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3章 重返地中海(上)
目录:万岁约阿希姆| 作者:天空之承| 类别:历史军事
夜幕行将降临,德国柏林的夏洛腾堡宫,御前会议仍在进行中……
富丽堂皇的会议厅里,67岁的小威廉皇帝半倚半靠地坐在他那张镶满宝石的金色椅子上,42岁的路易皇储毕恭毕敬地坐在他的左手边,右手边则是德意志帝国的现任首相、常以“俾斯麦第二”自诩的海因里希-冯-尼格特伯爵,依次往下是帝国的内阁大臣们、帝国总参谋长以及陆海空军参谋长。
此次御前会议,首要议题便是新联合王国强行出兵马耳他,德国对此当作何应对。很显然,这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议题,如何取舍,牵涉到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战略层面的全盘考虑。
新奥意三国打的这场战争,前后虽然只持续了短短四个多星期,但它给欧洲各国带来的影响却一点也不小:面粉价格上涨了30%-40%,贵金属价格平均上涨了40%,药品上涨了50%,工业原料价格上涨了20%-70%不等,商品价格的暴涨致使各国社会和生产秩序受到冲击,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德国人家大业大,这点损失无伤国体,而且不必亲自出手就让意大利人领受了教训,在同盟国阵营内部起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可说是捡了个大便宜。不过,这场战争也让德国人重新认识了地中海的战略地位——如今的德国工业高度依赖于中东和波斯湾地区出产的优质原油,由于地中海腹地在战时被宣布为交战区,往来于中东和欧洲的油船只得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运输耗费和时间成本大幅升高不说,还有3艘油轮和2艘货轮因触礁而损失掉了,德国海军为救援失事船只、搜寻幸存船员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还被一些负面的社会舆论搞得焦头烂额。
就在停战协定签署后不久,德国海军参谋部向皇帝和总参谋部提交了一份战时评估报告。这份报告指出,德国海军的现有力量足以应付两洋作战,能够同时挫败两个强国联手发出的挑战,但舰队战斗力的保持和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勤供应的保障,当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德国海军主力分散部署在本土、亚速尔群岛、波斯湾,而这个战略大三角的重心,恰恰位于德国军队不直接控制的地中海!
借着讨论马耳他事件该如何应对的机会,代表德国海军列席御前会议的林德曼将军一针见血地指出,石油是德国军事机器的源动力,如果不能加强德国对地中海的控制力,保证地中海运输线在任何时期的高度安全,那么下一步就要在东非、南非、西非沿岸地区建立一系列的军事据点,或是想方设法铺设从巴士拉到柏林的陆上输油管道并保证其安全。
听完了海军参谋长的阐述,小威廉语速平缓地叙述道:“马耳他,本来就是德军将士们在前线浴血搏杀,奋力击败协约国军队后,从英国人那里得来的战利品。1933年,为了稳住意大利人,让他们不在背后捅我们刀子,才将它交予意大利军队占领。如若意大利的王权崩塌,政权崩溃,那么,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宣布1933年签署的《柏林-罗马条约》作废,重新将马耳他纳入帝国的海外版图。”
皇帝言毕,首相冯-尼格特伯爵和外交大臣冯-马沙尔男爵皆是凝眉沉思的表情,反观在场的军人们,一个个莫不是眉飞色舞,磨拳赫赫。
地中海,几千年来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帝国的兴起与衰败,马其顿人、罗马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在他们的鼎盛时期都曾统治过地中海。曾经称霸世界的英帝国虽未大量掠取地中海沿岸土地,但凭着对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占领,以及在地中海派驻具有相对优势的舰队,同样取得了左右地中海局势的话语权。
作为继英帝国之后又一个殖民领地遍及世界的日不落帝国,德意志帝国在赢得一战胜利后,将有限的精力放在了扩张亚非美洲殖民领地、角逐世界霸权上,因而主动让出了地中海的控制权,使地中海沿岸国家相互制衡、互相牵制。就那个时代的国际形势而言,这步棋走得无可厚非,只不过随着世界格局的变迁,对地中海“失控”,逐渐成为新任世界霸主的一处软肋,一块心病。
片刻过后,现任陆军参谋长、来自巴伐利亚的多洛蒂亚公爵道:“午餐的时候,我试探过希尔斯上校的口风,这位爱尔兰外交武官透露说,占领马耳他的真正用意,是确保意大利人如约支付战争赔款。除此之外,他们并无它意。”
在地理上,地中海大致是以马耳他岛为中点分为东西两部分,再加上马耳他岛扼守着东地中海与地中海之间的狭窄通道,称之为“地中海的心脏”再合适不过了。
思量了一会儿,皇帝开口道:“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爱尔兰人占领马耳他,是为了保证意大利王室和现政府被推翻后,继任者会遵照停战协定偿付足以让这个国家破产两次的巨额战争赔款。在意大利人清偿赔款或是以官方形式允诺他们将会清偿赔款之后,爱尔兰人就会从马耳他撤走部队。既然爱尔兰人的目的是如此单纯,为何不能由我们代为占领马耳他?”
