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离去
目录:医师1879| 作者:草席| 类别:都市言情
1904年11月,耗时五个半月的第三届奥运会结束了。
这场如同闹剧一般的奥运会,诞生了277块奖牌,其中美国人拿到了215枚。在这届奥运会中,十校联盟大放异彩,光亨特拉尔大学就拿到了4块金牌,6块银牌和11块铜牌。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人关注,不过约翰期待的也是未来,比如说那些有兴趣统计奥运会各种奇葩史的人……
随性搞得一些东西,没有必要关注太多。
倒是在同年的12月10日下午,瑞典人举办了第四届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约翰?亨特拉尔因在x线、放射性和电子等领域的巨大贡献,荣获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影响力日渐大起来的奖项,终于颁发给了一个美国人。
不过此时的约翰,当然不可能去领奖了。
如果放在十几年前甚至几年前,约翰说不定都会为了这个奖牌而特意跑一趟,毕竟对于一个穿越者来说,诺贝尔奖的吸引力还是足够大的。但是到了现在,这玩意儿对约翰来说已经是如同鸡肋一般,可有可无了。先不说那点儿奖金,就是论起名气的话,哪个诺贝尔奖能比得过他?
而且说到底,约翰获奖的理由都是别人的理论。
所以当约翰得到瑞典人的通知之后,兴致缺缺的表示将由别人代为领奖,如果瑞典人不同意的话就算了……
最终,诺贝尔奖接受了约翰的要求。
……
1905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
就在约翰在纽约收到了诺贝尔奖的奖牌和奖金时,远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上海,亨特拉尔出版社分社低调的推出一系列的图书,其中包括七十余本学校教材,涵盖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全部课程;另外,还有一些介绍世界各地情况的图书,以及一些科普性质的图书,数量多达两百余本。
每本一万册图书,早已从上海港口卸货到岸。
七十余本学校教材最先露面,将会在亨特拉尔银行筹建的所有学校强行推广,而早在一年前,相关的教师们就已经拿到了这些样书,并且集中起来进行了培训。这些从低到高全套的教材,彻底结束了学校教学不成体系、相对比较混乱的局面,甚至引起了其他教会学校的强烈关注——即便是他们,也从未见过如此优秀的教材。
只不过可惜的是,不是所有的国人都接受这些东西。
和西人一样从左向右的排版格式,还有一整套参考西文但是创新使用的标点符号,都让不少文人为之勃然大怒!如果说其他教会学校强行教授神学、物理和化学之类的知识,只是让他们感叹的话,那么亨特拉尔出版社随意更改本国的一些东西就让他们愤怒了……
可惜的是,对于他们的抗议亨特拉尔出版社置若罔闻。
虽然有些学生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不得不选择了退学,但是因为学费低廉、免费提供午餐且有奖学金等等优惠,还有将来优先送往德美留学的吸引力,让大多数学生依然选择了留下。所以在一个月候,当亨特拉尔体系的学校完成了教材更新,并且正式开始这一学期的课程时,仅仅只有不到一成的学生退学。
与此同时,不同的声音也传送了出来。
比如说上海滩影响力最大的《申报》,中国第一份官报《北洋官报》,还有香港等地的各大报刊等等,纷纷撰文评价这套新鲜出炉的教材,除了从左向右的排版格式有不同意见之外,对教材的内容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无不大加赞赏!
一年之后,当几乎所有的教会学校全都采用这套教材,并且《申报》报道了纽约也有多所学校使用之后,关于这套教材的非议慢慢平息了下来……
但是在那个时候,关于其他几本书的议论却刚刚兴盛!
大国崛起系列,让中国人终于从更深的层面看到了西方各国崛起的原因和过程;西方整体、法律和文化体系的图书,让他们开眼看到了以前看不到的东西,而和石油、钢铁、火车、汽车、战舰等有关的图书,则对所有的读者进行了一次科普教育……
当然最受关注的,肯定是那本《普通话与汉语拼音》!
