纳税银30两﹐从此鸦片竟成为合法的进口商品。
从那以后,鸦片输入量随之剧增﹐仅仅1858~1859年的鸦片进口量,就超过60000担!而这个数目的二分之一,都是在上海交易的!
清代的一担,是100旧制斤,约等于现代的60公斤,那么算6万担。就是360万公斤,600万旧制斤,去掉一半,就是180万公斤,300万旧制斤鸦片!
鸦片的到港进口价格,是一斤一两,一百斤一百两,纳税三十两,也就是说清朝过去一年光购买鸦片的数额,就高达600万两银子!
那么上海地区因为一直受创较小。鸦.片贸易一直没有受到大的打击,甚至还有提升。
根据统计,只算1860年2月份到1860年8月份这6个月的时间里,上海港就先后进口了两万担鸦片!如果按照旧制,折合白银来算,那就是两百万两银子!
但是,因为李永吉的崛起,用经济的手段大力打击鸦片贸易,又以李永吉直属商号的名义直接统一收购。所以鸦片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一斤5钱银子的价格,下降了一半。
也就是说,那半个月的时间,江南地区正常到港的。被统计下来的鸦片支出,最少是一百万两银子!
那么,这支出哪里去了?就算按照三分的税收算,起码要三十万两的海关税啊。怎么会那么少?
先别急,这里面就牵扯到内幕了,更确切的说。是牵扯到李永吉直属企业的事情了。
没错,这个内幕就在于政府的这些进出口数据,针对的是照章纳税的普通中小洋商跟中国商人,真正的大宗贸易,是不走海关的,是以一种更优惠的免税贸易状态在交易,对象也都是大洋行,比如怡和洋行。
别的不说,就说跟怡和洋行这一家的鸦片贸易跟药品贸易吧。
只算1860年2月份到1860年8月份这六个月,拜耳药业跟怡和洋行的直接交易量,就超过了三千万两白银!
这其中,拜耳药业直接跟怡和洋行进口鸦*片的进口采购额是六百万两银子,出口药品的销售额则是两千四百万两银子,加起来正好三千万两银子!
总起来算,只是拜耳药业一家公司,在六个月的时间里,出口阿司匹林跟海落因这两种药品的销售额就超过六千万两银子,进口鸦片的采购额则高达一千万两银子。
这个数额还只是初步统计,实质上主要的数据是后三个月出现的,一开始的数额还比较小,是在后三个月,尤其是后两个月开始爆发的。
如无意外,简单说就是欧美如果不能仿制出这两种万能药,那么拜耳药业这种爆发式的增长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一统欧美的医药界。
戴梦得珠宝也不可小瞧,同样是1860年2月到1860年8月这六个月的时间,光出口养殖珍珠一项的销售额就高达1000万两银子,其他像不锈钢制品,铝制品,还有人造钻石,欧泊等,则超过3000万两银子,至于进口的翡翠制品,则不过800万两银子。
另外,中信钱庄跟外商套购黄金的活动也不可小看,时至今日,已经先后利用大量涌入的白银,套购了超过200吨的黄金,几乎把日本金的出口数目掏了个空。
所有这些贸易,都是不交税的,是直接公司对洋行,也不经过政府的统计,全都算是李永吉的私人公司利润。
很显然,考虑到李永吉获得这些东西的成本,比如阿司匹林,平均十片才四分钱,往外卖呢,拜尔公司的出厂价就直接一英镑十片,到英国本地的零售价,则是2英镑10片!
就不说对比了,1英镑含金7.322克,所以这里面的利润,大家都懂得。
海落因虽然成本略高,不过10斤鸦片能够生产1斤海落因,而10斤鸦片不过5两银子,算上人工以及机器成本,不过7两银子,而生产出的一斤高纯海落因呢,往往要掺别的东西加以中和,海落因成品大概等于是3斤。
这3斤往外卖呢,拜耳药业的出口价,是卖到300英镑,也就是100英镑1斤低纯的海落因!
别看贵,但疗效又快又好,所以基本供不应求,而且实际上那1斤掺假海落因运到外面去,聪明的洋商很快就学会继续掺东西进去。1斤变10斤往外卖就算有良心了,1斤变100斤的也很正常。
这种1变10的低纯度海落因,英国的零售价是一磅海落因粉末卖50英镑!
就为了运输中国的药物以及珍珠之类的奢侈品,英法美等国已经开始组织专门的快速帆船,也就是吨位不大,但速度超快那种。
用这种船的运输速度多快呢?这么说吧,正常情况下,大型蒸汽轮船从中国到英国本土要五个月,用这种快速帆船,从中国到英国本土只要三个月不到。半年一个来回!
从中国到美国也差不多,正常来说要五个半月,大概六个月,但如果是快速帆船,三个半月就可以从上海抵达纽约!
