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百一十四章 失职的父亲们
目录:嫡门| 作者:扬秋| 类别:都市言情
高大老爷看了老父一眼,才点头回答,“是。=”
“你,你既然能为自己谋外放,那为你三弟安排差事,应当也不难吧?”高老太爷混浊的眼,直勾勾的看着长子。
“父亲,您只想着为三弟安排差事,可曾想过,以他那个性子,若真的给他安排了差事,日后要是惹事,可还有人有能力在他背后收拾残局?”
高老太爷冲口而出,“不是还有你吗?”
“父亲,我是他大哥,不是他爹,他的性情您应该是最了解的,没有官身尚且天天惹事端,要真有官职在身,仗着那身官皮,能惹的事,可比白身要严重得多,您真希望高家被他拖累?”
“你这是什么话?他之前会成天惹事生非,无非是看你们兄弟个个都有官职在身,独他一人没有,心里头不平不痛快,这才在外借酒浇愁,也才会生出事端来,又不是他乐意甘愿的。”
高老太爷是完全相信老三说,他是因为心情不好出外喝酒,所以遭人算计,才会欠债,其实以高老太爷的资历来说,怎么可能看不出老三的话漏洞百出,只不过是自欺欺人,想要说服自己,说服长子帮忙罢了!
但一想到为老三偿债,卖掉的那些宝贝印石,高老太爷就心疼不已,他是真的很想赶紧让老三有份差事,省得他整天在外头鬼混。
他完全忘了,老祖宗还在时,三老爷就算身有官职也还是整天在外瞎混,只是那时他自己有公事在忙,又有妻子帮着儿子遮掩。所以才没发现异状,不像现在,他整天闲在家里,才会察觉老三整天不着家在外胡混。
高大老爷淡淡一笑,“父亲,您真的想好了?儿子若真的为三弟安排差事,日后他要是出事。我可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您得自个儿看着办。”
他都外放了,三老爷在京里若犯了错事,遭人弹劾。他可是想救也救不了。
原以为高老太爷会因此迟疑,不想他老人家却怒道,“你就没想着他好是吧?再说,你女婿和他祖父都在京里。若你三弟惹了事,难道他们就能见死不救?”
呵呵。真不知他爹从何而来的自信啊!认为杜家理应帮他们高家的忙,“父亲,您该不会忘了吧?三弟妹和三房的侄女儿曾经欺负我外孙女的事,还有。三弟妹和母亲曾试图逼杜云启娶三弟的嫡女作继室,不果,又想设计他纳三弟的庶女作妾。”
高老太爷觉得老脸*辣的。“那,那不是没成吗?”
“是啊!是没成。那是因为人家压根不肯进高家大门。”是杜云启连算计的机会都不曾给,而不是因为三夫人主动放弃算计人的,杜府从那之后,就只同大房往来。
长子满脸嘲讽,让高老太爷觉得在这个儿子面前抬不起头来。
“父亲您觉得,三弟要是真惹是生非,杜家真的会出手帮忙吗?”人家不落井下石就是好的了!
高老太爷一脸纠结,“那你说,怎么办呢?他是你三弟,总不好让他就此沉沦下去吧?”
“父亲,三弟他不小了!都有孙子的人了,难道您还能这样护着他多久?”高大老爷冷哼,从小他们几个兄弟写字读书,谁不认真就得挨打,只有老三,写字不认真,不止母亲会为他找借口,父亲处罚他时,也会比他们轻上好些。
举例来说,大老爷幼时,写错一个大字,就得罚写三百个大字,二弟和四弟则是罚写一百,只有三弟,只需罚写十遍。
他和二弟都是自己考科举,四弟也考过,只是成绩不如他们,只有三弟,连考都不曾,就直接由高老太爷安排闲差给他。
“他是你弟弟。”
“二弟和四弟也是我弟弟,四弟还比他小咧!”按说么儿才该是最受宠的那一个,可是他们高家与众不同,“但四弟也没像他这样,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借酒浇愁,还傻得被人设计,上一次当吃一回亏就该学乖了!可三弟是每个月同样的错犯好几回,您老自个儿说吧!如果今日,您的老友同窗或是同年,找您给这样的一个人安排差事,您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
当然是不答应!他又不傻,怎么可能给这样的人安排工作,那可能会给自己惹麻烦,害自己被拖下水。
看老父面上表情变幻,高大老爷笑了,“您从朝堂退下来才多久,不会天真的以为别人都是笨蛋,被人算计了都还不晓得,就咱们自个儿最聪明吧?”
