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摆明车马(上)
目录:锦衣王侯| 作者:黄梁生| 类别:都市言情
“你们可能没人读过闻香教的经典,如果读过,就知道了。←頂點小說,闻香教不教人念阿弥陀佛,也不教人烧香,只教人一件事,那就是拜天子。万岁是神灵化身,只要大家高念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就可消灾解难。我们的一切,都属于皇帝,万岁想要,我们就得给。所以你们的女儿进宫,是你们的造化,而不是你们的筹码。你们现在就可以左右地方庶政,操纵米价,就连衙门都要看你们脸色。若是让你们成了皇亲,这天下又有谁,能制的住你们?”
闻香教这种皇帝膜拜的教义,四位员外是知道的,但是没人往心里去,他们可能信鬼神,但是不可能信皇帝。不管郝云龙展现过多少神通,他们也只当这是个很出色的江湖骗子,最多当成个旁门左道之士,却绝不可能真的因此而去把皇帝当神拜。
杨承祖说的这种观点,类似于后世的学生行为规范,从文字上挑不出有什么问题,但是当成真正的生活守则,就难免让人觉得别扭。因为现在天子强势,又要对田税这部分动手,四大家可以把女儿送进宫里,换一个皇亲身份。但是这种行为不是因为他们支持天子,只是为了确保自己家业不坠。
当他们的女儿受了宠之后,他们还是会用这个身份,继续兼并田地,增加自己的产业,与曾经做过的一样。包括对蒙古的交易,也不会因为成了皇亲就停止,相反,有了这个身份后,他们做起边境贸易会更为得心应手,肆无忌惮。
杨承祖的分析,差不多就是四大家真正的用意,暂时先退一步,等到成为皇亲后,再把失去的东西拿回来。杨记不管再怎么做,也是万岁的产业,等到自己成了皇帝的家人,杨记也没法拿自己怎么样。
这种心思,其实可以算做阳谋,就算被杨承祖看出来,他们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马洪图道:
“大都督,您说到闻香教,据我们所知,闻香教成立时,还是正德朝。如果说天子就是神,那这就比较奇怪,到底武庙是神,还是当今天子是神?如果天子是神明,那又怎么会掉进水里就驾崩了。”
“我们这些老不死,就是些庄稼老汉,太多的大道理,我们是不懂的,但是知道一点,做人该适可而止。既然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咱们都点个头,有什么不好呢?大都督说的或许真的,但是对你没有什么损失,我们的生意在九边,在塞外,不会动杨记的地盘。赵全那二十万人,你可以去传你的闻香教,让他们给你当信徒,拿出产业来交奉献。可以让他们为杨记做工,或是为天子种田。天子要田,陕西的地,我们可以先不收,天子要钱,我们可以为天子筹措钱粮。这些都是可以的。我们最多是在山西收一收田,再做一点盐业,大家共同发财,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杨承祖面色如常“列位,你们说的条件,看上去是很优厚的,换个人,也许就答应了。可惜,在下是锦衣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耳聪目明。一些情况,别人不掌握,本官却是知道的,也就对各位提出的条件,不敢答应。现在的粮价,山西虽然也在降,但依旧比别处都高几成。有些山西人,开始向外省逃,然后他们的田,就被几位员外收了,这事总是有的吧。现在你们收田,朝廷损失还不大,左右你们也要交税,如果你们想着把田寄到别人名下,把租子赖掉,最后也会有人跟你们讲道理。可是一旦你们成了皇亲,这个田就成了皇家的田,到时候收税,就麻烦了。”
“还有,就是盐税。扬州那边查盐税,据说查到剑拔弩张,巡盐御史张嘉胤先是被人弹劾,后又遭人行刺,差点连性命都丢了。如果我记的不差,几位的家人中,就有人在扬州贩盐吧?这事和他们有没有关系,我不清楚,慢慢查,总可以查出端倪。可如果你们成了皇亲,那盐税就成了死帐,谁查的动?所以,你们想要送女儿入宫是可以的,前提是,这是臣民对君王的孝敬,而不是什么交易。就算你们成了皇亲,该交的田租也要交,该纳的盐税也要纳,做皇亲可以享受一点便宜,但是有其极限。你们所拥有的产业,早就超过了优惠的上限,你们确定,还要把女儿送进宫么?”
