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零四章 年氏逞凶,反被气死
目录:重生之再许芳华| 作者:刹时红瘦| 类别:都市言情
自从谢三太爷与镇国公兄弟闹翻分家,年氏就再也没有登过王府大门,却不是因为惭愧,而是自以为从此以后能彻底扬眉吐气,再不用在老王妃面前伏低讨好,不屑再来楚王府奉承。
当然也有因为没有如愿分得大笔财产,故而怨恨镇国公与老王妃之故。
可一旦遇上烦难——三太爷一家经营不善,短短数月间就转手了几间铺子,捉襟见肘之余,一边向年家伯府求助,一边不忘让虞栋知恩图报。
小谢氏哪肯拿自己的钱财填补三太爷一家那口无底洞,无奈的是虞栋有把柄捏在三太爷手里,不敢不顾,回回逼迫着沮丧不已的小谢氏抠出钱财送去解三太爷的燃眉之急。
新岁刚过,因为胡三落网,谢琦的勾当就被揭露,这案情清楚明白,顺天府尹也只好请了谢琦过堂。
谢琦是监生,又保留了户部观政之职,虽无品阶,衙门也是不好因为这样的小案子扣押刑逼于他,三太爷起初并不以为意。
哪知被胡三那个“仙人跳”的骗局讹诈失财的纨绔们见事情揭露出来,声名受损被人言嘲笑,哪容谢琦全身而退,他们当中也不全是懦弱之辈,有的不过是当初害怕事漏,被家中长辈知情逃不过惩罚才选择破财消灾、息事宁人,却因周家状告胡三,那市井无赖受不住刑,把之前种种都交待出来,纨绔们再遮掩不住丑事,受罚的受罚,被人嘲笑的被人嘲笑,也再无所顾忌,纷纷要求顺天府严惩谢琦。
其中还是有两个家族声势尚存,顺天府尹不敢小视,这才先请了镇国公来协商。
镇国公只有落井下石的,当然不会为谢琦求情。
于是顺天府尹正式问罪谢琦,事涉监生,要将这案子上报刑部。
三太爷这才着慌,连忙筹集银两走关系,企图让诸位原告放过谢琦,只把胡三问罪,谢家愿意翻番弥补几家财银损失,期望能大事化小。
年家毕竟远在朔州,远水不解近急,三太爷“求助”起虞栋当然更加顺手,故而小谢氏又是一番心痛难忍,还不得不揣着银票恭恭敬敬地送去谢府,忍着年氏的白眼——老太太是嫌虞栋夫妇抠门儿,挤出这么点子钱银,哪里能解他们燃眉之急。
银子撒了出去,顺天府还没结案,却有御史闻风而动,弹劾的折子就递去了御案。
圣上恍眼看过,甩手就把折子扔给了两个内阁,让他们斟情处置。
于是谢琦立即就被剥除了监生之名,自然再保不住六部观政。
案子倒不用刑部插手了,谢琦却被顺天府羁押,还没用刑,就吓破了胆交待了罪行,扔进刑狱等着审结后处以徒刑。
三太爷气得险些没有中风,见寄予重望的嫡长孙前途惨淡,竟不愿再以赎金抵罪。
这也是其他几个儿子乐见的结果。
哪知嫡长子心怀不甘,领着妻子儿女日日哭求,让三太爷舍财消灾,免了谢琦的牢狱之灾。
远庆七年正月,三太爷这家人过得那叫个乌烟瘴气、家宅不宁。
说到三太爷几个儿子,长子与老三是嫡出,其余两个是庶出,年氏虽说跋扈,因为三太爷不是情种,倒也没有残害庶子,兼着两个庶子的姨娘早早就病死了,庶子们一贯尊奉年氏,年氏虽说不将他们当作亲生,也没什么怨恨——当然,这也是因为从前还住在镇国公府这个大家庭,三房内部没什么矛盾,需要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却偏偏是两个嫡子子嗣单薄,长子只有谢琦一个儿子,其余全是女儿,三儿子倒有两个儿子,大的还是个结巴,脑子似乎也不太灵光,小的才七岁。
