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零七章 一场血淋淋的大屠杀!
目录:时空走私1859| 作者:庄不易| 类别:历史军事
谢尔曼其实已经够谨慎了,而且应对措施也相当到位,在发觉执行侦察任务的骑兵团被迅速歼灭后,虽然还有很多疑虑,但还是果断放弃了继续前进,选择全军就地防御。
然而,两军对垒,这就跟两个人打架一样,如果力量相差太大,那么无论怎么小心谨慎,也是没用的。
现在的情况,谢尔曼的三万大军徒有人数,可武器装备跟李永吉的部队却相差了两个世纪,这种技术代差,是人数所无法弥补的,更何况李永吉的部队人数也不比谢尔曼的人少多少。
就在谢尔曼的部队全部转入防御态势,开始严阵以待的时候,李永吉的摩托化部队却自顾自的展开了散兵阵线,全部乘坐机动车辆,毫无顾忌的向谢尔曼的临时防御阵地冲去。
然而,就在谢尔曼的士兵紧紧盯着前方的车队跟烟尘,并开始做好开战准备的时候,忽然一阵咻咻的尖啸声传来,紧接着,就看见谢尔曼防御阵地上轰隆隆的炸成一片,整个防御阵地都成了一片让那些没有提前防备的士兵伤亡惨重。
很明显,这是一阵炮击,而且是在五公里外的炮击,至于提供炮击的武器,正是梦之师的车载93式60毫米迫击炮、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以及63式107毫米自行火箭炮。
前文说过,梦之师是一个四团编制的摩托化步兵师,为了方便补给跟追求机动力,实行的是独立作战团政策。
也就是说,在装备装甲营之前,四个团的的编制跟武器装备基本都是一样的。轻武器就不说了,重火力的炮兵部队都是部署在团一级,师一级单位中,不设单独的师直属炮兵。
同样是为了补给方便跟机动力,再加上成本因素与操作简便等因素,李永吉没有跟以前一样,追求大口径跟长射程,是给梦之师准备的火炮都是一些迫击炮、无后坐力炮以及火箭炮。
每一个连,都会准备一个60毫米迫击炮班,这个迫击炮班装备的是一门93式60毫米迫击炮。由一辆枭龙越野车当火炮载具,另外有一辆卡车当附属的弹药车,也就是说,一个迫击炮班,包括一辆枭龙越野车,跟一辆枭龙卡车。
到了营级,会设置一个营直属炮兵排,一个炮兵排有四个炮兵班,其中每一个炮兵班。都拥有一辆装备了一门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的枭龙越野车,以及一辆枭龙卡车改装的弹药卡车,也就是说,一个营的直属炮兵排由四门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
而当到了团级之后。还会专门设置一个独立的炮兵连,这个炮兵连一共装备有12辆装备63式107毫米自行火箭炮以及24辆弹药卡车。
其中,63式107毫米自行火箭炮,实际上就是把63式107毫米12管火箭炮装在了高底盘的枭龙军卡上。让这门著名的12管火箭炮既可以可以在车辆上发射,也可以拆卸下来发射,增加了机动性。所以就成了自行火箭炮。
而由于火箭弹发射速度很快,弹药消耗严重,所以一辆107自行火箭炮车,会跟着两辆弹药车,这弹药车也是枭龙军卡。
为了安全性,一辆弹药车装有180枚107毫米火箭弹,也就是说,一辆弹药车,可以给一门12管自行火箭炮提供发射15轮齐射的弹药,两辆车加起来,就是能提供30轮齐射的辆。
当然,这是随车带的,如果需要,李永吉还可以随时增加弹药配给,不过正常来说,三十轮,及时火箭炮车本身带的一轮,已经足够应付平时的战况了。
这种火炮编制,也是梦之师起家时候的基本火炮编制,后来,李永吉又在警卫团中组建了一个特种装甲营,这个营配备了不少VN2六轮装甲车,这就成了第一支师直属的重装部队。
在这其中,以VN2轮式战车为底盘,装备了120毫米自行迫榴炮的自行火炮,算是担负起了师属重炮的责任,但由于数量少,顶多算是个重炮连。
再后来,李永吉又搞了不少VN1轮式战车,原先的第一装甲营拆分成三个连,分配到了下面的三个团,而装备了VN1的部队则车了第二特种装甲营,也就是所谓的近卫装甲营。由于近卫装甲营中有两辆122毫米轮式自行榴弹炮,所以师直属的火炮口径就变成了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按照规模来说,依然是一个连。
换言之,如今的梦之师,实际上有许多大口径火炮的,但大口径火炮的炮弹十分昂贵,性价比其实不高,所以这次炮击就没有使用这些105,120或者122口径的重型火炮,而是只使用60毫米迫击炮,105毫米无后坐力炮,以及107毫米火箭炮。
虽然没用使用重炮,但60毫米迫击炮,105毫米无后坐力炮还有107毫米火箭炮的威力也相当不俗,加上火炮数目多,射速快,射程也远,射击距离又是在五公里范围内,精准度也足够,因此只是第一轮炮火,就打成了一种全火力覆盖。
在这个时期,普通的陆战火炮射程多在六百米之内,很少有在一公里外开炮的,而在五公里外开炮就更不可能,所以谢尔曼的步兵在炮击之前,大多没什么防备,别说防炮洞,很多人甚至连卧倒的概念多没有。
这个因为大多数人都老老实实的站着,人数有比较密集,所以这一顿密集的炮火覆盖效果相当好,只是一轮炮火射击,就打死打伤超过一千人,起码丢了一个营!
