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十八 章 痴女子钟爱俊郎
目录:珠帘卷雨| 作者:朱琦| 类别:历史军事
光绪二十七年腊月初十,万福祥与江翠莲如期举行婚礼——江翠莲贴着**的标签,做了万福祥的新娘。
江翠莲以**身份嫁给万福祥,万福祥却在新婚之夜觉得江翠莲不是**:一是江翠莲的ru房不坚挺。二是江翠莲的**上有白色的液体。三是江翠莲在行房事时没有喊疼,也没有**红——两人的感情便有了裂痕。
两人的感情虽然有了裂痕,但夫妻生活还是不免不了的——江翠莲第二年秋天就给万福祥生了个男孩儿,取名叫万锦鹏。第三年秋天又生了个女儿,取名叫万锦妤。第四年秋天又生了个男孩儿,取名叫万锦程。
江翠莲为万福祥生下万锦程以后,发现万福祥就是当年抢她四根金条的贼人,即与万福祥分居——江翠莲住家里,万福祥住店里。
万福祥住店里,他开的什么店呢?这个万福祥开的就是“万昌药材铺”——当年万福祥抢了江翠莲的金条,没有到赌场一赌为快,而是决意要到城里买房开店,过城里人的生活。
那年秋收以后,万福祥把小王庄的农田、农具、房产都卖了,到江州城西买了一所不错的院落,然后就把父亲接到城里,又把江翠莲迎娶进门。
在江翠莲的策划下,一心想赚钱,而又没有多少资金的万福祥,先开了一家小型药材铺(这药材铺和药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药房卖的是成品药,是零售。而药材铺只卖中药材料或半成品,它的特点是品种少,数量大,有批发性质)。一开始是就近到安徽亳州进一些一般的货回来,经过整理、包装或是简单加工后转手卖出。
后来,万福祥的生意渐渐做大了,钱也渐渐赚多了,就又到有名的药材生产基地甘肃陇西县首阳镇药材市场大量批发药材,回来加工销售;甚至还到东北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万良镇的人参市场批发人参回来高价出售。就这样几年一翻,万福祥赚了不少钱,后来就在城西开了一爿规模较大的“万昌药材铺”。
世事之巧合,往往令人咋舌——雷天恩被赵淑娴赶出龙府,因为他原来曾经住在西郊,对城西比较熟悉,所以要冯管家到城西给他买房子、找工做——冯管家和雷天恩找的店铺,就是万福祥在城西开的“万昌药材铺”。
因为江翠莲与万福祥曾经约法三章:夫妻恩断情绝,两人分开居住——江翠莲让万福祥和下人夹着铺盖卷儿搬到店铺里去住家里,两人互不干扰。因此江翠莲已有好多年都没有到“万昌药材铺”来过。
早春二月,风和日丽。这天,江翠莲的女儿万锦妤,一定要妈妈陪她踏青散步,顺便到“万昌药材铺”去玩。这一来是她想出去散散心;二来她也想念爸爸;三来她一直想让爸爸、妈妈捐弃前嫌,重归于好(万锦鹏、万锦妤和万锦程都不知道父母分居的真正原因)。
万锦妤和母亲江翠莲来到“万昌药材铺”,猛抬头看见一个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的小伙子在铺子里做活儿,心里暗吃一惊——这个小伙子生得太英俊、太帅气了!
“妈!那个小伙子是谁呀?”万锦妤这一招可谓高明——她妈妈江翠莲好几年没有到“万昌药材铺”来过,哪里会知道新来的小伙子是谁?她只是想以此言引起妈妈和那个小伙子的注意而已。
“你这孩子,我已经几年没有来过,我哪里知道这里的情况?”对女儿的用意已经猜出几分的江翠莲对万锦妤笑嗔道。
“哪你过去问一下不就知道了。”万锦妤用撒娇的语气说。
“死丫头!这不生不熟的,我怎么好问?”
“你是老板娘,怎么不好问呀?你去问问嘛!我的好妈妈!”
“哎!我真拿你没办法!”江翠莲说着,便来到那个小伙子面前轻声地问道:“小师傅!你是新来的吗?”
“嗯!我是新来的。”雷天恩看到来者气度不俗,也就客气地回答道。
“你叫什么名字呀?”江翠莲又笑问道。
“我叫雷天恩,夫人,您想买药材吗?”礼尚往来,来人笑问,雷天恩也就笑答;他这一笑,那张红白相间俊脸如同盛开的桃花,更加迷人了。
“你姓雷?”江翠莲微微一怔,随即又赶紧回答道:“哦!我不买药材,我是来玩的。”
“那您随便看看吧。”
“嗳!小伙子!你今年多大了?怎么这么小就做工?”不知怎的,江翠莲竟然又问起雷天恩的年龄。
“还这么小?这一过年我已经十八岁了。”
“你今年十八岁?”江翠莲又是微微一怔。
“是啊!我今年十八岁呀!”雷天恩一边做活儿,一边回答道。
“那你家住在什么地方?”早已按捺不住的万锦妤一旁插话问道。
“我家住……”
正想回话的雷天恩,突然觉得有一缕清香扑面而来。他举目一瞥,蓦见一位花容月貌的绝色女子,长着一双山泉映月般的眼睛款款站在柜台面前。哎呀!这满大街的女人无数,可让人赏心悦目的并不多,而让人如此惊魂摄魄的更是罕见。正所谓“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这个小女子长得太鬼斧神工了!简直就是七仙女下凡,小龙女上岸。但见她:
一双明眸,
两道柳眉;
万缕青丝飘逸,
银杏鼻儿笑靥。
红唇如朱,
皓齿若银;
玉颈宛似凝脂,
粉面桃花初绽。
亭亭玉立,
袅娜风姿;
绝非尘间俗女,
疑是天仙下凡!
