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一八章 联盟军的突然进攻
目录:时空走私1859| 作者:庄不易| 类别:历史军事
readx; 虽然蒲安臣对林肯目前的精神状况有所怀疑,不过林肯总统肯庇护自己,不用被送去审判,这毕竟是一件好事,所以蒲安臣也就闭口不提,安心的顺从林肯的安排。≥,
大概是蒲安臣的顺从与所作所为让林肯相当满意,加上跟中国人的接触也需要一个联络人,所以林肯干脆再次派出了蒲安臣,要蒲安臣继续以特使的身份,重新回到中华远征军那里去,以做居中联络之用。
当然,林肯这么做,也是出于对蒲安臣的一种保护,因为就算林肯已经下令封锁消息,不准把《史密斯兰条约》的内容扩散出去,但他也知道,这个消息是藏不住的,民众早晚会知道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也早晚会产生不满跟怨愤。
民众产生了怨愤,就需要一个发泄对象,林肯自己是不肯承担这个怒火的,至少不想全部承担,所以蒲安臣注定会成为承担民众怒火的倒霉蛋,这是林肯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只不过,如果蒲安臣不在美国境内,那么他的安全就会得到足够的保证,至少不用担心被激进人士搞刺杀了。
或许有人要说,林肯下令把蒲安臣抓住判刑,甚至直接处决不就行了么?不就能平息民众的愤怒了么?
事情当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蒲安臣当时是谈判特使,是代表美利坚合众国与中国的代表谈判,所签署的停战条约也是代表两国之间的意志。
所以说,民众的愤怒,主要是集中在丧权辱国的条约本身上,要求惩罚签署条约的叛国贼,不过是顺带的,就算叛国贼被杀了,如果条约还存在,并且美利坚合众国还继续履行这个条约。那民众的愤怒就没有止境,并且最终会矛头指向林肯。
毕竟,林肯才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也只有在他点头的情况下,那个史密斯兰条约才能生效,否则跟一张废纸也没什么两样。
实际上,此时国与国之间所谓的条约,遵守与否,根本上是取决于彼此国家的最高决策者,而最高决策者呢。往往取决于彼此国家的实力。
换言之,如果最高决策者否定那个条约,那么谈判代表所签署的协议就是废纸一张,反过来说,国家的最高决策者认可了这个协议,那这个协议就能够生效。
因此,民众的愤怒既然是集中在那份不平等条约上,一旦林肯拒绝实行条约上的内容,或者公开否认这个条约。大家的愤怒才会稍微平息,否则的话,愤怒只会继续,矛头也最终会对准林肯这个最高决策者。
林肯不想撕毁条约么?他当然想。可至少目前来说,他不能撕毁这个条约,因为一旦撕毁了,停留在史密斯兰的中国人可还没有走远。他们很可能会被激怒,继续向东挺进,如此就打破了林肯的一系列战略构想。
相反。这个时候留着蒲安臣,那么蒲安臣就会作为谈判代表,以叛国贼的名义吸引火力,就好像另一个时空的满清,那个签署了《马关条约》的李鸿章一样。
那时候的李鸿章不想拒绝签字,也真正的硬气一把么?他很想,可没有办法,可当时的大清内外交困,不签那个条约,中国或许不会灭亡,但满清必然要灭亡,作为一个忠于大清的忠臣,作为一个丧失了勇气的老人,作为一个目光短浅的守旧洋务派,他必须替慈禧签这个约。
果然,事后李鸿章成了人人喊打的卖国贼,慈禧则躲过了这个风潮,而可以想象的是,慈禧还留着李鸿章,除了顾忌他的力量外,也有留着他继续吸引火力的打算,要是没了李鸿章,大家可就真的要全都骂慈禧了。
话说回来,林肯现在的想法也是一样,虽然蒲安臣自己想死,但林肯不能让他死,他还需要蒲安臣继续当替罪羊,承担民众的怒火呢,至少,在这个紧要关头,在这个中国人还没彻底离开美国境内的时期,卖国贼蒲安臣还不能死。
不但蒲安臣不能死,他还必须得到重用,如此一来,才可能实现林肯的计划。
说实在的,别看林肯总是在人前一副永不言败,我方必胜的样子,但其实他对中国人,或者说中**队已经感到惧怕了。
想一想也是,先后四个主力精锐军团先后被中国人全歼,损失高达七十多万,导致整个西部战区全部沦陷,可以说美军已经是元气大伤。
而那支造成这一结果的中**队呢?根据情报表明,他们基本没有什么损失,人员建制没啥损耗,武器跟补给也没见有什么短缺,依然具备强大的进攻能力。
