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发愁的记者
目录: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作者:落梅河| 类别:都市言情
四叔急匆匆的赶到塆后山脚,在那,东正带着几个养猪场里的人,正在和一大群记者对峙。
“我们有采访权,”
“你们说这里的猪,是在自然环境里散养,吃的也都是天然绿色猪饲料,我们要了解具体的养殖详情,”
“我们要了解这样规模的养猪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不管他们怎么说,东正就一句话,“农大的教授说了,不能让外来人靠近养殖场,这样会带来传染病,”
听了这话,这些只懂经济的记者们忍不住怒了,我们这些人让猪染上病!这话怎么听怎么想,都像是骂人的,“你怎么说话的?”
“你给我让到一边去,”四叔挤进去,对东正说,“这些都是关心我们的人,你怎么这个态度?去把教授们制定的安全制度拿过来,”
“各位记者,他不会说话,很多道理我们其实也不懂,但省农大的教授给我们制定的条例就是这样,外人进人养猪场之前,需要进行两到三天的隔离消毒,各位都是有学问的人,肯定能明白这样的道理,”
四叔这样一贬一褒,无冕之王们感觉挺舒服,有人回忆了下,“我好像听说过,为了防疫,养猪场好像还真有这样的规定,”
“那你们怎么保证,这样存栏上千头的养猪场,不会彻底破坏这里的青山绿水?”一位记者问。
“怎么会破坏呢?”四叔很困惑。
“猪产生的垃圾,就是它们排泄的那些,怎么会不影响环境?”
“这个,怎么会影响环境?”四叔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
“猪拉的,哦,排泄的那些,对我们农民来说,都是上好的农家肥,我们这些猪是散养在那几座山上的,你看,那些山环境不好吗?比旁边的那些还绿吧,山坳里的那些田,里面种的全是红薯,用的就是猪肥,等熟了又挖出来喂猪,”
提问的记者也有点懵,对啊,这看上去好像真没问题。
一位同行轻轻的碰了他一下,“你看草原上那些牧民养殖的牛羊,只要控制好数量,会破坏草原的环境吗?”
该记者一下老脸红透了,自己这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城市周边的那些养猪场,是有可能污染环境,可是在山里养猪,那还真有可能让树更绿,草更深,环境变得更好。
“你们说得对,我们这些外人贸然去养猪场,是有可能给你们带来损失,”记者们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
…………
这只是这些天里的一个小插曲,村里像东正这样,跟记者正面对峙的情况真没有。
但是,和镇里的居民一样,面对大批涌入的记者,村里人一开始是好奇,是兴奋,是热情,到现在,则都有点不习惯。
对于他们来说,在一个大城市来的记者面前,在摄像机面前回答一些他们的问题,或者在照相机面前摆出姿势拍照,这都是很新鲜的事,听说将来还有可能上电视或者是报纸,这是好事啊,大家都很配合。
不说能上电视,就是在能在报纸上被提一下名字,那也很光彩!
可是,后来记者越来越多,问的还都是雷同的问题,“家里几口人,原来干什么,收入多少,现在干什么,收入多少,在嘉盛工作,对工资满不满意,对嘉盛下属公司收购家里农产品的价格,满不满意,对村里的工作满不满意,冯一平成了首富,高不高兴……,”
同样的问题,你要是前后回答上十几遍,那肯定会觉得烦,特别是有些人,一天就要回答五六遍,原来挺好奇的事,现在就真成了负累。
再说,他们都是普通村民,没有那么强的表现欲,吃饭的时候,习惯性的端着碗到门口,被几个镜头拍下来,熊孩子做了错事,习惯性的在他屁股上拍几巴掌,被几个镜头拍下来……。
午饭后,几个做婆婆的拿着小板凳,在村口池塘边的大皂荚树底下做针线活,也聊聊和儿媳妇相处的二三事,又一群端着相机的记者围上来,“哎哟,”其中一位在这么多镜头前有些紧张,针没顶到顶针上,扎到了肉里……。
村里的工厂自然是大家关注的重中之重,冯振昌一开始还挺享受,带着记者到办公室坐坐,回答他们的提问,还和他们一起穿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到车间参观,跟他们讲解厂里的产品,还有从原材料开始的质量控制体系。
但到后来他发现,要是都这么接待,自己每天就没时间做事,就再也不见记者,只派了一姑娘一小伙负责接待,车间也不对记者开放,只允许他们在窗外拍照。
梅秋萍也一样,一开始,对找上门的记者,还按照农村的老规矩,远来是客,自己下厨做饭招待他们,也欢迎他们到家里拍摄。
后来发现,要都这样招待,得,日子别过了,还发现有些记者恨不得把他们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这一整天所有的事都拍下来,然后,记者都进不了家门。
总之,大家后来都有些不自在。
…………
村民感觉不自在,那些记者们更不满意。
虽然他们这些媒体人都清楚,现在的嘉盛和冯一平不好惹,不好写无中生有的报道,但是,他们知道现在怎么样的新闻最吸引人眼球,负面的绝对正面的引人关注。
然后,采访到现在,从镇里到村里,遇到的所有人,对冯一平家都是非常正面的看法,这不是扯淡吗?