相比三太爷,年氏自然对谢琦这个嫡长孙更加重视。
三太爷一贯惧内,被年氏逼着,他也不敢对谢琦不闻不问。
于是小谢氏又得了谢府下人“通知”——三舅母有要事相商,请她立即去谢府。
又是要银子。
小谢氏心里长满黄莲,前前后后被三太爷一家讹诈了不下千两,简直就是在她心头剜肉,眼看谢琦前途黯淡,就算被捞出刑狱,将来再不可能入仕,更不会有什么回报,小谢氏哪里心甘,灵机一动,就生出一条祸水东引的计策,于是在年氏跟前一番挑唆:“凭着世子的圣眷,这么小一件案子哪需要废力,分明是他不想管……我也打听过了,那状告胡三的周家,也是国公府的姻亲,涉案的周四郎还是咱们世子妃的堂姐夫,三舅母,这事不简单,并非用银子就能平息,后头说不定是咱们世子与世子妃推波助澜。”
年氏一听这话,囫囵一想才觉醍醐灌顶,跺着脚就大骂世子夫妇心怀恶毒,挖了陷井要害她的嫡长孙,于是气势汹汹就领着几个媳妇杀去楚王府,堵在关睢苑门前兴师问罪。
旖景午憩才醒,就听说年氏杀到,又听晴空入内禀报她叫骂的那些话,晓得是因为谢琦的事,当然不会放人进来混闹,想了一阵,认为怕是劝不走那一家泼妇,干脆从后苑角门开溜,先去了荣禧堂老王妃跟前。
老王妃一听年氏闹来了王府,也气愤不已,与旖景商议怎么处置。
“事情已经发生了些时日,却在这时才闹上门,显然是因为二婶挑唆,借着这回的事,祖母也好给二婶吃吃挂落,我听晴空说三老太太是二婶领着去的关睢苑,表面上是在劝阻,却也怨怪关睢苑的侍卫们慢怠亲戚,称三老太太是长辈,我是晚辈,不该把三老太太拒之门外。”
老王妃重重颔首,一边思量着该给小谢氏什么苦头吃。
而年氏在关睢苑门前叫嚣得喉咙嘶哑,那一排铁甲侍卫却寸步不退,冷着脸看她们表演,仿佛听不懂那些话似的,气得年氏直翻白眼,手里的拐杖险些没把石阶跺出个洞来。
好容易盼得晴空回禀——世子妃并没在关睢苑,而是去了荣禧堂。
小谢氏大喜过望,看来旖景也晓得三老太太不好对付,着急去寻老王妃撑腰,却忘了老王妃最顾及的还是娘家,再说年氏这般跋扈,老王妃也从不敢招惹,忙又扶着年氏改道内宅。
小谢氏似乎也忘记了,不是所有姓谢的都被老王妃当做娘家人,谢妃因为表面良善,老王妃才将她当作姐妹,对三太爷却一直不如镇国公几兄弟亲近,再因分家的事一闹,老王妃更不可能顾及“旧情”。
年氏气性极大,才进了荣禧堂的东次间,见旖景稳稳坐在一侧没有起身见礼的意思,抡着拐杖就向旖景当头打去。
两个李婶哪容年氏逞凶,毫不犹豫欺身上前,一个扭胳膊一个夺拐杖,须臾之间就将年氏制服,当大李婶夺了凶器,小李婶才放开年氏,年氏只觉胳膊一麻须臾手中一空,竟一时呆怔,半响才斥骂出来,称旖景不敬尊长。
小谢氏抚着年氏的胸口:“三舅母息怒。”又佯作慈和的嗔怪旖景:“景丫头也真是,你也见过三舅母,怎么不起身见礼。”
“是我嘱咐的,老三夫妇狼心狗肺,不顾父亲遗言一意析产分家,不敬兄长,有什么脸面再让景儿与沨儿认他们为长辈,这里是楚王府,不是市井无赖随便撒野的地方。”老王妃一见年氏二话不说就要动手,心里也是怒火中铙,说的话十分严厉。
小谢氏不曾想老王妃竟是这般态度,微微一怔。
年氏却叫嚣起来:“你个贱妇!装了一辈子恭顺贤良,总算是露出了狐狸尾巴来,与你那生母一般恶毒,若不是你们母女污篾陷害,清娘怎么会作妾!你抢了清娘的姻缘,不知悔愧,这时还仗势欺人!”