别人不知道,但林肯可是相当清楚,西部战场上被全歼的那四支部队,全都是美军的绝对主力,连这四支军团都挡不住中国人的进攻,被人家接连打了个全歼,甚至连幸存者都没多少,那已经证明了中**队的不好惹。
一旦让中国人继续沿着俄亥俄河东进,真的打破匹兹堡,那美利坚合众国就真的要完蛋了。
要知道,时至今日,匹兹堡已经代替其他几个城市,成了绝对的大后方,也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后勤总基地,超过八成的武器制造,都放在了这座城市中。
甚至是,林肯都有过打算,那就是一旦事情不妙,就让出华盛顿,退守匹兹堡,继续依托匹兹堡来跟对方拼命。
所以说,一旦匹兹堡被中国人打掉,那美国就失去了再战的能力,迎接的就只能是失败。
这样看来,美利坚合众国虽然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可实际上却并不难征服,只要打掉几个重要城市,消灭掉他们的战争潜力,基本也就失去了抵抗能力。
说白了,美国虽然已经是个近代的工业国了,但因为是个开放性的联邦制移民国家,内部民众的种族成分复杂,并非是一个单一民
族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所以没有什么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拥有的只是爱国心罢了,但就算是那份爱国心,老实说也并不强烈。
说白了,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向心力并不强,他们的制度虽然能更方便的融合其他民族与文化,但面对外来侵略,也同样显得有些疲软,属于适合进取,但防守韧性不足的文明。
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美国的这一特色其实已经表露无疑,比如在对英国的两次战争,也就是**战争跟第二次**战争中,美国虽然都是最后的赢家,其实认真算起来,只能说是美国的国运亨通,运气爆棚,并非是自己能打。
比如第一次的**战争中,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在战争中的表现。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被英军打的满地找牙,就算所谓的萨拉托加大捷,也不过是美军自己给脸上贴金。双方加起来的战死者,总共不超过一千人,无论是战术意义还是战略意义,都毫无价值。
也就是说。**战争中,要不是法国强力出手,在各方面与英军争雄。严重拖累了英军,导致英军不想浪费时间精力在北美殖民地上,暂时与美军谈和的话,要是让英军放手出击,美国的**梦想早就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了。
之后的第二次**战争,说到底是美国过于贪婪,想吞掉加拿大,而他们选择的时机也很好,正好是英国被拿破仑战争拖住,调遣大量英军会欧洲的有利时机。
就这样,趁着欧洲正在爆发大战的有利时机,美国鸡贼的向加拿大伸出了魔爪,可结果呢,气势汹汹的美军被仅存的加拿大英军部队再次打的找不到北,最后甚至把美国的首都华盛顿都给占领了,还把白宫给一把火烧掉了。
这也是另一个时空中,美国首都华盛顿唯一的一次被外**队占领并遭到破坏。
总之,第二次英美战争中,要不是英国当时的主要精力都在欧洲上,都在击败拿破仑身上,对美洲的战争不感兴趣,就凭着战争英军的表现,要是全军压上,哪怕抽出几支主力过去,彻底把美国干掉也是很有可能的,说不定美国就要再次变成英国的殖民地。
但很可惜,当时的英军并不在乎美国,甚至英军对这场战争只看做是小规模冲突,大家的目光都投入在欧洲,投在那个特能拉仇恨的拿破仑身上,结果让美国再次逃掉了一次大劫,甚至因为这场战争而自信心爆棚,很有那么点强国气象了。
总之,纵观美国的发展史,不得不赞叹这是个被上帝宠爱的国家,各种条件好的让人眼红,就算有几次危机,也总是在一种让人惊叹的好运气中顺利度过。
经历了那两次所谓**战争之后,美国就彻底走上了疯狂欺负别人的快车道,除了不敢继续打加拿大的主意外,对其他的方向都是各种开疆拓土,打的原本是盟友的印第安人不要不要的,并用印第安人的鲜血和土地,逐步成长壮大起来。
但是,归根到底,美国是一个非单一民族的移民国家,这个国家的维持基础,是合作跟利益,一旦外部压力过大,这种维持国家的基础承受不住,那么大多数民众可不会为了所谓爱国心死战不退。