这还是因为谢尔曼的部队列阵宽度较大,如果宽度小。人群更密集一些,那可能伤亡会更可怕。
可问题是,这种炮击不会只有一轮,而是有很多轮!
火箭炮可能装填速度较慢,但迫击炮跟无后坐力炮的装填速度可是相当快,所以后来的几轮炮击中,虽然缺少了火箭炮,但迫击炮跟无后坐力炮还是不停的轰击,虽然没有形成火箭炮射击那种轰炸一片的情况,但由于火炮总数多。炸起来也是相当壮观。
总之,就在李永吉率领突击部队继续向前挺进的时候,后面的炮兵却在不停的向谢尔曼的狙击部队倾泻炮火。这种炮火可不是那种实心弹,而是杀伤半径相当大的高-爆-弹,一炸就死一片那种。
发现前方的美国人被炮火打的相当惨,且已经有动摇的态势,一直把上半身露出装甲车外,以便于更好观察敌情地李永吉立刻接通了全军频道:“敌人已经开始动摇,快。快,加快速度,别管阵型不阵型了,还是老样子。所有突击车辆就近与邻车组成一个双车编队,然后以双车编队为基本单位,都给我用最大的速度冲上去,来个自由突击!”
这里的突击车辆。并非是专指伞兵突击车,而是也包括了突击装甲车,相反。那些军用卡车,搭载了火炮的车辆等支援车辆,都留在了后方。
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己方的突击能力,免的让火炮车跟着当累赘。
至于自由突击的命令,则是受到之前攻击对方骑兵队的启发,在那场小规模的战斗中,李永吉发现自己以前的战术太过保守了,竟然把配备了现代武器的部队,拿近代战争的战术去套,完全无法发挥己方的技术优势跟火力优势。
要知道,在现代战争中,由于速射武器的普及以及机动力跟通联能力的加强,战争已经很难出现像二战以前那种大规模面对面的战争了,更多的是小单元战斗,也就是部队分成一个个的独立连队,然后向对方全力突击。
等突进了对方的阵营中,再利用小单元部队及动力强,火力强,通联能力强的特点,在敌人内部大肆破坏,让敌人也被迫分散开来,无法顺利集结,从而以乱对乱,造成更大的杀伤效果。
这种战术,对己方的人数要求不严格,但对质量要求却很严格,是一种典型的以质取胜战术,实质上就是一种另类的闪电战。
面对这种战术,必须要遏止对方的速度,而要遏止对方的速度,首先要遏止对方的攻击,如果无法遏制对方的攻击跟速度,那么无论你有多少人,就只能被动应付。
这种情况如果用武术的说法,那就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梦之师既然是一支全摩托化的部队,进攻速度比骑兵还快,火力更是强大无比,那么再跟以前那样排成阵势,慢悠悠的玩阵地战,就纯粹是找虐了。
当然,对方如果有大量壕沟铁丝网啥的,玩一个保守还说得过去,可根据李永吉的观察,对方并没有这么做,最多是挖了几道半人高的土墙当火枪兵以及炮兵的防御阵位,而且还没有壕沟!
这样简易的防御阵地,在李永吉的摩托化部队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再加上对面已经被己方的炮火所覆盖,全线多开始动摇,已经有人开始逃跑,那也就更不用担心了。
下了全速突击的命令后,原本还保持在20公里每小时的车队,速度迅速飙升,很多轻便的突击车组一下就飙到了50公里每小时,就连装甲车,也基本都达到了3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
这当然也跟前方的路面是比较平坦的草地有关,如果是坑坑洼洼的地面,那速度绝对提不起来。
何况,呈现三个大箭头的突击部队就来到距离谢尔曼兵团不到三公里的范围之内,到了这个距离,装甲车先后停车,然后用车上的30毫米机关炮扫射,加入了炮火覆盖的行列中,等于为己方增加了一些火力密度。
与后方的曲射炮火不同,装甲车上的30毫米机关炮,大都是直射火力,他们的目标大都是瞄准敌方那些炮兵阵地,要彻底摧毁这些对己方唯一的威胁。哪怕之前这些炮兵阵地已经被后方火力轮了好几遍,已经被炸的惨不忍睹,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要用机关炮再轮一遍。
这下子,谢尔曼兵团那些布置在前方的炮兵阵位就算是彻底瘫痪了,一直等梦之师的突击部队来到跟前,也没有开出一炮,显然是早在之前都被破坏了。
