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国事艰难
目录:雄霸大明朝| 作者:孤君道| 类别:都市言情
锦衣卫千户在太仓这样重镇欺压风头正盛的打虎英雄朱延平,这种消息自然是捂都捂不住,随着交流南北的商旅步伐,会一圈圈扩散出去。
张溥也是吞不下这口气,如今士林老一辈人物以李三才、方从哲、刘宗周为领袖,代表三大派系;中年一代以钱谦益、杨涟为首,余下的竞争对手因为各种原因夭折了。
老一代中的徐光启,是中西合璧自成一派,虽然比不上上述三人,但门人子弟也不少。也因为朝廷越发重视火器,徐光启一脉与西夷关系紧密,自然实力会越发的雄厚。
若发展的好,徐光启能自成一脉,拥有王阳明那样的地位。所以,徐光启不接受东林的示好,也不接受魏忠贤的招揽。
青年新生代,天启二年后,张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保持势头,他将来的成就不在李三才、方从哲、刘宗周之下。
可锦衣卫千户杨衰,当着他的面,欺压太仓士子中的英杰人物朱延平,他不做点表示,他还有什么面目存世?
名士,可以为了名而死。
他的至交好友,苏州府年轻一辈的士林俊杰张采、杨廷枢、杨彝、顾梦麟、朱隗、吴昌,以及松江府的陈子龙等人聚在一起。
总共十一人,除了陈子龙是松江府人外,余下的朱延平也都认识。其中,最有趣的是太仓本地人杨彝和顾梦麟,这两人起初所学的门派不一样,一个学的是程朱理学,一个是阳明心学,相互诘问,后来不断探讨下,成了好友,被合称为杨顾。
他们两人都放弃了原来的门派观念,遵从张溥的思想,以复古为主,讲究务实。依旧是阳明心学,但更为重视务实和执行能力。反对空谈,讲究知人善用。
复古的士子,那是什么样的士子?
在张溥之前就有复古学派,以模仿为主,还是以诗词为核心。张溥这些人,是要真正的复古,以王阳明为榜样,要能上马平天下,下马治天下!
真正复古的士子,都是佩剑的!
这类士子随着辽东接连大败,也越来越多,卢象升、山东布政使徐从治、宣大总督崔景荣、登莱巡抚袁可立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毫无疑问,张溥这些人都是欣赏朱延平的。他们看不起武夫,是看不起那种粗鄙、不识字的粗人。王阳明之后,立志成将的士子不在少数。
王阳明少年时,就立下志愿要当将军。考中进士后,干的职务就是兵部主事,遭到刘瑾打压从贵州水西龙场驿复起后,干的差事还是以兵事为主。
与朱延平这样,以考进士为途径当将领的人,不在少数。虽然有武进士,但这个已经废了,名不副实。
十一人因朱延平的事情聚在一起,谈的话题却是辽东,由辽东进而涉及全国,一个个神情忧虑,或有参杂愤慨,有的就是无奈苦涩。
刚从南京回来的顾梦麟拿出了辽东的账务,一伙人看完可以说是哭笑不得,更为沮丧。
整个天启三年,也就是去年,在孙承宗的领导下,辽镇收复了建奴不要的大片土地,扩展到了大、小凌河一带,如今正在加固锦州、宁远城以及沿线戍堡。
同时孙承宗还在大肆练兵,他的训练方案里,辽军以车兵、骑军和水师为主。
其中车营也就是火炮兵有十二营,每营火炮二百多门,军士四千。这是按照戚继光的计划练的兵,采用的是二二军制,这样方便指挥。这是主要的远程打击力量,也是唯一的攻坚力量,是辽军的主力。
水师八营,负责周转物资,或者运兵,增加部队机动力,纯粹就是欺负建奴没有水师的一种兵种。
另外全镇骑卒在编制中会有九万六千骑,其中车营军士配马。以数量众多的骑卒来保证野战、机动能力。到底有多少骑兵,没人知道。
养一个骑兵的成本等于五个步军,再加上备用战马的消耗。不管有没有备用的战马,只要账面存在,朝廷就要拨付相应的马料钱。
所以辽镇,养着十万多人,实际上成本等于养了四五十万人。
这些东西,他们看着就知道有猫腻,更可笑的是辽军申请的经费里,一座住十个人的营房,竟然要六两银子!