旖景见老王妃一听这话就青了脸,小谢氏却不掩兴灾乐祸的模样,虽在假意劝阻,却并没拉着年氏张牙舞爪就要扑打老王妃,心中也是大怒,喝令出声:“大小李婶,还不将三老太太驱逐出府,这是楚王府,她竟敢对祖母口出恶言,以下犯上已是杖责之罪,祖母宽慈,不愿重惩,却也不容恶妇撒野有损宗室威严。”
两个李婶称令上前,却被小谢氏胳膊一挡拦个严实,冷笑质问旖景:“景丫头,别总拿宗室威严说话,宗室也得讲究个尊卑长幼。”
“二婶,不知三老太太是你的尊长,还是祖母是你的尊长,三老太太恶言辱骂祖母,你不加喝止反而放纵,才是不孝。”旖景据理力争。
老王妃已经怒不可遏,一声“跪下”的怒斥。
小谢氏这才醒悟过来她又做了错事,上了世子妃的当,暗暗咬牙,却不得不跪地请恕。
年氏没说一句正话,就这么被大小李婶挟制着“请”出王府。
年氏尚且不甘,在楚王府门前跳脚大骂,引来不少路人围观,连大长公主从外头回来,还亲眼目睹此事,今日刚巧有严夫人受大长公主邀请去国公府小坐,也瞧见了这出闹剧,还与大长公主打趣:“谢家这老太太一把年龄,肝火还这般旺盛,殊不知他们一家已经彻底成了笑柄,再这么闹,她那些孙女将来还想不想嫁人。”
而小谢氏这回却实打实地触怒了老王妃,罚跪在荣禧堂前,直到晚膳时分虞栋回来,听说这一桩事气得半死,连忙与小谢氏并肩跪着求请老王妃宽恕,夫妻俩一直跪到下栓的时辰,老王妃才总算是歇了火,把两人叫进去训斥一番:“我知道二爷只把三太爷当亲舅舅,从来就孝顺他,可二夫人你难道不是长兄的亲女儿?三太爷一家那般张狂,就是为了从你父亲手里分夺家财,你倒不怨恨他们,反而把他们当做亲亲的尊长来孝敬,眼看着年氏行恶,对景丫头动手,又对我恶言不敬,你还帮着……想来你们也以为我是抢了谢妃的姻缘,心里怨恨着我。”
老王妃很伤心的模样。
吓得虞栋连连磕着响头,暗骂年氏真是老糊涂,竟说出这样的话,又怪小谢氏蠢笨。
说不尽的好话,居然把死了多年的“外祖母”齐氏也牵扯出来责备,老王妃才相信小谢氏被年氏吓着了,一时疏忽顾及不周,摆摆手免了夫妻两个的罪。
却当虞栋夫妇一走,老王妃就连连冷笑,对祝嬷嬷说道:“没有齐氏,哪有他虞栋,为求自保竟然把尸骨已寒的人拿来指责,可见心有多狠。”
虞栋一回梨香院,没忍住就赏了小谢氏两个耳光,厉斥她蠢笨,招惹来年氏挑衅,又让老王妃心生嫌隙。
小谢氏心里那叫个委屈,却也晓得这回事情做得过了头,不敢半句分辩。
她今日被罚跪堂前,颜面扫地不说,又受了些风寒,膝盖更是酸痛难忍,歇了好一阵才有精神用膳,却还没填饱肚子,就见拂袖去了姨娘那处的虞栋又转身回来,说是老王妃不适,叫了良医正诊脉,紧声摧促小谢氏去侍疾。
旖景与虞沨先到一步,却被老王妃劝了回去,单留着小谢氏在跟前侍奉。
小谢氏当了这么多年儿媳,还没受过这般磋磨,一晚上不得安睡苦不堪言,好容易挨到天亮,还得发放对牌主持中馈,险些撑不住要晕厥过去,好容易安排好一日琐碎,被单氏扶持着上床安歇,还没睡着,就听说三太爷一家披麻戴孝又闹上门来,说是年氏昨天被旖景气得心口疼,一晚上不安稳,今日竟发现死在床上!