而且他们家的投资,并没有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反而促进环境变好,这合理吗?
拜托,我们不是英模报告团好不好!
老实说,整个五里坳,就没有眼红冯一平他们家的吗?自然是有。
但是,就是那些再小心眼的人,对冯一平和他们家,也真挑不出意见来。
现在的日子,跟以前的日子,有这么大的差别,直接间接的,都是因为他们家的投资。
如果冯一平只在五里坳镇做生意,只是五里坳镇的首富,那大家还可以自傲的说,他们家赚了那么多钱,整个镇都做了贡献,他们家赚的那些钱里,自己就贡献了不少。
但现在冯一平是全国首富,上百亿的钱,自然不可能是从五里坳赚的。
而且,他们家每年都在镇里大手笔的投资,直观上看,反倒大家都是从他们家那里领工资,从他们那赚钱。
当然,他们的工作,肯定也帮嘉盛,帮冯一平创造了利润,可是,什么时候能够赚回他们家在镇里投资的这么多亿?
这样的情况下,还说冯一平和他家不好,最不讲道理的人,都说不出这样亏心的话来。
对记者们来说,这就是最大的问题,这样一点负面的看法都没有的稿子,如果让读者相信?如何引来更多人的关注?
李志雄那篇广受质疑的报道,现在看起来,竟然是极可信的,那大家都来干嘛?跟风写一篇跟他那篇差不多的报道吗?这样雷同的报道,就是能发出来,哪还有多少人会看?
不管怎么样,李志雄的那篇报道炒热后,记者们一窝蜂的来了,四处采访后,又一窝蜂的走了。
来的时候,不少记者抱有很多想法,都想挖出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的材料,走的时候,不少记者则有些发愁,这样的情况,怎么才能做出一篇让领导或者主管满意的文章来呢?愁!
村部二楼,看着坐着最后一个记者的车翻过山岗,四叔松了一口气,“总算走了,”
镇里的怡佳酒店,前台的姑娘微笑着把发票递给那些记者,“再见,欢迎下次光临!”
她不知道,这些排队退房的记者中,很大一部分,至少现在,都没有再来这的想法,这样报道先进的事,有官媒做就好。
当然了,这事真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以后还是会一来再来。未完待续。
“我们有采访权,”
“你们说这里的猪,是在自然环境里散养,吃的也都是天然绿色猪饲料,我们要了解具体的养殖详情,”
“我们要了解这样规模的养猪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不管他们怎么说,东正就一句话,“农大的教授说了,不能让外来人靠近养殖场,这样会带来传染病,”
听了这话,这些只懂经济的记者们忍不住怒了,我们这些人让猪染上病!这话怎么听怎么想,都像是骂人的,“你怎么说话的?”
“你给我让到一边去,”四叔挤进去,对东正说,“这些都是关心我们的人,你怎么这个态度?去把教授们制定的安全制度拿过来,”
“各位记者,他不会说话,很多道理我们其实也不懂,但省农大的教授给我们制定的条例就是这样,外人进人养猪场之前,需要进行两到三天的隔离消毒,各位都是有学问的人,肯定能明白这样的道理,”
四叔这样一贬一褒,无冕之王们感觉挺舒服,有人回忆了下,“我好像听说过,为了防疫,养猪场好像还真有这样的规定,”
“那你们怎么保证,这样存栏上千头的养猪场,不会彻底破坏这里的青山绿水?”一位记者问。
“怎么会破坏呢?”四叔很困惑。
“猪产生的垃圾,就是它们排泄的那些,怎么会不影响环境?”
“这个,怎么会影响环境?”四叔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
“猪拉的,哦,排泄的那些,对我们农民来说,都是上好的农家肥,我们这些猪是散养在那几座山上的,你看,那些山环境不好吗?比旁边的那些还绿吧,山坳里的那些田,里面种的全是红薯,用的就是猪肥,等熟了又挖出来喂猪,”
提问的记者也有点懵,对啊,这看上去好像真没问题。
一位同行轻轻的碰了他一下,“你看草原上那些牧民养殖的牛羊,只要控制好数量,会破坏草原的环境吗?”
该记者一下老脸红透了,自己这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城市周边的那些养猪场,是有可能污染环境,可是在山里养猪,那还真有可能让树更绿,草更深,环境变得更好。
“你们说得对,我们这些外人贸然去养猪场,是有可能给你们带来损失,”记者们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
…………
这只是这些天里的一个小插曲,村里像东正这样,跟记者正面对峙的情况真没有。
但是,和镇里的居民一样,面对大批涌入的记者,村里人一开始是好奇,是兴奋,是热情,到现在,则都有点不习惯。
对于他们来说,在一个大城市来的记者面前,在摄像机面前回答一些他们的问题,或者在照相机面前摆出姿势拍照,这都是很新鲜的事,听说将来还有可能上电视或者是报纸,这是好事啊,大家都很配合。
不说能上电视,就是在能在报纸上被提一下名字,那也很光彩!
