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烽火千里
目录:唐朝小闲人| 作者:南希北庆| 类别:历史军事
这东边打得是热火朝天,西边有人也按耐不住了。
身为一代枭雄的禄东赞,怎么可能会在这种历史性的时刻,自甘堕落,坐在家里,隔岸观火,那当然得出来亮亮相,好让自己名垂青史啊。
要知道这禄东赞可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当然知道,如果让大唐顺利拿下高句丽的话,那么大唐周边,就剩下他一个吐蕃了,这是对于吐蕃是非常不利的,他绝不允许唐朝这么轻易的就将高句丽给灭了。
单单就这一个原因,足以令他下定决心,出兵搅局。
故此在得知大唐出兵高句丽时,禄东赞就已经在悄悄集结兵力,准备同时出兵西北和吐谷浑。
不过吐蕃此时与大唐表面上还是联姻关系,要是直接开战的话,出师无名,大唐打高句丽,干你吐蕃屁事,你跟那渊盖苏文连面都没有见过,跟大唐还是亲戚关系。
但这个东西,稍微掩盖一下就可以了,因为一旦开战,双方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你就是成心来搅局的呗。
这禄东赞脸皮可不是一般的厚,他才不会在乎这些东西,我吐蕃就是要打,我今日不出兵的话,那就是在等死的节奏。
禄东赞又是故技重施,让处月、弓月二部酋长统帅五万大军攻打于阗府,让白兰部酋长统帅五万大军去攻打吐谷浑。
这处月、弓月当初都被苏定方等大唐名将打得是背井离乡,躲在昆仑山下,哪有这么多精锐,其实都是吐蕃的士兵混在其中,非但如此,处月、弓月酋长其实只是名义上的统帅,真正的统帅乃是禄东赞的长子,赞悉若。
吐谷浑这边的话,因为禄东赞的大本营就在这边上,上回吐谷浑一战之后,他没有再回首都去了,他就在这边建立一个小朝廷,吐蕃的首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这边离大唐近,非常繁荣,而且这里也是战略重地,吐蕃大小事宜都是由他来全权处理,所以这边其实就是他亲自在统帅,只不过他没有领军而已。
两线出击,共十万大军,可见禄东赞这一回不仅仅要将唐军给拖回来而已。
因为唐朝将那些能征善战的大将都给派去东边,虽然各地都有驻军,但是没有统帅,这无头之龙,有何惧哉。禄东赞如何会放过这机会,他是要玩大一点,不是单纯要救高句丽,他希望的结果是,唐军没有攻下高句丽,反而失去了西北和吐谷浑,最不济也要是,唐军拿下了高句丽,他占领了西北和吐谷浑,那样的话,两边在版图上也是旗鼓相当,谁也不怕谁,他追求的还是一个平衡。
虽说一山不容二虎,但二虎总比一虎一兔要好啊!
故此,禄东赞是将所有的棋子都给摆了出来,在他出兵前夕,西北地区的弓月城,葛罗禄等部落都相继有人造反。
因为在韩艺的西北大计划中,是要颠覆旧突厥的统治,和扶植当地的商人,这是两种不同的统治,这些地区肯定还是有人怀念昔日突厥王朝的辉煌,他们不愿受到唐朝的统治,而且你这么一搞,他们将会逐渐被淘汰,他不再是贵族,不再受人敬仰,而且这也在慢慢成为现实,只是整个地区因为这个计划都比较稳定,百姓也非常满意,不愿大动干戈,这些人也就敢怒不敢言。而禄东赞又擅长挑拨离间,吐蕃在整个西北一直都有势力渗入,禄东赞就将这些人都给扇忽起来。
以他们起义为讯号,然后向出兵。
他甚至都没有宣战,直接就出兵进攻,反正这名义上都是人家内战,犯不着宣战,白兰以前属于吐谷浑,处月、弓月也是西突厥的贵族。
这一下是烽火千里,战火是从亚洲的最东边,燃烧到了最西边。
可见大唐管理这么大的版图,真心不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
