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一十二章 兵进京城
目录:辽东钉子户| 作者:青史尽成灰| 类别:历史军事
“阉竖横行,蒙蔽圣听,散播瘟疫,戕害功臣,屠戮百姓,罪行累累,罄竹难书,我欲容之,彼苍者天,岂能容呼!”
张恪面对着成千上万的将士,大声说道:“孤王受神宗皇帝厚恩,起于微末,十余年间,位极人臣。唯有一颗赤胆忠心,报答皇家厚恩。如今天子冲龄即位,柄国数载,国势日非,全因天子所用皆是逆臣,皇宫之中,阉竖违逆,败坏朝纲。孤王受恩深重,不能坐视大明江山沦落。自今日起,大军北上,铲除逆党,扫清君侧!”
“铲除逆党,扫清君侧!”
“铲除逆党,扫清君侧!”
……
士兵的吼声一声高过一声,宛如惊涛骇浪,竟然传遍了整个开封城,百姓们听得心惊肉跳,一个个胆战心惊。就算是再迟钝的人也知道天下要变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难道老天爷就这么不开眼,大家伙就没法过上一点安稳日子吗?
无数人心中绝望地呐喊,声嘶力竭,心都在滴血。
按照常理,只要兴兵作战,肯定要大肆征用民夫,到时候又不知道多少人会死去。
稍微有些积蓄的人家都想尽办法,在地上挖坑,把粮食藏进去。翻箱倒柜,找出最肮脏破旧的衣服,换在身上。
老百姓不过是杂草而已,除了糟蹋自己,还能有什么办法。
就在大家战战兢兢等待的时候。张恪的第一道命令发了下来。当里长把告示贴在街头,大声念出来的时候,百姓们全都傻眼了。
“……中原战乱灾荒不断。百姓困苦不堪,东安殿下上体天心,自命令颁布之日起,废除一切徭役,凡是朝廷官田,藩王府田产,全数平分无地百姓。凡利息高于二分者。是为高利贷,高利贷不必偿还……”
免除徭役。平分田产,废除高利贷。
这三条公布出来,所有百姓都傻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是等到里长念了第二遍,才有人大喊一声,拜倒在地上。
接着无数人都跟着跪下,黑压压的覆盖大街,大家伙泪花横流。
“万岁,万岁!东王万岁!”
喊声此起彼伏,竟然比起大军的口号还要震撼人心。
王府之中,杜擎,沈岳。朱庆斌等人都是一脸苦笑。他们的确盼着张恪能出兵,可是他们却不想这样。
毕竟朱明皇室三百年的基业,影响力实在是太巨大的。甚至他们都觉得清君侧这种造反口号都要等着到了京城再喊出来。
现在不光公然打出来了。还把分田这样的策略都使了出来,岂不是凭空给自己找麻烦吗!王爷一贯是谋定而后动,怎么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反而不谨慎了呢?
“王爷,我以为实在是不宜树敌过多,把矛头对准朱皇帝即可。不必牵连到那些士绅。您不是说过吗,要联合次要敌人。对付主要敌人,现在怎么主要敌人和次要敌人一起打啊?”沈岳大惑不解地问道。
杜擎和朱庆斌同样如此,一脸迟疑地盯着张恪。
“呵呵呵,我好像还说过,要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你们看着吧,本王的政策推行出去,保证大有奇效。”
众人还是忧心忡忡,可是张恪做了决定,那就只能支持。
杜擎负责整饬军需,由刘少卿和贺安充当先锋,带领一万大军,立刻北上,张恪率领三万人马押后,剩余的人马则是镇守开封,防止流寇死灰复燃。
沈岳和朱庆斌则是负责全力推行政令,立刻分田分地。
明朝的田产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种,官田和民田,所谓官田就是宋元以来,归属朝廷的土地,还有后来没收和划入的。官田属于朝廷所有,百姓租种,赋税要比民田重。
不过随着兼并日趋严重,各地的官田多半都被世家大族吞并,尤其是人多地少的中原地区,更是非常严重。
当张恪颁布政令,说是要把官田分给百姓,沈岳和朱庆斌都有些挠头,此举等于是中原的世家大族作对,一旦这帮人闹起来,那也是相当可怕。
偏偏张恪又格外坚持,他们只能按照命令施行。
真正推行开,他们全都大吃一惊,因为顺利的简直超乎想象!