在这一点上,那些被中华远征军俘虏的美军士兵已经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诠释,那就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虽然一开始跟中国人打的相当勇猛,可一旦被俘虏,居然为了一个更好的生活,为了一个生存的希望,毅然而然的甘愿放弃美国国籍,加入原本是敌人的中国国籍。
这种行为,要放在另一个时空的中国身上,简直不可思议,绝对是汉奸的代表,可在这时候的美国人来说,这都不是事儿。
毕竟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换个国籍就跟换个工作一样,只要能过的更好,在哪儿过不是过啊。
同样道理,别看现在林肯的合众国跟南方联盟国以及英法联军打的不可开交,但那主要是国家层面,对底层民众来说,他们大多数已经厌倦了这种战争。
战争早期的时候,由于北方的各种宣传,大多数人都以为南方叛军早晚会失败,毕竟南方人无论是人数、军力还是武器装备等。都远远不是北方军的对手,就算一开始取得一些局部胜利,也无碍大局。
再加上林肯当时给出各种好处,以可以合法掠夺南方土地以及南方叛军资产为诱饵,引诱北方人支持战争,这才让大多数北方人对战争趋之若鹜。
至于解放奴隶之类的说辞,对黑人或许有点用处,但对军队主力的白人来说并没什么吸引力,反而还是一个妨碍。可惜,黑人的战力相当有限。贸然加大黑人部队的数目,只能妨碍己方军队的战力。
可是随着战争的进程,尤其是当中英法三国都开始插手战争之后,这场战争的胜利天平上,南方军的砝码越来越多,北方军则因为连战连败,加上林肯的独裁手段,让民众叫苦连天,导致民众对战争的态度从原先的趋之若鹜。变成了厌恶跟恐惧。
可以这么说,在目前的险恶局面中,尤其是接连损失掉七十万大军之后,美利坚合众国之所以没有立刻战败投降。还多亏之前林肯的铁腕统治。
如果不是林肯之前就毅然而然的进行铁腕统治,控制了政府与国会,又通过爱国会以及联邦情报局,对辖内民众进行恐怖监控。并借助军队以及一些意志坚定的强硬派支持者,向任何反对派进行铁血镇压,形成事实上的个人独裁。那么可以预料到,在当前这种力度的压迫下,美国联邦国可能早就投降了。
但是,现在的美国也已经是在灭亡的边缘了,因为这个国家看似还有很多军队,可军心士气已经有所动摇,内心的厌战情绪也越来越重,如果不能取得几个决定性胜利,很可能林肯的统治就要摇摇欲坠了。
要胜利,就必须选对目标,这一点林肯是相当清楚的,相对来说,不管是面对英
法联军,还是面对南方的联盟军,林肯都有一定的把握能够战胜,而联邦军的总司令米德将军也信心十足,唯独面对中**队,所有人都大摇其头。
正如米德总司令私下里对林肯说的那样,中**队就是一个怪物,一个无法力敌的怪物,只能讲和,不能力拼,如果继续拼下去,再让他们击败一个军团,美军就彻底完了。
原因很简单,随着中**队的那么多胜绩,尤其是每次都玩全歼的不败记录,任谁也受不了,美军在面对这样一支军队的时候,光是那种不败的威压,就能让士兵的士气大跌,再加上中国人的武器的确有些无解,火力凶猛的完全不讲道理,所以跟中国人打仗根本没丝毫胜算。
正因为一个个血淋淋的的惨败,尤其是连林肯寄予厚望的新弗吉尼亚军团都被全歼之后,林肯才正视了中**队无敌的事实,派出了蒲安臣当特使,寻求与中国人的苟合。
表面看,林肯是权宜之计,但其实在林肯的内心中,他是害怕了,害怕了中国人的进攻。
只不过,林肯并不想承认这一点,所以这才让他的心灵有些扭曲,由原先的谨慎坚强,变成了自傲自大,说白了都是压力太大导致的。
但是,要承认一点,虽然林肯在压力下有些自大,但他的一些战略部署还是没啥大错误的,比如西边跟中国人苟合,南边守住联盟军的侵袭,北方集中力量击破英法联军,总体看还是相当具备可行性的。
可以说,这个战略计划,林肯已经实现了一半,因为他已经成功实现了与中国人的苟合,阻止了中**队的东侵脚步。
剩下的,就是暗自调兵遣将,等彻底集结起自己的百万大军,就可以对北方的英法联军发动致命一击了,一旦击败英法联军,整个局面就全盘存活了。
然而,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快,虽然林肯有效的阻止了中**队的继续入侵,暂时去掉了最可怕的敌人,但联盟军的突然进攻,却打断了他的全盘部署!