吐蕃大军是气势汹汹而来,而且非常快,禄东赞希望可以打大唐一个措手不及,赶紧将安西大都护府周边的唐军都给消灭,援军在千里之外,等援军赶回来了,黄花菜都凉了。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是,两边首战全部告负,并且都是惨败。
而且失败的过程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刚开始非常顺利,可兵至城下时,后面突然冒出一支唐军来,将他们的后路给抄了,配合前面的唐军两面夹击。
原来李治在崔戢刃的建议之下,命北庭的参军裴行俭率一万大军悄悄来到于阗协同苏海政防守,又命凉州刺史赵持满派率领凉州的一万精锐悄悄进入吐谷浑帮助王方翼、王玄策防守。
禄东赞见李治将统帅都派去高句丽,当然认为唐朝没有防着自己,他们认为自己是出其不意,哪里知道唐军竟然还安排了伏兵等着自己。
王方翼、王玄策这一对王炸,再加上赵持满这一对二,威力可想而知。更加可怕的是,这三个人都是文武双全,攻守兼备,没有什么弱点,而且也都是三四十来岁,正值一个男人的巅峰时段,唯一不足的就是名气不足,都是中生代,没有什么名气,这还把禄东赞给迷惑了,怎么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家伙,个个都是狠较色呀。
在重创白兰部之后,王炸与赵持满毫不迟疑,立刻大举反攻,追击敌军,吐蕃大军都给打蒙了,这跟计划的完全不一样,没有任何心里准备,他们也不知道唐军有多少人,只知道先逃回国内去,是一路溃败。
王方翼、王玄策、赵持满三人是默契十足,因为王方翼和王玄策一直屯兵在吐谷浑,而王方翼又与赵持满同属关陇集团,又是同辈,本来就是关系非常好的,三人彼此之间都非常了解,非常有默契,时而合兵一处,时而兵分三路,进攻是非常犀利,不但一句收复了上回失去的河源地区,而且还占领了整个白兰部。
白兰部的酋长差点没有吐血而亡,这才几日工夫,祖先留下来的土地都给丢了,因为他们白兰部是倾巢而出,没有想到会打成这样,白兰部也没有做好防守的准备,王方翼他们的进攻太快了,真的追着他们打,不给他们任何喘息之机。
但是打到这里,王方翼他们停下了,因为再往前就是吐蕃了,不是不可以打,只是他们也知道再往前打的话,这补给跟不上来,如今已经可以震慑住禄东赞。
然而,西北却与这里的情况有些不一样。
于阗府。
“苏将军,此时吐蕃军还不知我军虚实,我们应该趁胜追击,尽可能消灭他们更多的兵力,让他们无力再来进犯,可为我军主力在高句丽争取足够多的时日。倘若此时不追击的话,待他们缓过劲来,我们的兵力可是不足以抵挡他们的进攻。”
裴行俭在大帐中是急得直跺脚啊!
王方翼他们在伏击完吐蕃大军后,就立刻反击,但是他们这一路并没有,苏海政在取得首战告捷之后,就命令士兵不要追击。
苏海政不屑的瞧了眼裴行俭,道:“我军兵力本就不如敌军,倘若出击的话,你能保证一定取胜么?倘若不胜,你可知后果是什么吗?这不但于阗要丢,甚至于连大都护都保不住,我料想敌军被我军击退之后,暂时不敢来犯,我们应该趁机将那些叛军给消灭了,如此我们便能专心一致的抵御吐蕃,就算到时吐蕃再来进犯,我们也不惧怕。”
这就是攘外必先安内。
苏海政本来就屯守在于阗,而裴行俭是来自于北庭府,这于阗府丢了,朝廷是问罪于苏海政,裴行俭只是帮手而已,苏海政当然觉得还是要保守一点,守住于阗就是大功一件。
裴行俭激动道:“弓月城等地叛乱不得人心,不足为虑,他们主要是为了配合吐蕃军的,造成我军恐慌,所以咱们只要将吐蕃击退,那些人便不攻自破。”
苏海政不悦的看了一眼裴行俭,淡淡道:“我意已决,你休得多言,你速速领兵去弓月城平叛吧。”
裴行俭惊讶道:“我若走了,万一吐蕃军再打回来,如何是好?”
苏海政听得就更加不爽,裴行俭如今才三十来岁,他打仗时候,裴行俭估计都还在念论语,心想,未必没有你,这于阗就守不住,你也太看不起人,冷冷道:“裴参军莫不是认为没你相助,老夫就守不住这于阗?”