当分田的官吏下乡的时候,就有百姓主动邀请他们过去,原本的田地都已经划分好了,只等着官吏到场,和大家划清地界,签订文书,把盖上大印的地契交到百姓的手里,就大功告成了。
简单的令人发指!
渐渐的沈岳他们也明白过来,之所以这么顺利,其实还要感激流寇,他们反复征战,已经把原有的宗族秩序给彻底冲垮了,世家大族不是被杀了,就是逃到了南方避难,他们根本不在眼前,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瓜分田地。
再有由于不停征战,中原人口大幅度衰减,按照一个壮丁三十亩地,划分起来并不困难。有充足的田亩,百姓都翘首以盼。
他们派下去的官吏只要负责调停百姓的纷争,做好公平裁决即可。
此外张恪手上还有一大利器,那就是粮食!
海外移民的成果已经出来,过去的一年,陆续运回五百万石粮食。只要听从义州兵的安排,就能拿到足够口粮,就能拿到种子和农具。
立刻就能恢复生产,没了赋税和高利贷的压力,百姓头上的大山没了,热情空前高涨。他们虽然是卑微的野草,但却是生命力最顽强的。只要有点阳光,有点雨露,就能壮实的生长。速度之快,简直超乎所有人想象。
就连那些被俘虏的流寇。多一半都是饥民,听说有田地,有粮食。多数都愿意回家种地。至于一些顽固的匪首,即便是放回家里,也不能放心。
这样的人也不用担心,送到了海外,他们能当顺民更好,要是还想折腾,就去折腾土著去。反正对张恪没什么影响。
张恪的大军每到一处,都公布分田的政策。并且留下专门的人手,操持分田。由于任务繁重,大军速度并不快,走了一个多月。才逼近彰德府。
这个速度让不少将领都挠头,自古以来,造反都要速战速决,哪里有这么慢的,岂不是让明廷做好准备吗?
从打出清君侧的旗号以来,就看不明白王爷的打算,实在是让人有些揪心。
刘少卿找了几个人商量一下,大家伙决定,等过了彰德。张恪还不改弦易辙,他们就要找王爷好好说说。
几个人商量妥当,大军继续前进。
刚刚进入彰德的地界。突然有夜不收报告,说是前方出现了大量的人群。刘少卿为之一惊,莫非流寇又卷土重来?
他急忙带着人马前去查看,等到他看到了涌来的百姓,顿时一阵错愕。
只见成千上万的百姓,多数都推着独轮车。上面放着猪牛羊肉,鸡鸭鹅狗。有的放着一款款的面饼,还有煮鸡蛋,大红枣,各式各样的吃食,在路边翘首以盼!
当义州兵前锋出现的时候,突然有人喊了一声:“王师来了!”
“王师来了!”
瞬间,百姓们纷纷跪倒,泪眼朦胧地望着远处黑色的大旗。
“王师来了,咱们有救了!”
刘少卿听到百姓的呼喊之时,竟然有种荒唐的感觉。他们是王师吗?他们是造反的!这些百姓怎么会如此期盼他们简直让人想不明白。
“呵呵,没什么好惊讶的,自古以来,唯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唯有他们才能决定谁是天下的王者!”
张恪带着大家伙,主动跳下来战马,率领着大军从百姓中间走过。不断有百姓把好吃的塞进士兵的怀里,不管男女老幼,全都目光热切地看着他们,充满了期盼和希望。
当大军赶到了彰德府的时候,知府卫澄率领着手下官吏,跪伏在路旁。
“王爷天兵至此,罪臣迎接来迟,还请赎罪。”
罪臣?挺有觉悟的
张恪看了知府一眼,缓缓说道:“你的确有罪!”
一句话吓得卫澄差点趴下,东王殿下果然难伺候啊,卫澄恨不得把脑袋塞进裤裆里,浑身颤抖着,没一会儿,地上多了一个水印。
“身为父母官,你看看治下的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你对得起他们吗?”