此外,除去这些利用时空交易的超暴利交易外,像大宗的茶叶啊、瓷器啊、丝绸啊之类的,其实也不是走正常海关的,而是李永吉下属的商号。比如精武商行,直接以优惠价格从各地收购,然后再直接跟外商交易,期间也是不交关税的。这里面的贸易额,半年时间也已经突破了千万毛收入的大关。
简单说,只有那些残羹剩饭,才被中国各大商人收取。然后跟那些新来乍到的中小洋商交易,那些自然要缴税。
简而言之一句话,现在中华帝国的情况。是李永吉个人有钱的冒泡,但中华帝国的财政收入却很低,在李永吉个人不放弃这些利润的情况下,中华帝国的确是有些难堪。
或者说,如果不养军队,中华帝国自然是还算富裕,但如果养国防军跟民兵,再加上还得养官僚,以每个月两百万两银子的收入,的确有些吃不消。
“我理解你的难处,老哥。”面对李永昌的诉苦,李永吉摇摇头,“但你要知道,目前我还没发放手这些高利润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不用我多解释吧?”
“微臣知道。”李永昌也是知道李永吉瞎掰的那个全灵教的事情,所以点点头,“但是,就算按照陛下您说的,发行国债,您有全面认购,可时间一长,这政府负债累累,这也不是个事儿啊。”
“负债累累不怕。”李永吉笑道,“其实中华帝国的产能还没爆发出来呢,像工业啊农业之类的,完全都没算上呢。工业不说,暂时不多,但农业可是大有可为。”
“可我们不是不收农税么?”李永昌忽然道。
“是不收农税,但我们要监督农产品交易啊。”李永吉道,“农业部下面有粮食局,按照我们的规定,农户所有的农产品买卖,必须在粮食局的监督下进行,必须用粮食局的度量衡,不经过粮食局的粮食买卖一概非法,要受到严惩。
而通过粮食局的买卖呢,粮食局要从收购方中按照比例收取一定的收入当作监督费,也就是印花税,这印花税可是有两成,不少了。
换言之,我们是控制流通,再从流通领域中,按照商业税的模式收农业税。
现在不好说,因为我们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粮食已经收过去了,但等到了明年,这个农业的印花税就大有可为了。”
“好吧,就算如此,但一年撑死也就一两千万。”李永昌摇摇头,“还是填不起这个无底洞啊。”
“商业跟工业上贡献的税会越来越多的。”李永吉道,“你看,以后所有饭馆都要交卫生许可费,交治安管理费,消防费,工商许可费,妓院之类的还得交高档消费税。这些税收的额度不大,对单一的小商户来说压力不大,但积少成多,加起来也是很可观的。此外呢,我们以后还有增值税,个人所得税,总之只要经济越繁荣,政府的税收就越高。
所以说,只要政府不垮台,欠多少钱都不怕,一次五年期的国债不行,可以继续发下一期的国债,继续欠嘛,这叫赤字财政!
只要国家的经济能发展起来,大河有水小河满,税收也会更着水涨船高,总有一天会完全还清欠款的,当然那时候说不定我们会继续玩赤字……我说的这些,你到底明白了没有?”
“哦,陛下您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政府可以不断的欠钱?不断的花明天甚至后天的钱?寅吃卯粮?”
“就是寅吃卯粮!”李永吉一拍手。“一家一户自然就破产了,但我们是国家,国家是啥?那就是欠了钱可以耍赖!
再说了,真没钱了,以后我们还可以出去抢啊,看看周围,朝鲜,日本,越南,菲律宾……哦。还有俄国,哼哼,都是有钱人啊,抢几次,啥都有了。”
“陛下!”李永昌眉头皱了起来,“轻易动兵,花费巨大,而且祸福难料,这可不是好事儿。”
“哼。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李永吉摆摆手,“要打外国,我肯定不会动用国防军跟国民警卫队,听名字就知道。除非是国战,要不然,欺负朝鲜日本之类的,我的皇家禁卫军足够了。但是打下的利润呢,比如签订不平等条约,国家却可以捞到很多好处。嗯,这个以后再说。”
“哎,好吧。”李永昌也不再劝了,“陛下,既然如此,那臣就把新的官制发下去试运行一下,您看可好?”
“嗯,没错,先发下去,试运行一下,摸着石头过河嘛。”李永吉笑道,“反正要当官,除了我直接提拔任命的以外,就只有考试,要么通过公务员考试,要么内务员考试,更高级的还有司法考试,除此之外一概不认,宁可官位空着,也宁缺毋滥!”
“明白了。”李永昌点了点头,“那么陛下,新的纸币跟银元,还有国债,是由新成立的中华帝国银行一家发行,还是跟中信银行一起联合发行?”
