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退婚之事(2)
目录:汉皇刘备| 作者:青牛道人| 类别:历史军事
甘琪如今出尔反尔,他的夫人不是没有过意见,只是稍微过问了下,甘琪便大发雷霆。汉代妇女的家庭与社会地位虽然比唐以后历代都要高,但在子女的婚姻问题上,还是只能由丈夫说了算。当年吕公嫁女给刘邦,就没和吕媪商量,吕媪便责问:“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就斥之:“此非儿女子所知。”然后刘邦这个小混混就成家了。当然,吕公的眼光也确实是精准,吕后一族,权倾天下一时,虽然没有长久,但也总算享受过。二十余年前的苍梧太守甘公,也是在妻子不同意的情况下,把女儿许给陶谦的。当时的陶谦,也是个小混混,史载乘竹马而戏,邑中儿童皆随之,哈哈哈,好玩吧。
至于甘琪之女,往日里养在深闺之中,又有甚见识和勇气来对抗如天一般的父亲,只能是唯唯诺诺,随父亲大人做主了。
甘琪也是没法子,若不是刘弘死得如此之早,家境又败落得只能勉强维持的地步,而听闻楼桑刘家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刘家已经实在是配不上蒸蒸日上的自己家。他又怎会做那等反复的行径?还不是舍不得女儿嫁过去受苦?
如今社会流行富贵之男娶得富贵之妻,女亦得富贵之男。刘家穷成这样,能拿得出什么聘礼?当年的丞相陈平家里穷的时候都娶不上媳妇呢。甘琪可不想自己的女儿委屈的下嫁,从而成为一个笑话。
根据史载,东汉时非常重聘金、嫁妆和办酒席的风气,这种铺张浪费的风气造成的社会影响十分不好。当然,这种不良风气是皇室带动的。皇帝立后,聘礼动不动就是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纳一个妃子,夫人,聘金近四千万。这只是聘金,还不算其他支出呢。
于是下面的诸侯王大臣都有样学样。贵戚近亲,奢纵无度,嫁娶送终,尤为僭侈。后来的董卓娶妻,辎车百乘,马二十匹,奴婢钱帛充路。跟后世的豪车车队开路,再摆无数现金一样,十足十的土豪模样。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种不好的风气也影响到了一般的百姓。皇帝聘礼黄金二万斤,诸侯王黄斤二百斤,为钱二百万,高级官员和外戚、富商、豪强地主为钱百万或数十万,那么一般的中小地主和中小官员呢?据史载,聘礼约是数万至十余万,而一般的平民百姓,手工业者等的聘礼则是万余钱或数万钱。这都只是聘金,其他开支还没算呢。
再看看此时官员的俸禄,三公是万石官,一年工资大概十几万,到太守这一级别的,二千石官,一年工资差不多是五万,下面的就不说了。甘琪为大县县令,千石官,一年工资多少大家算。想想看,这聘礼超出官员年俸如此高,是不是太不正常了?跟后世的房价一样,虚高得不行。
这种不良风气造成了什么影响呢?就是很多适龄男女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婚姻嫁娶,从另一方面来也,也限制了汉时人口的增长。据史载,东汉初年,九真郡下许多百姓因为聘金问题,无力嫁娶,都是单身光棍。任延为九真太守后,令长吏以下各省俸禄以赈助之,于是同时相娶者二千余人。这种官员真的是大汉的良心啊。(后世这种官员压根就没见过,更没听过。)当然,不但是老百姓受影响,官员也有人因为聘金太多而娶不上老婆。伏波将军马援之后曾任天水郡兰干尉的马子硕,就是马腾他爹,马超他爷爷,这么个人,也因为家贫无聘金而娶不上妻子,最后娶了羌族女子为妻。这就是为什么马腾、马超为什么在凉州,在羌族中混得开的原因。还有个小官展允,家徒四壁,收入又微薄,到了五十岁,还没娶妻,最后还是上司出面请诸位同僚一起帮忙,才帮他凑够了聘金。。。。。。
甘琪如今乃是一县掌印官,当然也怕别人说闲话,所以他第一次悔婚说是口头约定,没有婚书做不得数。摆明了不想认这门亲事。至于刘氏说的当日刘弘那么多同僚在现场,那是刘氏不知道官场上人走茶凉的道理。一个死人,和一个活着的县令,帮谁还用问吗?当然,也免不了那种自恃清高正义的二愣子。甘琪也怕这种人。所以第二次他虽然态度不好,却也摆出了条件,想求我甘家女,没问题,准备好我要的聘礼就行了。料想刘家也拿不出这笔钱来。他纯粹就是强人所难,好让刘家识难而退。这样刘家不闹了,他也不怕有闲言闲语说到他头上来。待到此番事了,他便把女儿嫁到。。。。家去。女儿如此青春貎美,岂能便宜刘家子?