在南方,这本书引起了绝大的争议,尤其是那些自认为本地话更加重要的地区,大多数读书人对此都不屑一顾。但是在北方,尤其是直隶地区,除了对用西文标注拼音颇有争议之外,许多人对这本书都推崇备至。因此在亨特拉尔系统的小学之外,这本《普通话与汉语拼音》很快就进入到了北方一些蒙学的课堂上……
改变一个国家,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先不说有多少人愿意接受约翰编写的这套书,就说以中国目前的情况,有多少人能够读得起书?又有多少人能够接触到这些书?即使能够接触到,又有多少学校能够像亨特拉尔系统下的学校一样,有足够的师资力量?
所以从一开始,约翰就没想过要靠这些书来改变一个国家。
他只希望,这些他花了二十多年积累下来的文字,能够影响到一些人,能够给这个国家早就一些人才,或者给他们带来一些变化,这就已经足够了。至于说到底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约翰无法判断,他也不想去判断。他只知道,只有有中国人想要看这些书,他就会命令亨特拉尔出版社源源不断的印刷,然后用低廉的价格源源不断的提供给他们……
……
1905年2月,卡内基在中国成立了卡内基教育基金会,开始投资卡内基技工学校。与此同时,亨特拉尔银行也开始建设技工学校,只不过规模比卡内基教育基金会大了数倍。
1905年3月,带着约翰资助的一万美元,爱德华?休姆来到了湖南长沙,开始寻找合适的地点建设自己的诊所。在长沙待了五天之后,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胡美。
1905年初,日俄激战正酣,欧洲忧心忡忡,美国人淡然笑看。
似乎是在美西战争中尝到了甜头,罗斯福政府升起了调停日俄战争的念头。只不过如今两国正杀得难分难解,谁肯去听一个美国总统的话?不管是欧洲的老牌帝国俄国,还是亚洲新贵日本,没有谁会把美国看在眼中,自然是打够了再说。
对此乐观其成的,就有亨特拉尔银行。
通过战争开始之前的诸多布置,再加上开战后和两国谈成的条件,亨特拉尔银行用大量的金钱开道,把大部分的中国居民都撤出了主要战场。当然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没有吃亏,一来获得了中国人的巨大好感,二来和两国的军火、药品贸易赚的盆满钵满,光盈利部分就足够了。
当然还是那句话,这些事情与亨特拉尔先生无关。
除了偶尔关注着东方的那些事情之外,约翰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家里。因为当时间来到1905年年初的时候,饱受病痛折磨的老亨特拉尔已经走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
“伊丽莎白……”
老人那干裂的嘴唇里,不停的喃喃着一个熟悉的名字。
“唉……”
紧握着老人和枯树枝一般的左手,约翰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心中的酸痛始终无法抑制。就算两世为人,而且已经看惯了死亡,但是此时此刻,当伴随他二十多年的老人即将离开的时候,约翰还是觉得心头如同被刀割一样。
这种感觉,一如伊丽莎白去世和自己刚刚明白穿越了的时候。
那微弱的呼吸声,渐渐弱了下去。
约翰的手,也抓的更紧了……
“约翰,外公他……已经去了。”
恍惚间,一双柔软的手放在了约翰的肩膀上,然后把他搂进了怀中。
“我知道。”
轻轻点了点头,约翰的表情似乎还是那么的平静,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双眼下面已经出现了两道水迹,说话的声音也有些断断续续。
在这个世界上他最亲密的人之一,终于去了……
1905年2月11日,阿尔?亨特拉尔离开了。
消息传出的一天之内,一百余封电报被发送到了亨特拉尔家,其中包括洛克菲勒、卡内基和摩根等美国巨头,包括罗斯福这位美国总统,包括许多与亨特拉尔家族有过关系或者正在合作的人们,而且随着消息的传开,更多电报正在纷至沓来……
不过以老亨特拉尔的身份而言,这样的声势并不算隆重。
这些年虽说亨特拉尔家族日渐强大,但是无论老亨特拉尔还是小亨特拉尔都是比较低调的人,和同时期高调的美国富豪们并不太一样。所以哪怕报纸上刊登了老亨特拉尔讣告,很多普通民众们甚至都没反应过来这位是谁。
直到纽约市那场盛大的葬礼举行时,他们才意识到一位大人物去世了……(未完待续。)
这场如同闹剧一般的奥运会,诞生了277块奖牌,其中美国人拿到了215枚。在这届奥运会中,十校联盟大放异彩,光亨特拉尔大学就拿到了4块金牌,6块银牌和11块铜牌。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人关注,不过约翰期待的也是未来,比如说那些有兴趣统计奥运会各种奇葩史的人……
随性搞得一些东西,没有必要关注太多。
倒是在同年的12月10日下午,瑞典人举办了第四届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约翰?亨特拉尔因在x线、放射性和电子等领域的巨大贡献,荣获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影响力日渐大起来的奖项,终于颁发给了一个美国人。
不过此时的约翰,当然不可能去领奖了。
如果放在十几年前甚至几年前,约翰说不定都会为了这个奖牌而特意跑一趟,毕竟对于一个穿越者来说,诺贝尔奖的吸引力还是足够大的。但是到了现在,这玩意儿对约翰来说已经是如同鸡肋一般,可有可无了。先不说那点儿奖金,就是论起名气的话,哪个诺贝尔奖能比得过他?
