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赵氏庶子 第925章 《用间篇》
目录:春秋我为王| 作者:七月新番| 类别:历史军事
♂,
P:要写论文,今天只有一章……
“那人竹杖芒鞋,说着一口外地口音,并且腰揣长剑,看上去风尘仆仆,十分疲惫。他没有带路引就想住进亭舍里,根据新颁布的鲁国之法,亭舍僚吏必须验证投宿者身份或路引,才能接纳,若不查验,则要被追究责任,舍吏见他形迹着实可疑,便报于官府……”
澹台灭明一向稳重,这才被言偃极力推荐,得以成为任县县令。也不知是他倒霉,还是机遇,刚上任两个月就遇上鲁国伐邾,万余大军要在他辖区驻扎。于是澹台灭明张罗粮草、寻找驻地、征召民夫,忙得不亦乐乎,刚刚布置完毕以为可以歇口气,县里又说发现了间谍!
“那人似乎已有警觉,县吏带人去捉他时,被此人用剑鞘击倒数人,我和县司马紧急调用亭卒乡兵,将亭舍团团围住,花了数十人之力才将他制住……”
澹台灭明想想都觉得后怕,那人应该是个剑术高手,不过奇怪的是却没有杀心,因为倘若他当时拔剑,杀出一条血路离开也不是不可能,那样的话,澹台灭明的罪责就大了。
“不想小小任县,竟然还混进来如此人物……”赵无恤也有些诧异,哪国能有这么厉害的间谍?旦夕可亡的邾国肯定是不可能的,或是齐?吴?郑?
幸好赵无恤早已料到这种事情,已上了保险:鲁国和赵氏七郡一样,实行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每家每户都有桑木牌的”籍证“,也就是居民身份证,这是赵氏统治深入基层的标志。
此外,一般而言各县下的乡村都过着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只是偶尔去集市上换取生活必须品,出门远行的要么是商贾,要么是士人游侠,或者外国使节。于是赵氏规定:凡人员远离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户籍所在地发给一种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叫“路引”,若无路引或与之不符者,是要依律抓捕的。
这一是为了杜绝敌国间谍出入无阻,二是为了防止民众跑到外国去。如此严密的管理体系,是以什伍户籍制度为基础的,除了赵氏七郡和鲁国外,其余诸侯根本没这种意识和手段,还停留在“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的任意走动状态。
所以因为拿不出路引和桑牌而被抓的外国间谍着实不少,比如今天的这个倒霉鬼,但此事交由下面的军吏处理就行了,何必要上报到赵无恤这儿呢?
原来,其中还有几分蹊跷。
澹台灭明解释道:“吾等将其抓获后,一搜行囊,发现他用笔墨纸张描绘亢父之险,还记录赵军营地布置……臣认为此人必为敌国间谍,事关重大,便将他押来大营,请上卿发落。此外还有这些东西……”
他擦了擦汗,将一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递了上来。
纸张虽然已经在中原普及十余之久,价格也降低了很多,但能用得起这么多纸记录文书的人,定非寻常间谍,而且上面写的东西,更让澹台灭明读之心惊!
赵无恤不明所以,打开一瞧,这间谍是个人才,地图画的很是不错,行军的人拿到的话会如获至宝,赵军营垒布置也标明了重点,很方便袭营。至于那些像是信件的篆字……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赵无恤顿时一惊,连忙扫了一眼,继续往下一篇翻去。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我勒个去!
赵无恤差点脱口而出。
这些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文字,他或许背不得,但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是哪一本巨著里的。
为了确认无误,赵无恤飞快翻完全篇,不由自主地捏紧拳头,重重锤了一下案几,接着又锤了一下,第一下是震惊,第二下则是喜悦。
“那人现在关押在何处?”