其实甘琪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刘备,毕竟刘备还算是有些名声的,连续拜在名师门下,又在学问上颇有创树。可谓是只潜力股。只是这潜力股要冒尖出头,得等到什么时候?五年,十年?甘琪可等不了那么久,且潜力股最后跌停板下市的,也不是没有。于是甘琪选择了稳妥,而不是去赌一个未来。像这一类人太多太多,我们也不能指责他的鼠目寸光,不是吗?
这边刘备把情况了解完,顿时就气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好你个甘琪,背信弃义悔婚就罢了,我只当没这回事,天下那么多美女等着我去接管呢,谁在乎你家女儿嫁不嫁?但出言辱我刘家在先,故意刁难在后,最最不可忍的是把我嫡亲气病在床。若我娘有个好歹,看我不灭你满门!
刘备心中怒火滔天,身边的刘恭也是感觉到了,心想这小子哪里来这么一身煞气?想到去年刘备随卢植南下平叛,心中又自了然。
黑着一张脸的刘备问刘恭道:“三叔,侄儿还年小,我娘怎么就这么着急我的婚事了?我都还没行冠礼呢!”
刘恭一脸的随意:“冠礼?要不是你这二年在外游学,今年就把你冠礼给办了。”
刘备顿时愕然:“不是、不是要到二十岁嘛?”刘备一直记得自己读的经书上都是说冠者,礼之始也,男子二十冠而字的呀。
刘恭就歪着眼上下打量着刘备:“五郎,你这一肚子书都读哪儿去了?你们儒家还讲究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二嫁,这样合为五十,应大衍之数呢?你也打算到三十岁娶亲?我可告诉你,你能等到三十岁,刘恪可等不了!”
其实是刘备进入了一个思想误区,总以为书上说的就是对的。其实汉儒所提倡的一些东西,很多人根本不当一回事。《礼记》中说男子三十壮而有室,女子二十壮而嫁,《白虎通义》给这句话做出了解释:“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何?阳数奇,阳数偶也。。。。。。男三十筋骨坚强,任为人父;女二十肌肤充溋,任为人母。合为五十,应大衍之数,生万物也。”汉帝国从皇帝到百姓没一人当一回事不说,儒家自己也不当一回事。至于冠礼,提前行冠礼的除了皇帝和诸侯王,民间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提前行冠礼的也不知凡几。总知,我们汉人老祖宗,会变通得很。
那么汉时一般什么时候就可以进行婚姻嫁娶了呢?看看朝廷怎么收税就知道了。人口税是这样收的:“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民年七岁至十四岁出口赋钱。”这里很明显,一种就是成年人的人头税,一种就是未成年人的税。可见在汉时官方的心中,男女一到十五岁,就可以算成年了的。而“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五算。”女孩子十五岁到三十岁这个年龄段还不嫁人的,翻倍收税。从中可看出,女孩子基本上,十五岁左右便嫁人的极多。当然,皇家纳妃立后就更早了,她们一般十二三岁就选入宫中,然后哪天被皇帝看中了,就立为贵人,或妃子,甚至是皇后。如顺帝的皇后窦氏,史载年十二,能属文,以才貎选入掖庭有宠。史上有名的班昭,也是在十四岁就嫁给了曹世叔。