这个问题让在座者有些猝不及防,以至于在接下来的两三分钟里,会议厅里安静得几乎可以听到人们的呼吸声。
然后,首相冯-尼格特伯爵终于说话了:“这在逻辑上没有任何问题,我尊敬的陛下,问题在于如果我们这样作的话,等于是替意大利人背了书。”
“只要马耳他在我们手里,意大利人履约与否其实已经不重要了。”皇帝摆手道,“意大利人若是清偿了战争赔款,那我们就用前一个理由换取对马耳他的占领。如果意大利人不清偿战争赔款,我们甚至不需要用前一个理由。”
首相恭恭敬敬地询问道:“如果意大利人拒绝清偿这笔战争赔款,那么新联合王国应得的部分,是否由我们来承担?”
皇帝一脸不屑地笑了起来:“开什么玩笑啊!意大利人打输了仗,理应承担赔款,怎么可能让我们代为偿付?”
首相不失礼仪地撇了撇嘴,言外之意,是让皇帝捋一捋这几句话的矛盾所在。
小威廉年事已高,但还不糊涂。瞧见首相这样的表情,他收起笑容,皱着眉头想了想:“即便意大利人宁愿放弃马耳他,也不清偿他们的战争赔款,我们也能够通过其他办法来强迫他们妥协,或者是用其他合适的东西来抵偿,不是么?”
“这当然不成问题,只不过有悖于我们最初定下的不直接介入战争的原则。”冯-尼格特伯爵提醒说。
“可战争已经结束了。”小威廉皇帝辩解道,“我们一直都在直接协调停战事宜和战后遗留的各项事务。”
既然皇帝都这样说了,在座的将领们又都明显倾向于重新占据马耳他,“俾斯麦第二”便明智地选择了沉默。
“路易!”小威廉向自己的皇位继承人吩咐道,“你明天飞一趟爱尔兰,替我问候国王约阿希姆一世陛下,并转述我的意见:为免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伤亡,建议安排国联对马耳他问题进行调停,由德国军队以国联维和部队的名义占领马耳他。今后无论局势如何变化,我们都认定停战协定有效,并积极敦促意大利履行协定有关条款。若出现意大利政府无力偿付赔款的情况,我们支持新联合王国和奥匈帝国从意大利获取某种形式的实物赔偿。”
“是的,父皇陛下。”路易皇储以响亮的声音回答道。
“我们将通过对马耳他的控制,重新建立起地中海的和平秩序。”小威廉紧接着说了这么一句,却没有点明这话要不要转述给新联合王国的掌舵者。
“马耳他只是控制地中海的一个战略支点。”小威廉将目光投向在座众人,以他惯有的口吻提点道:“要想获得对地中海的绝对控制权,从而保证德意志全球战略的稳固,我们应当通过政治、外交、军事手段,谋求对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由于军事上的失利,意大利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在其传统势力范围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也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这正是我们重新介入北非和东北非的绝佳时机。诸位,有什么好的见解和建议,尽管说说!”