“纸币跟银元的话,还是帝国银行单独发行吧。”李永吉道,“中华帝国银行的定位,是国家银行,隶属于金融部,应该是一个金融管理调控部门,不应该过多参与现实的民间金融行为。
至于中信银行,那是属于我个人的私人银行,由内务府管理而已,当然要参与民间的经营,甚至还要干一些秘密的金融行为,两者性质不同。
所以说,国债的发行,应该是由帝国银行自己说了算,毕竟这是国债,是代表国家的债务,只能是帝国银行发行。
但铸币跟印刷纸币就不一样,虽说铸多少银币,印刷多少纸币,必须是经过统一规划,按说是也归帝国银行管,但是我说过了,中信银行虽然是私人银行,但这是为了方便以后干一些国家不方便出手的事儿,所以必须要取得铸币权跟印币权,因此呢,发钞权就由两家银行联合发行。
嗯,我看这样,发现钞票的事情可以成立一个帝国银行监事会,简称银监会,银监会的成员就是帝国银行跟中信银行,以后还可以加入别的银行,就这么办吧。”
“那这个银监会归谁管呢?帝国银行是金融部的,但中信银行却是内务府的,这个……”
“那就独立运营,隶属于国务院直属特别部门,但内务府跟元老院都要参与监督,就这样。”
“好吧,也只能如此。”李永昌点点头,“那么陛下,您既然觉得上次臣说的国债数目不对,那第一期国债到底应该发多少呢?”
“先发行三千万五年期国债。”李永吉道,“我自己认购一半,剩下的一半对外公开发行,外国人也可以买,利息么,五年期国债就按百分之五算。”
“百分之五?太高了吧?”李永昌吓了一跳,“咱们的利息可是按年算的,如果是这样,借3000万,一年就要付出150万利息,五年后我们岂不是要还3750万?五年就要还750万啊,太高了。”
“卧槽,这还高?”李永吉无语的摇摇头,“那你说多少合适?必须要容易让人有利可图,肯下决心买才行。”
“让我说,百分之三就很高了。”李永昌道,“如果利率是百分之三,老百姓肯定感兴趣,毕竟一年就赚百分之三啊,等于一百两银子,一年后就多了三两,很赚了。再说了,咱这是国家债务,正如陛下所说,只要国家不灭,就不会欠债不还,所以老百姓肯定感兴趣。”
“好吧,那就百分之三。”李永吉耸了耸肩,“只要能卖出去就行。”
“那纸钞跟银元我们发多少呢?”李永昌问。
“发多少啊。”李永吉琢磨了下,“我们现在手中有多少白银储备?我说白银!”
“白银的话,主要在中信银行的银库,现在一共存有八千万两白银,两千万元的银元。”
“这样啊,先保守点,银元发行五千万元,纸钞在银元的基础上乘以五,发两亿五千万元。”李永吉道,“所有发行都以公务采购的形式发,这下子,你不就有钱了?”
“五千万银元还好说,但,但两亿五千万也太,太离谱了。”李永昌张大了嘴巴,“这么虚高,会出问题的!”
“出毛的问题!”李永吉撇撇嘴,“我没发十亿就已经是够谨慎了,其实发五十亿都没问题。”
的确,要是按照一般的贵金属准备金的储备原则,银行如果保守点,通常都是按照准备金一比十来发行钞票的,一比一百的也比比皆是。
也就是说,有一的准备金,就可以发行十甚至一百的钞票进入流通领域,而不必担心倒逼危险。
实际上准备金并不一定是贵金属,这个主要看信用。
之所以世界上通用黄金白银,那是因为这些贵金属已经用了几千年,人类早就对这类贵金属形成了固有的信任,这种信任是超脱了国家概念的,所以在国家信用没有完全大行其道的时候,国际上都是实行金本位或者白银本位。
十九世纪中期是列强的时代,列强们实行的大都是金本位,因此世界上流行的是金本位。
但在中国来说,老百姓也认可白银,所以白银当准备金完全没问题。
白银这东西李永吉有的是,不说通过贸易进来的大量白银,必要时刻,李永吉自己从现代社会也可以弄来大量白银,毕竟白银在现代社会早就不是流通货币,而是普通工业品。
“没事儿,尽情的发,钱一多,经济受到刺激,立刻就活起来了,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李永吉挥了挥手,“照我估计,以咱们现在的发展势头,发出去三亿恐怕还不够呢。这钱一花下去,不但你有钱可花了,整个社会也会有好处,嗯,就这么做……当然,国债还是要照常发的,那是两码事,别弄混了。”
“这,这……”李永昌有些哆嗦,“陛下,能行么?这不是儿戏啊!这可是三亿啊!
我们的帝国华元,虽然一元银币只有七钱银,但却当一两银子花的,更不用说纸币了,完全是纸片一张……也就是说,我们发三亿,就是三亿两银子!而这三亿钱是可以直接去银行兑换银子的,我们这么多钱出去,万一,万一他们都要跟我们换银子,我们,我们……”
“尽管放心,不可能所有人都来银行换银子的,银子毕竟不好用,而且银行换银子也有定额,不可能一天之中无限发,这就给了我们充分的准备时间,更何况我们还有权力,可以随时行政干预。再说你这三亿也不是一次性发,是一点一点一批一批发,能有啥问题?”李永吉撇撇嘴,“总之出了问题有我,我别的没有,就是有银子!”(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时空走私1859》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时空走私1859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