可是,后来记者越来越多,问的还都是雷同的问题,“家里几口人,原来干什么,收入多少,现在干什么,收入多少,在嘉盛工作,对工资满不满意,对嘉盛下属公司收购家里农产品的价格,满不满意,对村里的工作满不满意,冯一平成了首富,高不高兴……,”
同样的问题,你要是前后回答上十几遍,那肯定会觉得烦,特别是有些人,一天就要回答五六遍,原来挺好奇的事,现在就真成了负累。
再说,他们都是普通村民,没有那么强的表现欲,吃饭的时候,习惯性的端着碗到门口,被几个镜头拍下来,熊孩子做了错事,习惯性的在他屁股上拍几巴掌,被几个镜头拍下来……。
午饭后,几个做婆婆的拿着小板凳,在村口池塘边的大皂荚树底下做针线活,也聊聊和儿媳妇相处的二三事,又一群端着相机的记者围上来,“哎哟,”其中一位在这么多镜头前有些紧张,针没顶到顶针上,扎到了肉里……。
村里的工厂自然是大家关注的重中之重,冯振昌一开始还挺享受,带着记者到办公室坐坐,回答他们的提问,还和他们一起穿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到车间参观,跟他们讲解厂里的产品,还有从原材料开始的质量控制体系。
但到后来他发现,要是都这么接待,自己每天就没时间做事,就再也不见记者,只派了一姑娘一小伙负责接待,车间也不对记者开放,只允许他们在窗外拍照。
梅秋萍也一样,一开始,对找上门的记者,还按照农村的老规矩,远来是客,自己下厨做饭招待他们,也欢迎他们到家里拍摄。
后来发现,要都这样招待,得,日子别过了,还发现有些记者恨不得把他们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这一整天所有的事都拍下来,然后,记者都进不了家门。
总之,大家后来都有些不自在。
…………
村民感觉不自在,那些记者们更不满意。
虽然他们这些媒体人都清楚,现在的嘉盛和冯一平不好惹,不好写无中生有的报道,但是,他们知道现在怎么样的新闻最吸引人眼球,负面的绝对正面的引人关注。
然后,采访到现在,从镇里到村里,遇到的所有人,对冯一平家都是非常正面的看法,这不是扯淡吗?
而且他们家的投资,并没有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反而促进环境变好,这合理吗?
拜托,我们不是英模报告团好不好!
老实说,整个五里坳,就没有眼红冯一平他们家的吗?自然是有。
但是,就是那些再小心眼的人,对冯一平和他们家,也真挑不出意见来。
现在的日子,跟以前的日子,有这么大的差别,直接间接的,都是因为他们家的投资。
如果冯一平只在五里坳镇做生意,只是五里坳镇的首富,那大家还可以自傲的说,他们家赚了那么多钱,整个镇都做了贡献,他们家赚的那些钱里,自己就贡献了不少。
但现在冯一平是全国首富,上百亿的钱,自然不可能是从五里坳赚的。
而且,他们家每年都在镇里大手笔的投资,直观上看,反倒大家都是从他们家那里领工资,从他们那赚钱。
当然,他们的工作,肯定也帮嘉盛,帮冯一平创造了利润,可是,什么时候能够赚回他们家在镇里投资的这么多亿?
这样的情况下,还说冯一平和他家不好,最不讲道理的人,都说不出这样亏心的话来。
对记者们来说,这就是最大的问题,这样一点负面的看法都没有的稿子,如果让读者相信?如何引来更多人的关注?
李志雄那篇广受质疑的报道,现在看起来,竟然是极可信的,那大家都来干嘛?跟风写一篇跟他那篇差不多的报道吗?这样雷同的报道,就是能发出来,哪还有多少人会看?
不管怎么样,李志雄的那篇报道炒热后,记者们一窝蜂的来了,四处采访后,又一窝蜂的走了。
来的时候,不少记者抱有很多想法,都想挖出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的材料,走的时候,不少记者则有些发愁,这样的情况,怎么才能做出一篇让领导或者主管满意的文章来呢?愁!
村部二楼,看着坐着最后一个记者的车翻过山岗,四叔松了一口气,“总算走了,”
镇里的怡佳酒店,前台的姑娘微笑着把发票递给那些记者,“再见,欢迎下次光临!”
她不知道,这些排队退房的记者中,很大一部分,至少现在,都没有再来这的想法,这样报道先进的事,有官媒做就好。
当然了,这事真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以后还是会一来再来。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