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普热米尔(三)
目录:双鹰旗下| 作者:准噶尔刀王| 类别:历史军事
盼望已久的反击就要开始了。
步兵上将博洛耶维奇参与了李海顿制订反击作战计划的整个过程,他跟随在皇储殿下身边做了整整十年副官,直到1905年才出任林堡的加利西亚第7步兵旅旅长,并晋升为准将。其后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在伊斯特里亚大公的支持下,在1911年升任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守备军司令,晋升陆军中将,并在1913年晋升为步兵上将。
皇储李海顿最为青睐他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军事思想——从阿比西亚和布尔战争中所学到的游击战术:强调机动灵活,在运动战中寻找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
在令人郁闷的加利西亚战役中,他指挥的奥匈第6军正是运用这种战术,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虽然于大局无补,但这样的战功已经足以让他升任第3集团军的总指挥官。博洛耶维奇临危受命,以高效率完成了总参谋部交给他的任务:重组已经溃散的第3集团军,现在这支军队又能够以新的面貌重新投入战场。
在10月29日,博洛耶维奇接到了他所期望的命令:第3集团军作为整个反击作战计划的先发队伍,于10月30日开始行动!
皇储所主导制订的作战计划很符合他的胃口:用两个集团军去迟滞四个俄国集团军的进攻,另外集中了四个集团军去对付包围普热米尔要塞的俄第3集团军。
本来在加利西亚一线的俄军稍占优势,他们拥有7个集团军,而奥匈方面只有6个。但德国人发动的华沙-伊万戈罗德战役却迫使俄国人不得不抽调两个集团军去加强华沙方向的防御,这给奥匈军队留下了机会。
俄军的问题是他们西南方面军的主要兵力集中在不容易展开兵力的喀尔巴阡一线,却被人数远远少于他们的匈牙利地方防卫军顽强地阻击在了各个隘口,进展缓慢。主要由35岁以上的预备役中年人组成的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在听到从加利西亚逃难而来的难民述说了俄军的暴行之后,由于要保卫家乡免遭劫掠,暴发了惊人的战斗力,仅仅用19万人就顶住了近60万俄军的进攻。
目前在维斯瓦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大约350公里的战线上,俄军只有两个集团军,俄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伊万诺夫也觉察出了危险,要求停止在喀尔巴阡一线的军事行动,但却遭到了大本营方面的拒绝。
俄军总参谋部现在的目光盯在了东普鲁士,而且德国人对华沙的进攻已经被击退,他们没有想到在加利西亚战役中损失惨重的奥匈军队能够迅速地恢复过来。
博洛耶维奇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会死板地全部按照作战计划去执行作战,而且李海顿在制订作战计划时都会允许前线指挥官对于作战行动临时作出变动。原来的作战计划是他所率领的第3集团军只是作作样子,威胁一下追赶马肯森集群的俄军侧翼,然后转向桑河谷地,截住俄军第3集团军的退路。
但他率部赶到斯特拉维茨时,正遇到了溃败中的俄第12集团军。
马肯森在后撤途中在卡缅纳给一直身后紧追不舍的俄军做了个埋伏圈,从华沙就一直紧咬着马肯森德军主力的俄第12集团军一下就钻进了陷阱,被马肯森在反击中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博洛耶维奇哪肯放过这么一个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指挥奥匈第3集团军向俄第12集团军侧翼展开猛攻。