此女何止容貌惊人?就是那一双纤纤小手也是指如剥葱腕似玉呀!更听得刚才那一声问,如同一阵燕歌雀啭黄莺啼。
“你家究竟住在什么地方呀?”雷天恩的眼光像烙铁似的烫得万锦妤不知所措,但她还是红着脸复问道。
“我家住在……就住在这城西”如同享受一场视觉盛宴的雷天恩正看得入迷忘情,又听得一声银铃般的催问,如梦方醒,赶忙回过神来回答道。
“你家就住在这城西?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呀?”万锦妤又接着问道。
“我原来不住这儿,是去年刚在这儿买的房子。”
“哪你以前住哪儿呀?”万锦妤为了跟这个俊俏青年说话,硬是打破沙锅璺(问)到底。
“我原来……”雷天恩的话没说完,老板万福祥就闻声出来了。
“是谁在这里说个不停呀?”万福祥明知是宝贝女儿来了,硬是故意戏弄。
“爸!我和妈妈来看你的呀!”万锦妤看到爸爸来了,便想起了来此的另一目的——促成爸妈“和平共处、友好往来”。因此她一边扑向爸爸,一边说“我和妈妈来看你的”。
“是吗?好啊!好啊!”万福祥心知江翠莲很难原谅他,也心知女儿的一片良苦用心,因此也就含含糊糊地叫好。
“爸!这是你新招来的伙计吧?”万锦妤指着雷天恩说。
“万老板!这是您的夫人和小姐呀?失敬!失敬!”雷天恩几乎与万锦妤同时问道。
“是啊!怎么啦?”万福祥一言回了两人的问话。
“人家小伙计年龄不大力气小,您以后可要多多照顾人家呀!”不知怎的,万锦妤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你这是……”万福祥也不解女儿为何给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小伙计说话。
“我……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万锦妤也感觉到了自己说话“没道理”,于是便用话来搪塞。
“锦妤!我们回去吧!”江翠莲见到万福祥出来了,不愿久留,便叫唤女儿回去。
“妈!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忙着回去干啥?多玩一会儿呗。”万锦妤一是要让爸爸和妈妈多接触一会儿,二是她也想与雷天恩多接触一会儿,所以不想现在就走。
“翠莲!在家一切还好吗?”万福祥主动与江翠莲说话,他心中也一直想与江翠莲重归于好。
“还好。”江翠莲“言简意赅”。
“你在家要多多保重,不要过于操劳,有什么活儿让下人做就是了。”
“嗯!我知道。”
“你也不要老是闷在家里,没事就和锦鹏、锦妤(万锦程在日本留学)出来跑跑看看;走走路、散散心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万福祥硬是找话与江翠莲“蘑菇”。
“嗯!我知道。”江翠莲仍是“谨开言,慢开口。”
“今天就在这儿吃饭好吗?我让雷天恩到‘聚福园’叫两个好菜,这小家伙与‘聚福园’的一个厨师关系不错。”
“好哇!妈妈!爸爸今天请我们吃大餐,我们就在这里一饱口福吧!”心中不想走的万锦妤,一听到爸爸这么说,赶紧赞同。
“你这个死丫头,就是嘴馋。”江翠莲用“骂”女儿的话,表示可以不走。
万福祥听到多年不来的江翠莲同意留下吃饭,赶紧让雷天恩到“聚福园”叫来几个好菜,就摆在内室,还拿出一瓶“竹叶青”,一家三口子就围桌坐下。
“爸!这桌子四方方,三面坐人,一面空着多不好哇!再说,你让人家去买了好菜,却不喊人家吃饭,这多没情义呀!”这感情啊!是个很怪的东西,它常常会令人难以置信地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万锦妤与雷天恩可谓萍水相逢,初次相见,她竟然提出要雷天恩同席共餐。
“你这个小精灵,你是要爸爸把那个小伙计雷天恩也叫来吃饭?”万福祥已经听出女儿的弦外之音,但他又不十分愿意——一家三口子坐在一起吃饭谈心多随便呀!叫一个外人坐在旁边,这叫什么事儿哩!再说,一个刚来的小伙计怎能与老板“平起平坐”?因此他不太高兴地问道。
“嗳!爸!你可不要瞧不起小伙计!我认为对待下人要恩威并施——不管是当官的,还是做老板的,对下面的人都要有张有弛、有赏有罚。单是让人家为你卖命,而不懂得安抚、笼络,收买人心,那是一种短视行为,这种老板是做不好的。所以,当权者对下人要赏罚分明,还要经常弄点甜头,弄点小恩小惠给人家,人家才会对你忠心耿耿。”万锦妤故意班门弄斧,用戏谑的口吻“教训”爸爸,旨在让她爸爸把那个买菜的“人家”叫来一起吃饭。
“哟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这个小丫头,竟敢教训起老子来了?好哇!今天爸爸就依了你,收买人心,把你说的那个买菜的‘人家’叫来一起吃饭。”万福祥说罢,便把雷天恩叫来一起就餐。
席间,万锦妤不断地和雷天恩说话,还不时地往雷天恩碗里夹菜;这不仅让雷天恩感到有点不适、不好意思;就连万福祥和江翠莲都感到意外和“糊涂”,都感到万锦妤有的点“过分”——这个平时不大正眼看小伙子的女儿,今天怎么对第一次见面的雷天恩如此亲热、恩宠呢?她是不是在向这个雷天恩示发爱的呼唤?