而且说到底,约翰获奖的理由都是别人的理论。
所以当约翰得到瑞典人的通知之后,兴致缺缺的表示将由别人代为领奖,如果瑞典人不同意的话就算了……
最终,诺贝尔奖接受了约翰的要求。
……
1905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
就在约翰在纽约收到了诺贝尔奖的奖牌和奖金时,远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上海,亨特拉尔出版社分社低调的推出一系列的图书,其中包括七十余本学校教材,涵盖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全部课程;另外,还有一些介绍世界各地情况的图书,以及一些科普性质的图书,数量多达两百余本。
每本一万册图书,早已从上海港口卸货到岸。
七十余本学校教材最先露面,将会在亨特拉尔银行筹建的所有学校强行推广,而早在一年前,相关的教师们就已经拿到了这些样书,并且集中起来进行了培训。这些从低到高全套的教材,彻底结束了学校教学不成体系、相对比较混乱的局面,甚至引起了其他教会学校的强烈关注——即便是他们,也从未见过如此优秀的教材。
只不过可惜的是,不是所有的国人都接受这些东西。
和西人一样从左向右的排版格式,还有一整套参考西文但是创新使用的标点符号,都让不少文人为之勃然大怒!如果说其他教会学校强行教授神学、物理和化学之类的知识,只是让他们感叹的话,那么亨特拉尔出版社随意更改本国的一些东西就让他们愤怒了……
可惜的是,对于他们的抗议亨特拉尔出版社置若罔闻。
虽然有些学生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不得不选择了退学,但是因为学费低廉、免费提供午餐且有奖学金等等优惠,还有将来优先送往德美留学的吸引力,让大多数学生依然选择了留下。所以在一个月候,当亨特拉尔体系的学校完成了教材更新,并且正式开始这一学期的课程时,仅仅只有不到一成的学生退学。
与此同时,不同的声音也传送了出来。
比如说上海滩影响力最大的《申报》,中国第一份官报《北洋官报》,还有香港等地的各大报刊等等,纷纷撰文评价这套新鲜出炉的教材,除了从左向右的排版格式有不同意见之外,对教材的内容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无不大加赞赏!
一年之后,当几乎所有的教会学校全都采用这套教材,并且《申报》报道了纽约也有多所学校使用之后,关于这套教材的非议慢慢平息了下来……
但是在那个时候,关于其他几本书的议论却刚刚兴盛!
大国崛起系列,让中国人终于从更深的层面看到了西方各国崛起的原因和过程;西方整体、法律和文化体系的图书,让他们开眼看到了以前看不到的东西,而和石油、钢铁、火车、汽车、战舰等有关的图书,则对所有的读者进行了一次科普教育……
当然最受关注的,肯定是那本《普通话与汉语拼音》!
