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八十九章 备胡之策
目录:汉皇刘备| 作者:青牛道人| 类别:历史军事
诸侯王,和列侯又不一样了。王以郡为国,设傅、相、中尉、郎中令、仆各一人;至于治书、大夫、谒者、礼乐长、卫士长、医工长、永巷长、祠祀长、郎中等则无定员,增减随意。其实这些编制已经经过很大的缩减了。汉初的诸侯王,百官皆如朝廷。完全就是一个小王国,自成体系。只是后来诸侯王势力膨胀,蔑视中央,最后导致七王之乱几危汉室。在平乱之后,汉景帝有鉴于此,开始一边削藩一边限制诸侯王的权力了。把王国许多官职或废除或限制人数的同时,还让诸侯王自己不得治民,而是由朝廷委派的内史来治民。大概措施就是改王国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等官。其他员职皆由朝廷派遣署任,诸侯王不得自置。至汉成帝时又省大司农治民,由国相治民,太傅改名为傅。从此以为,诸侯国就老实了,基本上翻不起什么风浪了。因为你要是有什么不好的行为,国相或其他官员就会向朝廷打小报告。朝廷对诸侯王向来是毫不手软,听风就是雨。动不动就要问罪。所以到了后来的诸侯王,活得那叫一个小心翼翼。西汉前期的诸侯王们刺头很多,但从后期一直到东汉,基本上都不吭声了。
诸王封者受茅土,归以立社稷。刘备可以在中山国建立宗庙了。把他的父、祖、曾祖等都请入宗庙以祭祀。祠祀长就是干这个活的。这是一个比四百石的官。刘备其他官员还没任命,这个却是先开始考虑了。他先去信问了叔父刘恭,问他可有意乎?刘恭回信说平生只好棍棒,对此事几乎一窍不通。不过他向刘备推荐了其族叔刘元起。刘元起是楼桑刘氏的族长,和刘备还没出五服,用他来担当祠祀长再好不过。刘备听了,从善如流,旋命刘元起为中山国祠祀长,以奉楼桑刘氏祖先灵位。当然,国中的太祖高皇帝等宗庙和其他系的中山国王的庙,也要四时祭祀。
朝廷又问刘备是否要在中山国营造王宫。刘备派人去看了看,回报说原宫殿规模不小,只是里面仍有刘稚家眷居住,是否要驱赶?刘备心想王位都抢了,还做这个恶人做什么。又同是大汉宗室,不用如此过份。于是回复,宫殿不用重新建造,只有将要损毁的地方,重新修葺一番便可。将王宫划出一片区域或在城中寻一处大宅院来,以安置刘稚家眷,日用钱粮四时不得短缺。刘稚做了中山王二十余年,子女妻妾一大堆,偏生子、孙于动荡之中皆先他而去,只余下妃嫔与几个未成年的女儿。刘稚一去,她们顿时便没了依靠。中山王国留下来的钱财也被匪兵们给夺了去,如今只是艰难度日好不凄惨。现在刘备为中山王,她们也是战战兢兢,不知道如何是好,待得刘备命令传来,这才得以拨开云雾以见日月。
刘备自己领大将军职务,执掌朝政,压根就没有归国的意思。当然,朝廷也不会让他归国。所以王国的各种官职,他暂时也没有兴趣去设置。这会他的目光,转向了北方。
鲜卑人在消停一段时间后,又开始蠢蠢欲动了。檀石槐死后,虽然鲜卑分裂成三部。势力大衰,但其中两部首领仍然不是好惹的。步度根还好说,轲比能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人物。这些年天下大乱,他大肆收留逃亡的汉民,并向他们学习各种知识技术。史载是轲比能……以勇健,断法平端。不贪财物,众推以为大人。部落近塞……中国人多亡叛归之,教作兵器铠楯,颇学文字。故其勒御部众,拟则中国,出入弋猎,建立旌麾,以鼓节为进退。
这么一个人,怎么可能没有野心?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鲜卑人在汉灵帝时期幽、并、凉三州缘边诸郡无岁不被鲜卑寇抄,杀略不可胜数。这些年虽然部落内乱,但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南下的步伐。百多年后在西晋灭亡后更是在北方先先后后建立了七个政权。这样的种族不在自己强大的时候先把它给打压下去,如何能行?
在行动前,刘备先下了一个命令,就是自即日起,大幅提高工匠待遇,工匠可自行于各地方郡国县等地方登记并报名大将军府工曹举办的考核。若获工曹认可,则赐予证书,并每年赏赐钱粮;官府不得随意强征工匠;如有北逃塞外为胡虏效力者斩!
这个时代的手艺人命苦得很,很多研究发明都被视为奇淫巧技。工匠的身份也低微得很。虽然刘备自建书院,又设工曹以毛伯担任从事以来,已经大幅改善工匠的生存环境了,最起码在他刘备的麾下,工匠的待遇还是非常好的。也很容易能得到尊重。但在整个天下来看,还是微不足道。官员对工匠那是喊打就打喊杀就杀,而作为政权的代表,官府和朝廷经常拿工匠来赏赐给胡人。从汉到唐再到以后千余年,我们每次都可以在历史书中看到记载,赐给胡人工匠多少多少。有些是跟着和亲的公主一起走的,有些是直接被送给胡人的。还有很多是胡人直接掳走的。刘备就想不通了,朝廷这些大臣们,是不是真的读书读傻了?