吃过中饭以后,万锦妤和妈妈江翠莲又在药材铺玩了一会儿才与爸爸告别;临行,万锦妤还媚眼如丝的向雷天恩摆了摆纤纤玉指。
自从有了这一次会面,万锦妤就隔三差五的往“万昌药材铺”跑,她嘴上说是看望爸爸,实际上是看望雷天恩。
人是感情动物,少男少女一旦接触多了,便会产生感情。而且,这种感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难以想象的。
万锦妤由隔几天空手看望雷天恩、与雷天恩有距离的聊天;渐渐地到了两天来一次看望雷天恩,而且每次都带些小食品给雷天恩;与雷天恩聊天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有时甚至还拉拉扯扯的。后来竟发展到天天来看望雷天恩,而且每次都带些精美的菜肴或是馄饨、饺子之类的东西。当然,她爸爸万福祥也会反过来沾光的。
有一天下午,万锦妤来看望雷天恩,看到清闲下来的雷天恩正在看书,她把雷天恩手上的书拿来一看,是一本《宋词解读》。便笑道:
“天恩!你怎么还读这些小书呀?”才一个月时间,万锦妤叫雷天恩已经不用“雷”字了。
“我把这本书看结束以后,就准备看红楼梦、三国……”
“你看那些书干什么?那都是一些‘歪书’、‘斜书’,千万不能看的!《红楼梦》说的都是朱门红颜、才子佳人、温香软玉、卿卿我我的事儿。胡适先生早就说过:‘《红楼梦》不是,因为它没有主题。’
“再说那本《三国演义》,简直就是罗贯中心血来潮的不羁之作,是胡言乱语。所谓‘演义’,应该是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增添情节而写成的章回小说。可这个罗贯中不知惹的什么邪,他在书中塑造的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功过是非,有好多的都不合历史实际,有的甚至是黑白颠倒、本末倒置。
“那个罗贯中在书中把孔明说成算无遗策的神人,把关羽说成侠肝义胆的圣人,其实根本就不是这回事。
“孔明并非算无遗策的神人,他的‘隆中对策’的理论水平尚可,但他在和孙权结盟,火烧赤壁以后,在实施‘隆中对策’第二步时就犯了好多错误——在夺取荆、益和汉中后,便利令智昏,急于求成,轻率冒进;结果葬送了‘隆中对策’之后出现的大好局面。后来还在多次战争中失算,屡犯策略性的错误,以致于五次‘北伐’均告失败;使得蜀汉损兵折将、粮草匮乏,一直都处于劣势。
“在用人方面,孔明也是失察不慎,一意孤行:他一定要破格重用言过其实的马谡,即使造成一出祁山的败绩还不以为然;直至最后失街亭时才跌足长叹:“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是吾不识贤愚,以致如此!”;不得不挥泪斩之;自己也上表请求自贬丞相之职。相反对雄才大略的刘封、廖立、彭兼、李严等大将却是‘忌才妒能’,未能‘人尽其才’的确当任用。正如世人所说:‘亮、备不成事于此也’。
“还有那个所谓‘圣人’关羽,他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纠纠武夫。此人骄傲自满、心胸狭窄,瞧不起老将黄忠,容不下军师孔明;并且刚愎自用,不听忠告,才导致败走麦城。就是退守麦城时,仍是荒谬不诞;结果上了吕蒙和孙权的当,在麦城守了不到一个月,便被潘璋的司马马忠在章乡活捉,丢了自己和儿子的性命。
“作为一个作者,如果没有才华,不懂历史,胡诌胡编,误用误导;其罪行等于戕贼文化,祸害后人啊!
“还有那个刘备,罗贯中首先为他找了一个汉景帝时期的刘胜作为老祖宗,让刘备成为帝王血统。然后又用‘双手过膝,两耳垂肩’等小说的陈词滥调,说刘备有帝王之相。
“其实刘备生性懦弱,而且命运偃蹇,屡战屡败,惶惶如丧家之犬似的先后投奔了好多主子。就是有了诸葛亮以后,也是‘败运’不断;曹操不失时机的夺取荆州后,刘备几乎没了立锥之地。这样的人比‘朽木’好不到哪里,他的儿子之所以是‘扶不起的阿斗’,就是因了他的遗传。
“至于张飞,更是一个胸无点墨的莽汉,而且不会用人,苛待部下;以至于被部将张达、范强割了他的脑袋投奔孙权去了。
“但这个罗贯中不知出于何种目的,或是囿于什么原由,他在《三国演义》中偏偏把刘、关、张和诸葛亮捧上了天,却把经天纬地的曹操说成了坏人。
“其实,魏武帝曹操是一个卓绝百世的大英雄、真豪杰。他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就是自己的战马踩了农民的庄稼,也“割发代首”,以严军纪。而且,曹操待人仁厚、爱兵如子;还能不拘一格用人才(他曾颁布过著名的“举贤勿操品行令”),又能虚心倾听、接受属下的不同意见;且赏罚分明、不徇私情;因此军风井然,士气高涨,坚不可摧。
“最最难能可贵的是,身为三军之帅,一方之君的曹操,生活却是十分朴素,一贯崇俭戒奢。就是在弥留之际,还下诏令要求一定要薄葬,不准有任何陪葬,入殓就穿平常的衣裳。安葬完毕,所有的人立即脱去丧服,换上军装,各守岗位;这在历代帝王中恐怕找不到第二个。
“就说那个秦始皇嬴政,他不仅大修皇陵,还用水银在陵墓中灌成大海,以示千古一帝的气魄和威严。唐代帝后的陵墓规模浩大,气势恢宏;明十三陵雄踞燕山脚下,巍峨壮丽,地宫中的珍宝璀璨夺目……
“可曹操在临时终前却一再叮嘱:余香可分为诸夫人,并要诸夫人在无聊的守寡生涯中,试着自食其力,学着编织草鞋为生(这就是成语“分香卖履”的由来)。虽未必现实,但作为一个帝王能想到、说出这一点,实在是难能可贵。
“最为可悲的是,罗贯中这种黑白颠倒的“流毒”甚广,后来的戏剧又进一步的发挥,把关羽弄成了红脸,把曹操弄成了白脸。再后来,全国好多的地方,都建起了“关帝庙”,供奉着心胸狭窄的关公老爷,且香火颇盛;反而众口一词的说雄才大略的曹操是奸臣。
“这桩公案一错就错了五百年,直到现在也没有人出来拨乱反正。现在已是民国,我们必须振臂呼吁:‘曹操不是那么的坏,刘、关、张并不是那么的好,诸葛亮也没有那么的神。’以让人们正视听(二十年后的周树人,四十年后的**,说了和万锦妤差不多的话——周树人说《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对罗贯中的笔法和观念多次抨击。**也说关羽乃“一介莽夫,气量狭小,自负凌人”。而对曹操却给予高度评价——**说曹操“统一北方,发展生产,改革恶政,抑制豪强,社会稳定,国富民强……”毛还说“把曹操弄成白脸,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一定要翻……”)
