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9章 众议立储
目录:江山战图| 作者:高月| 类别:历史军事
三人站起身,卢倬却忍不住多看一眼旁边的另一个身影,那就是他的女儿卢清,已经能和太后同坐屏风之后了,让他百感交集,如果当初他强行把女儿嫁给崔文象,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想到今天的崔召已经沦为乱臣贼子,连崔氏家族都写信向自己表态,准备和崔召划清界限,卢倬不禁暗暗庆幸自己在女儿婚姻问题上没有向妻子妥协,否则他就真要被崔召牵连了。
郑善果也没有去长安,虽然李建成是他的侄女婿,但他还是考虑留在北海郡,这也是世家千百年来的生存之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有李建成这个侄女婿,就算将来张铉败亡,相信李渊也不会把他怎么样,但如果是李渊输了,那就难说张铉的态度了。
另外,昨天郑善果接到一封从荥阳郡送来的家信,信中说王世充为他儿子求娶郑氏之女,这让郑善果心中十分苦恼,他很清楚王世充的野心,一旦王世充掌握洛阳大权,他必然会篡位。
而王世充本身没有任何政治基础,他根本没有夺取天下的可能,一旦王世充覆灭,作为唯一因联姻支持他的郑氏家族,会是什么下场?
这让郑善果更加心烦意乱,所以昨天裴矩找到他时,他便毫不犹豫答应一起来找太后,他急需表现出支持张铉的积极性,他必须要给郑家留好后路。
这时,裴矩朗声道:“启禀太后,微臣是想向太后禀报立新君一事,臣刚刚得到消息,秦王杨浩已被宇文化及在彭城所废,生死不知,但估计也凶多吉少,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希望太后能给一个明确的态度,使大臣们能够目标明确地行动。”
这种事情萧太后怎么可能给他们一个明确态度,沉默良久,萧后在屏风后缓缓问道:“裴相国的意见呢?”
裴矩也没有指望太后能拿出什么方案,他只是希望太后支持他的方案,裴矩连忙道:“李渊在长安即将篡位,支持代王已不现实,大家都一致否定了,至于越王侗,现在王世充军队在握,大权独揽,越王已经事实上被架空,宣布效忠越王就等于效忠王世充,大家也不赞成,最后众臣的意思是再立新君。”
萧后也没有急着表态,又继续问道:“但现在已没有皇族,怎么再立新君,哀家不太明白?”
“启禀太后,虽然皇族确实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大业元年,滕王纶和卫王集都因罪流放到岭南,虽然他们都已病故,不过他们子孙依然建在,尤其滕王的次子武城县公杨洹因病从岭南赦回,就生活在梁郡,杨洹虽然身体不好,但他有一个儿子,是滕王的嫡孙,我们可以考虑立滕王的嫡孙为帝,另外,因为其尚年幼,无法主持朝政,臣等恳请太后封齐王为监国摄政王,暂代处理朝政。”
“滕王的嫡孙现在多少岁?”
“启禀太后,他今年刚两岁。”
萧后顿时沉默了,良久才缓缓道:“这件事还是等齐王回来再说吧!事关重大,我们需要慎重行事。”
萧后又问卢清,“王妃可知齐王什么时候回来吗?”
卢清笑道:“回禀太后,臣妾昨天接到齐王快信,说他即将出发回益都,臣妾估计他现在已经在路上了。”
“那好,这件事就等齐王回来后再商议,裴公不用再请示哀家了。”
萧后最后的态度很坚决,彻底断掉了裴矩自作主张的机会,裴矩只得暗暗叹息一声,看来自己还是得面对张铉,劝他不要选择效忠洛阳。
.........
五天后,张铉率军返回了益都县,长史韦云起出城迎接张铉回来。
“这段时间我不在益都,益都情况如何?”张铉笑问道。
“总的还算平静,就是流民上月返乡时引起一阵骚乱,伤了数十人,已经平息了。”
“这是什么缘故?”张铉不解地问道。
“其实就是东郡两个县流民几个月积累下来的宿怨,临要回去了,大家心里不甘,数百人就在西城外恶斗了一场,被巡逻士兵及时制止了。”
张铉点了点头,这确实是常事,在矿山,也经常会发生这种县与县、乡与乡之间的争斗,张铉便不再多问,话题一转他又问道:“官员们的情况如何?”
这才是张铉真正想问的事,也是韦云起急着向张铉汇报之事,他连忙道:“一共五百余名官员,已经走了近两百人,大帅吩咐过,来去自由,所以我们也没有干涉,情况不是很好。”
张铉眉头一皱,“怎么走了这么多人,是待遇不好吗?”