整个天启三年,辽军得到了四百六十多万两的粮饷,这还不算军械。孙承宗也在搞军屯,据说成就不错,一年下来收的粮食,也就价值十五万两左右……
别人搞军屯,能自给自足,可孙承宗一年拿了那么多,才回报了这么一点点东西。他也自知这个数据难看,每隔一段时间,就给皇帝写辞职报告。
先不算这个,更重要的不是辽军,而是国家的赋税,朝廷一年的正税也就二百多万两,盐税、矿税百万两,辽饷加派接近二百万两,太仆寺经营的各地牧场每年也有近百万两,总共就五六百万两的年收入,辽镇就吃了大头!
九边重镇也要吃,官员俸禄也要吃,宗室子弟也要吃,可朝廷有多余的钱?
更为关键的是,西南也在开战,军费去年已经和辽镇持平,还稍有超出。这种情况下,朝廷没有周转的钱粮,这还怎么打仗!
打不了仗,赵宋就是前车之鉴,家破人亡、亡国灭种!
大明穷?不可能,穷的是朝廷。
十一人看完这些数据,脸色都不好看,张采挤出笑容打趣:“户部的诸公,这回头大了。”
顾梦麟道:“如今户部尚书无人敢当,有担当的李财神又逢丁忧卸职,左右侍郎止有一人掌印司部事。各处主事多有空缺,也是无人敢担当此重任。新科二甲进士卢象升勇于国政,超擢为户部主事。另有赣南巡抚武陵杨鹤之子杨嗣昌知难而上,与卢象升共事户部。”
他口中的李财神是李长庚,一个与太白金星同名,也很有本事的老头,是湖北麻城人。岳父梅国桢也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厉害角色,梅国桢从子梅之焕可以说是文武双全。
六部主事,这可是正六品的官员。外放的话,起码是各省布政使、参政、参议,资历浅一些当个知府。
户部,掌管天下钱财,往往都是挤破头往里面钻的紧俏衙门。现在呢?真正是国难当头,没人敢站出来,以至于新科进士卢象升这样的官场新丁都可以上去挑大梁。
此时的户部,不算各省分司,户部的核心就三个能管事的!
张溥老仆叩门,一帮人敛去忧虑神色,老仆来报:“老爷,镇海卫朱延平投帖,说是有紧要事寻老爷。”
轻叹一声,张溥道:“此事暂且搁下,卧子贤弟拭目以待,看太仓子弟英姿可能入弟之法眼。”
松江府来的陈子龙如今才十六岁,神情谦逊拱手笑笑,他擅长诗词,张溥则雄于散文。在诗坛,他少年成名直追钱谦益,是松江府那边,有机会成为继徐光启之后的士林首领。
朱延平腰悬戚刀,一袭粗布白袍素色对襟衣,网巾束发。寇青桐所赠的祈福白玉环挂在手腕,能随时把玩。
与列坐士子分别行礼,这些人大的有年近四十的,如顾梦麟;也有岁数比他小的,如十六岁的陈子龙。
昨日朱延平挂印离职的高洁表现,使得张溥等人更为敬重朱延平品行。他们可是一步步看着朱延平成长起来的,那个将印是拿命拼来的,这么舍弃,于朱延平而言实在是一个极大的损失。
在这里没有那么多的场面客套话,朱延平言明来意,拱手道:“诸位兄长,东林诸公清正执掌朝堂,小弟甚是仰慕,欲往北京一行。以客籍报考,若不得其门,将与家丁赴辽地。效仿东江镇毛帅,以死志报国。”
辽东大败之际,熊延弼挥军带着辽民焚烧军械粮草,填埋水井大跨步后撤。自知死定了的王化贞临走,招募死士去失陷土地救助辽民召集流散军士,毛文龙当时是闲职将领,就是一百九十多名勇士的首领。
他一路向东,冲破建奴层层封锁,一路攻城拔地,过鸭绿江血战数阵打退黄台吉与朝鲜联军后,在皮岛立营,一手创下了东江军。
张溥放下茶杯,他没想到那个锦衣千户杨衰倒是识才,压迫朱延平不成,去娄江军营将朱延平的乳兄弟刘高旭给提走了。
刘高旭军职在身,又没有清名在身,想玩辞职那一套都玩不成。他若辞职,那就是逃军,会被杨衰名正言顺的抓走。
至于刘高旭投靠锦衣卫会不会牵连到朱延平的名望?不会,一点都不会,分别投注是人之常情。这一点在座的顾梦麟最有发言权,他是清流名士,而他在苏州府昆山县的族老顾秉谦则是魏忠贤麾下的招牌人物,官居礼部尚书,似乎有入阁的趋势。