最新的消息,1864年4月15日凌晨,得到加强的南方军北弗吉尼亚军团,从罗伯特防线,也就是弗雷德里克斯堡方向突然发起了大规模牵制性进攻,牢牢的牵制住了当面的波托马克军团。
紧接着,在1864年4月16日,联盟军出动了四十万大军,由石墙杰克逊亲自带领,在英法两国的庞大海军支持下,在联邦军内鬼的策应下,已经于1864年4月15日,在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港强行登陆,利用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登陆战,用半天的时间就占领了巴尔的摩。
此后,杰克逊的四十万大军并不停留,把巴尔的摩交给匆忙赶来的英法联军,自己则带领总共四十万联盟军主力,从巴尔的摩出发,向华盛顿直直挺进!
巴尔的摩距离华盛顿仅有六十公里,强行军不过三天就可以抵达,最可怕的是,由于林肯的命令,联邦军的主力都集结在北方了,剩下的兵力则主要集中在弗雷德里克斯堡,华盛顿本身现在已经没多少兵力了,就算加上警察,总共也只有六万多部队。
对林肯来说,现在已经不是如何进攻波士顿的问题了,而是如何守住华盛顿的问题了。(未完待续。。)
...
大概是蒲安臣的顺从与所作所为让林肯相当满意,加上跟中国人的接触也需要一个联络人,所以林肯干脆再次派出了蒲安臣,要蒲安臣继续以特使的身份,重新回到中华远征军那里去,以做居中联络之用。
当然,林肯这么做,也是出于对蒲安臣的一种保护,因为就算林肯已经下令封锁消息,不准把《史密斯兰条约》的内容扩散出去,但他也知道,这个消息是藏不住的,民众早晚会知道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也早晚会产生不满跟怨愤。
民众产生了怨愤,就需要一个发泄对象,林肯自己是不肯承担这个怒火的,至少不想全部承担,所以蒲安臣注定会成为承担民众怒火的倒霉蛋,这是林肯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只不过,如果蒲安臣不在美国境内,那么他的安全就会得到足够的保证,至少不用担心被激进人士搞刺杀了。
或许有人要说,林肯下令把蒲安臣抓住判刑,甚至直接处决不就行了么?不就能平息民众的愤怒了么?