“所以我认为,作为一部演义小说,应该尽量尊重史实。历史上没有的也就罢了,如《聊斋》之类的事儿尽管任意杜撰,无须稽考。若是历史既有的事实就不宜乱来,更不能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到头来,该批判抨击的不受批判抨击,反受歌颂;该歌颂褒扬的得不到歌颂褒扬,反受抨击。这不是倒置功过,颠倒历史么?
“好在陈寿在《三国志》中如实详尽的记载了自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六十年间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正确翔实地反映了各个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功过是非;这一点还是值得欣慰的。
“可笑可悲的是,不顾史实、随意杜撰人物情节的罗贯中竟然名声大噪,而如实详尽记载历史的陈寿却鲜为人知。这大概就是屈原所说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了!同时我们也由此可见,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来已久的怪圈——古往今来,有多少黑白颠倒、本末倒置,小人空享盛名,贤人湮没无闻的事儿呀!
“天恩啊!读书能影响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因而读书一定要有所选择。所以,我不希望你看什么《红楼梦》、《三国演义》,也不要看什么《水浒传》,《水浒传》写的就是逼上梁山,落草为寇,朝廷招安,统统投降。《西游记》更不值一看,俗云:‘看了《西游记》,到老不成器。’这些书都是不宜看的。
“当然,在这里我有两点须得说明: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所见不同。我说这几本书不好,也许会有人说这几本书好,甚至很好。二是因为我不大喜欢这些书,所以我只是一目十行的浏览了其中的部分章节,大概没有发现内中之‘高妙’,也是有可能的。”
“万小姐!那么我今后看什么书为好呢?”本以为四大名著了不起的雷天恩被万锦妤这么一说,竟弄得有点茫然了。
“要看就看‘大书’、‘正书’,譬如《资治通鉴》、《四书五经》、《四库全书》《二十四史》、《诸子百家》等书籍,另外还可以看《沉思录》、《菜根谭》、《三言二拍》、《孙子兵法》、《唐宋八大家》等。如有可能的话,以后还要读一些外国作品,以了解外国文学,外国国情。诸如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马克·吐温的一些作品;还有印度著名诗人、作家拉宾特兰纳·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和长篇小说《戈拉》等都值得一读。”
“哎呀!看来万小姐看的书真不少哇!我看的这一点书真是小菜一碟了。”雷天恩听了万锦妤之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又为自己读书太少而感到有些羞愧。
“我和我哥哥、弟弟都是受我母亲的熏陶和亲炙,我母亲虽然没有上过多少学,但她十分刻苦勤奋,我刚才所说的那些中国古书她基本上都读过,有的甚至于读过两遍、三遍。我和我哥哥、弟弟在她的教育指导下,从五岁起就开始识字看书,十几年来,也算是读了一点书;但与‘读万卷书’的要求还很远哩。
“天恩呀!世间的好书多得很啦!我对你说的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我们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漫漫文明史,浩浩大文化,其涵盖蕴藏可谓博大精深,传承下来的文学瑰宝,多不胜数;所以我们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尤其是要读史书。不读史的人不是真正的文化人,不读史的人不知先贤的教诲,不懂得以古人为镜。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已经是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已成过眼烟云、昨日黄花。窃以为,持这种观点者大错特错——华夏传统文化的精髓一如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我们如果割断历史,抛弃传统,无异于离开我们脚下坚实的土地,成为‘断层人’。
“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理智地审视历史,了解传统的文化精髓;若是不知道《资治通鉴》、《四书五经》、《四库全书》《二十四史》、《诸子百家》等古籍,不仅是知识结构方面的一种缺陷,也难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弘扬发展。再说,作为一个人来到这个地球上一趟,不读过几千本、上万本好书,也算是白活了!正如郑逸梅先生所云:‘一个人不读书,还活在世上干什么?’
“现在官场上的官员,大多数是不学无术之徒。他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却还摇头晃脑作博学状。这些人只会在酒桌上天花乱坠、天马行空的夸夸其谈,你跟他谈文学,他只会朝你傻笑着翻眼睛,还反过来怪你说的他不懂;你看这多么可怜可悲呀!”
“万小姐!那你说我现在先读哪一本书好呢?再说我也没有这些大书好书呀!”
“这些书我家里都有,我什么时候拿来给你看。”
“好好好!那就烦请万小姐了!”