当然也有因为没有如愿分得大笔财产,故而怨恨镇国公与老王妃之故。
可一旦遇上烦难——三太爷一家经营不善,短短数月间就转手了几间铺子,捉襟见肘之余,一边向年家伯府求助,一边不忘让虞栋知恩图报。
小谢氏哪肯拿自己的钱财填补三太爷一家那口无底洞,无奈的是虞栋有把柄捏在三太爷手里,不敢不顾,回回逼迫着沮丧不已的小谢氏抠出钱财送去解三太爷的燃眉之急。
新岁刚过,因为胡三落网,谢琦的勾当就被揭露,这案情清楚明白,顺天府尹也只好请了谢琦过堂。
谢琦是监生,又保留了户部观政之职,虽无品阶,衙门也是不好因为这样的小案子扣押刑逼于他,三太爷起初并不以为意。
哪知被胡三那个“仙人跳”的骗局讹诈失财的纨绔们见事情揭露出来,声名受损被人言嘲笑,哪容谢琦全身而退,他们当中也不全是懦弱之辈,有的不过是当初害怕事漏,被家中长辈知情逃不过惩罚才选择破财消灾、息事宁人,却因周家状告胡三,那市井无赖受不住刑,把之前种种都交待出来,纨绔们再遮掩不住丑事,受罚的受罚,被人嘲笑的被人嘲笑,也再无所顾忌,纷纷要求顺天府严惩谢琦。
其中还是有两个家族声势尚存,顺天府尹不敢小视,这才先请了镇国公来协商。
镇国公只有落井下石的,当然不会为谢琦求情。
于是顺天府尹正式问罪谢琦,事涉监生,要将这案子上报刑部。
三太爷这才着慌,连忙筹集银两走关系,企图让诸位原告放过谢琦,只把胡三问罪,谢家愿意翻番弥补几家财银损失,期望能大事化小。
年家毕竟远在朔州,远水不解近急,三太爷“求助”起虞栋当然更加顺手,故而小谢氏又是一番心痛难忍,还不得不揣着银票恭恭敬敬地送去谢府,忍着年氏的白眼——老太太是嫌虞栋夫妇抠门儿,挤出这么点子钱银,哪里能解他们燃眉之急。
银子撒了出去,顺天府还没结案,却有御史闻风而动,弹劾的折子就递去了御案。
圣上恍眼看过,甩手就把折子扔给了两个内阁,让他们斟情处置。
于是谢琦立即就被剥除了监生之名,自然再保不住六部观政。
案子倒不用刑部插手了,谢琦却被顺天府羁押,还没用刑,就吓破了胆交待了罪行,扔进刑狱等着审结后处以徒刑。
三太爷气得险些没有中风,见寄予重望的嫡长孙前途惨淡,竟不愿再以赎金抵罪。
这也是其他几个儿子乐见的结果。
哪知嫡长子心怀不甘,领着妻子儿女日日哭求,让三太爷舍财消灾,免了谢琦的牢狱之灾。
远庆七年正月,三太爷这家人过得那叫个乌烟瘴气、家宅不宁。
说到三太爷几个儿子,长子与老三是嫡出,其余两个是庶出,年氏虽说跋扈,因为三太爷不是情种,倒也没有残害庶子,兼着两个庶子的姨娘早早就病死了,庶子们一贯尊奉年氏,年氏虽说不将他们当作亲生,也没什么怨恨——当然,这也是因为从前还住在镇国公府这个大家庭,三房内部没什么矛盾,需要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却偏偏是两个嫡子子嗣单薄,长子只有谢琦一个儿子,其余全是女儿,三儿子倒有两个儿子,大的还是个结巴,脑子似乎也不太灵光,小的才七岁。
相比三太爷,年氏自然对谢琦这个嫡长孙更加重视。
三太爷一贯惧内,被年氏逼着,他也不敢对谢琦不闻不问。
于是小谢氏又得了谢府下人“通知”——三舅母有要事相商,请她立即去谢府。