话说到这里,高老太爷只得颓然低头,“那你三弟怎么办?”
“您自个儿看着办啊!我是他哥,不是他爹,我管不了他,我连自个儿儿子的前途都安排不了了,还顾得上他吗?您也太高看我了!”
高大老爷说完,就直接下车,不再跟高老太爷继续说了,再说下去,他觉得自个儿脑子都被绕晕了,一件事来回不断的扯,一点意思都没有,还是早点谋外任眼不见为净的好。
他下车的地方离工部不远,他的车和人都在前头不远,高大老爷疾步上前,随从远远看到他下了车,忙催促车夫赶车过去接人,上了车之后,高大老爷道,“去杜府,我有事找相爷。”
车夫应诺,利落的回车往杜府去。
没几日,高大老爷再次平调担任工部侍郎,即日启程江南,巡查各地堤防及河道。
与此同时,高家传出分家,当日,高老太爷请来高家族老等人见证,人都说父母在不分家,但老太爷作主分了,而且他和妻子分别由长子和三子奉养,二房和四房不在京里,族老们原以为老太爷夫妻会苛扣他们两房,让三房和长房多得些,毕竟他们两房要负责奉养两老。
倒是没想到。三房所得比二房、四房还少,长房得公中祖宅,田庄六座,铺子十间,京里三进宅院一幢,现银五万两,二房、四房只得京郊四进宅院一幢。田庄各一座。铺子两间,现银一万两,三房独得京中宅院宅院一幢。田庄一座,铺子两间,现银五千两。
其实这房宅、庄子和铺子不能只看数量,还得看位置。和庄子每年的产息,铺子每年的收益。但光现银就有这么大的落差,叫族老们不得不猜测,老太爷之所以急着给儿子们分家,是不是怕被老三掏光私房。并引起其他三个儿子不满?
老祖宗过世后,高家人一起住在高府守孝,孝期满了后。高大老爷以每天上朝不便为由,另置房产搬出去。分完家后,高大老爷出京办差去了,高大夫人给公爹布置好院子后
,就亲自上门接人了,高老夫人原有意刁难,可架不住丈夫冷脸一摆,她就缩了。
高老太爷带着两个妾室,住进长子府中,高老夫人便同三老爷夫妻,住在原来的高府,只是这宅子已是大房的产业,老夫人在,三房还能住在这里,老夫人过世,三房一家就得搬出去。
搬出去他们能住到那里去?自然是住到他们分得的宅院,与祖宅相比,那宅院小不说,位置还不好,三房自然不想搬,不想搬就好好侍奉老夫人吧!
三老爷看看拿到手的现银,塞牙缝的不够啊!能顶什么用?只得往老娘那里挖钱,老夫人的私产能有多少,三房的人花钱没个成算,一下子就把分到手的现银全花光了,老夫人又贴补了一些,还是不够用。
三夫人不想掏自个儿的私房,把主意打上媳妇的嫁妆,分家后不过短短十天,三房的媳妇们就已经闹翻天,老夫人一会儿被这个孙媳哭闹,吵得头昏眼花,一忽儿又被三媳妇闹得头痛,才几天就已经瘦得不成样。
高大夫人这厢得知,暗笑,该,叫她宠着三房的人,让他们其他房替三房收拾善后,她自个儿就坐在一旁看热闹,也该让她尝尝,替三房人作为收拾残局是何滋味了!
高老夫人有生之年都得和三房绑在一起,三房有多能闹腾,高大夫人再清楚不过,然而老太爷怎么会毫无预警的分家,而且还把自己和妻子分开,分由大房和三房奉养?
按惯例,不该是老夫妻两都由长房奉养的吗?