也不能怪美国人,因为此时美国人的火炮大都是拿破仑炮那种前装野战炮,射程有限。射高也有限,大多是当作目视直射火力来用,因此大多安置在第一排阵线,就算放置在后面,火炮前方也肯定会预留出空余通道,以免火炮射击的时候误伤己方士兵。
再加上火炮的目标相当明显,所以这些地方都是梦之师的重点照顾对象,早在第一轮炮击的时候,很多火炮就是奔着这些美国人的炮兵阵位打的。后面的几轮炮击也几乎多是在美国人的炮兵阵位附近,再加上后来的机关炮近距离扫射轰炸,就算无法全灭对方的炮兵,起码可以让对方开不了炮。
总之。梦之师的这种炮火攻击,就火力密度来说,已经大大超过时代了,如果非要对比一下。那么梦之师的这场火力覆盖,基本达到了美军三十个军以上的炮火攻击。
要知道,这个时空的葛底斯堡战役中。算是南北双方到目前为止规模最大打一场战役,而在那场战役中,南方联盟军总共也就两百六十门火炮,如果算上火炮的射速跟威力,那么这两百六十门火炮的威力远远不如梦之师的火炮,就炮击效果来说,连三分之一都不足。
而这个时空的葛底斯堡战役中,联盟军投入了九万人,如果只是三分之一,那么要想达到梦之师的炮火威力,起码是三十万人。此时联邦军的编制,一般一万人就是一个军,这么算起来,这场炮击等同于三十个军的炮火攻击,也就不算夸张了。
谢尔曼的部队只有三万人,是一个加强军,约等于普通三个军的规模,现在承受三十个军的炮火攻击,没立刻崩溃,已经是相当难能可贵了。
当然,与其说谢尔曼的部队作战意志坚决,不如说他们被密集的炮火打蒙了,已经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几乎全部都成了无头苍蝇,很多人根本就想不到逃跑,大都是下意识的蹲下来或者趴下来,以躲避那种恐怖的炮火攻击。
也就是说,除了第一阵炮击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让美国人第一时间来不及躲避的话,那么随着炮击的进行,他们就算以前没学过如何躲避炮击,求生的本能也会告诉他们什么方法最恰当,所以卧倒跟寻找掩体,就成了大家的共识。
从这个角度看,李永吉的炮兵其实做的过犹不及了,如果他们稍微减弱一下火力密度,打炮别打的那么猛,或许对方已经崩溃了。
在这种铺天盖地,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的炮击中,身为将军的谢尔曼少将,此时也跟其他普通步兵一样,紧紧的趴在地面上,任由泥土脏污了他那身帅气笔挺的将官服,丝毫没空管什么形象不形象。
过了一会儿,炮击的力度总算是减弱了下来,这也让阵地上的美军官兵稍微缓了一口气。
“该死的,这炮总算要打完了!”刚刚从地上爬起来的谢尔曼双眼通红,已经失去了之前的冷静,对自己身边的人怒吼,“中国人已经可以这么奢侈了么?这得要多少炮弹多少钱?难道他们把全中国的炮兵都拉来了么?
不行,不能这样,来人,赶紧组织部队撤退,我们必须撤出这个该死的地方,重新组织防御!
不对,不能防御,我们要进攻,必须不停的进攻,才能避免这种只能挨打不能还手的局面!”
谢尔曼刚说到这,他不远处的史密斯忽然高声大吼:“快看,铁甲车!”
随着史密斯的这声高呼,谢尔曼一愣,接着就猛的转过头,一下就看到了前方的情景。
原来,只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中国人的伞兵突击车队已经突进到了离美军前线不到四百米的地方。
这些伞兵突击车大都是两车并排,组成一个双车编队,而每一个双车编队之间。都有相当大的间距,平均说的话,每一个编队之间相距的距离起码超过五米,有的甚至达十几米,可以说是相当松散了。
四百米的距离,还不是美军火枪的有效射击距离,却已经是火炮的有效射击距离了,但可惜的是,进过刚才那番铺天盖地,猛的让人发蒙的炮火覆盖。别的不说,至少美军阵线上所有的火炮阵地,都已经被彻底摧毁了。
也就是说,面对四百米外的中国军人,谢尔曼军团已经没有什么有效的反击手段了。
虽然不知道中国人的进攻部队为什么在四百米的地方停下来,也不知道对方的火炮为什么停止了炮击,但这种情况显然是很不正常的。
“他们一定是没有炮弹了,对,一定是这样!”谢尔曼的副官乔治第一时间高呼。
“该死的。不能继续这样下去!”发觉情况不太妙的谢尔曼当机立断,“传令下去,立刻发信号,全军突击!我们必须主动进攻。必须跟对方缠斗起来,让对方无法安稳的开炮射击。快一点,立刻,马上!”