出身巴伐利亚王室家族的多洛蒂亚公爵,是在座众人中除路易皇储外最为年轻的,他在二战时期暂露头角,之后凭借出色的才能、良好的声望以及出众的气质,迅速成为德国军界的耀眼明星,并于1948年擢升德军总参谋长,成为继鲁普雷希特之后,又一位极富军事成就的巴伐利亚王室成员。这个时候,他当仁不让地发言道:
“以当下的世界形势,我们完全可以在不进行大规模扩军的情况下,重新掌握对地中海的控制权。只要我们巧妙而又充分地运用好国联维和部队这件武器,必要时雇佣爱尔兰军队为我们作战,甚至不需要对现有军事部署进行太大的调整,也不会有太大的人员伤亡。”
(本章完)
富丽堂皇的会议厅里,67岁的小威廉皇帝半倚半靠地坐在他那张镶满宝石的金色椅子上,42岁的路易皇储毕恭毕敬地坐在他的左手边,右手边则是德意志帝国的现任首相、常以“俾斯麦第二”自诩的海因里希-冯-尼格特伯爵,依次往下是帝国的内阁大臣们、帝国总参谋长以及陆海空军参谋长。
此次御前会议,首要议题便是新联合王国强行出兵马耳他,德国对此当作何应对。很显然,这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议题,如何取舍,牵涉到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战略层面的全盘考虑。
新奥意三国打的这场战争,前后虽然只持续了短短四个多星期,但它给欧洲各国带来的影响却一点也不小:面粉价格上涨了30%-40%,贵金属价格平均上涨了40%,药品上涨了50%,工业原料价格上涨了20%-70%不等,商品价格的暴涨致使各国社会和生产秩序受到冲击,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德国人家大业大,这点损失无伤国体,而且不必亲自出手就让意大利人领受了教训,在同盟国阵营内部起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可说是捡了个大便宜。不过,这场战争也让德国人重新认识了地中海的战略地位——如今的德国工业高度依赖于中东和波斯湾地区出产的优质原油,由于地中海腹地在战时被宣布为交战区,往来于中东和欧洲的油船只得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运输耗费和时间成本大幅升高不说,还有3艘油轮和2艘货轮因触礁而损失掉了,德国海军为救援失事船只、搜寻幸存船员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还被一些负面的社会舆论搞得焦头烂额。
就在停战协定签署后不久,德国海军参谋部向皇帝和总参谋部提交了一份战时评估报告。这份报告指出,德国海军的现有力量足以应付两洋作战,能够同时挫败两个强国联手发出的挑战,但舰队战斗力的保持和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勤供应的保障,当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德国海军主力分散部署在本土、亚速尔群岛、波斯湾,而这个战略大三角的重心,恰恰位于德国军队不直接控制的地中海!
借着讨论马耳他事件该如何应对的机会,代表德国海军列席御前会议的林德曼将军一针见血地指出,石油是德国军事机器的源动力,如果不能加强德国对地中海的控制力,保证地中海运输线在任何时期的高度安全,那么下一步就要在东非、南非、西非沿岸地区建立一系列的军事据点,或是想方设法铺设从巴士拉到柏林的陆上输油管道并保证其安全。
听完了海军参谋长的阐述,小威廉语速平缓地叙述道:“马耳他,本来就是德军将士们在前线浴血搏杀,奋力击败协约国军队后,从英国人那里得来的战利品。1933年,为了稳住意大利人,让他们不在背后捅我们刀子,才将它交予意大利军队占领。如若意大利的王权崩塌,政权崩溃,那么,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宣布1933年签署的《柏林-罗马条约》作废,重新将马耳他纳入帝国的海外版图。”
皇帝言毕,首相冯-尼格特伯爵和外交大臣冯-马沙尔男爵皆是凝眉沉思的表情,反观在场的军人们,一个个莫不是眉飞色舞,磨拳赫赫。
地中海,几千年来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帝国的兴起与衰败,马其顿人、罗马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在他们的鼎盛时期都曾统治过地中海。曾经称霸世界的英帝国虽未大量掠取地中海沿岸土地,但凭着对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占领,以及在地中海派驻具有相对优势的舰队,同样取得了左右地中海局势的话语权。
作为继英帝国之后又一个殖民领地遍及世界的日不落帝国,德意志帝国在赢得一战胜利后,将有限的精力放在了扩张亚非美洲殖民领地、角逐世界霸权上,因而主动让出了地中海的控制权,使地中海沿岸国家相互制衡、互相牵制。就那个时代的国际形势而言,这步棋走得无可厚非,只不过随着世界格局的变迁,对地中海“失控”,逐渐成为新任世界霸主的一处软肋,一块心病。
片刻过后,现任陆军参谋长、来自巴伐利亚的多洛蒂亚公爵道:“午餐的时候,我试探过希尔斯上校的口风,这位爱尔兰外交武官透露说,占领马耳他的真正用意,是确保意大利人如约支付战争赔款。除此之外,他们并无它意。”
在地理上,地中海大致是以马耳他岛为中点分为东西两部分,再加上马耳他岛扼守着东地中海与地中海之间的狭窄通道,称之为“地中海的心脏”再合适不过了。
思量了一会儿,皇帝开口道:“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爱尔兰人占领马耳他,是为了保证意大利王室和现政府被推翻后,继任者会遵照停战协定偿付足以让这个国家破产两次的巨额战争赔款。在意大利人清偿赔款或是以官方形式允诺他们将会清偿赔款之后,爱尔兰人就会从马耳他撤走部队。既然爱尔兰人的目的是如此单纯,为何不能由我们代为占领马耳他?”