男子的话,则是十五岁左右到十八岁左右,便成婚了。当然,也有那种守古礼到二十、三十以后的,毕竟不是多数。看看皇室,西汉历代皇帝,除了汉惠帝,其他的差不多都是十四到十八岁之间;东汉更不用说了,除了明帝和章帝外,和帝十四岁;安帝十九岁;顺帝十四岁;桓帝十六岁,当今天子十四岁也大婚了。陶谦十四岁,曹丕十六岁不到,诸葛瞻十七岁,刘备的便宜儿子刘禅史载大婚时也不过十五岁。。。。。。
见叔父如此说,刘备也不敢提出说自己要晚婚晚育了。其实他是无所谓,反正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了,心理更是个三十出头的大叔。只是让他娶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他总有点下不去手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不是太**了点?况且,曹哥哥的长子曹昂明年才出生、孙坚的长子小霸王孙策去年才出生,而老曹和老孙都是永寿元年(西元一五五年)出生的,如此算来,他们也是十九、二十左右才成家的呀。为何自己就要提前了?
他却不想想,曹家、孙家父母俱在,又是官宦人家。婚事自然可以不用急,慢慢酝酿既可。而他自己却是父亲不在,家庭条件也不好。自然是怪不得他娘亲急了。而刘氏也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虽然如今衣食无缺,但终究是伤了元气,一日不如一日,她最着急最为牵挂的,便是自己儿子刘备的婚事了。给儿子成家之后再走,她便死而无憾、可以坦然的去九泉之下面见刘氏祖先和亡夫了。
ps:我在文中,引用了一些详细的数据资料,前后查史书、名家著作十余种,像皇帝等人的结婚年龄,一样样数据去对比,也是一种很累的活。不为别的,只为想尽量写得真实一点,把整个汉代的社会风情、人物写进来,让大家对我们汉人的这个辉煌的年代更多一些了解。如果书友们能在我书中看到一些以前不曾看到过、了解过的东西,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希望大家不会烦。今日二更回报支持我的书友,这是第一更。
至于甘琪之女,往日里养在深闺之中,又有甚见识和勇气来对抗如天一般的父亲,只能是唯唯诺诺,随父亲大人做主了。
甘琪也是没法子,若不是刘弘死得如此之早,家境又败落得只能勉强维持的地步,而听闻楼桑刘家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刘家已经实在是配不上蒸蒸日上的自己家。他又怎会做那等反复的行径?还不是舍不得女儿嫁过去受苦?