“待遇已经很好了,给了很优厚的待遇,基本上每人都有自己的套房,安排了专门人服侍,卑职还派船去了江都,将他们留在江都的侍妾家人都接回来。”
“那怎么还走了这么多人?”
“有的人是想回乡去探亲,但大多数都去了长安,我和几名官员谈过,他们对大帅还是没有信心。”
张铉沉默了,如果是投靠李渊那他就没话可说了,这边给的待遇再好,也不过是满足一点口腹之欲,而为了前途,他们是不会在意这一点点待遇,李渊那边的待遇还会更好,这种事强求不来,想走就随便他们吧!
这时,韦云起又低声道:“裴公曾经来找过我,和我谈起官员西归之事。”
“他怎么说?”张铉不露声色问道。
“裴公说,关键在于大帅势态不明,大帅究竟是想自立,还是想支持洛阳,裴公说得很坦率,他说百官之所以西归是担心大帅支持洛阳。”
“为什么?”
“他们说洛阳官位已经坐满,轮不到他们了。”
张铉停住了脚步,韦云起摇摇头又道:“几乎所有官员都不愿支持洛阳,他们很现实,自身的利益比杨侗重要得多,很多人由此投奔了李渊。”
张铉淡淡道:“因为担心我支持洛阳才投靠李渊?我还没有回来,他们就认定要我支持洛阳?这个借口未免有点太草率了吧!”
韦云起苦笑一声,“卑职也觉得这只是一个借口,他们早就准备投靠李渊了,卑职还听说裴公为此事去找过太后,希望太后能尽快立滕王嫡孙为帝,册封大帅为监国摄政王,但太后坚持等大帅回来再说。”
“还有这种事情?”
张铉心中着实有些不悦,这么重大的决定,裴矩不等自己回来就想越俎代庖,虽然裴矩本身是好意,想用监国摄政王的方式来确认自己的地位,但他不和自己商量的本身,就是对自己不尊重。
张铉城府已深,他心中的不满没有任何表露,只是点了点头,“这件事大家一起商量吧!”
张铉先回了家与家人团聚,随即又去了招贤馆和驿馆,和百官们一一见面,安抚了他们焦虑的心情,一直到傍晚时分,张铉才回到了大将军军衙,裴矩、苏威、郑善果、卢倬、韦云起和玄龄已经在这里等候他多时了。
这是张铉无法逾越的一道坎,而且就摆在眼前,迫在眉睫,如果再没有明确的说法人心就会渐渐涣散,张铉也知道这件事刻不容缓,所以提前赶回来,回来的当天就要明确此事。
众人都在大堂内坐下,大堂内十分安静,气氛也稍显严肃,这时,张铉将一份洛阳送来的情报给众人传阅,“这是洛阳斥候送来的完整报告,关于韦津之死,杜参军也经历了此事,他进行了一些补充,脉络就明晰了,大家看一看。”
众人将一份报告传阅了一遍,写得十分简扼明要,但寥寥数语却透入本质,‘王世充拥兵独权,越王年幼无威”
众人传阅完了报告,心中都明白了,张铉就是明指王世充要篡位了,见大家都看完报告,张铉又淡淡道:“现在王世充已手握大权,他怎么可能允许一支强大力量加入到洛阳朝廷中来,所以就算我们想支持越王侗,洛阳也未必会接受,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
这时,裴矩小心翼翼问道:“那依殿下的意思呢?”
张铉笑了笑道:“我听说滕王子嗣杨意尚在,他虽然年幼,但毕竟是嫡系子孙,烦请裴公和苏公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如果大家不反对,我们可以考虑立滕王之子为帝。”
这是张铉的正式表态,所有人精神为之一振,尤其裴矩更是激动,张铉终于同意自己的方案了。
苏威却没有什么异样表情,他依旧平静地问道:“我们是去年知道滕王次子生活在梁郡宋城县,但已经过去一年,瓦岗军会不会已经先下手了呢?”
苏威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滕王已经不在梁郡该怎么办?
这句话问得很直截了当,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年初瓦岗军席卷中原,官员纷纷逃离,作为皇族,滕王还会平静地生活下去吗?众人向裴矩望去,裴矩脸色有点苍白,半晌道:“我已经派人去梁郡了,这两天应该就有消息传来。”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房玄龄缓缓道:“我倒是有一点消息,滕王次子一家在年初已迁徙到鲁郡曲阜县,现在应该还在那里!”