“是。将军!”满脸尘土的乔治也不废话了,立刻就听命行事。
此时的美军指挥系统,还相当原始。由于没有无线电系统,所以只能用旗帜、哨子以及信号枪来指挥部队的统一行动,而这种方法,自然也就无法精细的指挥。
很快,乔治与另外一名卫兵各自端起了一把超大口径的信号枪,对着天空啪啪的打了两发信号弹。
受限于这个时代爱的技术水平,此时的信号枪可不是什么手枪,而是类似于斯普林菲尔德步枪的前装步枪,只不过枪管口径很大而已,里面的信号弹也不是什么铝粉,而是黑火药加氯酸钾之类的混合药。
这种信号弹的发光效果只能说很一般,但发烟效果比较好,所以与其说是靠发光来传递信号,不如说是向天空发射一个发烟球来传递信号。
也正因为如此,此时各国的军队一般都是白天作战,很少晚上玩夜战的,也很少在恶劣天气下作战,除去其他因素,信号弹的发光效果不佳,也是诸多原因之一。
这个时期的合众国军队当中,如果是全军进攻,一般而言就是两发信号弹,如果是全面撤退,大多是三发信号弹,而信号枪则多掌握在指挥官的手中,由卫兵掌管。
现在,当总攻的信号弹发射出去之后,谢尔曼兵团先是一阵寂静,但很快的,各级连级军官就吹动了军哨子,催促自己所属的部队展开进攻。
吹哨子,是西方军队基层军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在战场上各种声音十分杂乱,单靠人喊,效果不佳,所以在1840以后,尤其是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军哨就成了西方正规军的标配,成为基层军官指挥部队的法宝。
这种基层军官吹哨子的方法,一直延续到了二战,是一种生命力相当悠久的传令方式,不过吹哨子大多是用来催促部队进攻,如果是撤退,很少用哨子来传令的。
总之,当信号弹发射,各个基层军官开始吹响哨子以后,整个谢尔曼兵团的阵地中,就先后跑出了大量的士兵,然后以不规整的阵型,向前方四百米左右的中国车队冲去。
他们之所以还能有勇气进攻,除了平时训练刻苦,听命行事已经成了本能反应外,还有就是他们之前多多少少多见识过中国人的进攻速度,知道前方那些奇怪的车辆相当犀利,速度比马匹还快,如果就这么逃跑,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所以,只有进攻,大家混战在一起,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当然,除此之外,就是这些美国大兵相当不服气,他们之前只是被闷头挨炸,根本没机会跟中国人面对面的对射或者对拼,这让一直看不起中国人的他们感觉很受伤,感情上过不去。
这种情况,有点像被黑人军队打败一样。尽管此时合众国的军队中有大量的黑人士兵,但基本上都是单独组建,跟白人军队基本不混编,而一旦白人军队发现是被黑人打败,他们往往就会发出逆反心理,从而爆发出更强的战斗力。
所以在过去的战斗中,白人跟白人打,虽然也很激烈,但投降什么的还不算丢人,一旦跟黑人军队打,白人往往就会往死里打,且基本不会妥协投降,原因就是那种骨子里的种族优越感。
同样道理,在美国白人的心目中,至少在目前为止,他们都认为中国的黄种人是劣等民族,是跟黑人与印第安人一个级别的,所以如果被中国人莫名其妙的用一顿炮击就打败逃跑,那他们多多少少是很难接受这个结果的。
因此,当中国的炮击结束,指挥官下达全军出击的死后,憋了一肚子火的合众国白人官兵才鼓起勇气出击,这里面与其说是作战意志强,不如说是自尊心受损导致的不服气所致。
然而,当他们开始嗷嗷叫的发动全线进攻之后,那些诡异的停止前进的中国人再次有了动作。
这一次,不是炮火洗地了,而是机枪扫射,是不知其数的机关枪扫射!
一瞬间,无数的火舌从中国人的伞兵突击车中射出,每一辆车起码有超过五条火舌,之所以是火舌,当然是因为这些机枪跟突击步枪的弹药中夹杂了大量曳光弹所致。
弹药中加曳光弹,是为了能更方便的修正自己的射击,让士兵能更有效的使用武器,打的更准一些。
有了曳光弹,士兵就可以很轻易的从曳光弹中发现自己的射击轨迹,从而有效地修正自己,让射击更有效。
不过这一般是在连续射击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的修正方法,如果是单发或者点射,一般是不用曳光弹修正的。
而这一次,由于美军人数远远多过自己,所以李永吉才会下令提前给弹药中加装了曳光弹,通常是一发普通子弹后面一发曳光弹,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李永吉就打算让士兵玩扫射了。
果然,在战斗突击车的疯狂扫射中,进攻的美军士兵纷纷被扫倒,那数不清的火舌,把数不清的美军官兵打倒在地,成片成片的生命被这些无情的火舌所收割。
面对数不清的机枪与突击步枪,那些只有单发前装枪的美军官兵根本就挡不住,这已经不是什么战斗了,完全是一场屠杀,一场血淋淋的大屠杀!