当初李治虽然在韩艺建议下,没有找他们的麻烦,但许敬宗他们还是将他们这些人给降职了,裴行俭就直接降职为参军。苏海政是在提醒他,你就一个小小的参军,若不是统帅都去高句丽了,哪里轮得到你来这里帮忙,你还敢跟我叫板。
裴行俭愣了下,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错话了,赶紧抱拳道:“晚辈不敢。”
苏海政面色稍稍缓和几分,道:“你快领兵去平叛,早日平定叛乱,西北便无忧矣。”
“末将遵命。”
裴行俭抱拳一礼,心中是阵阵苦叹,但他能有什么办法,他自身都难保,长孙无忌都死了,而且他当初还骂过武媚娘,万一苏海政去告他一状,他是必死无疑,因为许敬宗都在那里等着的,也只能听从苏海政的命令,率部前往弓月城平叛。
......
禄东赞这几日就没有一宿睡好觉的,这两个拳头出击,结果都打在石板上,不是骨折,就是皮开肉绽,鲜血横流,坏消息如雪片般的飞来,这明显就是一个圈套啊!他又生性多疑,一看唐军是早有准备,于是赶紧命令大军停止进攻,转攻为守。
“父亲!你为何要严禁出战?”
禄东赞的四子达古日来到的大帐中,神情非常激动,他年轻气盛,正准备反攻的,结果禄东赞突然下命不准出战,令他非常不爽。
禄东赞道:“为父也不想啊,为父本还想打唐军一个措手不及,哪知那唐军竟早有准备,既然他们早有准备,我军想要达到目的只怕是非常困难的,既然唐军没有过界,就不要跟大唐彻底撕破脸皮。”
达古日激动道:“父亲,这射出去的箭,又岂能收回,难道大唐就不知道这是咱们被幕后筹划的么,倘若待唐军主力消灭了高句丽,大唐一定不会放过咱们的,既然如此,就还不如先发制人,先将吐谷浑给占领了,那时候他们纵使想打回来,也是非常困难的。”
禄东赞听得又面泛犹豫之色,过得半响,道:“如今我们连唐军的虚实都不知道,若贸然进攻,万一又被唐军伏击,那可就大事不妙了,且先打探清楚再做决定吧。”
PS:初一,初一,求张保底月票。。。。。
身为一代枭雄的禄东赞,怎么可能会在这种历史性的时刻,自甘堕落,坐在家里,隔岸观火,那当然得出来亮亮相,好让自己名垂青史啊。
要知道这禄东赞可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当然知道,如果让大唐顺利拿下高句丽的话,那么大唐周边,就剩下他一个吐蕃了,这是对于吐蕃是非常不利的,他绝不允许唐朝这么轻易的就将高句丽给灭了。
单单就这一个原因,足以令他下定决心,出兵搅局。
故此在得知大唐出兵高句丽时,禄东赞就已经在悄悄集结兵力,准备同时出兵西北和吐谷浑。
不过吐蕃此时与大唐表面上还是联姻关系,要是直接开战的话,出师无名,大唐打高句丽,干你吐蕃屁事,你跟那渊盖苏文连面都没有见过,跟大唐还是亲戚关系。
但这个东西,稍微掩盖一下就可以了,因为一旦开战,双方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你就是成心来搅局的呗。
这禄东赞脸皮可不是一般的厚,他才不会在乎这些东西,我吐蕃就是要打,我今日不出兵的话,那就是在等死的节奏。
禄东赞又是故技重施,让处月、弓月二部酋长统帅五万大军攻打于阗府,让白兰部酋长统帅五万大军去攻打吐谷浑。
这处月、弓月当初都被苏定方等大唐名将打得是背井离乡,躲在昆仑山下,哪有这么多精锐,其实都是吐蕃的士兵混在其中,非但如此,处月、弓月酋长其实只是名义上的统帅,真正的统帅乃是禄东赞的长子,赞悉若。
吐谷浑这边的话,因为禄东赞的大本营就在这边上,上回吐谷浑一战之后,他没有再回首都去了,他就在这边建立一个小朝廷,吐蕃的首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这边离大唐近,非常繁荣,而且这里也是战略重地,吐蕃大小事宜都是由他来全权处理,所以这边其实就是他亲自在统帅,只不过他没有领军而已。
两线出击,共十万大军,可见禄东赞这一回不仅仅要将唐军给拖回来而已。
因为唐朝将那些能征善战的大将都给派去东边,虽然各地都有驻军,但是没有统帅,这无头之龙,有何惧哉。禄东赞如何会放过这机会,他是要玩大一点,不是单纯要救高句丽,他希望的结果是,唐军没有攻下高句丽,反而失去了西北和吐谷浑,最不济也要是,唐军拿下了高句丽,他占领了西北和吐谷浑,那样的话,两边在版图上也是旗鼓相当,谁也不怕谁,他追求的还是一个平衡。
虽说一山不容二虎,但二虎总比一虎一兔要好啊!