房玄龄这句话忽然让所有人都反应过来,张铉其实早就决定好了。
想到今天的崔召已经沦为乱臣贼子,连崔氏家族都写信向自己表态,准备和崔召划清界限,卢倬不禁暗暗庆幸自己在女儿婚姻问题上没有向妻子妥协,否则他就真要被崔召牵连了。
郑善果也没有去长安,虽然李建成是他的侄女婿,但他还是考虑留在北海郡,这也是世家千百年来的生存之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有李建成这个侄女婿,就算将来张铉败亡,相信李渊也不会把他怎么样,但如果是李渊输了,那就难说张铉的态度了。
另外,昨天郑善果接到一封从荥阳郡送来的家信,信中说王世充为他儿子求娶郑氏之女,这让郑善果心中十分苦恼,他很清楚王世充的野心,一旦王世充掌握洛阳大权,他必然会篡位。
而王世充本身没有任何政治基础,他根本没有夺取天下的可能,一旦王世充覆灭,作为唯一因联姻支持他的郑氏家族,会是什么下场?
这让郑善果更加心烦意乱,所以昨天裴矩找到他时,他便毫不犹豫答应一起来找太后,他急需表现出支持张铉的积极性,他必须要给郑家留好后路。
这时,裴矩朗声道:“启禀太后,微臣是想向太后禀报立新君一事,臣刚刚得到消息,秦王杨浩已被宇文化及在彭城所废,生死不知,但估计也凶多吉少,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希望太后能给一个明确的态度,使大臣们能够目标明确地行动。”
这种事情萧太后怎么可能给他们一个明确态度,沉默良久,萧后在屏风后缓缓问道:“裴相国的意见呢?”
裴矩也没有指望太后能拿出什么方案,他只是希望太后支持他的方案,裴矩连忙道:“李渊在长安即将篡位,支持代王已不现实,大家都一致否定了,至于越王侗,现在王世充军队在握,大权独揽,越王已经事实上被架空,宣布效忠越王就等于效忠王世充,大家也不赞成,最后众臣的意思是再立新君。”
萧后也没有急着表态,又继续问道:“但现在已没有皇族,怎么再立新君,哀家不太明白?”
“启禀太后,虽然皇族确实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大业元年,滕王纶和卫王集都因罪流放到岭南,虽然他们都已病故,不过他们子孙依然建在,尤其滕王的次子武城县公杨洹因病从岭南赦回,就生活在梁郡,杨洹虽然身体不好,但他有一个儿子,是滕王的嫡孙,我们可以考虑立滕王的嫡孙为帝,另外,因为其尚年幼,无法主持朝政,臣等恳请太后封齐王为监国摄政王,暂代处理朝政。”
“滕王的嫡孙现在多少岁?”
“启禀太后,他今年刚两岁。”
萧后顿时沉默了,良久才缓缓道:“这件事还是等齐王回来再说吧!事关重大,我们需要慎重行事。”
萧后又问卢清,“王妃可知齐王什么时候回来吗?”
卢清笑道:“回禀太后,臣妾昨天接到齐王快信,说他即将出发回益都,臣妾估计他现在已经在路上了。”
“那好,这件事就等齐王回来后再商议,裴公不用再请示哀家了。”
萧后最后的态度很坚决,彻底断掉了裴矩自作主张的机会,裴矩只得暗暗叹息一声,看来自己还是得面对张铉,劝他不要选择效忠洛阳。
.........
五天后,张铉率军返回了益都县,长史韦云起出城迎接张铉回来。
“这段时间我不在益都,益都情况如何?”张铉笑问道。
“总的还算平静,就是流民上月返乡时引起一阵骚乱,伤了数十人,已经平息了。”
“这是什么缘故?”张铉不解地问道。
“其实就是东郡两个县流民几个月积累下来的宿怨,临要回去了,大家心里不甘,数百人就在西城外恶斗了一场,被巡逻士兵及时制止了。”
张铉点了点头,这确实是常事,在矿山,也经常会发生这种县与县、乡与乡之间的争斗,张铉便不再多问,话题一转他又问道:“官员们的情况如何?”
这才是张铉真正想问的事,也是韦云起急着向张铉汇报之事,他连忙道:“一共五百余名官员,已经走了近两百人,大帅吩咐过,来去自由,所以我们也没有干涉,情况不是很好。”
张铉眉头一皱,“怎么走了这么多人,是待遇不好吗?”