“不烦!不烦!区区小事,举手之劳,我什么时候带来就是了。”
江翠莲以**身份嫁给万福祥,万福祥却在新婚之夜觉得江翠莲不是**:一是江翠莲的ru房不坚挺。二是江翠莲的**上有白色的液体。三是江翠莲在行房事时没有喊疼,也没有**红——两人的感情便有了裂痕。
两人的感情虽然有了裂痕,但夫妻生活还是不免不了的——江翠莲第二年秋天就给万福祥生了个男孩儿,取名叫万锦鹏。第三年秋天又生了个女儿,取名叫万锦妤。第四年秋天又生了个男孩儿,取名叫万锦程。
江翠莲为万福祥生下万锦程以后,发现万福祥就是当年抢她四根金条的贼人,即与万福祥分居——江翠莲住家里,万福祥住店里。
万福祥住店里,他开的什么店呢?这个万福祥开的就是“万昌药材铺”——当年万福祥抢了江翠莲的金条,没有到赌场一赌为快,而是决意要到城里买房开店,过城里人的生活。
那年秋收以后,万福祥把小王庄的农田、农具、房产都卖了,到江州城西买了一所不错的院落,然后就把父亲接到城里,又把江翠莲迎娶进门。
在江翠莲的策划下,一心想赚钱,而又没有多少资金的万福祥,先开了一家小型药材铺(这药材铺和药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药房卖的是成品药,是零售。而药材铺只卖中药材料或半成品,它的特点是品种少,数量大,有批发性质)。一开始是就近到安徽亳州进一些一般的货回来,经过整理、包装或是简单加工后转手卖出。
后来,万福祥的生意渐渐做大了,钱也渐渐赚多了,就又到有名的药材生产基地甘肃陇西县首阳镇药材市场大量批发药材,回来加工销售;甚至还到东北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万良镇的人参市场批发人参回来高价出售。就这样几年一翻,万福祥赚了不少钱,后来就在城西开了一爿规模较大的“万昌药材铺”。
世事之巧合,往往令人咋舌——雷天恩被赵淑娴赶出龙府,因为他原来曾经住在西郊,对城西比较熟悉,所以要冯管家到城西给他买房子、找工做——冯管家和雷天恩找的店铺,就是万福祥在城西开的“万昌药材铺”。
因为江翠莲与万福祥曾经约法三章:夫妻恩断情绝,两人分开居住——江翠莲让万福祥和下人夹着铺盖卷儿搬到店铺里去住家里,两人互不干扰。因此江翠莲已有好多年都没有到“万昌药材铺”来过。
早春二月,风和日丽。这天,江翠莲的女儿万锦妤,一定要妈妈陪她踏青散步,顺便到“万昌药材铺”去玩。这一来是她想出去散散心;二来她也想念爸爸;三来她一直想让爸爸、妈妈捐弃前嫌,重归于好(万锦鹏、万锦妤和万锦程都不知道父母分居的真正原因)。
万锦妤和母亲江翠莲来到“万昌药材铺”,猛抬头看见一个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的小伙子在铺子里做活儿,心里暗吃一惊——这个小伙子生得太英俊、太帅气了!
“妈!那个小伙子是谁呀?”万锦妤这一招可谓高明——她妈妈江翠莲好几年没有到“万昌药材铺”来过,哪里会知道新来的小伙子是谁?她只是想以此言引起妈妈和那个小伙子的注意而已。
“你这孩子,我已经几年没有来过,我哪里知道这里的情况?”对女儿的用意已经猜出几分的江翠莲对万锦妤笑嗔道。
“哪你过去问一下不就知道了。”万锦妤用撒娇的语气说。
“死丫头!这不生不熟的,我怎么好问?”
“你是老板娘,怎么不好问呀?你去问问嘛!我的好妈妈!”
“哎!我真拿你没办法!”江翠莲说着,便来到那个小伙子面前轻声地问道:“小师傅!你是新来的吗?”
“嗯!我是新来的。”雷天恩看到来者气度不俗,也就客气地回答道。
“你叫什么名字呀?”江翠莲又笑问道。
“我叫雷天恩,夫人,您想买药材吗?”礼尚往来,来人笑问,雷天恩也就笑答;他这一笑,那张红白相间俊脸如同盛开的桃花,更加迷人了。
“你姓雷?”江翠莲微微一怔,随即又赶紧回答道:“哦!我不买药材,我是来玩的。”
“那您随便看看吧。”
“嗳!小伙子!你今年多大了?怎么这么小就做工?”不知怎的,江翠莲竟然又问起雷天恩的年龄。
“还这么小?这一过年我已经十八岁了。”
“你今年十八岁?”江翠莲又是微微一怔。
“是啊!我今年十八岁呀!”雷天恩一边做活儿,一边回答道。
“那你家住在什么地方?”早已按捺不住的万锦妤一旁插话问道。
“我家住……”
正想回话的雷天恩,突然觉得有一缕清香扑面而来。他举目一瞥,蓦见一位花容月貌的绝色女子,长着一双山泉映月般的眼睛款款站在柜台面前。哎呀!这满大街的女人无数,可让人赏心悦目的并不多,而让人如此惊魂摄魄的更是罕见。正所谓“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这个小女子长得太鬼斧神工了!简直就是七仙女下凡,小龙女上岸。但见她:
一双明眸,
两道柳眉;
万缕青丝飘逸,
银杏鼻儿笑靥。
红唇如朱,
皓齿若银;
玉颈宛似凝脂,
粉面桃花初绽。
亭亭玉立,
袅娜风姿;
绝非尘间俗女,
疑是天仙下凡!