故此,禄东赞是将所有的棋子都给摆了出来,在他出兵前夕,西北地区的弓月城,葛罗禄等部落都相继有人造反。
因为在韩艺的西北大计划中,是要颠覆旧突厥的统治,和扶植当地的商人,这是两种不同的统治,这些地区肯定还是有人怀念昔日突厥王朝的辉煌,他们不愿受到唐朝的统治,而且你这么一搞,他们将会逐渐被淘汰,他不再是贵族,不再受人敬仰,而且这也在慢慢成为现实,只是整个地区因为这个计划都比较稳定,百姓也非常满意,不愿大动干戈,这些人也就敢怒不敢言。而禄东赞又擅长挑拨离间,吐蕃在整个西北一直都有势力渗入,禄东赞就将这些人都给扇忽起来。
以他们起义为讯号,然后向出兵。
他甚至都没有宣战,直接就出兵进攻,反正这名义上都是人家内战,犯不着宣战,白兰以前属于吐谷浑,处月、弓月也是西突厥的贵族。
这一下是烽火千里,战火是从亚洲的最东边,燃烧到了最西边。
可见大唐管理这么大的版图,真心不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
吐蕃大军是气势汹汹而来,而且非常快,禄东赞希望可以打大唐一个措手不及,赶紧将安西大都护府周边的唐军都给消灭,援军在千里之外,等援军赶回来了,黄花菜都凉了。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是,两边首战全部告负,并且都是惨败。
而且失败的过程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刚开始非常顺利,可兵至城下时,后面突然冒出一支唐军来,将他们的后路给抄了,配合前面的唐军两面夹击。
原来李治在崔戢刃的建议之下,命北庭的参军裴行俭率一万大军悄悄来到于阗协同苏海政防守,又命凉州刺史赵持满派率领凉州的一万精锐悄悄进入吐谷浑帮助王方翼、王玄策防守。
禄东赞见李治将统帅都派去高句丽,当然认为唐朝没有防着自己,他们认为自己是出其不意,哪里知道唐军竟然还安排了伏兵等着自己。
王方翼、王玄策这一对王炸,再加上赵持满这一对二,威力可想而知。更加可怕的是,这三个人都是文武双全,攻守兼备,没有什么弱点,而且也都是三四十来岁,正值一个男人的巅峰时段,唯一不足的就是名气不足,都是中生代,没有什么名气,这还把禄东赞给迷惑了,怎么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家伙,个个都是狠较色呀。
在重创白兰部之后,王炸与赵持满毫不迟疑,立刻大举反攻,追击敌军,吐蕃大军都给打蒙了,这跟计划的完全不一样,没有任何心里准备,他们也不知道唐军有多少人,只知道先逃回国内去,是一路溃败。
王方翼、王玄策、赵持满三人是默契十足,因为王方翼和王玄策一直屯兵在吐谷浑,而王方翼又与赵持满同属关陇集团,又是同辈,本来就是关系非常好的,三人彼此之间都非常了解,非常有默契,时而合兵一处,时而兵分三路,进攻是非常犀利,不但一句收复了上回失去的河源地区,而且还占领了整个白兰部。
白兰部的酋长差点没有吐血而亡,这才几日工夫,祖先留下来的土地都给丢了,因为他们白兰部是倾巢而出,没有想到会打成这样,白兰部也没有做好防守的准备,王方翼他们的进攻太快了,真的追着他们打,不给他们任何喘息之机。
但是打到这里,王方翼他们停下了,因为再往前就是吐蕃了,不是不可以打,只是他们也知道再往前打的话,这补给跟不上来,如今已经可以震慑住禄东赞。
然而,西北却与这里的情况有些不一样。
于阗府。
“苏将军,此时吐蕃军还不知我军虚实,我们应该趁胜追击,尽可能消灭他们更多的兵力,让他们无力再来进犯,可为我军主力在高句丽争取足够多的时日。倘若此时不追击的话,待他们缓过劲来,我们的兵力可是不足以抵挡他们的进攻。”
裴行俭在大帐中是急得直跺脚啊!