“待遇已经很好了,给了很优厚的待遇,基本上每人都有自己的套房,安排了专门人服侍,卑职还派船去了江都,将他们留在江都的侍妾家人都接回来。”
“那怎么还走了这么多人?”
“有的人是想回乡去探亲,但大多数都去了长安,我和几名官员谈过,他们对大帅还是没有信心。”
张铉沉默了,如果是投靠李渊那他就没话可说了,这边给的待遇再好,也不过是满足一点口腹之欲,而为了前途,他们是不会在意这一点点待遇,李渊那边的待遇还会更好,这种事强求不来,想走就随便他们吧!
这时,韦云起又低声道:“裴公曾经来找过我,和我谈起官员西归之事。”
“他怎么说?”张铉不露声色问道。
“裴公说,关键在于大帅势态不明,大帅究竟是想自立,还是想支持洛阳,裴公说得很坦率,他说百官之所以西归是担心大帅支持洛阳。”
“为什么?”
“他们说洛阳官位已经坐满,轮不到他们了。”
张铉停住了脚步,韦云起摇摇头又道:“几乎所有官员都不愿支持洛阳,他们很现实,自身的利益比杨侗重要得多,很多人由此投奔了李渊。”
张铉淡淡道:“因为担心我支持洛阳才投靠李渊?我还没有回来,他们就认定要我支持洛阳?这个借口未免有点太草率了吧!”
韦云起苦笑一声,“卑职也觉得这只是一个借口,他们早就准备投靠李渊了,卑职还听说裴公为此事去找过太后,希望太后能尽快立滕王嫡孙为帝,册封大帅为监国摄政王,但太后坚持等大帅回来再说。”
“还有这种事情?”
张铉心中着实有些不悦,这么重大的决定,裴矩不等自己回来就想越俎代庖,虽然裴矩本身是好意,想用监国摄政王的方式来确认自己的地位,但他不和自己商量的本身,就是对自己不尊重。
张铉城府已深,他心中的不满没有任何表露,只是点了点头,“这件事大家一起商量吧!”
张铉先回了家与家人团聚,随即又去了招贤馆和驿馆,和百官们一一见面,安抚了他们焦虑的心情,一直到傍晚时分,张铉才回到了大将军军衙,裴矩、苏威、郑善果、卢倬、韦云起和玄龄已经在这里等候他多时了。
这是张铉无法逾越的一道坎,而且就摆在眼前,迫在眉睫,如果再没有明确的说法人心就会渐渐涣散,张铉也知道这件事刻不容缓,所以提前赶回来,回来的当天就要明确此事。
众人都在大堂内坐下,大堂内十分安静,气氛也稍显严肃,这时,张铉将一份洛阳送来的情报给众人传阅,“这是洛阳斥候送来的完整报告,关于韦津之死,杜参军也经历了此事,他进行了一些补充,脉络就明晰了,大家看一看。”
众人将一份报告传阅了一遍,写得十分简扼明要,但寥寥数语却透入本质,‘王世充拥兵独权,越王年幼无威”
众人传阅完了报告,心中都明白了,张铉就是明指王世充要篡位了,见大家都看完报告,张铉又淡淡道:“现在王世充已手握大权,他怎么可能允许一支强大力量加入到洛阳朝廷中来,所以就算我们想支持越王侗,洛阳也未必会接受,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
这时,裴矩小心翼翼问道:“那依殿下的意思呢?”
张铉笑了笑道:“我听说滕王子嗣杨意尚在,他虽然年幼,但毕竟是嫡系子孙,烦请裴公和苏公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如果大家不反对,我们可以考虑立滕王之子为帝。”
这是张铉的正式表态,所有人精神为之一振,尤其裴矩更是激动,张铉终于同意自己的方案了。
苏威却没有什么异样表情,他依旧平静地问道:“我们是去年知道滕王次子生活在梁郡宋城县,但已经过去一年,瓦岗军会不会已经先下手了呢?”
苏威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滕王已经不在梁郡该怎么办?
这句话问得很直截了当,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年初瓦岗军席卷中原,官员纷纷逃离,作为皇族,滕王还会平静地生活下去吗?众人向裴矩望去,裴矩脸色有点苍白,半晌道:“我已经派人去梁郡了,这两天应该就有消息传来。”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房玄龄缓缓道:“我倒是有一点消息,滕王次子一家在年初已迁徙到鲁郡曲阜县,现在应该还在那里!”
房玄龄这句话忽然让所有人都反应过来,张铉其实早就决定好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江山战图》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江山战图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