朱延平是个人物,张溥毫无犹豫的决定要帮朱延平一把,他们这伙人是清流,东林那边大开山门想要招纳,可他们看不上东林做派,而浙楚两党又溃败,也不是个好去处。
所以他们待价而沽,身价会随着不断的高涨的名望而提升,与上海县的徐光启一样,可以和东林走得近,就是不加入。
但是,绝不能让朱延平加入阉党。以他对朱延平的了解,这人心思活络,又有挑杀猛虎之武勇胆气。一旦这人入了阉党,将来对他们来说是个大大的麻烦。
他们是清流,代表的是豪强士绅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而阉党代表的是皇帝的利益。两者是对立的,否则也不会闹出三大案。
张溥略作沉吟,见朱延平神情略显焦虑,便说:“我与牧斋先生颇有往来,近日牧斋现身于昆山收徒顾炎武,欲送往通州双鹤书院就读。若将军有心,不若护送顾炎武同去,同读于双鹤书院,也好为科考做些准备。”
牧斋先生就是钱谦益,万历三十九年进士,字受之,号牧斋。
他真怕朱延平担心自己乳兄弟安危,进而受挟制被迫入阉党。如今朝中二极对立,一加入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这时候顾梦麟也说了:“此事还需将军费心,我那族弟也是好武少年,说不得能与将军成为挚友。”
顾梦麟是太仓人,顾炎武是昆山人,但都是一族。昆山顾炎武成了东林钱谦益的学生,而昆山顾家的族老顾秉谦则是阉党的招牌……
而这位顾梦麟又保持清流身份,一家子分出三个阵营,不论怎样,顾家都不会输。
朱延平应下,神色依旧慎重,张溥只给了一条路,能不能加入东林,还要看双鹤书院的意思。
这时候陈子龙也表示要去通州,他也想以客籍参加北直隶的乡试。
在松江府他考不中举人,但考个秀才不成问题。可他更想去北直隶那种人山人海的地方厮杀一番,北直隶的科考成绩,含金量最高。竞争压力大,也更能磨练自己。
乡试录取名额是根据人口比例决定的,有些偏远的县教育荒废,可能报考的数量还不如录取名额来的多……
北直隶是什么地方?官员子弟汇聚,各方英才同来,每次科考真的是尸山血海。
陈子龙才十六岁,少年有傲气,张溥也没有劝,只是再次拜托朱延平好好照顾陈子龙。与张溥关系最好的是张采,而他与陈子龙,则有手足之情。
张溥也是吞不下这口气,如今士林老一辈人物以李三才、方从哲、刘宗周为领袖,代表三大派系;中年一代以钱谦益、杨涟为首,余下的竞争对手因为各种原因夭折了。
老一代中的徐光启,是中西合璧自成一派,虽然比不上上述三人,但门人子弟也不少。也因为朝廷越发重视火器,徐光启一脉与西夷关系紧密,自然实力会越发的雄厚。
若发展的好,徐光启能自成一脉,拥有王阳明那样的地位。所以,徐光启不接受东林的示好,也不接受魏忠贤的招揽。
青年新生代,天启二年后,张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保持势头,他将来的成就不在李三才、方从哲、刘宗周之下。
可锦衣卫千户杨衰,当着他的面,欺压太仓士子中的英杰人物朱延平,他不做点表示,他还有什么面目存世?
名士,可以为了名而死。
他的至交好友,苏州府年轻一辈的士林俊杰张采、杨廷枢、杨彝、顾梦麟、朱隗、吴昌,以及松江府的陈子龙等人聚在一起。
总共十一人,除了陈子龙是松江府人外,余下的朱延平也都认识。其中,最有趣的是太仓本地人杨彝和顾梦麟,这两人起初所学的门派不一样,一个学的是程朱理学,一个是阳明心学,相互诘问,后来不断探讨下,成了好友,被合称为杨顾。
他们两人都放弃了原来的门派观念,遵从张溥的思想,以复古为主,讲究务实。依旧是阳明心学,但更为重视务实和执行能力。反对空谈,讲究知人善用。
复古的士子,那是什么样的士子?
在张溥之前就有复古学派,以模仿为主,还是以诗词为核心。张溥这些人,是要真正的复古,以王阳明为榜样,要能上马平天下,下马治天下!
真正复古的士子,都是佩剑的!