事情当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蒲安臣当时是谈判特使,是代表美利坚合众国与中国的代表谈判,所签署的停战条约也是代表两国之间的意志。
所以说,民众的愤怒,主要是集中在丧权辱国的条约本身上,要求惩罚签署条约的叛国贼,不过是顺带的,就算叛国贼被杀了,如果条约还存在,并且美利坚合众国还继续履行这个条约。那民众的愤怒就没有止境,并且最终会矛头指向林肯。
毕竟,林肯才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也只有在他点头的情况下,那个史密斯兰条约才能生效,否则跟一张废纸也没什么两样。
实际上,此时国与国之间所谓的条约,遵守与否,根本上是取决于彼此国家的最高决策者,而最高决策者呢。往往取决于彼此国家的实力。
换言之,如果最高决策者否定那个条约,那么谈判代表所签署的协议就是废纸一张,反过来说,国家的最高决策者认可了这个协议,那这个协议就能够生效。
因此,民众的愤怒既然是集中在那份不平等条约上,一旦林肯拒绝实行条约上的内容,或者公开否认这个条约。大家的愤怒才会稍微平息,否则的话,愤怒只会继续,矛头也最终会对准林肯这个最高决策者。
林肯不想撕毁条约么?他当然想。可至少目前来说,他不能撕毁这个条约,因为一旦撕毁了,停留在史密斯兰的中国人可还没有走远。他们很可能会被激怒,继续向东挺进,如此就打破了林肯的一系列战略构想。
相反。这个时候留着蒲安臣,那么蒲安臣就会作为谈判代表,以叛国贼的名义吸引火力,就好像另一个时空的满清,那个签署了《马关条约》的李鸿章一样。
那时候的李鸿章不想拒绝签字,也真正的硬气一把么?他很想,可没有办法,可当时的大清内外交困,不签那个条约,中国或许不会灭亡,但满清必然要灭亡,作为一个忠于大清的忠臣,作为一个丧失了勇气的老人,作为一个目光短浅的守旧洋务派,他必须替慈禧签这个约。
果然,事后李鸿章成了人人喊打的卖国贼,慈禧则躲过了这个风潮,而可以想象的是,慈禧还留着李鸿章,除了顾忌他的力量外,也有留着他继续吸引火力的打算,要是没了李鸿章,大家可就真的要全都骂慈禧了。
话说回来,林肯现在的想法也是一样,虽然蒲安臣自己想死,但林肯不能让他死,他还需要蒲安臣继续当替罪羊,承担民众的怒火呢,至少,在这个紧要关头,在这个中国人还没彻底离开美国境内的时期,卖国贼蒲安臣还不能死。
不但蒲安臣不能死,他还必须得到重用,如此一来,才可能实现林肯的计划。
说实在的,别看林肯总是在人前一副永不言败,我方必胜的样子,但其实他对中国人,或者说中**队已经感到惧怕了。
想一想也是,先后四个主力精锐军团先后被中国人全歼,损失高达七十多万,导致整个西部战区全部沦陷,可以说美军已经是元气大伤。
而那支造成这一结果的中**队呢?根据情报表明,他们基本没有什么损失,人员建制没啥损耗,武器跟补给也没见有什么短缺,依然具备强大的进攻能力。
别人不知道,但林肯可是相当清楚,西部战场上被全歼的那四支部队,全都是美军的绝对主力,连这四支军团都挡不住中国人的进攻,被人家接连打了个全歼,甚至连幸存者都没多少,那已经证明了中**队的不好惹。
一旦让中国人继续沿着俄亥俄河东进,真的打破匹兹堡,那美利坚合众国就真的要完蛋了。
要知道,时至今日,匹兹堡已经代替其他几个城市,成了绝对的大后方,也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后勤总基地,超过八成的武器制造,都放在了这座城市中。
甚至是,林肯都有过打算,那就是一旦事情不妙,就让出华盛顿,退守匹兹堡,继续依托匹兹堡来跟对方拼命。
所以说,一旦匹兹堡被中国人打掉,那美国就失去了再战的能力,迎接的就只能是失败。
这样看来,美利坚合众国虽然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可实际上却并不难征服,只要打掉几个重要城市,消灭掉他们的战争潜力,基本也就失去了抵抗能力。
说白了,美国虽然已经是个近代的工业国了,但因为是个开放性的联邦制移民国家,内部民众的种族成分复杂,并非是一个单一民
族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所以没有什么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拥有的只是爱国心罢了,但就算是那份爱国心,老实说也并不强烈。