她是晓得老太爷决定分家之前,曾去找过丈夫,父子两在车里待了一段路,也不知他们说了什么?想问个明白,偏偏丈夫又出京去了,归期不定,这事在信里又不好问,只能暂放在心里。
杜云寻兄弟倒是知道一些,因为高大老爷来杜府时,他们正好在杜相书房里,互相见礼后,他们兄弟就退出来,但并未远离,而是避到隔壁去,所以他们听到了一些。
高大老爷请教杜相,要怎么处理他三弟的问题,他那三弟成天惹事,父亲不思好好管教三弟,却逼他们兄弟帮着收拾三弟捅的漏子,为此他几乎无心公事,他担心长此下去,自己会误事。
杜相只让他放心,尔后便派人去见高老太爷,把高老夫人和三夫人从前为三老爷遮掩的一些丑事全捅给高老太爷知道,高老太爷看了那些证据后,才知道妻子和三儿子夫妻背着他,曾经做过那些事情。
除了草菅人命,还有抢人财产田地、夺人妻女等事,只是当时仗着高老太爷是尚书,把这些事强压了下来,当年一名苦主的遗孤在家变后,愤发向上高中进士,经过数年苦熬,最近进了御史台,见近来高老太爷不断走关系想为儿子安排差事,便将这些收集的罪证上呈,最后到了杜相这里。
高老太爷拿到这些东西之后,没有考虑太久,就决定分家。
高府分家一事,在京中传开后,杜云寻对范安阳道,“高老太爷真是现实!”
范安阳却道,“你管他呢!”
其实高老太爷和杜相很像,他们都娶了一个不怎么样的老婆,长子都很有出息,家里都有个被妻子宠坏的儿子,他们在事业上很有成就,但身为人父都有些失职。
杜二老爷和高三老爷何其相似,只不过,杜相比高老太爷看得清,一开始就没给次子安排官身,不想杜家被不成材的儿子拖累,高老太爷却认为自己压得住儿子,没想到背着自己,妻子和儿子做了些什么好事!这也是最后,他选择放弃妻子和三房。(未完待续。)
“你,你既然能为自己谋外放,那为你三弟安排差事,应当也不难吧?”高老太爷混浊的眼,直勾勾的看着长子。
“父亲,您只想着为三弟安排差事,可曾想过,以他那个性子,若真的给他安排了差事,日后要是惹事,可还有人有能力在他背后收拾残局?”
高老太爷冲口而出,“不是还有你吗?”
“父亲,我是他大哥,不是他爹,他的性情您应该是最了解的,没有官身尚且天天惹事端,要真有官职在身,仗着那身官皮,能惹的事,可比白身要严重得多,您真希望高家被他拖累?”
“你这是什么话?他之前会成天惹事生非,无非是看你们兄弟个个都有官职在身,独他一人没有,心里头不平不痛快,这才在外借酒浇愁,也才会生出事端来,又不是他乐意甘愿的。”
高老太爷是完全相信老三说,他是因为心情不好出外喝酒,所以遭人算计,才会欠债,其实以高老太爷的资历来说,怎么可能看不出老三的话漏洞百出,只不过是自欺欺人,想要说服自己,说服长子帮忙罢了!
但一想到为老三偿债,卖掉的那些宝贝印石,高老太爷就心疼不已,他是真的很想赶紧让老三有份差事,省得他整天在外头鬼混。
他完全忘了,老祖宗还在时,三老爷就算身有官职也还是整天在外瞎混,只是那时他自己有公事在忙,又有妻子帮着儿子遮掩。所以才没发现异状,不像现在,他整天闲在家里,才会察觉老三整天不着家在外胡混。
高大老爷淡淡一笑,“父亲,您真的想好了?儿子若真的为三弟安排差事,日后他要是出事。我可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您得自个儿看着办。”
他都外放了,三老爷在京里若犯了错事,遭人弹劾。他可是想救也救不了。
原以为高老太爷会因此迟疑,不想他老人家却怒道,“你就没想着他好是吧?再说,你女婿和他祖父都在京里。若你三弟惹了事,难道他们就能见死不救?”