这类士子随着辽东接连大败,也越来越多,卢象升、山东布政使徐从治、宣大总督崔景荣、登莱巡抚袁可立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毫无疑问,张溥这些人都是欣赏朱延平的。他们看不起武夫,是看不起那种粗鄙、不识字的粗人。王阳明之后,立志成将的士子不在少数。
王阳明少年时,就立下志愿要当将军。考中进士后,干的职务就是兵部主事,遭到刘瑾打压从贵州水西龙场驿复起后,干的差事还是以兵事为主。
与朱延平这样,以考进士为途径当将领的人,不在少数。虽然有武进士,但这个已经废了,名不副实。
十一人因朱延平的事情聚在一起,谈的话题却是辽东,由辽东进而涉及全国,一个个神情忧虑,或有参杂愤慨,有的就是无奈苦涩。
刚从南京回来的顾梦麟拿出了辽东的账务,一伙人看完可以说是哭笑不得,更为沮丧。
整个天启三年,也就是去年,在孙承宗的领导下,辽镇收复了建奴不要的大片土地,扩展到了大、小凌河一带,如今正在加固锦州、宁远城以及沿线戍堡。
同时孙承宗还在大肆练兵,他的训练方案里,辽军以车兵、骑军和水师为主。
其中车营也就是火炮兵有十二营,每营火炮二百多门,军士四千。这是按照戚继光的计划练的兵,采用的是二二军制,这样方便指挥。这是主要的远程打击力量,也是唯一的攻坚力量,是辽军的主力。
水师八营,负责周转物资,或者运兵,增加部队机动力,纯粹就是欺负建奴没有水师的一种兵种。
另外全镇骑卒在编制中会有九万六千骑,其中车营军士配马。以数量众多的骑卒来保证野战、机动能力。到底有多少骑兵,没人知道。
养一个骑兵的成本等于五个步军,再加上备用战马的消耗。不管有没有备用的战马,只要账面存在,朝廷就要拨付相应的马料钱。
所以辽镇,养着十万多人,实际上成本等于养了四五十万人。
这些东西,他们看着就知道有猫腻,更可笑的是辽军申请的经费里,一座住十个人的营房,竟然要六两银子!
整个天启三年,辽军得到了四百六十多万两的粮饷,这还不算军械。孙承宗也在搞军屯,据说成就不错,一年下来收的粮食,也就价值十五万两左右……
别人搞军屯,能自给自足,可孙承宗一年拿了那么多,才回报了这么一点点东西。他也自知这个数据难看,每隔一段时间,就给皇帝写辞职报告。
先不算这个,更重要的不是辽军,而是国家的赋税,朝廷一年的正税也就二百多万两,盐税、矿税百万两,辽饷加派接近二百万两,太仆寺经营的各地牧场每年也有近百万两,总共就五六百万两的年收入,辽镇就吃了大头!
九边重镇也要吃,官员俸禄也要吃,宗室子弟也要吃,可朝廷有多余的钱?
更为关键的是,西南也在开战,军费去年已经和辽镇持平,还稍有超出。这种情况下,朝廷没有周转的钱粮,这还怎么打仗!
打不了仗,赵宋就是前车之鉴,家破人亡、亡国灭种!
大明穷?不可能,穷的是朝廷。
十一人看完这些数据,脸色都不好看,张采挤出笑容打趣:“户部的诸公,这回头大了。”
顾梦麟道:“如今户部尚书无人敢当,有担当的李财神又逢丁忧卸职,左右侍郎止有一人掌印司部事。各处主事多有空缺,也是无人敢担当此重任。新科二甲进士卢象升勇于国政,超擢为户部主事。另有赣南巡抚武陵杨鹤之子杨嗣昌知难而上,与卢象升共事户部。”
他口中的李财神是李长庚,一个与太白金星同名,也很有本事的老头,是湖北麻城人。岳父梅国桢也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厉害角色,梅国桢从子梅之焕可以说是文武双全。
六部主事,这可是正六品的官员。外放的话,起码是各省布政使、参政、参议,资历浅一些当个知府。
户部,掌管天下钱财,往往都是挤破头往里面钻的紧俏衙门。现在呢?真正是国难当头,没人敢站出来,以至于新科进士卢象升这样的官场新丁都可以上去挑大梁。
此时的户部,不算各省分司,户部的核心就三个能管事的!