又是要银子。
小谢氏心里长满黄莲,前前后后被三太爷一家讹诈了不下千两,简直就是在她心头剜肉,眼看谢琦前途黯淡,就算被捞出刑狱,将来再不可能入仕,更不会有什么回报,小谢氏哪里心甘,灵机一动,就生出一条祸水东引的计策,于是在年氏跟前一番挑唆:“凭着世子的圣眷,这么小一件案子哪需要废力,分明是他不想管……我也打听过了,那状告胡三的周家,也是国公府的姻亲,涉案的周四郎还是咱们世子妃的堂姐夫,三舅母,这事不简单,并非用银子就能平息,后头说不定是咱们世子与世子妃推波助澜。”
年氏一听这话,囫囵一想才觉醍醐灌顶,跺着脚就大骂世子夫妇心怀恶毒,挖了陷井要害她的嫡长孙,于是气势汹汹就领着几个媳妇杀去楚王府,堵在关睢苑门前兴师问罪。
旖景午憩才醒,就听说年氏杀到,又听晴空入内禀报她叫骂的那些话,晓得是因为谢琦的事,当然不会放人进来混闹,想了一阵,认为怕是劝不走那一家泼妇,干脆从后苑角门开溜,先去了荣禧堂老王妃跟前。
老王妃一听年氏闹来了王府,也气愤不已,与旖景商议怎么处置。
“事情已经发生了些时日,却在这时才闹上门,显然是因为二婶挑唆,借着这回的事,祖母也好给二婶吃吃挂落,我听晴空说三老太太是二婶领着去的关睢苑,表面上是在劝阻,却也怨怪关睢苑的侍卫们慢怠亲戚,称三老太太是长辈,我是晚辈,不该把三老太太拒之门外。”
老王妃重重颔首,一边思量着该给小谢氏什么苦头吃。
而年氏在关睢苑门前叫嚣得喉咙嘶哑,那一排铁甲侍卫却寸步不退,冷着脸看她们表演,仿佛听不懂那些话似的,气得年氏直翻白眼,手里的拐杖险些没把石阶跺出个洞来。
好容易盼得晴空回禀——世子妃并没在关睢苑,而是去了荣禧堂。
小谢氏大喜过望,看来旖景也晓得三老太太不好对付,着急去寻老王妃撑腰,却忘了老王妃最顾及的还是娘家,再说年氏这般跋扈,老王妃也从不敢招惹,忙又扶着年氏改道内宅。
小谢氏似乎也忘记了,不是所有姓谢的都被老王妃当做娘家人,谢妃因为表面良善,老王妃才将她当作姐妹,对三太爷却一直不如镇国公几兄弟亲近,再因分家的事一闹,老王妃更不可能顾及“旧情”。
年氏气性极大,才进了荣禧堂的东次间,见旖景稳稳坐在一侧没有起身见礼的意思,抡着拐杖就向旖景当头打去。
两个李婶哪容年氏逞凶,毫不犹豫欺身上前,一个扭胳膊一个夺拐杖,须臾之间就将年氏制服,当大李婶夺了凶器,小李婶才放开年氏,年氏只觉胳膊一麻须臾手中一空,竟一时呆怔,半响才斥骂出来,称旖景不敬尊长。
小谢氏抚着年氏的胸口:“三舅母息怒。”又佯作慈和的嗔怪旖景:“景丫头也真是,你也见过三舅母,怎么不起身见礼。”
“是我嘱咐的,老三夫妇狼心狗肺,不顾父亲遗言一意析产分家,不敬兄长,有什么脸面再让景儿与沨儿认他们为长辈,这里是楚王府,不是市井无赖随便撒野的地方。”老王妃一见年氏二话不说就要动手,心里也是怒火中铙,说的话十分严厉。
小谢氏不曾想老王妃竟是这般态度,微微一怔。
年氏却叫嚣起来:“你个贱妇!装了一辈子恭顺贤良,总算是露出了狐狸尾巴来,与你那生母一般恶毒,若不是你们母女污篾陷害,清娘怎么会作妾!你抢了清娘的姻缘,不知悔愧,这时还仗势欺人!”
