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蕙质春兰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三省巡按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三省巡按

目录:蕙质春兰| 作者:蕙心| 类别:武侠仙侠

    事情发展的很快,正在大家还为了这个国舅事件议论纷纷,想不好该怎么办的时候,又一条消息来了.朝会的时候,皇上突然宣布要在苏州的华亭县建城,并且任命丽川公主的驸马徐文昌为城主.这个城主的官职是大楚朝从来没有的,这下子百官都懵了.

    这还不算什么,还有更劲爆的事情,在朝会的时候,四皇子刘演本来一直都没有发表过意见,现在突然上了参政一来第一个奏折,居然就是要自请去江南督查赈灾的后续工作的.这灾情早就结束了,怎么还要去江南,正在百官疑惑的时候,皇帝居然当场就准了,而且又发明了一个新的官职给刘演,就是三省巡按,总管河阳州,苏州,湖州的一切事物,比刺史大一级.

    这一下子这携臣们都懵了.特别是太子和三皇子,他们也在朝堂上,昨天晚上他们就得到了这个消息.太子昨天就接到了皇后的密信,要太子不惜一切要赶紧把四皇子刘演解决掉,看得出来皇后很生气.三皇子也是,本来他和他母亲一心要扳倒皇后和太子的,结果这个问题还没有完成,就又冒出一个新的皇后人选,这能不让他们气急攻心吗?三皇子也暗暗下决心要在刘演成气候之前先解决了刘演再说.

    结果他们昨天晚间才下的决心,一早就给皇帝的这连个任命给打蒙了.等大家反映过来,圣旨已经下了.四皇子已经在收拾行装了,更快的是丽川公主,她已经和驸马出了厩了.这真是让太子和三皇子哭笑不得,没想到丽川公主一个女人家出门比男人收拾的还快,看来是个果断的人.

    皇宫里,皇帝听了大太监来庆的汇报苦笑着说:"这个丽川啊,怎么早上刚发的圣旨,她下午就出发了呢?真是个果断的人,轻而易举就化解了朕给她们设的局啊.可惜啊.丽川如果是个皇子,哪怕是陈族出身,我也一定要立她为太子."

    来庆笑眯眯的说:"皇上,公主殿下天资聪慧,果断刚强,为人也很好,照奴才看啊,这笔任何一个皇子都像皇上啊."

    皇帝听着这变相的拍马屁居然很是受用,点点头,深表赞同说:"哎.朕的这些子女们.最得朕心的就是丽川了.她这一下子出了厩.朕哪里去享受天伦之乐啊?"

    来庆忙说:"皇上不用着急,公主走的时候说了,这一次去就是不放心驸马在外面,等到了地头.给驸马把衣食住行安排好了,公主就要返回的,快了一个月,慢了两个月,她可是放心不下皇上和贵妃娘娘呢."

    皇帝一听立刻高兴了,说:"朕早就说了,丽川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一定不会为了夫婿忘记父母的."

    来庆也跟着笑起来.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来禀告说:"启禀皇上,刚才贵妃娘娘宣太医来诊脉.说娘娘的身体有恙,需要静养调理,娘娘请求搬去骊山上的温泉宫去休养一段时间,这个是折子."

    说完小太监把陈贵妃的祈请折子递了上来.皇帝面色古怪的看了看说:"准了,但是宫里的事务也还要贵妃管理.横竖温泉宫离的也近,就让那些管事太监宫女们每天去请示吧."

    小太监忙应下退去.

    皇帝对来庆说:"贵妃真是聪慧啊,这后宫里可是第一的.好吧.就按他们的意思来把."

    来庆低眉顺眼的没有吭声,心里对陈贵妃的佩服又多了几成.

    第二天,四皇子刘演也出京去了,等太子和三皇子反应过来,刘演已经走出很远了.

    又过了几天,陈远恒陛见完了,也走亲访友结束,施施然离开了厩,回江南了.

    他离开厩时,两个儿子都没有走,他们还要等待陈族和皇帝的谈判结果.

    在厩闹的沸沸扬扬的时候,陈文蕙正在河阳州陈家的庄子上,规划着庄子的布置呢.

    这次在河阳州买的庄子一共有三个,两个在受灾最重的那几个府里,一个在河阳城附近.在河阳城附近的那个庄子有一万一千多亩,此刻陈文蕙就在那个庄子上.

    按照陈文蕙的想法,这三个庄子都要先建一个她们可以来住的宅子.可能是前世被超高的房价逼的,这一世陈文蕙最热衷给自己家建房子.结果来到这个庄子一看,早就有一个美轮美奂的宅子在那里了.

    紫玉陪着文蕙在庄子里转悠说:"姑娘,这个庄子叫紫霞庄,本来是河阳城最大的粮商所有,这个粮商很有钱,庄子建造的很华丽,就是太俗了,这大红大紫的,是不是再修整一下."