“罪臣该死,罪臣该死!”
张恪冷笑道:“本王给你一个机会,立刻着手安置灾民,按照本王指令,推行均田令,与民休养生息。如果做得好,本王可以给你飞黄腾达的机会,如果做不好,本王饶了你,百姓们也不会放过你!”
简单的一番对话,几乎把卫澄吓得魂儿都飞了。他知道张恪不是在开玩笑,更不是放狠话。如果他做的不好,的确会人头不保。
事到如今,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卫澄第一时间就下达了命令,三班衙役一起出动,按照张恪的要求,立刻行动起来。
其实一路行军,越是逼近京城,就越像是一场武装巡游。
听说是张恪大军,根本就没有人敢阻拦,就算是有些还不知好歹的将领,可是百姓的动作他们不能不知道。
每到一处,都有成千上万的小车,推着物资,支援大军的行动。
他们根本不是在和张恪作战,而是和天下的百姓为难。
谁也不会傻到以卵击石,还忠于明廷的,干脆来个辞官不做,跑到家里躲了起来,至于更多的则是主动归降,甚至还有人充当张恪的前锋,反戈一击,卖力地在新主子面前表演,盼着能得到赏识。
张恪大军一路北上,从真定府,到保定府,终于在三个月之后,赶到了卢沟桥。就在大军刚刚扎营的时候,从另外几个方面也都传来了消息。
首先岳子轩的大军在剿灭山西的流寇之后,掉转头,进攻昌平,已经占据了京城的北大门。张峰率领着步骑兵三万从蓟镇出发,抢占顺义;吴伯岩领兵占领通州,并且切断了运河漕运;乔福率领着大军更是杀到了黄村。
张恪之所以行军速度不快,也是在等待各路人马,总计二十万大军,从四面八方,把京师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自从张恪打出“清君侧”的旗号,京城就陷入了空前的慌乱之中,谁都清楚,这三个字就是造反的代名词。
这些年一直传说张恪会造反,真正变成了现实,满朝的大员才突然惊觉,他们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办法,能够对付张恪。
崇祯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他召集了所有文官,商量对策。
首先想到的就是召集勤王人马,蓟辽,宣大,都落入张恪手中,中原能用的人马只有贺人龙和左良玉,偏偏还都被张恪弄死了。其余的人马不是鞭长莫及,就是首鼠两端。
勤王不成,有人建议放弃京师,逃到南方,稳住半壁江山。
提出这个建议的是陈新甲,他差点死在朝臣的老拳之下。放弃京师,扔掉社稷宗庙,祖宗陵寝,是大大的不孝,万万不能做。
而且中原诸省都是张恪的人,要是贸然跑出去,岂不是自投罗网吗!
崇祯本来有心逃走,可是一看此情此景,只能放弃。
大家商量来,商量去,莫衷一是,根本拿不出办法,只是每一天都有人呈报,张恪的人马到了哪里。
简直就像是催魂咒,让崇祯睡不着吃不下,小脸瘦成了一条,每天顶着大黑眼圈,憔悴的吓人。
更令人担忧的是崇祯越发喜怒无常,每当有大臣提出的办法不合心思,就下令廷杖,甚至有人被打死在午朝门。
如此折腾下去,没等张恪赶到,崇祯的朝堂就空了,大半的臣子都以重病为借口,请辞躲在家中不出来。把戏交给了崇祯一个人,让你去演吧!
“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
崇祯对着面前的奏折,气得太阳穴一蹦一蹦,手上青筋暴露,猛地一推,把所有奏本推在了地上。
“皇爷,您没事吧?”王承恩担忧地问道。
崇祯突然发神经一般,抓住王承恩的胳膊,两只眼睛直勾勾盯着他。
“兵呢?朕的人马呢?哪去了?”
王承恩被吓得大惊,他知道皇帝这是又发疯了,只能说道:“皇爷,兵归御马监管,您该问曹化淳。”
“对,对,曹化淳,他人呢?”