工匠的作用真的看不出来吗?人家会打铁、会采矿、会修路、会营造、会制作农具兵器……这是资敌好不好?
要想对付胡人,首先就要断绝他们的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工匠就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刘备要在辖区内一方面改善工匠的待遇,一方面禁止工匠出塞。不管是活不下去了还是为塞外胡人的高薪所吸引,只要被发现,立即给砍了。然后全家发配为奴。在这样的高压下,想来再往鲜卑部落讨生活的工匠应该会大幅降低吧?
把我们汉人的本事都学了去,然后再来打汉人?可没这么容易的事!
诸王封者受茅土,归以立社稷。刘备可以在中山国建立宗庙了。把他的父、祖、曾祖等都请入宗庙以祭祀。祠祀长就是干这个活的。这是一个比四百石的官。刘备其他官员还没任命,这个却是先开始考虑了。他先去信问了叔父刘恭,问他可有意乎?刘恭回信说平生只好棍棒,对此事几乎一窍不通。不过他向刘备推荐了其族叔刘元起。刘元起是楼桑刘氏的族长,和刘备还没出五服,用他来担当祠祀长再好不过。刘备听了,从善如流,旋命刘元起为中山国祠祀长,以奉楼桑刘氏祖先灵位。当然,国中的太祖高皇帝等宗庙和其他系的中山国王的庙,也要四时祭祀。
朝廷又问刘备是否要在中山国营造王宫。刘备派人去看了看,回报说原宫殿规模不小,只是里面仍有刘稚家眷居住,是否要驱赶?刘备心想王位都抢了,还做这个恶人做什么。又同是大汉宗室,不用如此过份。于是回复,宫殿不用重新建造,只有将要损毁的地方,重新修葺一番便可。将王宫划出一片区域或在城中寻一处大宅院来,以安置刘稚家眷,日用钱粮四时不得短缺。刘稚做了中山王二十余年,子女妻妾一大堆,偏生子、孙于动荡之中皆先他而去,只余下妃嫔与几个未成年的女儿。刘稚一去,她们顿时便没了依靠。中山王国留下来的钱财也被匪兵们给夺了去,如今只是艰难度日好不凄惨。现在刘备为中山王,她们也是战战兢兢,不知道如何是好,待得刘备命令传来,这才得以拨开云雾以见日月。
刘备自己领大将军职务,执掌朝政,压根就没有归国的意思。当然,朝廷也不会让他归国。所以王国的各种官职,他暂时也没有兴趣去设置。这会他的目光,转向了北方。
鲜卑人在消停一段时间后,又开始蠢蠢欲动了。檀石槐死后,虽然鲜卑分裂成三部。势力大衰,但其中两部首领仍然不是好惹的。步度根还好说,轲比能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人物。这些年天下大乱,他大肆收留逃亡的汉民,并向他们学习各种知识技术。史载是轲比能……以勇健,断法平端。不贪财物,众推以为大人。部落近塞……中国人多亡叛归之,教作兵器铠楯,颇学文字。故其勒御部众,拟则中国,出入弋猎,建立旌麾,以鼓节为进退。
这么一个人,怎么可能没有野心?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鲜卑人在汉灵帝时期幽、并、凉三州缘边诸郡无岁不被鲜卑寇抄,杀略不可胜数。这些年虽然部落内乱,但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南下的步伐。百多年后在西晋灭亡后更是在北方先先后后建立了七个政权。这样的种族不在自己强大的时候先把它给打压下去,如何能行?
在行动前,刘备先下了一个命令,就是自即日起,大幅提高工匠待遇,工匠可自行于各地方郡国县等地方登记并报名大将军府工曹举办的考核。若获工曹认可,则赐予证书,并每年赏赐钱粮;官府不得随意强征工匠;如有北逃塞外为胡虏效力者斩!
这个时代的手艺人命苦得很,很多研究发明都被视为奇淫巧技。工匠的身份也低微得很。虽然刘备自建书院,又设工曹以毛伯担任从事以来,已经大幅改善工匠的生存环境了,最起码在他刘备的麾下,工匠的待遇还是非常好的。也很容易能得到尊重。但在整个天下来看,还是微不足道。官员对工匠那是喊打就打喊杀就杀,而作为政权的代表,官府和朝廷经常拿工匠来赏赐给胡人。从汉到唐再到以后千余年,我们每次都可以在历史书中看到记载,赐给胡人工匠多少多少。有些是跟着和亲的公主一起走的,有些是直接被送给胡人的。还有很多是胡人直接掳走的。刘备就想不通了,朝廷这些大臣们,是不是真的读书读傻了?
工匠的作用真的看不出来吗?人家会打铁、会采矿、会修路、会营造、会制作农具兵器……这是资敌好不好?
要想对付胡人,首先就要断绝他们的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工匠就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刘备要在辖区内一方面改善工匠的待遇,一方面禁止工匠出塞。不管是活不下去了还是为塞外胡人的高薪所吸引,只要被发现,立即给砍了。然后全家发配为奴。在这样的高压下,想来再往鲜卑部落讨生活的工匠应该会大幅降低吧?
把我们汉人的本事都学了去,然后再来打汉人?可没这么容易的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皇刘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皇刘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