王现咳嗽几声“大都督,扬州的事,我们还不清楚,暂时没办法和你谈。至于你说的田地,在西北开荒,很困难。即使是丰年,收成也不高,捐税之事,还请三思。朝廷用钱的地方多,可也要给下面的人,留一条活路。就像你说的粮价,杨记的粮价太低,所以才让掌柜们离心离德,如果我们也把粮价这么落下来,家里的人,又该怎么活呢。”
“几位员外家里经营着钱庄、绸缎、粮食、茶叶、马匹、生铁。一路可以做到蒙古,赚银子的地方很多,粮食,只能算是里面的一项。本官办杨记,就是为了给商人提个醒,有些生意,只能朝廷控制,另外一些生意,不管谁做,都不该赚钱。像这粮食,就是不该赚钱的营生,如果几位员外没兴趣做,我们杨记,愿意接手。”
“大都督,我知道杨记对于粮食生意有兴趣,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一下子吃这么多进去,你不怕撑破肚子么?我们几个人,也不是不知进退的,只要我们的条件达成,山西的粮价我们会……”
“你们会推上去。”杨承祖冷声道:“你们现在不是皇亲,就算要维持山西的盘子,也不容易,所以暂时还影响不到外省。但是九边之地,干系重大,我们杨记的粮食,在山西处处碰壁。卖低价粮,居然像卖私盐一样,要躲着别人的追踪还要防止打砸,这就是几位员外做的。若是你们成了皇亲,身上有了护身符,这陕西的粮价,一样维系不住。你们本来就负责九边的运输,到时候,整个边关的军粮,又会恢复到过去的价格,盐价粮价,都会推到一个高价。杨记可以维持住腹里地区的米价,却要失去九边的粮食控制,这件事,我没法同意。”
张自勉手中揉着核桃,“大都督,其实你维持住腹里地区的粮价,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岳父是闻香教教主,你也该读过一些佛道的典籍。天下万事不必强求,强要求圆,反倒是落了下乘,害人害己而已。该放手的时候,就该学会放手。九边之地,民风应该悍勇一些,只有如此,才能抵住北虏的入侵。腹里地区,人的日子好过一点,朝廷不生变故,这是好事。九边之地,粮价高一些,人们为了活下去,就得卖命,朝廷才能保证始终有强兵在手。所以九边米价高,对这个天下,是有好处的。”
闻香教这种皇帝膜拜的教义,四位员外是知道的,但是没人往心里去,他们可能信鬼神,但是不可能信皇帝。不管郝云龙展现过多少神通,他们也只当这是个很出色的江湖骗子,最多当成个旁门左道之士,却绝不可能真的因此而去把皇帝当神拜。
杨承祖说的这种观点,类似于后世的学生行为规范,从文字上挑不出有什么问题,但是当成真正的生活守则,就难免让人觉得别扭。因为现在天子强势,又要对田税这部分动手,四大家可以把女儿送进宫里,换一个皇亲身份。但是这种行为不是因为他们支持天子,只是为了确保自己家业不坠。
当他们的女儿受了宠之后,他们还是会用这个身份,继续兼并田地,增加自己的产业,与曾经做过的一样。包括对蒙古的交易,也不会因为成了皇亲就停止,相反,有了这个身份后,他们做起边境贸易会更为得心应手,肆无忌惮。
杨承祖的分析,差不多就是四大家真正的用意,暂时先退一步,等到成为皇亲后,再把失去的东西拿回来。杨记不管再怎么做,也是万岁的产业,等到自己成了皇帝的家人,杨记也没法拿自己怎么样。
这种心思,其实可以算做阳谋,就算被杨承祖看出来,他们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马洪图道:
“大都督,您说到闻香教,据我们所知,闻香教成立时,还是正德朝。如果说天子就是神,那这就比较奇怪,到底武庙是神,还是当今天子是神?如果天子是神明,那又怎么会掉进水里就驾崩了。”