这种一边倒的屠杀只持续了十几分钟,进攻部队就迅速在这种残酷的事实面前溃退下去,此时此刻,任何的勇气都抵不住那种无力感与恐惧感,所以他们崩溃了。
然而,面对美军士兵的奔溃,中国人却毫无怜悯之心,他们发动了车辆,重新冲了上去,开始了追击作战,而在追击过程中,他们的扫射也依旧不停。
甚至是,很多中国士兵此时已经打疯了,几乎所有人都杀红了眼,许多人甚至一边开枪,一边发出不明所以的叫声,根本就没有打算放过眼前的猎物。
就这样,前一刻还凶猛突击的美国军人,这一刻成了被人追赶猎杀的猎物,战斗到了这个时候,也已经毫无悬念了。
此时的谢尔曼兵团,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拯救他们失败的命运了,所谓兵败如山倒,不外如是,他们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这次战斗中,他们到底能有多少人活下来。未完待续……
然而,两军对垒,这就跟两个人打架一样,如果力量相差太大,那么无论怎么小心谨慎,也是没用的。
现在的情况,谢尔曼的三万大军徒有人数,可武器装备跟李永吉的部队却相差了两个世纪,这种技术代差,是人数所无法弥补的,更何况李永吉的部队人数也不比谢尔曼的人少多少。
就在谢尔曼的部队全部转入防御态势,开始严阵以待的时候,李永吉的摩托化部队却自顾自的展开了散兵阵线,全部乘坐机动车辆,毫无顾忌的向谢尔曼的临时防御阵地冲去。
然而,就在谢尔曼的士兵紧紧盯着前方的车队跟烟尘,并开始做好开战准备的时候,忽然一阵咻咻的尖啸声传来,紧接着,就看见谢尔曼防御阵地上轰隆隆的炸成一片,整个防御阵地都成了一片让那些没有提前防备的士兵伤亡惨重。
很明显,这是一阵炮击,而且是在五公里外的炮击,至于提供炮击的武器,正是梦之师的车载93式60毫米迫击炮、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以及63式107毫米自行火箭炮。
前文说过,梦之师是一个四团编制的摩托化步兵师,为了方便补给跟追求机动力,实行的是独立作战团政策。
也就是说,在装备装甲营之前,四个团的的编制跟武器装备基本都是一样的。轻武器就不说了,重火力的炮兵部队都是部署在团一级,师一级单位中,不设单独的师直属炮兵。
同样是为了补给方便跟机动力,再加上成本因素与操作简便等因素,李永吉没有跟以前一样,追求大口径跟长射程,是给梦之师准备的火炮都是一些迫击炮、无后坐力炮以及火箭炮。
每一个连,都会准备一个60毫米迫击炮班,这个迫击炮班装备的是一门93式60毫米迫击炮。由一辆枭龙越野车当火炮载具,另外有一辆卡车当附属的弹药车,也就是说,一个迫击炮班,包括一辆枭龙越野车,跟一辆枭龙卡车。
到了营级,会设置一个营直属炮兵排,一个炮兵排有四个炮兵班,其中每一个炮兵班。都拥有一辆装备了一门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的枭龙越野车,以及一辆枭龙卡车改装的弹药卡车,也就是说,一个营的直属炮兵排由四门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
而当到了团级之后。还会专门设置一个独立的炮兵连,这个炮兵连一共装备有12辆装备63式107毫米自行火箭炮以及24辆弹药卡车。
其中,63式107毫米自行火箭炮,实际上就是把63式107毫米12管火箭炮装在了高底盘的枭龙军卡上。让这门著名的12管火箭炮既可以可以在车辆上发射,也可以拆卸下来发射,增加了机动性。所以就成了自行火箭炮。
而由于火箭弹发射速度很快,弹药消耗严重,所以一辆107自行火箭炮车,会跟着两辆弹药车,这弹药车也是枭龙军卡。
为了安全性,一辆弹药车装有180枚107毫米火箭弹,也就是说,一辆弹药车,可以给一门12管自行火箭炮提供发射15轮齐射的弹药,两辆车加起来,就是能提供30轮齐射的辆。
当然,这是随车带的,如果需要,李永吉还可以随时增加弹药配给,不过正常来说,三十轮,及时火箭炮车本身带的一轮,已经足够应付平时的战况了。
这种火炮编制,也是梦之师起家时候的基本火炮编制,后来,李永吉又在警卫团中组建了一个特种装甲营,这个营配备了不少VN2六轮装甲车,这就成了第一支师直属的重装部队。
在这其中,以VN2轮式战车为底盘,装备了120毫米自行迫榴炮的自行火炮,算是担负起了师属重炮的责任,但由于数量少,顶多算是个重炮连。
再后来,李永吉又搞了不少VN1轮式战车,原先的第一装甲营拆分成三个连,分配到了下面的三个团,而装备了VN1的部队则车了第二特种装甲营,也就是所谓的近卫装甲营。由于近卫装甲营中有两辆122毫米轮式自行榴弹炮,所以师直属的火炮口径就变成了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按照规模来说,依然是一个连。
换言之,如今的梦之师,实际上有许多大口径火炮的,但大口径火炮的炮弹十分昂贵,性价比其实不高,所以这次炮击就没有使用这些105,120或者122口径的重型火炮,而是只使用60毫米迫击炮,105毫米无后坐力炮,以及107毫米火箭炮。
虽然没用使用重炮,但60毫米迫击炮,105毫米无后坐力炮还有107毫米火箭炮的威力也相当不俗,加上火炮数目多,射速快,射程也远,射击距离又是在五公里范围内,精准度也足够,因此只是第一轮炮火,就打成了一种全火力覆盖。
在这个时期,普通的陆战火炮射程多在六百米之内,很少有在一公里外开炮的,而在五公里外开炮就更不可能,所以谢尔曼的步兵在炮击之前,大多没什么防备,别说防炮洞,很多人甚至连卧倒的概念多没有。
这个因为大多数人都老老实实的站着,人数有比较密集,所以这一顿密集的炮火覆盖效果相当好,只是一轮炮火射击,就打死打伤超过一千人,起码丢了一个营!