如今社会流行富贵之男娶得富贵之妻,女亦得富贵之男。刘家穷成这样,能拿得出什么聘礼?当年的丞相陈平家里穷的时候都娶不上媳妇呢。甘琪可不想自己的女儿委屈的下嫁,从而成为一个笑话。
根据史载,东汉时非常重聘金、嫁妆和办酒席的风气,这种铺张浪费的风气造成的社会影响十分不好。当然,这种不良风气是皇室带动的。皇帝立后,聘礼动不动就是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纳一个妃子,夫人,聘金近四千万。这只是聘金,还不算其他支出呢。
于是下面的诸侯王大臣都有样学样。贵戚近亲,奢纵无度,嫁娶送终,尤为僭侈。后来的董卓娶妻,辎车百乘,马二十匹,奴婢钱帛充路。跟后世的豪车车队开路,再摆无数现金一样,十足十的土豪模样。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种不好的风气也影响到了一般的百姓。皇帝聘礼黄金二万斤,诸侯王黄斤二百斤,为钱二百万,高级官员和外戚、富商、豪强地主为钱百万或数十万,那么一般的中小地主和中小官员呢?据史载,聘礼约是数万至十余万,而一般的平民百姓,手工业者等的聘礼则是万余钱或数万钱。这都只是聘金,其他开支还没算呢。
再看看此时官员的俸禄,三公是万石官,一年工资大概十几万,到太守这一级别的,二千石官,一年工资差不多是五万,下面的就不说了。甘琪为大县县令,千石官,一年工资多少大家算。想想看,这聘礼超出官员年俸如此高,是不是太不正常了?跟后世的房价一样,虚高得不行。
这种不良风气造成了什么影响呢?就是很多适龄男女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婚姻嫁娶,从另一方面来也,也限制了汉时人口的增长。据史载,东汉初年,九真郡下许多百姓因为聘金问题,无力嫁娶,都是单身光棍。任延为九真太守后,令长吏以下各省俸禄以赈助之,于是同时相娶者二千余人。这种官员真的是大汉的良心啊。(后世这种官员压根就没见过,更没听过。)当然,不但是老百姓受影响,官员也有人因为聘金太多而娶不上老婆。伏波将军马援之后曾任天水郡兰干尉的马子硕,就是马腾他爹,马超他爷爷,这么个人,也因为家贫无聘金而娶不上妻子,最后娶了羌族女子为妻。这就是为什么马腾、马超为什么在凉州,在羌族中混得开的原因。还有个小官展允,家徒四壁,收入又微薄,到了五十岁,还没娶妻,最后还是上司出面请诸位同僚一起帮忙,才帮他凑够了聘金。。。。。。
甘琪如今乃是一县掌印官,当然也怕别人说闲话,所以他第一次悔婚说是口头约定,没有婚书做不得数。摆明了不想认这门亲事。至于刘氏说的当日刘弘那么多同僚在现场,那是刘氏不知道官场上人走茶凉的道理。一个死人,和一个活着的县令,帮谁还用问吗?当然,也免不了那种自恃清高正义的二愣子。甘琪也怕这种人。所以第二次他虽然态度不好,却也摆出了条件,想求我甘家女,没问题,准备好我要的聘礼就行了。料想刘家也拿不出这笔钱来。他纯粹就是强人所难,好让刘家识难而退。这样刘家不闹了,他也不怕有闲言闲语说到他头上来。待到此番事了,他便把女儿嫁到。。。。家去。女儿如此青春貎美,岂能便宜刘家子?
其实甘琪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刘备,毕竟刘备还算是有些名声的,连续拜在名师门下,又在学问上颇有创树。可谓是只潜力股。只是这潜力股要冒尖出头,得等到什么时候?五年,十年?甘琪可等不了那么久,且潜力股最后跌停板下市的,也不是没有。于是甘琪选择了稳妥,而不是去赌一个未来。像这一类人太多太多,我们也不能指责他的鼠目寸光,不是吗?
这边刘备把情况了解完,顿时就气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好你个甘琪,背信弃义悔婚就罢了,我只当没这回事,天下那么多美女等着我去接管呢,谁在乎你家女儿嫁不嫁?但出言辱我刘家在先,故意刁难在后,最最不可忍的是把我嫡亲气病在床。若我娘有个好歹,看我不灭你满门!
刘备心中怒火滔天,身边的刘恭也是感觉到了,心想这小子哪里来这么一身煞气?想到去年刘备随卢植南下平叛,心中又自了然。
黑着一张脸的刘备问刘恭道:“三叔,侄儿还年小,我娘怎么就这么着急我的婚事了?我都还没行冠礼呢!”
刘恭一脸的随意:“冠礼?要不是你这二年在外游学,今年就把你冠礼给办了。”
刘备顿时愕然:“不是、不是要到二十岁嘛?”刘备一直记得自己读的经书上都是说冠者,礼之始也,男子二十冠而字的呀。
刘恭就歪着眼上下打量着刘备:“五郎,你这一肚子书都读哪儿去了?你们儒家还讲究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二嫁,这样合为五十,应大衍之数呢?你也打算到三十岁娶亲?我可告诉你,你能等到三十岁,刘恪可等不了!”