正在苦苦支撑的俄军又被奥第3集团军从侧翼攻来,顿时支撑不住,向着东北方向一路溃逃,损失惨重。与奥军会合后,马肯森听说了奥军的作战意图后,竟然与博洛耶维奇合兵一处,一起转进到桑河谷地。
11月2日,奥匈第6集团军首先在普热米尔要塞外围向俄第3集团军右翼发起进攻。俄军第3集团军本来就在普热米尔要塞下碰得头破血流,损失惨重,其配置更成问题,全军围着要塞部署成球型,侧翼的防御兵力十分薄弱。
11月3日,奥匈第6集团军在进攻开始之后一天即突破俄第8军的防御阵地。俄第8军在对普热米尔要塞的攻击中损失惨重,因此才调到侧翼来修整,没想到竟遭遇到奥匈的生力军,仅仅一天主要阵地就被突破。与此同时,奥匈第2、第7集团军也分别从东、南两个方向朝俄军发起了全面进攻,在奥匈三路大军的围攻下,再加上防御要塞的奥军也开始主动出击,俄第3集团军只坚持了半天就全线崩溃。
迪米特里耶夫将军下令俄军全线撤退。不过这位参加过日俄战争的将军不愧得到了“皇军”的真传,手下的俄军悍不畏死,全力突击,还真溃围而出。俄第3集团军残部沿着桑河河谷,一路向华沙逃去。很可惜,博洛耶维奇和马肯森两位悍将正在前面等着他呢。
博洛耶维奇和马肯森指挥近30万奥德联军向溃逃的俄第3集团军展开猛攻,而奥匈第6集团军在身后紧追不舍,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奥军第3、第6集团军与德军马肯森集群合力将俄第3集团军全歼在桑河谷地。
普热米尔一役,奥德联军全歼俄第3集团军26万人,俄军伤亡8万,被俘17万,只有数千人逃出了包围圈。
一场大捷,足以让刚刚遭受马恩河战役失败的德国人感到振奋,而且也让奥匈帝国国内骚动不安的情绪得以稍稍平复。
还且战役还在持续,奥军第2、第7集团军在解救了普热米尔之后,开始向右穿插,将俄军第8集团军25万人包围在了林堡。
战役的进程已经超出了李海顿最初的预料。
在得到马肯森的第9集团军的增援后,奥匈在加利西亚一线集中了7个集团军共135万人,而俄军由于在普热米尔战役中损失惨重,目前西南方面军只有不到90万人,兵力的对比上奥匈方面第一次占据了优势。
李海顿下令部队在上冻前抓紧掘筑沟壕,他可不想对这座防御坚固的城市要塞进行正面强攻,而是准备进行长期的围困。
普热米尔战役,李海顿尝试着将飞机和装甲汽车投入到了战斗之中,不过并没有引起特别的关注——俄军崩溃的太快了,甚至李海顿的大部分飞机都还没有来得急起飞。
步兵上将博洛耶维奇参与了李海顿制订反击作战计划的整个过程,他跟随在皇储殿下身边做了整整十年副官,直到1905年才出任林堡的加利西亚第7步兵旅旅长,并晋升为准将。其后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在伊斯特里亚大公的支持下,在1911年升任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守备军司令,晋升陆军中将,并在1913年晋升为步兵上将。
皇储李海顿最为青睐他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军事思想——从阿比西亚和布尔战争中所学到的游击战术:强调机动灵活,在运动战中寻找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
在令人郁闷的加利西亚战役中,他指挥的奥匈第6军正是运用这种战术,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虽然于大局无补,但这样的战功已经足以让他升任第3集团军的总指挥官。博洛耶维奇临危受命,以高效率完成了总参谋部交给他的任务:重组已经溃散的第3集团军,现在这支军队又能够以新的面貌重新投入战场。
在10月29日,博洛耶维奇接到了他所期望的命令:第3集团军作为整个反击作战计划的先发队伍,于10月30日开始行动!