“我们这些老不死,就是些庄稼老汉,太多的大道理,我们是不懂的,但是知道一点,做人该适可而止。既然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咱们都点个头,有什么不好呢?大都督说的或许真的,但是对你没有什么损失,我们的生意在九边,在塞外,不会动杨记的地盘。赵全那二十万人,你可以去传你的闻香教,让他们给你当信徒,拿出产业来交奉献。可以让他们为杨记做工,或是为天子种田。天子要田,陕西的地,我们可以先不收,天子要钱,我们可以为天子筹措钱粮。这些都是可以的。我们最多是在山西收一收田,再做一点盐业,大家共同发财,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杨承祖面色如常“列位,你们说的条件,看上去是很优厚的,换个人,也许就答应了。可惜,在下是锦衣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耳聪目明。一些情况,别人不掌握,本官却是知道的,也就对各位提出的条件,不敢答应。现在的粮价,山西虽然也在降,但依旧比别处都高几成。有些山西人,开始向外省逃,然后他们的田,就被几位员外收了,这事总是有的吧。现在你们收田,朝廷损失还不大,左右你们也要交税,如果你们想着把田寄到别人名下,把租子赖掉,最后也会有人跟你们讲道理。可是一旦你们成了皇亲,这个田就成了皇家的田,到时候收税,就麻烦了。”
“还有,就是盐税。扬州那边查盐税,据说查到剑拔弩张,巡盐御史张嘉胤先是被人弹劾,后又遭人行刺,差点连性命都丢了。如果我记的不差,几位的家人中,就有人在扬州贩盐吧?这事和他们有没有关系,我不清楚,慢慢查,总可以查出端倪。可如果你们成了皇亲,那盐税就成了死帐,谁查的动?所以,你们想要送女儿入宫是可以的,前提是,这是臣民对君王的孝敬,而不是什么交易。就算你们成了皇亲,该交的田租也要交,该纳的盐税也要纳,做皇亲可以享受一点便宜,但是有其极限。你们所拥有的产业,早就超过了优惠的上限,你们确定,还要把女儿送进宫么?”
王现咳嗽几声“大都督,扬州的事,我们还不清楚,暂时没办法和你谈。至于你说的田地,在西北开荒,很困难。即使是丰年,收成也不高,捐税之事,还请三思。朝廷用钱的地方多,可也要给下面的人,留一条活路。就像你说的粮价,杨记的粮价太低,所以才让掌柜们离心离德,如果我们也把粮价这么落下来,家里的人,又该怎么活呢。”
“几位员外家里经营着钱庄、绸缎、粮食、茶叶、马匹、生铁。一路可以做到蒙古,赚银子的地方很多,粮食,只能算是里面的一项。本官办杨记,就是为了给商人提个醒,有些生意,只能朝廷控制,另外一些生意,不管谁做,都不该赚钱。像这粮食,就是不该赚钱的营生,如果几位员外没兴趣做,我们杨记,愿意接手。”
“大都督,我知道杨记对于粮食生意有兴趣,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一下子吃这么多进去,你不怕撑破肚子么?我们几个人,也不是不知进退的,只要我们的条件达成,山西的粮价我们会……”
“你们会推上去。”杨承祖冷声道:“你们现在不是皇亲,就算要维持山西的盘子,也不容易,所以暂时还影响不到外省。但是九边之地,干系重大,我们杨记的粮食,在山西处处碰壁。卖低价粮,居然像卖私盐一样,要躲着别人的追踪还要防止打砸,这就是几位员外做的。若是你们成了皇亲,身上有了护身符,这陕西的粮价,一样维系不住。你们本来就负责九边的运输,到时候,整个边关的军粮,又会恢复到过去的价格,盐价粮价,都会推到一个高价。杨记可以维持住腹里地区的米价,却要失去九边的粮食控制,这件事,我没法同意。”
张自勉手中揉着核桃,“大都督,其实你维持住腹里地区的粮价,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岳父是闻香教教主,你也该读过一些佛道的典籍。天下万事不必强求,强要求圆,反倒是落了下乘,害人害己而已。该放手的时候,就该学会放手。九边之地,民风应该悍勇一些,只有如此,才能抵住北虏的入侵。腹里地区,人的日子好过一点,朝廷不生变故,这是好事。九边之地,粮价高一些,人们为了活下去,就得卖命,朝廷才能保证始终有强兵在手。所以九边米价高,对这个天下,是有好处的。”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锦衣王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锦衣王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