其实是刘备进入了一个思想误区,总以为书上说的就是对的。其实汉儒所提倡的一些东西,很多人根本不当一回事。《礼记》中说男子三十壮而有室,女子二十壮而嫁,《白虎通义》给这句话做出了解释:“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何?阳数奇,阳数偶也。。。。。。男三十筋骨坚强,任为人父;女二十肌肤充溋,任为人母。合为五十,应大衍之数,生万物也。”汉帝国从皇帝到百姓没一人当一回事不说,儒家自己也不当一回事。至于冠礼,提前行冠礼的除了皇帝和诸侯王,民间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提前行冠礼的也不知凡几。总知,我们汉人老祖宗,会变通得很。
那么汉时一般什么时候就可以进行婚姻嫁娶了呢?看看朝廷怎么收税就知道了。人口税是这样收的:“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民年七岁至十四岁出口赋钱。”这里很明显,一种就是成年人的人头税,一种就是未成年人的税。可见在汉时官方的心中,男女一到十五岁,就可以算成年了的。而“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五算。”女孩子十五岁到三十岁这个年龄段还不嫁人的,翻倍收税。从中可看出,女孩子基本上,十五岁左右便嫁人的极多。当然,皇家纳妃立后就更早了,她们一般十二三岁就选入宫中,然后哪天被皇帝看中了,就立为贵人,或妃子,甚至是皇后。如顺帝的皇后窦氏,史载年十二,能属文,以才貎选入掖庭有宠。史上有名的班昭,也是在十四岁就嫁给了曹世叔。
男子的话,则是十五岁左右到十八岁左右,便成婚了。当然,也有那种守古礼到二十、三十以后的,毕竟不是多数。看看皇室,西汉历代皇帝,除了汉惠帝,其他的差不多都是十四到十八岁之间;东汉更不用说了,除了明帝和章帝外,和帝十四岁;安帝十九岁;顺帝十四岁;桓帝十六岁,当今天子十四岁也大婚了。陶谦十四岁,曹丕十六岁不到,诸葛瞻十七岁,刘备的便宜儿子刘禅史载大婚时也不过十五岁。。。。。。
见叔父如此说,刘备也不敢提出说自己要晚婚晚育了。其实他是无所谓,反正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了,心理更是个三十出头的大叔。只是让他娶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他总有点下不去手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不是太**了点?况且,曹哥哥的长子曹昂明年才出生、孙坚的长子小霸王孙策去年才出生,而老曹和老孙都是永寿元年(西元一五五年)出生的,如此算来,他们也是十九、二十左右才成家的呀。为何自己就要提前了?
他却不想想,曹家、孙家父母俱在,又是官宦人家。婚事自然可以不用急,慢慢酝酿既可。而他自己却是父亲不在,家庭条件也不好。自然是怪不得他娘亲急了。而刘氏也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虽然如今衣食无缺,但终究是伤了元气,一日不如一日,她最着急最为牵挂的,便是自己儿子刘备的婚事了。给儿子成家之后再走,她便死而无憾、可以坦然的去九泉之下面见刘氏祖先和亡夫了。
ps:我在文中,引用了一些详细的数据资料,前后查史书、名家著作十余种,像皇帝等人的结婚年龄,一样样数据去对比,也是一种很累的活。不为别的,只为想尽量写得真实一点,把整个汉代的社会风情、人物写进来,让大家对我们汉人的这个辉煌的年代更多一些了解。如果书友们能在我书中看到一些以前不曾看到过、了解过的东西,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希望大家不会烦。今日二更回报支持我的书友,这是第一更。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皇刘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皇刘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