“皇爷,老奴来了!”从外面仓皇跑进一个太监,扑倒在地上,痛哭流涕,“主子,大事不好了,张恪的贼兵杀来了!”未完待续
张恪面对着成千上万的将士,大声说道:“孤王受神宗皇帝厚恩,起于微末,十余年间,位极人臣。唯有一颗赤胆忠心,报答皇家厚恩。如今天子冲龄即位,柄国数载,国势日非,全因天子所用皆是逆臣,皇宫之中,阉竖违逆,败坏朝纲。孤王受恩深重,不能坐视大明江山沦落。自今日起,大军北上,铲除逆党,扫清君侧!”
“铲除逆党,扫清君侧!”
“铲除逆党,扫清君侧!”
……
士兵的吼声一声高过一声,宛如惊涛骇浪,竟然传遍了整个开封城,百姓们听得心惊肉跳,一个个胆战心惊。就算是再迟钝的人也知道天下要变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难道老天爷就这么不开眼,大家伙就没法过上一点安稳日子吗?
无数人心中绝望地呐喊,声嘶力竭,心都在滴血。
按照常理,只要兴兵作战,肯定要大肆征用民夫,到时候又不知道多少人会死去。
稍微有些积蓄的人家都想尽办法,在地上挖坑,把粮食藏进去。翻箱倒柜,找出最肮脏破旧的衣服,换在身上。
老百姓不过是杂草而已,除了糟蹋自己,还能有什么办法。
就在大家战战兢兢等待的时候。张恪的第一道命令发了下来。当里长把告示贴在街头,大声念出来的时候,百姓们全都傻眼了。
“……中原战乱灾荒不断。百姓困苦不堪,东安殿下上体天心,自命令颁布之日起,废除一切徭役,凡是朝廷官田,藩王府田产,全数平分无地百姓。凡利息高于二分者。是为高利贷,高利贷不必偿还……”
免除徭役。平分田产,废除高利贷。
这三条公布出来,所有百姓都傻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是等到里长念了第二遍,才有人大喊一声,拜倒在地上。
接着无数人都跟着跪下,黑压压的覆盖大街,大家伙泪花横流。
“万岁,万岁!东王万岁!”
喊声此起彼伏,竟然比起大军的口号还要震撼人心。
王府之中,杜擎,沈岳。朱庆斌等人都是一脸苦笑。他们的确盼着张恪能出兵,可是他们却不想这样。
毕竟朱明皇室三百年的基业,影响力实在是太巨大的。甚至他们都觉得清君侧这种造反口号都要等着到了京城再喊出来。
现在不光公然打出来了。还把分田这样的策略都使了出来,岂不是凭空给自己找麻烦吗!王爷一贯是谋定而后动,怎么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反而不谨慎了呢?
“王爷,我以为实在是不宜树敌过多,把矛头对准朱皇帝即可。不必牵连到那些士绅。您不是说过吗,要联合次要敌人。对付主要敌人,现在怎么主要敌人和次要敌人一起打啊?”沈岳大惑不解地问道。
杜擎和朱庆斌同样如此,一脸迟疑地盯着张恪。
“呵呵呵,我好像还说过,要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你们看着吧,本王的政策推行出去,保证大有奇效。”
众人还是忧心忡忡,可是张恪做了决定,那就只能支持。
杜擎负责整饬军需,由刘少卿和贺安充当先锋,带领一万大军,立刻北上,张恪率领三万人马押后,剩余的人马则是镇守开封,防止流寇死灰复燃。
沈岳和朱庆斌则是负责全力推行政令,立刻分田分地。
明朝的田产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种,官田和民田,所谓官田就是宋元以来,归属朝廷的土地,还有后来没收和划入的。官田属于朝廷所有,百姓租种,赋税要比民田重。
不过随着兼并日趋严重,各地的官田多半都被世家大族吞并,尤其是人多地少的中原地区,更是非常严重。
当张恪颁布政令,说是要把官田分给百姓,沈岳和朱庆斌都有些挠头,此举等于是中原的世家大族作对,一旦这帮人闹起来,那也是相当可怕。
偏偏张恪又格外坚持,他们只能按照命令施行。
真正推行开,他们全都大吃一惊,因为顺利的简直超乎想象!