说白了,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向心力并不强,他们的制度虽然能更方便的融合其他民族与文化,但面对外来侵略,也同样显得有些疲软,属于适合进取,但防守韧性不足的文明。
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美国的这一特色其实已经表露无疑,比如在对英国的两次战争,也就是**战争跟第二次**战争中,美国虽然都是最后的赢家,其实认真算起来,只能说是美国的国运亨通,运气爆棚,并非是自己能打。
比如第一次的**战争中,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在战争中的表现。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被英军打的满地找牙,就算所谓的萨拉托加大捷,也不过是美军自己给脸上贴金。双方加起来的战死者,总共不超过一千人,无论是战术意义还是战略意义,都毫无价值。
也就是说。**战争中,要不是法国强力出手,在各方面与英军争雄。严重拖累了英军,导致英军不想浪费时间精力在北美殖民地上,暂时与美军谈和的话,要是让英军放手出击,美国的**梦想早就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了。
之后的第二次**战争,说到底是美国过于贪婪,想吞掉加拿大,而他们选择的时机也很好,正好是英国被拿破仑战争拖住,调遣大量英军会欧洲的有利时机。
就这样,趁着欧洲正在爆发大战的有利时机,美国鸡贼的向加拿大伸出了魔爪,可结果呢,气势汹汹的美军被仅存的加拿大英军部队再次打的找不到北,最后甚至把美国的首都华盛顿都给占领了,还把白宫给一把火烧掉了。
这也是另一个时空中,美国首都华盛顿唯一的一次被外**队占领并遭到破坏。
总之,第二次英美战争中,要不是英国当时的主要精力都在欧洲上,都在击败拿破仑身上,对美洲的战争不感兴趣,就凭着战争英军的表现,要是全军压上,哪怕抽出几支主力过去,彻底把美国干掉也是很有可能的,说不定美国就要再次变成英国的殖民地。
但很可惜,当时的英军并不在乎美国,甚至英军对这场战争只看做是小规模冲突,大家的目光都投入在欧洲,投在那个特能拉仇恨的拿破仑身上,结果让美国再次逃掉了一次大劫,甚至因为这场战争而自信心爆棚,很有那么点强国气象了。
总之,纵观美国的发展史,不得不赞叹这是个被上帝宠爱的国家,各种条件好的让人眼红,就算有几次危机,也总是在一种让人惊叹的好运气中顺利度过。
经历了那两次所谓**战争之后,美国就彻底走上了疯狂欺负别人的快车道,除了不敢继续打加拿大的主意外,对其他的方向都是各种开疆拓土,打的原本是盟友的印第安人不要不要的,并用印第安人的鲜血和土地,逐步成长壮大起来。
但是,归根到底,美国是一个非单一民族的移民国家,这个国家的维持基础,是合作跟利益,一旦外部压力过大,这种维持国家的基础承受不住,那么大多数民众可不会为了所谓爱国心死战不退。
在这一点上,那些被中华远征军俘虏的美军士兵已经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诠释,那就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虽然一开始跟中国人打的相当勇猛,可一旦被俘虏,居然为了一个更好的生活,为了一个生存的希望,毅然而然的甘愿放弃美国国籍,加入原本是敌人的中国国籍。
这种行为,要放在另一个时空的中国身上,简直不可思议,绝对是汉奸的代表,可在这时候的美国人来说,这都不是事儿。
毕竟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换个国籍就跟换个工作一样,只要能过的更好,在哪儿过不是过啊。
同样道理,别看现在林肯的合众国跟南方联盟国以及英法联军打的不可开交,但那主要是国家层面,对底层民众来说,他们大多数已经厌倦了这种战争。
战争早期的时候,由于北方的各种宣传,大多数人都以为南方叛军早晚会失败,毕竟南方人无论是人数、军力还是武器装备等。都远远不是北方军的对手,就算一开始取得一些局部胜利,也无碍大局。
再加上林肯当时给出各种好处,以可以合法掠夺南方土地以及南方叛军资产为诱饵,引诱北方人支持战争,这才让大多数北方人对战争趋之若鹜。
至于解放奴隶之类的说辞,对黑人或许有点用处,但对军队主力的白人来说并没什么吸引力,反而还是一个妨碍。可惜,黑人的战力相当有限。贸然加大黑人部队的数目,只能妨碍己方军队的战力。