王方翼他们在伏击完吐蕃大军后,就立刻反击,但是他们这一路并没有,苏海政在取得首战告捷之后,就命令士兵不要追击。
苏海政不屑的瞧了眼裴行俭,道:“我军兵力本就不如敌军,倘若出击的话,你能保证一定取胜么?倘若不胜,你可知后果是什么吗?这不但于阗要丢,甚至于连大都护都保不住,我料想敌军被我军击退之后,暂时不敢来犯,我们应该趁机将那些叛军给消灭了,如此我们便能专心一致的抵御吐蕃,就算到时吐蕃再来进犯,我们也不惧怕。”
这就是攘外必先安内。
苏海政本来就屯守在于阗,而裴行俭是来自于北庭府,这于阗府丢了,朝廷是问罪于苏海政,裴行俭只是帮手而已,苏海政当然觉得还是要保守一点,守住于阗就是大功一件。
裴行俭激动道:“弓月城等地叛乱不得人心,不足为虑,他们主要是为了配合吐蕃军的,造成我军恐慌,所以咱们只要将吐蕃击退,那些人便不攻自破。”
苏海政不悦的看了一眼裴行俭,淡淡道:“我意已决,你休得多言,你速速领兵去弓月城平叛吧。”
裴行俭惊讶道:“我若走了,万一吐蕃军再打回来,如何是好?”
苏海政听得就更加不爽,裴行俭如今才三十来岁,他打仗时候,裴行俭估计都还在念论语,心想,未必没有你,这于阗就守不住,你也太看不起人,冷冷道:“裴参军莫不是认为没你相助,老夫就守不住这于阗?”
当初李治虽然在韩艺建议下,没有找他们的麻烦,但许敬宗他们还是将他们这些人给降职了,裴行俭就直接降职为参军。苏海政是在提醒他,你就一个小小的参军,若不是统帅都去高句丽了,哪里轮得到你来这里帮忙,你还敢跟我叫板。
裴行俭愣了下,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错话了,赶紧抱拳道:“晚辈不敢。”
苏海政面色稍稍缓和几分,道:“你快领兵去平叛,早日平定叛乱,西北便无忧矣。”
“末将遵命。”
裴行俭抱拳一礼,心中是阵阵苦叹,但他能有什么办法,他自身都难保,长孙无忌都死了,而且他当初还骂过武媚娘,万一苏海政去告他一状,他是必死无疑,因为许敬宗都在那里等着的,也只能听从苏海政的命令,率部前往弓月城平叛。
......
禄东赞这几日就没有一宿睡好觉的,这两个拳头出击,结果都打在石板上,不是骨折,就是皮开肉绽,鲜血横流,坏消息如雪片般的飞来,这明显就是一个圈套啊!他又生性多疑,一看唐军是早有准备,于是赶紧命令大军停止进攻,转攻为守。
“父亲!你为何要严禁出战?”
禄东赞的四子达古日来到的大帐中,神情非常激动,他年轻气盛,正准备反攻的,结果禄东赞突然下命不准出战,令他非常不爽。
禄东赞道:“为父也不想啊,为父本还想打唐军一个措手不及,哪知那唐军竟早有准备,既然他们早有准备,我军想要达到目的只怕是非常困难的,既然唐军没有过界,就不要跟大唐彻底撕破脸皮。”
达古日激动道:“父亲,这射出去的箭,又岂能收回,难道大唐就不知道这是咱们被幕后筹划的么,倘若待唐军主力消灭了高句丽,大唐一定不会放过咱们的,既然如此,就还不如先发制人,先将吐谷浑给占领了,那时候他们纵使想打回来,也是非常困难的。”
禄东赞听得又面泛犹豫之色,过得半响,道:“如今我们连唐军的虚实都不知道,若贸然进攻,万一又被唐军伏击,那可就大事不妙了,且先打探清楚再做决定吧。”
PS:初一,初一,求张保底月票。。。。。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唐朝小闲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唐朝小闲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