这个问题让在座者有些猝不及防,以至于在接下来的两三分钟里,会议厅里安静得几乎可以听到人们的呼吸声。
然后,首相冯-尼格特伯爵终于说话了:“这在逻辑上没有任何问题,我尊敬的陛下,问题在于如果我们这样作的话,等于是替意大利人背了书。”
“只要马耳他在我们手里,意大利人履约与否其实已经不重要了。”皇帝摆手道,“意大利人若是清偿了战争赔款,那我们就用前一个理由换取对马耳他的占领。如果意大利人不清偿战争赔款,我们甚至不需要用前一个理由。”
首相恭恭敬敬地询问道:“如果意大利人拒绝清偿这笔战争赔款,那么新联合王国应得的部分,是否由我们来承担?”
皇帝一脸不屑地笑了起来:“开什么玩笑啊!意大利人打输了仗,理应承担赔款,怎么可能让我们代为偿付?”
首相不失礼仪地撇了撇嘴,言外之意,是让皇帝捋一捋这几句话的矛盾所在。
小威廉年事已高,但还不糊涂。瞧见首相这样的表情,他收起笑容,皱着眉头想了想:“即便意大利人宁愿放弃马耳他,也不清偿他们的战争赔款,我们也能够通过其他办法来强迫他们妥协,或者是用其他合适的东西来抵偿,不是么?”
“这当然不成问题,只不过有悖于我们最初定下的不直接介入战争的原则。”冯-尼格特伯爵提醒说。
“可战争已经结束了。”小威廉皇帝辩解道,“我们一直都在直接协调停战事宜和战后遗留的各项事务。”
既然皇帝都这样说了,在座的将领们又都明显倾向于重新占据马耳他,“俾斯麦第二”便明智地选择了沉默。
“路易!”小威廉向自己的皇位继承人吩咐道,“你明天飞一趟爱尔兰,替我问候国王约阿希姆一世陛下,并转述我的意见:为免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伤亡,建议安排国联对马耳他问题进行调停,由德国军队以国联维和部队的名义占领马耳他。今后无论局势如何变化,我们都认定停战协定有效,并积极敦促意大利履行协定有关条款。若出现意大利政府无力偿付赔款的情况,我们支持新联合王国和奥匈帝国从意大利获取某种形式的实物赔偿。”
“是的,父皇陛下。”路易皇储以响亮的声音回答道。
“我们将通过对马耳他的控制,重新建立起地中海的和平秩序。”小威廉紧接着说了这么一句,却没有点明这话要不要转述给新联合王国的掌舵者。
“马耳他只是控制地中海的一个战略支点。”小威廉将目光投向在座众人,以他惯有的口吻提点道:“要想获得对地中海的绝对控制权,从而保证德意志全球战略的稳固,我们应当通过政治、外交、军事手段,谋求对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由于军事上的失利,意大利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在其传统势力范围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也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这正是我们重新介入北非和东北非的绝佳时机。诸位,有什么好的见解和建议,尽管说说!”
出身巴伐利亚王室家族的多洛蒂亚公爵,是在座众人中除路易皇储外最为年轻的,他在二战时期暂露头角,之后凭借出色的才能、良好的声望以及出众的气质,迅速成为德国军界的耀眼明星,并于1948年擢升德军总参谋长,成为继鲁普雷希特之后,又一位极富军事成就的巴伐利亚王室成员。这个时候,他当仁不让地发言道:
“以当下的世界形势,我们完全可以在不进行大规模扩军的情况下,重新掌握对地中海的控制权。只要我们巧妙而又充分地运用好国联维和部队这件武器,必要时雇佣爱尔兰军队为我们作战,甚至不需要对现有军事部署进行太大的调整,也不会有太大的人员伤亡。”
(本章完)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万岁约阿希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万岁约阿希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