可是随着战争的进程,尤其是当中英法三国都开始插手战争之后,这场战争的胜利天平上,南方军的砝码越来越多,北方军则因为连战连败,加上林肯的独裁手段,让民众叫苦连天,导致民众对战争的态度从原先的趋之若鹜。变成了厌恶跟恐惧。
可以这么说,在目前的险恶局面中,尤其是接连损失掉七十万大军之后,美利坚合众国之所以没有立刻战败投降。还多亏之前林肯的铁腕统治。
如果不是林肯之前就毅然而然的进行铁腕统治,控制了政府与国会,又通过爱国会以及联邦情报局,对辖内民众进行恐怖监控。并借助军队以及一些意志坚定的强硬派支持者,向任何反对派进行铁血镇压,形成事实上的个人独裁。那么可以预料到,在当前这种力度的压迫下,美国联邦国可能早就投降了。
但是,现在的美国也已经是在灭亡的边缘了,因为这个国家看似还有很多军队,可军心士气已经有所动摇,内心的厌战情绪也越来越重,如果不能取得几个决定性胜利,很可能林肯的统治就要摇摇欲坠了。
要胜利,就必须选对目标,这一点林肯是相当清楚的,相对来说,不管是面对英
法联军,还是面对南方的联盟军,林肯都有一定的把握能够战胜,而联邦军的总司令米德将军也信心十足,唯独面对中**队,所有人都大摇其头。
正如米德总司令私下里对林肯说的那样,中**队就是一个怪物,一个无法力敌的怪物,只能讲和,不能力拼,如果继续拼下去,再让他们击败一个军团,美军就彻底完了。
原因很简单,随着中**队的那么多胜绩,尤其是每次都玩全歼的不败记录,任谁也受不了,美军在面对这样一支军队的时候,光是那种不败的威压,就能让士兵的士气大跌,再加上中国人的武器的确有些无解,火力凶猛的完全不讲道理,所以跟中国人打仗根本没丝毫胜算。
正因为一个个血淋淋的的惨败,尤其是连林肯寄予厚望的新弗吉尼亚军团都被全歼之后,林肯才正视了中**队无敌的事实,派出了蒲安臣当特使,寻求与中国人的苟合。
表面看,林肯是权宜之计,但其实在林肯的内心中,他是害怕了,害怕了中国人的进攻。
只不过,林肯并不想承认这一点,所以这才让他的心灵有些扭曲,由原先的谨慎坚强,变成了自傲自大,说白了都是压力太大导致的。
但是,要承认一点,虽然林肯在压力下有些自大,但他的一些战略部署还是没啥大错误的,比如西边跟中国人苟合,南边守住联盟军的侵袭,北方集中力量击破英法联军,总体看还是相当具备可行性的。
可以说,这个战略计划,林肯已经实现了一半,因为他已经成功实现了与中国人的苟合,阻止了中**队的东侵脚步。
剩下的,就是暗自调兵遣将,等彻底集结起自己的百万大军,就可以对北方的英法联军发动致命一击了,一旦击败英法联军,整个局面就全盘存活了。
然而,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快,虽然林肯有效的阻止了中**队的继续入侵,暂时去掉了最可怕的敌人,但联盟军的突然进攻,却打断了他的全盘部署!
最新的消息,1864年4月15日凌晨,得到加强的南方军北弗吉尼亚军团,从罗伯特防线,也就是弗雷德里克斯堡方向突然发起了大规模牵制性进攻,牢牢的牵制住了当面的波托马克军团。
紧接着,在1864年4月16日,联盟军出动了四十万大军,由石墙杰克逊亲自带领,在英法两国的庞大海军支持下,在联邦军内鬼的策应下,已经于1864年4月15日,在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港强行登陆,利用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登陆战,用半天的时间就占领了巴尔的摩。
此后,杰克逊的四十万大军并不停留,把巴尔的摩交给匆忙赶来的英法联军,自己则带领总共四十万联盟军主力,从巴尔的摩出发,向华盛顿直直挺进!
巴尔的摩距离华盛顿仅有六十公里,强行军不过三天就可以抵达,最可怕的是,由于林肯的命令,联邦军的主力都集结在北方了,剩下的兵力则主要集中在弗雷德里克斯堡,华盛顿本身现在已经没多少兵力了,就算加上警察,总共也只有六万多部队。
对林肯来说,现在已经不是如何进攻波士顿的问题了,而是如何守住华盛顿的问题了。(未完待续。。)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时空走私1859》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时空走私1859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