皇储所主导制订的作战计划很符合他的胃口:用两个集团军去迟滞四个俄国集团军的进攻,另外集中了四个集团军去对付包围普热米尔要塞的俄第3集团军。
本来在加利西亚一线的俄军稍占优势,他们拥有7个集团军,而奥匈方面只有6个。但德国人发动的华沙-伊万戈罗德战役却迫使俄国人不得不抽调两个集团军去加强华沙方向的防御,这给奥匈军队留下了机会。
俄军的问题是他们西南方面军的主要兵力集中在不容易展开兵力的喀尔巴阡一线,却被人数远远少于他们的匈牙利地方防卫军顽强地阻击在了各个隘口,进展缓慢。主要由35岁以上的预备役中年人组成的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在听到从加利西亚逃难而来的难民述说了俄军的暴行之后,由于要保卫家乡免遭劫掠,暴发了惊人的战斗力,仅仅用19万人就顶住了近60万俄军的进攻。
目前在维斯瓦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大约350公里的战线上,俄军只有两个集团军,俄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伊万诺夫也觉察出了危险,要求停止在喀尔巴阡一线的军事行动,但却遭到了大本营方面的拒绝。
俄军总参谋部现在的目光盯在了东普鲁士,而且德国人对华沙的进攻已经被击退,他们没有想到在加利西亚战役中损失惨重的奥匈军队能够迅速地恢复过来。
博洛耶维奇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会死板地全部按照作战计划去执行作战,而且李海顿在制订作战计划时都会允许前线指挥官对于作战行动临时作出变动。原来的作战计划是他所率领的第3集团军只是作作样子,威胁一下追赶马肯森集群的俄军侧翼,然后转向桑河谷地,截住俄军第3集团军的退路。
但他率部赶到斯特拉维茨时,正遇到了溃败中的俄第12集团军。
马肯森在后撤途中在卡缅纳给一直身后紧追不舍的俄军做了个埋伏圈,从华沙就一直紧咬着马肯森德军主力的俄第12集团军一下就钻进了陷阱,被马肯森在反击中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博洛耶维奇哪肯放过这么一个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指挥奥匈第3集团军向俄第12集团军侧翼展开猛攻。
正在苦苦支撑的俄军又被奥第3集团军从侧翼攻来,顿时支撑不住,向着东北方向一路溃逃,损失惨重。与奥军会合后,马肯森听说了奥军的作战意图后,竟然与博洛耶维奇合兵一处,一起转进到桑河谷地。
11月2日,奥匈第6集团军首先在普热米尔要塞外围向俄第3集团军右翼发起进攻。俄军第3集团军本来就在普热米尔要塞下碰得头破血流,损失惨重,其配置更成问题,全军围着要塞部署成球型,侧翼的防御兵力十分薄弱。
11月3日,奥匈第6集团军在进攻开始之后一天即突破俄第8军的防御阵地。俄第8军在对普热米尔要塞的攻击中损失惨重,因此才调到侧翼来修整,没想到竟遭遇到奥匈的生力军,仅仅一天主要阵地就被突破。与此同时,奥匈第2、第7集团军也分别从东、南两个方向朝俄军发起了全面进攻,在奥匈三路大军的围攻下,再加上防御要塞的奥军也开始主动出击,俄第3集团军只坚持了半天就全线崩溃。
迪米特里耶夫将军下令俄军全线撤退。不过这位参加过日俄战争的将军不愧得到了“皇军”的真传,手下的俄军悍不畏死,全力突击,还真溃围而出。俄第3集团军残部沿着桑河河谷,一路向华沙逃去。很可惜,博洛耶维奇和马肯森两位悍将正在前面等着他呢。
博洛耶维奇和马肯森指挥近30万奥德联军向溃逃的俄第3集团军展开猛攻,而奥匈第6集团军在身后紧追不舍,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奥军第3、第6集团军与德军马肯森集群合力将俄第3集团军全歼在桑河谷地。
普热米尔一役,奥德联军全歼俄第3集团军26万人,俄军伤亡8万,被俘17万,只有数千人逃出了包围圈。
一场大捷,足以让刚刚遭受马恩河战役失败的德国人感到振奋,而且也让奥匈帝国国内骚动不安的情绪得以稍稍平复。
还且战役还在持续,奥军第2、第7集团军在解救了普热米尔之后,开始向右穿插,将俄军第8集团军25万人包围在了林堡。
战役的进程已经超出了李海顿最初的预料。
在得到马肯森的第9集团军的增援后,奥匈在加利西亚一线集中了7个集团军共135万人,而俄军由于在普热米尔战役中损失惨重,目前西南方面军只有不到90万人,兵力的对比上奥匈方面第一次占据了优势。
李海顿下令部队在上冻前抓紧掘筑沟壕,他可不想对这座防御坚固的城市要塞进行正面强攻,而是准备进行长期的围困。
普热米尔战役,李海顿尝试着将飞机和装甲汽车投入到了战斗之中,不过并没有引起特别的关注——俄军崩溃的太快了,甚至李海顿的大部分飞机都还没有来得急起飞。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双鹰旗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双鹰旗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