这还是因为谢尔曼的部队列阵宽度较大,如果宽度小。人群更密集一些,那可能伤亡会更可怕。
可问题是,这种炮击不会只有一轮,而是有很多轮!
火箭炮可能装填速度较慢,但迫击炮跟无后坐力炮的装填速度可是相当快,所以后来的几轮炮击中,虽然缺少了火箭炮,但迫击炮跟无后坐力炮还是不停的轰击,虽然没有形成火箭炮射击那种轰炸一片的情况,但由于火炮总数多。炸起来也是相当壮观。
总之,就在李永吉率领突击部队继续向前挺进的时候,后面的炮兵却在不停的向谢尔曼的狙击部队倾泻炮火。这种炮火可不是那种实心弹,而是杀伤半径相当大的高-爆-弹,一炸就死一片那种。
发现前方的美国人被炮火打的相当惨,且已经有动摇的态势,一直把上半身露出装甲车外,以便于更好观察敌情地李永吉立刻接通了全军频道:“敌人已经开始动摇,快。快,加快速度,别管阵型不阵型了,还是老样子。所有突击车辆就近与邻车组成一个双车编队,然后以双车编队为基本单位,都给我用最大的速度冲上去,来个自由突击!”
这里的突击车辆。并非是专指伞兵突击车,而是也包括了突击装甲车,相反。那些军用卡车,搭载了火炮的车辆等支援车辆,都留在了后方。
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己方的突击能力,免的让火炮车跟着当累赘。
至于自由突击的命令,则是受到之前攻击对方骑兵队的启发,在那场小规模的战斗中,李永吉发现自己以前的战术太过保守了,竟然把配备了现代武器的部队,拿近代战争的战术去套,完全无法发挥己方的技术优势跟火力优势。
要知道,在现代战争中,由于速射武器的普及以及机动力跟通联能力的加强,战争已经很难出现像二战以前那种大规模面对面的战争了,更多的是小单元战斗,也就是部队分成一个个的独立连队,然后向对方全力突击。
等突进了对方的阵营中,再利用小单元部队及动力强,火力强,通联能力强的特点,在敌人内部大肆破坏,让敌人也被迫分散开来,无法顺利集结,从而以乱对乱,造成更大的杀伤效果。
这种战术,对己方的人数要求不严格,但对质量要求却很严格,是一种典型的以质取胜战术,实质上就是一种另类的闪电战。
面对这种战术,必须要遏止对方的速度,而要遏止对方的速度,首先要遏止对方的攻击,如果无法遏制对方的攻击跟速度,那么无论你有多少人,就只能被动应付。
这种情况如果用武术的说法,那就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梦之师既然是一支全摩托化的部队,进攻速度比骑兵还快,火力更是强大无比,那么再跟以前那样排成阵势,慢悠悠的玩阵地战,就纯粹是找虐了。
当然,对方如果有大量壕沟铁丝网啥的,玩一个保守还说得过去,可根据李永吉的观察,对方并没有这么做,最多是挖了几道半人高的土墙当火枪兵以及炮兵的防御阵位,而且还没有壕沟!
这样简易的防御阵地,在李永吉的摩托化部队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再加上对面已经被己方的炮火所覆盖,全线多开始动摇,已经有人开始逃跑,那也就更不用担心了。
下了全速突击的命令后,原本还保持在20公里每小时的车队,速度迅速飙升,很多轻便的突击车组一下就飙到了50公里每小时,就连装甲车,也基本都达到了3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
这当然也跟前方的路面是比较平坦的草地有关,如果是坑坑洼洼的地面,那速度绝对提不起来。
何况,呈现三个大箭头的突击部队就来到距离谢尔曼兵团不到三公里的范围之内,到了这个距离,装甲车先后停车,然后用车上的30毫米机关炮扫射,加入了炮火覆盖的行列中,等于为己方增加了一些火力密度。
与后方的曲射炮火不同,装甲车上的30毫米机关炮,大都是直射火力,他们的目标大都是瞄准敌方那些炮兵阵地,要彻底摧毁这些对己方唯一的威胁。哪怕之前这些炮兵阵地已经被后方火力轮了好几遍,已经被炸的惨不忍睹,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要用机关炮再轮一遍。
这下子,谢尔曼兵团那些布置在前方的炮兵阵位就算是彻底瘫痪了,一直等梦之师的突击部队来到跟前,也没有开出一炮,显然是早在之前都被破坏了。