呵呵。真不知他爹从何而来的自信啊!认为杜家理应帮他们高家的忙,“父亲,您该不会忘了吧?三弟妹和三房的侄女儿曾经欺负我外孙女的事,还有。三弟妹和母亲曾试图逼杜云启娶三弟的嫡女作继室,不果,又想设计他纳三弟的庶女作妾。”
高老太爷觉得老脸*辣的。“那,那不是没成吗?”
“是啊!是没成。那是因为人家压根不肯进高家大门。”是杜云启连算计的机会都不曾给,而不是因为三夫人主动放弃算计人的,杜府从那之后,就只同大房往来。
长子满脸嘲讽,让高老太爷觉得在这个儿子面前抬不起头来。
“父亲您觉得,三弟要是真惹是生非,杜家真的会出手帮忙吗?”人家不落井下石就是好的了!
高老太爷一脸纠结,“那你说,怎么办呢?他是你三弟,总不好让他就此沉沦下去吧?”
“父亲,三弟他不小了!都有孙子的人了,难道您还能这样护着他多久?”高大老爷冷哼,从小他们几个兄弟写字读书,谁不认真就得挨打,只有老三,写字不认真,不止母亲会为他找借口,父亲处罚他时,也会比他们轻上好些。
举例来说,大老爷幼时,写错一个大字,就得罚写三百个大字,二弟和四弟则是罚写一百,只有三弟,只需罚写十遍。
他和二弟都是自己考科举,四弟也考过,只是成绩不如他们,只有三弟,连考都不曾,就直接由高老太爷安排闲差给他。
“他是你弟弟。”
“二弟和四弟也是我弟弟,四弟还比他小咧!”按说么儿才该是最受宠的那一个,可是他们高家与众不同,“但四弟也没像他这样,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借酒浇愁,还傻得被人设计,上一次当吃一回亏就该学乖了!可三弟是每个月同样的错犯好几回,您老自个儿说吧!如果今日,您的老友同窗或是同年,找您给这样的一个人安排差事,您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
当然是不答应!他又不傻,怎么可能给这样的人安排工作,那可能会给自己惹麻烦,害自己被拖下水。
看老父面上表情变幻,高大老爷笑了,“您从朝堂退下来才多久,不会天真的以为别人都是笨蛋,被人算计了都还不晓得,就咱们自个儿最聪明吧?”
话说到这里,高老太爷只得颓然低头,“那你三弟怎么办?”
“您自个儿看着办啊!我是他哥,不是他爹,我管不了他,我连自个儿儿子的前途都安排不了了,还顾得上他吗?您也太高看我了!”
高大老爷说完,就直接下车,不再跟高老太爷继续说了,再说下去,他觉得自个儿脑子都被绕晕了,一件事来回不断的扯,一点意思都没有,还是早点谋外任眼不见为净的好。
他下车的地方离工部不远,他的车和人都在前头不远,高大老爷疾步上前,随从远远看到他下了车,忙催促车夫赶车过去接人,上了车之后,高大老爷道,“去杜府,我有事找相爷。”
车夫应诺,利落的回车往杜府去。
没几日,高大老爷再次平调担任工部侍郎,即日启程江南,巡查各地堤防及河道。
与此同时,高家传出分家,当日,高老太爷请来高家族老等人见证,人都说父母在不分家,但老太爷作主分了,而且他和妻子分别由长子和三子奉养,二房和四房不在京里,族老们原以为老太爷夫妻会苛扣他们两房,让三房和长房多得些,毕竟他们两房要负责奉养两老。
倒是没想到。三房所得比二房、四房还少,长房得公中祖宅,田庄六座,铺子十间,京里三进宅院一幢,现银五万两,二房、四房只得京郊四进宅院一幢。田庄各一座。铺子两间,现银一万两,三房独得京中宅院宅院一幢。田庄一座,铺子两间,现银五千两。
其实这房宅、庄子和铺子不能只看数量,还得看位置。和庄子每年的产息,铺子每年的收益。但光现银就有这么大的落差,叫族老们不得不猜测,老太爷之所以急着给儿子们分家,是不是怕被老三掏光私房。并引起其他三个儿子不满?
