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工业民科 正文 第二百七十六章 东星半导体

正文 第二百七十六章 东星半导体

目录:工业民科| 作者:好闲| 类别:都市言情

    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对全国计算机行业的摸底工作进行了三四个月,国家委任万里提前了两年担任了这个领导小组的组长。由国家副总理亲自领导某个产业的发展,可见国内对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非常重视!

    借着这次和林强生合作的契机,国家下决心提前了两年对电子技术重视了起来。领导小组对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进行了重新规划。

    这些年国内的ic产业布局过于分散,大三线小三线等运动几次打乱了电子行业必须重点发展的模式!

    不断分散技术分散人力物力造成了国内电子行业重复建设重复布点的局面,而且在国内七十年代电子产业爆发的时候,不光光是电子机械部(四机部)发展了半导体产业,很多其他部门也一哄而上。

    这些技术落后质量低劣管理落后的小工厂,不但没有使得国内电子产业大发展,反而给市场留下了质差价高的坏印象。

    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经过在全国各地走访进行了几个月的调研工作,在七月份提出了“治散治乱”,集成电路要搞南北两个基地和一个点的发展战略。南方基地主要指的是上、江、浙地区,北方基地主要指的是京津沈三个地区,一个点则是西.安,主要给航天部门做配套工作。

    领导小组不但提出了治理办法。还制定了国内未来集成电路的发展方案,普及推广8微米技术,开发5微米技术。进行3微米甚至1微米技术预研的发展战略。

    以美国intel为首的电子技术企业,他们已经使用3微米技术四年了技术非常成熟,8085处理器1976年3月5mhz6500个晶体管、8086/808829000个晶体管都是三微米技术,下一代1.5微米技术已经在intel实验室完成。

    等领导小组通知林强生的时候,这才发现这家伙已经回到了滨城。而此时的林强生正在筹备着他新落成半导体产业基地,东星半导体公司!

    为了东星半导体的建设林强生动用了很大的力量,总投入一亿美元。从国外买到了很多先进的电子设备。这个工厂的规划就是根据前世amd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生产工厂而建设,占地面积和工厂建筑样式一模一样。甚至绿化也是相同的,可以说这座工厂建设完成之后就是世界级的,就连林兰英等国内老一辈科学家也吃惊于林强生对电子工厂的大投入!

    滨城工业新区整个占地面积有20平方公里,林强生当初就占了新区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后来一些省内的工厂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也陆续的在工业新区纷纷成立了新生产单位。

    这些公司都由林强生提供技术支持生产设备,在省委省政府对工业殷殷期待的情况下,有不少的先进企业进驻了新区随着汽车工业而得到了大发展。

    汽车产业是个集成度非常高而全的产业,几乎所有的工业门类它都有涉及,堪称工业集中之大成!

    一个国家汽车造的怎么样,就能看出这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处于什么级别。如果一个国家的的汽车始终上不了档次,那么它的工业技术也是十分落后的。

    在这些企业决定进驻工业新区之后,为了让他们跟上技术层次林强生向这些单位提供了不少的技术设备和较新的生产线。

    例如从滨城下属县市搬回来的三线厂哈轴承,在七十年代小三线建设时期这个厂子就搬到了滨城下属县区。结果搬过去以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从前想不到的困难。毕竟在县区发展是没法和在滨城相比的,从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型轴承生产厂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无人问津的三线小厂,这种落寞很难让人体会。从七十年代中期全厂上上下下就产生了搬回省城回城里去的想法。

    可是工厂领导们始终没找到合适的理由和肯接收他们厂回城的许可,连一个肯点头接待他们的领导都没有!正如像这样的三线小厂一样,他们过去曾经辉煌过,可是遇到了国家政策,上面的一个命令下来马上就能让这家厂子落寞。这样的厂子辉煌的时候靠着国家吃饭,国家一旦忘记了他们马上就变得无比凄惨。尤其是计划经济年代。有计划任务尚且能吃饱肚皮没有计划任务只能让机器停止天天守着空空的厂房。

    自从林强生开始招募合作伙伴以后,哈轴听闻了有回城的希望马上就来落实情况。当厂领导得知确实能迁回工厂并且给职工进城的机会,即使只能解决二分之一的户口把厂子搬到工业新区也是值得的,最起码可以让子女离开乡下回城落户。

    哈轴很快就在工业新区选择了地点盖起了厂房,当设备生产线进厂的时候,当从乡下来的工人喜悦上岗的时候,哈轴承的领导们禁不住满面泪流,他们终于把哈轴重新搬回了省城,终于带着工人们回来了!

