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三国小术士 768 鬼城巴中

768 鬼城巴中

目录:三国小术士| 作者:水冷酒家| 类别:散文诗词

    南郑城规模不小,街道众多,商贾林立,但这次大战似乎对城中的影响不大,一切秩序井然,可见张鲁事先的安抚工作很到位。

    对此,曹操深感满意,赞扬张鲁治理有方。刚到官邸歇息,留守官员便毕恭毕敬的呈上张鲁的书信。

    曹操一看之下,非常惊讶,立刻命人清点粮仓等物资。

    当听说一切物资封存良好,与清单完全符合之时,曹操被张鲁的做法感动了,由衷的说道:“张鲁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立为王,我本欲杀之,今见其为了百姓,留下钱粮辎重,却也是体恤爱民之贤臣,当尽量招降之。”

    在王宝玉看来,张鲁这么做是为自己留后路,但无疑是一个聪明之举。

    在南郑歇息了一段时日,王宝玉对张鲁这个人物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南郑城所辖民众五十万不止,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信仰五斗米,不少人的家里现在还供养着张鲁大天师的画像。

    而且,南郑的百姓看起来精神气色都不错,据说这里从来没饿死过人,粮食多的就拿出来捐献,均给其他困难户。城中有一处地方,名叫义舍,是专门用来施舍米粮的,百姓缺吃少喝,就无偿的去拿,旁边设置了一块鲜红大字的警告牌子,上面写着:贪拿多取,定遭天谴!

    曹操越发的欣赏张鲁,随后,他下达了一条严格的命令,保留义舍,军中任何人不得前去骚扰,更不可去贪图拿取。

    却说张鲁率军一路逃到了巴中,立刻命令加宽加深护城河,加固城墙,试图用坚守不战的方式,与曹操进行最后的斗争。

    张鲁之所以逃到巴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巴中城被外界戏称为鬼城。那么这个称呼又是从何而来呢?原因是城中全部都是笃信五斗米的教众,足有十万人不止,且人人身穿道袍,研习法术,行为举止古怪。一到夜晚,更有无数人走上街道,焚烧符箓,祈祷上天,搞得乌烟瘴气。

    但是,这些人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发自内心的信奉大天师张鲁,他们可以为张鲁赴汤蹈火,抛头颅,洒热血。

    曹操闻听了巴中的情况,也不禁皱起了眉头。巴中民心如此团结,想要短时间拿下城池,也绝非易事。

    于是找来众人商议有何良策,分析来分析去,大家也都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这十万之众并不是普通的百姓,若是手中多了武器,那便是十万死士!

    正因如此,曹操在南郑足足呆了两个月,直到青草变黄,山川五色,才终于决定起兵,进军巴中。

    曹操连连攻城掠地,把张鲁逼到了巴中,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惊动了天下之人。西川的刘备也坐不住了,汉中一旦全线失守,曹操下一步定然要进攻西川。刘备当然清楚一点,曹操此次出征,就是奔着他来的,张鲁只不过是顺带着一块清缴。

    于是刘备连忙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议对策。

    “主公,如今张鲁兵退巴中,有倒悬之危,正可前往招降。”右将军黄权建议道。

    正合我意,刘备脸上刚要点头,诸葛亮发话了,他并不赞同这个做法:“张鲁类似妖人,信徒广泛,一呼百应,留之必有后患。”

    “军师不必担忧,若能取得巴中,则抵御曹军多一防线。至于张鲁,可派往别处。”刘备还是对张鲁感兴趣,觉得一旦控制不住,不行就把他跟刘璋一样,送往荆州。

    “张鲁跟主公素无交情,只怕不肯归降。”诸葛亮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妨一试!”刘备打定了主意,命黄权前往巴中,名义上是接张鲁来西川避难,实际上就是想要招降他。

    张鲁在巴中的日子并不好过,天天担忧曹操前来攻城,闻听黄权前来,立刻设宴迎接,倒是真动了投奔刘备的心思。

    黄权一进屋,就摆出了救苦救难的架势,尽说刘备治理西川的种种功绩,以及其人多么高尚伟大,最后表示,欢迎张鲁率军前往西川,以解当下之危。

    刘备的意思,张鲁明白了,笑呵呵的并未表态,随后找来谋士们商议。

    杨松当然表示赞同,他心中想的很简单,一旦张鲁离开,汉中就尽归曹操所得,自己的大功就算是彻底立下了,管他张鲁是死是活,还是追随何人。

    令杨松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阎圃却极力反对,还没开口,便眼含泪水的噗通跪下,砰砰磕了好几个响头,直到磕出血来。

    张鲁于心不忍,连忙起身,亲自将他扶起来,握着他的手,感叹道:“阎公为何行如此大礼,难不成你我君臣之间,已然不能真诚相对?”

    “阎圃万死不敢有此心。”

    “如此阎公便放心讲来。”

    阎圃擦擦眼泪,一副伤心欲绝的模样,“刘备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前有刘表刘璋之鉴,终必成国家之叛贼。汉中若是失守,西川岌岌可危,刘备岂能不察?此番名为避难,实为招降,他日必定弃主公如草芥!”

    张鲁面色凝重的点点头:“闫公言之有理。”

    阎圃再次深深作揖,鼓足勇气,大声说道:“主公,请恕属下多言,公治理汉中多年,终究还是汉臣,名节不可失啊!”

    张鲁没有说话,但是脸色很不好看,张卫见状,气哼哼的说道:“阎圃,你此为何意?莫非让兄长投奔曹贼乎?”

    “曹军气势汹汹,假以时日,巴中不保也!”阎圃说道。

    “为何早不言降?”杨松也插嘴质问。

    “此一时彼一时也,若不能坚守,为求自保,宁可降曹,也绝不可投刘!”阎圃坚定的说道。

    张鲁沉默了半晌,看着阎圃眼巴眼望的看着自己,叹了口气,说道:“阎公此言甚善,我本汉臣,欲报效国家而无门,匡扶汉室却无能,今日岂肯跟贼寇同流?”

    阎圃的话让张鲁打定了主意,不肯投靠刘备,黄权无功而返,回到成都。黄权当然不会说张鲁的好话,说什么张鲁不识时务,早有降曹之心。

    感谢上月138084****、老祖公、冷血龙等朋友的月票支持!月初继续求月票,期待大家的支持!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小术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小术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