老祖宗过世后,高家人一起住在高府守孝,孝期满了后。高大老爷以每天上朝不便为由,另置房产搬出去。分完家后,高大老爷出京办差去了,高大夫人给公爹布置好院子后
,就亲自上门接人了,高老夫人原有意刁难,可架不住丈夫冷脸一摆,她就缩了。
高老太爷带着两个妾室,住进长子府中,高老夫人便同三老爷夫妻,住在原来的高府,只是这宅子已是大房的产业,老夫人在,三房还能住在这里,老夫人过世,三房一家就得搬出去。
搬出去他们能住到那里去?自然是住到他们分得的宅院,与祖宅相比,那宅院小不说,位置还不好,三房自然不想搬,不想搬就好好侍奉老夫人吧!
三老爷看看拿到手的现银,塞牙缝的不够啊!能顶什么用?只得往老娘那里挖钱,老夫人的私产能有多少,三房的人花钱没个成算,一下子就把分到手的现银全花光了,老夫人又贴补了一些,还是不够用。
三夫人不想掏自个儿的私房,把主意打上媳妇的嫁妆,分家后不过短短十天,三房的媳妇们就已经闹翻天,老夫人一会儿被这个孙媳哭闹,吵得头昏眼花,一忽儿又被三媳妇闹得头痛,才几天就已经瘦得不成样。
高大夫人这厢得知,暗笑,该,叫她宠着三房的人,让他们其他房替三房收拾善后,她自个儿就坐在一旁看热闹,也该让她尝尝,替三房人作为收拾残局是何滋味了!
高老夫人有生之年都得和三房绑在一起,三房有多能闹腾,高大夫人再清楚不过,然而老太爷怎么会毫无预警的分家,而且还把自己和妻子分开,分由大房和三房奉养?
按惯例,不该是老夫妻两都由长房奉养的吗?
她是晓得老太爷决定分家之前,曾去找过丈夫,父子两在车里待了一段路,也不知他们说了什么?想问个明白,偏偏丈夫又出京去了,归期不定,这事在信里又不好问,只能暂放在心里。
杜云寻兄弟倒是知道一些,因为高大老爷来杜府时,他们正好在杜相书房里,互相见礼后,他们兄弟就退出来,但并未远离,而是避到隔壁去,所以他们听到了一些。
高大老爷请教杜相,要怎么处理他三弟的问题,他那三弟成天惹事,父亲不思好好管教三弟,却逼他们兄弟帮着收拾三弟捅的漏子,为此他几乎无心公事,他担心长此下去,自己会误事。
杜相只让他放心,尔后便派人去见高老太爷,把高老夫人和三夫人从前为三老爷遮掩的一些丑事全捅给高老太爷知道,高老太爷看了那些证据后,才知道妻子和三儿子夫妻背着他,曾经做过那些事情。
除了草菅人命,还有抢人财产田地、夺人妻女等事,只是当时仗着高老太爷是尚书,把这些事强压了下来,当年一名苦主的遗孤在家变后,愤发向上高中进士,经过数年苦熬,最近进了御史台,见近来高老太爷不断走关系想为儿子安排差事,便将这些收集的罪证上呈,最后到了杜相这里。
高老太爷拿到这些东西之后,没有考虑太久,就决定分家。
高府分家一事,在京中传开后,杜云寻对范安阳道,“高老太爷真是现实!”
范安阳却道,“你管他呢!”
其实高老太爷和杜相很像,他们都娶了一个不怎么样的老婆,长子都很有出息,家里都有个被妻子宠坏的儿子,他们在事业上很有成就,但身为人父都有些失职。
杜二老爷和高三老爷何其相似,只不过,杜相比高老太爷看得清,一开始就没给次子安排官身,不想杜家被不成材的儿子拖累,高老太爷却认为自己压得住儿子,没想到背着自己,妻子和儿子做了些什么好事!这也是最后,他选择放弃妻子和三房。(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嫡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嫡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