澹台灭明从未见过镇定的赵无恤如此失态,连忙道:“五花大绑,押在帐外……”
“不好!”赵无恤连忙起身,连鞋履都来不及穿,一双穿着足衣的脚小步往外跑。
他掀开营帐,就看到一群甲士全副武装,如临大敌地围着一位发髻斑白,眉宇鹰扬,颔下留着一对矢状胡须的老者。他虽然被五花大绑,精神却很振作,正晓有兴致地看着赵营的布置,又瞧了瞧兵卒们的装备,微微点头。
“可是孙武子?”赵无恤隔着老远,就大声问道。
那老者看着赵无恤,坦然承认道:“正是老朽。”
赵无恤也顾不上满地泥泞,快步上去,拱手长拜。
“孙子大才,无恤神往已久,遣使携礼物数次聘请,都被孙子拒绝。却没想到孙子竟会自己登门,皂隶兵卒粗鲁唐突,不能识泰山,还望先生勿怪,还不速速松绑!”
孙武无奈地叹了口气,苦笑道:“老朽也没想到,竟然会以这种方式,与赵卿相见……”
……
“明君贤将,之所以百战而百胜,其重要原因,在于事先了解敌情。而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用迷信鬼神、占卜、观星等方法去获取,只能依靠间谍。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
在赵无恤出面后,孙武很快就被松绑释放,赵无恤请他去自己专用的帐内沐浴更衣,然后又火速派人将在大野泽统筹赵军辎重运输的吴人言偃召来。在确认这位不小心着了道的老者的确是孙武本人后,这才备下宴飨,引为上宾。
在筵席上,换了一身衣服的孙武重新精神焕发,想到这次出糗的经历,他不由心生感慨,大发议论起来。
“凡是想要攻击的敌军,要攻的敌城,要斩杀的敌将,必先派间谍去侦查清楚统军将帅、左右亲信,以及谒者,门者,舍人的姓名和所在,这样才能利用其弱点战而胜之,这便是间谍的好处了。”
“这就是先生兵法里的《用间》一篇?的确十分精辟,读后让无恤茅塞顿开。”赵无恤笑容洋溢在脸上,对孙武十分热情,这位可是用只言片语便影响了世界的名人,真正的不朽者,他刚写了半篇的《孙子兵法》,还落入了赵无恤手里,他如获至宝,一夜读完。想到前世年轻的自己也曾为之者迷,今日竟见到真人,不由唏嘘。
“惭愧啊。”孙武无奈地说道:“倘若我事先来过赵卿的领地,这一篇就不会写的如此简单了……”
原来孙武自从与伍子胥一起谋划刺杀越王勾践于途中失败后,主动为老友揽祸,乔装离开了吴城。他一路北上,吴国的地方组织本来就落后,很多地方甚至连编户齐民都做不到,所以沿途盘查十分松散,孙武轻松地离开了吴境,进入宋国。
宋国民间宗教盛行,到处都能看到信仰天道的民众,时不时还有巫祝向孙武传教,但正因为如此,各地信徒之间的流动也十分频繁,比如他们经常就去商丘听取南子的宣讲,孙武披了一身黑衣混在其中,竟然没露出破绽来。
接下来,他到了卫国,恰逢帝丘大乱,赵军入卫,卫国四处都是恐慌的难民,一片乱象里就更没人来管孙武了。
或许是一路轻松,让孙武的戒备松懈,或许是年纪大了,再也没法像年轻时一样,长途跋涉几个月还精神抖擞。在偷偷越过边境,跑到亢父观察赵氏营地一番后,孙武有些疲惫,再露宿的话实在吃不消,便想在一个野亭的馆舍留宿一夜,喝点开水,睡睡床榻,再以饱满的精神观摩赵氏伐邾……
谁料他这艘江海上乘风破浪的巨舰,却在小阴沟里翻了船,孙武因为没有路引而被任县僚吏盘查,他又不想杀人,在抵抗一番后索性束手就擒。
在听赵无恤介绍了鲁国的户籍和路引制度后,孙武啧啧称赞之余,也据此断定,别国间谍准备不充足的话,是很难进入赵氏领地进行间谍活动的……
赵无恤也不好意思专美,因为这其实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制度,作法者商鞅还把自己坑死了。
时值酒酣,孙武却婉拒了赵无恤的劝酒,意味深长地凝视他道:”赵卿不仅防间做的好,在用间上,也是炉火纯青……”
“哦,先生此言何意?”
“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所谓内间,是指收买敌国的官吏做间谍,吴国太宰之婿屈敖,恐怕就是赵卿送到吴国的内间吧!”