    当然,像这样获得新生的厂子还为数不少!

    林强生在美国收购的那些机器设备生产线,也找到了用武之地。自从买了这些东西之后因为没有地方安置,都被他运回来放在了工厂区。这些设备大部分比国内五六十年代的生产设备要先进,但很多比国外七八十年代的技术要落后。卖出去可惜,国内有的厂子甚至还有二三十年代的机床在用,留着也怪棘手,这些旧机器越来越旧。这些工厂进驻到了工业新区之后,林强生一拍脑袋索性一股脑的把这些机器都租借给了他们。

    为什么是租借呢,因为林强生要促进这些厂家不断的技术革新,不让他们一劳永逸的解决设备问题就是为了让他们自己知道工业技术升级的必要性。

    随着林强生的产业发展,尤其是陆续接到了国外的汽车零配件生产订单,他的工业集团渐渐的向着汽车零配件制造商的方向前进。

    工业门类越来越多,被从集团内部分离出去的事业部也越来越多。这些搬过来的工厂也随之大发展了起来,新区里也再不像以前一样到处是荒芜的景象,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像种庄稼一样,这片地区每个月都有一个变化,也许隔半个月转弯的地方就新建起了一座工作,一阵子不来都找不到相熟的路!

    “罗英!”杨任乾穿着一身灰白色的工作服头上戴着白色的安全帽,他走到一位扎着马尾辫子的姑娘身后微笑着叫道。

    马尾辫姑娘正低着头拿着笔默默的写着什么,姑娘还偶尔抬头皱一下眉头一副思考的样子。

    她正是罗英,原是辽省朝阳山区红旗机械厂的一名小工人,如今她已经随着厂子里的大部分人员从辽省迁到了滨城。这里不是山区,是真正的大城市,小姑娘自觉知识水平有些低正在自学成人教材。

    国家从今年四月份开始恢复了成人教育和夜校函授,这让很多没有考上大学或者有更高追求的人找到了一条向上的途径,很多人参加了成人教育和函授夜校进行学习。在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中期的这段时间里,这两个学习途径还真的教育出了不少人才,很多人通过它们拿到了大学文凭。

    当罗英回过神来的时候杨任乾已经站在了身前笑着看着她,罗英看见是自己师傅来了亲切的叫道:“师傅,你来啦!”

    杨任乾笑着点了点头说道:“给你带一包东西,是你父亲给你邮来的!”

    罗英高兴的大叫道:“真的,太好了!我爸爸还给我寄过来什么?”

    “还有一封信,给你!”杨任乾把手里的提包放在了罗英的手里。

    罗英嬉笑着的接了过来说道:“这么沉,肯定是好吃的!师傅咱们现在把它打开,我给你一些!”

    罗英的妈妈做的一手朝鲜咸菜,用油合着肉沫炒一炒微辣的滋味是罗英最爱吃的,特别下饭。

    杨任乾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不用了,你爸妈给你做点好吃的不容易。他们关心你啊,一定是从山里走了很远的路去朝阳给你邮来的,我怎么好意思吃!”

    “师傅!”罗英听到杨任乾的话后想到自己的父母真走了很远的路给自己邮的东西,因为在城里邮会到得快一些,想到这些她就幸福起来眼睛也湿润了。

    杨任乾摸了摸罗英的脑袋,宠爱的说道:“师傅我走了,在这里还好吧?”

    “嗯!”罗英重重的了应一声,抱着包裹开心的笑道:“很好啊!这里是新建的半导体工厂,听说是要生产什么芯片的,我们最近一直在做上岗培训,设备好先进哦!”

    “师傅,我每个月有80元钱呢!听说正式上岗后工资涨到160,我给妈妈爸爸攒一些自己留一点,好开心呢!”

    杨任乾笑了笑,对罗英小声的说道:“平常要小心些,钱攒多了就去银行存起来!”

    “嗯,谢谢师傅!”罗英笑着点了点头。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民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民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