此女何止容貌惊人?就是那一双纤纤小手也是指如剥葱腕似玉呀!更听得刚才那一声问,如同一阵燕歌雀啭黄莺啼。
“你家究竟住在什么地方呀?”雷天恩的眼光像烙铁似的烫得万锦妤不知所措,但她还是红着脸复问道。
“我家住在……就住在这城西”如同享受一场视觉盛宴的雷天恩正看得入迷忘情,又听得一声银铃般的催问,如梦方醒,赶忙回过神来回答道。
“你家就住在这城西?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呀?”万锦妤又接着问道。
“我原来不住这儿,是去年刚在这儿买的房子。”
“哪你以前住哪儿呀?”万锦妤为了跟这个俊俏青年说话,硬是打破沙锅璺(问)到底。
“我原来……”雷天恩的话没说完,老板万福祥就闻声出来了。
“是谁在这里说个不停呀?”万福祥明知是宝贝女儿来了,硬是故意戏弄。
“爸!我和妈妈来看你的呀!”万锦妤看到爸爸来了,便想起了来此的另一目的——促成爸妈“和平共处、友好往来”。因此她一边扑向爸爸,一边说“我和妈妈来看你的”。
“是吗?好啊!好啊!”万福祥心知江翠莲很难原谅他,也心知女儿的一片良苦用心,因此也就含含糊糊地叫好。
“爸!这是你新招来的伙计吧?”万锦妤指着雷天恩说。
“万老板!这是您的夫人和小姐呀?失敬!失敬!”雷天恩几乎与万锦妤同时问道。
“是啊!怎么啦?”万福祥一言回了两人的问话。
“人家小伙计年龄不大力气小,您以后可要多多照顾人家呀!”不知怎的,万锦妤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你这是……”万福祥也不解女儿为何给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小伙计说话。
“我……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万锦妤也感觉到了自己说话“没道理”,于是便用话来搪塞。
“锦妤!我们回去吧!”江翠莲见到万福祥出来了,不愿久留,便叫唤女儿回去。
“妈!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忙着回去干啥?多玩一会儿呗。”万锦妤一是要让爸爸和妈妈多接触一会儿,二是她也想与雷天恩多接触一会儿,所以不想现在就走。
“翠莲!在家一切还好吗?”万福祥主动与江翠莲说话,他心中也一直想与江翠莲重归于好。
“还好。”江翠莲“言简意赅”。
“你在家要多多保重,不要过于操劳,有什么活儿让下人做就是了。”
“嗯!我知道。”
“你也不要老是闷在家里,没事就和锦鹏、锦妤(万锦程在日本留学)出来跑跑看看;走走路、散散心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万福祥硬是找话与江翠莲“蘑菇”。
“嗯!我知道。”江翠莲仍是“谨开言,慢开口。”
“今天就在这儿吃饭好吗?我让雷天恩到‘聚福园’叫两个好菜,这小家伙与‘聚福园’的一个厨师关系不错。”
“好哇!妈妈!爸爸今天请我们吃大餐,我们就在这里一饱口福吧!”心中不想走的万锦妤,一听到爸爸这么说,赶紧赞同。
“你这个死丫头,就是嘴馋。”江翠莲用“骂”女儿的话,表示可以不走。
万福祥听到多年不来的江翠莲同意留下吃饭,赶紧让雷天恩到“聚福园”叫来几个好菜,就摆在内室,还拿出一瓶“竹叶青”,一家三口子就围桌坐下。
“爸!这桌子四方方,三面坐人,一面空着多不好哇!再说,你让人家去买了好菜,却不喊人家吃饭,这多没情义呀!”这感情啊!是个很怪的东西,它常常会令人难以置信地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万锦妤与雷天恩可谓萍水相逢,初次相见,她竟然提出要雷天恩同席共餐。
“你这个小精灵,你是要爸爸把那个小伙计雷天恩也叫来吃饭?”万福祥已经听出女儿的弦外之音,但他又不十分愿意——一家三口子坐在一起吃饭谈心多随便呀!叫一个外人坐在旁边,这叫什么事儿哩!再说,一个刚来的小伙计怎能与老板“平起平坐”?因此他不太高兴地问道。
“嗳!爸!你可不要瞧不起小伙计!我认为对待下人要恩威并施——不管是当官的,还是做老板的,对下面的人都要有张有弛、有赏有罚。单是让人家为你卖命,而不懂得安抚、笼络,收买人心,那是一种短视行为,这种老板是做不好的。所以,当权者对下人要赏罚分明,还要经常弄点甜头,弄点小恩小惠给人家,人家才会对你忠心耿耿。”万锦妤故意班门弄斧,用戏谑的口吻“教训”爸爸,旨在让她爸爸把那个买菜的“人家”叫来一起吃饭。
“哟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这个小丫头,竟敢教训起老子来了?好哇!今天爸爸就依了你,收买人心,把你说的那个买菜的‘人家’叫来一起吃饭。”万福祥说罢,便把雷天恩叫来一起就餐。
席间,万锦妤不断地和雷天恩说话,还不时地往雷天恩碗里夹菜;这不仅让雷天恩感到有点不适、不好意思;就连万福祥和江翠莲都感到意外和“糊涂”,都感到万锦妤有的点“过分”——这个平时不大正眼看小伙子的女儿,今天怎么对第一次见面的雷天恩如此亲热、恩宠呢?她是不是在向这个雷天恩示发爱的呼唤?