张溥老仆叩门,一帮人敛去忧虑神色,老仆来报:“老爷,镇海卫朱延平投帖,说是有紧要事寻老爷。”
轻叹一声,张溥道:“此事暂且搁下,卧子贤弟拭目以待,看太仓子弟英姿可能入弟之法眼。”
松江府来的陈子龙如今才十六岁,神情谦逊拱手笑笑,他擅长诗词,张溥则雄于散文。在诗坛,他少年成名直追钱谦益,是松江府那边,有机会成为继徐光启之后的士林首领。
朱延平腰悬戚刀,一袭粗布白袍素色对襟衣,网巾束发。寇青桐所赠的祈福白玉环挂在手腕,能随时把玩。
与列坐士子分别行礼,这些人大的有年近四十的,如顾梦麟;也有岁数比他小的,如十六岁的陈子龙。
昨日朱延平挂印离职的高洁表现,使得张溥等人更为敬重朱延平品行。他们可是一步步看着朱延平成长起来的,那个将印是拿命拼来的,这么舍弃,于朱延平而言实在是一个极大的损失。
在这里没有那么多的场面客套话,朱延平言明来意,拱手道:“诸位兄长,东林诸公清正执掌朝堂,小弟甚是仰慕,欲往北京一行。以客籍报考,若不得其门,将与家丁赴辽地。效仿东江镇毛帅,以死志报国。”
辽东大败之际,熊延弼挥军带着辽民焚烧军械粮草,填埋水井大跨步后撤。自知死定了的王化贞临走,招募死士去失陷土地救助辽民召集流散军士,毛文龙当时是闲职将领,就是一百九十多名勇士的首领。
他一路向东,冲破建奴层层封锁,一路攻城拔地,过鸭绿江血战数阵打退黄台吉与朝鲜联军后,在皮岛立营,一手创下了东江军。
张溥放下茶杯,他没想到那个锦衣千户杨衰倒是识才,压迫朱延平不成,去娄江军营将朱延平的乳兄弟刘高旭给提走了。
刘高旭军职在身,又没有清名在身,想玩辞职那一套都玩不成。他若辞职,那就是逃军,会被杨衰名正言顺的抓走。
至于刘高旭投靠锦衣卫会不会牵连到朱延平的名望?不会,一点都不会,分别投注是人之常情。这一点在座的顾梦麟最有发言权,他是清流名士,而他在苏州府昆山县的族老顾秉谦则是魏忠贤麾下的招牌人物,官居礼部尚书,似乎有入阁的趋势。
朱延平是个人物,张溥毫无犹豫的决定要帮朱延平一把,他们这伙人是清流,东林那边大开山门想要招纳,可他们看不上东林做派,而浙楚两党又溃败,也不是个好去处。
所以他们待价而沽,身价会随着不断的高涨的名望而提升,与上海县的徐光启一样,可以和东林走得近,就是不加入。
但是,绝不能让朱延平加入阉党。以他对朱延平的了解,这人心思活络,又有挑杀猛虎之武勇胆气。一旦这人入了阉党,将来对他们来说是个大大的麻烦。
他们是清流,代表的是豪强士绅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而阉党代表的是皇帝的利益。两者是对立的,否则也不会闹出三大案。
张溥略作沉吟,见朱延平神情略显焦虑,便说:“我与牧斋先生颇有往来,近日牧斋现身于昆山收徒顾炎武,欲送往通州双鹤书院就读。若将军有心,不若护送顾炎武同去,同读于双鹤书院,也好为科考做些准备。”
牧斋先生就是钱谦益,万历三十九年进士,字受之,号牧斋。
他真怕朱延平担心自己乳兄弟安危,进而受挟制被迫入阉党。如今朝中二极对立,一加入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这时候顾梦麟也说了:“此事还需将军费心,我那族弟也是好武少年,说不得能与将军成为挚友。”
顾梦麟是太仓人,顾炎武是昆山人,但都是一族。昆山顾炎武成了东林钱谦益的学生,而昆山顾家的族老顾秉谦则是阉党的招牌……
而这位顾梦麟又保持清流身份,一家子分出三个阵营,不论怎样,顾家都不会输。
朱延平应下,神色依旧慎重,张溥只给了一条路,能不能加入东林,还要看双鹤书院的意思。
这时候陈子龙也表示要去通州,他也想以客籍参加北直隶的乡试。
在松江府他考不中举人,但考个秀才不成问题。可他更想去北直隶那种人山人海的地方厮杀一番,北直隶的科考成绩,含金量最高。竞争压力大,也更能磨练自己。
乡试录取名额是根据人口比例决定的,有些偏远的县教育荒废,可能报考的数量还不如录取名额来的多……
北直隶是什么地方?官员子弟汇聚,各方英才同来,每次科考真的是尸山血海。
陈子龙才十六岁,少年有傲气,张溥也没有劝,只是再次拜托朱延平好好照顾陈子龙。与张溥关系最好的是张采,而他与陈子龙,则有手足之情。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雄霸大明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雄霸大明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