旖景见老王妃一听这话就青了脸,小谢氏却不掩兴灾乐祸的模样,虽在假意劝阻,却并没拉着年氏张牙舞爪就要扑打老王妃,心中也是大怒,喝令出声:“大小李婶,还不将三老太太驱逐出府,这是楚王府,她竟敢对祖母口出恶言,以下犯上已是杖责之罪,祖母宽慈,不愿重惩,却也不容恶妇撒野有损宗室威严。”
两个李婶称令上前,却被小谢氏胳膊一挡拦个严实,冷笑质问旖景:“景丫头,别总拿宗室威严说话,宗室也得讲究个尊卑长幼。”
“二婶,不知三老太太是你的尊长,还是祖母是你的尊长,三老太太恶言辱骂祖母,你不加喝止反而放纵,才是不孝。”旖景据理力争。
老王妃已经怒不可遏,一声“跪下”的怒斥。
小谢氏这才醒悟过来她又做了错事,上了世子妃的当,暗暗咬牙,却不得不跪地请恕。
年氏没说一句正话,就这么被大小李婶挟制着“请”出王府。
年氏尚且不甘,在楚王府门前跳脚大骂,引来不少路人围观,连大长公主从外头回来,还亲眼目睹此事,今日刚巧有严夫人受大长公主邀请去国公府小坐,也瞧见了这出闹剧,还与大长公主打趣:“谢家这老太太一把年龄,肝火还这般旺盛,殊不知他们一家已经彻底成了笑柄,再这么闹,她那些孙女将来还想不想嫁人。”
而小谢氏这回却实打实地触怒了老王妃,罚跪在荣禧堂前,直到晚膳时分虞栋回来,听说这一桩事气得半死,连忙与小谢氏并肩跪着求请老王妃宽恕,夫妻俩一直跪到下栓的时辰,老王妃才总算是歇了火,把两人叫进去训斥一番:“我知道二爷只把三太爷当亲舅舅,从来就孝顺他,可二夫人你难道不是长兄的亲女儿?三太爷一家那般张狂,就是为了从你父亲手里分夺家财,你倒不怨恨他们,反而把他们当做亲亲的尊长来孝敬,眼看着年氏行恶,对景丫头动手,又对我恶言不敬,你还帮着……想来你们也以为我是抢了谢妃的姻缘,心里怨恨着我。”
老王妃很伤心的模样。
吓得虞栋连连磕着响头,暗骂年氏真是老糊涂,竟说出这样的话,又怪小谢氏蠢笨。
说不尽的好话,居然把死了多年的“外祖母”齐氏也牵扯出来责备,老王妃才相信小谢氏被年氏吓着了,一时疏忽顾及不周,摆摆手免了夫妻两个的罪。
却当虞栋夫妇一走,老王妃就连连冷笑,对祝嬷嬷说道:“没有齐氏,哪有他虞栋,为求自保竟然把尸骨已寒的人拿来指责,可见心有多狠。”
虞栋一回梨香院,没忍住就赏了小谢氏两个耳光,厉斥她蠢笨,招惹来年氏挑衅,又让老王妃心生嫌隙。
小谢氏心里那叫个委屈,却也晓得这回事情做得过了头,不敢半句分辩。
她今日被罚跪堂前,颜面扫地不说,又受了些风寒,膝盖更是酸痛难忍,歇了好一阵才有精神用膳,却还没填饱肚子,就见拂袖去了姨娘那处的虞栋又转身回来,说是老王妃不适,叫了良医正诊脉,紧声摧促小谢氏去侍疾。
旖景与虞沨先到一步,却被老王妃劝了回去,单留着小谢氏在跟前侍奉。
小谢氏当了这么多年儿媳,还没受过这般磋磨,一晚上不得安睡苦不堪言,好容易挨到天亮,还得发放对牌主持中馈,险些撑不住要晕厥过去,好容易安排好一日琐碎,被单氏扶持着上床安歇,还没睡着,就听说三太爷一家披麻戴孝又闹上门来,说是年氏昨天被旖景气得心口疼,一晚上不安稳,今日竟发现死在床上!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再许芳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再许芳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