吃过中饭以后,万锦妤和妈妈江翠莲又在药材铺玩了一会儿才与爸爸告别;临行,万锦妤还媚眼如丝的向雷天恩摆了摆纤纤玉指。
自从有了这一次会面,万锦妤就隔三差五的往“万昌药材铺”跑,她嘴上说是看望爸爸,实际上是看望雷天恩。
人是感情动物,少男少女一旦接触多了,便会产生感情。而且,这种感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难以想象的。
万锦妤由隔几天空手看望雷天恩、与雷天恩有距离的聊天;渐渐地到了两天来一次看望雷天恩,而且每次都带些小食品给雷天恩;与雷天恩聊天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有时甚至还拉拉扯扯的。后来竟发展到天天来看望雷天恩,而且每次都带些精美的菜肴或是馄饨、饺子之类的东西。当然,她爸爸万福祥也会反过来沾光的。
有一天下午,万锦妤来看望雷天恩,看到清闲下来的雷天恩正在看书,她把雷天恩手上的书拿来一看,是一本《宋词解读》。便笑道:
“天恩!你怎么还读这些小书呀?”才一个月时间,万锦妤叫雷天恩已经不用“雷”字了。
“我把这本书看结束以后,就准备看红楼梦、三国……”
“你看那些书干什么?那都是一些‘歪书’、‘斜书’,千万不能看的!《红楼梦》说的都是朱门红颜、才子佳人、温香软玉、卿卿我我的事儿。胡适先生早就说过:‘《红楼梦》不是,因为它没有主题。’
“再说那本《三国演义》,简直就是罗贯中心血来潮的不羁之作,是胡言乱语。所谓‘演义’,应该是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增添情节而写成的章回小说。可这个罗贯中不知惹的什么邪,他在书中塑造的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功过是非,有好多的都不合历史实际,有的甚至是黑白颠倒、本末倒置。
“那个罗贯中在书中把孔明说成算无遗策的神人,把关羽说成侠肝义胆的圣人,其实根本就不是这回事。
“孔明并非算无遗策的神人,他的‘隆中对策’的理论水平尚可,但他在和孙权结盟,火烧赤壁以后,在实施‘隆中对策’第二步时就犯了好多错误——在夺取荆、益和汉中后,便利令智昏,急于求成,轻率冒进;结果葬送了‘隆中对策’之后出现的大好局面。后来还在多次战争中失算,屡犯策略性的错误,以致于五次‘北伐’均告失败;使得蜀汉损兵折将、粮草匮乏,一直都处于劣势。
“在用人方面,孔明也是失察不慎,一意孤行:他一定要破格重用言过其实的马谡,即使造成一出祁山的败绩还不以为然;直至最后失街亭时才跌足长叹:“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是吾不识贤愚,以致如此!”;不得不挥泪斩之;自己也上表请求自贬丞相之职。相反对雄才大略的刘封、廖立、彭兼、李严等大将却是‘忌才妒能’,未能‘人尽其才’的确当任用。正如世人所说:‘亮、备不成事于此也’。
“还有那个所谓‘圣人’关羽,他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纠纠武夫。此人骄傲自满、心胸狭窄,瞧不起老将黄忠,容不下军师孔明;并且刚愎自用,不听忠告,才导致败走麦城。就是退守麦城时,仍是荒谬不诞;结果上了吕蒙和孙权的当,在麦城守了不到一个月,便被潘璋的司马马忠在章乡活捉,丢了自己和儿子的性命。
“作为一个作者,如果没有才华,不懂历史,胡诌胡编,误用误导;其罪行等于戕贼文化,祸害后人啊!
“还有那个刘备,罗贯中首先为他找了一个汉景帝时期的刘胜作为老祖宗,让刘备成为帝王血统。然后又用‘双手过膝,两耳垂肩’等小说的陈词滥调,说刘备有帝王之相。
“其实刘备生性懦弱,而且命运偃蹇,屡战屡败,惶惶如丧家之犬似的先后投奔了好多主子。就是有了诸葛亮以后,也是‘败运’不断;曹操不失时机的夺取荆州后,刘备几乎没了立锥之地。这样的人比‘朽木’好不到哪里,他的儿子之所以是‘扶不起的阿斗’,就是因了他的遗传。
“至于张飞,更是一个胸无点墨的莽汉,而且不会用人,苛待部下;以至于被部将张达、范强割了他的脑袋投奔孙权去了。
“但这个罗贯中不知出于何种目的,或是囿于什么原由,他在《三国演义》中偏偏把刘、关、张和诸葛亮捧上了天,却把经天纬地的曹操说成了坏人。
“其实,魏武帝曹操是一个卓绝百世的大英雄、真豪杰。他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就是自己的战马踩了农民的庄稼,也“割发代首”,以严军纪。而且,曹操待人仁厚、爱兵如子;还能不拘一格用人才(他曾颁布过著名的“举贤勿操品行令”),又能虚心倾听、接受属下的不同意见;且赏罚分明、不徇私情;因此军风井然,士气高涨,坚不可摧。
“最最难能可贵的是,身为三军之帅,一方之君的曹操,生活却是十分朴素,一贯崇俭戒奢。就是在弥留之际,还下诏令要求一定要薄葬,不准有任何陪葬,入殓就穿平常的衣裳。安葬完毕,所有的人立即脱去丧服,换上军装,各守岗位;这在历代帝王中恐怕找不到第二个。
“就说那个秦始皇嬴政,他不仅大修皇陵,还用水银在陵墓中灌成大海,以示千古一帝的气魄和威严。唐代帝后的陵墓规模浩大,气势恢宏;明十三陵雄踞燕山脚下,巍峨壮丽,地宫中的珍宝璀璨夺目……
“可曹操在临时终前却一再叮嘱:余香可分为诸夫人,并要诸夫人在无聊的守寡生涯中,试着自食其力,学着编织草鞋为生(这就是成语“分香卖履”的由来)。虽未必现实,但作为一个帝王能想到、说出这一点,实在是难能可贵。
“最为可悲的是,罗贯中这种黑白颠倒的“流毒”甚广,后来的戏剧又进一步的发挥,把关羽弄成了红脸,把曹操弄成了白脸。再后来,全国好多的地方,都建起了“关帝庙”,供奉着心胸狭窄的关公老爷,且香火颇盛;反而众口一词的说雄才大略的曹操是奸臣。
“这桩公案一错就错了五百年,直到现在也没有人出来拨乱反正。现在已是民国,我们必须振臂呼吁:‘曹操不是那么的坏,刘、关、张并不是那么的好,诸葛亮也没有那么的神。’以让人们正视听(二十年后的周树人,四十年后的**,说了和万锦妤差不多的话——周树人说《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对罗贯中的笔法和观念多次抨击。**也说关羽乃“一介莽夫,气量狭小,自负凌人”。而对曹操却给予高度评价——**说曹操“统一北方,发展生产,改革恶政,抑制豪强,社会稳定,国富民强……”毛还说“把曹操弄成白脸,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一定要翻……”)
“所以我认为,作为一部演义小说,应该尽量尊重史实。历史上没有的也就罢了,如《聊斋》之类的事儿尽管任意杜撰,无须稽考。若是历史既有的事实就不宜乱来,更不能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到头来,该批判抨击的不受批判抨击,反受歌颂;该歌颂褒扬的得不到歌颂褒扬,反受抨击。这不是倒置功过,颠倒历史么?