(未完待续。)
P:要写论文,今天只有一章……
“那人竹杖芒鞋,说着一口外地口音,并且腰揣长剑,看上去风尘仆仆,十分疲惫。他没有带路引就想住进亭舍里,根据新颁布的鲁国之法,亭舍僚吏必须验证投宿者身份或路引,才能接纳,若不查验,则要被追究责任,舍吏见他形迹着实可疑,便报于官府……”
澹台灭明一向稳重,这才被言偃极力推荐,得以成为任县县令。也不知是他倒霉,还是机遇,刚上任两个月就遇上鲁国伐邾,万余大军要在他辖区驻扎。于是澹台灭明张罗粮草、寻找驻地、征召民夫,忙得不亦乐乎,刚刚布置完毕以为可以歇口气,县里又说发现了间谍!
“那人似乎已有警觉,县吏带人去捉他时,被此人用剑鞘击倒数人,我和县司马紧急调用亭卒乡兵,将亭舍团团围住,花了数十人之力才将他制住……”
澹台灭明想想都觉得后怕,那人应该是个剑术高手,不过奇怪的是却没有杀心,因为倘若他当时拔剑,杀出一条血路离开也不是不可能,那样的话,澹台灭明的罪责就大了。
“不想小小任县,竟然还混进来如此人物……”赵无恤也有些诧异,哪国能有这么厉害的间谍?旦夕可亡的邾国肯定是不可能的,或是齐?吴?郑?
幸好赵无恤早已料到这种事情,已上了保险:鲁国和赵氏七郡一样,实行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每家每户都有桑木牌的”籍证“,也就是居民身份证,这是赵氏统治深入基层的标志。
此外,一般而言各县下的乡村都过着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只是偶尔去集市上换取生活必须品,出门远行的要么是商贾,要么是士人游侠,或者外国使节。于是赵氏规定:凡人员远离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户籍所在地发给一种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叫“路引”,若无路引或与之不符者,是要依律抓捕的。
这一是为了杜绝敌国间谍出入无阻,二是为了防止民众跑到外国去。如此严密的管理体系,是以什伍户籍制度为基础的,除了赵氏七郡和鲁国外,其余诸侯根本没这种意识和手段,还停留在“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的任意走动状态。
所以因为拿不出路引和桑牌而被抓的外国间谍着实不少,比如今天的这个倒霉鬼,但此事交由下面的军吏处理就行了,何必要上报到赵无恤这儿呢?
原来,其中还有几分蹊跷。
澹台灭明解释道:“吾等将其抓获后,一搜行囊,发现他用笔墨纸张描绘亢父之险,还记录赵军营地布置……臣认为此人必为敌国间谍,事关重大,便将他押来大营,请上卿发落。此外还有这些东西……”
他擦了擦汗,将一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递了上来。
纸张虽然已经在中原普及十余之久,价格也降低了很多,但能用得起这么多纸记录文书的人,定非寻常间谍,而且上面写的东西,更让澹台灭明读之心惊!
赵无恤不明所以,打开一瞧,这间谍是个人才,地图画的很是不错,行军的人拿到的话会如获至宝,赵军营垒布置也标明了重点,很方便袭营。至于那些像是信件的篆字……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赵无恤顿时一惊,连忙扫了一眼,继续往下一篇翻去。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我勒个去!
赵无恤差点脱口而出。
这些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文字,他或许背不得,但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是哪一本巨著里的。
为了确认无误,赵无恤飞快翻完全篇,不由自主地捏紧拳头,重重锤了一下案几,接着又锤了一下,第一下是震惊,第二下则是喜悦。
“那人现在关押在何处?”