也不能怪美国人,因为此时美国人的火炮大都是拿破仑炮那种前装野战炮,射程有限。射高也有限,大多是当作目视直射火力来用,因此大多安置在第一排阵线,就算放置在后面,火炮前方也肯定会预留出空余通道,以免火炮射击的时候误伤己方士兵。
再加上火炮的目标相当明显,所以这些地方都是梦之师的重点照顾对象,早在第一轮炮击的时候,很多火炮就是奔着这些美国人的炮兵阵位打的。后面的几轮炮击也几乎多是在美国人的炮兵阵位附近,再加上后来的机关炮近距离扫射轰炸,就算无法全灭对方的炮兵,起码可以让对方开不了炮。
总之。梦之师的这种炮火攻击,就火力密度来说,已经大大超过时代了,如果非要对比一下。那么梦之师的这场火力覆盖,基本达到了美军三十个军以上的炮火攻击。
要知道,这个时空的葛底斯堡战役中。算是南北双方到目前为止规模最大打一场战役,而在那场战役中,南方联盟军总共也就两百六十门火炮,如果算上火炮的射速跟威力,那么这两百六十门火炮的威力远远不如梦之师的火炮,就炮击效果来说,连三分之一都不足。
而这个时空的葛底斯堡战役中,联盟军投入了九万人,如果只是三分之一,那么要想达到梦之师的炮火威力,起码是三十万人。此时联邦军的编制,一般一万人就是一个军,这么算起来,这场炮击等同于三十个军的炮火攻击,也就不算夸张了。
谢尔曼的部队只有三万人,是一个加强军,约等于普通三个军的规模,现在承受三十个军的炮火攻击,没立刻崩溃,已经是相当难能可贵了。
当然,与其说谢尔曼的部队作战意志坚决,不如说他们被密集的炮火打蒙了,已经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几乎全部都成了无头苍蝇,很多人根本就想不到逃跑,大都是下意识的蹲下来或者趴下来,以躲避那种恐怖的炮火攻击。
也就是说,除了第一阵炮击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让美国人第一时间来不及躲避的话,那么随着炮击的进行,他们就算以前没学过如何躲避炮击,求生的本能也会告诉他们什么方法最恰当,所以卧倒跟寻找掩体,就成了大家的共识。
从这个角度看,李永吉的炮兵其实做的过犹不及了,如果他们稍微减弱一下火力密度,打炮别打的那么猛,或许对方已经崩溃了。
在这种铺天盖地,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的炮击中,身为将军的谢尔曼少将,此时也跟其他普通步兵一样,紧紧的趴在地面上,任由泥土脏污了他那身帅气笔挺的将官服,丝毫没空管什么形象不形象。
过了一会儿,炮击的力度总算是减弱了下来,这也让阵地上的美军官兵稍微缓了一口气。
“该死的,这炮总算要打完了!”刚刚从地上爬起来的谢尔曼双眼通红,已经失去了之前的冷静,对自己身边的人怒吼,“中国人已经可以这么奢侈了么?这得要多少炮弹多少钱?难道他们把全中国的炮兵都拉来了么?
不行,不能这样,来人,赶紧组织部队撤退,我们必须撤出这个该死的地方,重新组织防御!
不对,不能防御,我们要进攻,必须不停的进攻,才能避免这种只能挨打不能还手的局面!”
谢尔曼刚说到这,他不远处的史密斯忽然高声大吼:“快看,铁甲车!”
随着史密斯的这声高呼,谢尔曼一愣,接着就猛的转过头,一下就看到了前方的情景。
原来,只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中国人的伞兵突击车队已经突进到了离美军前线不到四百米的地方。
这些伞兵突击车大都是两车并排,组成一个双车编队,而每一个双车编队之间。都有相当大的间距,平均说的话,每一个编队之间相距的距离起码超过五米,有的甚至达十几米,可以说是相当松散了。
四百米的距离,还不是美军火枪的有效射击距离,却已经是火炮的有效射击距离了,但可惜的是,进过刚才那番铺天盖地,猛的让人发蒙的炮火覆盖。别的不说,至少美军阵线上所有的火炮阵地,都已经被彻底摧毁了。
也就是说,面对四百米外的中国军人,谢尔曼军团已经没有什么有效的反击手段了。
虽然不知道中国人的进攻部队为什么在四百米的地方停下来,也不知道对方的火炮为什么停止了炮击,但这种情况显然是很不正常的。
“他们一定是没有炮弹了,对,一定是这样!”谢尔曼的副官乔治第一时间高呼。
“该死的。不能继续这样下去!”发觉情况不太妙的谢尔曼当机立断,“传令下去,立刻发信号,全军突击!我们必须主动进攻。必须跟对方缠斗起来,让对方无法安稳的开炮射击。快一点,立刻,马上!”