    文蕙笑了,这个紫玉不愧是大家族出来的,她这里已经看花了眼,紫玉却一脸的不满意.文蕙说:"我们现在的银钱有限,还是不管了,等以后有钱有闲的时候在收拾吧.其实就这样我都嫌太大了,这可不是有一百多间房吗?还有个大花园,真是浪费了.我们可能几年都不来这里.白放着可惜了,这每年光是修整就要花不少的钱呢?"

    紫玉笑了:"姑娘,你怎么这么小气,为了那几个修缮的钱就不喜欢这个紫霞庄了?"

    文蕙说:"我本意是给自己家里建一个像李家沟那样的宅子,够我们一家五口人住的,然后再修建一些普通房子,给长.[,!]工们住,毕竟这一万多亩地,光是长工我们就要雇多少呢?"

    旁边的李环笑着说:"姑娘,我初步估算了一下,我们这里一万多亩地,还有小水塘无数,大水塘有三个,这些土地要长工们耕种,这水塘也要利用起来,蓄水,养鱼之类的,也要长工打理,大概要三百个长工.这还是在用牛耕地的基础上呢."

    文蕙低头算算,也是啊,这个时代又没有联合收割机,只是靠人种植,就算是用牛耕地,也是一个长工要打理三四十亩地呢,这简直是不敢想象.文蕙想想就说:"三百个太少了,这样会浪费土地的,还是雇上六百个长工吧.这样每个长工种近二十亩地,再加上耕牛帮忙,这样应该是可以了.那这不就是要盖六百套房子吗?"

    李环点点头说:"其实用不了这么多,这个庄子还带有一些给仆人们住的房子,也有十几个小院子,估计能安排下一百多家,我们就再准备四五百的房子就行了."

    文蕙算算说:"这也是个大数字啊.这样也没有法子,先盖着房子吧.赶紧招长工,对了不能浪费,这盖房子的钱得赶紧赚出来才行.你去招长工的时候,尽量捡夫妻招,这样我们再盖上两层院子,办一个工坊,让那肖工的老婆们来做活,这样长工夫妻都有收入,还有房子住,一定更安心的呆在我们这里.工坊赚的钱可以尽快把盖房子的钱弥补回来."

    李环笑着说:"这招收长工可是省心了,那个人不愿意来啊,这一来就有房子住,虽然只是一间,但是比那些地主家里让长工们住大通铺可是强多了.而且能夫妻一起来,老婆还能有活干,这样两个人赚钱,一定很容易就积攒起家业了."

    文蕙心里一动说:"我们招了长工后,让他们先干一段时间,等过了这一段,我们再空地上再盖上好一点的房子,带院子的那种,砖瓦房,这是给长工们买的,让赚了钱的长工们买我们的房子,我们可以在房子上也赚一笔钱.当然这个是后话,这个庄子是教给你兄弟李寿管理的,你和他说一声,让他心里有个准备."

    李环疑惑了,长工们会买地主家里的房子吗?但是好像姑娘的主意都能行得通,现在也许看不出来,以后就知道了,就点点头.

    文蕙又接着说:"眼下,第一个任务就是招长工,快点赶着种上小麦,然后等秋种结束后,地里的活计少了,就开始雇佣这肖工们给自己盖房子,盖好后让他们把家眷接过来,办工坊.等冬天来了就开始备料准备让他们修路.虽然冬天修路不好修,但是我看河阳州的冬天雨雪少一些,晴天多,这样修路反而好呢.对了,冬天还要修水渠,这些都请这肖工们做,让长工们多赚点钱,将来好买我们的房子."

    李环忙答应了.

    文蕙又说:"紫玉,你去把这个庄子的舆图拿来,我们一起商议着看看给庄子一共要修几条水渠,几条路,还有把房子建造在哪里?"

    紫玉忙去拿了.回来的时候带着李寿过来的.这样,文蕙三个人就开始讨论怎么盖房子,怎么修水渠,怎么修路.

    差不多商议停当了,文蕙正准备去吃饭呢.看到这天秋高气爽的,户外不冷也不热,很是怡人,花园里种有很多菊花,开的正好,就吩咐把饭摆在花园里,还让紫玉留下一起吃饭.在花园里吃饭,对着一丛丛的菊花,陈文蕙又想起来,几年前紫玉培育的那些菊花,还有那一次的菊宴来,就饶有兴致的和紫玉说起来,一边说,一边看,文蕙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东西,就是花园里有一丛文蕙没有见过的植物.文蕙很奇怪,就问:"这个是什么?"

    ps:

    还是喜欢种田.

    ,票.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蕙质春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蕙质春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