澹台灭明从未见过镇定的赵无恤如此失态,连忙道:“五花大绑,押在帐外……”
“不好!”赵无恤连忙起身,连鞋履都来不及穿,一双穿着足衣的脚小步往外跑。
他掀开营帐,就看到一群甲士全副武装,如临大敌地围着一位发髻斑白,眉宇鹰扬,颔下留着一对矢状胡须的老者。他虽然被五花大绑,精神却很振作,正晓有兴致地看着赵营的布置,又瞧了瞧兵卒们的装备,微微点头。
“可是孙武子?”赵无恤隔着老远,就大声问道。
那老者看着赵无恤,坦然承认道:“正是老朽。”
赵无恤也顾不上满地泥泞,快步上去,拱手长拜。
“孙子大才,无恤神往已久,遣使携礼物数次聘请,都被孙子拒绝。却没想到孙子竟会自己登门,皂隶兵卒粗鲁唐突,不能识泰山,还望先生勿怪,还不速速松绑!”
孙武无奈地叹了口气,苦笑道:“老朽也没想到,竟然会以这种方式,与赵卿相见……”
……
“明君贤将,之所以百战而百胜,其重要原因,在于事先了解敌情。而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用迷信鬼神、占卜、观星等方法去获取,只能依靠间谍。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
在赵无恤出面后,孙武很快就被松绑释放,赵无恤请他去自己专用的帐内沐浴更衣,然后又火速派人将在大野泽统筹赵军辎重运输的吴人言偃召来。在确认这位不小心着了道的老者的确是孙武本人后,这才备下宴飨,引为上宾。
在筵席上,换了一身衣服的孙武重新精神焕发,想到这次出糗的经历,他不由心生感慨,大发议论起来。
“凡是想要攻击的敌军,要攻的敌城,要斩杀的敌将,必先派间谍去侦查清楚统军将帅、左右亲信,以及谒者,门者,舍人的姓名和所在,这样才能利用其弱点战而胜之,这便是间谍的好处了。”
“这就是先生兵法里的《用间》一篇?的确十分精辟,读后让无恤茅塞顿开。”赵无恤笑容洋溢在脸上,对孙武十分热情,这位可是用只言片语便影响了世界的名人,真正的不朽者,他刚写了半篇的《孙子兵法》,还落入了赵无恤手里,他如获至宝,一夜读完。想到前世年轻的自己也曾为之者迷,今日竟见到真人,不由唏嘘。
“惭愧啊。”孙武无奈地说道:“倘若我事先来过赵卿的领地,这一篇就不会写的如此简单了……”
原来孙武自从与伍子胥一起谋划刺杀越王勾践于途中失败后,主动为老友揽祸,乔装离开了吴城。他一路北上,吴国的地方组织本来就落后,很多地方甚至连编户齐民都做不到,所以沿途盘查十分松散,孙武轻松地离开了吴境,进入宋国。
宋国民间宗教盛行,到处都能看到信仰天道的民众,时不时还有巫祝向孙武传教,但正因为如此,各地信徒之间的流动也十分频繁,比如他们经常就去商丘听取南子的宣讲,孙武披了一身黑衣混在其中,竟然没露出破绽来。
接下来,他到了卫国,恰逢帝丘大乱,赵军入卫,卫国四处都是恐慌的难民,一片乱象里就更没人来管孙武了。
或许是一路轻松,让孙武的戒备松懈,或许是年纪大了,再也没法像年轻时一样,长途跋涉几个月还精神抖擞。在偷偷越过边境,跑到亢父观察赵氏营地一番后,孙武有些疲惫,再露宿的话实在吃不消,便想在一个野亭的馆舍留宿一夜,喝点开水,睡睡床榻,再以饱满的精神观摩赵氏伐邾……
谁料他这艘江海上乘风破浪的巨舰,却在小阴沟里翻了船,孙武因为没有路引而被任县僚吏盘查,他又不想杀人,在抵抗一番后索性束手就擒。
在听赵无恤介绍了鲁国的户籍和路引制度后,孙武啧啧称赞之余,也据此断定,别国间谍准备不充足的话,是很难进入赵氏领地进行间谍活动的……
赵无恤也不好意思专美,因为这其实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制度,作法者商鞅还把自己坑死了。
时值酒酣,孙武却婉拒了赵无恤的劝酒,意味深长地凝视他道:”赵卿不仅防间做的好,在用间上,也是炉火纯青……”
“哦,先生此言何意?”
“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所谓内间,是指收买敌国的官吏做间谍,吴国太宰之婿屈敖,恐怕就是赵卿送到吴国的内间吧!”
(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春秋我为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春秋我为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