在南方,这本书引起了绝大的争议,尤其是那些自认为本地话更加重要的地区,大多数读书人对此都不屑一顾。但是在北方,尤其是直隶地区,除了对用西文标注拼音颇有争议之外,许多人对这本书都推崇备至。因此在亨特拉尔系统的小学之外,这本《普通话与汉语拼音》很快就进入到了北方一些蒙学的课堂上……
改变一个国家,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先不说有多少人愿意接受约翰编写的这套书,就说以中国目前的情况,有多少人能够读得起书?又有多少人能够接触到这些书?即使能够接触到,又有多少学校能够像亨特拉尔系统下的学校一样,有足够的师资力量?
所以从一开始,约翰就没想过要靠这些书来改变一个国家。
他只希望,这些他花了二十多年积累下来的文字,能够影响到一些人,能够给这个国家早就一些人才,或者给他们带来一些变化,这就已经足够了。至于说到底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约翰无法判断,他也不想去判断。他只知道,只有有中国人想要看这些书,他就会命令亨特拉尔出版社源源不断的印刷,然后用低廉的价格源源不断的提供给他们……
……
1905年2月,卡内基在中国成立了卡内基教育基金会,开始投资卡内基技工学校。与此同时,亨特拉尔银行也开始建设技工学校,只不过规模比卡内基教育基金会大了数倍。
1905年3月,带着约翰资助的一万美元,爱德华?休姆来到了湖南长沙,开始寻找合适的地点建设自己的诊所。在长沙待了五天之后,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胡美。
1905年初,日俄激战正酣,欧洲忧心忡忡,美国人淡然笑看。
似乎是在美西战争中尝到了甜头,罗斯福政府升起了调停日俄战争的念头。只不过如今两国正杀得难分难解,谁肯去听一个美国总统的话?不管是欧洲的老牌帝国俄国,还是亚洲新贵日本,没有谁会把美国看在眼中,自然是打够了再说。
对此乐观其成的,就有亨特拉尔银行。
通过战争开始之前的诸多布置,再加上开战后和两国谈成的条件,亨特拉尔银行用大量的金钱开道,把大部分的中国居民都撤出了主要战场。当然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没有吃亏,一来获得了中国人的巨大好感,二来和两国的军火、药品贸易赚的盆满钵满,光盈利部分就足够了。
当然还是那句话,这些事情与亨特拉尔先生无关。
除了偶尔关注着东方的那些事情之外,约翰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家里。因为当时间来到1905年年初的时候,饱受病痛折磨的老亨特拉尔已经走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
“伊丽莎白……”
老人那干裂的嘴唇里,不停的喃喃着一个熟悉的名字。
“唉……”
紧握着老人和枯树枝一般的左手,约翰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心中的酸痛始终无法抑制。就算两世为人,而且已经看惯了死亡,但是此时此刻,当伴随他二十多年的老人即将离开的时候,约翰还是觉得心头如同被刀割一样。
这种感觉,一如伊丽莎白去世和自己刚刚明白穿越了的时候。
那微弱的呼吸声,渐渐弱了下去。
约翰的手,也抓的更紧了……
“约翰,外公他……已经去了。”
恍惚间,一双柔软的手放在了约翰的肩膀上,然后把他搂进了怀中。
“我知道。”
轻轻点了点头,约翰的表情似乎还是那么的平静,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双眼下面已经出现了两道水迹,说话的声音也有些断断续续。
在这个世界上他最亲密的人之一,终于去了……
1905年2月11日,阿尔?亨特拉尔离开了。
消息传出的一天之内,一百余封电报被发送到了亨特拉尔家,其中包括洛克菲勒、卡内基和摩根等美国巨头,包括罗斯福这位美国总统,包括许多与亨特拉尔家族有过关系或者正在合作的人们,而且随着消息的传开,更多电报正在纷至沓来……
不过以老亨特拉尔的身份而言,这样的声势并不算隆重。
这些年虽说亨特拉尔家族日渐强大,但是无论老亨特拉尔还是小亨特拉尔都是比较低调的人,和同时期高调的美国富豪们并不太一样。所以哪怕报纸上刊登了老亨特拉尔讣告,很多普通民众们甚至都没反应过来这位是谁。
直到纽约市那场盛大的葬礼举行时,他们才意识到一位大人物去世了……(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医师1879》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医师1879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