当分田的官吏下乡的时候,就有百姓主动邀请他们过去,原本的田地都已经划分好了,只等着官吏到场,和大家划清地界,签订文书,把盖上大印的地契交到百姓的手里,就大功告成了。
简单的令人发指!
渐渐的沈岳他们也明白过来,之所以这么顺利,其实还要感激流寇,他们反复征战,已经把原有的宗族秩序给彻底冲垮了,世家大族不是被杀了,就是逃到了南方避难,他们根本不在眼前,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瓜分田地。
再有由于不停征战,中原人口大幅度衰减,按照一个壮丁三十亩地,划分起来并不困难。有充足的田亩,百姓都翘首以盼。
他们派下去的官吏只要负责调停百姓的纷争,做好公平裁决即可。
此外张恪手上还有一大利器,那就是粮食!
海外移民的成果已经出来,过去的一年,陆续运回五百万石粮食。只要听从义州兵的安排,就能拿到足够口粮,就能拿到种子和农具。
立刻就能恢复生产,没了赋税和高利贷的压力,百姓头上的大山没了,热情空前高涨。他们虽然是卑微的野草,但却是生命力最顽强的。只要有点阳光,有点雨露,就能壮实的生长。速度之快,简直超乎所有人想象。
就连那些被俘虏的流寇。多一半都是饥民,听说有田地,有粮食。多数都愿意回家种地。至于一些顽固的匪首,即便是放回家里,也不能放心。
这样的人也不用担心,送到了海外,他们能当顺民更好,要是还想折腾,就去折腾土著去。反正对张恪没什么影响。
张恪的大军每到一处,都公布分田的政策。并且留下专门的人手,操持分田。由于任务繁重,大军速度并不快,走了一个多月。才逼近彰德府。
这个速度让不少将领都挠头,自古以来,造反都要速战速决,哪里有这么慢的,岂不是让明廷做好准备吗?
从打出清君侧的旗号以来,就看不明白王爷的打算,实在是让人有些揪心。
刘少卿找了几个人商量一下,大家伙决定,等过了彰德。张恪还不改弦易辙,他们就要找王爷好好说说。
几个人商量妥当,大军继续前进。
刚刚进入彰德的地界。突然有夜不收报告,说是前方出现了大量的人群。刘少卿为之一惊,莫非流寇又卷土重来?
他急忙带着人马前去查看,等到他看到了涌来的百姓,顿时一阵错愕。
只见成千上万的百姓,多数都推着独轮车。上面放着猪牛羊肉,鸡鸭鹅狗。有的放着一款款的面饼,还有煮鸡蛋,大红枣,各式各样的吃食,在路边翘首以盼!
当义州兵前锋出现的时候,突然有人喊了一声:“王师来了!”
“王师来了!”
瞬间,百姓们纷纷跪倒,泪眼朦胧地望着远处黑色的大旗。
“王师来了,咱们有救了!”
刘少卿听到百姓的呼喊之时,竟然有种荒唐的感觉。他们是王师吗?他们是造反的!这些百姓怎么会如此期盼他们简直让人想不明白。
“呵呵,没什么好惊讶的,自古以来,唯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唯有他们才能决定谁是天下的王者!”
张恪带着大家伙,主动跳下来战马,率领着大军从百姓中间走过。不断有百姓把好吃的塞进士兵的怀里,不管男女老幼,全都目光热切地看着他们,充满了期盼和希望。
当大军赶到了彰德府的时候,知府卫澄率领着手下官吏,跪伏在路旁。
“王爷天兵至此,罪臣迎接来迟,还请赎罪。”
罪臣?挺有觉悟的
张恪看了知府一眼,缓缓说道:“你的确有罪!”
一句话吓得卫澄差点趴下,东王殿下果然难伺候啊,卫澄恨不得把脑袋塞进裤裆里,浑身颤抖着,没一会儿,地上多了一个水印。
“身为父母官,你看看治下的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你对得起他们吗?”
“罪臣该死,罪臣该死!”