“是。将军!”满脸尘土的乔治也不废话了,立刻就听命行事。
此时的美军指挥系统,还相当原始。由于没有无线电系统,所以只能用旗帜、哨子以及信号枪来指挥部队的统一行动,而这种方法,自然也就无法精细的指挥。
很快,乔治与另外一名卫兵各自端起了一把超大口径的信号枪,对着天空啪啪的打了两发信号弹。
受限于这个时代爱的技术水平,此时的信号枪可不是什么手枪,而是类似于斯普林菲尔德步枪的前装步枪,只不过枪管口径很大而已,里面的信号弹也不是什么铝粉,而是黑火药加氯酸钾之类的混合药。
这种信号弹的发光效果只能说很一般,但发烟效果比较好,所以与其说是靠发光来传递信号,不如说是向天空发射一个发烟球来传递信号。
也正因为如此,此时各国的军队一般都是白天作战,很少晚上玩夜战的,也很少在恶劣天气下作战,除去其他因素,信号弹的发光效果不佳,也是诸多原因之一。
这个时期的合众国军队当中,如果是全军进攻,一般而言就是两发信号弹,如果是全面撤退,大多是三发信号弹,而信号枪则多掌握在指挥官的手中,由卫兵掌管。
现在,当总攻的信号弹发射出去之后,谢尔曼兵团先是一阵寂静,但很快的,各级连级军官就吹动了军哨子,催促自己所属的部队展开进攻。
吹哨子,是西方军队基层军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在战场上各种声音十分杂乱,单靠人喊,效果不佳,所以在1840以后,尤其是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军哨就成了西方正规军的标配,成为基层军官指挥部队的法宝。
这种基层军官吹哨子的方法,一直延续到了二战,是一种生命力相当悠久的传令方式,不过吹哨子大多是用来催促部队进攻,如果是撤退,很少用哨子来传令的。
总之,当信号弹发射,各个基层军官开始吹响哨子以后,整个谢尔曼兵团的阵地中,就先后跑出了大量的士兵,然后以不规整的阵型,向前方四百米左右的中国车队冲去。
他们之所以还能有勇气进攻,除了平时训练刻苦,听命行事已经成了本能反应外,还有就是他们之前多多少少多见识过中国人的进攻速度,知道前方那些奇怪的车辆相当犀利,速度比马匹还快,如果就这么逃跑,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所以,只有进攻,大家混战在一起,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当然,除此之外,就是这些美国大兵相当不服气,他们之前只是被闷头挨炸,根本没机会跟中国人面对面的对射或者对拼,这让一直看不起中国人的他们感觉很受伤,感情上过不去。
这种情况,有点像被黑人军队打败一样。尽管此时合众国的军队中有大量的黑人士兵,但基本上都是单独组建,跟白人军队基本不混编,而一旦白人军队发现是被黑人打败,他们往往就会发出逆反心理,从而爆发出更强的战斗力。
所以在过去的战斗中,白人跟白人打,虽然也很激烈,但投降什么的还不算丢人,一旦跟黑人军队打,白人往往就会往死里打,且基本不会妥协投降,原因就是那种骨子里的种族优越感。
同样道理,在美国白人的心目中,至少在目前为止,他们都认为中国的黄种人是劣等民族,是跟黑人与印第安人一个级别的,所以如果被中国人莫名其妙的用一顿炮击就打败逃跑,那他们多多少少是很难接受这个结果的。
因此,当中国的炮击结束,指挥官下达全军出击的死后,憋了一肚子火的合众国白人官兵才鼓起勇气出击,这里面与其说是作战意志强,不如说是自尊心受损导致的不服气所致。
然而,当他们开始嗷嗷叫的发动全线进攻之后,那些诡异的停止前进的中国人再次有了动作。
这一次,不是炮火洗地了,而是机枪扫射,是不知其数的机关枪扫射!
一瞬间,无数的火舌从中国人的伞兵突击车中射出,每一辆车起码有超过五条火舌,之所以是火舌,当然是因为这些机枪跟突击步枪的弹药中夹杂了大量曳光弹所致。
弹药中加曳光弹,是为了能更方便的修正自己的射击,让士兵能更有效的使用武器,打的更准一些。
有了曳光弹,士兵就可以很轻易的从曳光弹中发现自己的射击轨迹,从而有效地修正自己,让射击更有效。
不过这一般是在连续射击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的修正方法,如果是单发或者点射,一般是不用曳光弹修正的。
而这一次,由于美军人数远远多过自己,所以李永吉才会下令提前给弹药中加装了曳光弹,通常是一发普通子弹后面一发曳光弹,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李永吉就打算让士兵玩扫射了。
果然,在战斗突击车的疯狂扫射中,进攻的美军士兵纷纷被扫倒,那数不清的火舌,把数不清的美军官兵打倒在地,成片成片的生命被这些无情的火舌所收割。
面对数不清的机枪与突击步枪,那些只有单发前装枪的美军官兵根本就挡不住,这已经不是什么战斗了,完全是一场屠杀,一场血淋淋的大屠杀!
这种一边倒的屠杀只持续了十几分钟,进攻部队就迅速在这种残酷的事实面前溃退下去,此时此刻,任何的勇气都抵不住那种无力感与恐惧感,所以他们崩溃了。
然而,面对美军士兵的奔溃,中国人却毫无怜悯之心,他们发动了车辆,重新冲了上去,开始了追击作战,而在追击过程中,他们的扫射也依旧不停。
甚至是,很多中国士兵此时已经打疯了,几乎所有人都杀红了眼,许多人甚至一边开枪,一边发出不明所以的叫声,根本就没有打算放过眼前的猎物。
就这样,前一刻还凶猛突击的美国军人,这一刻成了被人追赶猎杀的猎物,战斗到了这个时候,也已经毫无悬念了。
此时的谢尔曼兵团,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拯救他们失败的命运了,所谓兵败如山倒,不外如是,他们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这次战斗中,他们到底能有多少人活下来。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时空走私1859》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时空走私1859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