“好在陈寿在《三国志》中如实详尽的记载了自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六十年间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正确翔实地反映了各个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功过是非;这一点还是值得欣慰的。
“可笑可悲的是,不顾史实、随意杜撰人物情节的罗贯中竟然名声大噪,而如实详尽记载历史的陈寿却鲜为人知。这大概就是屈原所说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了!同时我们也由此可见,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来已久的怪圈——古往今来,有多少黑白颠倒、本末倒置,小人空享盛名,贤人湮没无闻的事儿呀!
“天恩啊!读书能影响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因而读书一定要有所选择。所以,我不希望你看什么《红楼梦》、《三国演义》,也不要看什么《水浒传》,《水浒传》写的就是逼上梁山,落草为寇,朝廷招安,统统投降。《西游记》更不值一看,俗云:‘看了《西游记》,到老不成器。’这些书都是不宜看的。
“当然,在这里我有两点须得说明: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所见不同。我说这几本书不好,也许会有人说这几本书好,甚至很好。二是因为我不大喜欢这些书,所以我只是一目十行的浏览了其中的部分章节,大概没有发现内中之‘高妙’,也是有可能的。”
“万小姐!那么我今后看什么书为好呢?”本以为四大名著了不起的雷天恩被万锦妤这么一说,竟弄得有点茫然了。
“要看就看‘大书’、‘正书’,譬如《资治通鉴》、《四书五经》、《四库全书》《二十四史》、《诸子百家》等书籍,另外还可以看《沉思录》、《菜根谭》、《三言二拍》、《孙子兵法》、《唐宋八大家》等。如有可能的话,以后还要读一些外国作品,以了解外国文学,外国国情。诸如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马克·吐温的一些作品;还有印度著名诗人、作家拉宾特兰纳·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和长篇小说《戈拉》等都值得一读。”
“哎呀!看来万小姐看的书真不少哇!我看的这一点书真是小菜一碟了。”雷天恩听了万锦妤之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又为自己读书太少而感到有些羞愧。
“我和我哥哥、弟弟都是受我母亲的熏陶和亲炙,我母亲虽然没有上过多少学,但她十分刻苦勤奋,我刚才所说的那些中国古书她基本上都读过,有的甚至于读过两遍、三遍。我和我哥哥、弟弟在她的教育指导下,从五岁起就开始识字看书,十几年来,也算是读了一点书;但与‘读万卷书’的要求还很远哩。
“天恩呀!世间的好书多得很啦!我对你说的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我们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漫漫文明史,浩浩大文化,其涵盖蕴藏可谓博大精深,传承下来的文学瑰宝,多不胜数;所以我们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尤其是要读史书。不读史的人不是真正的文化人,不读史的人不知先贤的教诲,不懂得以古人为镜。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已经是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已成过眼烟云、昨日黄花。窃以为,持这种观点者大错特错——华夏传统文化的精髓一如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我们如果割断历史,抛弃传统,无异于离开我们脚下坚实的土地,成为‘断层人’。
“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理智地审视历史,了解传统的文化精髓;若是不知道《资治通鉴》、《四书五经》、《四库全书》《二十四史》、《诸子百家》等古籍,不仅是知识结构方面的一种缺陷,也难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弘扬发展。再说,作为一个人来到这个地球上一趟,不读过几千本、上万本好书,也算是白活了!正如郑逸梅先生所云:‘一个人不读书,还活在世上干什么?’
“现在官场上的官员,大多数是不学无术之徒。他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却还摇头晃脑作博学状。这些人只会在酒桌上天花乱坠、天马行空的夸夸其谈,你跟他谈文学,他只会朝你傻笑着翻眼睛,还反过来怪你说的他不懂;你看这多么可怜可悲呀!”
“万小姐!那你说我现在先读哪一本书好呢?再说我也没有这些大书好书呀!”
“这些书我家里都有,我什么时候拿来给你看。”
“好好好!那就烦请万小姐了!”
“不烦!不烦!区区小事,举手之劳,我什么时候带来就是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珠帘卷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珠帘卷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