张恪冷笑道:“本王给你一个机会,立刻着手安置灾民,按照本王指令,推行均田令,与民休养生息。如果做得好,本王可以给你飞黄腾达的机会,如果做不好,本王饶了你,百姓们也不会放过你!”
简单的一番对话,几乎把卫澄吓得魂儿都飞了。他知道张恪不是在开玩笑,更不是放狠话。如果他做的不好,的确会人头不保。
事到如今,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卫澄第一时间就下达了命令,三班衙役一起出动,按照张恪的要求,立刻行动起来。
其实一路行军,越是逼近京城,就越像是一场武装巡游。
听说是张恪大军,根本就没有人敢阻拦,就算是有些还不知好歹的将领,可是百姓的动作他们不能不知道。
每到一处,都有成千上万的小车,推着物资,支援大军的行动。
他们根本不是在和张恪作战,而是和天下的百姓为难。
谁也不会傻到以卵击石,还忠于明廷的,干脆来个辞官不做,跑到家里躲了起来,至于更多的则是主动归降,甚至还有人充当张恪的前锋,反戈一击,卖力地在新主子面前表演,盼着能得到赏识。
张恪大军一路北上,从真定府,到保定府,终于在三个月之后,赶到了卢沟桥。就在大军刚刚扎营的时候,从另外几个方面也都传来了消息。
首先岳子轩的大军在剿灭山西的流寇之后,掉转头,进攻昌平,已经占据了京城的北大门。张峰率领着步骑兵三万从蓟镇出发,抢占顺义;吴伯岩领兵占领通州,并且切断了运河漕运;乔福率领着大军更是杀到了黄村。
张恪之所以行军速度不快,也是在等待各路人马,总计二十万大军,从四面八方,把京师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自从张恪打出“清君侧”的旗号,京城就陷入了空前的慌乱之中,谁都清楚,这三个字就是造反的代名词。
这些年一直传说张恪会造反,真正变成了现实,满朝的大员才突然惊觉,他们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办法,能够对付张恪。
崇祯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他召集了所有文官,商量对策。
首先想到的就是召集勤王人马,蓟辽,宣大,都落入张恪手中,中原能用的人马只有贺人龙和左良玉,偏偏还都被张恪弄死了。其余的人马不是鞭长莫及,就是首鼠两端。
勤王不成,有人建议放弃京师,逃到南方,稳住半壁江山。
提出这个建议的是陈新甲,他差点死在朝臣的老拳之下。放弃京师,扔掉社稷宗庙,祖宗陵寝,是大大的不孝,万万不能做。
而且中原诸省都是张恪的人,要是贸然跑出去,岂不是自投罗网吗!
崇祯本来有心逃走,可是一看此情此景,只能放弃。
大家商量来,商量去,莫衷一是,根本拿不出办法,只是每一天都有人呈报,张恪的人马到了哪里。
简直就像是催魂咒,让崇祯睡不着吃不下,小脸瘦成了一条,每天顶着大黑眼圈,憔悴的吓人。
更令人担忧的是崇祯越发喜怒无常,每当有大臣提出的办法不合心思,就下令廷杖,甚至有人被打死在午朝门。
如此折腾下去,没等张恪赶到,崇祯的朝堂就空了,大半的臣子都以重病为借口,请辞躲在家中不出来。把戏交给了崇祯一个人,让你去演吧!
“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
崇祯对着面前的奏折,气得太阳穴一蹦一蹦,手上青筋暴露,猛地一推,把所有奏本推在了地上。
“皇爷,您没事吧?”王承恩担忧地问道。
崇祯突然发神经一般,抓住王承恩的胳膊,两只眼睛直勾勾盯着他。
“兵呢?朕的人马呢?哪去了?”
王承恩被吓得大惊,他知道皇帝这是又发疯了,只能说道:“皇爷,兵归御马监管,您该问曹化淳。”
“对,对,曹化淳,他人呢?”
“皇爷,老奴来了!”从外面仓皇跑进一个太监,扑倒在地上,痛哭流涕,“主子,大事不好了,张恪的贼兵杀来了!”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辽东钉子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辽东钉子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